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语翻译问题和对策
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对策
于受母语及 其文化和文际 习惯 的干扰 , 加之 英语 水平有限 , 自己主观 凭
想象 .硬套汉语规 则和 习惯组合 的不 符合规 范的 英语 。例如 ,“ 暂停 收 款”被译为 “So ahe” tp C si ,这就 是 将 中文逐 字 翻 译 的结 果。而 实 际 r 上, 只要 用 “ lsd 即可 。而“ Coe ” 注意安 全 ”在 有些 地方 被译 为 “N te oi c Sft” ae 。按照这种 翻译 。 是在提 示人 们 , 心别 往 安全 的地方 去 。而 y 就 担 在英文 中, 一般用 “ a tn”或者 “D ne”, 简 单又 有警 示作 用 。在 C ui o a gr 既 某超市 的外 墙上 ,有两条醒 目的广告语 : 天天低 价” “ “ 和 每天都 省钱 ” 。 其下面 的 英 文 分 别 为 “o r e vrd y 和 “t a n n a a l p cseeya ” w i o y a d ay dy P d y ls” es 。这 是典型 的按照 中文 意思 硬译成 的英语 。表达 同 样的 意思 ,不 如翻译成 “ l sl ee a” Wesv o e ryu 更 妥当些。 A l a vr d 和” a em nyf o ” e y y o 1 2错 译 , 译 , 造 词 导 致 误 读 . 硬 生 有很 多标识 语由于使 用 不准确 的表达方 式 , 导致信 息失真 , 所要 传 达 的信息 不能取得预期效 果 。“ 药房 ” 错译 成 “Wet h r ay 西 被 s r P am c” e n ( 西方的药店 ) 不要进 入绿地 ”成了 “N n ac ogena d ( 要 ,“ oet net reln ” 不 r 进入格陵 兰岛) 。有些商场常 常有 “ l meyuaan 的牌 子 , Wec o gi ” o 我们 都 知道是欢迎 下次再来 , “ ecm ” 但 w lo e 就表示欢 迎再 来了 , 这么一 写 , 成 就 了欢迎两次 了。再如“ 司机一滴 酒 ,亲 人两行 泪 ” 将其 译成 “ n r k , O eD n i
公共场所错误的英文标识英语作文
公共场所错误的英文标识英语作文English: In public places, incorrect English signage can lead to confusion, misunderstandings, and even safety hazards. Poorly translated signs can miscommunicate important information, such as emergency exits or prohibited area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follow instructions. An example of this is when "no smoking" is mistranslated as "no sneezing", which can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in terms of public health. Furthermore, inaccurately labeled signs can also reflect poorly on the establishment's image and credibility. To prevent these issues, it is crucial for public places to invest in accurate translation services or consult with bilingual professionals to ensure that their signage is clear, concise,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中文翻译: 在公共场所,错误的英文标识可能导致混乱、误解,甚至安全隐患。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大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许多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存在着规范不统一、语言错误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国际形象的塑造。
为此,我们制定了《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形象。
二、整治目标1.规范双语标识的内容、格式和排版,使之简洁、明了、易读;2.纠正双语标识中存在的语言错误,提升标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3.统一双语标识的风格和设计,增强城市形象的统一性和辨识度;4.提高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
三、整治方法1.编制双语标识规范手册。
制定详尽的双语标识规范手册,明确双语标识的内容、格式、排版和语言要求,作为整治工作的基础文件。
2.召开培训会议。
邀请专业人士,组织培训会议,培训标识制作人员和公共场所管理人员,提高他们对双语标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3.审核现有双语标识。
对现有的双语标识进行审核,重点检查内容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格式是否一致等问题,对不符合规范的双语标识进行改正或更换。
4.建立标识审核机制。
制定标识审核机制,设立审核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审核双语标识,确保双语标识符合规范要求。
5.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6.鼓励优秀标识的制作。
组织评选活动,鼓励制作精良、规范准确的双语标识,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整治内容1.规范双语标识的文字内容。
标识的中英文内容应当准确、简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和术语。
2.统一双语标识的格式和排版。
双语标识的格式和排版应当简洁大方,字体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字号适中,排版整齐美观。
3.纠正双语标识的语言错误。
双语标识中的语言错误包括错别字、语法错误、翻译错误等,应当及时纠正,确保双语标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公共场所英文标识不规范英语作文
公共场所英文标识不规范英语作文英文回答:Public signs in public places are important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convenience of the public. However, it is often the case that the English signs in public places are not standardized and may cause confusion or misunderstandingfor English-speaking visitors. 