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归纳道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的很多教育体系中,道法都是必修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道教基础知识1. 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道教信仰体系。

2. 道教的主要神仙道教信仰的主要神仙有三清、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城隍等。

3. 道教组织机构及宗教仪式道教的组织机构包括道观和道士,宗教仪式包括祭祀、念经和燃香等。

二、道教思想1.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分支,强调“道”是世间一切存在物和现象的本源。

2. 道教世界观道教的世界观有“三界”、“五行”、“八荒”等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追求长生不老和通神悟道。

3. 道教伦理观道教伦理观主要包括“道德经”中提出的“仁、义、礼、智”等观念,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三、道教文化和艺术1. 道教文化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文化演进、哲学、道德、文学、历史、艺术、民俗等方面。

2. 道教艺术道教艺术包括道教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其中较为有名的有道教武术和道教民间艺术。

四、道教与现代生活1. 道教的影响道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道教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道教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道教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道家思想在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的归纳,道法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的人格培养和思想文化的提升,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道教文化常识

道教文化常识

(3)陆修静(406-477年) 南朝道士,把天师道与金丹 道教结合。广集道经,整理成 1200多卷的《三洞经书》,为 后世道教经典《道藏》的分类 编目奠定基础。陆修静在道教 史上是南天师道的创立者,南 北天师道形成,标志道教同封 建统治者结合。
陆修静的生平: 南朝刘宋时著名道士。吴兴 东迁人,字元德,号简寂,三国 东吴丞相陆凯的後裔。自少修习 儒学,博览强识。又性喜道术, 精研玉书。长大後,好方外游, 遗弃妻子,入山修道。初隐居云 梦,为搜求道学,寻访仙踪,乃 遍游名山,声名远播。
《太平经》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内容庞杂,包 括阴阳五行,祀神驱鬼、灾异、符箓、巫术等。 其社会思想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但也反对 统治者聚敛财物而不救济贫困,要人们自食其力, 其中还提出了修炼精气神的思想。《太平经》后 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著作,是流传至今的最早 道教经典。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一样具有较浓的巫教 色彩;崇尚黄色,头戴黄巾,身穿黄服。这 些是太平道的宗教特徵。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之神紫微北极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南极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祗女神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河之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被称为是万神之王
安史之乱後,处於顶峰的道教跌入低谷,道教经典遭受 战火的焚烧,道教宫观福地也受到破坏。但唐统治者崇道尊 祖的既定政策变,中唐以後道教又逐步恢复发展,到唐武宗 时,又掀起一个崇道的高潮。武宗崇奉道教多继承玄宗之遗 风,主要表现为: 第一,崇奉玄元皇帝,以老子降生日二月十五日为降圣日, 休假一日,在全国推行。 第二,用大祠之礼祀九宫贵神,恢复玄宗时的旧制。 第三,重用道士赵归真等,亲受道教法箓,并拜归真为师。 第四,於朝内修筑望仙观,炼丹药,追求服食成仙。由於崇 信道教,加之佛教寺院经济的过度扩张,武宗於会昌 四年(公元844)下令废除佛教,僧尼还俗。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中国道教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丰富的奥秘。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道教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中国历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道教的历史渊源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的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以猿猴、鹤、熊、鹿、虎五种动物为模仿对象的体育锻炼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就融入了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关的思想,如“神向天开”,以此开通脉络、通神明的力量,并将其逐渐发展成为以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为基础的宗教信仰。

道家的主要成员是老子和庄子,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吕祖、张仲景和黄帝。

古代中国的传统哲学中,道家哲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哲学思想,它充分强调了生命的本质和核心,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中“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可以解释为指导所有自然和人类行为的规律和原则。

随着历史的发展,道教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文化与宗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道教的主要信仰和教义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要“顺应自然,从返本归真之道,实现身心和谐,达成永生不灭”。

因此,道教的信仰和教义包括了很多具体的做法和实践方法,如炼丹术、慈善、佛教兼容等,但其核心信仰主要包括道教三宝、道教修炼和道教教义。

1、道教三宝道教三宝是指道、符、金丹。

其中,又以道最为重要,而符是符合道的工具,金丹则是实证道法的实践手段。

道教强调无为,重视修炼个人的心灵,使其能够彻底和谐。

它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灵魂和身体合为一体,而不是单纯地从后者出发。

2、道教修炼道教认为,人体天赋的灵性和意识有助于人们领悟道、实践道。

在道教修炼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途径:首先是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平衡,这样一个人才有可能感知到宇宙天地的化身;其次是密切的结合和塑造个人的精神内核,这将涉及到身心训练,并重视意志和纯洁的思想。

