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例题讲解1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常见试题解析

操作系统常见试题解析

操作系统常见试题解析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之一,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和协调各种任务。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习中,操作系统往往是必修课程,并且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一些试题。

本文将对常见的操作系统试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进程和线程1. 请解释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进程是计算机中的一个执行实例,是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系统资源。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流,是进程内的独立单元。

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包括虚拟地址空间、文件描述符等。

线程是为了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而引入的概念。

区别:- 进程之间相互独立,拥有各自的地址空间和系统资源;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 进程拥有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而线程共享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 进程需要耗费较多的系统资源,而线程较为轻量级。

2. 请解释用户态和内核态的概念。

用户态是指进程运行于用户空间,不能直接访问系统资源,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或者库函数来间接访问内核资源。

内核态是指进程运行于内核空间,可以直接访问系统资源。

在内核态下运行的代码具有更高的权限,可以执行特权指令,如访问硬件设备。

3. 请解释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有哪些?- 管道(pipe):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具有公共祖先的进程之间的通信。

- 命名管道(named pipe):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允许没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通信。

- 信号(signal):进程之间相互通知的一种机制,用于通知接收进程发生了某个事件。

-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

-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进程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进行通信。

- 信号量(semaphore):用于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二、内存管理1. 请解释虚拟内存的概念以及作用。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1:进程管理1.1 进程概念1.1.1 什么是进程?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内部运行时的实例。

它包含了程序及其执行所需的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等)。

1.1.2 进程的特征有哪些?- 动态性:进程是动态地创建、销毁和调度的。

-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运行。

- 独立性: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独立执行序列。

- 资源占有性:每个进程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资源。

1.2 进程调度1.2.1 什么是进程调度?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决定应该从就绪队列中选择哪个进程执行的过程。

1.2.2 进程调度的目标是什么?- 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多地利用CPU和其他资源。

-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快速响应用户请求。

- 公平性:确保所有进程都能得到一定的执行机会。

- 避免饥饿:避免某些进程永远无法获得CPU时间。

1.2.3 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 先来先服务(FCFS):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短作业优先(SJF):优先调度执行时间短的进程。

- 轮转调度(Round Robin):每个进程按照时间片轮流执行。

1.3 进程同步与互斥1.3.1 什么是进程同步?进程同步是为了协调多个进程的执行顺序,以确保它们按照预定的顺序访问共享资源。

1.3.2 进程同步的方法有哪些?- 互斥量(Mutex):通过对共享资源加锁实现互斥。

- 信号量(Semaphore):通过计数器实现对共享资源的控制。

- 事件(Event):通过等待和通知机制实现进程的同步和协作。

2:内存管理2.1 内存分配方式2.1.1 什么是内存分配?内存分配是将系统的可用内存分配给进程使用的过程。

2.1.2 常见的内存分配方式有哪些?- 连续内存分配:将进程的地址空间连续地分配在内存中。

- 非连续内存分配: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分散地分配在内存中。

2.2 页面置换算法2.2.1 什么是页面置换?页面置换是将内存中的某些页面移出内存,以便为新的页面腾出空间的过程。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一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以下是一些操作系统相关的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调度的基本单位。

请简述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区别。

答案:进程和线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区别:1、资源拥有: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如内存、文件等;线程共享所属进程的资源,但有自己的栈和寄存器等少量私有资源。

2、调度:进程切换开销较大,因为需要切换整个地址空间;线程切换开销小,只需要切换少量的寄存器和栈。

3、并发性:进程之间并发度低,因为切换成本高;线程之间并发度高,可以在一个进程内并发执行多个线程。

4、系统开销:创建和销毁进程的系统开销大;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相对较小。

习题二: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简述操作系统中常见的存储管理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常见的存储管理方式有:1、连续分配: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和分区分配(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

单一连续分配方式简单,但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固定分区分配缺乏灵活性,会产生内部碎片;动态分区分配会产生外部碎片。

2、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框,将进程空间划分为相同大小的页面,通过页表进行映射。

优点是没有外部碎片,缺点是存在一定的内部碎片。

3、分段存储管理:按照程序的逻辑分段,每个段有不同的长度和属性。

便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但会产生外部碎片。

4、段页式存储管理:结合了分段和分页的优点,先分段,再分页。

既便于实现分段共享和保护,又解决了外部碎片问题,但增加了系统开销。

习题三:死锁的产生条件及解决方法阐述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并说明预防死锁和避免死锁的方法。

答案: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四个:1、互斥条件:资源在某一时间内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2、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在持有部分资源的同时,又请求新的资源。

3、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其他进程强行剥夺。

操作系统练习题_及答案解析

操作系统练习题_及答案解析

操作系统练习题第一章引言(一单项选择题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

A.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2.操作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因此它必须使计算机( A.使用方便B. 高效工作C.合理使用资源D.使用方便并高效工作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

