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二教案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二教案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掌握产业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的关系3.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差异4.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概念解释和案例分析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差异探讨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活动:介绍地理是什么,为什么学地理。

学生活动:听讲并理解。

2. 新课讲授(40分钟)(1)什么是产业区位因素?•产业区位因素是指由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生产技术和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决定下来的一种经济区域。

•影响产业区位因素的因素主要包括水、电、路、煤等资源、市场和交通等。

(2)产业区位因素与地域联系•产业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密切相关。

地域面积越大,交通、路网等区位因素越丰富,产业的发展越快。

•产业的规模发展,对交通区位的的依赖性越强,越需要在区位因素方面寻找优势。

•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共同影响着产业的发展走向。

(3)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差异•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先进技术多用于东部地区,工业密集区主要位于长江口、珠三角等地方。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经济发展也较快,在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山地和沙漠资源得天独厚,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区位因素相对比较优越。

3. 案例分析(30分钟)(1)中国煤炭行业区位优势分析•中国是煤炭大国,国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

•这些区域都与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干线紧密联系,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东北地区是煤炭主产区之一,新疆是煤化工产业的主题产区,山西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龙头产区。

(2)中国医药产业区位分析•中国医药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好,上海、江苏等地区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50%以上。

第3-1讲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案-2018年

第3-1讲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案-2018年

第3.1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1.识记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

2.理解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地域联系。

3.结合图表材料,判断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部门差异1.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①某个区域的区位。

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2)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

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分析。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位置要素;②自然区位要素;③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2.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异较大。

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不同产业,会有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如下表所示:1.产生原因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方式(1)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2)发展原则:与当地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3)布局要求:尽量发挥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优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高频考点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例1、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

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以下简称黎阳公司)的主要工厂车间均诞生于这一时期,1970年首批涡喷发动机在安顺平坝偏僻山区试装成功。

2009年3月,黎阳公司与贵阳市签订了共建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的《投资合作协议》。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湘教版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湘教版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湘教版
一、课题: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产业活动的区域条件;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和掌握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难点:明白产业活动的区域条件及其对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
1.引导学生从历史位置上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比如古代汉朝,西汉,东莱有着很多发达的商业活动,科技活动;
2.让学生讨论某一国家或地区在近代的发展及活动中,是否有区位优势有一定的地域联系的因素?
(二)导入:
1.从资源条件来讲,产业活动有其区位优势,比如:水和空间等;
2.从气候条件来讲,有的地域更适合农业的发展,有的地域更适合工业活动。

(三)讨论
1.在诸多地域条件中,学生要理解各因素条件
2.思考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加以控制和调节,提高地域条件。

3.在能源及区域位置上,如何增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四)小结: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域条件影响产业活动发展的过程;
2.要充分利用具有优势的地域条件,有效地改善和发展当地的产业活动; 3.要优化分布格局,综合利用资源,实现局部经济发展。

五、板书设计
1.资源条件:水、空间等
2.气候条件:农业、工业活动
3.能源及空间位置
四、地域联系:利用优势条件、综合资源、实现局部发展。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类型》教学设计(精品).doc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类型》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高考目标定位】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考纲知识梳理】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生产协作: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2)商贸联系:区际贸易、国际贸易。

(3)科技与信息联系。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构成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2、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3、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方法技巧】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设计

第一节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区联系1.经过对现实案例的剖析 ,记着区位的定义 ,学会剖析影响各样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联合生活实例记着商贸联系的含义及主要环节;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3.经过剖析家产活动地区联系的四个方面,能够对详细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研究和评论,培育研究问题的能力。

4.理解工业地区在布局上要发挥地区优势,就地取材 ,扬长避短。

一、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家产活动 :现代家产活动种类众多,包含农业、①③等 ,以及它们的部下部门。

2.家产部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1)农业和④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亲密。

⑤的生产活动 ,都离不开必定的自然条件。

石油开采活动的区位就遇到⑦、交通运输业、②、林业、⑥情况的限制、金融业、、渔业,并遇到⑧的影响。

(2)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由于工业生产所需的原资料、零零件、能源和⑨来自四周八方。

(3)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这些家产活动的区位主要指向⑩。

二、家产活动的地区联系1.必需性 :的地区差别;的不均衡。

2.方式(1)生产协作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之间的联系。

相对独立的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2)商贸联系区际商贸联系 :为知足区际物质流动的需要,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联系 :影响国际贸易联系的要素有关税、、制度的差别等。

