教学机智案例

合集下载

幼儿教学机智案例范文

幼儿教学机智案例范文

幼儿教学机智案例范文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教师的教学机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分享几个我在幼儿教学中遇到的案例。

案例一:小画家的“大作”有一次我在美术课上,让小朋友们自由创作一幅关于春天的画。

孩子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五颜六色的画笔在画纸上飞舞。

这时候,我发现平时比较调皮的小明,他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规规矩矩地在画纸上画画,而是拿着画笔在课桌上画了起来。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孩子怎么又调皮了。

但是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笑着走到他身边,蹲下来说:“小明呀,你这是在给小桌子也穿上春天的衣服吗?不过呀,小桌子要是穿上衣服,我们就不能在它身上放东西啦,而且它可能会不太舒服呢。

咱们还是把春天画在画纸上,这样就可以把春天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啦。

”小明听了我的话,眼睛亮晶晶的,他马上拿起橡皮擦,努力地把课桌上的画擦干净,然后在画纸上画了一幅特别美的春天的画,有大大的太阳、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几只飞舞的蝴蝶。

从那以后,小明在美术课上变得特别认真,每次画画都充满了创意。

案例二:不想午睡的宝宝。

午睡时间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有时候就像一场“战斗”。

有一天,大部分小朋友都乖乖地躺在小床上准备午睡了,可是小莉却坐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怎么也不肯躺下。

我走过去问她:“小莉,怎么啦?为什么不躺下睡觉呀?”小莉委屈地说:“老师,我害怕闭上眼睛,会有小怪兽来。

”我听了之后,灵机一动,说:“小莉呀,老师有一个神奇的魔法,可以把小怪兽都赶走。

”然后我假装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魔法棒(其实就是一根小木棒),在小莉的床边挥舞了几下,嘴里还念念有词:“魔法魔法变变变,小怪兽全都不见。

”小莉看着我的表演,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接着说:“现在老师已经把小怪兽都赶走啦,而且老师会一直在这儿守着你,小怪兽不敢来的。

”小莉这才放心地躺下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案例三:玩具争抢风波。

在游戏时间,小朋友们都在玩积木。

教育案例_教学机智(3篇)

教育案例_教学机智(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语文课堂的案例,探讨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一班的语文课上,教师正在教授《黄山奇石》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奇石的各种形态,以及它们背后的传说故事。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黄山奇石的美丽。

2. 案例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吗?黄山上有什么奇石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关注黄山奇石的特点。

(2)讲解课文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发现有几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于是运用教学机智,以提问的方式制止了学生的行为:“同学们,你们在说什么呢?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在讨论什么?”学生们面露尴尬,纷纷停止了窃窃私语。

教师趁热打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3)课堂互动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举手,但并未站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运用教学机智,走到该学生身边,轻声问道:“同学,你有问题吗?”该学生害羞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教师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要敢于提问。

