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作墓志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
”明日以示尹。
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2)赖.以示予(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4)先.天下之忧而忧2.翻译下列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4.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答案】1.(1)诚然(2)依靠(3)探求(4)在……之前2.(1)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2)但是现在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
3.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4.写文章要对后人负责,一定要认真、慎重。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诚.为清佳”翻译为“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诚”意思是“诚然”。
“赖.以示予”翻译为“多亏请你看了”,“赖”意思是“依靠”。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翻译为“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求”意思是“探求”。
“先.天下之忧而忧”翻译为“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先”意思是“在……之前”。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
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
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
”权从之。
蒙荐甘宁升城督。
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
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
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窃:私下里,私自。
②拔:攻下;攻取。
③缘:攀援。
④张辽:曹军将领。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2)见往事耳(________)(3)权从之(________)(4)闻城已拔(_________)2.下面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B.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诸将欲作土山将以攻宋D.不能甚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翻译下面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对……说了解听从听说2.B3.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敌人城防已经修好,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取(皖城)。
4.甲文:①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②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乙文:①吕蒙推荐的甘宁身先士卒,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善荐人才;②“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印证了吕蒙“外援必至”、“不移时可拔”的论断,侧面衬托出他的战略眼光,料事如神。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孰.视之孰:同“熟”,仔细B.客之美.我者美:美丽C.期.年之后期:满一年D.臣之妻私.臣私:偏爱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马之.千里者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奉命于.危难之间C.皆以.美于徐公徒以.有先生也D.窥镜而.自视人不知而.不愠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邹忌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弊”进行类比,能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威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句话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上①以兵部郎中戴冑忠清公直,擢②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③,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冑奏:“据法应流④。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⑤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冑前后犯颜⑥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擢:提升。
③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④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⑤布:昭示。
⑥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欲.杀之欲:(2)天下无冤狱.狱: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3.通过选文可以看出戴胄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简述。
【答案】1.(1)想,想要(2)诉讼案件2.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3.示例:他(戴胄)是一个勇于进谏、忠诚耿直、秉公执法的人。
【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欲”是“想,想要”;“狱”是古今异义词,“诉讼案件”的意思。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的意思是: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思念。
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3)诚能如是.(________)(4)令心意不驰走.(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77.B3.(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4.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①先乎吾,吾从而②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①固:本来。
②从而:动词,学习。
③庸:副词,表示反问,岂。
1.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①吾从而师之②生平吾后③亦先乎吾④其闻道也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105.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__________”,主张不拘于______、____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
(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答案】1.D2.传道授业解惑地位(或“贵贱”“地位高低”等)年龄(或“长少”“年龄大小”等)【解析】1.从标点分号的使用可以看出前后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前后结构相同、互相对应。
从上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可以选择下句应为“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理解文章内容。
文章第二句,一个判断句总写了老师的价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注意第一空为原文填写)。
最后一句总结师道的根本: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为: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
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
夫妻相敬如宾。
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
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
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
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表叹息而去。
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B.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身孰若/保全大下乎C.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D.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庞公是一位避世隐居的高人,自食其力,从没有进过城府。
B.荆州刺史刘表去请庞公出山。
特意带了很多钱财表示城意。
C.庞公不愿做官,运用比喻给刘表讲了一番人各有志的道理。
D.庞公的妻子也是一位不慕荣华富贵的人,与庞公志趣相投。
【答案】1.A2.世上多数人都给子孙留下危险,现在只有我留给后代平安,只是留的东西不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A,即: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译为:荆州刺史刘表数次延请,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刘表便亲自出面去见庞公。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⑦均为名将。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注释)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官名。
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④慓悍:矫捷勇猛。
⑤薮泽:湖泽。
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
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
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下列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又以∕南方多薮泽B.审∕步伐便利C.继光为将∕号令严D.大猷老∕将务持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而信.之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实是欲界之.仙都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何陋之.有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答案】1.D2.A3.A4.请求招募三千人,把击刺的方法教给他们,交替使用长兵器和短兵器。
因此,戚继光的整支部队特别精良。
5.善于治军,果敢、刚毅,战功显赫等(写出两点即得满分)【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2020-2021中考语文 文言文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北周将贺若敦率兵渡江取陈湘州,陈将侯瑱讨之。
秋水泛滥,江路遂断。
粮援既绝,人怀危惧。
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
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
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
瑱等闻之,以粮为实。
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
湘、罗之间,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
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瑱军。
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
瑱军望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
敦甲士遂擒之。
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辄纳之。
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
