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 法 许崇德教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辽宁西丰事件(2008年) 《法人》杂志社记者朱文娜撰写报道,《辽 宁西丰,一场官司一场较量》;西丰警方以 “涉嫌诽谤罪”对杂志社记者立案调查,并进 京据传。2月5日,县委书记张志国被责令引咎 辞职。 案例3:陕西榆林市绥德的校长被拘事件 (2007年12月) 县职高校长高勇为落实学生助学金,追着 县长签字,被教育局停止检查,被警方以妨碍 公务为名拘留。 思考:公权力如何制约?
第六节 宪法制定
一、宪法制定概述 (一)宪法制定的含义 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并通 过立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的制定不同于宪法修改和法律制定
(二)制宪权的概念 制宪权,又称宪法制定权,是指创制宪法 的权力,属于制定宪法的主体(人民),具 体行使制宪权的是立宪机关,如制宪议会等。
制宪权的理论,在学说史上,有两种思考 路径:一种是事实论;另一种是规范论。
社会主义宪法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一,在人民与代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的关系上,一般规定了人民代表 (议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可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等。
第二,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上,也 规定了有关监督原则的内容。
第五节 宪法结构
一、宪法结构体系 (一)宪法的一般结构体系 所谓宪法结构,是指由单一宪法性文件 组成的成文宪法(成典宪法),在内容上 的体系和安排。
4、研究本国宪法的同时研究外国的宪法与 宪政制度 二、宪法学的体系 教义宪法学 宪法政策学
三、宪法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学习意义 四、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方法
第一章 宪法总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 (一)宪法词源的演变 (二)原始意义上的宪法
(三)立宪意义的宪法 1、最早出现在西方,因此也有人把它叫作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 2、立宪意义的宪法主要立足于自由主义 。 3、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被广泛体现了宪法 最优异的特质。
必读书目
洛克:《政府论》(下),商务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书 馆2003年;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 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1980年; 《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 年;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上),1961年; 《宪政译丛》,三联出版社; 戴雪:《英宪精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年; 黄基泉著:《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 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一)西耶斯的制宪观
1、制宪权的主体是国民,但是国民没有 必要分别行使制宪权,可委托不同于通常 立法机关代表的特别代表来行使。 2、制宪权没有界限。制宪权最高,是至高 无上的一种权力。
3、宪法制定权力与宪法所制定的权力不同。 4、宪法修改权是制宪权的作用。
(二)施密特的制宪观
1、制宪权是存在的,是一种有能力对政治 统一体之体制作出全盘“决断”的实力或 权威的政治意志。 2、这种权力是一种“原生性权力”,总是 处于“自然状态”之中,不受任何规范性 的约束。
第一种含义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 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第二种含义是指,宪法中的某一个条款,或 某一个规范,它相当于宪法结构的基本构成 单元。 第三种含义。即认为存在语义学的“宪法规 范”概念。
2、构成要素
根据当今比较权威的说法,法律规范包括 宪法规范,主要是由这两个要素构成的, 即构成要件和法效果。
相关法规
《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各 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全国人大和地方 各级人大代表法》《国务院组织法》《立 法法》《法官法》《检察官法》《民族区 域自治法》《香港基本法》《奥门基本法》 《国籍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徽法》
绪论
学科名称的问题:“宪法”还是 “宪法学”
一、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一)宪法指导思想的含义 (二)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发展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即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原则, 意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二)基本人权原则
所谓人权,是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 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 而应当享有的权利。
(三)宪法惯例 指的是在长期的宪法时间中形成的、被反 复沿用并被普遍认可的惯行或先例。 (四)宪法判例 指的是在具有宪法诉讼机制或类似体制的国 家中,宪法审查机关,或说是“违宪审查机 关”,所作出的有关宪法问题的判例。 (五)宪法解释 (六)国际条约 国际法主体之间所缔结的书面协议,包括 宪章、公约、规约等。
1、宪法的序言
一是序言的篇幅 二是序言中的人名 三是宪法序言的内容
2、宪法的正文
第一,宪法正文的总纲 第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国家机构 第四,宪法保障 第五,宪法修改
3、宪法附则 (二)宪法序言的地位及法律效力
二、宪法规范 (一)宪法规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宪法规范的多义性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 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整个制定流程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① 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提出宪法草案初稿;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初步通过届向宪 法起草委员会提出草案初稿;④宪草委员 会审议和讨论通过;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会通过并交由全国人民讨论(4个月);⑤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美国制宪史
1、《五月花号公约》 “为了上帝的荣耀、基督教信仰的促进,以及 吾国与吾王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 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为了更好地安排、维护和推 进前述目的的实现,在上帝和我们彼此的见证下, 在场诸君,相互之间郑重地订立契约,将我们自己 结合在一起,成立一个公民的政治体。由此,我们 讲不时地制定、组织和构建那些被认为是最为符合, 也最有利于殖民地之一般利益的公平的法律、法规、 条例、宪章和公职。我们承诺服从和遵守。”
