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水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身边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神奇的水》。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水现象。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水现象。
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玻璃杯、色素、盐、糖、滴管、搅拌棒、水龙头模型等。
学具:画纸、画笔、调色盘、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水龙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水龙头的开关、水流等现象。
(2)请幼儿模仿水龙头的开启、关闭动作,感受水流的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例题:如何节约用水?4.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用画笔、调色盘描绘出水的颜色和流动状态。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溶解性(2)节约用水方法: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2. 答案:幼儿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提高课堂互动性。
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1500字(精选4篇)

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1500字(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1500字(精选4篇) 大班教案。
《神奇的水》大班教案

《神奇的水》大班教案《神奇的水》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对水的认识,直观地感知水的毛细作用,发现水的张力。
2、能够大胆猜想,细心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尊重事实。
3、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索的方法及趣味,激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玩过水,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点及与人们的关系。
2、物质准备:幼儿方面:一次性杯子(有大半杯水)人手一个;托盘4个(每组一个),内放装了蜡笔的小碗、放了餐巾纸的小碗、抹布;四小碗回形针。
教师方面:装了一半水的杯子一个,装餐巾纸、回形针的小篮一个,装满水的大雪碧瓶两个。
3、环境准备:置放好桌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小朋友们好,以前老师带你们玩过水吗?(玩过)那你们发现水是怎么样的呢?其实,水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能让我们知道一些道理,想不想再来玩?(想)看,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取出餐巾纸并折叠)餐巾纸说:“我想把脚伸到水里玩一会儿,就伸到这里吧,画个记号清楚点。
你们猜猜,餐巾纸放进去后会发生什么事。
(要烂的)(要吸水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猜得对还是不对?二、通过操作,发现水的毛细现象和张力现象1、发现水会顺着纸往上“爬”这个特性(即水的毛细现象)。
①幼儿操作。
瞧,餐巾纸朋友已经在你们桌上了,轻轻拿起来,每人一张,可以用老师的方法,让水浸到有记号的地方,看看能发现什么,和你猜的是不是一样。
提问:谁来把发现告诉大家?(水是自己上去的还是你把纸都浸下去了?和你猜的一样吗?)看来,有时候猜想的和事实是不一样的,需要实验来证明。
②、教师验证。
老师也来试一试:我放到有记号的地方,看,水怎么样了?(爬上去了)太有趣了。
我们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怎么会往上爬呢?:原来,餐巾纸上有很多细小的毛孔,水会顺着毛孔往上爬。
这是水的一个本领。
想不想知道这个本领的名字呀?科学家把水的这个本领叫“水的毛细现象”。
拓展思维:请小朋友想一想,水碰到哪些东西也有可能会爬。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水”。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在水中的简单物理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
2. 培养幼儿对水的节约意识,懂得水的重要性,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 引导幼儿观察水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如浮力、折射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水中的简单物理现象,如浮力、折射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浮力实验器材、折射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小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容器,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浮力实验,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浮力现象。
(2)教师通过折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色素加入水中,观察水颜色的变化。
(2)让幼儿用小勺舀水,体验水的流动性。
4. 教学难点突破(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水的溶解性和浮力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溶解性(2)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3)水中物理现象:浮力、折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用水情况,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们分享。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画笔画出水的流动过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以及简单物理现象。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
教案名称: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水、不同颜色的墨水、吸管、杯子、搅拌棒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水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那么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特性吗?”以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水。
二、新课讲授(20分钟)
1. 水的基本性质
教师讲解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观察一杯清水,验证这些性质。
2. 实验活动:颜色的变化
将不同的颜色的墨水滴入水中,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
然后用搅拌棒搅拌,再次观察颜色的变化。
引导学生理解混合和溶解的概念。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活动,每组配发一套实验材料。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10分钟)
请各组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总结水的性质和实验中的科学原理。
五、课后作业
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有哪些东西可以溶于水,哪些不能溶于水,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实验可能做得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深化。
以上就是“神奇的水”这一主题的大班科学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

一、内容分析:《神奇的水》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大班上学期的活动内容。
在“神奇的水”的主题活动中,我有一个这样的大目标:“关心周围的水,观察大自然中的水景,了解我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体会人人都需要水。
”在大目标确定以后,我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进入该大主题的切入口——“玩水秘密多”,我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活动的小目标:如:“我来净化水”“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特性”“乐意做个护水小卫士”。
