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3《地球的运动》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1)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1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1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21张PPT)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①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②南北纬 60°处 , 为赤道的一半; ③极点为零;
二、地球公转的一般特征 1、定义: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太阳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61'/d
线速度 30.3km /s
1.471亿km 一月初 (近日点)
1.521亿 km 57'/d 29.3km /s 七月初 (远日点) 分析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轨道面、公转 方向、周期和速度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行星绕恒星运动,向径在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线速度 速度: 角速度 近日点最快(1月初)
远日点最慢(7月初)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北极极昼天数?
思考:
186 天?
179 天?
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恒星年

自转定义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自转速度
1、地球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地球自转轴;
连接南北两极, 通过地心的假想轴
过地心并与地 轴垂直的平面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的方向: A、从侧面看 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C、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1、概念:恒星年是从太阳第一次经过地球和遥远恒 星的连线到第二次再次经过地球和这颗遥远恒星的连 线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2、时间: 365天6时9分10秒
3、角度:360°
4、性质:真周期 5、用途:天文研究
地球公转的周期之回归年
1、概念:回归年指从太阳直射点第一次直射在春分 点到太阳直射点第二次直射春分点中间经过的时间。 2、时间:365天5时48分46秒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1.3节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1.3节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共21张PPT)
1.3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思考 教学楼一侧还是行政楼一侧停的车比较多?为什么?
N
N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的概念;会简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理解正 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小组合作探究 和讨论,探究知识中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发现, 体会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 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重要意义。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
【预习检查】 1. 太阳高度角:_太___阳__光__线______与____地__面_______的 夹角a,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组合作】
(1)春分日——夏至日期间,海口市(20°N)的正午太 阳高度 如何变化? (2)秋分日——冬至日期间,海口市(20°N)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何变化? (3)海口市(20°N)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如何变化?
①春分—夏至:先变大后变小,直射20°N时达全年最大值。 ②(夏提至示—:秋结分合:下先图变画大太后阳变直小射,点直移射动2轨0°迹N图再分次析出,现“最如大何值变。化”从 ③变秋大分或—变冬小至,:达逐到渐一变年小当,中冬最至大日、时最达小全值年的最纬小度值位。置等方面描述)

位置
达到最 达到最 大值时间 小值时间
A 北回归线
B 及其以北 夏至日 冬至日
E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
冬至日
夏至日
C
赤道与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52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52张PPT)

=
360° 23时56分4秒
360° 24时
=
15 ° 小时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 °/每小时 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N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三)地球的公转 1、公转围绕中心: 太阳 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1个恒星年,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 3、公转周期:
1个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4、公转速度:
角速度:大约为1度/天 线速度:30千米/秒
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远日点 7月初
• 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 加上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减一天;
• 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 去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加一天。
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 区差,当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 “+”,反之用“-”。
日期的计算:向东跨过日界限-1天,向西跨过日 界限+1天.与区时计算方法相反.
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怎么回答,当你问一个高材生为什么让读书时,他也许会说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
也许会说为了不被父母责骂,也有可能会说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当你问起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有可能会说考得好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9、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PPT

NEXT
= 2πR0 cosφ/ Τ
( 其中 R0= 6371Km;0°≤ φ≤90°;Τ=24h)
P
返回
L1
N
L1
极点上的傅科摆
返回
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
360°÷365、2422日 = 59′/ 日
p
p
E3
E2
E1
恒星日 太阳日
恒 星 日 与 太 阳 日
结束
Vφ = 2πRφ T Rφ= R0 COS φ

春分 夏至 (3、21) (6、22)
23°26′S
位于北半球
位于南半球
向南移
向北移
NEXT
结束
3、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交 昼替夜现象—— 地球的形状(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半球与晨昏线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的度均为零) 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是人类
1.3 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四季的形成与五带的
划分
3、1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 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的位置基本稳定,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 方向:
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春秋二分昼夜平分,冬夏二至昼夜极端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增长
NEXT
昼夜长短的变化
结束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看太阳时 视线的仰角)。 太阳高度因时间与地点(即不同的经度与纬度)而异。 不管何时何地,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总是最大的(90°)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共90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共90张PPT)