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 of non-standard English signs in public places and propose some solutions.Firstly, the problem of non-standard English signs can be observed in various public places, such as airports, train stations, shopping mall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For example, in some airports, the signs for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may be translated as "Arrive" and "Go" 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confusing for English-speaking travelers. Similarly, in some shopping malls, the signs for different sections or departments may use inconsistent orincorrect English translation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visitors to find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Secondly, non-standard English signs can lead to safety hazards in public places. For instance, in some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signs for "Danger" or "Caution" may be translated as "Be Careful" or "Pay Attention" instead, which may not effectively convey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otential risks. This can put visitors in danger if they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warning signs.To address this issue, it is crucial for public place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English sign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hiring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or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o review and revise the translations. Additionally, public places can also provide clear and concise instructions or symbols alongside the English signs to enhance comprehension.Furthermore, public places can take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nglish signs. For example, they can use digital signage systems thatallow for easy updates and 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s. This can ensure that any errors or inconsistencie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can be quickly rectified.In conclusion, the problem of non-standard English signs in public places can cause confusion, misunderstanding, and even safety hazards. To address this issue, public places should prioritize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English signs by employing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or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utilizing technology. By doing so, public places can provide clear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to English-speaking visitors, enhancing their experience and ensuring their safety.中文回答: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对于提供信息和确保公众的安全和便利非常重要。
公共场所英语翻译谬误浅析
公共场所英语翻译谬误浅析摘要: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译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共场所。
然而,公共场所标识英语翻译的错误无处不在,污染我们的文化环境。
本文对常见英语谬误及翻译错误进行列举与分析,同时找出其根源并提出整顿和改正方法。
关键词:英语译文翻译谬误语言污染今天,已经是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已经加入WTO,打开国门,跟随世界的脚步,一同发展,走向世界。
英语,随着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趋势,生活的变迁,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要求新时代的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些有关的英语知识,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迫使中国的一切--包括人、事和物,都必须与世界接轨,趋向国际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从而使这种作用日益明显。
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公共场所,不论是在机场,还是在商店中,甚至在马路边,各式各样的商号招牌、广告牌、标语口号、广告媒体、旅游景点、产品说明书等等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们除了由风格各异的中文文字组成之外,几乎都伴随着相应的英语译文。
其目的显而易见,这些英文翻译不仅显示了这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的程度,而且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对外交流,从而大大减少了外国朋友在中国生活的不便。
然而,公共场所标识英语翻译的错误无处不在。
有些翻译的质量的确是让人心寒的,它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样的译文不但不能达到上面所述的目的,反而会让人贻笑大方,成为英语垃圾,造成语言污染。
不正确、不准确的翻译,一方面给外籍人士的生活和工作制造了不方便,也给国内外人士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和误导,而且极大地污损了国际化城市的形象。
所以,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笔者列举出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大量活生生"荒谬"的实例,并加以简明扼要的分析,深入的揭示了种种英语弊病和翻译错误,并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了产生这些谬误的原因,提出了减少谬误和提高外语翻译素质的措施。
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西方 的文化差异,就 能做好商务英语 的翻译工作。
参 考 文 献 【 1 】 刘青, 郜丽娜. 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卟 南昌教 4 0 .
【 2 ] 马驭骅. 跨文化因素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Ⅱ 】 l 重庆文理学院
