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程.pptx

合集下载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课程(ppt79页).pptx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课程(ppt79页).pptx

N=16848件
年度品管圈活動主題分類
品管七大手法
15
品管七大手法
第三章 查檢表
一、定義:簡單易於了解的標準化表格
或圖形--可提供量化分析 或比對檢查用。
二、查檢表的分類:
◎點檢用: 只做是非或選擇的注記,主要功用 在於確認作業之執行,防止作業疏 忽或遺漏或預防事故發生。
◎記錄用: 用來搜集計劃資料,以作為數據解 析之依據,以找出不良原因或項目, 進而擬訂改善對策。
2.記錄用查檢表
◎決定希望把握的項目 ◎決定希望要搜集的數據 ◎決定查檢表格式 ◎決定記錄的方法 ◎決定搜集數的方法
(何人?頻率?方法?儀器…)
18
五、查檢表記載的項目:
1.標題-目的 2.對象、項目-為什麼? 3.人員-由誰做? 4.方法-何種方法? 5.時間-什麼時間?頻率? 6.製程別、檢驗站-什麼地方、場所? 7.結果之整理-合計,平均值,統計
16
三、查檢表製作應注意事項:
1.明瞭製作目的
2.決定查檢項目 3.決定查檢頻率 4.決定查檢人員及方法 5.決定記錄方式 6.決定查檢表格式 7.決定查檢符號
品管七大手法
17
品管七大手法
四、查檢表的製作方法:
1.點檢用查檢表 ◎列出每一需要點檢項目 ◎找出非點檢不可之項目 ◎注意順序排列 ◎盡可能將之層別~以利解析 (機種、人員、工程、時程…) ◎先使用,再求改善
品管七大手法
目錄
章節
頁次
第一章 QC統計手法概
2

3
第二章 數據與圖表
16
第三章 查檢表
27
第四章 散佈圖
31
第五章 層別法
36
第六章 直方圖

QC七大手法培训ppt

QC七大手法培训ppt
电视故障投诉状况检查表
1.检查表-调查数据用于分析
2.点检用检查表:又称备忘点检表,常用于机械设备与活动作业的确认。这种检查表主要是调查作业过程中的情形,可防止作业上的疏忽或遗漏。
1.检查表-调查数据用于分析
1.检查表-调查数据用于分析
决定研究的目的及所要收集的数据。 决定查检表的格式。 决定记录形式。 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某电缆厂有A、B两台设备,最近经常有不符合要求的异常产品发生,进过排查,发现问题可能机器设备原因,为了分析异常原因,分别就A、B两台设备测定生产50批产品。 规格值(135~210g),样本数:A设备50批,B设备50批。
范例1
2.层别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从全体数据的直方图中难以找到异常原因是由哪台设备引起的
制作人:XXX
3.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
4.柏拉图分析
范例1
根据上图结果,发现市构件和控制器占总库存金额的70%,列为重点解决对象。 对这两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再利用柏拉图法或者特性要因图进行分析,制定改善措施。
3.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
范例1
5.改善后的数据整理
制作人:XXX
3.柏拉图-找出主要原因
组中点值=(上组界+下组界)/2
例: 第一组=(120.5+124.5)÷2=122.5 第二组=(124.5+128.5)÷2=126.5 第三组=(128.5+132.5)÷2=130.5 第四组=(132.5+136.5)÷2=134.5 第五组=(136.5+140.5)÷2=138.5 第六组=(140.5+144.5)÷2=142.5 第七组=(144.5+148.5)÷2=146.5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共 36张)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共 36张)
C区
柏拉图(Pareto)
•用于设定改善的目标
• 将不良加以分类,并按不 良率做排序,再加上累积 值的图形.
• 制作的程序
140
– 确定资料的分类项目(结 120
果或原因)
100
– 决定期限、搜集资料
80
– 按项目别统计数据
60
– 纵轴左为不良数,右为不 40 良累计比率,横轴为分类 20
– 将所占的比率用曲线表示 0 – 记下资料及图的条件
• 质量控制
–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质量改进
– 致力于增强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
• 计划 (Plan) • 实施(DO) • 检查(Check) • 处置(Action)
CA DP
CA DP
大环套小环
CA DP
CA DP
改进上升
质量改进与质量突破
理念上的突破
QC 的七 大工具
组织操控和诊断的力量
5S 不彻底
震动大
流程不规范
光线不足
操作失误
金检机精度
设备设计
脱水菜带入 包装不良
金属 异物
人员
设备
原料
散布图Biblioteka • 将两个种类的资料显16 14 12
10
示在座标图上,错以
8 6 4
判断两者是否相关
2
0
0
1
2
3
4
5
6
• 制作的程序
– 搜集资料 – 找最大值和最小值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1
2
3
4
Ïî Ä¿ Òì Îï