(3)科技信息联系目的 :正确掌握市场动向, 实时获取技术创新的信息。

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实现了公司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公司之间科技与信息联系的,提升公司的营运效率与经济效益 , 增强发展后劲。

三、就地取材 ,扬长避短1.方向 :要与当地的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2.要求 :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 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建设规模较大的。

1.有生产协作联系的工业、公司之间只好集聚不可以分别吗?2.现代物流业有哪些方面的优胜性?研究一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互动研究 ] 1.读图 ,回答以下问题。

第3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1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第3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1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环节1:情景导入:一部手机的生产,需要160多种零配件,而不同的配件由不同工厂生产,甚至散落在全球各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散现象,能不能由一家企业统一生产加工组装完整手机?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教师授课时间 4.1课时 1 课题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掌握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的含义及环节。

(重难点)3.理解区位条件的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重点)多媒体Ppt 课件环节2 新课讲授: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特点(1)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产业及其下属部门。

(2)发展变化2.产业部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世界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这些产业活动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产业活动主要区位条件目的关系密切关系不大农业离不开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获取更多农副产品矿业受自然资源分布制约,并受交通影响利用区域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工业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降低成本,开拓市场,获经济条件的制约取最大利润商业主要指向消费人群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增加商品销量服务业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产生原因2.主要方式2.1.生产协作随着产品和生产工序的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不可能再由一家工业企业独立完成,并且生产配置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生产部门间的协作逐渐出现。

(1)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2)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2.2.商贸联系随着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商贸联系的形成、分类和作用如图:2.3.科技与信息联系科技与信息和企业产业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2.4 产业转移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产业地域的形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地域2.工业地域规划建设原则: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Ⅱ湘教版)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与地域联系教学设计眉县城关中学魏杰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知识理念分析】教材在本节主要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介绍了各产业活动的特点,阐述了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通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与科技与信息联系来完成,就是整个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的概述与基础知识。

【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

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如今,人类建设区域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

昔日广阔的草原与茂密的丛林,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良田;过去落后的手工作坊,陆续被现代化工业所取代;旧时荆棘密布、满目荒凉的原野,如今楼厦林立的,大道纵横…区域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今后如何走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所以,本章的第一节就重点从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上让学生来学习与分析,了解区域上的各种产业活动,如农业、工业等,影响它们的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因素就是什么?对区域的发展又有何关系?等相关内容,为本章节的核心“人类如何走可持续道路”打下基础,同时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

【学情分析】本章的内容涉及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的相关内容,学生首次接触这些知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理性认识不就是很强。

所以教学应该结合身边生活的案例,让学首先有兴趣学习本章内容与知识点。

然后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去合作讨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要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序、有效、有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区位”的概念,加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产业活动的基础认识与了解,而且,近乎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基本的地理思维也已经初具雏形。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2、建立学习小组;3、收集有关宝鸡主要农业与工厂的图片、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先学后导模式、媒体运用、学与教过程及设计目的。

高中地理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高中地理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2.了解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和信息联系以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能够分析某一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区位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四个方面,能够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一个案例进行评价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培养学生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经济现象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用全面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研究事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1.产业区位条件分析;2.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教学难点]产业区位条件分析。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进行分组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联系自身的实际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如何选择商场地点?【板书】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阅读思考】产业活动:第一产业活动(农业)、第二产业活动(采掘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活动(交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等)。

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因素是相同的吗?【点拨】人类对自身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例如,在选择工业区位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条件;而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光热与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交通以及市场条件则构成主要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

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部门也越来越多,因而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设计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产业活动区位条件》,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区位的概念,明确区位条件选择的重要性,并掌握不同产业活动的理想区位条件。

不仅使第二章《城市规划》知识运用地更加完善,更使对第二课时《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知识铺垫,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产业布局紧密的联系起来,尤其体现在企业选址等方面,因此教材体现出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材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了解到地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实用性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任务概述1、情感目标(1)使学生形成物质普遍联系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2)探索和发现自然社会现象和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社会现象和产业活动分布特点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通过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爱、用地里知识的乐趣;(4)培养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认知目标(1)了解不同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驱动力。

(2)学习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布局条件。

3、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一)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二)教学背景本课是高中一年级的一堂地理基础知识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有关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一些知识,根据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主题意旨,提出区位的概念,总结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条件。