(四)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五)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二、宪法的法律地位 (一)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二)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1、制定 2、修改 (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宪法的本质
三、宪法的本质
第一,宪法是赋予国家的存在以基础的基 本法。 第二,宪法是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基础 法。
最早将基本人权原则写入宪法性文件的是被 马克思誉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美 国1776年《独立宣言》。 (三)法治原则 法治,即法的统治、法律的统治的简称。 卢梭是近代法治理论的奠基人。 (四)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 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 则。 代表人物是洛克、孟德斯鸠和汉密尔顿等。
3、国民和君主都只是这种权力的担当人而已 4、修宪权是制宪权所确定的一种权力,具有 界限。
(三)芦部信喜的制宪观
1、制宪权是一种超实定法秩序的权力,处 于政治与法的交叉点,但并非绝对无限制的 权力,其收制宪权自己主张自己存在的前 提——“根本规范”。 2、制宪权的主体是国民,但是发动方式可 通过特别代表,比如国民会议、制宪会议、 国民议会等。 3、修宪权是“制度化了的制宪权”,是制 宪权的“卫兵”。
(二)宪法规范的基本特点
根本性和最高性 广泛性 原则性 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宪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 特点
宪法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关系: (1)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2)国家与各民族、各团体之间的关系 (3)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4)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三、宪法渊源
(一)宪法典 (二)宪法性法律 指的是除了宪法典之外,其他含有调整宪 法关系之内容的法律。
宪 法
1、教材的选取 2、如何学习本课程 (1)实时课:主要对教科书的重点进行 讲解,同时补充理论与现实的新内容。 (2)自学:仔细阅读教科书、宪法学相 关的论著、法规。 (3)思考:现实中的宪法与宪法事例, 探索我国宪法的运行。
相关论著
教材类: 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 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节 宪法与宪政
一、宪政的概念
形式上的宪政即宪法政治 实质上的宪政即立宪主义
二、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1、实行宪政,首先必须要有宪法。 2、宪政是宪法的实施。 3、有宪法不等于有宪政,但是依据宪法而展 开的宪法政治也不等于通常意义上的宪政, 因为宪政必须具有立宪主义的精神品质。
第四节 宪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研究宪法的有关理论 2、研究宪法的历史 英国宪法的起源 美国宪法的源起 法国宪法的起源 日本宪法的起源 中国宪法的起源
3、研究宪法的内容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中国宪法的内容: 一是宪法规范 二是宪法典 三是宪法性的法律 四是宪法现象
案例1:周香华诉建行平顶山分行劳动争议 案(2005年) 要求:男女平等享有同龄退休权,2007年7月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全国妇联提起 违宪审查建议。 思考:55岁退休优待还是歧视?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一、宪法的形式分类 (一)宪法的传统分类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标准为宪法是 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英国宪法的载体包括三部分: 宪法性法律文件;法院的宪法判例;宪法惯例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按照宪法有无严格 的创制机关和程序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修改程序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按照制 宪机关或主体的不同
(二)新的宪法分类
1、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二者在时间上区分 的主要标志是1918年苏俄宪法和1919年魏玛 宪法。
2、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 3、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 4、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 5、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
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 2、法定的宪法与现实的宪法
欧洲宪法以及欧盟宪法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 民出版社2001年; 史彤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宪政理论与实 践研究》(1789-1814) 狄骥:《宪法学教程》 [美]约瑟夫。威勒:《欧洲宪政》,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4年; 李道刚:《欧洲:从民族国家到法的共同 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立宪意义)的成文 宪法的制定
我国百年立宪史
1、清末立宪 (1)钦定宪法大纲 (2)《十九信条》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3、北洋军阀时期的宪法 (1)《中华民国约法》 (2)贿选宪法 (3)《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4、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1954宪法》
根据上述制宪权理论:(1)制宪权属于 全体人民(2)具体形式制宪权的是立宪机 关(3)制宪权具有原创性,不需要任何是 定法上的依据。
二、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 (一)制宪机关 (二)制宪程序 三、我国宪法的制定 (一)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 (二)1954年宪法的性质
美国制宪史
1、《五月花号公约》 “为了上帝的荣耀、基督教信仰的促进,以及吾 国与吾王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 开发第一个殖民地。为了更好地安排、维护和推进 前述目的的实现,在上帝和我们彼此的见证下,在 场诸君,相互之间郑重地订立契约,将我们自己结 合在一起,成立一个公民的政治体。由此,我们讲 不时地制定、组织和构建那些被认为是最为符合, 也最有利于殖民地之一般利益的公平的法律、法规、 条例、宪章和公职。我们承诺服从和遵守。”
参考书目
美国宪法: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 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 杰罗姆。巴伦、托马斯。迪恩斯著: 《美国宪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 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 (即《美国式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