3、道教教义道教教义是指体系化的教义和宗教哲学。

道教的教义围绕三个方向展开,分别是:一、生命哲学;二、宇宙智慧;三、道教胜于佛教。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道教的起源可追溯到约公元前2世纪。

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之一,对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道教的起源、核心理念、传承方式,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教的起源和核心理念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拥有独特而深奥的哲学思想。

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其含义丰富而多样,既可指代宇宙天地的本源,也可指代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行为方式。

在道教中,修道成仙是一种追求长寿、健康和超凡能力的修行方法,强调与自然相融合以达到心灵和肉体的升华。

二、道教的传承方式道教在中国的传承主要通过文化传统、经典典籍以及道教组织等方式进行。

道教经典包括《道德经》、《南华经》等,这些经典是道教信徒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指南。

道教组织如全真教、武当山等是道教传承的主要载体,通过传授修道方法和道教教义,传承并发扬道教文化。

三、道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 对文化艺术的影响:道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和修道心得,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创作素材。

道教音乐和舞蹈则融入了宗教仪式的神秘与庄重,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2. 对医学养生的影响:道教注重修养身心,倡导保持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

在古代,许多道教的修炼方法和养生术被纳入到中医理论中,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道教注重自然疗法和草药治疗,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对伦理道德的影响:道教鼓励奉行无为而治、仁爱之道,主张关心他人,懂得谦逊与宽容。

这种思想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儒家思想的补充与互补。

4. 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道教在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中起到了平衡和调和的作用。

在封建时代,道教对官僚制度、善治理念和社会秩序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道士也成为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既担任宗教职责,又担负着社会公共事务。

中国道术基本知识点

中国道术基本知识点

中国道术基本知识点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即为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身的完善。

在中国道术中,有许多基本知识点是我们了解道教和实践道术的首要内容。

本文将逐步介绍这些基本知识点。

第一步:道的概念道(Dao)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道有多重含义,既是宇宙之道,也是人生之道。

道是无形无物的,是一种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

在道教中,人们追求与道的合一,以达到心灵的安宁与自身的完美。

第二步:阴阳五行阴阳和五行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道术的基本知识点。

阴阳指的是事物的相对性质,如阳光与阴影、昼与夜等。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和土,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

第三步:修炼与内丹修炼是道家追求心灵与身体完善的过程。

在道术中,修炼主要通过内丹法进行。

内丹是指通过炼制特定的药物或运用特定的呼吸法、冥想等方法,以达到身心合一、提升自身能量和境界的目的。

第四步:道德与行为准则道家强调修养道德,追求道德的高尚。

在道教中,有许多道德与行为准则被奉为基本原则。

道德要求道德人格的塑造、慈善行为的实践、自律自省、谦虚谨慎等。

第五步:符咒与法术道术中使用符咒和法术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

符咒是一种特殊的文字,通过刻写或书写在特定的材料上,用于起到辟邪、保护、祈福等作用。

法术则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法、手势或咒语,用于达到特定的目的,如增强个人气场、调节能量等。

第六步:道教神祇道家信仰众多神祇,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

这些神祇被视为道家修行的对象,人们通过向他们祈求、礼敬等方式与神祇进行联系和沟通。

第七步:道术实践道术的实践包括修炼、祭祀、炼丹、研习经典等多个方面。

修炼是道家修行的核心,通过修炼提升个人的境界和能量。

祭祀是对神祇的敬拜和尊重,炼丹是通过炼制药物提升身体和灵性。

总结:以上是中国道术基本知识点的一些介绍。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道家思想、实践道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道教知识点总结

关于道教知识点总结

关于道教知识点总结道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宗教和哲学体系,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道教以“道”为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所组成、运行和影响的。

道教的理念和实践对中国文化、宗教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的宗教和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对道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

道教的理念和实践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巫术和阴阳五行等思想。

道教的发展经历了秦汉、魏晋、唐宋等朝代,不断吸收其他宗教和哲学的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体系。

2. 道教的核心理念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

道教认为宇宙是由“道”组成、运行和影响的。

道无形无象,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道教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运行,摒弃功利、崇尚自然,追求真理、增长智慧、修身养性、达到真我。

3. 道教的主要经典道教有许多重要的经典和文献,其中包括《道德经》、《周易》、《庄子》、《南华经》、《太上感应篇》等。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的代表作,被誉为“道家经典之首”,它主要阐述了“道”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4. 道教的宗教体系道教的宗教体系包括天师派、全真道、太上道等。