A.分时操作系统B. 批处理单道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批处理多道系统4.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系统。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B. 办公自动化系统C.化学反应堆控制系统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5.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 。

A.控制程序的执行B.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C.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D.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6.计算机系统把进行( 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A.CPU 管理B.作业管理C.资源管理D.设备管理7.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 。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B. 无法协调资源分配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D 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8.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 。

A.控制生产流水线B.调试运行程序c.大量的数据处理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9.在混合型操作系统中,“前台”作业往往是指( 。

A.由批量单道系统控制的作业B.由批量多道系统控制的作业c.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D.由实时系统控制的作业10.在批处理兼分时的系统中,对( 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

A.批量作业B.前台作业c.后台作业D.网络通信11.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它( 。

A.十分注重系统资源的利用率B.不强调响应速度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1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B.共享网络个的资源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13.SPOOL技术用于( 。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点例题整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点例题整理)

操作系统--整理自老师上课所讲考点及所讲例题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是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应具有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等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应具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等功能;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应具有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等功能;文件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应具有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等功能;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通常可分为用户接口和程序接口两大类。

3、操作系统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4、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化结构、分层式结构、微内核结构(优点:由于独立于服务器实现各种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服务器运行在用户态,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移植性;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分层式结构与模块化结构的异同点:都是基于模块和分解的思想,前者各模块间是有序的,各层次层次间是单向调用关系,模块间的组织结构和依赖关系更加清楚可靠。

5、操作系统的类型:(1)批处理系统(2)分时系统(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优点:响应快、界面友好,多用户、便于普及,便于资源共享)(3)实时系统(优点:相应时间快)----与分时系统的主要区别:交互能力较弱、系统专用,相应时间更严格、及时,可靠性要求更高。

第二章进程管理1、程序:(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2)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型、不可再现性2、进程;(1)定义: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资源分配和处理机调度的独立单位。

(2)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3)进程控制块(PCB):是进程实体(由程序段、相关数据段和PCB三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例题汇总

操作系统例题汇总

1.2例题精选例1.1如何理解虚拟机的概念?解:一台仅靠由硬件组成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裸机,不易使用。

操作系统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了许多服务,从而把一台难于使用的裸机改造成了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虚拟机。

所谓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前者是实际存在的,而后者是虚的,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

在单CPU的计算机系统中能同时运行多道程序,好像每个程序都独享一个CPU,这就是虚拟。

在构造操作系统时,把操作系统分成若干层,每层完成特定的功能,从而形成一个虚拟机。

下层的虚拟机为上层的虚拟机提供服务,这样逐次扩充以完成操作系统的功能。

讨论“虚拟”的概念体现在操作系统的方方面面。

例如,虚拟存储器,使一台只有4MB 内存的计算机可以运行总容量远远超过4 MB的程序;虚拟外设,能够使多个用户同时访问该外设等。

例1.2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解: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是指把一个以上的程序存放在内存中,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程序共享CPU和其他计算机资源。

其主要优点是:(1)CPU的利用率高:在单道程序环境下,程序独占计算机资源,当程序等待I/O操作时CPU空闲,造成CPU资源的浪费。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多个程序共享计算机资源,当某个程序等待I/O操作时,CPU可以执行其他程序,这大大地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设备利用率高: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内存和外设也由多个程序共享,无疑也会提高内存和外设的利用率。

(3)系统吞吐量大: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减少了程序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讨论多道程序在计算机中并发地运行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特征。

早期的单道批处理系统与人工操作相比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系统中仍有较多的空闲资源,系统的性能较差。

多遭批处理系统虽有很多优点,但这种系统交互能力差,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长。

多道程序处理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多个程序合理、有序地共事处理机、内存、外设等资源。

操作系统经典习题解释

操作系统经典习题解释

●假定一个阅览室最多可容纳100人,读者进入和离开阅览室时都必须在阅览室门口的一个登记表上进行登记,而且每次只允许一人进行登记操作,请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实现上述问题的同步。

定义信号量sum,mutex,初值分别为100,1。

(3分)则第i个读者的活动描述为:procedure P i(i=1,2,3……)beginwait(sum);wait(mutex);登记;signal(mutex);进入阅览室;阅读;wait(mutex);登记;signal(mutex);离开阅览室;signal(sum);end●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有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时,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将独木桥的两个方向分别标记为A和B;并用整形变量countA和countB分别表示A、B 方向上已在独木桥上的行人数,初值为0;再设置三个初值都1的互斥信号量:SA用来实现对countA的互斥访问,SB用来实现对countB的互斥访问,mutex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行人对独木桥的互斥使用。

