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供参考)细菌-医学微生物案例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2015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2015](https://img.taocdn.com/s3/m/eb728c8165ce050876321344.png)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患者,男,42岁。
三年前右足跟烫伤,伤口不愈,并逐渐向深部软组织发展,有脓性分泌物。
半年前,全身发热,右足红肿,到某医院应用青霉素静脉输液20d,创面间断换药,并从中取出一小块死骨,住院2个月后出院,伤口未愈,有脓性分泌物,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欠佳。
现以右踝骨骨髓炎收住院治疗。
取脓液分别接种于普通血平板和L型培养基,仅L型培养基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思考题:(1)细菌L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当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被破坏或合成障碍时,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细菌,形成细菌L型。
(2)细菌L型有何特点?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革兰染色多为阴性;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生长繁殖缓慢,形成荷包蛋样细小菌落;某些L型细菌仍有致病力,常引起慢性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
2.男性,23岁,高烧、咳嗽3天急诊入院。
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
咳嗽,咳痰,痰呈铁锈色,WBC18.5×109/L,X线胸片发现右肺中叶有大片阴影。
(1)试问其诊断依据有哪些?诊断依据:青壮年男性,高烧、咳嗽3天急诊入院;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咳嗽,咳痰,痰呈铁锈色,WBC18.5×109/L,X线胸片发现右肺中叶有大片阴影。
(2)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是什么细菌?该菌是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是革兰阳性菌。
(3)试简要描述该病原菌细胞壁的主要构成?肽聚糖N一乙酰葡萄糖胺聚糖骨架N—乙酰胞壁酸肽聚糖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G—菌没有)肽聚糖多达50层,是一个坚韧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
磷壁酸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抗原性强,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膜磷壁酸又称脂磷壁酸(LTA),有类似菌毛样的黏附特性,与致病性有关。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某年5月9日,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在某院住院治疗,至5月16日腹腔积液已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有趣的微生物案例
![有趣的微生物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7763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3.png)
有趣的微生物案例趣闻一:臭名昭著的罪犯——泽西恶臭菌在微生物的世界中,有一个臭名昭著的罪犯,它就是泽西恶臭菌。
这种微生物生活在泽西岛的火山溢洪堤中,以其特殊的气味令人闻之色变。
泽西恶臭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硫化氢,这种气味十分刺鼻且持久。
曾经有人将这一特性用于研发恶臭弹,这种弹药释放出的气味能够有效驱散犯罪分子。
趣闻二:借力食物的毒贩——博茨曼细菌博茨曼细菌是一种生活在食物中的微生物,它以食物为依托,展开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犯罪行为。
这种微生物能够降解食物中的有毒物质,使其失去毒性,然后自身吸收养分进行繁殖。
由于博茨曼细菌的存在,许多毒贩在制作毒品时会尝试将毒品与食物混合,以期迷惑查缉人员。
然而,科学家们借鉴了博茨曼细菌的能力,成功研发出一种快速检测毒品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毒品打击的效果。
趣闻三:自带七彩装饰的鲜艳微生物——彩虹微生物彩虹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迷人的微生物,它们身上带有鲜艳的色彩,就像是自带了一件彩虹的外衣。
这些微生物生活在水体中,通过特殊的生物发光作用,在黑暗中展现出迷人的彩色光芒。
科学家们对彩虹微生物进行了研究,探索其生物发光的原理,为人类开发出了新的荧光染料和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药物研究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趣闻四:冰川守护神——冰川融化微生物在冰川的深处,隐藏着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它被誉为冰川守护神。
冰川融化微生物能够利用冰川融化时释放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和生存。
同时,它们还能够分解冰川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维护环境生态平衡。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微生物在抗冰冻和适应极端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对于解决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趣闻五:能量之主——微生物电池微生物电池是一项创新的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电能。
这种电池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成电能,实现废物利用和能源回收。
微生物电池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供电、废水处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微生物电池的机理,并探索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潜力。
(自己整理供参考)细菌-医学微生物案例分析
![(自己整理供参考)细菌-医学微生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6625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1.png)
医学微生物案例案例1:小儿3 岁,高热3 天,皮肤有玫瑰疹,出现呕吐、头痛、颈项僵直等脑膜炎刺激征。