QC7大手法教程优秀课件

QC7大手法教程优秀课件
不良率%
0.40
0.20
例1:某制程检验记录如下:
序 日期 检验数 不良数 不良率%
1 08/01 1000
4
0.40
2 08/02 950
3
0.32
3 08/03 1050
5
0.47
4 08/04 1212
3
0.25
5 08/05 850
1
0.12
6 08/06 1051
2
0.19
UCL
CL
08/01 08/02 08/03 08/04 08/05 08/06
标标注频数值,各组的频数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 这样就作出了直方图;
频数
30
20
10
0 42.265
42.445
长度
适应范围: 一般用于:
数据整理; 调查工序能力。 研究质量分布;
目的: 显示数据的 波动状态;
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 情况的信息;
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 进行改进.
分析用直方图进行步骤:
例1:某零件的一个长度尺寸的测量值
⑦其他: 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等。
●组原始数据后,在
坐标系描出点,并从点的分布趋势中进行线性分 析的图表.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能找到两 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为 分析品质问题提供便利, 从而查出问题的本质之 所在。
适应范围:计量型数据分析。
方法/步骤 :
目的:改变了一般报表在文字上的体现,并且也弥补 了一般报表不容易查觉到随时间的变动所呈现 结果的变化起伏状况;
适应范围: 日常管理工作;
研究质量数据可控制幅度。
不良率推移图:
(1)画出坐标系; (2)描点连线; 如果必要,可根据此6个数量 计算以后控制用的 “三 线”: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ppt完整版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ppt完整版
提高员工对QC七大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01
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降低生产成本 02
适应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03
qc七大手法简介
01 检查表
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便于分析和 解决问题。
02 层别法
将数据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找出数据间的差 异和规律。
03 柏拉图
根据数据大小排序,以直观的图形展示主要问题。
03
04
05
直观展示两组数据之间 的相关关系;
可用于判断数据之间的 相关程度;
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 问题解决提供线索。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步骤 1. 收集两组相关数据;
2.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比例;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01 3. 在坐标轴上标出数据点;
02 4. 观察点的分布情况和趋势。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练习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员尝试使用因果图进行分析,并讨论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的有 效性。通过练习加深学员对因果图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06
qc七大手法之五:散布图
散布图原理及意义
01
02
原理:通过收集两组数 意义 据(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坐标轴上以点的形式 表示出来,通过观察点 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分 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VS
直方图意义
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帮助分 析人员快速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偏态分 布等问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提供有力支持。
直方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绘制步骤 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确定数据分组数和数据组距;
直方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计算每个数据组的频数和频率; 绘制直方图,用矩形条的高度表示每个数据组的频率。

品管新七大手法训练教材(PPT55页)(PPT)

品管新七大手法训练教材(PPT55页)(PPT)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11/25
12/5 11/25-1/5
SUNNY
SUNNY
SUNNY SUNNY 2S6UNNY
五:與特性(tèxìng)要因圖比較之優點:
1.同一水準的要因需要相互比較檢討評價的時候 2.同一水準的要因就要(jiù yào)因對特性的影響程度.如果
想要以數量的方式在圖上表示時 3.要因的水準如果很多時 4.如果需要表示出對策及實施項目時.
調查相關的文獻資料 面對面與相關人員交談.獲取信息 形成團隊.針對主題.集思廣義.對問題展開分析
依過去的經驗思考出來.作為材料的方法
對問題探索出自己內心深處對問題的認識.稱為 內省法(又稱一人頭腦風暴法
15
第十五页,共五十六页。
3.語言資料的卡片化:
收集到的語言資料將其區別和切開.成為具有 獨立而意義最小的句子(盡量保持原有的意義).并
話,順次作上層次同樣的質問,如為否的話,就必
須追加(zhuījiā)缺乏的手段、方策.
24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六页。
6.制作實施計划
系統圖中最右位的手段必須有具体化,精
煉化的實施內容、日程(rìchéng)、擔任者、實施日期、
實施人.如:
手段、方策 目的/目標
手段、方策
手段、方策
手段(shǒuduàn)、 方策
C.編名號的要點是充分傳達原來卡片的內容.用活
潑的語言表達出來.
D.將編名號的卡片一組疊合起來,其上用名號卡放
上去.
E.其餘以此方式編成組
17
第十七页,共五十六页。
6.做圖: A.卡片如有無法分入任何一組時.則單獨留下來. B.組的編成假设完成后.可對全体做構造性了解的圖解. 再將几個相互(xiānghù)位置關係的展開配置.然後用適當