则具体描述如下:Var SA,SB,mutex:semaphore:=1,1,1;CountA,countB:integer:=0,0:beginparbeginprocess A: beginwait(SA);if(countA=0) then wait(mutex);countA:=countA+1;signal(SA);过独木桥;wait(SA);countA:=countA-1;if (countA=0) then signal(mutex);signa(SA);endprocess B: beginwait(SB);if(countB=0) then wait(mutex);countB:=countB+1;signal(SB);过独木桥;wait(SB);countB:=countB-1;if (countB=0) then signal(mutex);signa(SB);endparendend设公共汽车上,司机和售票员的活动分别是:司机的活动:启动车辆;正常行车;到站停车;售票员的活动:关车门;售票;开车门;请用记录型信号量机制实现上述问题的同步。

操作系统例题分析课件

操作系统例题分析课件
操作系统例题分析 课件
目 录
• 进程管理 • 内存管理 • 文件系统理
进程的定义与创建
总结词
描述进程的定义和创建过程
详细描述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的创建 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或进程间通信等方式实现,需要分配给进程相关的资源,如 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等。
例题四:设备驱动程序开发问题
总结词 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驱 动程序开发问题主要考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能 力。
详细描述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问题需要考虑设备的特性和功能,设计 合适的驱动程序框架,并实现设备的初始化和控制功能。
解题思路 解决设备驱动程序开发问题需要深入了解硬件设备的特性 和规范,采用合适的设计模式和编程语言来实现驱动程序, 并确保驱动程序的稳定性和性能。
可变分区
可变分区方式允许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地分配内存分区。这 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内存,但管理起来相对复杂。
内存的段式管理
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
将内存分为多个逻辑段,每个段的大小 可以不同。每个段用于存储程序的一个 部分,如代码、数据等。这种方式的优 点是便于程序的模块化和保护,但会增 加管理的复杂性。
VS
段的保护
在段式管理中,可以通过对段进行访问控 制来保护程序的安全运行。例如,可以限 制某个段只能被某个进程访问,或者限制 某个段只能执行读或写操作。
内存的页式管理
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
将内存分为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大小固定。 每个页面可以存储程序的一个部分。这种方 式的优点是便于管理,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内 存空间。
驱动程序的分类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块设备驱动程序、网络 设备驱动程序等。

(完整word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例题解析之一

(完整word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例题解析之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例题解析之一【例1】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分析:操作系统是系统的一个系统软件,不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还管理软件资源,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软件资源的总指挥部,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例2】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分析:研究操作系统有多种观点,有软件的观点、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的观点、进程的观点、虚机器观点、服务提供者观点以及用户的观点。

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接口。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例3】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分析:在分时系统中采用了分时技术,即把处理机的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终端作业使用。

若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内,作业没有执行完,它必须将CPU交给下一个作业使用,并等下一轮得到CPU时再继续执行。

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用户的数量成反比,即用户数越多,响应时间越长。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例4】并发和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两者之间互为存在条件。

分析:操作系统共有四个主要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

其中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一方面,资源的共享以程序(进程)的并发执行为条件,若系统不允许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管理,协调好诸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也必将影响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共享。

【例5】如果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它所追求的是计算机资源的高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但时间响应不太及时,则属于类型;如果操作系统可靠性高,时间响应及时,但仅有简单的交互能力则属于类型。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

(一)在某个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作业J 有4个页面,分别被装入到主存的3、4、6、8块中,假定页面和存储块的大小均为1024字节,主存容量为64 KB 字节 (1) 写出J 的页表(2) J 在CPU 上运行时,执行一条传送指令 “ mov 2108,3102 ” 变换出两个操作数的物理地址 (3) 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的逻辑地址结构为多少二进制位,页号和页内位移各用那些位描述? 解:(1)(2) mov 6204,8222(3) 逻辑地址为16 个二进位,第0~9位表示页内位移,第10~15位表示页号(二)在一个使用交换技术的系统中,按地址从低到高排列的内存空间长度是10KB 、20 KB 、18 KB 、7 KB 、12 KB 、15 KB 。

对于下列顺序的段请求:(1)12 KB (2)10 KB (3)15 KB (4)18 KB (5) 12 KB分别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说明空间的使用情况(指出那个请求占用那个空间)。

哪种算法不能接纳该请求序列?解:↓ ↓↓ 10KB12 KB ↓ ↓ ↓12KB 10 KB 10 KB ↓ ↓ ↓15KB 12 KB 15 KB ↓ ↓ ↓15 KB 12 KB ↓ ↓ ↓12KB 18 KB ↓ ↓ ↓12 KB首次分配 最佳分配最坏分配(三)回答以下问题1.若进程PA 和PB 要对某公共变量进行操作,PA 的临界段为CA ,PB 的临界段为CB , 用P 、V 操作实现PA 和PB 之间的互斥。