1 . 2忽视语境 ,望 文生义式翻译
译非常重要 ,一个词语就能改变一个产 品的命运 ,因此, 我们 的企业 在翻译商 标时 ,一 定要细心 ,避免 因为一个 小问题而给 商品出 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 李争 , 2 0 1 1 ) ( 2 )广 告语 的翻 译 广 告语 是一个产 品最直接 的广告 ,在 商务 英语翻译 中 , 如 何 翻 译 好 广 告 语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问 题 , 同 时 这 也 是 乐趣最 多、惊喜最 多的翻译 课题 。在 商务英语 中 ,广 告 词往往包 含 了生产 国的特色 文化 ,含 有本 民族 的文化色 彩 ,因此 ,在翻 译时 ,如何 把这些文 化特色表 达 出来 就
显得非 常重要 。由于东西方 的文化背 景不 同,生活态度 和思维 方式存在 很大的差异 ,有些广告 语在 生产 国非 常
【 摘 要 】公 共 标 识 语 为 公 众 提 供 信 息 , 具 有 指 向功 能和 劝导功 能,其翻译 绝不仅 仅是 两种语言文 字符号之 间的 转 换 。 文 章 对 公 共 标 识 语 现 状 和 存 在 的 问 题 进 行 了分
公共标识语英译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作 者简 介 : 梁宇 ( 1 9 8 O 一) , 男, 辽宁 鞍山人 , 辽 宁科 技大 学外 语学 院讲 师 。研究 方 向 : 外 围语 言文学 与 翻译 。
且语气 不够强硬 , 而译 为 “ N o G r a f f i t i ”则 生 动 简 语标 识 为 “ 出 口, ' , 而 对应 的英 文翻译 则用 了“ E x p o r t ” , 清,
A d mi t t a n c e t o O u t s i d e r s ” 或“ S t o p ”则显 得 生 硬 无礼 , ( 三) 忠实 于原 文 , 避免使 用 中式英 语
如 译为 “ A u t h o r i z e d P e r s o n n e l O n l y ” 或是 “ S t a f f O n l y ”
F l y o v e r ”L 4 。 ‘ 锖 勿乱动” , 译为 “ P l e a s e d o n ’ t m o v e i t ” 就颇为不妥, 或者 “
我 国清末 启蒙 思想 家 严复 在 《 天 演论 》 的“ 译 例 言”中 写 到 :“ 译事 三难: 信( f a i t h f u l n e s s ) 、 达
( e x p r e s s i v e n e s s ) 、 雅( e l e g a n c e ) 。求其 信 已大难 矣 ,
摘
要: 随 着全 球 化 的逐 步深 入 , 中外 交 流 日益 频繁 , 公共 标 识 语 的 重要 性逐 渐 凸显 , 汉语 公 共 标识 语 英
译的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 了公共标识语英译 中经常 出现的问题 , 并提 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 以期提 高公 共标 识语 英 译 的准确 度和 专 业度 。 关键 词 : 公 共标 识语 ; 英译 ; 翻译 策略 中图分 类号 :H3 1 5 . 9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7)1 2 . 0 0 5 3 . 0 2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交流语言之一。
为了满足国内外游客和居民的需要,许多公共场所开始使用中英文双语标识。
然而,由于标识制作不规范、错误百出的问题逐渐显现,给人们的理解和使用带来了困扰。
因此,制定一套规范的中英文双语标识整治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整治目标1. 统一标识风格:通过制定规范,确保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在风格上统一,便于人们的识别和使用。
2. 语言准确规范:确保标识中的中英文翻译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3.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规范标识的使用,提高公共场所的服务质量,方便人们的使用和导航。
三、整治方案1. 编制标识规范手册:由相关专家和机构共同编制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手册,包括标识尺寸、字体、颜色、排版等方面的要求,并加强对标识整治的宣传和培训。
2. 标识设计与安装:采用统一的标识设计模板,确保标识的风格统一。
标识应采用易读、清晰的字体,尺寸适中,颜色鲜明,避免使用过于繁复的图案和装饰。
标识应安装在明显的位置,避免遮挡和阻挡。
3. 翻译准确无误:对标识中的中英文翻译进行严格审校,确保准确无误。
可委托专业翻译机构进行翻译工作,并进行多个版本的校对。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标识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确保标识的清晰可见和完好无损。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换和修复。
5. 反馈机制和改进措施:建立公众反馈机制,接收对于标识质量和使用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反馈意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标识质量和使用便利性。
四、宣传推广1.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宣传资料,包括手册、海报、宣传册等,向公众介绍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规范要求和重要性。
2. 培训与教育:开展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标识制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
3. 媒体宣传: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宣传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浅谈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对策_翻译策略
浅谈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对策_翻译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公共标识语英译的现状及对策以及翻译策略。
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共标识语的定义,然后结合现实的情况来分析当前的英译情况,并且探讨应对这种现象的对策,最后,总结出如何采用有效和精准的翻译策略去提升翻译效果。
关键词:公共标识语、英译、翻译策略正文公共标识语,是指使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术语、名称、标号、标识等表达方式,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之间无缝对接而制定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标识语需要翻译成其他语言,尤其是英语,所以英译的翻译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公共标识语出现的背景和语境都比较特殊,如果仅仅采用英语字面意思来翻译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使得传统的翻译策略无法满足公共标识语英译的要求。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重视诸如语言文化、政策环境、文本格式等方面的因素,以此来提升翻译效果。
此外,翻译任务的内容结构也很重要,只有熟练掌握相关语言的文体表达,才能使译文意思更加准确,更具实用性。
在公共标识语英译中,不同的地方也应选择不同的策略,如直译、音译、意译等。