二、幼儿分析:大班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喜欢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大班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不断的尝试会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本次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在操作、尝试中创新发现秘密,使幼儿主动创新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设计思路: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生产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淡水。
这节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是针对现在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因此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节约用水,不保护珍贵的水源,甚至往清水源中投放污水、乱丢垃圾、污染水源,或者破坏河堤和梯田造成江河水土流失,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点水将是人的眼泪”。
幼儿喜欢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的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大胆想象进行创新,所以净化玩水活动就为幼儿创新提供了一个小平台。
以下是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1、谜语导入: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大胆讲述问题。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观看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神奇的水》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内容涉及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浮力现象、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转换。
2. 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水的浮力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浮力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冰、热水、浮力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笔、画纸、实验器材、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观察冰块,让幼儿触摸并描述感受。
(2)将冰块放入热水,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结合图片和视频,使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
(2)通过实验,展示水的浮力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动手做浮力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
(2)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2)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从小事做起。
5. 课堂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救生圈等。
(2)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水》2. 内容:(1)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浮力现象:轻物体浮在水面上,重物体沉入水底(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2)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现象,举例说明。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冰块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
(2)浮力现象:船只在水面上行驶,救生圈能让人浮在水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和浮力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

1.确保实践情景引入、新课导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
2.在实验环节,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观察、操作和讨论。
3.课堂总结与反思环节,留出一定时间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
2.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3.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用水情况,记录一天内的用水次数,并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拓展延伸:
(1)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现状。
(2)开展家庭节水活动,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水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自然奥秘》中的第三节“神奇的水”。详细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作用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2.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2.讨论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学习。
3.制作模型:教师应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设计解析
观察家庭用水情况,思考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助于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下是一些建议:
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关注家庭用水情况。
四、情景导入
1.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介绍水的颜色、透明度、流动性、溶解能力等基本特性。
2. 水的变化:探讨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并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固过程。
3. 水的应用:介绍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并引导幼儿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变化和应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水的性质、变化和应用。
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材料(水、杯子、冰块、热水、盐等)、图片、视频等。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水的存在和应用,如水池、河流、海洋等,引导他们思考水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课堂讲解: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讲解水的性质、变化和应用,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3. 实验操作:组织幼儿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他们思考溶解的原因。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水的三态变化,并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固过程。
5. 解决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让幼儿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六、板书设计水的性质:颜色、透明度、流动性、溶解能力水的变化:液态、固态、气态水的应用:饮用、洗涤、灌溉等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画一幅关于水的画,并写上水的用途。
答案:略2.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设计一个节约用水的标语,并拍照。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变化和应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实验材料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对幼儿的操作指导。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水的实验和讨论,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探索水的性质和应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对水的循环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水的性质、用途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水、水杯、冰块、热水、放大镜、水循环图、水泵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本、水循环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冰块、热水、普通水,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讲解水的性质(10分钟)(1)介绍水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等。
