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2

合集下载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诗歌鉴赏(二)(陕西)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致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

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

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8.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画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5分)答: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8.(5分)答: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

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捷、气概不凡的特点;(2分)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猛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

(2分)如此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分)9.(6分)(1)通过画鹰神采飞动、气概专门、呼之欲出的描画(分析1分),表现了诗人对画家精湛技法的颂扬之情。

(情感1分);(2)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画,展翅搏击的想象(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情感1分);(3)“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分析1分),表现出诗人鄙视无能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情感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迟日江山丽”的“丽”字写出了春天如何样的景色?9.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感情?8.(2分)用“丽”字,表现了春天阳光普照,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古诗鉴赏之二

古诗鉴赏之二

晋安帝义熙四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 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村(今江西九江城外)。 移居共二首,是陶渊明四十六岁时迁居南村新居后不 久写的。诗人搬到新居后,对新居生活非常满意,两 首诗都是写他迁居后同邻人友好交往的愉快情形。陶 渊明隐居后的生活原本非常快乐,至于为什么要迁居, 就得追溯到二年前,义熙四年的一场大火,使诗人座 落在柴桑县柴桑里的老家,八、九间草屋一下子烧光, 他受此严重打击,并不自怨自艾,仍努力耕作,打算 重建家园,但搬家谈何容易,当时一家人只好暂时住 在门前水塘的船上,住了多久,我们并不知道,只知 道在二年后,陶渊明由柴桑山迁居到附近的南村,这 也是诗人终其一生的地方。第一首写移居求友的初衷, 邻里过往的快乐。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 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 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 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 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 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 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 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 和担心。
此句是细节描写,细致描绘了 少女轻叩玉钗的微妙动作。通过这 一细微的动作描写,含蓄地表现了 少女心怀幽情、娇羞难言的复杂心 境。
点 绛 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 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解析 : A项,全诗并未生动地描 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 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 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有酒斟酌 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 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 诗句”;C项“披衣起彷徨”分析 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

2020届现代诗鉴赏--2

2020届现代诗鉴赏--2
6
二、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 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 语言形象。有人说:“意象的本质是‘意’和‘象’的结合,主客观的交汇”。诗人不仅要用意象来 进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例如:
形象地表现了包含着热切等待和深切希望的思念。(3 分)
“夕阳”是一天的终了,希望的落空,“遥遥的注目”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
(3 分)
17.表现了东方民族的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1 分)虽然思念如“重洋”一样深厚,情感
像海洋一样奔腾,但是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点细微的举动。(2 分)
18.第三节表达了深沉缠绵辽远悠长的思念深藏在人们的内心的意思。(2 分)
参考答案 9.D 10.D 三、(1999 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 题。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的和谐。
1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 的渺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
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 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 年 11 月 17 日) 《我爱这土地》的“意”是对土地的眷恋与挚爱。由此,诗人选取了四个“象”:土地、河 流、风和黎明。“意”和“象”连接的媒介便是“鸟”,即诗人自己,“假如我是一只鸟”、“然后我 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诗句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1999 年全国高考第 10 题 D 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 ‘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即为赏析不当的一项。 2000 年全国高考第 10 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与此题如出一辙,要求考生选出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答案为 D:‘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三明“虚”“实” 社会生活广阔无限,诗人不可能把它全部写到作品中去。诗人往往用 “实”来表现“虚”,或用“虚”来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普遍运用的一条 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如果只写“虚”,就显得抽 象、干巴,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就显得堆垛、死寂,缺乏生气,即如北宋范仲淹所说 的“虚者枯,实者寒”,故诗歌的创作,要讲究虚实相生,相互映衬。如:

人教版2022-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卷

人教版2022-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卷

人教版2022-2023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为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无边光景一时新。

()A . 时光。

B . 风光景物。

2. (2分)读《送元二使安西》,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 诗的开头勾画了一个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冷的氛围:春晨的细雨不但润湿了飞尘,而且洗涤了旅舍旁的柳树,送别的人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中分手了。

B . 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无比挂念心情。

C . 第一句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同时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

第二句写柳,雨后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陡然增加人们浓厚的离情别意。

D . 这首诗能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诗人所流露出的强烈而真实的哀伤悱恻之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其境界并不高。