问题: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脑膜炎奈瑟菌(奈瑟菌是胞内菌)3.为什么病人会出现这种表现?病菌经飞沫传播进入咽喉部繁殖,后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引起全身症状、恶心呕吐、出血性皮疹;细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产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刺激症状。
4.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采集脑膜炎、血液做标本,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格兰阴性双球菌,可做初步诊断;抗原-抗体检查(ELLSA 法)。
案例2:某男,9 岁,因张口困难,肌肉酸痛而就诊: 3 天前开始感到不适、头痛发热: 就诊检查过程中逐渐发生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追问亲属证实 2 周前到废旧回收厂玩,不小心脚被牛锈铁钉钉伤,伤口现已基本愈合。
(1) 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疾病?破伤风(2) 该疾病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感染的发生机制是什么?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高度亲和,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3) 如何防治该类病原菌的感染?对伤口较深的可疑伤口做积极清创,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胞繁殖;用TAT(破伤风抗毒素)做紧急预防;对易感人群接种百白破(DTP)三联疫苗。
案例3:8 岁儿童李某,放学淋雨后第2天咽喉疼痛,发热。
服用维生素C和板蓝根,症状未见好转,1周后出现脸面部浮肿,同时尿少,有血尿。
排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问题:1.李某可能感染什么细菌?引起什么疾病?A群链球菌,引起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炎。
2.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p98)3.如何防治?预防:及时治疗病人,减少传染源(飞沫传播)。
治疗:使用青霉素G药物治疗。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两篇)
![生活中微生物的例子(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e84e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a.png)
引言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无处不在,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的例子。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以及人体内外。
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例子,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健康和环境。
正文内容一、细菌1.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有益作用,帮助消化食物和保护免疫系统。
某些菌株也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乳酸菌(Lactobacillus):乳酸菌是一类产乳酸的细菌,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酸奶、酸菜等。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食品口感,还有益于肠道健康。
二、真菌1.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酵母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通过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它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于制作面包、酒类等产品。
2.曲霉(Aspergillus):曲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有些品种可以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如味精等。
某些曲霉也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病毒1.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以引发流感。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流感的传播。
2.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乙肝病毒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的病毒,会导致乙型肝炎。
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共用针头等方式来预防乙肝的传播。
四、其他微生物1.蓝绿藻(Cyanobacteria):蓝绿藻是一类原核微生物,存在于水体中,有些种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过量的蓝藻生长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
2.真核单细胞生物(Eukaryotes):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类真核微生物,如原生动物、小型藻类等。
它们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且对水生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b2a4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3.png)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答案XXX的病情怀疑为链球菌感染性心脏病。
从微生物学角度,应进行咽拭子、血、尿等样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此致病菌主要产生溶血素和M蛋白,通过M蛋白的分子模拟作用欺骗宿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起心脏瓣膜病变。
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菌是脑膜炎奈瑟菌。
还需进行血培养、荚膜抗原检测等微生物学检查以确定诊断。
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及时送检等问题。
