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我们身边的物质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物质》评课稿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2物质在变化。3.让物质发生变化。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本课应该逐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贴近生活的课堂最有生命力,容斌老师的这节课就给予了最好的诠释,我收获颇多。容斌老师课堂上是那么镇定,那么智慧,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让大家感受到她的灵动和机智,做到寓深刻的思想于朴实的教学过程中。课始以“观察教室里有什么物体”,深入浅出地引出“物质”这个科学概念,继而讨论空气、声音是不是物质,得出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也是物质。第二部分物质在变化的教学也是从生活中的例子开始的,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观察把易拉罐捏扁,观察一杯水和一杯冰,区别出两种不同的变化,一种是改变了物体的形态,实质没有改变;另一种是实质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新的东西。而且讨论有些物质的变化的速度相当缓慢。第三部分让物质发生变化,容斌老师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怎样让物质发生变化,提供了纸张、蜡烛、橡皮筋、橡皮泥这些材料。实验前指导,交代安全注意事项等,指导学生细致并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记录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更富实效性。最后总结出物质变
化,两类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容斌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组织有序,上出了浓浓的科学味,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科学教师学习和借鉴。
另外我也提出几点和容斌老师交流:
1.课堂中的过渡语还需斟酌。如在教学完空气和声音也是物质后,继续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质吗?”以此来引出电、光、火也是物质会更自然省力地多。
2.应该布置学生在课后用心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变化,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以致用,并为下一节的课的教学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