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案例.docx
幼儿园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手推车》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优质课教案《手推车》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推车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习手推车的运动技巧,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手推车的组装与使用方法2. 手推车前进、后退、转弯等基本动作3. 手推车接力比赛4. 手推车障碍赛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手推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基本动作的掌握,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手推车转弯、接力等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手推车、障碍物、接力棒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3. 音乐:轻快的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手推车的基本动作,如前进、后退、转弯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手推车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团队接力比赛(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2. 每组幼儿依次完成手推车前进、后退、转弯等基本动作,将手推车传给下一名幼儿。
3. 率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手推车障碍赛跑(10分钟)1. 教师在活动场地设置障碍物,形成一条赛道。
2. 幼儿驾驶手推车跨越障碍物,完成赛跑。
3.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如何在下次活动中表现得更好。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手推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手推车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遵守规则、相互配合等。
大班体育《原地拍球》教案设计
大班体育《原地拍球》教案设计.docx一、教学目标:1. 学习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通过拍球活动,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原地拍球的基本动作。
2. 掌握原地拍球的技巧,如高低变化、左右移动等。
3. 进行原地拍球的比赛,培养幼儿的竞技意识。
4. 学习原地拍球的音乐律动,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原地拍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难点:高低变化、左右移动等拍球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篮球若干,篮球场一块。
2. 音乐播放设备。
3. 计时器。
4. 标志物。
五、教学过程:1.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原地拍球的基本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熟练掌握拍球技巧。
2. 技巧提升: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高低变化、左右移动等拍球技巧的练习,提高幼儿的拍球水平。
3. 比赛环节: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原地拍球比赛,培养幼儿的竞技意识。
4. 音乐律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原地拍球的音乐律动,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练习原地拍球时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以及拍球的稳定性。
2. 记录幼儿在比赛中的表现,包括竞技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评估幼儿在音乐律动中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参与程度。
4. 收集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篮球运动会,让幼儿在更大的场地和更多项目中应用原地拍球技巧。
2. 邀请家长参与,进行家庭篮球活动,促进家校互动。
3. 开展篮球主题的故事会,让幼儿了解篮球的历史和文化。
4. 利用篮球进行数学教学,如计数、分数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篮球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拍球过程中受伤。
2. 注意调整教学难度,以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尊重每个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篮球作为一项普及性较高的球类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案例以某中学篮球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对象本案例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共40人。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篮球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篮球基本技术,了解篮球运动规则。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1)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
(2)篮球基本战术:进攻与防守。
(3)篮球规则与裁判方法。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篮球视频、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篮球运动的特点。
(2)讲解与示范教师对篮球基本技术进行讲解,并现场示范。
强调动作要领,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比赛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5)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三、教学效果分析1.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得到提升,激发了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 学生篮球基本技能得到提高。
在分组练习和比赛中,学生掌握了篮球基本技术,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在比赛中,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共同为胜利而努力。
4.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对篮球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案例反思1.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泡泡乐翻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泡泡乐翻天》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泡泡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跑跳能力,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泡泡的乐趣,发展他们的体育技能。
2. 教学难点: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跑跳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泡泡机一台,泡泡液适量。
2. 操场或体育场地。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泡泡游戏(10分钟):教师开启泡泡机,让幼儿在操场上追逐泡泡,体验泡泡的乐趣。
教师可引导幼儿用手去抓泡泡,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体育技能训练(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跑跳训练,如跳绳、跳远等。
在训练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团队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如接力跑、拔河等。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他们在泡泡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了乐趣,在体育技能训练和团队游戏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跑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部分幼儿在泡泡游戏中过于追逐泡泡,忽视了体育技能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平衡游戏与技能训练,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团队游戏的组织还需加强,以便让更多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泡泡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跑跳能力。