(4)总结与拓展在总结课文时,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奇石:“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奇石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三、教学机智分析1. 因势利导,化解课堂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了学生窃窃私语的情况,及时运用提问的方式制止了学生的行为,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 鼓励提问,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关注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到了一个举手但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运用教学机智,走到该学生身边,使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疑问。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案例一: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路上他们看到一个个儿高的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老师正要上去劝阻,突然从班级队伍中窜出一位身体结实的男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个儿高的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对这种过失行为,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并没有贸然地加以训斥和批评;他思索了片刻,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这种做法是出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这位同学听到老师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心里十分激动,同时感到十分内疚,脸唰地一下红了;接着,李老师诚恳地向他提出:“希望你能够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这位男同学不时点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今后不再打人了;李老师又具体告诉这位同学,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然后将矛盾的双方劝开,把情况了解清楚,分清谁是谁非,最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理服人;千万不能用拳头解决问题,否则只会激化矛盾;实事求是的分析,真诚恳切的态度,使这位学生深受教育,不仅提高了认识,也学会了正确的行为方式;评析:对学生的过失行为,李老师没有贸然地批评与训斥,也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头脑清醒,情绪镇定,在冷静、客观分析之后,辨明情况,做出“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的判断;然后,大胆肯定学生正确的道德动机,满足他们“想做好人好事”的道德需要,以此强化他们正确的道德动机;在此前提下,严肃地指出他们行为方式的差错,这就容易激起他们的思想矛盾和斗争:为什么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得不到好的结果呢于是产生内疚、悔恨、不安的心情,从而推动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最后再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了;李老师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一打人事件,是他掌握了少年儿童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案例二: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语文课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后,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怎样处理这次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学生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主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在黑板上写上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了学生们的意料,而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动了学生们的心灵;第二天,不少同学都交出了忏悔、悔恨的“心灵答卷”;评析:冯老师在处理这次作弊行为时,没有采用严厉批评追查责任的管用方法,而是依据学生做了错事心里不安、知错欲改的心理,采取了一个足以震动学生心灵的措施——要求每个学生记下麦考莱的名言并写出心得体会,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情境中,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使学生把这种教育要求当做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执行;这样,学生及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又不感到自己是教育对象;冯老师在处理这起作弊事件中,根据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分寸得当,采取“宽恕”态度激起了学生自我谴责、自我教育的意识,这种宽恕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要强烈得多;冯老师运用教育机智的精当和巧妙,确实令人赞叹; 案例三有一次,班上举行“我们是红军的新一代”诗歌朗诵比赛,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吐字不清的学生小吕在同学的带动下走上讲台,他一口气吐出“长征路上”四个字后,好不容易才把“百花开”三个字蹦出来;这时,班主任发现坐在本班末排的一个学生努着嘴在学他,眼看他再继续朗诵下去会引起哄堂大笑,既会影响比赛效果,又会伤害朗诵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立刻示意学生们鼓掌;掌声一停,班主任鼓励大家说:“同学们,小吕同学决心学习红军不怕难得精神,上台来朗诵,这很好;看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帮助他”同学们大声回答;“对一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这才是红军的好作风;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和他朗诵;”顿时,整个教室响起响亮的朗读声,小吕的声音融汇在大家的声音里;朗诵完毕,小吕激动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评析: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老师对学生要有师爱,同时,老师对全班同学的个性特征要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有敏锐的观察,最关键的是老师要能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如果老师对教育事业没有敬业精神、对学生没有爱心的话,就不会有老师对全班几十位学生的了解,不可能有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敏锐的探察能力,也就更谈不上教育机智了;这正是教育案例要告诉我们的答案,教育机智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敬业以及教师对学生个体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深刻了解之上的;案例四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次,班主任走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教育的好时机,于是,他指着地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却没有捡起来,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来,我们要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看了一下地面却无动于衷,上座位去了;第三位,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腰捡了起来;全班同学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脸上也掠过一丝微笑,他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第一个受到表扬的是这位捡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评析:教育机智突出表现为因势利导的教育艺术,上述教育案例中的教师正是利用因势利导的教育机智,引导和激发学生认识并改正乱丢纸屑的坏习惯,树立了班级的正风;教育机智中的因势利导技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取决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才有可能发现问题,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第二,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关注,才会比较客观的发现学生优点和缺点;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才不会受到伤害,蕴藏在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才会被激发出来;第三,取决于教师的观察与发现,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在瞬间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临场表现的积极因素,通过积极引导,使学生朝着良性成长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美的一面得到展示;。

教学机智案例

教学机智案例

教学机智案例教学机智案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巧妙的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个教学机智案例,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案例一,数学课上的游戏。

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竞赛,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加竞赛。

竞赛内容可以是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比如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或者是进行一些数学推理。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不仅能够在竞赛中学习到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案例二,语文课上的情景模拟。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小说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情景中学习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案例三,科学课上的实验探究。

在科学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科学知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验中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几个教学机智案例,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教学机智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案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案例分析