总的来说,公共标识语英译应该采用可靠、准确、有效的翻译策略,从其背景和语境出发,以求最大效果,以保证最好的翻译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在进行公共标识语英译时,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首先,文本格式和词汇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如果原文采用大写,那么译文尽量也采用大写;如果原文有特定的词汇,那么译文也尽量使用对应的词汇。
这不仅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也可以避免理解上的误区。
其次,要注意地方特色及文化差异。
有些公共标识语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而在它们的英译中,必须尊重这些文化背景,并将它转化成翻译者所使用的英文表达。
比如“春节”的英译,应该是“Chinese Spring Festival”,而不是“Spring Festival”。
再次,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
在一些政策、法律等文件中,每一处的翻译都必须精确无误,也可以在多处使用相同的翻译策略,以保证整体的一致性。
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翻译现状与对策——以绵阳西山公园为例
2020年第!4期(总第870期)丈敖冬‘科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翻译现状与对策-----以绵阳西山公园为例裴邦清贾燕秋陈京敏聂铭峰武嫡雯刘秋霞(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公共场所中标识语的英文翻译,为外国友人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更加方便、准确地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和魅力。
四川绵阳市有不少公共场所的标识语英译,存在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
本文从四川绵阳西山公园标识语英译入手,探究西山公园中标识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分析准确的标识语英译对城市形象及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并给当地管理部门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对绵阳科技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共场所标识语英文翻译对策一、绵阳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现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学习、旅游,甚至来中国定居,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
国内公共场所中标识语的英文翻译为外国友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帮助他们 更加准确深刻地了解相关中国文化,同时展示着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与魅力、%有些公共场所英文标识语的翻译不甚,不少外国友人常去西山公园游玩,公园里的英文标识语翻译经人产生误解,外国友人来不%公共场所的标识语英译为外国游提供,外国友人对中外文化的同时感受中国的文化的独特魅力%标准的翻译到良好的,,对公共标识语英文翻译的至关要的。
二、存在的问题西山公园为例,对绵阳公共场所的标识语翻译展开。
绵阳西山公园标识语英译的有:1.标识语英译为机械翻译。
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文翻译为翻译,英文标识语的,地翻译,不语境,文翻译%0止摘花不'Don't pick the flowers.",这样会给外国友人 的不,公共场的随意的,一的提的,生硬。
’禁止摘花”可译做"Take care of the flowers,please.",外,翻译时不仔细分析句子语法结构,不考虑措辞,简机械地照搬汉语,甚至音翻译,母大小写,翻译汉语化痕迹非明显%:桂园翻译为"Gui Garden",桂花学名为"osmanthus fragrans",英名为"Sweet Osmanthus",故桂花园应翻译为"Osmanthus Garden"o 逐字翻译在标识语的翻译中很常见。
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修改毕业论文
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修改毕业论文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错误分析及对策修改毕业论文一、国内研究状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广泛而深入。
当前,从沿海到内地的各大城市,标有各类告示、警示、服务信息的汉英双语标识已随处可见。
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品位。
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双语标识语建设更加突显其重要性。
目前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翻译研究日益增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如何将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得更恰当、更得体。
从中文标识语翻译的基本内涵角度浅谈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
这类文章重点阐述的是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的基本问题,例如标识语翻译的特点、原则以及正确翻译的重要性等,为读者对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典型的相关研究有刘金楣和闫志勋的《浅谈中文标示语的英译》、吴伟雄的《中文标语英译浅谈》和贺继宗的《公共英文标识语翻译》等。
从翻译策略的角度研究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研究人员在总结和分析生活中常出现的几大类公共场所双语标识错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得出如何对公共场所标识语进行翻译的正确方法和策略,希望在日后能为翻译人员翻译公共场所的标识语提供参考和借鉴。
代表的研究文献有:宋国双的《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策略》、季拜华的《关于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批评》、王伟的《国内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译解析与规范》著作等。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谈论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
研究代表文章是《由公共场所常用标识浅谈标识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学者们认为英语标识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因此进行标识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中在相同场合使用和具有相同功能的标识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置换。
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翻译对策
文 化 。® 参 考文献
会 导 致 翻 译 的 失 败 ,给 外 国 人 造 成 困扰,产生误导。如 :
1) 油 漆 未 干 :The paint is not dry.
2 )公 厕 :Public toilet. 3 ) 车位已满:The parking is full.