(2)讲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冰、水、蒸汽。
3. 水的用途(5分钟)引导幼儿思考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浴、灌溉等。
4. 水循环过程(10分钟)(1)展示水循环图,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2)进行水循环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
5. 节约用水(5分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6.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水的循环过程。
让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2. 水的变化:冰、水、蒸汽3. 水的用途:饮用、洗浴、灌溉等4. 水循环过程: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5. 节约用水:关闭水龙头、回收利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水的循环过程,并标注各环节。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思考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实验、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和水循环过程。
课后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水泵房,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如何保护水资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在设计这节大班科学公开课时,我以《神奇的水》为主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水的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知水的特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容器、水、色素、肥皂水、吸管、棉花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透明容器、一支吸管、一团棉花。
四、活动过程1. 引入:以“水的作用”为主题,让孩子们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洗手、喝水、浇花等。
2. 实验一:无色无味的水a. 向孩子们展示两杯透明的水,一杯加入色素,一杯不变色。
b. 让孩子们分别品尝两杯水,感知水的无色无味。
3. 实验二:透明的水a. 向孩子们展示一个透明容器,注入清水,让他们观察水的透明度。
b. 分别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棉花等物品,让孩子们观察水的变化。
4. 实验三:水的张力a. 在一个透明容器中注入水,放入吸管,让孩子们观察吸管在水面上的变化。
b. 让孩子们尝试用吸管将棉花吸起,感知水的张力。
5. 实验四:水的流动a. 在一个透明容器中注入水,放入吸管,让孩子们观察水的流动。
b. 让孩子们用吸管引导水的流动,感知水的流动性。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知水的特性。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孩子对水的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水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讨论,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一、教案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变态,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水的神奇之处。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水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步骤。
2.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水、吸管、食用盐、冰块。
3.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学生实验结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水是什么,以及水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占有空间等。
2. 实验步骤(20分钟)1.给每位学生一个透明玻璃杯,并让学生观察玻璃杯中的水的颜色。
2.让学生尝一尝杯中的水的味道,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3.让学生通过用吸管吹水的方式,观察水的表面,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4.在另一个杯子中加入一小勺食用盐,让学生观察水中加入盐后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5.给每位学生一个冰块,并让学生观察冰块的形状和颜色。
6.让学生将冰块放入杯子中,观察冰块融化后水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教学反思(10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1.水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2.水的味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3.吸管能在水的表面吹出一个泡泡,为什么?4.加入食用盐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5.冰块融化后的水和冰块前的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四、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教学反思中的回答,评价学生对水的性质和变态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五、延伸活动1.邀请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水,如河流、湖泊、雨水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观察水的不同特性,如水的表面张力、水的沸点等。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了对水的性质和变态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更加关注水的神奇之处,并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探索》第五单元“神奇的水”。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水的性质”,详细讲解水的无色、无味、无臭特点;第二章“水的用途”,介绍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节约用水”,引导幼儿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
2. 使幼儿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节约用水。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水的性质,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色素、杯子、盆子、毛巾、肥皂、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调色板、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装满水的杯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味道、气味。
教师通过向水中加入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出水的性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水的性质,让幼儿知道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
教师介绍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喝、洗、浇灌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水的用途。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肥皂洗手,讲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幼儿动手操作,用肥皂和水洗手,实践节约用水。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互相提醒要珍惜水资源。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水2. 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水的用途:喝、洗、浇灌等节约用水:用肥皂洗手、关闭水龙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水的用途,并说明理由。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水的用途是浇灌花草,因为水可以让花草生长,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让幼儿亲身感受水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节水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活动适用于大班幼儿园儿童,主要是通过亲身参与,以有趣、生动的方式引导孩子对水的认识和探索,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水的成分和性质。