如是者再,马畏船不敢上。
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
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
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
相持岁余,瑱不能制。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
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粮援既绝.绝:断绝B.人怀危惧..危惧:十分害怕C.牵以趣船..趣船:上船D.以继.军饷继:等待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A.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B.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C.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D.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若敦攻陷了陈朝的湘州,陈将侯瑱率兵反攻贺若敦,企图夺回湘州。
B.贺若敦修营垒,建房屋,废弃农业生产,显示其长期驻守湘州的打算。
C.战事初期,贺若敦军中经常有叛逃者骑马向侯瑱投降,侯瑱都予以接纳。
D.被贺若敦算计后,后来即使真有携带粮饷去投奔侯瑱的,侯瑱也不敢接纳。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__________(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__________(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__________(4)不私.于物私:__________(5)今则不然.然: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29.(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答案】1.(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2.(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何全节操而死的人。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3.汉室之隆立身成败4.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
②善行,指好的品行。
【解析】1.考查文言词汇的解释。
可根据句意理解词义:(1)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
(2)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3)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4)不存私欲。
(5)现在却不这样。
2.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
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①刺史曹芝。
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署②为府长流参军。
除③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
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双成诉云:“府君放贼去,百姓牛何处可得?”琼不理,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乃至百人。
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众人莫不洒泣。
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
(选自《北齐书·苏琼传》,有删改)(注释)①东荆州:南北朝时北魏设立,州治即今河南泌阳县。
②署: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
③除:任命,授职。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琼/幼时随父在边B.百姓牛/何处可得C.零县民/魏双成失牛D.知/宾非盗者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谒.(2)疑.(3)谕.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2)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苏琼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C2.(1)谒.(拜见)(2)疑.(怀疑)(3)谕.(告诉)3.(1)曹芝认为他的回答很奇特,让他代理府长流参军之职。
(2)天下难得到的是兄弟,容易获求的是田地,假如让你们得到田地而失去兄弟之情,怎么样?4.苏琼应对东荆州刺史曹芝的话,可看出他聪慧善辩(有出色的口才);苏琼任南清河太守时破获盗牛疑案,可看出他办案公正严明、细心谨慎;苏琼以情化解兄弟争地的矛盾,可看出他性情率直,一心为民。
【解析】1.C.零县民魏双成/失牛。
2.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二)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
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日:“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赢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B.沿.溯阻绝沿:顺着。
C.不以疾.也疾:快。
D.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
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语段(一)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分析。
4.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答案】1.B2.空荡的山谷传来了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3.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4.语段(一)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斯是陋室()(2)可以调素琴()(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4.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案】1.这调弄,弹奏少多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安贫乐道4.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斯”意思较为固定,为代词。
“鲜”现代汉语仍有,译为“少”。
“众”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译为“多”。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是“莲之爱”,应译为“对于莲花的喜爱”。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与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看题干中问题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文中有没有真抒胸臆的语句,寻找到这些关键语句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从文中作者关于陋室环境及陋室生活的描述可知,陋室之所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即主人安贫乐道,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
2020-2021中考语文 文言文 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4.要答好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两文中的两人的学习经历中,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然后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学习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然后勤奋刻苦,不怕困难,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答案】
48.(1)借(2)等待(3)才(4)完成
2.(1)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中浸几次。
3.(甲)作者学习之勤奋及从师求学之艰难;(乙)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4.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不怕困难。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文言文综合解答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
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注释)①支:通“肢”。
②使:假使。
③惮:怕,畏惧。
④乞:乞求,请求。
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2)劳.其筋骨(_____)(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4)非徒.愈病(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______________”,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答案】1.起,被起用使……劳累通晓只,仅仅2.(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及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良医不得尽其术4.甲文观点:生于优息,死于安乐。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综合题试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①先乎吾,吾从而②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①固:本来。
②从而:动词,学习。
③庸:副词,表示反问,岂。
1.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①吾从而师之②生平吾后③亦先乎吾④其闻道也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105.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__________”,主张不拘于______、____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
(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答案】1.D2.传道授业解惑地位(或“贵贱”“地位高低”等)年龄(或“长少”“年龄大小”等)【解析】1.从标点分号的使用可以看出前后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前后结构相同、互相对应。
从上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可以选择下句应为“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理解文章内容。
文章第二句,一个判断句总写了老师的价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注意第一空为原文填写)。
最后一句总结师道的根本: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为: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小题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
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
”郑君不听。
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
”郑君又不听。
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
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
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
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
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①叔瞻:春秋时期郑国的宰相;②虞:古代诸侯国名,下文的“虢”也是古代诸侯国名,③胰理:皮肤、肌肉的纹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这里比喻事物祸害刚露苗头时。