2. 通过团队游戏,观察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体育教研组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校体育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本案例以我校初中一年级体育课为例,介绍了体育教研组如何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实践反思等环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案例目标1. 提高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案例实施1. 集体备课(1)确定备课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为“篮球基本技术”。
(2)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3)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基本技术教学、练习、游戏等环节。
(5)讨论与修改:教研组成员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最终的教学方案。
2. 教学研讨(1)课前研讨:教师提前将教学方案发至教研组微信群,组内教师提前了解教学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2)课后研讨:课后,教师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反馈等及时反馈给教研组,共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3. 实践反思(1)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教研组共同反思: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反思,交流教学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四、案例效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实践反思,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学生体育兴趣得到激发:本节课以篮球基本技术为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五、案例总结本案例以我校初中一年级体育课为例,介绍了体育教研组如何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实践反思等环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案例3篇
体育教学案例篇一:高中足球课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足球的基本规则,能够熟练运用足球的基本动作;2.培养学生的足球技巧和协作精神;3.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1.足球的基本规则和基本动作;2.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足球比赛的策略和战术;2.高难度运球和射门技巧。
四、教学内容:1.足球比赛的规则和技术基础:(1)足球比赛的规则:如界外球、角球、任意球和点球等,根据足球比赛规则判罚犯规的方法。
(2)足球运球基本动作:如用脚尖带球、用内侧踢球、用外侧踢球、用大脚传球。
(3)足球射门基本动作:如用脚尖射门、用内侧射门、用外侧射门、用大脚射门。
(4)团队协作:如如何默契配合,如何在场上进行有效的传球和射门。
2.足球比赛的策略和战术: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和协作能力,进一步学习如何在比赛中运用策略和战术。
五、教学方法:1.集体讨论;2.演示教学;3.示范训练;4.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六、教学手段:1.足球;2.讲解板书。
七、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不错。
通过为学生讲解足球的基本规则和基本动作,让学生对足球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足球技能和身体素质。
通过现场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纠正了他们在运动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安全保护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让学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足球比赛的学习和练习。
篇二:小学游泳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基本的游泳技巧;2.了解基本的游泳知识和技法;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游泳基本动作;2.安全知识。
三、教学难点:1.大水深度下的游泳技巧;2.舒适精细的游泳体验。
四、教学内容:1.游泳前的准备工作:(1)视力检查:帮助学生检查视力是否正常,保证学生在游泳时能够保持双眼井然。
(2)穿衣填表:让学生穿上游泳衣,填写学生体温表,并进行相关的保险登记。
大班体育《原地拍球》教案设计
大班体育《原地拍球》教案设计.docx一、活动目标1. 学习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通过拍球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篮球若干个,每人一个。
2. 空旷的场地,无障碍物。
3.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基本技巧学习(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拍球的部位、力度和节奏。
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3. 实践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原地拍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期间可设置一些小游戏,如“谁拍球拍得最久”、“谁拍球拍得最高”等,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4.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幼儿分为两队,进行“传球接力”游戏。
要求每个队员都要拍到球,才能算完成交接。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5.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总结本次活动,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四、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拍球过程中发生碰撞。
2. 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地方。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拍球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拍球练习。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一些与拍球相关的图片、标志等,提醒幼儿随时进行拍球练习。
3. 定期举办拍球比赛,激发幼儿的竞技欲望,提高拍球技能。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拍球的部位、力度和节奏。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通过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原地拍球的动作,让幼儿模仿练习。
体育教学案例通用5篇
体育教学案例通用5篇新课标体育教学案例篇一教学内容1、两头翘2、仰卧起坐传递球;3、投掷。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2、技能目标:A、学会俯卧挺身技术,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发展学生腰背腹弹性和力量;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3、情感目标: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课重点:A、俯卧挺身时两腿配合上体协调上举;B、投掷垒球时的`出手时机;本课难点:A、俯卧挺身时两腿夹紧并充分伸展;B、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教学内容教法与要求1、常规教学1-2分四列横队教法:1)学生跑进场地,师生问好;2)队列练习,配以《运动员进行曲》要求:精神饱满,节拍准确。
2、模仿练习3、自编游戏“大鲨鱼”2-3分4-5分四列横队--一路纵队绕垫子行进。
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摇橹”动作;2)学生跟随教师原地和行进间模仿“摇橹”动作;3)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渔船出海动作;4)教师提示并模仿各种鱼类游动的动作;5)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各种鱼游动模仿;6)教师扮演大鲨鱼,共同参与游戏。