其中,天师派是道教的主要分支,其教义以符咒、修炼、祭祀等为主要内容,强调对神明和鬼魂的崇拜和祭祀。

全真道则注重内丹修炼和丹田导引,主张修炼炼丹以求得长生不老。

5. 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修炼方法包括内丹修炼、丹田导引、符咒神术、颐养生命、炼丹长生等。

内丹修炼是道教最主要的修炼方法,即修炼丹田气功,以达到炼丹长生的目的。

符咒神术则是通过符咒和法术与神明和鬼魂交流的修炼方法。

6. 道教的礼仪和仪式道教的礼仪和仪式包括道士的受戒、祭祀仪式、道观的建筑和布局等。

道士受戒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即在道观中接受长老教师的传授和授戒,以成为正式的道士。

道教的祭祀仪式包括对神灵的祭祀和祈福活动,以获得平安和福祉。

7. 道教的文化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雕塑等方面。

文化研究知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文化研究知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文化研究知识:道教文化的历史与传承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其源头则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作为一种多元化的信仰体系,道教在中国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一、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道教发源于中国古代农村地区,开始是一种散乱的民间信仰。

周朝时期,国家宗教是儒家思想,但道教也开始逐渐成型。

道家思想体系主要由庄子、老子和列子等人创立。

到汉朝,道家思想逐渐演变为道教的宗教实践。

白帝山玄天上帝庙、蓝田山吕祖庙、龙虎山成昆道观都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这些道观的创立,为中国道教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在明清时代发展的最为盛行。

道教崇尚自然,注重修炼,开创了道家修炼、布施、拜神、卫星等众多流派和传统。

在这一时期,道教的影响力扩大,吸纳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二、道教文化的传承道教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道教教派和道教寺庙来完成的。

道教教派包括全真派、玄门派、太极派、丹阳派等等,每个派别都有其独特的道教文化底蕴。

道教寺庙则是道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道教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白云观、武当山、青城山、龙华寺等等。

这些寺庙的代表性建筑、佛像、神庙等都充分展示了道教文化的价值。

此外,道教文化也通过文学、音乐、演艺等形式进行传承。

道教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反映了道教思想与文化,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道教音乐和舞蹈则是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道教文化的价值道教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在哲学思想和世俗道德方面的贡献。

道教哲学思想贯穿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强调个人修炼和达到心灵自由。

其中,“道”是其中最主要的思想,它代表着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本质。

在古代中国哲学中,道家思想被视为“有无之间的学问”,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道家文化术语

道家文化术语

道家文化术语
1. 道家:又称“老子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去除烦恼的修行方法。

2. 道德经:是老子创作的道家经典,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强调“无为而治”、“以柔克刚”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观念。

3. 道:道家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是一种宇宙存在的原理,不可捉摸、难以言说,而其本质是无物无形的。

4.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认为人应该依照自然法则生活,尊重自然,不做强求、逆行、人为破坏的事。

5. 太极拳:是道家养生功,曾在明清时期广泛传播,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强化人的意志力和调节情绪。

6. 内丹功:又称丹道功,是道家精髓之一,是通过内心意念的锻炼、吸纳营养精华、升华气质等方法,从而为实现长生不老打下基础。

7. 阴阳五行: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阴阳衍生万物,五行为阴阳之体现。

阴阳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如中医、风水、儒家思想、音乐艺术等。

8. 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重要命题,强调不要轻举妄动,要以“无为不为”来治理政治经济。

9. 如是我闻:是佛教经文开头的一句话,强调信徒应该以正法经教作为依据,才能获得正见。

10. 要玄德,去攀附:《庄子》中的名句,强调人应该学习饱腹而不厌、行为谦虚而不卑的真正修行态度。

道教文化常识

道教文化常识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 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 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 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 陕西咸阳人王喆 号重阳,以老子的《 陕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道 德经》 儒家的《孝经》 佛教的《 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 心经》为主要经典。 心经》为主要经典。 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 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 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 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 典。
八仙指李铁拐(也称铁拐李) 八仙指李铁拐(也称铁拐李)、汉钟离 也称钟离权) 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 (也称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 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汉锺离
铁拐李借尸还魂
韩湘子蓝关度叔
曹国舅隐居山巖
蓝采和歌板行乞
张果老倒骑毛驴
何仙姑飞行侍母
玉 清 元 始 天 尊
上 清 灵 宝 天 尊
太 清 道 德 天 尊
(2)四御
• • • •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紫微北极: 紫微北极:大帝紫微中天北极大皇大帝 勾陈南极: 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祗: 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
四御的职责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八卦太极图
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 • • 尊神:三清、四御、三官、 尊神:三清、四御、三官、日月