3. (2分) (2017六上·罗湖期末) 这本书描述了一场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大冒险,是一场关于精神和灵魂的冒险和奇遇,如果你还没读过,那就失去一本充满了冒险、刺激和秘密的书。

这本书是()。

A . 《毛毛》B . 《洞》C . 《草房子》D .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课外阅读。

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5. (8分)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二) 含答案(1)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题库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二) 含答案(1)

古代诗歌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1) 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

屋前的江流和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

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来,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示例)①双关。

“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

“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

②用典。

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不常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诗歌鉴赏2

诗歌鉴赏2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山暝听猿愁(2),沧江急夜流(3)。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4),维扬忆旧游(5)。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6)。

[1](1)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旧游:指故交。

(2)暝:指黄昏。

(3)沧江:指桐庐江。

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4)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

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 (5)维扬:即扬州。

《洞书·禹贡》:“淮海维扬州。

” (6)遥寄:远寄。

海西头:指扬州。

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2]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作品鉴赏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

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

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

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

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

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

诗歌形象鉴赏(2)

诗歌形象鉴赏(2)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举隅诗歌鉴赏是由感知文学形象开始的,然后才能进行审美判断。

鉴赏诗歌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这里的艺术形象,是指诗人从审美理想的角度出发,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画。

具体而言,偏重写景的诗歌指物象或意象,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一、鉴赏诗歌中的物象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这个事物便是物象。

最典型的当数咏物抒情诗。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如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解析】:这首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鉴赏时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一个“刺”字,不仅准确地勾勒出其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寒微,无人相助,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讽喻了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在诗歌中,诗人们还常常用一些特定的物象来表达思想情感,这些特定物象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

知晓了这些内涵,对我们鉴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如松、竹、梅、菊象征高洁的品质,杜鹃鸟、梧桐象征凄凉哀伤,折柳表示惜别,鸿雁寄予游子思乡怀远之情和羁旅之愁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意象“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情感一旦激活,其触目所见之物之景,均会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这种客观之物景(景物、山川草木等)与诗人主观情感结合的象便是意象。

【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二)——2022届高考语文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二)——2022届高考语文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全国卷】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二)考点12 表达技巧(一~五的第2题)考点13 思想感情(六~十的第2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每篇诗歌的选择题4分,问答题6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月夜①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

②帝王州:都城长安。

③原诗是一首七律,诗人时任翰林学士。

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一首诗中,“羁病”交代了诗人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诗人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诗人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別时茫茫江浸月”。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①苏轼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渡吴王岘②。

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

江南又闻出塞曲③,半杂江声作悲健。

谁言万方声一概④?鼍愤龙愁为余变。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他年一叶溯江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注]①本诗作于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时,时众乡亲父老送别至江边,州中有名士随诗人上吴王岘,或陪其往九江、同游庐山。

②吴王岘:在武昌西山下,三国时吴王孙权建避暑宫于此,故名。

③出塞曲:这里指悲壮的鼓角声。

④“谁言”句,语出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万方声一概,吴道竟何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描写清风明月之夜泛舟渡游吴王岘的情景。

诗歌鉴赏(精选10篇)

诗歌鉴赏(精选10篇)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精选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鉴赏篇1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伊州”为曲调名。

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

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

“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

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

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

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

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

”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后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

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

”嘱是“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她怎样地盼望期待了。

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这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

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

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

诗歌鉴赏2(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2(意象意境)

