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教案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品教学课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栏目索引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 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 华夏文明。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 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 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 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 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栏目索引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5.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项目
佛教
道教
起源地 古印度 不同点 教义 主张因果报应,提倡今生忍受苦难,努
力修行,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中国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 现世幸福
相同点
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汉书·司马迁传》 史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栏目索引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 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 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史料二: 刘向、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 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 述的事件翔实准确,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 录。史料三:《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所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史记》的文学性也很强,可以 和《离骚》比肩。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司 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art 1】预习填空一、造纸术的发明1.书写材料的变化:龟甲、兽骨→→竹木简→→帛→→纸字体的变化:→→金文/铭文→→大篆→→→→→→行书、楷书、草书2.世界上的纸: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方法,用麻造纸3.造纸术(蔡侯纸):时间: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造纸术传播的影响: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②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医学领域人物—“医圣”时期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成就《伤寒杂病论》“治未病”原理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针灸、外科手术发明“”创编“五禽戏”三、历史巨著《史记》1.作者:西汉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价值:《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4.特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宗教领域教派道教佛教创立时间东汉末年公元前6世纪人物张角张陵等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传入中国中国本土宗教西汉※※: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①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大发展;③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④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

预习填空答案:一、甲骨文;小篆;隶书;最早;蔡伦改进;东汉;二、张仲景;华佗;“麻沸散”;三、汉武帝;司马迁;纪传体通史。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关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反思的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理解和掌握科技和文化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与成就,如农业、铁器制造、航海、纸张等。

3.了解两汉时期的文化发展与成就,如儒学、佛教、文学艺术等。

4.体会科技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科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科技和文化。

其中,科技部分包含农业、铁器制造、造纸、航海等方面;文化部分包含儒学、佛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教学中,我们依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方式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科技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通过相关课外阅读的推荐,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三、教学方法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探究+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2.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形式探究课本和其他资料,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课外阅读通过对相关课外书籍的推荐和引导,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效果经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水平学生了解了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了有关科技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剧中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A.秦朝B.西汉 C.西晋D.隋朝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宋应星 B.蔡伦 C.李时珍 D.毕昇3.右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 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4.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

这位医学家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5.传说大将关羽被一支毒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刮骨去毒,身边的将士都吓得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谈笑下棋。

如果有人因手术而疼痛难忍,华佗有办法,那就是( )A.给他打麻醉剂B.打晕他C.给他喝大量的粮食酒D.给他喝麻沸散6.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7.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来传入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能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是( )A.其教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B.统治者个人的喜好C.佛教教义引人向善,值得推广D.百姓生活富足,佛教可以丰富人们的闲余生活8.我国古代民俗中出现的神灵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土地神等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设计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程标准: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的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

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秦汉时期,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推动了科技、文学、宗教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科技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家的进步。

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许多历史人物贡献等常识性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属于时代性总结,对一个时期的史学、医学、宗教、科技的系统性总结。

学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老师的设计,去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司马迁写作《史记》的背景,领会司马迁著史的宗旨。

通过改进造纸术、发明麻沸散,著有《伤寒杂病论》,了解蔡伦、华佗、张仲景的历史贡献。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预习1、在纸问世之前,人们甲骨、简帛作为书写材料,或者将文字铸造在青铜器上形成金文。

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人们广泛书写的材料,便利文化传播。

2、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张仲景被后世成为医圣。

东汉末年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并发明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

华佗模仿熊、虎、猿、鸟、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掌握造纸、火药、指南针等传统科技的发明;了解两汉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教育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上课、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古人智慧的卓越,尊重劳动,希望学习古人的为人处世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材料•《中国古代科技史》•《汉书》•网络相关资料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通过讲述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教师讲解•讲述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到两汉时期是中国科技和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讲述两汉时期的科技成果,包括造纸、火药、指南针等传统科技,重点讲述其发明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讲述两汉时期的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和教育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传承。

3. 学生探究•学生自主探究,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果。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分析讨论科技和文化成果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加深对两汉时期的各方面发展的了解。

4.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强调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让学生对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有更全面细致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掌握造纸、火药、指南针等传统科技的发明方法和作用;•了解两汉时期的文学、艺术和教育成就;•培养观察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强化尊重劳动、有爱国情怀的教育。

五、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涉及较多的历史文化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探究和讨论。

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本课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国家情怀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和能力。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主要介绍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的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

两汉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理解我国统一国家政权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课外知识面较广,对历史学习有较大的兴趣,且他们好奇心强,尤其对生动、形象的知识感兴趣,会比较关注课程的趣味性。

但由于他们刚接触历史这一科目不久,历史时空观念、历史思维能力会比较欠缺。

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视频、图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储备,在讲课过程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思维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爱表达的习惯,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学目标】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比较“蔡侯纸”和以前的书写材料,了解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2.知道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成就。

3.知道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

4.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教学难点:科技与文化的兴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的。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观看视频《螺丝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片段,教师引导: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足足看了一个多月…“纸”今天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纸是怎样发明的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相信学完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2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2张)(2024版新教材)