道家知识用语

道家知识用语

道家知识用语
以下是一些道家知识用语:
1. 道:道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指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2. 无为:道家提倡的一种行为方式,即不刻意追求、不强求,顺其自然。

3. 阴阳:道家学说中的一对基本概念,代表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或两极。

4. 太极:道家用来描述宇宙本源的概念,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

5. 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据传为老子所著。

6. 八卦:道家学说中的一套符号系统,用于象征和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

7. 天人合一: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8. 清静无为:道家提倡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无私。

9. 相生相克:道家学说中关于事物相互关系的概念,指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0. 以柔克刚:道家提倡的一种处世策略,以柔和、灵活的方式应对刚强和固执。

这只是一些道家知识用语的例子,道家学说非常丰富,涵盖了哲学、道德、政治、养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道教的文化知识

道教的文化知识

道教的文化知识“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现在很多人,一听说道教就误以为是给别人算算命、看看风水、拜拜神仙用的,然而孰不知真正的道教文化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理念不仅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有着深远影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者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我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二、敬天法祖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神、上帝;“祖”就是宗庙的祖先。

古中国的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清明节、中元节是祭祖日,祭祖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三、天道承负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四、返璞归真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

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

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

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五、为人如水水具有最高的善行,“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家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道家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道家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追求道的境界和生活方式。

下面是道家基础知识的入门教程:
1. 道家的起源:道家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2. 道的概念:道(Dao)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意为宇宙的
本原和运行规律,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无形无相,无处不在,超越一切现象和个体存在。

3. 自然观点: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自然而无为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自然的运行规律是最完美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去干预。

4. 道德观点:道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以道为准则,追求无为而治,尊重他人,保持谦虚、无私和谨慎的生活态度。

5. 手段与方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通过“无为而治,无
为而不治”的方式来达到最佳效果。

他们强调内心的修炼,通
过自我超越和修身养性的方式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6. 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由老子撰写。

该经典提出了追求道的核心思想和生活方式。

其他道家经典还包括《庄子》等。

以上是道家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你入门道家思想。

如果你对某个方面或具体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相关资料。

道教的信仰与文化内涵

道教的信仰与文化内涵

道教的信仰与文化内涵道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思想体系和宗教形态,自汉代开始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

其信仰内容以“道”为中心,认为追求自然、追求道、追求自我修炼是人类最高的目标。

道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发展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

一、道教的信仰1.1 道教的产生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霍去病等玄学家,华严、天台等佛教思想也产生影响。

汉代末年,增加经籍的发现、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入,都为道教的产生带来了脉络和营养。

道教奠定了一种全新的,符号化的自我升华体系,建立了大量和本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神话和象征,构筑完备的道德义理的体系。

1.2 道教的中心思想“道”是道教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调追求包容、平和,积极向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此基础上,追寻真道,意即真理、智慧、精神和自然之道。

道教也推崇修炼、内观,一心专注,如此可以得到身、心、精神的升华,达到与道德物的统一,进而达到自我升华的最高境界。

1.3 道教的宗教形态道教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和清晰的等级体系,它主要通过神仙、符咒、道教戒律等来剖析和实践信仰。

神仙是道教的重要概念,神仙被奉为神祇的代晓、道家教诲、道家戒律的标杆。

二、道教的文化内涵道教的信仰深厚,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历史的演变,道教的文化内涵被吸纳进中华文化中,构成了多种文化形态,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2.1 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强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自我修炼、内观,一心专注地向内走,可以实现身心精神等个体要素的内在协调,达成应的各基于自然、以道德底色体系构成的天道哲学的共员,构还美满,也成为当今很多寻求内心平衡与和谐的人们信仰途径之一。

2.2 女神信仰道教中净土女神、玉皇大帝、玄天上帝等女神,这些女神鲜明而美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价值性,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女性美丽、智慧、仁爱等品质的化身,影响着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女性自我形象。

道教谨记知识点总结大全

道教谨记知识点总结大全

道教谨记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道教的起源和来源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

在远古时代,中国原始宗教的道教观念是自然崇拜、巫术信仰和宗教图腾信仰,最初形成于先秦时期的谷神信仰和乐府祭祀。

而在《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的影响下,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宗教体系。

道教的祖师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创立了道教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道教的发展历程漫长而复杂,流派众多,形成了道教的丰富体系和文化传统。