2)该菌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特异性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气荚膜菌和肉毒梭菌都是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体。
其中,肉毒梭菌引起的是毒素性食物中毒,而非细菌性感染。
一名43岁男性因为在印度旅游后出现头晕、腹胀、剧烈腹泻和呕吐1天,没有腹痛和里急后重。
他的面容疲倦,皮肤、唇舌干燥,眼窝内陷,血压为80/60mmHg。
根据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霍乱。
为确定诊断,需要进行标本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和特异性预防。
标本直接镜检需要使用涂片和鱼群状排列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分离培养需要使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选择培养基为TCBS。
特异性预防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治疗霍乱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
一名42岁男性有慢性胃炎病史2年,近半月加重。
纤维胃镜检查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到革兰阴性的幽门螺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运动活泼。
快速尿素酶分解实验阳性。
该患者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进一步的危害是诱发胃癌。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
一名7天大的男婴在家中接生后出现阵发性哭闹、面色发青伴吮乳困难1天。
查体发现易激惹,哭声紧,牙关紧闭,颈部略有抵抗感,腹肌紧张。
脐带未脱,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
入院后抽搐频繁,角弓反张等。
该患儿应诊断为破伤风。
治疗包括抗毒素和抗生素,预防需要进行非特异性防治和特异性预防。
急诊科常见细菌培养病例分析与处理
![急诊科常见细菌培养病例分析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eaae4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0.png)
急诊科常见细菌培养病例分析与处理急诊科作为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接收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并进行迅速诊断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原细菌的种类,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常见细菌培养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处理方法。
细菌培养案例一:肺炎一位50岁男性患者因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前来急诊科就诊,经过医生询问和体检后,怀疑其患有肺炎。
为了确认病因,医生进行了细菌培养。
结果显示,细菌培养菌落呈革兰氏阳性菌,并经过进一步鉴定,确认为肺炎链球菌。
针对这一结果,医生立即给予患者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细菌培养案例二:尿路感染一位28岁女性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就诊于急诊科,医生怀疑其患有尿路感染,并通过细菌培养来确定病原菌。
培养结果显示,细菌菌落呈革兰氏阴性杆菌,进一步鉴定发现为大肠杆菌。
根据这一结果,医生为其开具了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强调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细菌培养案例三:败血症一位60岁男性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初步诊断为败血症。
为了明确病因,医生进行了细菌培养。
培养结果显示,细菌菌落呈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生选择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并加强了护理措施,包括静脉输入充足的液体来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细菌培养案例四:创伤感染一位40岁男性患者因车祸而导致腿部严重创伤,伴有明显的红肿、渗液等症状,初步诊断为创伤感染。
为了明确感染的细菌种类,医生进行了相应的细菌培养。
鉴定结果显示,细菌菌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为铜绿假单胞菌。
根据这一结果,医生选择了敏感的抗生素,并进行了手术清创,加强伤口护理,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
细菌培养案例五: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位35岁女性患者因皮肤红肿、疼痛、局部脓肿等症状就诊,初步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
医生为其进行了相应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细菌菌落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并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为溶血性链球菌。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be4a09d552d380eb62946de2.png)
各时期不同材料的阳性检出率
实验方案
1.采取病人的粪便. 2.将粪便涂在SS培养基上进行选择
培养.(18小时) 3.挑选无色半透明的不发酵乳糖的
[精华版]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发热的几种常见原因
1.细胞因子(IF-1,IF-6,TNF,IFN), 巨噬细胞免疫蛋白-1
2. G-, G +菌 外毒素 内毒素 3.致热病毒(包膜病毒) 4.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体的感染
5.抗原--抗体复合物 6.寄生虫(疟原虫)
患者白细胞的含量
2.若只发生上述情况的一种,我 们得考虑是不是试验操作失误, 重做没有发生的错误应重新诊断.
白细胞3×10³/ul ↓ 中性粒细胞40% ↓ 单核细胞12% ↑ 淋巴细胞48% ↑
人体正常白细胞含量
白细胞(4~10) ×10³/ul 中性粒细胞50%~70% 单核细胞3%~8% 淋巴细胞25%~30% 嗜酸粒细胞0.5%~3% 嗜碱粒细胞0~1%
伤寒沙门感染的病理特点
1.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 生.白细胞总数减少.
2.理由:只要检测到了沙门菌的存在我们 就可以肯定的诊断这是此菌感染引起 发热和其他症状.(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
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
沙门菌如何让人得病?