2、地球的公转
读图1.18及相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椭圆 1、 ___________叫公转,其轨道是___________ 状。 1年 。(约为____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____,周期约为____ 365 日 6 时____ 9 分____ 10 秒)。 ____ 1 °/天。 3、公转角速度约为_____
平均1°/日,近日 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30千米/秒, 近日点快
第3课时
地球自转与时差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区别 昼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夜 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现象 交 替 地球自转
假如地球不自转,能否产生昼夜现象?周期是多少?
2、晨昏线
常见日照图
N
3、太阳高度
4、周期
太阳高度角( h )
第2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地轴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 看是逆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转360°) 各地相等,每小时 15°(两极点为零) 太阳 自西向东(从北极看 是逆时针) 恒星年:365日6时 9分10秒 平均1°/日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中 时 区
东 一 区
东 八 区
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以0°经线为基准,从 7.5°W到7.5°E为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 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 区合为一个时区。 图
2、区时的计算方法: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 =已知经度÷15°(余数<7.5°;余 数>7.5°) 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 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3) (共51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3) (共51张)

互动探究:时间计算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 0:00(或24:00)所在经线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种因 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
国际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 方时相差4分钟。例如,当北京时间为中午12
有的国家考虑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 有的国家领土跨度大,为方便交流与联系,统一采用1个时区
的区时。
思维活动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一样吗?
不同。“北京时间”是中国统一采用的时间,即北京所在的东八区 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而北京的时间为其所在经线116°E 的地方时,两者相差16分钟
晨线与昏线的分界处,若是极昼则该点地方时为
__0__:0__0____?若是极夜,则该点地方时为_1_2__:0__0____?
地方时
15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______˚/_h__ 4 每自转一度需要_______分钟
即:
经度每隔___1__5__度,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度,时间相隔____4___分钟
昼与夜的分 界
地球不停地自转,不断地改变着被照亮的部分 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
夜昼
晨线
昼弧
夜半球 夜弧
昼半球
晨昏线上 纬A 晨线
昏线 A
B
极昼
侧视
晨线
北极俯视
晨昏线与纬 圈的切点
晨线 B
昏线
南极俯视
地 球 自 转 方 向
晨昏线的周日运动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优秀课件(共91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优秀课件(共91张PPT)

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是过球心 的大圆,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 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移动方向:自东向西
理论上晨昏圈是一大圆,故它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 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是当地的日出时间;昏线与赤道相 交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为当地的日落时间。 昏线 晨线 18∶00 6∶00

S
同一恒星
★ ★
恒星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 同一恒星为参考点,时间 长度为23时56分4秒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 时间长度为24小时
P P
P
E1
E2
E3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我们计时都是以太阳日为一天 那么: 每天恒星是比太阳 提早4分钟还是推迟4分钟升起 ? 参照物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 太阳 时间 23时56分4秒 24时 旋转角度 360º 360º 59´
道 北回归线
夏至日日照图
0° 23°26′ 46°52′ 90° 66°34′ 43°08′ 0°
太 阳 光
春、秋分日照图
太 阳 光
冬至日日照图

43°08′ 66°34′

阳 光
90° 46°52′ 23°26′ 0°
在下图中: 1.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找出“近日点、远日点”位置,说出判断依据。
远日点
冬至日 12月22日 近日点
夏至日 6月22日
想一想
地球自转会造成哪些自然现象?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的形成
夜半球 昼半球
1、昼夜交替
原因:
地球本身不发光 地球是不透明体
太阳照射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58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58张PPT)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1.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一 致。
2.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 减一天
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应 加一天

西






172.5° 180° 172.5°
走进生活
1.如果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 式于9月1日20时举行,杨振宁 教授受邀参加。他计划于当地 时间(西八区)8月31日4时乘 飞机赶往北京,途中飞行时间 15小时,试问他能准时出席开 幕式?
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 经度约为 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 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 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间——
步骤:求出经度差
用经度差除以
15度
向东加向西减
2.已知时区求时间——
步骤:弄清各点所在时区
求出
时区差
向东加向西减
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日 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 ,日期减一天。
地球多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T1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T2是地球自转360º59´ 的时长 为24时
太阳日
我们计时都是以太阳日为一天 那么:
每天恒星是比太阳 提早4分钟还是推迟4分钟升起 ?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照物 恒星 太阳
时间 23时56分4秒 24时
地球自转的意义
三 .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南左北右,赤道上无偏转) 判断下列各地在南北哪一半球?
B A
原方向
C 偏向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会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精品课件(共96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精品课件(共96张PPT)