2.已分配给用户,由于空闲区容量大于作业长度而剩余下来的空闲区,称为“内部碎片”。

因容量太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无法分配出去的空闲区,称为“外部碎片”。

填写下表(打√),说明在各种内存分配方式中,有可能存在哪种类型的“碎片”答: 1.S=1 进程PA 进程PB P(S) P(S) CA CB V(S) V(S) 2.(四)某作业采用离散分配方式。

操作系统原理题目及解析

操作系统原理题目及解析

操作系统原理题目及解析1. 什么是操作系统?请简要描述其功能和作用。

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程序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协调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对计算机系统的统一和高效管理。

2. 请解释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并比较二者的区别。

进程是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的实例,它具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一组资源,可以独立运行、调度和分配资源。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独立执行单元,它共享进程的资源,拥有自己的执行状态、程序计数器和栈,可以与其他线程共享进程的上下文。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 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利用进程间通信(IPC)机制,而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更加方便、高效。

- 进程具有独立的地址空间,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 进程切换开销较大,需要保存和恢复进程的完整上下文,而线程切换开销较小。

3. 请说明进程调度的算法和常见的调度算法有哪些。

进程调度的目标是合理地分配CPU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响应时间,并尽量保持公平性。

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包括:- 先来先服务(FCFS):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适用于长作业时间和没有时间要求的任务。

- 短作业优先(SJF):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先执行,适用于短作业时间和任务紧迫的情况。

- 优先级调度: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进程先执行。

- 时间片轮转(RR):将CPU时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时间片,每个进程按照时间片轮流执行。

-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将进程按照优先级分成多个队列,每个队列可以有不同的调度算法,进程根据执行情况在队列之间切换。

4. 解释虚拟内存的概念和作用。

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内存管理机制,它将物理内存(RAM)和磁盘上的存储空间结合起来,为每个进程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连续的地址空间。

操作系统例题

操作系统例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典型例题解析2007-11-13 21:29:43| 分类:学习材料|字号订阅【例1】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可按(A )顺序排列。

A、长度递增B、长度递减C、地址递增D、地址递减分析:最佳适应算法要求每次都分配给用户进程能够满足其要求的空闲区中最小的空闲区,所以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我们把所有的空闲区,按其大小以递增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

这样,第一个找到的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符合要求中最小的。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例2】虚拟存储技术是(B )。

A、扩充主存物理空间技术B、扩充主存逻辑地址空间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技术分析: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

具体地说,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实际上,用户所看到的大容量只是一种感觉,是虚的,故称之为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技术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存储器管理技术、故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小型机器和微型机中。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例3】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A )。

A、分页存储管理方式B、分段存储管理方式C、多重分区管理D、可变式分区管理分析:“零头”也就是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无法被利用的小空闲区。

在有些内存管理方式下,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内存的碎片会占据相当的数量的空间。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多重分区管理、可变式分区管理都会因为内存分配回收产生“零头”,而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事先划分好的内存块为单位分配回收内存,所以不会产生“零头”。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例4】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B )引起的。

A、交换的信息量过大B、置换算法选择不当C、内存容量不足D、请求分页管理方案分析:“抖动”现象是指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为此,又要换出其他页,而该页又很快被访问,如此频繁地置换页面,以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页面置换上。

操作系统习题讲解Word版

操作系统习题讲解Word版

操作系统习题讲解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______ 是不正确的。

• • •A、管理资源的程序B、能使系统资源提髙效率的程序C、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2、_________ 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及时性B、实时性C、交互性D、独立性3、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划,通常采用 ______ 来保证按劣存取的安全性。

A、建立索引表B、多级目录结构C、重冬翻译机构D、建立指针4、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_______ oA、交互性和响应时间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C、灵活性和可适应性D、实时性和可靠性5、对于辅助存储器,______ 的说法是正确的。

A、可被中央处理器直接访问B、能永久地保存信息,是文件的主要存储介质C、是CPU与主存之间的缓冲存储器D、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设备6、中文Windows系统本身不提供的_______ 输入法。

A、全拼B、双拼C、微软D、五笔字型7、Windows XP不支持__________ 文件系统。

A、F AT32B、 NTFSC、 ext2D、 FAT按硬件结构来划分操作系统,可分为_______ 。

A、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B、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C、分时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多媒体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多媒体操作系统9、淸理磁盘不能对_____ 进行整理。

• •A、硬盘B、软盘C、光盘D、以上三种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菜单命令后的“…”表示OA、暂时不能用的菜单B、选择该项后会出现子菜单C、选择该项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D、该项已经被选中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程序窗口不包含部分。

A、标题栏B、选项卡C、工具栏D、最小化、最大化/恢复按钮、关闭按钮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话框与其它窗口相比有什么区别oA、没有菜单栏B、对话框可以移动,不能改变窗口的大小。