二、道教的核心理论1. 道道教的核心理论是“道”,这是道教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在道教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是一切事物的本原。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表明了道教对道的理解和尊崇。

道家思想主张尊道贵德,强调修身养性,达到生命的境界。

2. 阴阳五行在道教中,阴阳五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而阴阳则是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存在。

这种宇宙观念和世界观念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3. 修真修炼道教倡导人们通过修真修炼,达到身心的升华和超脱,实现“长生不老”的目标。

修真修炼是道教教义的核心内容,内丹学说、丹道术、五行养生等都是道教修真修炼的具体方法。

4. 道教的仙灵信仰道教认为,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进而实现永生不死。

仙灵信仰是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道教信徒追求的精神目标。

5. 道教的神灵信仰在道教中有许多神祗,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三清道祖等,这些神灵被道教信徒视为至高无上的神明,受到敬仰和信奉。

道教的神灵信仰是其宗教信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教的主要经典道教经典包括《道德经》、《列子》、《庄子》等,这些经典都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其中,《道德经》是道教的核心经典,由老子所撰写。

《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哲学宝库”的精髓之一。

中华文化-道教基础知识

中华文化-道教基础知识

道教起源(一)鬼神崇拜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

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

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魂的崇拜。

各种丧葬仪礼和祭鬼、驱鬼仪式亦随之逐渐形成。

《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到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向上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魂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

这一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

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礼仪者。

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

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

周代鬼神信仰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

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

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信仰;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关系。

(二)神仙信仰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

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

该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

它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

《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祠礼及奇异的方术。

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

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

这时,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

如《庄子·逍遥游》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道教主要知识点总结

道教主要知识点总结

道教主要知识点总结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道德经》和《老子》,后来发展成为现代道教。

道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的核心理念是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道教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自在。

道教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一、道教的基本理念1. 道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它指的是宇宙的根本、源头和本源。

道教认为,宇宙的一切皆源于道,道是一切存在的本原,它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形态,是无形的、无名的、无物的。

道是万物的化育之母,万物生长、运行的根本。

追寻道、悟道、修道,是道教的中心任务。

2. 阴阳道教思想中,阴阳是很重要的概念。

阴阳哲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统一协调的。

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万物,还适用于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

道教倡导阴阳平衡,追求心灵、身体、社会的和谐。

3. 长生不老道教倡导追求长生不老,主张通过修炼修心,摄生养生,延年益寿,达到长生不老的目标。

道教发展出了大量的长生不老的修炼方法和养生保健的理念。

4.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教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道教认为,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不需要人为的干预。

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行干预,以达到政治和社会的和谐。

二、道教的教派和流派1. 全真派全真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道教教派之一,由王重阳创立于宋代。

全真派以修道修身为主,注重内功修炼,倡导清静无为、习武养生。

2. 观音派观音派是中国古代的主要道教教派之一,以崇拜观音菩萨为主要信仰。

观音派重视慈悲、悲悯、救苦救难,以观音菩萨的慈悲为修持主旨。

3. 明教明教是道教的一支,是指道教在明代的发展。

明教主张道教与儒教、佛教的融合,倡导清明、宽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个人修行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4. 混元道混元道是道教的一派,主张融合阴阳、道教、佛教、儒家等多元教义。

道教的大学知识点总结

道教的大学知识点总结

道教的大学知识点总结一、道教的基本概念1. 道道是道教的核心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生成的根源。

在《道德经》中,道被描述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始力量,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

道不可名,不可识,不可见,只能通过内心的修炼和领悟来体验。

2. 阴阳阴阳是道家哲学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而维持了宇宙的动态平衡。

阴阳思想在医学、气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3. 道德道教主张以德治国,倡导“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违于本性。

在日常生活中,道教强调“道德经”的道德标准,以德行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境界。

4. 修炼道教注重修炼身心,以返璞归真,内化为外在境界。

在面对生活困难和苦难之时,道家主张“以柔克刚”,以求得平和之道。

二、道教经典著作1.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的宗教经典,是关于道家哲学、宇宙观和修炼方法的集大成之作。

《道德经》共分81章,由老子撰写。

书中强调无为而治、阴阳平衡、修身养性等重要理念。

2. 《列子》《列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描绘了许多关于修炼、长生和超脱的故事和寓言。

其中包括了“肉身不朽”的“列子飞仙”、“接骨华”的让骨死人起来的故事等,是体现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3. 《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道家思想有着深刻的阐释。