(三)知识基础本节课是主要总结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生在学习了“区位”概念之后,通过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并通过问题与讨论总结出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条件。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样本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样本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Ⅱ湘教版)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和地区联系教学设计眉县城关中学魏杰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知识理念分析】教材在本节重要从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简介了各产业活动特点,阐述了产业活动地区联系通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和科技与信息联系来完毕,是整个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概述和基本知识。

【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地球上区域有大有小,进行着各种各样产业活动。

男耕女织田园生活,轰轰烈烈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如今,人类建设区域能力变得空前强大。

昔日辽阔草原和茂密丛林,已经变成一望无际良田;过去落后手工作坊,陆续被当代化工业所取代;旧时荆棘密布、满目荒芜原野,如今楼厦林立,大道纵横…区域建设成就和教训也给咱们留下了一种严肃话题:此后如何走人地协调发展道路?因此,本章第一节就重点从各种产业活动区位条件上让学生来学习和分析,理解区域上各种产业活动,如农业、工业等,影响它们发展及区位选取因素是什么?对区域发展又有何关系?等有关内容,为本章节核心“人类如何走可持续道路”打下基本,同步引起学生深深思考。

【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涉及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有关内容,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知识,大某些学生基本比较差,理性结识不是很强。

因此教学应当结合身边生活案例,让学一方面有兴趣学习本章内容和知识点。

然后由浅到深,由简朴到复杂去合伙讨论某些重要知识点。

要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序、有效、有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区位”概念,加之,学生已经具备了某些产业活动基本结识和理解,并且,近乎一年地理学习,学生基本地理思维也已经初具雏形。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2、建立学习小组;3、收集关于宝鸡重要农业和工厂图片、资料。

四、学时安排:1学时五、先学后导模式、媒体运用、学与教过程及设计目。

(一)课前自主预习————问题生成环节1 让学生自主看书(50——58页),填写下面本节课知识构造。

湘教高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湘教高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湘教高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湘教版高一年级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设计思想按新课程标准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它们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地域间的沟通,而且使传统地理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地域联系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使地域之间相对的时间距离比绝对的空间距离更有意义,地域之间的联系正在形成一个超越传统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

这部分内容可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设立一些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运输情境和相应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
教材分析教材对产业活动中的区位条件分析较简单,可采用活动的方法,而对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阐述较为深刻。

三维目标
知识:
1.了解农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理解区位条件变化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2.了解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生产协作、商贸、科技、信息)。

3.举例产....。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
3.强调产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具体的产业案例,撰写一篇短文。
2.提醒学生关注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产业活动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概念和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因素。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不同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3.介绍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的类型和特点,如产业链、物流、信息流等。
4.讲解产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如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地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例如,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这个产业集群会出现在这个地区?它的区位条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地域联系对该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何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此外,我还引导学生关注产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地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中“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产业布局的规律和特点。
在案例中,我选择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该产业集群包括纺织、服装、电子等多个行业。通过对该产业集群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产业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特点。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地理教案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之小船创作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理解: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个人行为和企业选址与区位产业活动区位条件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选择合适的地点,以节省时间和金钱企业选址充分考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该企业是否符合所在地区的发展方向,以及生产活动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1)现代产业活动特点①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

②发展变化(2)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差异产业活动类型区位要求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发区把世界各地资源与流动的资金吸引到本地,使地方产业活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商业和服务业主要指向消费人群1.地域联系的产生原因2.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生产协作工业生产依靠⎩⎪⎨⎪⎧⎭⎪⎬⎪⎫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形成产业链 (2)商贸联系 ①类型:一国范围内的区际贸易和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②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促进作用,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

(3)科技与信息联系①企业的产业活动与科技发明和信息交流密切关联。

②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电子商务加速发展。

③技术的地域扩散:包括近邻扩散、等级扩散和位移扩散。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产业地域的形成2.工业地域的合理布局(1)区域条件: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

(2)规划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3)发展方向: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4)布局原则: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

一、判断题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教案新部编本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以及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预习提纲】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 能举例说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能说出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通过学习能分析某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培养分析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一)生产协作如下图:工序1 工序2 工序3原材料——→工厂或车间1——→工厂或车间2——→……例如纺织工业:棉花→纺纱→织布→印染→成品;石油化学工业:油田→原油冶炼厂→石油化工厂→橡胶厂、塑料厂、制药厂等。

有些工厂生产某一产品的零部件,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或总厂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