操作系统习题解析

操作系统习题解析

母 { p(plate); P(orangempt y); 放桔子; V(orangefull); V(plate); }
儿 { p(orangefull); P(plate); 取桔子; V(plate); V(orangempty); }
mutex 盘子 a表示爸爸是否在盘中放入苹果 b 女儿是否可吃苹果 c表示妈妈是否在盘中放桔子 d为儿子是否可吃桔子
3.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先 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 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A:2 B:3 C:4
4.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性)主要是根据(A)确定的,而试试系统的响应时间 则是由(B)确定的。 A,B:(1)时间片大小;(2)用户数目;(3)计算机运行速度;(4)用户所能 接受的等待时间;(5)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6)实时调度。
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三个方面,比较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P11
已知一个求值公式(A2+3B)/(B+5A),若A,B已赋值,试画 出该公式求值过程的前趋图,并用信号量解决公式的求解过程。 开始 S1:x1=A*A S2:x2=3*B S3:x3=5*A S1 S4:x4=x1+x2 S5:x5=B+x3 S4 S6:x6=x4/x5 结束 S5 S2 S3
A:1
B:2
C:4 D:2
7.下面8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 ) A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B 航空定票系统;C 过程控制系统;D 机器翻译系统;E 办公自动化 系统;F 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G情报检索系统;H导弹的制导系统

操作系统 习题讲解

操作系统 习题讲解

A~E: ① 60 ② 67 ③ 70 ④ 78 ⑤ 80 ⑥ 89 ⑦ 90 ⑧ 100 ⑨ 110 ⑩ 120
三、死锁问题 1.系统中有R类资源m个,现有n个进程互斥
使用。若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w,那么 当m、n、 w取下表的值时,对于表中的a-e五种 情况,(R1, R2和R3,可用资源数分别为8, 7和4。 在T0时刻系统中有P1、P2, P3, P4和P5五个进程,这些进程对资源 的最大需求量和己分配资源数如下表所示。在T0时刻系统剩余的可用 资源数分别为(24)。如果进程按(25)序列执行,那么系统状态是 安全的。
(21)A.28 B.58 C.61 D.64 (22)A.3 B.5 C.8 D.13
2.在有一台处理机CPU和两台输入车输出设备IOI和IO2,且能够实现抢先 式多任务并行工作的多道程序环境内,投入运行优先级由高到低的P1、 P2和P3P这3个作业。它们使用设备的先后顺序和占用设备时间分别是: 作业P1:IO2(30ms)、CPU(10ms)、IOI(30ms)、CPU(10ms) 作业P2:IOI (20ms)、CPU(20ms)、IO2(40ms) 作业P3:CPU (30ms)、IOI (20ms) 假设对于其它辅助操作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作业P1、P2、P3从投入到 完成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A ms、 B ms、 C ms。3个作业从投入运行到 全部完成,CPU的利用率约为 D %,IO1的利用率约为 E % 假设在系统中仅有这3个作业投入运行,各设备的利用率是指该设备的 使用时间同作业进程组全部完成所占用量长时间的比率。
供选择的答案: (25) A.P(S1) B.P(S2) C.V(S1) D.V(S2) (26) A.P(S2)、V(S2)和 V(S1) B.P(S1)、V(S1)和 V(S2) C.V(S1)、P(S2) 和 V(S2) D.V(S2)、P(S1)和 V(S1)

操作系统例题讲解1

操作系统例题讲解1

操作系统例题讲解1操作系统例题讲解一、调度算法对如下表所示的5个进程:采用可剥夺的静态最高优先数算法进行调度(不考虑系统开销)。

问题:⑴ 画出对上述5个进程调度结果的Gantt 图;⑵ 计算5个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解:⑴ 调度结果的Gantt 图如下: 024 579 101214(2) 时间计算:二、存储管理某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式,页面大小为2KB ,每个进程分配的页框数固定为4页。

采用局部置换策略,置换算法采用改进的时钟算法,当有页面新装入内存时,页表的时钟指针指向新装入页面的下一个在内存的表项。

设当前进程P 的页表如下(“时钟”指针指向逻辑页面3的表项):逻辑页号0 1 23 4 5 问题:⑴ 当进程P 依次对逻辑地址执行下述操作:① 引用 4C7H ;② 修改 19B4H ;③ 修改 0C9AH ;写出进程P 的页表内容;⑵ 在⑴ 的基础上,当P 对逻辑地址27A8H 进行访问,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解:页面大小为2KB ,2KB=2×210=211,即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地址编码的低11位为页内偏移;⑴①逻辑地址4C7H=0100 1100 0111B,高于11位为0,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0;引用4C7H,页表表项0:r=1;②逻辑地址19B4H=0001 1001 1011 0100B,高于11位为3,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3;修改19B4H,页表表项3:r=1, m=1;③逻辑地址0C9AH=0000 1100 1001 1010B,高于11位为1,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1;逻辑页1不在内存,发生缺页中断;①、②两操作后,P的页表如下:逻辑页号12345按改进的时钟算法,且时钟指针指向表项3,应淘汰0页面,即把P的逻辑页面1读到内存页框101H,页表时钟指针指向表项2。