庄子提出了“逍遥游”、“无为而治”等思想,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4. 《神仙传》《神仙传》是一部历史文学作品,其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神仙传说和道教修炼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道教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道教的修炼方法1. 内丹术内丹术是道教修炼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炼气、炼精、炼神,以求得长生不老。

内丹术中所谓的内丹,是指通过修炼,将身体内的精、气、神转化为一体,形成气功,以求得超脱。

2. 炼丹术炼丹术是道教修炼的一种手段,通过炼制丹药,以求得长生不老。

道教炼丹术包括外丹术和内丹术,以炼金、服丹、炼器为主要内容。

道教礼仪暨道教文化知识培训

道教礼仪暨道教文化知识培训
道教禮儀暨道教文化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一 道教礼仪常识
二 道教常用术语 三 道教常用法器
一 道教礼仪常识
1、进庙门的讲究:
衣冠整洁
须走两边
左入迈左脚
右入迈右脚
门槛中间不可走
一 道教礼仪常识
2、跪拜礼圣的规范动作:
游人,香客先要将身上背的,手里提的包放在 拜垫旁边,然后在神像前左、右两边的蒲团后端立, 默祷所祈之事意,然后行三禮九叩。
三 道教常用法器
6、幢(chuáng)幡:
法坛仪仗常用法器。幢、幡 的区分在于:幢顶有盖,并有执 杆,可以手持;幡顶无盖,有手 持者,亦有悬挂于神像两侧。法 坛设置幢幡主要用于盟天告地、
昭真召灵。也用于供养、严饰 道场。
拱手还礼。 一礼三叩 三礼九叩 经坛法器、香案蜡烛、供奉物品(食品)不
可随意乱动。
一 道教礼仪常识
6、供品的讲究:



供品


二 道教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语
1、法事:
就是道教的斋醮(jiao)科仪,俗称 “道场”,谓之“依科演教”。
二 道教常用术语
2、早晚课:
二 道教常用术语
3、开光: 道教仪式之一。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
三 道教常用法器
5、法剑:
又名“宝剑”、“令剑”、“七星 剑”。在钢铁锻制的剑身两面,各镶有 青铜制的北斗七星图样,靠近剑柄处有 龙、符的图案。道教认为宝剑是斩妖诛 魔的强力法器。也有一种是在剑身上刻 有符咒的木剑,多半使用可以避邪的桃 木雕制,又称“桃剑”。道士在行法时, 也有拿菜刀代替法剑者。
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 具有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 必不可少的仪式。

道学入门基础知识

道学入门基础知识

道学入门基础知识
道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一种超越个体、自然界和社会制度的普遍规律或原则,是一种伦理、政治、自然、宗教等多方面的综合精神。

以下是道学入门基础知识:
1. 道学的起源:道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哲学的一种。

道学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2. 道学的核心理念:道学的核心理念是“道”,即宇宙的本原和规律。

道学认为,只有认识到“道”的存在和作用,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3. 道学的哲学思想:道学的哲学思想包括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自然至上、以德治国等。

4. 道学的主要内容:道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经》、《庄子》等经典著作,以及道家的阴阳五行、内丹术等实践方法。