④持:控制,⑤兆:征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昔晋公子重耳出亡.亡:(__________)(2)郑君不礼.礼:(__________)(3)举兵伐.伐:(__________)(4)反.灭虞反:(__________)2.下列选项中,与“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键”的“以”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B.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
(2)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5.从文中可以看出郑君和虞君的性格有什么异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逃亡以礼相待讨伐同“返”,返回2.C3.(1)重耳是贤明的公子,您好好待他,可以积德。
(2)虞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建议),接受了晋国的宝玉,借给晋军道路。
4.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5.同:都不听取他人的正确建议,无远见,看问题肤浅。
2020-2021全国各地备战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请于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政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机,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客骚人..冥冥:昏暗..骚人:泛指文人B.薄暮冥冥C.春和景.明景:日光D.静影沉璧.璧:青绿色的玉2.下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衔远山,吞长江。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登楼时的感伤之情。
B.文章第三、四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情景交融。
C.“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劝勉滕子京。
【答案】1.D2.C3.A【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020-2021全国各地备战中考语文分类:文言文综合题汇编附答案
2.传道授业解惑地位(或“贵贱”“地位高低”等)年龄(或“长少”“年龄大小”等)
【解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从标点分号的使用可以看出前后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前后结构相同、互相对应。从上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可以选择下句应为“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对比现代文的意思,可适当猜测,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第二句,一个判断句总写了老师的价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注意第一空为原文填写)。最后一句总结师道的根本: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为: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据此理解作答。
(注释)①府属,幕府和下属官吏。②房乔,字玄龄,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府属多外迁,王患之______
②所以为莫及也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萧何与房玄龄有什么相似的优长?韩信和杜如晦有什么不同的优长?
【答案】
3.试题分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对比阅读的能力。(1)从文章内容来看,“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至如信,国士亡双”可以看出,萧何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从房玄龄向秦王(唐太宗)推荐杜如晦,杜如晦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可见房玄龄也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2)从“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来看,韩信是“将”,擅长率兵打仗,最终帮助帝王打下了天下,成就了大业;而杜如晦是“相”,善于辅佐帝王治理天下,经营天下。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臣,一个擅长带兵打仗,一个善于谋划国事。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郑之鄙人学为盖①。
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②。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
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
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下名言也!(选自刘基《郁离子》)补充注释:①盖:雨具。
②桔槔(jié gāo):一种从井里汲水的工具。
4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B.郑之鄙.人学为盖/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患.有所不辟也D.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微斯.人,吾谁与归2.把语段(一)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语段(二)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B.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C.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D.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4.请简述语段(一)中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请从语段以外另写出一条成语,概括两个语段所表达的共同观点。
【答案】1.C2.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能力。
(要求“所以”“动”“忍”“曾益”解释准确,整句通顺。
)3.A4.首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述“生于忧患”的道理,然后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述“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总结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备无患、防微杜渐、曲突徙薪等。
【解析】1.A狱官/贤士。
B边境,边远的地方/鄙陋。
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C 都是担心,忧虑。
D乃,就/代词,这。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所以,用这些来……。
动,使……惊动,震撼。
忍,使……坚韧。
曾,通“增”,增加。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根据文意: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
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A. 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4.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
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
本文首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接着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然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甲文告诉我们,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乙文启示我们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二、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因此可以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等成语来概括。
【点睛】译文甲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乙文,郑国一个目光短浅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
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
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
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
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
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
干旱连续两年。
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
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军服。
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2.(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__________(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__________(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__________(4)不私.于物私:__________(5)今则不然.然: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29.(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答案】1.(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2.(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何全节操而死的人。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3.汉室之隆立身成败4.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
②善行,指好的品行。
【解析】1.考查文言词汇的解释。
可根据句意理解词义:(1)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
(2)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3)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4)不存私欲。
(5)现在却不这样。
2.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注意:(1)悉:全。
(2)亲爱:亲近重用。
3.考查文本内容理解。
甲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文,陛下贞观之初,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直接影响立身成败。
4.考查词语的含义。
“唯善是与”出自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
善就是美德。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砥砺名节,不私于物,符合“善”的标准。
【点睛】参考译文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乙文:君子立身为人,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所处环境的影响。
陛下在贞观初期,励精图治,注重名节,不存私欲,乐于施与,亲近重用君子,疏远贬斥小人。
现在却恰恰相反,亲近小人,疏远君子,疏远君子是敬而远之;亲近小人,是轻信重用。
太近就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太远就不知道别人的正确。
3.(题文)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
(13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名之者谁?名:(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3)杂然而前陈者。
杂:2.(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2分)4.(小题4)《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答案】1.374.(1)取名,命名(2)消散(3)纷繁杂乱3.376.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