并执行操作:修改0C9AH。

经上述3个操作后,P的页表如下:逻辑页号12345⑵逻辑地址27A8H=0010 0111 1010 1000B,高于11位为4,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4;页面4不在内存,发生缺页中断;按改进的时钟算法,淘汰页面2,页面4读到110H页框,所以,逻辑地址27A8H对应的物理地址为:0001 0001 0000 111 1010 1000B=887A8H。

操作系统-例题选讲

操作系统-例题选讲
23
操作系统 - 例题选讲
例6:
在以进程为单位进行对换时,每次是单位进行对换时,并非每次都要将
整个进程换出。这是因为:
(1)从结构上看,可把进程看作是由程序段、 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所组成。其中的进 程控制块通
常都常驻内存而不被换出。
(2)程序段或数据段可能正被若干进程共享,
2F6AH,且第0、1、2页依次存放在物理块5、10、
11中。问该逻辑地址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20
操作系统 - 例题选讲
例4:
在一个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的页面 走向为:4、3、2、1、4、3、5、4、3、2、1、5,当分 配给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4时,试计算采用下列淘 汰算法时的缺页率,并比较其结果。 1)最佳置换淘汰算法(OPT) 2)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FIFO ) 3)最近最久未用淘汰算法( LRU )
14
操作系统 - 例题选讲
例2:
假设某计算机系统有R1和R2两类可再使用资源 (其中R1两个单位,R2一个单位),它们被进程P1 和P2所共享,且已知两进程均以如下方式使用资源。
申请R1 申请R2 申请R1 释放R1 释放R2 释放R1
试给出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到达的死锁点,并画 出死锁状态的资源分配图。
入ab段时,应让另一方向等待的车辆进入ab段行驶。 请用wait、signal工具对ab段实现正确管理。
11
操作系统 - 例题选讲
答:
Semaphore s, mutexab,mutexba Pab: Wait(mutexab) Countab++ If countab=1 then wait(s); Signal(mutexab) enter; ….. wait(mutexab) countab- -;

操作系统典型例题分析

操作系统典型例题分析

1操作系统引论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关于操作系统,至今沿无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对操作系统的定义有各种说法,不同的说法反映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所揭示的操作系统的本质特征。

(1)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2)从硬件扩充的角度,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功能的一次扩充。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以及用户接口。

2、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把多个程序同时放入内存,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并发地在处理机上运行。

特点如下:(1)多道,即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入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2)宏观上并行,是指同时进入系统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

(3)微观上串行,是指在单处理机环境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地占有CPU,交替执行。

3、批处理系统是怎样的一种操作系统?它的特点是什么?批处理系统是一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

在该系统中,用户的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及程序的处理步骤)被成批地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用户的作业自动地执行。

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是“成批”和“自动”。

成批是指多个作业同时进入系统,其中一部分放在内存中,其余的入在外存的后备队列中,这样便于系统搭配合理的作业使之执行,从而充分发挥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作用。

自动是指作业一旦提交,用户就不能干预自己的作业。

4、什么是分时系统?什么是实时系统?试从交互性、及时性、独立性、多路性和可靠性几个方面比较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在这样的系统中,用户感觉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好像独占计算机一样。

实时系统是指系统对特定输入做出的反应速度足以控制发出实时信号的对象。

“实时”二字的含义是指在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并在被控对象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快速反应。

操作系统例题

操作系统例题

操作系统例题1、什么是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协调各种设备和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界面与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界面等。

3、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答:进程是指计算机中已运行的程序的实例,线程是进程中的执行单元。

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包括内存空间、文件等。

4、什么是死锁?如何预防和解决死锁?答: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系统资源无法继续执行而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

预防和解决死锁的方法包括资源预分配策略、资源的有序分配、破坏死锁四个条件、死锁检测与恢复等。

5、什么是派生,什么是覆盖?答:派生是指新的操作系统从旧的操作系统中继承部分或全部功能的过程。

覆盖是指在旧的操作系统上建立新的操作系统,新的操作系统替代旧的操作系统的过程。

6、什么是分时系统?什么是实时系统?答:分时系统是指操作系统按时间片轮流给多个用户或任务分配处理器和其他资源的系统。

实时系统是指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系统。

7、什么是虚拟内存?答: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在使用磁盘作为辅助存储器的情况下,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为每个进程提供了一个全地址空间。

8、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答:多道程序设计是指操作系统将多个程序同时装入内存,并按一定策略来调度执行,实现多个程序并发执行的技术。