2.学习水的不同状态。
3.了解水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用途。
4.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引入水的话题,引导幼儿们对水产生兴趣,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1.你们平时都喝什么水呢?2.水是什么?我们平时怎么使用水呢?3.你们知道水的三种状态是什么吗?第二步:探究水的性质1.观察水的性质首先,教师准备一个水桶,让孩子们围在桶旁,观察水的状态。
在观察完毕后,引导孩子们猜测水的性质,如温度、颜色等等,并让孩子亲自去验证自己的猜测。
2.科学实验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明白水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在手上涂抹肥皂,然后将手放在水里,观察水和肥皂发生的变化。
这时候,将会看到水波动并上涨,同时肥皂泡会被破裂,这说明水的密度比肥皂泡和孩子的手掌要大。
第三步:探究水的三种状态1.观察水的不同状态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水的三种状态,教师可以准备三个杯子,分别盛满水、冰块和蒸汽,然后让孩子们观察三种状态下的水,并让孩子们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2.实验演示教师可以进行以下两个实验演示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理解水的三种状态:a.将一碗水放在微波炉里加热,让孩子们观察到水的状态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化。
b.拿出一个装有冰块的碗并放在室外的太阳下,让孩子们观察冰块逐渐融化成液态的过程。
第四步:探究水的用途1.聆听故事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水的用途,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使用,如饮水、洗澡、做饭等。
2.小实验演示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演示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水的使用:a.洗手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洁水对身体的重要性。
b.种植实验,让孩子们在观察水培中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水在大自然中的作用的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神奇的水》。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认识水的重要性,并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用途以及水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用途以及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容器、色素、搅拌棒、水龙头模型、节水宣传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透明容器、色素、搅拌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水龙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水龙头的开关、水流等现象。
2. 讲解水的来源与用途(1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水是从哪里来的?水有哪些用途?3. 探索水的特性(15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水倒入透明容器,加入色素搅拌,观察颜色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节约用水教育(10分钟)(1)教师展示节水宣传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
(2)幼儿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方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完成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来源:雨水、地下水、自来水等。
2.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
3.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4. 节约用水:洗手时关紧水龙头、用废水冲厕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出自己生活中的节水场景。
答案:幼儿作品。
调查表内容:(1)我家一天用水量是多少?(2)我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的基础知识和节约用水意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

【导语】幼⼉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以及尽量为幼⼉创设条件,运⽤各种感官,动⼿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体验发现的乐趣。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 活动⽬标: 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和⽔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2、能⽤⾃⼰的语⾔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3、培养幼⼉对事物的好奇⼼,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的⼼得。
5、学习⽤语⾔、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教师:红⾊的饱和糖⽔、透明⽔。
幼⼉:抹布⼈⼀块 第⼀次操作:普通红⾊⽔、透明⽔(每⼈⼀份) 第⼆次操作:普通红⾊⽔、透明⽔(每⼈⼀份)、 糖(每组⼀份)勺⼦(每⼈⼀个) 第三次操作:红⾊的饱和糖⽔(每组⼀份) 糖(每组⼀份)勺⼦(每⼈⼀个)普通的红⾊⽔、透明的⽔(每⼈⼀份) 活动过程: ⼀、教师表演魔术,引起幼⼉活动兴趣。
1、导⼊,幼⼉猜测。
教师:今天谢⽼师要给⼩朋友表演⼀个魔术,请你看看,⽼师⼿⾥有什么?请⼩朋友仔细观察,⽼师把⼿⾥的红⾊的⽔倒在透明的⽔⾥,会变成什么样⼦呢? 2、教师实验。
教师:请⼩朋友仔细观察,⽼师慢慢的将红⾊的⽔倒在透明的⽔⾥,能不能变成两层? ⼆、幼⼉尝试探索实验。
1、试⼀试。
教师:⼩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神奇的⽔吗?现在请你们⽤桌上的⽔来试⼀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来。
2、讨论: 教师:⼩朋友,你们成功了吗? 教师:为什么你们没有成功呢?(想⼀想,和你旁边的⼩朋友说⼀说。
) 三、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再次进⾏探索。
1、出⽰糖。
教师:因为⽼师的⽔⾥加了⼀种的东西,⽽你们的⽔⾥没有,是什么呢?(糖) 教师:⽼师的⽔⾥加了糖,可是你们看到糖了吗?糖去哪了? 总结:糖都溶解在了⽔⾥,所以我们看不见。
2、幼⼉进⾏探索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神奇的水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观察,探索水的性质和特点。
2.学生能够理解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3.学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透明玻璃杯、水、饮管、纸巾、小塑料容器、小瓶子等。
2.图片或绘本:描绘水的不同形态和用途。
3.教具:扳手、浇水壶、水龙头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教师出示一本绘本或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
教师:大家看看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物体?学生:有鸟、花、树、小溪等。
教师:是的,我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一条小溪,请问大家小溪里有什么?学生:有水!水的摸索:1.教师拿起一杯水示范,让学生观察。
教师:大家看到了这杯水,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水吗?学生:因为要喝。
教师:还有其他用途吗?学生:可以洗澡、冲厕所、洗衣服等。
教师:是的,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平时要好好使用和节约。
2.教师让学生观察一杯清水。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杯水是什么样的?学生:是透明的。
教师:好,谁能告诉我,水有什么特点?学生:水不会变形。
教师:非常好,水是不会变形的。
那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特点。