幼儿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案例分析

方 法 ,也是 本节 活动 的 重要 教 学 流程 ),你们 的水 也会 变 色哦 !”孩 子们 开始 随 乐舞动起 来 ,但 是他 们 的水 没有 变
色。因为老师希望孩子们再多欣赏几遍音乐,所以没有在 瓶盖里预放颜料。接着,老师继续让孩子们欣赏乐曲的图
谱 ,感 受音 乐的加 速 特征 ,但 孩子 们 明显兴 致 不 高 ,有 些 孩子 露 出失 望的神 情 ,像是 上 当受骗 了一样 。
回来和小猫做游戏!”老师露出吃惊的神情 ,有点不知所 措 ,因为这名幼儿说 出了故事后 面的情节。老师本计划是
新授故事课 ,现在幼儿已经知道 了下面的故事情 节,让她
感到课无法进行下去了,脸涨得通红 ,责怪地说 : “ 昨天 我把 书放在 办公 桌上 ,你们偷看 了是吧?我真的后悔 了,
老 师 信 誓旦 旦 地 对 孩子 们 说 : “ 如 果 你 们 也 学 会 了魔 术
( 随音 乐做 画 圈动作 ,是教 师设计 的辅 助理 解音 乐的重要
相互补充 ,求得新 的发现与发展的 、增值 的、生成 的过
程, 所 以它不可能是固化的。而 幼儿是好学 、好问的生动 个体 ,这要 求老 师的应变能力要强。老师需要储备丰 富 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 ,才能以自己的 “ 不变”应 幼儿 的
“ 万变”,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教育的最佳契机。
同时 ,幼儿发现有一本新书放在桌 子上 ,从而好奇 地翻看 ,这种现象也暗示了幼儿阅读的匮乏 ,教师在增加
5 0 l 保育5 教育
的学 习内容是固定的 ,如要幼儿 明白故事情节 ,学说对 话 ,体会故事中的友爱情感等。当她发现幼儿已经知道故 事的后续发展后 ,就无法进行教学了,因为预设的内容 变 少了,教学时间不能有效保障。 教学是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

教育机智案例

教育机智案例

教育机智案例
在教育领域,机智的案例总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教育机智案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位老师如何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利用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这位老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一所学校如何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所学校引入了一些新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例如虚拟实验室、互动式教学软件等。

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学校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一位家长如何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机智。

这位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他给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四个案例是关于一所学校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这所学校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以上这些案例都展现了教育机智的一面,无论是老师、学校还是家长,都可以通过机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教育更加丰富多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谢谢!。

课堂上的教育机智(共五则)

课堂上的教育机智(共五则)

课堂上的教育机智(共五则)第一篇:课堂上的教育机智课堂上的教育机智一、有一种教育机智叫“顺水推舟”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不妨以此为切人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案例1:“角的认识”教师介绍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

突然,一名学生质疑:“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它们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大呢?”教师乘“虚”而入,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形成了两派意见,展开了辩论……【思考】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

上述案例中的随机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教师抓住契机,顺水推舟——让学生展开了辩论,用学生所想组织下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

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了角的大小与图形本身的大小无关,只与角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既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又为他们今后学习相似形打下了伏笔,这正验证了“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有一种教育机智叫“峰回路转”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常常使我们尴尬而不知所措,而它恰恰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如能即时运用教育机智化不利为有利,必然会“峰回路转”。

案例2:“年、月、日” 师:“小华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华已经过了10个生日,而奶奶只过了14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过一个生日。

” 听课教师在想,看来这节课又要被破坏了,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回答打破了教师原来的预设。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课外书上看过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 师:“这个同学真能干,有那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就让我和这位同学,当你们学习的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

教育机智案例四则案例一:有一次,李老师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路上他们看到一个个儿高的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

老师正要上去劝阻,突然从班级队伍中窜出一位身体结实的男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个儿高的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

对这种过失行为,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并没有贸然地加以训斥和批评。

他思索了片刻,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这种做法是出于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这位同学听到老师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心里十分激动,同时感到十分内疚,脸唰地一下红了。

接着,李老师诚恳地向他提出:“希望你能够用高尚的行为来体现高尚的动机!”这位男同学不时点头,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今后不再打人了。

李老师又具体告诉这位同学,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然后将矛盾的双方劝开,把情况了解清楚,分清谁是谁非,最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理服人。

千万不能用拳头解决问题,否则只会激化矛盾。

实事求是的分析,真诚恳切的态度,使这位学生深受教育,不仅提高了认识,也学会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评析:对学生的过失行为,李老师没有贸然地批评与训斥,也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头脑清醒,情绪镇定,在冷静、客观分析之后,辨明情况,做出“高尚动机的野蛮行为”的判断。

然后,大胆肯定学生正确的道德动机,满足他们“想做好人好事”的道德需要,以此强化他们正确的道德动机;在此前提下,严肃地指出他们行为方式的差错,这就容易激起他们的思想矛盾和斗争:为什么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得不到好的结果呢?于是产生内疚、悔恨、不安的心情,从而推动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最后再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了。

李老师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一打人事件,是他掌握了少年儿童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取得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

教学机智案例分析

教学机智案例分析

教学机智案例分析汇总[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参考答案]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教师的教学机智的例子