《史在《史记》中揭露夏
桀;、颂商扬纣了敢、陈于秦胜始、直皇吴言的广残起、暴义行的径作 用者;的还丑大恶不胆行畏抨为击,权当“贵代不最虚高美统,治不
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 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 、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想一想: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产生的背景、时间、派别和 创立者。 2、佛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 和教义。 3、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和影响。
我的疑问:请你将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 同学探究解决:
合作探究一
造纸术的发明
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
原始社会
树皮
麻头
成就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破布 旧鱼网
①切麻 ④蒸煮 ⑦抄纸
造纸的流程
②洗涤
⑤舂捣 ⑧晾纸
③浸灰水 ⑥打浆
⑨揭纸
造纸工序
①把树皮、破布、麻头、 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
旧渔网进行漂洗、浸泡
中的油脂、色素
③把原料捣碎、煮烂
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 ⑤用模具捞取纸浆, 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 并晒干使之成型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 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司马迁(BC145-BC90) 4、54岁那年,司马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史记》。
《史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内容、地位和价值:
作者:司马迁
成书时间:西汉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价值:(1)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
大家想一想,这种情况是如何改变的呢?
【自主学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熊形
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 活带来哪些好处?
(1)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 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 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书写; 绘画;用于包装;用于制造纸质生活用品,如纸 杯、纸盒、纸巾、纸衣裤等。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
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的?
首先,司马迁有远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其次,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仅阅读了大量的 书籍,还遍历祖国南北,实地考查、访问、收集大量资料。即 使在受了“腐刑”后,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C、歌颂了农民领袖 D、开创了编写史书
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B
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 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 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3、这是一 枚错版的 邮票,你 知道错在 哪里吗?
4、东汉明帝时,派人到 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 是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 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 出历史巨著。
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我们也要像司马迁一样树立远大 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能小 有挫折就退缩,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取 得成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四大名山——九 华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和著作;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佛教的产生与传入和影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引导学生依据张仲景、华佗和司马迁的生平及著作,分析其人物的成就和著作的影响;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两汉时期的科技,对于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情况;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那些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二)、讲授新课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的发明以前的书写方式: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原始社会甲骨文汉简帛金文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把文字刻画在、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者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

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是用简帛写成的。

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变连方式和保存特点得来的。

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说课稿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下面,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的内容。

本课由“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与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与佛教”四个子目组成,主要讲述了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对文化传播的重大影响、华佗与张仲景的医学成就以及司马迁的史学成就、佛教与道教在两汉时期的传播,与前面所学的经济繁荣遥相呼应。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认识到文化的繁荣是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地位非常重要。

二、说学情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低学段学生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备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并进行系统归纳,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到我的课堂中来。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教学行为的指路灯,因此我依据新课标的理念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复述华佗与张仲景的医学成就以及司马迁的史学成就,了解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历程,分析造纸术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提高总结、归纳、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意识;通过讨论造纸术发明的重大意义,学生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两汉时期的科技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通过对司马迁等人的认识,学习其坚忍不拔,为理想奋斗终生的坚强意志。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相关史实。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材从三个方面来展示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一是两汉时期的科技成果,如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等;二是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如文学、艺术、宗教等;三是两汉时期的文化名人,如司马迁、蔡伦、张衡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和文化底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和加深。

此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成果和文化成就,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和文化底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汉时期的科技成果和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汉时期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成果和文化成就。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5.案例分析:通过介绍两汉时期的文化名人,如司马迁、蔡伦、张衡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编写人:2019阳光历史组审核:学生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佛教的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基本史实。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两汉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与科技的魅力,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民族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学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

【自主学习】一、造纸术的发明1.书写材料的变化历程2.造纸术发明的背景、时间?3.造纸术改进的时间、人物、原料、优点、作用?4.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二、张仲景和华佗列举张仲景和华佗生活的历史时期、成就及其评价?三、历史巨著《史记》1.《史记》的作者、时间、体例、内容?2.《史记》的影响及地位?四、道教和佛教1.道教诞生的背景、派别、传播发展及其评价?2.佛教诞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其影响?【合作探究】两汉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及原因?【同步演练】1、①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郑板桥任濰县县令时,开仓救济百姓;张仲景做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