3.实验一:水不会变形。
教师拿来一个小瓶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放进去(例如:小球、小鸭子等)。
教师:同学们,把你们选好的物体放进瓶子里,然后我们倒些水进去。
学生依次把物体放进小瓶子,教师帮助倒入水。
教师:同学们看,我们把物体放进了水里后,水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不会被物体撑开,这就是水不会变形的特点。
4.实验二:水可以进行变形活动。
教师拿出一根饮管,装满水后让学生用手捏住饮管下面一端。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能不能通过饮管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里吗?学生:不能。
教师让学生按捏饮管下端,然后放开。
教师:大家看,我们按捏饮管下端后,水不能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这说明水具有变形能力。
5.实验三:水的表面弹性。
大班科学神奇的水教案反思

反思如何更好地设 计和实施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实验等环节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测试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兴趣激发:评估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是否愿意继续探索 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互动和交流
教学效果的优化
教学方法的改进: 采用更加生动有 趣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资源的利用: 充分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如实验 器材、多媒体等, 增强学生的直观 感受和体验
课堂互动的增加: 加强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和 讨论,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表 达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 合理布置课后作 业,巩固所学知 识,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未来教学的建议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学建议与意见
第六章
对学生的建议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水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思考与讨论:通过思考与讨论,深入理解水的科学原理和应用 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了解更多与水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应用
对教师的意见
教学方法:采用多 种教学方法,如实 验、观察、讨论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课堂管理:加强课 堂管理,确保课堂 秩序和学生的安全
教学内容:注重教 学内容的趣味性和 实用性,结合学生 的实际情况进行适 当调整
与学生互动:加强 与学生的互动,关 注学生的反馈和问 题,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水》活动目标:1、自主探索接水管的多种方法。
2、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尝试用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拼图3张,小区模型楼房3幢;3盆水。
活动过程:1、拼图接水管。
(1)教师: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3幅水管拼图,可是它们乱了,请你们来把它们拼一拼。
(幼儿分成3组,每组4人,拼一张水管拼图)(分析:本着教材来源于生活的原则,我在活动伊始就给孩子出示了几张零散的拼图,首先是激发起孩子对这些拼图的兴趣,让孩子们以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老师的要求,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
)(2)介绍拼图上面的pvc管和二通接头。
教师:你们的拼图上有什么?(管子)这是什么管子?(pvc管)这是什么?.教.案网出处.教.案网出处(接头,有两个孔的是两孔接头)这些pvc 管子和接头可以连接吗?你是怎样连接的?(请两个幼儿来做示范)教师总结:管子和接头相连接,通过旋转接头可以改变管子的方向(示范)(分析:在介绍和使用pvc管和二通接头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孩子了解pvc管和二通接头的特点,这些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而且具有低结构材料的特点,既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动机和兴趣,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问题,又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特别是让幼儿上来尝试接管的活动,即让孩子知道怎样将各节管子相连接,而且为下一个环节做好有效的铺垫。
)2、玩接管游戏(1)教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管子和接头,请你们就按照这个图上的画面,将这段水管做出来。
试一试吧。
(幼儿分组按图做水管)(2)教师:请你说一说,你们这组是用哪些东西来做的?用到了什么材料?(分析:这个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对上个拼图活动的延续,也是对帮小区接水管活动的铺垫,我先让幼儿通过观察,然后对着现成的拼图,尝试拼装相应的水管实物图,幼儿对动手拼接水管特别感兴趣,能主动动手操作,和同伴协商解决问题。
在幼儿摆弄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幼儿拼出来的管子的长短是有出入的,但是老师并没有直接的给指出来,而始终充当的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在一旁暗暗观察,用隐形的指导语暗示幼儿,如你觉得这样对吗?仔细观察一下,好像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水”
活动内容分析:
第一环节调动孩子生活经验,引发孩子对水的兴趣;第二环节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使孩子了解水的神奇;第三环节引导孩子自主探索水的沉浮;第四环节也是活动延伸,引导孩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目标:
1 、教育孩子与同伴之间团结协作;
2 、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3 、发展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4 、鼓励孩子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 、水的用途图片
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多媒体画面;潜水艇多媒体画面;
3、探究沉浮的多种材料:
塑料瓶,木板,球等重量轻的物体;橡皮泥,石头,铁制品,装满
水的瓶子等重量沉的物体。
活动过程
1、导入:孩子们,你们看到盆里装的是什么?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水?
小节:你们说得特别好,天上地下,江河湖海里都有水,水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非常丰富,但是可以供我们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却很少。
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2、那么水都能用来干什么?或者说水有那些用途呢?观看图片。
3、水的用处可真多,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水。
你们知道吗,水还很神奇呢。
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观看水的三态变化)4 、你们说,水是不是很神奇呀!它还有更神奇的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倒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沉入水底下?哪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
(小朋友们动手的时候动作轻点,尽量不要把水溅到地板上)
提问交流:哪些材料可以沉,哪些材料可以浮?
5、你们能想办法借助一些材料让浮在水面的东西沉入水底吗?
(交流讨论:你们的办法真多,而且每个小朋友说的都和别人不一样)6 、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更有挑战的问题,你能让沉在水底的东西浮出水面吗?
(交流讨论:孩子们,你们真的是太棒了,每个人的办法都很特别,都很好)。
7、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玻璃瓶,请你去试一试,瓶子怎么样就能沉入水底?怎么样又能浮出水面?浮出水面的时候,你的瓶子和别的小朋友的瓶子样子一样吗?请注意,玻璃瓶是易碎品,我们要轻拿轻放。
(交流讨论:有的瓶子在水里站着,有的瓶子平躺着,还有的瓶子斜着象大炮,为什么会这样呢?
8、请看大屏幕
(潜水艇沉浮课件)
引导:储水仓里的水越来越多潜水艇就往下沉,水越来越少它就会向上浮。
我们的玻璃瓶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么,瓶子里装多少水它就站着?装多少水他就躺着呢?
这个问题留给小朋友们,你们拿着瓶子回自己班里试试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