质量管理7大手法-PPT课件

质量管理7大手法-PPT课件
91.0% 87.0% 81.0% 68.5%
100.0% 90.0% 80.0% 70.0% 60.0% 83
41.5%ຫໍສະໝຸດ 120 100 80 60 40 20 0
短路空焊撞件破損反向其他
50.0% 54 25 12 8 18 40.0% 30.0% 20.0% 10.0% 0.0% 不良項目
累積不良率
QC7大手法
QC统计手法 1、QC7大手法——特性要因图,散布图,直方图,柏拉 图,推移图,检查表,层别法。 2、新QC7大手法——关联图法,KJ法,系统图法,PDCA 法,箭线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3、统计方法——推定与检定,抽样计划,控制图,实施 计划法,相关回归分析方法。 4、其他——抽样技术,官感检查,可靠度
QC7大手法
1、汇集:须根据事实或数据说明。 ——应用工具包括: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 2、整理:厘清问题所在以作为判断重大问题的依据。 ——工具包括柏拉图,直方图。 3、归纳分析:主要针对原因与问题的关系,探讨其相关 关系与潜在的原因。 ——工具有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4、判断决策:针对问题所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加 以处置。 ——工具包括 特性要因图,控制图等。
三、柏拉图
柏拉图 柏拉图分析是以80:20原理进行重点分析的图表。 不良/缺点项目依数量之大小进行排列,横坐标为不 良/缺点项目,纵坐标为不良/缺点数量或累积百分比, 分析出重点不良/缺点项目作为改善对象或改善目标。
三、柏拉图
绘制方法 1、决定分类项目:以产品或制程制定检查项目或不良原因; 2、收集数据:以某一期间收集特定问题的检查记录; 3、依数量大小排序整理数据,如下表:
二、散布图
绘制方法 1、收集数据 收集50~100对相应之数据,至少30组; 2、决定横轴与纵轴 一般以横轴代表异因,纵轴代表品质特性。若是要因与要因 或品质特性与品质特性,则可任意决定。 3、绘图 将收集之数据绘与坐标轴相应位置上。 4、判读散布图 把握正确资讯,采取正确必要的措施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42页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42页

120 110 94 106 93 92 92 99 93 69 107 88 79
101 109 91 102 91 97 101 92 89 63 106 96 93
12
組界 63以下 64~73 74~83 84~93 94~103 104~113 114以上
頻率 2 3 9 52
106 15 9
▪ 組距得依需要調整, 避免有數據不屬於任何一組
的情況發生
15
散佈圖 :
▪ 兩品質特性以二度空間的座標來描繪點圖稱為
散佈圖
▪ 散佈圖的功用 : 顯示並證實兩品質特性之間的
關係
▪ 關係種類 :
▪ 正相關 ▪ 負相關 ▪ 無相關 ▪ 曲線相關
16
參考範例 :
批號
1
金線拉力 19.86
金球推力 80.43
19 20.43%
96.77%
其他
3 3.23% 100.00%
合計
93 100.00%
80 60 40 20
0
多缺膠
塌線 模粒不良 其他
100% 80% 60% 40% 20% 0%
不良數
累計百分比
8
柏拉圖的注意事項
▪ 柏拉圖的項目以不超過5項為原則. ▪ 左縱軸與右縱軸宜等高 ▪ 左縱軸的刻度最高為次數總和 ▪ 右縱軸的刻度最高為100%
▪ 計量管制圖 :
▪ -R管制圖 (平均數-全距)
▪ -S管制圖 (平均數-標準差)