译 ,这样既考虑了英语国家的语用
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翻译对策
内容摘要:会共标识语基外療.Ai 了解中国:餘童赛窗口.^其疋确的寒#*利于#_食德市:的国际形象有利 于中国的:对外煑流。
关键词:备 # 标 识 语 文 姐 差 # 翻 译 对 ,策
一. 引言
以上三个翻译都不符合英语的 顾及这些语言文化差异,同时尽量
近 年 来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 表 达 习 惯 ,直 接 照 搬 汉 语 ,使得外国 保留地方文化特征。如 “严禁随地吐
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就是公共 英文标识语可以借鉴,也应该遵循 过 来 , 人 士 提 供 引 导 指 示 的 同 时 ,也有
标 识语翻译的通则,遵循英语语言 习 惯 ,如 采 用 大 写 、不 用 句 号 、多用
W C 还可能产生歧义,造成语用失误。再
发展及对外交流有积极的意义。 二. 公共标识语的分类 公共标识语可以分为以下三
类 :1)指示性标识语,主要向公众提
供 指 引 的 信 息 。如 出 口 (Exit),货币 兑 换 (Currency Exchange),收款处 (Cashier)等 。2 )提不性标识语,主要
提示或告知公众一些基本信息及符
Don t 三 . 常见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分止/请勿+动词 ”。翻译成英文,如果
析及翻译对策
照 搬 汉 语 结 构 ,采 取 “ ’”的句
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
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我国的城市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英标识。
但随处可见的中英标识却存在许多错误的翻译,这对城市文明影响很大,让城市形象受损。
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本小组在采集100张包括公园,宾馆,马路,广场,商店等地关于中英标识的照片,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方法来改善城市中英标识翻译错误这一现象。
一、公共场所中英标识中常见的错误。
1.拼音问题。
在一张我们照的照片中上面写着:内有监控。
下面附上拼音:nei you jian kong。
还有一张写着:严禁烟火。
注释:yan jin yan huo。
一般中国人懂汉字,就算不懂汉字,一般也不懂拼音。
如果这拼音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也说不通,只懂拼音不懂汉字的外国人也不多。
所以在汉字下再标注拼音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这些拼音应改成英语更为实用。
2.拼写错误问题。
一张景区拍来的照片写着:带好小孩。
下面标注着英语:takecare off the kids。
稍微有点英语水平的人都知道“take care of”中的“of”只有一个“f”。
这种低级的拼写错误被挂起来,连我们本土人都会觉得好笑,更何况外国人。
可想而知他会对这个城市作何想法。
3.中式英语生搬硬套的问题。
一个牌子上写着:暂停服务,英文是:pause ministry。
其实直接用介词短语Out of service就好了。
英语是一个大量用介词短语的语言,而中文却习惯用动词,中文一句话就可以出现好多的动词。
由于动词变化多,英语经常用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来代替动词。
“残疾人厕所”被翻译成“Deformed man toilet”, 这是典型的生搬硬套并且也显得不礼貌,“handicapped used only”就可以了。
4.不合习惯,不合规律,不合情境。
中英文双语标识中英译文表达习惯,不符合表达规律,不符合情境的错误最难避免,最难意识,也是最难纠正的。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英公共标识语翻译误译现象及对策
学Hale Waihona Puke 探讨读 天 下INSIGHT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英公共标识语翻译误译现象及对策
文 _ 范宗祥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和旅游业蓬 勃发展,为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公共场所中 标识语得到广泛使用。同时其汉英翻译研究引起译 者的重视,并且成为了一个重要翻译研究领域。但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符号间转换,本文将参考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从美学角度剖析其误译现象并 结合实例来阐述翻译“美”之所在。 关键词:翻译美学;公共标识语英译;误译;翻译 策略
(上接第 330 页) 在建设传统图书馆的藏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电子 信息资源的建设,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具体而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分别是:首先,建立健全 数据库资源,逐步的完善馆藏体系;其次,构建具 有高校特色的数据库,结合高校的办学任务、专业 设置等,构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数据库以及专题数据 库等。与此同时,在进行资源的采购过程中,应当 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打造出电子阅览室的资 源亮点;再次,构建虚拟馆藏库以及网路信息资源 库,将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出来,按照专业与学科的
一、翻译现状 不良翻译误译现象主要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 面来分析。一是拼写语法错误、用词不当;二是中 西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所致译文累赘、字字对应、 死译等现象。 1、低级拼写语法错误 翻译中单词拼写、语法错误一般是由于译者 功底不够深厚加之马虎,相关部门没有经过仔细审 核便张贴出去,时常笑话百出。常见错误有名词 单复数、冠词漏用和词性乱用等。拼写上如餐厅 “Restaurant”拼成“Restauraut”;“公园 Park” 误译成“Part”。语法上 No Climb! 词性使用不正 确从而导致这类标识语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可能 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2、措辞不当及表达过于“中式” 所谓措辞简单地说就是词汇选择使用恰当。 用词准确才能如实反映现实,传递信息以达到提 醒警示作用。但一些标识语英译中词不达意、偏 离原义现象普遍存在,给人带来困惑甚至误解。 在某大型商场入口提示标牌,请勿拍照“Don’t Take Photograph”;宠物禁入“No Pet”。上述 译文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不符合英语习惯表达, 是典型中式英语。而提示性标识语多采用 No 字祈 使句,不妨将上述译文改为“No Photography”,