外貌
描写 少 女 行动 描写
危冠(高帽子) 南方 广袖(宽袖子) 贵族 楚宫装(窄腰裙)女装 独步 逐 自敲 清歌 孤寂 清纯 清 高 典 雅
意境
清雅 幽静
形象
闲庭 环 境 夜凉 砌竹 月如霜
凉爽的闲庭 寂静的夜空 如霜的秋月 清幽 寂静
答案示例: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得分点)暗蓝 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 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
①“老夫聊以少年狂”中的“狂” 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 ①“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 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 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 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 这句写出了这样的一个形象:我定将使尽 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 望,射向西夏军队。 • 勾勒出来一个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 形象。 • 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 的心志。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 现的意境的理解。(延伸研究练习题)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
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景象特点 (总括)
描摹诗歌图景 (分析)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 生机盎然的春景图。②诗歌前两句,诗人选 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 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 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咏美好之景,全 成了春恨之铺垫。③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 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 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赏析诗眼-优秀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赏析诗眼-优秀课件
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尝试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答案 “清我心”的“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着意描 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因为诗人在 朝廷屡遭排挤和打击,实感官场污浊,今见清溪潺潺流水,认 为可以“清心”,洁白自律,精神愉悦。(回答“悲”,又言之
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步骤二:结合诗句梳理,列举全诗
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串全篇的? 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 步骤三:考虑该字(词)对主旨(情感)
5.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某句中的某个 的表达、意境营造以及在结构上所
字的妙用。 起的作用。
考点二 赏析诗眼
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 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请找出下列诗的诗眼或词眼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成理,亦可)
6.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即学
即练]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注】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沁园春·长沙》诗词鉴赏2

《沁园春·长沙》诗词鉴赏2

《沁园春·长沙》诗词鉴赏历史角度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

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特别是本诗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急流勇进。

美学角度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

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

”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

《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

景物描绘角度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桕、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

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

八下诗歌鉴赏及答案 (2)

八下诗歌鉴赏及答案 (2)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字最能传达出这种心情。

(1分)(2)请品析一下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4.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3分)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分)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8.运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用典中寄寓自已内心的情感,如本诗中就用了“”和“”这两个典故。

(2分)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2分)(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虽为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2分)2.请根据你的理解,简明地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采用的写法及其好处。

(2分)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三)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分)2.“干戈”、“丹心”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二:语言(炼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二:语言(炼字)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 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1、规范答题!有分点、有步骤! 2、语言要规范要符合诗的意境,也不能 生造出一些词。 3、写景句要写出“描写了……的景色,写 出了……的特点,营造了……的意境”等, 不能跳过景物特点直接写情感。 4、要把握准诗人情感!知人论世!看注 释!
•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 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 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 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 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 1、闲,意为悠闲、自在;
•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春草的自由、舒展;春草之闲与人心之愁 形成强烈对比
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炼动词
动词艺术效果: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赋予画面动态感, 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答:①忽,忽然,不经意,漫不经心
②前两句写少注妇意不知:发联愁系,经全过诗梳妆打扮之
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不经意 间抬头,看到了杨柳,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 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③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由的变化写得 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字写时间之长,频率之高,由此强化 了诗人因遭遇坎坷、长期漂泊而产生的孤苦与 悲凉的心境。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诗歌鉴赏-2: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鉴赏-2: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鉴赏-2:诗歌语言及表达技巧的鉴赏?【考点分析】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创造的意境。

高考对语言鉴赏的要求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体会其语言艺术的美,且能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技巧、表现技巧、谋篇布局上的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迷津导航】(一) 鉴赏诗歌语言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理解关键词语。

首先,要抓住诗中的动词。

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往往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都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境界。

其次,要抓住诗歌中的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中“直”和“圆”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第三,要注意诗歌中名词的使用。

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

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句用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

此外,有些诗歌中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

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而且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如“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中,数字的巧用为诗歌增加了不少情趣。

而“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中副词“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课件分享 高考语文透析一题·诗歌鉴赏2《送李端》

课件分享 高考语文透析一题·诗歌鉴赏2《送李端》

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解题步骤(三步三点)
• 点特色: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 雄浑豪放
• 析特色: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 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衬托(烘托):正衬、反衬 反衬:以景衬情、以动衬静 以虚衬实、以声衬静
情景交融(顺序3、喜悲4 、多少3 )
顺序:触景生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缘情造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景结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 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
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互文:前后句呼应交错,意义上渗透补充,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 。
一、诗歌的词义 二、诗歌的句式 三、诗歌的修辞 一.联系信息,揣摩内容 二.再现情境,体验情感 三.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故关遍地衰草,因离别我情正悲伤。 寒云伴友人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 忆往昔,叹身世,早孤为客, 多难时,结识君,相识恨晚。 掩面对风而泣,冀望早日相会。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 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