X
計數管制圖 X
:
▪ P 管制圖 (不良率)
▪ Pn 管制圖 (不良數)
▪ C管制圖 (缺點數)
▪ 管制圖 (單位缺點數)
30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课件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课件
此方法包括兩項活動:一找原因;二系統整理出這 些原因 注意事項: 1.嚴禁批評他人的構想和意見. 2.意見愈多愈好. 3.歡迎自由奔放的構想. 4.順著他人的創意或意見發展自已的創意.
.
23
三.用邏輯推理法製作特性要因圖 1.確定品質的特征 2.將品質特性寫在紙的右側,從左至右畫一箭頭 (主骨),將結果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響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 層次原因作為中骨,接著列出第三層次原因 4.根據對結果影響的重要程度,標出重要因素 5.在魚骨圖中標出必要信息 注意事項: 利用5個為什麼進行追踪原因
.
20
三.柏拉圖的使用 1.掌握問題點 2.發現原因 3.效果確認 四.製作對策前.對策后的效果確認時應注意以 下三項 1.柏拉圖收集數據的期間和對象必須一樣 2.對季節性的變化應列入考慮 3.對於對策以外的要因也必須加以注意,避免 在解決主要原因時影響了其他要因的突然增加
.
21
第五章 特性要因圖
Y
0
.X
35
3.當X增加,Y反而減少,而且形態呈現一 直線發展的現象,這叫做完全負相關.如
下圖所示:
Y
0 X
.
36
4.當X增加,Y減少的幅度不是很明顯,這時的X 除了受Y的影響外,尚有其他因素影響X,這種形態 叫作非顯著性負相關,如下圖所示:
Y
0
.X
37
5.如果散佈點的分佈呈現雜亂,沒有任何傾向 時,稱為無相關,也就是說X與Y之間沒有任何 的關係,這時應再一次先將數據層別化之后再 分析,如下圖所示:
單記號填記并予統計整理,以作 進一步分析或作為核對、檢查之 用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 (用來檢查有關項目的表格)
二.查檢表的種類 查檢表以工作的種類或目的

新质量管理七大手法ppt(共79张PPT)

新质量管理七大手法ppt(共79张PPT)

第四章 系统图
四、系统图类型:
v结构因素展开型
目的
手段
(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
目的
手段
•方法展开型
目的
主题
手段 目的
手段
主要类别
主要类别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要要 素素
要要 素素
要要 素素
要要 素素
要要 素素
要要 素素
第四章 系统图
五、系统图做法: v 确定目标或目的; v 提出手段和措施; v 评价手段和措施; v 绘制措施卡片,作成系统图; v确认目标是否能够充分的实现; v 制定实施计划;(最好确定进度、责任人)

微笑服务
订餐时间短
多设出售口 坐堂订餐

送料速度快
主动帮助客户
第五章 亲和图
七、注意事项:
v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 v应慢不应急,不适应速战速決的问题和 简 单的问题。 v不应与其他 QC手法一起用。
第五章 亲和图
思考题
某公司老是发生交期不准事件,屡次受到外部顾 客的抱怨。请利用亲和图法寻找原因出自何处? 提示目前收集到以下语言数据:1包装错误、2锅炉 故障、3机器老旧、4物料延误、5产品色泽太深、6 经常停电、7停水、8机器保养不周、9原料贮存变质、 10设备操作不当、11人员疲劳、12工作环境差、 13人员不足、14人员流动高、15订单日期太近、 16订单临时增加、17通知生产太迟、18产品重量不 符合。
第五章 亲和图
v收集语言数据(收集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直接观察,亲自了解 面谈阅读,听取他人描述,亲自查阅文 件 回忆过去 反省考虑法 头脑风暴法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共 76张)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共 76张)

柏拉图实例:
用Minitab软件制 作的相关图表123.xls
缺五陷 .的柏P拉a r e图t o :图
300
100
数量 百分比
250
80
200 60
150
100
100
95
40
50
45
20
25
20
15
0
0
缺陷
料花
缺胶
缩水
其它
顶白
其他
数量
100
95
45
25
20
15
百分比
33.3
31.7
15.0
8.3
两类特性要因图:
• 1.追求原因型:



特 性



模具、设备
人员
模具定位不稳定 模具改善不及时
品管人员检查不落实 责任心不强
模具设计不合理 设备维修不力
产线未做好自主检查 模修人员技能不够
模具设备老化 模具保养不当
质量意识不够 为
教育训练不够