9、什么是缺页中断?答:当进程访问的页面不在物理内存中时,发生缺页中断,操作系统根据中断处理程序将所需页面调入内存,并重新执行导致缺页中断的指令。

10、什么是文件系统?答: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模块,用于在存储设备上组织和管理文件,提供对文件的读写、创建、删除等操作。

操作系统概述-大量例题

操作系统概述-大量例题

1. 操作系统概述1.2例题解析例1.2.1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1)硬件方面主要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器件的性能和硬件的体系结构,如存储器的速度和容量、多处理机结构、总线结构等。

(2)软件方面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决定了硬件是否能被用户使用、硬件的功能是否能发挥出来、其它软件能否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

例1.2.2说明操作系统与软件的关系解操作系统与软件的关系如下:(1)操作系统是每台计算机必备的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础,所有的其他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之上的,并得到它的支持和服务。

同硬件一样,软件资源也要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

(3)软件的开发依赖于操作系统。

开发软件必需在一定的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操作系统所能提供的功能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软件开发的难易程度。

(4)操作系统影响软件的生命周期。

如果主流操作系统的变更,就意味着一批应用软件生命的结束。

(5)应用软件是操作系统上的可用资源,是操作系统生存的基础。

如何评论一个操作系统的好坏?不仅要考虑其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兼容性等等,还要衡量在此操作系统上开发出的软件的数量和质量。

许多用户使用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其上的能够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软件,例如某些财务公司安装有微软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而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却是Windows上开发的各种财务软件,此财务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可用资源。

只有拥有大量应用软件的操作系统才能更多的占有市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微软的Windows系列是PC机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它不仅拥有众多的软件产品,如软件开发工具VB、VC++、办公软件Office等,还有大量的应用软件。