186 天? 179 天?
线速度 速度: 角速度
近日点最快(1月初) 远日点最慢(7月初)
总结:
定义 绕转中心 运动方向
(P15“活动”)
地球的公转
地球倾斜着地轴围绕太 阳运转,叫做地球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1恒星年/1回归年 近日点最快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 转, 叫做地球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针对训练
• 3.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2°时 ( B ) • A.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扩大 • B.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缩小 • C.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 • D.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原因)
太阳直射点:地心 和日心的连线在地 球表面的交点
3月21日 前后
A、人为规定的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 C、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
D、地球自转造成的
• 7、元旦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 其移动方向是 ( C)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北回归线
23º 26´N
(6.1、9.10、10.1?) 赤道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3、速度
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15°/小时
纬度越低, 线速度越大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结论: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 (15°/小时) 其余各地均相等;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南北纬 60° 处为赤道的一半,到极点为零;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优质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优质课件(共52张PPT)
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0
23.5
0
0
0
23.5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春分\秋分
3月21日\9月23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0
23.5
0
0
0
23.5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
6 月22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0
23.5
0
0
0
23.5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冬至
1 2月22日前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的成因 2.昼夜的界线:晨昏线 3.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昼夜更替的意义:
调节地表温度;形成时间差异。
我国外交部某官员从北京到美
国纽约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在当 地时间9月23日上午9点开始,飞机飞 行约为10小时,而这位官员乘坐北京 当地时间9月23日上午5点飞往纽约的 飞机,他是否能及时赶到会场?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轴 自西 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轴 自西 恒星日 向东
地球自转的速度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轴 自西 恒星日 15°/小时
自赤道向
向东
(两极点除外) 两极递减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②加减号的选用:如果所求地方时的地点在已知地点的 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 减”。
③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 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即“同减异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地球有哪些运动
地球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叠加
绕地球和月球的质点中心旋转 绕太阳公转 绕地轴自转 随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随银河系在宇宙中运动
最重要的是:
绕地轴的 绕太阳的
自转 公转
地球自转的
方向 周期 速度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
A
B
C
N
S
D
在E1位置
地球的某一点 同时对准了太阳 和太阳后面的
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以及静止的物体,则不偏向
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A
B
C
D
正圆 地球的形状
赤道半径 6378.1 千米
极半径 6356.8 千米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地 球 的 自 转
方向 西 东 (极点上空看 N--逆 S--顺)
一。填充
1
二。选择
1 . 3 . 4.
三。读图分析 1
=
360° 恒星日
=
360° 23时56分4秒
360° 24时
=
15 ° 小时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 °/每小时 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N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任一纬度 赤道
任一纬度 的长旋转任旋周一转纬弧度长的赤转道周的长旋
赤道的旋 转弧长
想一想:
某一颗恒星
此时地球上的这一点 却没有对准太阳
在E2位置
地球上的这一点 又重新对准了这颗恒星
T1=23时56分4秒
太阳和远处的这颗恒星 有何不同?
在E3位置
地球多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T1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T2是地球自转360º59´ 的时长 为24时
太阳日






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约为 东经 73°
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 经度约为 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 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 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太平洋上空 热带气旋云图N12312
3
S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会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
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偏向越明显
赤道与 任一纬度 周长 是否相同?
单位时间内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赤道最大,约1768千米/小时
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想一想
地球自转会造成哪些自然现象?
晨 线


球夜







线
昏线
图中的红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周期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速度
角速度-------全球相同 极点为零 线速度-------赤道最大 极点为零
意义
昼夜更替 (晨线 昏线 昼半球 夜半球)
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 ( 东早西迟)
北半球右偏 地转偏向 面向运动方向 赤道不偏
南半球左偏
地球形状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书面作业 : (读图作业图册) P4
我们计时都是以太阳日为一天 那么:
每天恒星是比太阳 提早4分钟还是推迟4分钟升起 ?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参照物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 太阳
时间
旋转角度
23时56分4秒 24时
360º 360º59´
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的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