1.沙门菌是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慑入污染
了沙门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 式.平时沙门菌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 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在家禽,家畜,在 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过程中均有 污染的机会.食品加工制作,乳类及其制品 如冰淇淋,袋装熟食等.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020f35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d.png)
微生物病例分析(学生)某学校的学生小张一天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出现了发热、嗓子疼等症状,经过三四天恢复后,又开始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他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他的白细胞计数偏高,肺部听诊有干湿啰音,初步考虑可能是细菌感染。
医生给小张开了抗生素治疗,但经过3天治疗后,小张的症状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医生决定进行进一步检查。
通过胸部 CT 检查发现,小张的肺部有中央小圆形阴影,伴有小片状阴影,同时还有胸膜增厚。
医生确定小张的病情为支原体肺炎,并让他继续服用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是一类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它能够在人的呼吸道、生殖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多个部位引起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其传染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患者在潜伏期内或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会有类似于普通感冒的发热、头疼、咳嗽等症状,然后逐渐发展成为肺炎。
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 x 光表现为肺门周围斑点状浸润,渗出物集中,纹理模糊,肺纹理明显增加,以及胸膜增厚等。
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一般情况下给予喜阿苯米星、罗红霉素等药物。
总的来说,小张的病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这种病原体可以在人的各个部位引起感染,一般的症状和流感相似,但肺部 x 光上表现出的斑点状浸润、肺纹理增加等可以帮助医生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喜阿苯米星、罗红霉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勤洗手、戴口罩等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并告诉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微生物案例分析
![微生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589ce09b89680203d825cd.png)
微生物学案例分析案例:患者,女,36岁。
主述:头痛、呕吐、发热10天。
现病史: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呼吸30/min。
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四肢可自主活动,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受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单侧反射消失见于单侧锥体束病损,双侧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急性腹膜炎或腹壁过于松弛者。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变;某一部分腹壁反射消失反映相应脊髓节段的病变,昏迷、急腹症腹壁反射全部消失。
】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双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颈强直【颈项强直指由于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受到刺激后,引起的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逐渐从神情萎靡、嗜睡发展至昏睡、昏迷、深度昏迷。
颅内压增高可有头痛及喷射性呕吐,婴儿则出现前囟饱满和头围增大。
脑膜刺激征以颈项强直最常见。
】。
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布鲁津士征、克尼格式征、颈强征统称为脑膜刺激征。
出现后表示有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9.2×109/L,N:0.5,L:0.14。
【WBC:4~10 ×109/L;中性粒细胞N 0.5 ~0.7 淋巴细胞L 0.20 ~0.40 】2、脑脊液:压力高,每分钟80滴↑,细胞数0.2×109/L↑【成人:(0-8)×106/L】,淋巴为主。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23e7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4.png)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引言:微生物是一类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内。
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是疾病的致病因子,也可以是药物的生产者。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探索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实验一:细菌培养和鉴定在实验室中,我们首先收集了一些样本,包括空气、水、土壤和人体表面的皮肤。
然后,我们将这些样本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结果显示,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
而水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单细胞的微生物。
土壤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丰富,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人体表面的皮肤样本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这些细菌通常是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
通过鉴定这些细菌,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些细菌在人体中可能引发感染和疾病。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益的细菌,如乳酸菌和酵母菌。
这些细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药工业中。
实验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用的抗生素,并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含有细菌的培养基中。
然后观察细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有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另一种抗生素则不敏感。
这表明了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效果不同。
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感染病例,以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三:微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细菌分别暴露在高温、低温、酸性和碱性环境中,观察其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有些细菌对高温和低温环境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而对酸性和碱性环境则较为敏感。
这可能是因为细菌在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生理和代谢特性。
了解细菌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我们预测和控制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和传播。
临床微生物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临床微生物病例分析【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f5b11c858fb770bf68a5504.png)
医学微生物病例分析一、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
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
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 B。
杜克嗜血杆菌C。
溶脲脲原体 D。