教师的教学机智的例子

教师的教学机智的例子《嘿,聊聊教师的教学机智那些事儿》嘿呀,提到教师的教学机智,那可真是有好多好玩的例子可以说呢!教学机智,听着就感觉挺高大上,但其实,就是老师们在课堂上面对各种稀奇古怪情况时的巧妙应对啦。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讲得眉飞色舞呢,突然一只小鸟飞进了教室,“呼啦”一下,同学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走啦。

这可咋办呀?我灵机一动,说:“嘿,同学们,你们看这小鸟是不是也想来学习知识呀,不过咱们还是先集中注意力听讲,等下课了再和小鸟玩哦!”嘿,这么一说,同学们嘻嘻哈哈笑了一阵,注意力又回到我身上了。

还有一回,我提问一个学生,那孩子可能太紧张了,站起来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我笑着说:“哎呀,别紧张呀,你看,老师都不急,你急啥哟。

”同学们都笑了,那孩子也放松了一些,最后也顺利回答出了问题。

教学机智呀,有时候还得靠随机应变。

有一次上课,我正讲着一个知识点,突然停电了,教室里黑乎乎的。

我马上说:“哎呀,这是要考验我们在黑暗中学习的能力呀!”然后带着同学们做起了一些不需要电的小游戏,顺便复习了知识,等电来了,大家学习热情反而更高涨了呢。

其实呀,教学机智就是老师的一种本事,能让那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变成有趣的教学瞬间。

比如说,有个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我就说:“嘿,是不是老师的声音太像摇篮曲啦,把你都哄睡啦?”大家一笑,那打瞌睡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地清醒了。

教师的教学机智呀,就像是课堂上的魔法,能把一些可能会扰乱课堂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它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有时候想想,当老师还真不能太死板,得有点这种机智劲儿,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

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咱当老师的也觉得有意思呀!教学机智,可真是个好东西,让咱们的教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

哈哈!。

小学班主任教育机智案例(3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机智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但有时过于顽皮,不遵守纪律。

在一次课堂上,小明因为无聊而开始玩弄笔,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发现了这一情况。

二、问题1. 如何制止小明的顽皮行为,让课堂秩序恢复正常?2. 如何引导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良习惯?3. 如何让其他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三、教育机智案例1. 制止小明顽皮行为,恢复课堂秩序李老师看到小明在课堂上玩笔,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轻轻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小明,你在做什么呢?”小明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在玩笔。

”李老师微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

不过,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专心听讲,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现在,请你把笔放下,和我一起听课,好吗?”小明点了点头,放下了笔,重新坐好,认真听讲。

2. 引导小明认识到错误,改正不良习惯课后,李老师找到小明,轻声问道:“小明,你觉得在课堂上玩笔对吗?”小明有些犹豫地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应该专心听讲。

”李老师微笑着说:“很好,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很棒的。

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纪律,做一个好学生。

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告诉我。

”小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为了帮助小明改正不良习惯,李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表现,共同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课堂上,多关注小明,及时表扬他在遵守纪律方面的进步,增强他的自信心。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分享遵守纪律的重要性,让小明在集体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 让其他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全班学生的纪律意识,李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组织一次“遵守纪律,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遵守纪律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2)开展“我是好学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定期开展课堂纪律检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初中数学教育机智案例(3篇)

初中数学教育机智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以应对各种教学情境。

本文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探讨初中数学教育机智的运用。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勾股定理及其应用2. 教学对象:某初中八年级(2)班,学生共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学习基础一般。

3. 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存在困难,于是运用教育机智,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育机智案例分析1.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存在困难。

为了确保教学进度,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原本一个课时讲解的内容分成两个课时。

在第一个课时,教师着重讲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

在第二个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创设了以下情境:(1)多媒体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2)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勾股定理相关的问题,并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习兴趣。

(3)游戏教学:教师设计了一个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游戏中的数学规律,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3.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拓展思维,尝试证明勾股定理。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耐心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

此外,教师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育机智案例大学(2篇)

教育机智案例大学(2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进行一次编程课程的教学时,发现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连续三次提出相同的问题,显然没有认真听讲。

案例过程:1. 观察与判断:教师在第一、第二次学生提问时,并没有立即打断学生,而是耐心地解答了问题。

但在第三次提问时,教师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可能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及时干预:教师决定采取教育机智,对这位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

