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作者:杜喜玲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年第10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由过去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课等演变而来的。
广大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途径,使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
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突出特征,它具体包括学习的综合性、课程的综合性、内容的综合性和成果的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既包含了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又包含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等内容。
均衡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均衡性是指其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分学段设置目标,顺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均衡发展。
互动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不再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与学生一起构成教学的双主体。
学生在活动中负责运用自身知识去探究、去感悟,教师则协作学生选择参与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在开放性的学习中师生实现共同提升。
超越性。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利用原有的经验与认知水平对已知信息进行提取和检验,又在深度学习中促进了对未知问题的探索与求证,这种以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学习是一种智慧学习,实现了对原有学习形式和能力的超越。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办法
教师应做好知识统整和学科融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分科课程间的和谐互补、共同提高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不断锻炼、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学生描述、小组成果展示、师生沟通等灵活性评价为主。
教师在评价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文化、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形成性的考核评价体系,让评价成为开发学生潜能的工具。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综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对其特征的准确把握,離不开对学生情况的悉心了解,更离不开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关注到了学生的本真需求,其全面实施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有效助推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
(本文系2018年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发散思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影响探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LHKT20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