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 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李大钊《民彝与政治》
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 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 进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 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 两轮焉。
蔡元培(1868-1940) 浙江绍兴人









Leabharlann Baidu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 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中所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 指什么?
德先生——Democracy ——民主 赛先生——Science ——科学
数二十世纪文治武功,将继美俄彼德, 日明治,德威廉
❖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 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 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 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 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 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中国近代史》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打倒孔家店!”
吴虞
【材料一】:“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 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 子不当存于宪法。”
---李大钊 【材料二】“他们抛弃了自家的文化传统……要与中 国传统彻底绝裂,不仅要‘打倒孔家店’,而且连 孔家店的文化地基都要挖掉。……无疑是‘邯郸学 步’,人家的步法没有学到,自家的步法也给忘掉 了,最后连路也不会走,只好在地上爬了”。
小结
❖一份《新青年》, ❖一场新文化, ❖一批新青年, ❖一个新时代。 ❖四万万中国人将以崭新精神的面貌
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 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儒家孟传者统思有想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 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 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 位?”结果如下: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面对西方的“冲击——反应”模式
西方的冲击
中国的反应
两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学习器物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末新政 学习制度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思想 文化
1915年9月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以来中国面对列强的“冲击——反应”模式
西方的冲击
中国的反应
两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
学习器物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学习制度
袁世凯祭孔场面
解读杨度贺袁世凯称帝对联:
听四百兆人巷祝衢歌,恍亲见汉高光, 唐贞观,明洪武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陈独秀《敬告青年》
家住上海的陈宛珍,年17,许配给王菁士,尚 未过门,连未婚夫的面也没见过。王菁士病死后三 时,陈氏便也服毒自尽,做了烈女。过了两天,上 海县知事竟给江苏省长送一个“呈文”,请予褒扬。
“在新文化运动潮流的冲击下,传统的贞节观念 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怀疑,有的女学生公开抵 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 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 教,争取婚姻自由。”
❖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 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 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 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 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 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 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 运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1917年《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李大钊发表了 《庶民 的胜利》 等文章,热情赞 颂十月革命。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的《我 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表明,李大钊 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