淋病奈瑟菌E。
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治疗首选药物是:A。
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C.强力霉素 D。
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E。
万古霉素3。
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
荚膜 B。
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
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
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C。
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二、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
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
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
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
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5。
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D。
流感病毒E.白喉杆菌6。
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
白喉抗毒素 B。
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C。
红霉素D。
头孢曲松D.金刚烷胺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D。
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E。
病理免疫损伤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A.鲍—金培养基 B。
巧克力培养基C.鸡胚接种 D。
吕氏血清培养基E。
罗氏培养基三、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他母亲诉说儿子发病3天,发热、恶心、呕吐和各种疼痛,包括头痛.病人目前苍白无力,病情在加重。
幼儿园细菌感染案例分析模板
![幼儿园细菌感染案例分析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76c6d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3.png)
幼儿园细菌感染案例分析模板一、案例简介在某市区某幼儿园,近期发生了多起细菌感染的案例。
幼儿园内多名儿童出现了发热、腹泻等症状。
经过初步调查,儿童感染的细菌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幼儿园立即采取措施,对环境进行消毒,同时联系家长进行防疫宣传。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隔离,儿童们逐渐康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这起案例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二、案例分析1.原因分析(1)环境卫生不达标:由于幼儿园内儿童数量众多,加上季节变化,气温潮湿,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使得病菌得以滋生和繁殖。
(2)食品安全问题:幼儿园作为儿童的集中场所,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烹饪不彻底、存放不当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细菌滋生。
(3)儿童卫生习惯不良:幼儿园内的儿童年龄较小,卫生习惯不良,如不勤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2.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细菌滋生。
(2)确保食品安全:幼儿园应加强对食品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加强食品加工、储存、配送、销售的监管。
(3)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幼儿园应加强对儿童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应对方法(1)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儿童:幼儿园应加强对儿童健康状况的监测,对发现的患病儿童及时隔离,防止病菌传播。
(2)加强家长宣传和合作:幼儿园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合作,告知家长细菌感染的预防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维护儿童的健康。
(3)合理使用抗生素:幼儿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引发细菌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复杂度。
三、结论细菌感染是幼儿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原因复杂,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应综合考虑。
幼儿园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儿童,加强家长宣传和合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共同维护儿童的健康。
我院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我院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a461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f.png)
我院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作为医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一台手术,患者确诊为细菌感染,由此我对细菌感染的病原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院此次病例的分析,发现该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病原菌的特征、致病机理、传播途径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球菌科,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深部组织感染、心内膜炎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血液或伤口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细胞内外的感染。
致病机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些外毒素(如草酸酐酶和α-溶血素)能破坏宿主细胞,促使白细胞流入感染部位,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此外,它还表达了一种称为表面瘤蛋白A(Spa)的抗原,这种抗原可以避免宿主的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
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直接从人际之间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和黏膜受损口来传播,例如感染接触面和污染物品等。
危害: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多致病性细菌,会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疖痈、脓肿、蜂窝织炎、痤疮、毒性休克综合症、败血症、心脏瓣膜炎等。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和易传播性,给治疗和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医院感染和医疗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肺炎克雷伯菌可在水、火车、地铁等公共场所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术、呼吸设备等感染途径造成感染。
致病机理: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毒素和酶能破坏肺泡膜、肺泡壁和肺组织,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肺部感染。
此外,由于其具有大量的内毒素,当克雷伯杆菌进入血液循环时,会引起败血症。
传播途径:肺炎克雷伯菌可通过空气飞沫、呼吸机、中心静脉灌注、尿管插管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水和食品等途径感染。
危害: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等致命疾病。
微生物创新思维,举例微生物学三个事例
![微生物创新思维,举例微生物学三个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2cca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f.png)
微生物创新思维,举例微生物学三个事例
一、微生物学第一个事例:
他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水平,并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兴盛时期,使微生物学开始以独立的学科形成。