教师走到学生身边,轻声询问:“同学,你连续三次提出相同的问题,是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吗?”3. 沟通与启发:学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有点儿跟不上进度,所以想多请教一下。

”教师微笑着说:“没关系,但我想提醒你,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是学习的关键。

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或者和其他同学讨论。

现在,我们还是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这节课上吧。

”4. 关注与反馈: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教师特别关注这位学生,及时给予他帮助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适时地提醒全班同学,认真听讲的重要性。

5. 效果与反思:通过这次教育机智的运用,这位学生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教师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学生关爱和指导。

案例总结:这个案例展示了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通过观察、判断、沟通、关注和反思,成功地引导学生改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2篇案例背景:某大学历史系正在进行一次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课堂讨论。

在讨论中,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与课程内容关系不大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学生的不满。

此时,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讨论难以继续。

教师应对: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历史教师并没有直接打断学生的发言,也没有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简单的否定或肯定。

相反,教师运用了教育机智,采取了以下步骤:1. 保持冷静:教师首先保持了冷静,没有让情绪影响到课堂秩序。

教师教育机智的案例(3篇)

教师教育机智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或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探讨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一班,班主任老师李老师是一位富有教育经验的教师。

这一天,课堂上,李老师正在讲解一篇课文,突然,一名学生小张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里的观点是错误的!”李老师闻言,微微一笑,示意小张坐下,然后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里的观点对吗?”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案例分析1. 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面对学生的质疑,并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这体现了李老师具备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灵活运用教育策略的能力面对学生的质疑,李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或肯定学生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体现了李老师具备灵活运用教育策略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 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4. 善于化解矛盾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个案例中,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巧妙地化解了矛盾,避免了课堂秩序的混乱。

这体现了李老师具备善于化解矛盾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矛盾,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四、总结教育机智是教师必备的能力,它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了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包括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教育策略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力以及善于化解矛盾的能力。

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的案例(3篇)

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教育机智作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一堂语文课为例,探讨教师如何运用教育机智,有效解决课堂突发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二、案例描述1. 课堂情境某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教师正在讲解《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然而,在课堂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课文!”2. 教师应对面对学生的突然提问,教师并没有生气或责怪,而是微笑着说:“哦?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这篇课文呢?”学生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我觉得这篇课文太简单了,我看了一遍就知道了。

”3. 教育机智运用教师意识到,这位学生的提问实际上是对课堂内容的不满,于是她运用教育机智,巧妙地化解了这一尴尬局面。

首先,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观点,说:“嗯,你的想法很有道理。

这篇课文确实很简单,但是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也让我们了解了燕子的生活习性。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篇课文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让学生从字、词、句、段等方面去理解课文内容。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最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原本对课文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在教师的启发下,开始认真思考,课堂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案例反思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面对这些状况,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能够迅速、果断地处理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机智教育案例(2篇)

课堂教学机智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以一堂小学语文课为例,探讨课堂教学机智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小草》一课。

这是一篇描写小草顽强生长、充满生命力的课文。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小草的生存环境、生长过程以及顽强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吗?学生:有松树、竹子、梅花……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草的课文,看看小草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品质。

(2)新课讲解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请同学们翻开书,用手指点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课堂互动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草有哪些优点呢?学生:小草生命力顽强,不畏严寒、酷暑,始终生长在土地上。

教师:说得很好!小草还具有哪些品质呢?学生:小草无私奉献,为人们提供氧气、装饰环境。

教师:小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

(4)巩固练习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看看谁说得最好。

(5)总结提升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草》这篇课文,感受到了小草的顽强品质。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像小草一样,勇敢面对困难,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 在新课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指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小草的优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上的教育机智案例(2篇)

课堂上的教育机智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在课堂上,他很少主动发言,常常低头沉默。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我的理想”。

小明绞尽脑汁,却依然无法写出满意的作文。

在课堂上,他显得异常焦虑,甚至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

二、教育机智案例分析1. 了解学生需求面对小明的困境,老师首先需要了解他的需求。

于是,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小明进行了一次谈话。

通过谈话,老师了解到小明之所以无法写出作文,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理想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

此外,小明在写作过程中,对“理想”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

2. 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小明的写作兴趣,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分享名人故事。

老师向小明分享了一些名人追求理想的故事,如马云、乔布斯等。

通过这些故事,小明逐渐对“理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引导思考。

老师引导小明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引导,小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小明的写作困难,老师进行了以下个性化指导:(1)分解任务。