5. 道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道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领导力、企业管理、道德观念、生态环境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道学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总之,了解道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自身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寇谦之
(365—448) 南北朝时北魏天师道 道士。得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支持,用儒家 思想为指导,改造天 师道,增加礼教内容, 制定乐章诵戒,使道 教由原来不驯服的民 间宗教变成士族宗教。
陆修静
• • • • • • • (406—477)南朝时宋 朝人。对南天师道进行 改革和整顿,建立道官 论功升迁制度,整理道 教经书,使道教斋仪基 本完善,成为创制道教 科仪的第一位大师。
道观的装饰
• 道教宫观殿堂,常以太极八卦图为装饰。八卦太 极图是道教的标志。道教殿堂常用饰物,如: • 日、月、星、辰——仙家的生活氛围; • 扇——善,鱼——裕,水仙——仙,蝙蝠——福, 鹿——禄 • 莺——友情,灵芝——不老,鹤、龟——长寿, 松柏——健康,竹——君子,狮——避邪,麒麟、 凤——祥瑞 • 课堂提问:佛教寺院与道教宫观建筑及布局有何 相同与不同?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天官财神
护法神将
• 护法神将很多,多属于流传于民间而为道教所供奉的俗神,常见的有: • A、关帝——关帝圣君,关羽。以河南洛阳关林的关帝庙最著名,山 西运城解州的关帝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湖北当阳关林为三大关 林。 • 儒称武圣人,释称伽兰神(鼓楼),道称关帝圣君。唯一受到儒、释、 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 • B、王灵官——道教著名护法神将,,相传为宋朝道士王善。天将之 首,镇守山门 • 门神——汉代为神荼、郁垒;唐后为秦叔宝、尉迟敬德 • C、灶王——主管饮食之神,腊月二十三,灶君要上天表人罪状,民 间用饴糖祭祀,希粘其口,以免上天奏人恶事,除夕夜迎其下降。 • D、土地——道教村社的守护神,又叫社神,俗称土地公公,土地婆 婆。民间年年奉祀,以保四方清静,五谷丰登。 • E、城隍——城市守护神。旧时四五月间举行城隍会,抬城隍游行, 后随人扮的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以示惩恶扬善。
• • •
道教的崇拜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尊神 A、三清 道教供奉的最高尊神。 太清(右,东) 玉清(芙蓉冠,穿云霞紫袍) 上清(左,西)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原始天尊 灵宝天尊 B、四御 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诸神 北极大帝——掌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 南极天皇大帝——掌管南北极,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主持人间兵革之 事 后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山河之秀的女神 C、三官 早期道教的显要神灵 天官——赐福,正月十五 地官——赦罪,七月十五 三元日 三元大帝 水官——解厄,八月十五 D、日月五星 五曜 七曜 E、四方之神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原始天尊
• 玉清 • 芙蓉冠,穿云霞紫袍 • 三清殿中居中
灵宝天尊
• 上清 • 三清殿中居左或西
道德天尊
• 又称太上老君、太清 • 三清殿中居右或东
பைடு நூலகம்
玉皇大帝
• 总执天道诸神
北极大帝
• 掌管天经地纬 • 日月星辰 • 四时气候
南极天皇大帝
• • • • • 掌管南北极, 天地人三才, 统御诸星, 主持人间兵 革之事
道教文化知识
陈晓红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 Pzhxiao_hong_chen@
道教的形成
形成——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184),河北巨鹿人。他在东汉末年汉灵帝 时期(184年3月5日)发动黄巾起义。以后太平道被禁止,残余信 众大多融入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34—156),又叫张道陵,沛国人(江苏丰 县),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东汉顺帝时(汉安元年,142年), 到蜀中鹄鸣山(鹤鸣山,四川大邑)修行,创五斗米道,于青城山 传教。 • 得名:入教者必须交五斗米,故名。 • 因张陵用符水咒语为人驱鬼治病,故又称鬼道。 • 张陵——天师,张衡(子)——嗣师,张鲁(孙)——系师,合称 三师,因此五斗米道亦被称为天师道。 • 东汉末年,张盛到江西龙虎山,在张陵所筑玄坛旧址建坛传 符簶。天师道遂以龙虎山为基地,世代流传。
• 相同:二者的建筑布局都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特点, 多为传统的院落式;有明显的中轴线,其主要殿 堂均居于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则是僧徒的生活 居住区;二者均绕以红墙。 • 不同:称呼不同,佛——寺院、寺庙,道——宫 观;建筑物不同,佛——七堂伽蓝,道——神殿、 膳堂、宿舍、园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不同, 佛——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藏经 楼等,道——山门殿、灵官殿、神殿等;道教宫 观的饰物有鲜明的意义。
道教的发展
东晋时期,天师道进入理论化阶段。江南豪 族信教,使天师道在理论体系上逐渐完善 起来。 代表人物: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 道教发展到南北朝时期,教义思想、科仪规 范、神仙体系、庙堂设置等均已完备,道 教理论体系和组织形式趋于成熟。
葛洪
• • • • • • • (283—343), 东晋道士,号抱朴子 。他将道教杂存的神 仙方术与中国儒家纲 常名教结合,著《抱 朴子》,为道教奠定 了理论基础。
道教名观
五重阳
• • • • • 全真派,创始人 王1112—1170), 号重阳子。咸阳人, 出身豪门。终南山, “活死人墓”。
邱处机
• • • • • (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 山东栖霞人,曾应蒙 古成吉思汗(元太祖) 之诏,被封为邱神仙。
道教的基本教义
• • 1、道为万物之母 道教创立之初,奉老子为最高天神及祖师,以《道德经》 为圣典。以“道”和“德”为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把 “道”作为最高精神境界加以崇奉,认为“道”是宇宙 的本源与主宰,为万物之母。“德”是对道理论的实践, 德者得也,得于道果谓之德。 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认为“道”可因修而得,得道即可长生不老,成神 成仙。 道教的修炼方法称为道术,如:内养、外养、房中术、 斋醮、符簶、守庚申
中国道教文化遗迹
三山——传说中三座神山,指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 符簶派名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 丹鼎派名山:葛仙岭、罗浮山
道教发祥地
• A、终南山 • 山内楼观——道观之祖、老子墓、重阳宫为道教 圣迹。 • 终南山重阳宫、山西芮城永乐宫、北京白云观, 并称全真派三大祖庭 • 重阳宫是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修道和埋骨之处。 • B、青城山 • 道教创始人张陵在鹤鸣山创五斗米道后,便在青 城降魔、治鬼、传道,其子张衡、孙张鲁都在此 嗣法。故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 • C、鹤鸣山
后土皇地祗
• 执掌阴阳,生育 • 万物之灵,山河 • 之秀的女神
天官
地官
水官
神仙
• •