尽管其操作系统价格高,性能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是拥有大量的用户。

如果说PC上的CPU不用Intel 还可以用AMD或其它公司芯片的话,操作系统则除了选择Windows,其它选择都是困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lse { P(num); /*过河人数超过 4 人则等待*/ west_crossing++; V ( mutex ); } V(w_wait); <上独木桥过河>; P ( mutex ) ; west_crossing -- ; V(num); /*过桥人数减少 1 人*/ if (west_crossing = = 0) { if (east_wait > 0) do
引用 4C7H,页表表项 0:r=1;
② 逻辑地址 19B4H=0001 1001 1011 0100B,高于 11 位为 3,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 3;
修改 19B4H,页表表项 3:r=1, m=1;
③ 逻辑地址 0C9AH=0000 1100 1001 1010B,高于 11 位为 1,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 1;
2
1
0
0
3
1
P5
0
0
1
0
0
0
-3-
问 题:
⑴ 在上述状态下,系统依次接收请求:request[0]=(1,0,0)、request[1]=(2,1,0)、request[3]=(0,0,2), 给出系统状态变化情况,并说明没有死锁。
⑵ 在⑴所确定的状态下,系统接收请求:request[0]=(0,3,1),说明此时已经发生死锁,并找出参与死锁的 进程。
⑵ 在 ⑴ 的基础上,当 P 对逻辑地址 27A8H 进行访问, 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1-
解: 页面大小为 2KB,2KB=2×210=211,
即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地址编码的低 11 位为页内偏移;
⑴ ① 逻辑地址 4C7H=0100 1100 0111B,高于 11 位为 0,所以该地址访问逻辑页面 0;
五、死锁问题
某系统采用死锁检测发现死锁。设系统有资源类集合为 R={A,B,C},6 个进程 P0、P1、P2、P3、P4、
P5 并发运行。当前系统状态如下:
allocation
request
available
A
B
C
A
B
C
A
B
C
P0
1
0
0
0
0
0
2
2
1
P1
3
2
1
0
0
0
P2
0
1
2
2
0
2
P3
0
0
0
0
0
0
P4
{ west_wait– –; west_crossing ++ ; V ( wq ) ; /*唤醒西边第一位等待者*/
} V(w_wait); /*唤醒西边后续的等待者*/ } V ( mutex ) ;
七、进程互斥
并发进程 P0 和 P1 关于共享变量的临界区分别为 region0 和 region1。用软件方法解决 P0 和 P1 互斥进入其 临界区的不.完.整.的 C 伪代码如下:
-4-
西面过河者算法: P(w_wait); /*后续过桥者将在此等待*/ P(mutex); if (east_crossing > 0)
{ west_wait ++ ; if (west_wait= =1) P(e_wait); //西边有等待,东边后续过桥者将等待 V ( mutex ) ; P ( wq ); /*西边第一位过桥者在此等待*/
50, 20, 60, 30, 75, 30, 10, 65, 20, 80, 15, 70
问 题: ⑴ 写出对上述 I/O 请求序列的调度序列,并计算磁头引臂的移动量; ⑵ 计算:总寻道时间(启动时间忽略)、总旋转延迟时间、总传输时间和总访问处理时间。
解:⑴ 考虑序列中有重复磁道的 I/O 请求,调度序列为: 60→75→50→30→20→15→10→65→70→80 磁头移动量=(75-60)+(75-50)+(50-30)+(30-20)+ (20-15)+(15-10)+(65-10)+(70-65)+(80-70) =15+25+20+10+5+5+55+5+10=155(磁道)
四、文件系统
(1)给出“用户打开文件表”和“系统打开文件表”的形式,并图示二者之间的联系; (2)说明“写文件”系统调用命令 write(fd,buf,count)的实现过程。
解:⑴ 用户打开文件表和系统打开文件表图示如下:
文件 打开 读写 系统打开 描述符 方式 指针 文件表入口
fd1
进程 P1 的用户打开文件表
int flag[2]={0,0}; /*公共变量*/
int turn;
/*公共变量*/
进程 P0:
do { flag[0]=1; turn= ① ; while ( ③ ) do continue;
<region0>;
进程 P1:
do { flag[1]=1; turn= ②; while ( ④ ) do continue;
文件 打开 读写 系统打开 描述符 方式 指针 文件表入口
FCB 主部 文件号 共享计数 修改标志
15
2
0/1
系统打开文件表
fd2
进程 P2 的用户打开文件表
(2)write(fd,buf,count)的实现过程如下: 参数含义:fd:文件描述符;count:写出记录个数;buf:内存起始位置; 执行步骤:① 由 fd 查找用户打开文件表,找到对应的系统打开文件表入口; ② 根据用户打开文件表中所记录的打开方式和存取方式核查访问的合法性; ③ 查系统打开文件表,找到文件的地址; ④ 计算欲访问起始记录的地址; ⑤ 如果需要,申请存储块; ⑥ 将内存中由 buf 起始的 count 个记录写到文件中由当前写指针所确定的区域; ⑦ 调整用户打开文件表的读写指针。
-2-
⑵ 总寻道时间=1×155=155(ms) 一次访盘的旋转时间=1/(2R)=1/(2×7500/min)=(60×1000)/(2×7500)ms=4(ms) 请求序列共 12 次访盘,总旋转延迟时间=4×12=48(ms) 1 次访盘的传输时间=1/(R×32)=(60×1000)/(7500×32)=1/4ms 12 次访盘总传输时间=1/4×12=3(ms) 总访盘处理时间=155+48+3=206(ms)
B
C
P0
2
0
0
0
3
1
1
2
1
P1
3
2
1
2
1
0
P2
0
1
2
2
0
2
P3
0
0
0
0
0
2
P4
2
1
0
0
3
1
P5
0
0
1
0
0
0
对上一状态用死锁检测算法,P5、P3 能完成,P0、P1、P2、P4 不能完成,
发生死锁,参与死锁的进程为 P0、P1、P2、P4。
六、信号量与 P/V 操作
一南北流向的小河上有一座独木桥,如下图所示:
解:⑴ 在上述情况下,系统依次接收请求:request[0]=(1,0,0)、request[1]=(2,1,0)、request[3]=(0,0,2), 系统状态变化如下:
allocation
request
available
A
B
C
A
B
C
A
B
C
P0
2
0
0
0
0
0
1
2
1
P1
3
2
1
2
1
0
P2
0
1
2
2
0
2
P3
西

该独木桥宽度只能容纳一人,且该桥最多只能承重 4 人;东、西两方向过桥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问 题:写出用信号量和 PV 操作实现东、西两方向行人过桥没有死锁、没有饿死的并发运行算法。 要 求:给出定义的各信号量和变量的含义及其初值;算法用类 C 伪代码描述。
解:共享变量定义: int west_crossing=0,east_crossing=0,west_wait=0,east_wait=0; semaphore wq , eq; /*初值均为 0*/ semaphore mutex; /*初值均为 1,用于共享变量的互斥*/ semaphore num;/*初值为 4,用于限制过河人数*/ semaphore w_wait, e_wait; /*初值均为 1,防止对方饿死*/
0
0
0
0
0
2
P4
2
1
0
0
3
1
P5
0
0பைடு நூலகம்
1
0
0
0
上一状态没有死锁。
因为,用死锁检测算法,进程 P5、P0、P1、P2、P3、P4 能依次运行完。
⑵ 在⑴所确定的状态下,系统接收请求:request[0]=(0,3,1),系统状态变化如下:
allocation
A
B
C
request
A
B
C
available
A
换策略,置换算法采用改进的时钟算法,当有页面新装入内存时,页表的时钟指针指向新装入页面的下一个
在内存的表项。设当前进程 P 的页表如下(“时钟”指针指向逻辑页面 3 的表项):
逻辑页号
页框号
访问位 r
修改位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