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教育发展历程

死亡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在很多情况下,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成年人会选择对孩子隐瞒很多身边的死亡事件。然而这种出于善意的“保护”,很多情况下却没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内心的疑惑与不安,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道听途说”反倒加深了孩子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一件事情:对于死亡,隐瞒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死亡问题,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死教育势在必行。

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生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他们树立合理的死亡观,能够正确地对待他人之死与自我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死亡观;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探索各种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为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准备。勇敢地正视死亡问题,进而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与生存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个阶段。

然而,死亡似乎看起来是阴暗的、沉重的、令人内心寒颤的,如何以一种不那么沉重的方式来影响社会,教育学生?需要从事生死教育的教育者自身对生死问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看法,拥有正确的生死观。同时对生死与生死教育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生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演变。做到全面把握,避免一叶障目。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生死教育的发展历史,生死教育最先源于美国的“死亡学”研究,进而发展为“死亡教育”,最后在引入到台湾及内地时改叫为“生死教育”。其中详细的历史进程如下。

“死亡学”的研究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研究的内容广泛,包括自杀、堕胎、儿童与死亡、临终关怀,涉及的学科涵盖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心理学等等,随着研究额推进,“死亡教育”也在其中应运而生1。死亡教育在美国兴起的主要原因与美国社会的价值文化息息相关,“美国人崇尚年轻、成就、健康、个人主义、自我控制价值等,这些观点都无法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死亡问题。尤其是当代医疗技术,在本世纪中叶随着生命科学的突破性发展之后呈现风起云涌之势,却仍然对许多疾病束手无策,更为一向相信人定胜天的美国人增添不少死亡焦虑,死亡教育也由此应运而生。”2美国的死亡教育经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3,Pine(1977)认为美国死亡教育发展阶段分为第一阶段探索期(1928-1957),1928年以John C.Gebhart发表的第一篇对美国丧礼及殡仪馆的评论为标志,学界开始对死亡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第二阶段发展期(1958-1967),在此阶段死亡教育的内容已经纳入到了大学以及学院的正式课程设计之中,第一个死亡教育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成立;第三阶段兴盛期(1968-1985),在此期间Kubler-Ross(1969)《死亡与濒死》一书的问世,使得死亡教育领域受到了护理人员、神职人员、社工乃至普通大众的密切关注。到了70年代末期,死亡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学课程中被认可的一部分,其影响力也扩散到了中小学之中。此外,一些社会上的死亡教育相关的训练会以及工作坊十分普遍,各种有关死亡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媒体报道也越来越多;第四阶段成熟期(1985-)研究调查(1985)显示美国61%的大学都提供过至少一堂有关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而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医学院、药学院以及护理学院都已将死亡教育的相关课程纳入到了学科之中,由此可见死亡教育实施的

1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P11-P13

2郑晓江.穿透生死[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P296

3张淑美.「生命教育」研究、论述与实践[M]高雄:高雄復文图书出版社,2005。P3-P34

普遍情形4。

死亡学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再到1970年台湾引入死亡教育,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华人的谈死禁忌,导致死亡教育一直没有受到教育当局的重视,更无法谈在大中小学中推展开来。随着社会上的自杀问题日益严重使得教育研究者以及相关部门不得不对死亡问题加以重视,生死教育遂应此而生5。在死亡教育走向台湾,走向内地,发展成为生死教育的过程中,旅美华人,生死教育专家傅伟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傅伟勋根据自己在美的教学实践经验,将死亡学引入生命学之中,由此发展成为生死学,其所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1993年在台湾出版,标志着台湾生死学研究的兴起6。

大陆的生死学问题研究的春天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发生的中国首例安乐死按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安乐死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临终关怀的问题也得到了展开探讨与实施。在有关生死问题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下,我国学术界对于死亡问题的探索也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7。其中的生死学研究集大成者便是郑晓江教授,其出版的专著,如《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生死观》(1999)、《中国生死智慧》(2013)等,开辟了中国本土生死学研究的新天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教育课程对于医学院和普通大学都很陌生,更不要谈及中小学生。

在了解完生死教育的发展历史后,我们需要对于生死教育的概念加以确定区分,以便于更好更精确地来对其进行掌握,参见前人的研究调查能够帮助我们精准定位,抓住生死教育的核心所在,一如前文所提,生死教育源于美国的死亡教育,因此确定生死教育概念的前提,需要对死亡教育的概念加以了解与认识。

在国外学者对于死亡概念的界定中,KURlychek(1977)认为死亡问题可被定义为一个促进人们意识到死亡为生命之一部分的过程,死亡教育可以提供框架来帮助学生检视这些事实,并将之统合融于自己的生活中。Gibson等(1982)认为死亡教育是探讨死亡及濒死的相关课题及其与生活的关系之持续不断地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于死亡教育的界定,并不仅仅局限于死亡问题的探讨;界定的角度不同,但是都强调死亡教育内涵丰富,意义久远。

张淑美(2005)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说法,认为死亡教育(即生死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含义是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和濒死、丧失主题与现象,促使吾人深切反思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能够察觉生命的终极意义价值,是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超克死亡、省思,使吾人能够真正体会谦虚与真爱,展现人性光辉,活出生命真正的意义。在她所概括的生死教育概念中我们可以看见生死教育的意义深远,必须给予重视8。

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死亡教育及生死教育的概念界定可以发现,生死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死教育与死亡教育同义,但是由于华人的谈死禁忌,遂改叫“生死教育”,广义的生死教育包括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丧葬礼仪等,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生死教育包含于生命教育。由于广义的生死教育在大陆还没有完善建立,所以这里探讨的主要狭义的生死教育,也就是死亡教育。台湾学者林素霞等把生命教育分为伦理与生死两个取向,而大陆的生命教育现在倾向于伦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缺少生与死取向的探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发现生死问题时常困惑着学生,而学校却在生死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方面严重匮乏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认识生与死的问题,引导学

4黄天中.死亡教育概论2[M]业强出版社.1994年四月初版.P15-P21

5张淑美.「生命教育」研究、论述与实践[M]高雄:高雄復文图书出版社,2005

6胡宜安.现代生死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P29

7胡宜安.现代生死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P31-P32

8张淑美.中小学「生死教育」之实施[J]安宁疗护杂志,1988,(14):P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