老师将作文题目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如“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如何实现理想”等。

小明逐一解答这些问题,逐渐理清了写作思路。

(2)示范写作。

老师以自己的作文为例,向小明展示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通过示范,小明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运用修辞手法。

4. 营造良好氛围为了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鼓励发言。

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这样,小明逐渐克服了内向的性格,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

(2)小组合作。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写作经验。

在小组合作中,小明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取长补短。

三、教育机智案例分析总结1.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2.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语文课堂应变幽默机智案例

语文课堂应变幽默机智案例

语文课堂应变幽默机智案例
语文课堂应变幽默机智案例
语文课堂应变幽默机智案例
案例: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场面时,教师出错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

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

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的“高梁”二字写成了“高梁”。

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
老师你错了,‘高梁’的‘梁’底下是‘米’。

”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当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

以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

”接着老师又问:“你们知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

接着,老师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就这样,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机智案例两则

教学机智案例两则

教学机智案例两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了新课程改革道路上教师的口头禅,为了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民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民主”与“自由”表现在孩子身上是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过程中,发现“民主”应该建立在“严而不厉,爱而不腻”的基础上,应做到——案例一:该批评时就“出”手哄得了一时,哄不了一世。

如果一味的哄骗、纵容,不管对谁都是欺骗。

特别是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否则,那便是坑害学生。

对于于某某这样的学生(“唯我独尊”的人物),走进他的心灵后就不易再迁就他了。

而是应该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给他如何做人。

“公开课不能在六班上,于某某那个瞎嗷劲,还不把评委吓走?”任六班课的老师都在说。

其实,我也早有这种感觉。

看来,对于某某不能再仅仅定位在上好语文课了,养成听课的习惯是当务之急。

那天的语文课,我便约法三章:以后语文课堂上除了老师规定的自由发言可以随意说外,其他问题一概举手。

因为平时要求不严格,同学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于是制定一个惩罚办法:一节课随意发言三次,给一次全班亮像的机会,当众说出自己激动的原因。

办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包括于某某在内),可第一个犯规的就是他。

制度执行时,他又使开了蛮劲,一副死猪不怕热水烫的样子,头一低,随意来吧,任你东南西北风,我就是一声不吭!如果第一例不执行,制度就得夭折……解零还需系铃人。

于是我在排除了交班主任处理这一办法后,又采取了”取之于民”的捷径。

在班干部充分的讨论后,决定还是应有我把黑脸唱下去。

只是这次的唱法于以往大不相同。

对于某某我采取冷处理措施。

以往的课前,我总是与他们又说又笑,今天,我对于某置之不理,纵然他说的震天响;课上,其他同学的忘乎所以时,我嬉笑怒骂对之,对于某某的忘乎所以,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后半节课,他收敛了好多。

下几节课,我依然如故,而他却全变了,最后,甚至变的不听课了,但一丝也不影响课堂……我心理清楚,正象同学们说的那样”于某某就听你的话,只听你的!”他的确在乎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机智案例[摘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摘要]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教学机智的方法主要有: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承认自己不足,以诚感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直引主题;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参与体验等等。

教学机智的运用,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机智运用方法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方式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机智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一)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分析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以做到教学机智的正确运用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加以分析:1.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场面时,教师出错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

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

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的“高粱”二字写成了“高梁”。

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错了,‘高粱’的‘粱’底下是‘米’。

”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当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

以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

”接着老师又问:“你们知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

接着,老师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就这样,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

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

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不懂装懂,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也不应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这样,既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情感沟通,又能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

如果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则可留在课后解决,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西湖》。

当讲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那位老师显然是没有准备到这个内容,看着同学们等待答案时的充满渴求的目光,老师坦白地说:“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

那么同学们有谁去过杭州,游过西湖吗?有谁愿意来说说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了起来,但没有一人能说全。

老师想了想,说: 2 “这个问题,老师也说不准,等查完资料后再告诉大家。

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杭州十景之一的西湖。

”课后,老师通过查资料,把答案告诉了学生。

学生们都为她的诚恳态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动,既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又沐浴了知识的甘露,获益匪浅。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直引主题课堂上,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古怪的或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引导,巧妙地把学生又拉回到课堂教学的主题上来。

例如,有一次,钱梦龙先生执教《故乡》一文,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当时钱梦龙先生是这样应对的: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