要求:模仿逼真,反应灵敏。
1、两头翘:俯卧垫上,两臂前举,头、肩用力上抬,背部用力后弓,同时两腿用力(并腿)后举。
10-11分两人一组一块子垫教法:1)教师示范,学生尝试性练习;2)手持轻物或两腿夹物做“一头起”练习,并触及上方的标志物;3)在同伴帮助下(同时托腿托胸)完成动作;4)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自评;5)优生表演,相互对比,集体研讨;6)分组比赛。
要求:两臂与两腿协调配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2、仰卧起坐传递轻物3-4分四人一组二块垫子同时练习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在教师统一口令下练习;3)每组连续做十次,比哪一组先完成;要求:交换轻物时膝不屈,脚跟不离垫,轻物不能抛接。
体育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竞技能力,我校开展了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一堂初中体育课为例,探讨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为篮球基本技能——运球。
2.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共40人。
3. 教学目标:(1)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2)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播放篮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基本技能讲解教师讲解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站位、运球姿势、手型、用力等。
(3)示范与练习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随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运球游戏,如“运球接力”、“运球投篮”等。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5)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多样化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导入、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游戏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
3. 强化团队协作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4. 评价方式多元化本节课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课程。
3. 注重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体育教学案例(最新7篇)
体育教学案例(最新7篇)新课标体育教学案例篇一活动目标:1.利用报纸进行体育游戏,让幼儿尝试报纸的不同玩法,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的社会性,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报纸,乒乓球四个,录音机、磁带,四张红色蜡光纸。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教师与幼儿室内谈话:我们桌子放的是什么?报纸有什么用途?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报纸来进行游戏。
基础部分竞走。
将报纸顶在头上四散走,教师拍手变换速度,幼儿随着节奏走,比比谁的报纸顶的时间长,不掉下来者为胜。
粘报纸。
将报纸放于胸前起跑后便将手松开,报纸能粘在身上者为胜,并思考报纸为什么能粘在身上?幼儿在场地上分散练习竞走、粘报纸。
把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进行托球比赛。
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将报纸对折几次成一乒乓球拍,把乒乓球放在上面,尽量使球不掉下来,又快又稳的一对为胜。
幼儿进行比赛。
结束部分整理报纸,评出获胜的一队。
新课标体育教学案例篇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领会运动的节奏感;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5%以上的学生在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同时,基本能跟上音乐节奏,50%左右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8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和较好地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和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教学过程一。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1. 熟悉球性1) 双手弹拨球2) 环绕颈部交接球3) 环绕腹背交4) 环绕单腿交接球5) 环绕双腿交接球6) 双手抛接球7) 单手抛接球教学重点:球感教学难点:动作协调2. 组织:每人一球,同时进行练习3. 教法与步骤:1) 教师示范,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2) 观察学生练习3) 集体纠正4) 教师用音乐指挥学生练习4. 行进间运球接力赛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组,面向圆心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人行进间运球绕过标志物后跑回,连续二次。
中班幼儿体育教案《打怪兽》含反思
中班幼儿体育教案《打怪兽》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3.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游戏名称:打怪兽2. 游戏规则:幼儿分为两队,每队有一个队长负责指挥。
队长扮演怪兽,队员扮演勇士。
勇士们需要通过跑、跳、投等动作来攻击怪兽,怪兽需要躲避攻击。
每当怪兽被攻击成功,队长需要回到队伍重新开始。
游戏过程中,两队互相交换角色,看哪一队攻击成功次数最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游戏的基本规则,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2. 教学器材:怪兽头饰、玩具武器等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提醒幼儿注意活动中的安全。
2. 教学游戏(10分钟):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期间巡回指导,确保幼儿能够正确掌握游戏规则。
3. 游戏比赛(10分钟):将幼儿分为两队,进行游戏比赛。
期间,队长需要负责指挥队伍,其他队员需要配合队长完成任务。
4.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5. 教学反思(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教学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
6. 结束活动:宣布比赛结果,给予获胜队伍鼓励,并对全体幼儿进行总结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考察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动作技能,评价幼儿的运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增加亲子互动,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 定期组织类似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技能。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25米往返跑》教学案例.docx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25米往返跑》教学案例《25米往返跑》教学案例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一是按照学生心理变化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强身健体。
二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的主教材内容是25米往返跑。
该教材是小学二年级的田径教材,在田径教材中占一定比重,也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体育活动。
通过该教材,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
在以往的往返跑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动作程式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在本课25米往返跑的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增加了团队协作,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向同学展示;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往返跑的动作要领;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25米往返跑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和协调等素质,促进学生肌肉、骨骼和韧带的发展;4、心理健康目标:在练习中积极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主动参与,大胆实践。