贡献有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将病原菌减毒,使其转变为疫苗。
二、微生物学第二个事例:
1、发现了固体培养基,并建立通过了固体培养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2、用自创的方法分离了许多病原菌,如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3、提出了科赫法则。
4、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如细菌鞭毛染色法、悬滴培养法等。
三、微生物学第三个事例:
用酵母菌无细胞压榨汁将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获得成功,发现了微生物酶的重要作用,从此将微生物学推进到了生化研究的阶段。
此后,微生物生理、生化等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f0829584868762caaed5a2.png)
医学微生物学临床病案讨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患者,男,42岁。
三年前右足跟烫伤,伤口不愈,并逐渐向深部软组织发展,有脓性分泌物。
半年前,全身发热,右足红肿,到某医院应用青霉素静脉输液20d,创面间断换药,并从中取出一小块死骨,住院2个月后出院,伤口未愈,有脓性分泌物,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欠佳。
现以右踝骨骨髓炎收住院治疗。
取脓液分别接种于普通血平板和L型培养基,仅L 型培养基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思考题:(1)细菌L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当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被破坏或合成障碍时,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的细菌,形成细菌L型。
(2)细菌L型有何特点?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革兰染色多为阴性;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生长繁殖缓慢,形成荷包蛋样细小菌落;某些L型细菌仍有致病力,常引起慢性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
2.男性,23岁,高烧、咳嗽3天急诊入院。
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
咳嗽,咳痰,痰呈铁锈色,WBC18.5×109/L,X线胸片发现右肺中叶有大片阴影。
(1)试问其诊断依据有哪些?诊断依据:青壮年男性,高烧、咳嗽3天急诊入院;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咳嗽,咳痰,痰呈铁锈色,WBC18.5×109/L,X线胸片发现右肺中叶有大片阴影。
(2)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是什么细菌?该菌是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是革兰阳性菌。
(3)试简要描述该病原菌细胞壁的主要构成?肽聚糖N一乙酰葡萄糖胺聚糖骨架N—乙酰胞壁酸肽聚糖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G—菌没有)肽聚糖多达50层,是一个坚韧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
磷壁酸可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抗原性强,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膜磷壁酸又称脂磷壁酸(LTA),有类似菌毛样的黏附特性,与致病性有关。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某年5月9日,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在某院住院治疗,至5月16日腹腔积液已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医学微生物学病毒案例
![医学微生物学病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e6900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4.png)
医学微生物学病毒案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某大学附属小学在课间餐后,有185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较明显,伴有低热、白细胞升高。
取呕吐物及剩余食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镜下查见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普通培养基培养可见圆形、中等大小、金黄色菌落。
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较明显,伴有低热、白细胞升高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机体的伤害表现。
防治:防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耐药性产生防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案例
案例1:小儿3 岁,高热3 天,皮肤有玫瑰疹,出现呕吐、头痛、颈项僵直等脑膜炎刺激征。
问题:
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脑膜炎奈瑟菌(奈瑟菌是胞内菌)
3.为什么病人会出现这种表现?病菌经飞沫传播进入咽喉部繁殖,后入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引起全身症状、恶心呕吐、出血性皮疹;细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产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刺激症状。
4.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采集脑膜炎、血液做标本,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格兰阴性双球菌,可做初步诊断;抗原-抗体检查(ELLSA 法)。
案例2:某男,9 岁,因张口困难,肌肉酸痛而就诊: 3 天前开始感到不适、头痛发热: 就诊检查过程中逐渐发生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追问亲属证实 2 周前到废旧回收厂玩,不小心脚被牛锈铁钉钉伤,伤口现已基本愈合。
(1) 该患者可能患了什么疾病?破伤风
(2) 该疾病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感染的发生机制是什么?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高度亲和,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
性收缩,出现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脚弓反张。
(3) 如何防治该类病原菌的感染?对伤口较深的可疑伤口做积极清创,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胞繁殖;用TAT(破伤风抗毒素)做紧急预防;对易感人群接种百白破(DTP)三联疫苗。
案例3:8 岁儿童李某,放学淋雨后第2天咽喉疼痛,发热。
服用维生素C和板蓝根,症状未见好转,1周后出现脸面部浮肿,同时尿少,有血尿。
排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问题:
1.李某可能感染什么细菌?引起什么疾病?A群链球菌,引起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炎。
2.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p98)
3.如何防治?预防:及时治疗病人,减少传染源(飞沫传播)。
治疗:使用青霉素G药物治疗。
案例4:某患者男性,29 岁,咳嗽数周。
一个月前开始感觉到疲劳、食欲减少,一周后反热、咳嗽,但无痰,又过一周后每天咳出几汤勺带血丝的痰。
一个月内体重减轻约 4.5 公斤。
该患者不吸烟,未接触工业污染物。
体查: T38 ℃,非急性病容,听诊右肺上叶有罗音。
胸部x 光显右肺上叶后段空洞。
(1)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进一步确诊? 致病物质是什么?大叶性肺炎;取痰液、血液做标本检测,发现格兰阳性具有加膜的双球菌
存在,做初步诊断;胆汁溶菌试验;Optochin敏感试验;夹馍肿胀试验;动物毒力试验;上述均为阳性。
致病物质:夹馍;肺炎链球菌溶素;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
(2) 防治原则?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用青霉素G治疗,耐药用万古霉素。
案例5:某男,37岁,主诉尿痛,尿道口灼热感,间或有针刺样疼痛。
检查时发现尿道口可挤压出脓性分泌物。
以肤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中性粒细胞内外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存在。
追问下承认婚外性交史。
问题:
1.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诊断: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化脓性感染。
依据:尿道口可挤压出脓性分泌物;中性粒细胞内外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存在;有婚外性交史;
2.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淋病奈瑟菌
3.如何防止此类病原菌的感染?开展防治性病知识教育、禁止卖淫嫖娼,洁身自好;不共用毛巾、衣物等;(无预防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