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语翻译问题和对策
规范公共场所标识英语翻译的研究关键词:英语习得城市标示外语教学翻译规范摘要公共标识语是指为公众提供各种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等信息的图形、文字、标识的结合体,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之一。
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代,英语沟通的重要性更加日益凸显,公共场所的表示双语化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重要指标。
公共语在交通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公共场所、旅游景区、涉外机构等处都有广泛应用,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体现一个城市的国际都市的地位对公共标识的准确、得体、规范地翻译便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公示语翻译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学界的关注。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公示语翻译要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并希望通过收集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旅游景点常用公示语条目来解决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
为了提高国际化水平,郑州火车站周边新竖立了100多块中英文交通指示牌,被指英文翻译错误百出后,有关部门立刻就组织人员将所有指示牌均已被撤下退还厂家重做,并特意请来大学外语教授作为把关人,重新制作新牌。
广东省首部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正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该规范从今年7月起正式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届时全省公共场所、道路标识的名牌等都将换上地道的“英文名”。
可见各地对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语翻译的重视程度。
然而,放眼太原省城的旅游景点、机场车站、医院银行等处,不难发现,公示语翻译的误译、错译、多译现象层出不穷,不仅给城市形象造成了损害,误导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认知。
我以濒临山西财经大学刚刚竣工的晋阳街公园的实际情况来揭示这种问题的严重性。
图一,晋阳街公园须知图二晋阳街公园简介在图一中,且不说众多的语法错误,在语意上就有很多严重的错误“严禁携带宠物入内”被翻译成“违禁的动物可以入内”,“禁止滑旱冰”被翻译成“旱冰鞋”,保护花草方面的翻译很可笑的出现了“树不可以是树”、把“不能摘树枝”变成了“要保护断了的树枝”、“不得摘花摘果”,变成了“保护摘花摘果”、“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变成了“一定要严格携带易燃易爆”、“不可以携带容易传染疾病的动物”被翻译为“携带着动物来抵挡疾病传播”,“寻衅(中文这个字还是错别字“畔”)滋事”被以为“禁止河岸找烦”。
武汉市公共标识语英文翻译的现状及建议
2292019年40期总第480期ENGLISH ON CAMPUS武汉市公共标识语英文翻译的现状及建议文/喻 娟改为“Entrance”,下车门改为“Exit”。
三、语义模糊、指令不清楚语义模糊、指令不清楚指的是由于在翻译英文标识语时未能充分考虑英文标识语的语境而导致单词或是短语的选择不当,从而使得英文标识语的语义不够清楚明了。
例如,黄陂的土黄公路上有一块路标牌上将“天耕生态园”翻译成“Day With Ecological Garden”,外国读者看到这样的指示语,定然会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该指示语想要作出怎样的指令,这里建议将其翻译成“Tian’geng Ecological Garden”,既言简意赅,又清晰明了。
另外,有游客在参观二七纪念馆时,发现楼梯上的提示语“小心跌滑”翻译成了“Careful Fell.”,且不说该指令语存在的语法错误(careful是形容词,应该用来修饰名词,而fell却是动词),这样的指令存在的指示意义也几乎丢失,纪念馆最终决定将“小心跌滑”改为“当心跌滑”,并翻译成英文“Caution Slippery.”四、随意翻译、意图被歪曲随意翻译、意图被歪曲是指翻译时并未认真检查英文指示语的准确性而造成了中英文指示语不对应或是歪曲原中文指示语的意图。
如光谷火车站11号线B出入口外面的站牌上,中文标注的是“往左岭”和“往光谷火车站”,但汉字下面的英文标注却为7号线的站点,分别为“To Yezhihu Station”(野芷湖)和“To Garden Expo North Station”(园博园北站),这完全是译者未经认真思考的结果。
中山公园的指示牌上将“出口”翻译成了“export”,虽然中英文在单词层面上是对应的,但不符合这里的指示意图,应翻译成“exit”。
东湖绿道八一游泳池附近的某个公共厕所内“工具间”对应的英文是“between tools”,让人啼笑皆非,建议改成“Toolroom”。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国内外人员流动的增加,中英文双语标识在公共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很多公共场所中的中英文标识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等,给人带来理解障碍和困扰。
因此,有必要对公共场所中的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提升标识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人们的理解和使用效果。
二、目标1. 规范公共场所中的中英文双语标识,确保语言准确无误,符合语法规范。
2. 统一公共场所中的中英文标识风格,提升整体美观性和品质感。
3. 提高人们对公共场所中双语标识的理解和使用效果,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1. 标识设计a. 标识设计应符合整体风格,与公共场所环境相协调,突出重点信息。
b. 中文和英文的字体、字号、字距、颜色等应一致,确保易读性。
c. 重要信息应醒目突出,比如出口、洗手间、停车位等。
2. 文字准确性a. 中文字词应正确使用,不得出现错别字、误用字。
b. 英文单词和词组应采用正确的拼写和语法,不得出现拼写错误或语法错误。
c. 中英文之间应保持一致性,不得出现中英文翻译不一致的情况。