(笑)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 。

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钱梦龙先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放失,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保护孩子心灵,借题发挥教育机智是一种教育行动,是一种直接指向学生的行动。

范梅南指出:“教育机智不仅仅在于以巧妙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关注儿童成长的环境和过程,保护孩子的脆弱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不恰当的语言、行为都会伤害孩子们脆弱的心灵。

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借着出现的问题,伺机发挥。

试想,假如老师一味地责备、批评和挖苦学生,那将多么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甚至使教学活动无法进行。

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教师应该巧妙、出奇、适度地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的知识与情感双丰收。

实习时,在讲授新课《做一片美的叶子》介绍作者金波的时候,有位学生开玩笑地问:“老师,吴金波和金波有什么关系吗?”这时,另外一个学生在下面起哄,“有什么关系啊,金波爷爷可是作家,可是吴金波是个差生!”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这时,我发现班上的吴金波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

面对这个突然的局面,我冷静地思索了一下,然后说:“谁说没有关系呢,金波爷爷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关系,他写的文章我们都很喜欢,而且我相信吴金波同学也喜欢,或许还读过他的不少作品呢!对吗,吴金波同学?说不定啊,以后他还会成为一名大作家,我们大家还要找他签名呢!”这时,同学们又笑了,但笑的感觉已经变了,吴金波同学也面带会心地微笑重新抬起了头。

5.“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希望出现种种不和谐的音符,但课堂突发事件是随机性很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些由课堂周围的环境引起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取“不行动”的方式,正如范梅南所说的“有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安静下来,再加上教师的一句“刚才讲到哪里了”的提示,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原来的课堂教学中来。

还记得曾上过这样一堂课:语文老师正在上课,突然,粘在黑板上的词语卡片脱开一角斜在那里,前排的一位同学低声指出:“老师,卡片掉了!”只见这位教师瞪了他一眼,说:“别管它!”于是,这位“紧急报告者”情绪明显低落下来,再也不见他举手发言了。

记得在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类似的事件。

在一堂课上,“啪”忽然的一声脆响,一块挂着的小黑板掉了下来,大家都吓了一跳。

教师不慌不忙地把小黑板拾起重新挂起来,接着问:“同学们,刚才我们讲到哪里了?”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又投到课本上,断开的思路又被重新连缀起来了。

两相比较,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明智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总结古希腊哲学家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与此同理,一个教师 4 即使是执教同一内容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

课堂如河流,它是流动的、发展的、向前的。

课堂永远处于千变万化的动态中,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

但综观以上多个教学机智运用的案例,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1.目的是明确的教学机智是偶然发生的,它具有灵活性、随机性。

在课堂中,我们不知道何时会产生一点小状况,也不知道会采用何种方法来应付。

但是,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方法,他们的目的总是明确的,就是保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情感。

2.情感是好的每一节语文课都不是风平浪静的,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

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好教学机智。

观察上面的教学案例,发现要发挥好教学机智,教师都是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学生的真诚与亲切。

他们发挥教学机智是发自于内心的,是来源于真实情感的感动,他们都愿意用微笑代替责备,因为他们的情感是好的,都饱含了对学生浓浓的情感。

3.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中的意外千变万化,教师就必须在这些千变万化的意外情况下,因时而变,因情而变,甚至因错而变,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捕捉教学挈机,这就表示处理课堂意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小事化大,强化处理;有的却是大事化小;有的甚至是不处理,教师一笑置之……二、运用教学机智时应注意的问题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但有些教师是为了表现机智而机智,他们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情感的陶冶。

他们只是觉得运用教学机智会使课堂变得精彩,而没有考虑到自己使用的教学机智是不是适用于这堂课,是不是适用于这些学生,从而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在顾弄玄虚,是在使用小伎俩,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教学机智的运用追求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收到的应该是“大雪无痕”“点石成金”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

教师在5 课堂上使用教学机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教学机智的运用应充分为学生服务,全面关注学生范梅南说过:“教育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

”正是因为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指向于学生的关注,使教师进入一种专业状态,从而发展着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教学机智。

新课程标准着力于对人的关注,只有关注学生,才会有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

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机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机智是装不来的,虚伪的机智只能算作狡猾。

(二)在必要时运用教学机智,切忌滥用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会使课堂精彩异常,但是不合时宜地运用教学机智却只能弄巧成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