• • •
• • • •
道教崇奉的仙有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队伍十分庞杂,最多见的有: A、真武大帝——北方之神,水神,着黑衣,持宝剑。雷祖,武曲星,著名 真武庙有:广州佛山祖庙和云南昆明太和宫 ,武当山为其祖庭。 (赵 玄朗) B、文昌帝君——梓潼星君,文曲星,主大贵,掌管功名禄位。四川梓潼七 曲山,梓潼大庙文昌宫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庭。 (张亚子) C、魁星——二十八宿中奎星,主管读书人的文运,赤发蓝面鬼,足踏鳌头, 一手执笔,一手拿斗。“魁”有首之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便是应度 高中的象征。 D、八仙——张果老(拍板)、韩湘子(笛子)、吕洞宾(宝剑)、汉钟离 (扇子)、何仙姑(荷花)、铁拐李(葫芦)、曹国舅(渔鼓)、蓝采和 (花篮),八位仙人各有所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E、妈祖——东南沿海,航海女神,称天妃、天后或天上圣母。我国三大妈 祖庙:福建湄州妈祖庙(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林默, 五代时闽王统军兵马使林愿的六女儿,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在福 建莆田湄州岛羽化升天) F、财神 文财神——陶朱公,相传为春秋时的范蠡 武财神——赵公元帅,赵公明。相传为青城山的鬼帅,被张天师降伏,改邪 归正,被封为“玄坛大将”,能预料商贾行情 G、东岳大帝——生死之神,本为泰山之神,是道教中最高阴神
道观的主要殿堂
• 1、山门殿 供青龙、白虎,相当于佛寺的金刚 力士 • 2、灵官殿 供王灵官(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陀), 四周常有四大元帅:马胜、温谅、赵公明、关羽, 相当于佛教的四大天王。 • 3、神殿 所供尊神各有不同,常见的有:三清 殿——三清;玉皇殿——玉皇大帝或四御;三官 殿——天地水三官 • 配殿常供: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关帝等。 • 此外,斗姆殿、藏经楼、鲁班殿、阎王殿、火神 殿、华佗殿、财神殿、药王殿等,供相关的神。
全真道
• 全真道——亦称全真教,全真派,创始人王 (1112— 1170),号重阳子。咸阳人,出身豪门。终南山,“活 死人墓”。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 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提倡孝谨纯一,正心 诚意,全性以养真,注重清修内养,戒律严格。修行者必 须出家,不娶妻,不茹荤腥,继承了丹鼎派重内修的一些 传统。重内丹修炼,不尚符 ,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 • 全真七子:王重阳的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 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个弟子分别继承道统, 并自创门派,以邱处机开创的龙门派最兴盛。 • 邱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 人,曾应蒙古成吉思汗(元太祖)之诏,被封为邱神仙
道教的仪则
• 道教讲求威仪,且内容广泛,如:斋仪、醮仪、住观威仪、 行止威仪、沐浴仪、服饰仪、入食仪等,都是约束道士行 为的一些礼仪规范。 1、称谓 • 男性——道士、道人、道长、乾道,或尊称为天师、炼师 等 • 女性——道姑、发冠、坤道 • 道观负责人——监院、住持或当家师 • 信教但不出家——居士、信士 2、服饰 • 道教的服饰为道袍和巾冠。 • 巾——道士们常戴的帽子,有九种;冠——是道士们撇在 发髻上的簪子。佩戴巾冠为服饰威仪的体现,也是道教徒 身份的标志。 3、见面礼仪
道教的主要经典
• 根本经典——《道德经》 •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唐代编成第 一部道藏《开元道藏》;明代的《正统道 藏》《万历续道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道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