新机种承接不力 教育训练不够
缩 水
其 它
顶 白
刮 伤
尺 寸 小
缺陷
缺陷 料花 缺胶 缩水 其它 顶白 刮伤 尺寸小
作业:
• 1.将各自每天的工作列个检查表 出来,下班前对照检查一下你的 工作是日事日毕吗?
• 2.识别出影响本人工作效率的因 素,并做出柏拉图;
六.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 对于结果与原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与对策间的关系, 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
种图形.
作法: 不良率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程.pptx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程.pptx
6
4.2 統計製程管制
一、依據產品設計訂定品質特性 二、依據品質特性規劃製程 三、依據製程程序選取具代表性之品質紀錄 四、依據品質紀錄繪製適當管制圖 五、製程能力分析 六、製程缺失之發掘、檢討與改善 七、製程作業標準化
7
SPC作業流程
8
4.3.1 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或因果圖(cause-and-effect diagram),是 由石川馨博士提出,因此又稱「石川馨圖」 (Ishikawa diagram),此圖是由結果追究其發生原 因的一種表示方式,其展開形狀類似魚骨,因此 也稱為「魚骨圖」。
21
散佈圖
22
散佈圖
相關係數值 (r):
介於-1≦r≦1,r > 0表正相關, r < 0表負相關, r = 1表示X、Y為完全正相關 (表所有的點都在同一
直線上) ; r=-1表示X、Y完全負相關 (表所有的點在同一直
線上) ; r=0表示X、Y完全沒有任何相關性,但有可能為
其他曲線關係; 0.8< r <1 表示高度相關;0.5 < r < 0.8 表中度相關;
這類問題無法完全避免,也無法完全解決,因此只要 此類問題發生對產品品質之變異尚屬穩定狀態,且在 統計製程管制範圍內,則可用以預測產品未來發展之 傾向。
5
變異
二、特殊原因
凡變異可鑑定其肇因者屬特殊原因,此變異於製程中不 常發生,且變異與時間關係並無特定統計分配,因此特 殊原因的發生屬不穩定事件且無法預估。修瓦特博士稱 此類變異的肇因為「非隨機原因」或「可歸屬原因」 (assignable causes)。此原因於製程中所造成之變異較大 且較突出,易歸責於某特定對象。
7. 型II錯誤:製程異常情況下,當樣本點在管制 界限內而判定其製程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 0.5表低度相關。
23
散佈圖
24
相關係數
相關係數除了可表示數據之相關性外,尚可將量 測數據以迴歸分析方式求取迴歸線,以評估兩因 素之間發展趨勢,另可計算量測數據之平均數, 以訂定管制上 / 下限。若由群體中抽n個樣本,其 品質特性量測值為 (X1,Y1)、(X2,Y2) … (Xn,Yn),以 最小平方法,可求得群體簡單線性迴歸曲線:
特性要因圖是一種工具,用以思考並表示事物之 結果與潛在原因之關係。
特性要因圖是一種用來說明目標及影響目標之主 要因素與次要因素三者間關係的圖形,如圖4.3所 示,其考慮之因素,如:5S、5M1E、資訊及管理 系統等。
9
特性要因圖
10
特性要因圖與對策圖
11
4.3.2 檢核表
檢核表 (check list) 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率方法,用 來蒐集及分析量測數據。檢核表是一種次數分配 呈現,使用時僅需以簡單符號或數據,標記出工 作目標所需達成之水準。
此問題改善可藉由現場作業人員之管理技術,如:5S (整理 (seiri)、整頓 (seiton)、清掃 (seiso)、清潔 (seiketsu) 及紀律 / 修身 (shitsuke) ) ;5M1E (人 (man)、機器設備 (machine) 、 方 法 (method) 、 量 測 (measure) 、 物 料 (materials) 及環境 (environment) ) 等之提升,以降低其 肇因。
6
4.2 統計製程管制
一、依據產品設計訂定品質特性 二、依據品質特性規劃製程 三、依據製程程序選取具代表性之品質紀錄 四、依據品質紀錄繪製適當管制圖 五、製程能力分析 六、製程缺失之發掘、檢討與改善 七、製程作業標準化