3. 标点符号使用a. 英文标点符号应符合英语的规范,不得出现乱用或缺失。
b. 中英文之间的标点符号应一致,不得出现中英文标点不一致的情况。
4. 图标使用a. 图标应简明清晰,符合直观性原则,便于人们理解。
b. 图标应遵循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以及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整治方案。
成立专门的标识整治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任务、时限等。
2. 梳理标识情况。
对公共场所中的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梳理,包括数量、位置、用途等相关信息。
3. 初步整治。
针对已梳理出的标识进行初步整治,包括纠正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等。
4. 审查和评估。
对初步整治的标识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doc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运输系统中的所有企业和机构,以及运输公司为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经研究,决定开展全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规范和整改工作。
具体工作方案如下:1一、工作目标以《关于外语标识纠错的通知》为工作内容,坚持“规范城市双语标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目标,全面调查我市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重点规范和纠正双语翻译错误,逐步实现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建立和完善中英双语标识标准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创造良好局面二、补救重点重点单位标志、道路标志和标线、公交站牌、公交站牌、出租车站牌、出租车站牌、中英双语标志、客运站等公共场所设置标准整改工作标志。
三、职责分工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负责监督出租车等行业涉及的双语标志、检查和管理。
市公路管理处:职责范围内负责公路标志标线的标准整改。
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职责范围内负责公路标志标线的标准整改。
23 .李交通管理处:职责范围内负责公路标志标线的规范整改。
佛寺交通管理处:职责范围内负责公路标志标线的标准整改。
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规范和整改,如公交站牌、公交车提示、出租车站牌、出租车提示、客运站。
等万方交通:负责规范和整改其范围内涉及的双语标识。
交通设计公司:负责规范和纠正与交通设计相关的双语标志。
亿达监理:负责规范和整改与交通监理相关的双语标志。
四、工作安排5月20日至7月20日,XXXX集中规范整治工作,分为4个阶段。
(1)动员部署(5月20日-6月5日):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标准化整治计划,开展动员部署,安排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营造专项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2)综合调查(6月6日至6月15日):各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调查和整理本单位范围内公共场所设置的中英文双语标识,找出错误标识、缺失标识的问题,找出整改问题的基本情况,并于6月13日前将《城市交通系统中英文双语标识调查表》(附件1)上报局机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3)标准化整改(6月16日-7月10日):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整改错误的公共信息标识、标准化,若为中英文双语,则及时补充完善。
公共场所标识用语英译常见错误
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译常见错误国内部分城市标识语的英语翻译存在多⽅⾯的问题,不规范现象⽐⽐皆是。
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机械式翻译 所谓机械式翻译是指翻译时不仔细分析句⼦语法结构,不考虑措辞,或忽略⽂化内涵和风俗习惯,简单机械地照搬母语,造成翻译母语化,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式英语”。
此类翻译问题在旅游英语和标⽰语中尤为常见。
以下是⼀些作者收集到的此类错误例⼦。
某烟酒店内有⼀“中国烟酒”招牌,旁附英语翻译“China Smoke and Drink”,这是典型的汉语式翻译,正确的翻译应为“China Tobacco”。
再如某公厕旁有“Public Toilet”标⽰,这种翻译也有照搬汉语之嫌,其实只需要写“Tiolet”就能表明含义了。
再如在旅游景点,常常见到类似于“办公区域,游客⽌步”、“注意安全,请勿攀爬边墙”等的警⽰性语⾔,笔者见其英语翻译为“OFFICE AREA, PLEASE DON’T COME IN.” ,“PAY ATTENTION FOR YOU SAFETY, DON’T CLIMB THE SINGLE WALL.”这样的翻译往往令外国游客疑惑不解。
实际上,地道的英语翻译应为“STAFF ONLY!”和“NO CLIMBING!”,既醒⽬易懂,⼜⾔简意赅。
同样,“⼩⼼路滑”适合翻译成“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不是“Cautions! Slippery path.”。
2.累赘式翻译 此类翻译问题出在将原本简单的翻译复杂化,反⽽不能起到醒⽬、提醒等作⽤。
例如,某城市湖区边有⼀警⽰牌,上有“The water under the lake is complicated, please don’t swim in the lake!”的警⽰语。
很显然,这句话原本之意仅在于提醒游客们注意安全,不要在湖区游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公共场所标识英语翻译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习得城市标示外语教学翻译规范
摘要
公共标识语是指为公众提供各种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等信息的图形、文字、标识的结合体,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之一。
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代,英语沟通的重要性更加日益凸显,公共场所的表示双语化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重要指标。