学生分析:二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同时,他们的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教学内容: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
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
大班体育《原地拍球》教案设计
大班体育《原地拍球》教案设计.docx一、教学目标:1. 学习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锻炼幼儿的耐力和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能够连续拍球。
2. 教学难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熟练掌握拍球节奏。
三、教学准备:1. 篮球若干个,篮球场一个。
2. 标志物,用于设定拍球区域。
3. 计时器,用于记录拍球时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技能教学(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原地拍球的基本技巧,示范动作要领。
2.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设置拍球区域,幼儿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原地拍球练习。
4. 教师观察幼儿拍球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游戏环节(10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拍球接力”游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开展“拍球比赛”,设置一定的距离,看谁拍球拍的远。
3. 进行“拍球捉迷藏”游戏,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拍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手眼协调能力是否提高。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性。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拍球练习情况。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幼儿进行原地拍球练习,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篮球主题区域,激发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幼儿在拍球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_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心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小学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一)班级情况某小学五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
班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运动技能水平不高、缺乏运动兴趣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次体育课教学内容为“足球基本技能训练”,包括足球基本动作、传球、射门等。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活动,使学生身体充分预热,预防运动损伤。
2.足球基本动作教学教师首先示范足球基本动作,如脚内侧、脚背外侧、脚尖等。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纠正学生在动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传球训练教师讲解传球技巧,并示范正确的传球动作。
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传球技能。
4.射门训练教师讲解射门技巧,并示范正确的射门动作。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射门技能。
5.比赛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提高比赛水平。
6.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使学生掌握足球基本动作、传球、射门等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教学过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足球基本技能,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但在传球和射门训练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动作不规范、配合不到位等问题。
这说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二)教学策略分析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个别辅导教师针对学生在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
体育课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体育课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体育课教学设计案例(篇1)一.教学背景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发展技能的同时,能够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使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个性得以发展,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课题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本课练习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创设乐学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第二个复习篮球双手头上传球,通过复习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双手头上传球技术要领。
四.学情分析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中一年级学生,每班有60人左右,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语言启发、模仿练习,小群体学习,游戏。
学法:完整法、分解法,合作学习。
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技术的规范性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七.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体育课教学设计案例(篇2)一、教材:1、蹲踞式跳远;2、篮球比赛;3、篮球基本技术练习;4、足球比赛;5、足球基本技术练习。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花样篮球》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花样篮球》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篮球的基本玩法,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能。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4.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玩法介绍:运球、传球、投篮等。
2. 篮球游戏:运球接力、传球接力、投篮比赛等。
3. 篮球技能训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传球、投篮等。
4. 篮球团队比赛:分组进行运球、传球、投篮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的基本玩法和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篮球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团队协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篮球若干个,篮筐若干个。
2. 篮球场地一片。
3. 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篮球热身活动,如原地拍球、行进间拍球等,让幼儿熟悉篮球的基本玩法。
2. 教学基本技能(10分钟):a. 原地运球:教师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幼儿跟随模仿。
b. 行进间运球:教师示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幼儿跟随模仿。
c. 传球:教师示范传球的动作要领,幼儿跟随模仿。
d. 投篮:教师示范投篮的动作要领,幼儿跟随模仿。