如下图:请思考:钢铁工业的生产为什么必须要进行分工和协作?【讲解】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如下:再加上包括与钢铁生产有联系的工厂,往往会形成工业地域,进一步扩展则形成钢铁工业城市。

【课堂巩固】1.石油开采活动应A、接近于消费市场B、接近于原料地C、靠近交通便利地区D、接近于沿海地区2、下列产业活动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小的是A、棉纺厂B、电子工厂C、种植业D、渔业生产3、下列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产业活动是A、电视机装配厂B、海洋捕捞业C、服务业D、家庭畜牧业4、导致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原因是①资源的地区差异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④政治体制的地区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与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与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板 书: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师 目前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有很多,你能联系实际说说都有哪些活动吗? 生 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业等。
师 (补充)对,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在蓬勃兴起,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不同的产业活动,由于部门特点不同,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不同。
生 矿产是在历史时期生成的,开采活动的区位受矿藏状况限制并受到运输条件的影响。如:山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煤。攀枝花早期只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发现了大铁矿以后,攀枝花现在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人口已达中等城市规模。
师 这位同学知道的真多,矿业术的发展,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对来说,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那么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呢?
2.假设你是老板,你想建制糖厂,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建厂? 3.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建分公司,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找三位同学单独回答。) 生 (1)选择合适的地点,节省时间、钱。
(2)靠近原材料地,因为大约八吨甘蔗才产一吨糖。 (3)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师 三位同学回答处都很好。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区位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几个可能的区位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个最为理想的区位。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区位与我们的生活”
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50的资料,然后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区位? 生 区位就是地理位置。
师 (补充)区位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地理位置(位于哪里),二是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影响区位的因素或区位条件)。 (情景设置)1.购买日常用品,你会选择到哪里去买?

2013-2014高中地理湘教版二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学设计

2013-2014高中地理湘教版二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学设计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教学重点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9.宝钢之所有能够发展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因为( )
A。宝钢所生产的钢铁量居全国首位
B.依赖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
C.有丰富的科技人才
D.从事钢铁生产的各道工序的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再加上服务业,从而扩展成工业城市
10.关于商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阅读教材P58小栏目“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了解以下问题:
(1)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会出现纺织工业集群现象?
课堂检测
1.对矿业的生产区位有重要影响的是( )
A.水源 B。资源 C.劳动力 D.技术
2。世界上的劳动密集性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最终目的是( )
A.获得丰富资源 B.接近市场 C。雇佣廉价劳动力 D.降低生产成本
3。与摩托车厂配套的计速器厂、齿轮厂、轮胎厂等工厂,他们之间的联系属于( )
A。商贸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联系 D。生产协作联系
4.以创新地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连续地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强度逐渐减弱,这种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为( )
举些例子来说明.
思考并分析影响下列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
(1)荷兰的鲜花点缀世界许多大城市
(2)中国北方大超市出现南方的水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Ⅱ湘教版)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眉县城关中学魏杰一、教材分析:【教材版本】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知识理念分析】教材在本节主要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介绍了各产业活动的特点,阐述了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通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和科技与信息联系来完成,是整个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的概述和基础知识。

【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

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如今,人类建设区域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

昔日广阔的草原和茂密的丛林,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良田;过去落后的手工作坊,陆续被现代化工业所取代;旧时荆棘密布、满目荒凉的原野,如今楼厦林立的,大道纵横…区域建设的成就和教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今后如何走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所以,本章的第一节就重点从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上让学生来学习和分析,了解区域上的各种产业活动,如农业、工业等,影响它们的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什么?对区域的发展又有何关系?等相关内容,为本章节的核心“人类如何走可持续道路”打下基础,同时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

【学情分析】本章的内容涉及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的相关内容,学生首次接触这些知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理性认识不是很强。

所以教学应该结合身边生活的案例,让学首先有兴趣学习本章内容和知识点。

然后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去合作讨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要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序、有效、有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区位”的概念,加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产业活动的基础认识和了解,而且,近乎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基本的地理思维也已经初具雏形。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2、建立学习小组;3、收集有关宝鸡主要农业和工厂的图片、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先学后导模式、媒体运用、学与教过程及设计目的。