7
SPC作業流程
8
4.3.1 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或因果圖(cause-and-effect diagram),是 由石川馨博士提出,因此又稱「石川馨圖」 (Ishikawa diagram),此圖是由結果追究其發生原 因的一種表示方式,其展開形狀類似魚骨,因此 也稱為「魚骨圖」。
18
層別法
19
折線圖
20
4.3.5 散佈圖
散佈圖 (scatter diagram) 係針對研究兩個變數之間 的關係,並以水平軸 (X) 與垂直軸 (Y) 表示兩變數 之相關性,又稱為X-Y plot或cross plot。
如果兩變數有因果關係,可將其原因 (自變數) 置 於X軸,結果 (因變數) 置於Y軸,繪製其散佈情形。
12
缺點項目檢核表
13
4.3.3 柏拉圖
柏拉圖係表達重要少數及有用多數,可依其重要 性之順序顯示每一項缺點對整體影響程度。
由於產品品質缺失常包括諸多因素,如:人為因 素、製程設計、機具精準度、原物料品質及運輸 配送等,將影響品質相關的因素逐一分析,並比 較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知各項因素對品質缺 失之影響程度,並排列改善優先順序。
第四章 品質管制七大手法
4.1 概論
品質差異係生產者與消費者間對產品認知之價值 不同。若消費者對產品之品質具認同感,或賦予 超出產品本身價值之評價,則稱該產品符合顧客 需求,甚至物超所值。
產品價值鏈係自供應商所提供之原物料,經採購 及檢驗過程,送交生產部門依製程程序完成產品 生產,再運交至顧客使用,如圖4.1所示。
21
散佈圖
22
散佈圖
相關係數值 (r):
介於-1≦r≦1,r > 0表正相關, r < 0表負相關, r = 1表示X、Y為完全正相關 (表所有的點都在同一
直線上) ; r=-1表示X、Y完全負相關 (表所有的點在同一直
線上) ; r=0表示X、Y完全沒有任何相關性,但有可能為
其他曲線關係; 0.8< r <1 表示高度相關;0.5 < r < 0.8 表中度相關;
14
缺點項目百分比
15
柏拉圖
16
4.3.4 層別法
層別法 (stratification) 係依據產品發生不良品可 能之原因分別討論其肇因,俾逐一找出解決方 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上層別法可分為時間與空間兩大層別。
由層別分析逐次縮小範圍,即可找出造成不良 品肇因,並對症下藥,以有效解決問題。
17
層別法
4
變異
戴明博士將各類可能造成產品變異的原因歸類於 共同原因 (common causes) 及特殊原因 (special causes)。
一、共同原因
凡屬自然發生之變異,其造成分配與時間關係是穩定 的,具重複性且可預測的,屬共同原因,其變異可藉 由製程能力分析判定。此肇因之改善,不易完全解決, 但可藉由管理制度改善與技術提升,縮小變異範圍。
2
產品價值鏈與品質管制
3
產品變異
產品變異是產品間之差異性,其差異性來源 可分為:
1. 產品內部差異,如亮度、色澤、密度、組件 精密度。
2. 產品外部差異,如幾何外觀、重量、產品精 確度。
3. 產品時間差異,如每一批產品生產期間受人 為因素、物料品質、作業環境、機具精度等 影響,所造成每批產品之間差異。
這類問題無法完全避免,也無法完全解決,因此只要 此類問題發生對產品品質之變異尚屬穩定狀態,且在 統計製程管制範圍內,則可用以預測產品未來發展之 傾向。
5
變異
二、特殊原因
凡變異可鑑定其肇因者屬特殊原因,此變異於製程中不 常發生,且變異與時間關係並無特定統計分配,因此特 殊原因的發生屬不穩定事件且無法預估。修瓦特博士稱 此類變異的肇因為「非隨機原因」或「可歸屬原因」 (assignable causes)。此原因於製程中所造成之變異較大 且較突出,易歸責於某特定對象。
檢核表之設計必須能依據檢核表之查核項目一次 就把事情做好。
一般檢核表概可分為五類:
1. 製程檢核表 (production process distribution checks)。 2. 缺點項目檢核表 (defective item checks)。 3. 缺點位置檢核表 (defective location checks)。 4. 缺點原因檢核表 (defective cause checks)。 5. 記錄檢核表 (check-up confirmation chec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