3. 篮球游戏(10分钟):a. 运球接力: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依次完成运球任务,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b. 传球接力: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依次完成传球任务,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c. 投篮比赛: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依次投篮,最多投中篮筐的组获胜。
4. 团队比赛(10分钟):a. 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合作完成运球、传球、投篮任务,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5.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运动带来的紧张情绪。
6. 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小班体育教案《运果子》含反思
小班体育教案《运果子》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学习用双脚连续向前跳,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2. 通过运送果子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 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用双脚连续向前跳,培养协调性、灵活性。
2.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果子图片、果子道具、平衡木、圈圈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无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用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用双脚连续向前跳,教师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学习。
3. 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
2. 游戏开始,幼儿需通过运送果子的小游戏,完成任务。
3.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放松活动(2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配合、互相支持。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使他们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 注重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
2. 关注幼儿在运动中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类似主题的体育活动,如《运蔬菜》、《运小鱼》等,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老鹰捉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老鹰捉小鸡》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1. 一片宽敞的场地。
2. 一根绳子作为鸡妈妈的尾巴。
3. 若干个幼儿作为小鸡。
4. 一名教师扮演老鹰。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2. 教学环节(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解释老鹰、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
b. 教师示范游戏过程,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游戏玩法。
c.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3. 游戏环节(10分钟):a. 教师扮演老鹰,开始捉小鸡。
b. 幼儿扮演小鸡,躲避老鹰的捕捉。
c. 鸡妈妈负责保护小鸡,不让老鹰捉到。
d.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活动结束:1.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帮助幼儿缓解疲劳。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询问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
五、活动反思:2.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鼓励。
4. 下次活动可以尝试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面对更多的挑战。
5. 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幼儿受伤。
六、活动准备:1. 活动场地需宽敞,无障碍物,以确保幼儿的活动安全。
2. 准备一根长度适中的绳子,作为鸡妈妈的“尾巴”。
3. 为每位小鸡分配一个胸标,以便老鹰识别。
4. 确保每位幼儿都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5. 教师应穿着便于运动的服装,以便能够自由地扮演老鹰角色。
七、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3分钟):教师以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活动,讲述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背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案例——研究性学习跨栏跑一、背景:在一堂初三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课上,我组织学生第一次跨栏跑。
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跨栏。
结果,大部分学生跑到栏架旁就停下来了,不能过栏。
只有少数胆大的学生能过,但都是跳过栏。
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
如何消除恐惧心理,更快地学会跨栏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教学片段:我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害怕”。
针对“害怕”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害怕”?然后师解释“害怕”即“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机的逃避情绪。
恐惧心理的产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
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
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
而跨栏跑练习确有危险,不小心碰在栏上要摔跤的,所以不敢在跑动中跨栏,而采用逃避的方法,停下来跨过去。
这样安全,不会受伤(老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情绪)。
接着让学生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学习跨栏的动作,大家集思广益。
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体操棒放在地上进行模仿练习,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按思——练——思的程序反复练习,练完后再找出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不怕摔跤),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
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通过实践从理性上认识跨栏跑,体验运动乐趣)。
教学反思通过跨栏跑的教与学,我认为: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跨栏跑”。
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
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替代物法、降低难度法等),拓宽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
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同学间合作,增进了友谊。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3、由于上课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与空间不够,教师为学生创造练习环境,所需要的器材估计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应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用器材。
4、没能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