(一)课前自主预习————问题生成环节1 让学生自主看书(50——58页),填写下面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的变化:原因:农业、矿业:与密切相关不同产业的影响区位不同工业:受限制较少商业、服务业:与关系不大加工过程(工序)的联系:举例生产协作工业产品的联系举例工业生产→工业联系→工业地域→工业城市产生原因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商贸联系类型:分为贸易与贸易现代物流业的供应链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板书设计:(简易)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一)生产协作(二)商贸联系(三)科技与信息联系(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预习后生成的问题:学科长评价学习组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目的】本环节设计是基于新课改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环节2.通过上面学生自我学习情况,根据把基础知识,导学师带着大家梳理一遍。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理解本节课的大致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与教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学师:宝鸡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

有位外地游客第一次来宝鸡,白天,先打的找到了一家宾馆,在那里换了衣物,就逛街去了。

路上,给妻子发短信,告诉自己在宝鸡的住址。

这一天,他逛了很多地方,到了晚上,忘记了那家旅馆所在地。

于是,给妻子发短信:“速告我在宝鸡的住址”。

请同学们思考短文中的“住址”是否就是地理学科上的“区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导学师: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要求是否相同?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环节3预习检测或学生展示(教师根据学科、学情、学生等自由设计)如:分别让学习小组组选出三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的答案,其它组推荐三个代表来当评委,给他们进行评阅打分,看一看那个小组代表做的最好。

(教室里面一般刚好四个小组,其他情况由教师自己安排)最后教师用课件给出标准答案。

环节4重难点探究、合作学习【设计目的及形式】问题探究、诱发思维:小组互动,运用思维,理解区位概念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1)、假如你购买牙膏、电脑等商品,你会选择去哪购买?(学生活动:回答略(提示:学生讨论问题的同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下面的阅读材料)总结:1.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分布的;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2.我们个人的行为,各种产业活动,与区位的关系?推进新课【设计目的及形式】创造思维,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一】假如你想建厂当老板,你会把你的工厂选址在哪里?你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你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工厂类型由自己定)[问题二]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的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有好处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问题三]美国移动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除在中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立了技术研发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问题四]:假设你是我们故乡的县长,请问产业活动以后的规划建设的蓝图是什么呢?你的原则又是什么呢?探究后方法和知识自我总结:探究后的问题:学科长评价学习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环节5 学生课堂小结(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提纲)各个小组学派代表根据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提炼出本节课的知识提纲,其余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导学师在下面指导。

环节6、基础知识自我检测1.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植花生B、投资炒股C、石油开采D、石油冶炼2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它们之间的联系为()A、地理空间联系B、生产协作联系C、信息联系D、生产联系3.现代物流业的产生是为了()A、提高经济效益B、便于经济协作C、满足区际间物质流动的需要D、便于信息联系4.关于商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贸联系就是商业之间的联系B、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C、国际贸易比区际贸易联系比联系要密切得多D、发达国家或地区贸易不明显环节7:拓展训练(通过此题让学生理解产业活动的联系性,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

读“该地区工业与资源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可发展哪些工业部门?(按图中序号依次写出)(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______,以它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是面积______,发展程度______。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该地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的是()A.机床厂和氮肥厂B.制糖厂和纺织厂C.啤酒厂和精密仪表厂D.机械厂和造船厂环节8:课后学生反思和小结:我的问题我的收获【设计目的】提高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环节9 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业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B、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C、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D、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其次才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石油开采活动应A、接近于消费市场B、接近于原料地C、靠近交通便利地区D、接近于沿海地区3.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的多的原因是A、工业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B、工业生产一般不要求更多自然要素的投入C、工业生产需要工人和技术人员等D、工业生产需要的基本条件完全不同于农业4.甜菜制糖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原料产地B、技术力量C、市场D、廉价劳动力5、导致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原因是①资源的地区差异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④政治体制的地区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综合题M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其后M公司将生产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M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2)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设计目的】通过作业希望能起到检验学习效果、复习巩固提高的目的,而且还能起到举一反三、促进迁移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要上好一节充满学生自主探究的,而又非常有趣、有序、高效的地理课,这确实需要老师在课程设计的统筹安排上,在内容和教学主线的选择上做足文章. 教师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教学过程,课堂上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推举幕侧,当好导演,课堂教学不是预先准备好的教案的机械表演,而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真实地、生动思维过程的再现.这是新课改的精神所在。

不足之处:①内容多,容量大,课堂时间稍紧张。

②个别学困生对区位的理解不到位。

③没有让学生达到一种很激烈的思维碰撞。

补救措施:①控制好各小组的讨论时间,分配好学习小组任务的分解。

②给学生自由充足的展示空间。

③课后应该通过老师对学生展示进行规范,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