公共语在交通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公共场所、旅游景区、涉外机构等处都有广泛应用,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体现一个城市的国际都市的地位对公共标识的准确、得体、规范地翻译便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公示语翻译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学界的关注。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公示语翻译要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并希望通过收集全国各地主要城市、旅游景点常用公示语条目来解决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
为了提高国际化水平,郑州火车站周边新竖立了100多块中英文交通指示牌,被指英文翻译错误百出后,有关部门立刻就组织人员将所有指示牌均已被撤下退还厂家重做,并特意请来大学外语教授作为把关人,重新制作新牌。
广东省首部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正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该规范从今年7月起正式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届时全省公共场所、道路标识的名牌等都将换上地道的“英文名”。
可见各地对公共场所标识语英语翻译的重视程度。
然而,放眼太原省城的旅游景点、机场车站、医院银行等处,不难发现,公示语翻译的误译、错译、多译现象层出不穷,不仅给城市形象造成了损害,误导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认知。
我以濒临山西财经大学刚刚竣工的晋阳街公园的实际情况来揭示这种问题的严重性。
图一,晋阳街公园须知
图二晋阳街公园简介
在图一中,且不说众多的语法错误,在语意上就有很多严重的错误“严禁携带宠物入内”被翻译成“违禁的动物可以入内”,“禁止滑旱冰”被翻译成“旱冰鞋”,保护花草方面的翻译很可笑的出现了“树不可以是树”、把“不能摘树枝”变成了“要保护断了的树枝”、“不得摘花摘果”,变成了“保护摘花摘果”、“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变成了“一定要严格携带易燃易爆”、“不可以携带容易传染疾病的动物”被翻译为“携带着动物来抵挡疾病传播”,“寻衅(中文这个字还是错别字“畔”)滋事”被以为“禁止河岸找烦”。
图二中,“政府的惠民工程”被翻译“惠政府的工程”,晋阳街公园的位置被翻译的一蹋糊涂,南北东西的边界都没有说清,建筑学的术语“挑台”,被翻译为“挑选的台子”,“晋阳街公园是城市的缓洪区”,被翻译为“晋阳街公园是一座城市”,“上下两层的旋转坡道”被以为“堤坝的高处和地处”。
其他语法错误几乎没句话都有,这里不一一赘述。
在图一、图二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公共场所标识中的英语翻译问题的严重性。
,笔者利用假期时间,在省城各地实地考察,发现类似这样的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英语翻译错误还很多。
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机械式翻译
如某公厕旁有“Public Toilet”标示,这种翻译也有照搬汉语之嫌,其实只需要写“Toilet”就能表明含义了。
翻译时不仔细分析句子语法结构,不考虑措辞,简单机械地照搬母语,造成翻译母语化痕迹非常明显。
2.累赘式翻译
例如,“注意安全,请勿攀爬边墙”等的警示性语言,“PAY ATTENTION FOR YOU SAFETY, DON’T CLIMB THE SINGLE WALL.”实际上,地道的英语翻译应为“STAFF ONLY!”和“NO CLIMBING!”,既醒目易懂,又言简意赅。
将原本简单的翻译复杂化,反而不能起到提醒等作用。
“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小心路滑”),其实应该是“Cautions! Slippery path”。
3.望文生义式翻译
只是肤浅地照其字面意思翻译,比如“综合服务处”译作“Synthesis Services”等等,其实应处宜译作“Integrated Services”。
4.语气生硬造成的翻译错误
“禁止入内”、“禁止踏草坪”、“禁止喧哗”等字眼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觉不妥。
如果对这些标识翻译中使用“Don’t 句式”则会给外国友人一种不礼貌的强迫意味。
为了营造一种随和的气氛,我们常见的“don’t pick、 the flowers”(“禁止摘花”)其实应该是“Take care of the flowers, please.”
如果我们对这些公共场所标识语的不恰当翻译现象,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必将严重损害太原作为省城的国际形象。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英语学习者都对城市标识语抱有极大的信任态度,往往会对上面所涉及的英语刻意模仿和学习,久而久之,极易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极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以下笔者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两点规范化建议。
一、从预防问题蔓延的角度来说尽快建立城市标识语翻译审批制度
在各城市应设有专门的具有翻译资格的人员,长期负责相关地区城市标识语的翻译工作,以确保类似的翻译问题不会再出现。
同时,有关部门应尽快设立翻译资格认证机构和译文权威审定机构,对于条件达不到聘请正式翻译人员的部门,规定其凡对,规定其凡对外使用的城市标识语等必须送审,译文确定后方可公开使用。
二、对现有问题的纠正方面来讲积极开展纠错活动
相关部门有必要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所有的标识语翻译情况进行逐一检查。
为了确保检查的力度和全面性,可将该项工作落实到相关各具体部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再由各部门、单位聘请英语专业人士对其辖区内的标识语翻译情况进行检查,力求将现有的翻译问题逐一排查并加以纠正和规范。
对于现有城市标识语翻译错误的检查工作也可借助群众的力量,如通过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对发现错误并提出合理建议的群众给予奖励等。
结合我对国内其他城市的了解,我建议效仿他们的做饭采用有关部门主办,省城大中小学校联办的公共场所标识语利用网络上的微信群组和论坛纠错大赛。
1、上传图片:利用手机/相机拍下参与者发现的公共英语标识错误,上传到活动相册。
2、图片纠错:在微信群中对上传的图片中,找出错误,提供自己认为正确答案。
3、论坛讨论:在活动论坛中,发布你所见到的错误英文标识的原文,和大家一起讨论。
4、组织专家学者郑重其实对每个提出的错误进行校对给出最终的答案,并对参与者进行适当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