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没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自主选择练习,教师应重点帮助他们诱发创新思维,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体育教学案例(换球接力)案例教学背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目的,此游戏形式简单易操作,趣味性强,竞争激烈,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速度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顽强等心理品质,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游戏较适合二年级的学生案例操作过程:游戏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快速的反应能力,提高速度和灵活性游戏准备:划一条线做起跑线,在线的正前方,每隔 6~8 米划一个圆圈,每组2~3 个,划若干组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 4~5 人一组,趁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每组第一人的前脚踏在起跑线上并拿三个小球做好比赛准备。
鸣哨后每组第一人向前跑并把三个小球依次摆进小圆圈内,跑回起跑线。
有第二个人接力跑,把 3 个球拿回交第三个人去放,直到全组完成。
先完成的组为获胜。
游戏规则:球必须放在小圈内,如果滚出应重新放好。
中途掉球,捡起来继续比赛。
教学建议:1)讲解2)做一次后进行简单的评议3)一鼓励为体育教学案例——关爱特殊学生实例:刚给初一( 1)班上体育课不久,课堂上便发现该班女生王丽(这个女孩长得胖乎乎,挺可爱的)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
课后我找到她,问她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她不说,在我的启发下,她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
根据她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
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
不久在上体育课时我便发现王丽同学跳皮筋不错,动作轻松自如、灵活漂亮,她显得很快活、自信。
这使许多同学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于是在第二天的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她,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她学习,共同探讨跳皮筋的技巧。
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她询问起来。
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王丽装上了自信的翅膀。
这天的体育课她上得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
结束后,王丽主动对我说:“老师,是您和同学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今天我真开心。
”我便对她说:“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在以后的体育课上,王丽因肥胖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渐渐消除,她不再往后退了,而是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
同学们觉得她变了,与她合作、交流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课堂上我也留心观察她,有时提醒她一下,有时带她一下,有时和她一块练习。
对于特别难的动作降低动作标准和动作要求,让她尽力去完成。
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的体育成绩从入学时班里后几名跃到现在前几名,体锻由 260 分跃到了 390 分,她不仅自己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和活动中,而且还带动和帮助她周围的同学一起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她的努力和成功得到公认,第二学期同学们推荐她担任了本班体育课第六小组的小组长。
一、目标1、进行双脚跳跃活动,发展下肢力量和弹跳力,以及身体灵巧、协调性,提高控制身体的能力。
2、与同伴和集体合作,共同完成跳跃移动障碍的任务,体验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成一路纵队,间隔约三米,队员前后距离学生自定。
各队第一、二人各握短绳一端,在队前侧向站立。
游戏开始,各队持绳的二人低手拉绳从本队两侧向排尾迅速跑过,每个队员依此双脚跳起让绳子从脚下通过;持绳队员到排尾后,第一人留在排尾,第二人持绳跑回排头与第三人合作继续拉绳到排尾。
依此进行,每个人都做二次拉绳人,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三、规则1、必须按规定动作跳跃过绳(双脚同时起跳、落地)2、持绳队员必须平行前进,如途中绳子脱手,必须从脱手的地点握好绳后继续进行。
3、绳子不能拖地行进。
四、教材分析这个游戏是分队进行的跳跃练习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他们在活动中要主动调整好队形和跳跃前的位置距离,观察和判断来绳的速度、高度,确定自己起跳的时机和跳跃的高度。
在自己进行拉绳时,既要考虑与同伴的协同配合,又要为集体提供适宜的高度和速度。
因此,这个游戏除了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弹跳以及空间感知觉能力外,尤其能够使学生感受与同伴和集体的紧密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建议1、游戏开始的准备部分应给学生较大的自练空间,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并能参与其中,不必做太多的讲解。
2、要重视游戏过程的观察和指导。
发现学生个人与小组的成功或失利乃至不良的表现,能让他们交流体会、感受并及时引导;对由于胆怯或紧张而影响集体比赛速度的学生,教师要表现出对其的鼓励和关心。
3、在掌握游戏基本方法、技能的基础上变化难度层次。
如变化跳跃的方式,变化拉绳的人数等等。
4、要注意安全,场地要平坦。
绳子以有点弹性的塑料跳绳为宜。
我们学会了假设!课题:人在摔倒时的应对方法目标:1、探究在不同情况下跌倒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2、建立起克服困的信心与勇气。
学程:1、探究内容:(1)人是在哪些情况下摔倒的(奔跑、跳下、碰撞、脚、滑脱⋯⋯)上述原因行、分析,些摔倒象生率行排序。
(2)人在摔倒的方向(向前、向后、向⋯⋯)造成摔倒不同方向的原因行分析。
(3)人在摔倒着地的姿不同情况、不同方向摔倒的着地姿行研究,了解生害事故的原因。
(4)探究避免事故生的多种途径自我保意自我保方法地器材的改造(5)(6)建:增加的学内容[ 述 ] 探究学在多候,可能延伸至堂之外,种学方式也是符合程准理的。
案例中的探究内容的比合理,有的内容、有分析的内容,也有践的内容 ( 如自我保的方法 ) 。
然学生可能会得出各种不同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最后的建,增加些什么的学内容。
做不提高了探究学的价,而且体了探究学的用性。
体育教学案例你们有信心吗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目标:发展弹跳力。
同时,老师提供学生的最佳活动方式是跳绳。
对于这个学习目标,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弹跳力是跳跃能力中的一种,也是跳跃能力的基础,要发展弹跳力,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弹跳力的现状怎么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测量一下自己原地纵跳摸高的成绩是多少,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个成绩有了显着的提高,就说明弹跳力提高了。
于是学生们非常高兴地进行了原地纵跳摸高的原始成绩测试。
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方法和用多少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弹跳力了。
老师给了学生两周的时间,用什么方法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今天这节课上要用自己决定的方法进行练习,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咨询的机会。
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选择了跳绳,因为跳绳是最通常、最熟悉的练习方法,有一位学生选择了负重深蹲跳,另一位学生选择了负杠铃 (15 千克重 ) 站立连续跳,还有一位学生选择了背沙袋连续跳,热热闹闹地活动起来了。
可是,这样的弹跳力练习只能坚持几分钟就做不动了。
老师告诉大家,发展弹跳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参照别人的练习方法经常变换,一是有新鲜感,二是相互有调节和补充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持之以恒,天天练,但不过量。
老师还启发了所有跳绳的学生,用哪种跳的方式最有效?最后老师鼓励大家:“今天同学们的练习方法很多,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相信大家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进行练习的,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是大家展示自己进步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信心?”学生回答是响亮的:“有! ”[ 评述] 自主学习不是现场的即时表演,不是仅仅做几分钟练习,摆个花架子给别人看的。
老师也不仅是提出目标后放任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鼓励学生去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