郑板桥著有《濰县竹枝词》,张仲景著有( )A.《三礼注》B.《十钟山房印举》C.《齐民要求》D.《伤寒杂病论》3、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載,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间,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书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道教产生后,被统治者所尊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体会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基本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史记》的简要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以学生的讨论与自主探究为基础。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对《史记》的内容和历史地位一目,可以通过简要介绍其内容和其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史学思想,使学生体会《史记》在中国史学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对佛教传入一目,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佛教传入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两汉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教学,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二者的有机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知道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新课学习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造纸术的发明二、张仲景和华佗三、历史巨著《史记》四、道教和佛教一、造纸术的发明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67第一段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用什么作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学生:甲骨、青铜器、竹简、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两汉时期我国科技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认识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科技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两汉时期的具体科技和文化发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史料分析、批判性思维等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2.难点:对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两汉时期的文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科技和文化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医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4.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重点阐述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7.秦赵长平之战时,赵国将领赵括年轻气盛,只会纸上谈兵,他不顾部下劝阻,
贸然发动进攻,结果陷入重围,全军覆没。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上
文有一处错误,错误是( B )
A.赵括年轻气盛
B.赵括纸上谈兵
C.赵括不听部下劝阻
D.赵军全军覆没
18.(2019揭阳校级模拟)能通过如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B )
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张仲景 和华佗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

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
出了“治未病”理论。他是中医临床理论
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 医圣 ”
华佗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 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 麻沸散 ”,创编出了 “ 五禽戏 ”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书写材料的 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 甲骨 和简
变化
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
造纸术 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 明与发展
西汉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 时, 蔡伦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 大大提高
造 纸 术 的 纸的发明方便了人们书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中国
7.观看下面一组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中的书写材料有何不便? (2)图三和图四所用的纸是谁改进的?这一改进有着怎样的贡献? (3)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提倡废纸回收再利用。你认为中国提倡“再生纸” 有何重要意义? (4)图五人物的重要贡献有哪些?请列举你知道的两味中药名称。
答案:(1)图一:笨重、粗糙,不易携带;图二:价格昂贵。 (2)蔡伦;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和文化的传播,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贡献之一。 (3)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4)麻沸散、五禽戏;黄连、三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_教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标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二)知识线索:一、造纸术的发明1、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甲骨、青铜器、丝帛、竹简)2、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3、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西汉)4、东汉时,谁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宦官蔡伦)5、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民族:汉族生活时代:东汉末年(今河南人)职业:医学家成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民族:汉族生活时代:东汉末年职业:医学家成就: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作者:司马迁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西汉汉武帝时期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职业:史学家成就:编写了《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1、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2、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3、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东汉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4、佛教传播的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本课主要问题一造纸术的发明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有什么特点?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特点: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二张仲景与华佗3.华佗和张仲景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创“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三历史巨著《史记》4.简述《史记》的作者、内容、地位。

作者:司马迁。

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著作。

5.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一书?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原因:(1)汉武帝时文化得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2)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3)司马迁个人因素,他阅读了大量史书,也到过很多地方进行游历,且刻苦写作,忍辱负重。

态度: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

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道教和佛教6.为什么佛教和道教都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们分别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文学、艺术方面)?佛教宣扬忍苦受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愚民的一种手段。

对建筑的影响:佛教寺院、佛塔很常见。

对雕塑的影响:开凿石窟,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内雕刻有佛像等。

此外还带来文字词语的变化,如借花献佛、当头棒喝、涅槃、无常等等。

(四)思维导图(五)经典题目分享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1)材料一反映了哪位医学家的什么成就?除此之外,该医学家还有哪些医学成就?华佗编成的“五禽戏”;创始了麻醉药剂“麻沸散”。

(2)材料二这句话是张仲景哪本著作的宗旨?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有何地位?《伤寒杂病论》;这部书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对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有指导意义。

(3)两位医学家都生活于哪一时代?两人分别获得了什么称谓?东汉时期;华佗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历代史作者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至极则也。

”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材料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材料一中司马迁所创的“全史”的名称是什么?这部书采用了什么写作体例?《史记》;纪传体。

(2)材料二中“通古今之变”中的“古”“今”分别指何时?“古”指远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这句话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离骚》在文学上地位相同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和医学发展2、知道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和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3、分析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重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医学的发展、史记和宗教难点: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7-71,用笔划出关键词)1、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2、找出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内容3、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当时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五、【当堂训练】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

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A.春秋B.战国C.秦D.东汉3.右图是河南省南阳市区的一著名景点——医圣祠,导游向你介绍时,肯定会介绍到下列哪一部作品()A.《本草纲目》B.《史记》C.《伤寒杂病论》D.《论语》4.下列哪一位医生为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发明了“麻沸散”()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张衡5.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创造“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6.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春秋》B.《资治通鉴》C.《论语》D.《史记》7.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8.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①佛教在古印度创立②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③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④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9.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①都创立于东汉末年②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③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④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司马迁编写《史记》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一、①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典籍的流传;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二、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基石)2、经济繁荣;(物质保障)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对之前的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当堂训练】1、A2、D3、C4、C5、B6、D7、 B8、 D9、A 10、A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张仲景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在他眼中,“医相无二”(医人与医国一样重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请问他的杰出贡献是A.《千金方》B.《伤寒杂病论》C.“望闻问切”四诊法D.《黄帝内经》2.“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采取这种救治方法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神农氏3.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被排在首位。

这其中的原因是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蔡伦品质高尚D.蔡伦编著了《齐民要术》4.按照发明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②纸③活字印刷术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5.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6.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

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这充分表明()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7.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感染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