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寇谦之
(365—448) 南北朝时北魏天师道 道士。得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支持,用儒家 思想为指导,改造天 师道,增加礼教内容, 制定乐章诵戒,使道 教由原来不驯服的民 间宗教变成士族宗教。
陆修静
• • • • • • • (406—477)南朝时宋 朝人。对南天师道进行 改革和整顿,建立道官 论功升迁制度,整理道 教经书,使道教斋仪基 本完善,成为创制道教 科仪的第一位大师。
• 相同:二者的建筑布局都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特点, 多为传统的院落式;有明显的中轴线,其主要殿 堂均居于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则是僧徒的生活 居住区;二者均绕以红墙。 • 不同:称呼不同,佛——寺院、寺庙,道——宫 观;建筑物不同,佛——七堂伽蓝,道——神殿、 膳堂、宿舍、园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不同, 佛——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藏经 楼等,道——山门殿、灵官殿、神殿等;道教宫 观的饰物有鲜明的意义。
道教的主要经典
• 根本经典——《道德经》 •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唐代编成第 一部道藏《开元道藏》;明代的《正统道 藏》《万历续道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道藏。
清规戒律

• • • •
戒律:是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 欲”“乖言戾行”的条规。 全真教规定,入教必须受戒。道教的初真戒、 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堂大戒”,须经 百天戒期,才能受完。 清规:是对违反戒律的道士的处罚条例。 清规由各道观自己订立。如:跪香(罚跪)、 催单(劝离)、革除(驱逐)、杖革(打出)、 火化(处死)等。 戒律警戒于事前,清规惩处于事后。
原始天尊
• 玉清 • 芙蓉冠,穿云霞紫袍 • 三清殿中居中
灵宝天尊
• 上清 • 三清殿中居左或西
道德天尊
• 又称太上老君、太清 • 三清殿中居右或东
玉皇大帝
• 总执天道诸神
北极大帝
• 掌管天经地纬 • 日月星辰 • 四时气候
南极天皇大帝
• • • • • 掌管南北极, 天地人三才, 统御诸星, 主持人间兵 革之事
陶弘景
• • • • • • • • • (456—536)南朝梁朝 道士,出身士族。主张 道释双修,他为道教编 制了神仙谱系,对道教 修炼理论如养生、医药、 炼丹等作了补充,主张 儒、佛、道三教调和。 与梁武帝交往甚厚, 人称“山中宰相”。
道教的派系
• • • • • 东汉 五斗米道 太平道 三国 天师道 两晋南北朝 南天师道(寇谦之) 北天师道(陆修静) 上清派、灵宝派、楼观派 丹鼎派 宋元时期 正一道 全真道 南方 北方
道教的发展
东晋时期,天师道进入理论化阶段。江南豪 族信教,使天师道在理论体系上逐渐完善 起来。 代表人物: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 道教发展到南北朝时期,教义思想、科仪规 范、神仙体系、庙堂设置等均已完备,道 教理论体系和组织形式趋于成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葛洪
• • • • • • • (283—343), 东晋道士,号抱朴子 。他将道教杂存的神 仙方术与中国儒家纲 常名教结合,著《抱 朴子》,为道教奠定 了理论基础。
道教的仪则
• 道教讲求威仪,且内容广泛,如:斋仪、醮仪、住观威仪、 行止威仪、沐浴仪、服饰仪、入食仪等,都是约束道士行 为的一些礼仪规范。 1、称谓 • 男性——道士、道人、道长、乾道,或尊称为天师、炼师 等 • 女性——道姑、发冠、坤道 • 道观负责人——监院、住持或当家师 • 信教但不出家——居士、信士 2、服饰 • 道教的服饰为道袍和巾冠。 • 巾——道士们常戴的帽子,有九种;冠——是道士们撇在 发髻上的簪子。佩戴巾冠为服饰威仪的体现,也是道教徒 身份的标志。 3、见面礼仪
中国道教文化遗迹
三山——传说中三座神山,指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 符簶派名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 丹鼎派名山:葛仙岭、罗浮山
道教发祥地
• A、终南山 • 山内楼观——道观之祖、老子墓、重阳宫为道教 圣迹。 • 终南山重阳宫、山西芮城永乐宫、北京白云观, 并称全真派三大祖庭 • 重阳宫是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修道和埋骨之处。 • B、青城山 • 道教创始人张陵在鹤鸣山创五斗米道后,便在青 城降魔、治鬼、传道,其子张衡、孙张鲁都在此 嗣法。故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 • C、鹤鸣山
五重阳
• • • • • 全真派,创始人 王1112—1170), 号重阳子。咸阳人, 出身豪门。终南山, “活死人墓”。
邱处机
• • • • • (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 山东栖霞人,曾应蒙 古成吉思汗(元太祖) 之诏,被封为邱神仙。
道教的基本教义
• • 1、道为万物之母 道教创立之初,奉老子为最高天神及祖师,以《道德经》 为圣典。以“道”和“德”为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把 “道”作为最高精神境界加以崇奉,认为“道”是宇宙 的本源与主宰,为万物之母。“德”是对道理论的实践, 德者得也,得于道果谓之德。 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认为“道”可因修而得,得道即可长生不老,成神 成仙。 道教的修炼方法称为道术,如:内养、外养、房中术、 斋醮、符簶、守庚申
道观的装饰
• 道教宫观殿堂,常以太极八卦图为装饰。八卦太 极图是道教的标志。道教殿堂常用饰物,如: • 日、月、星、辰——仙家的生活氛围; • 扇——善,鱼——裕,水仙——仙,蝙蝠——福, 鹿——禄 • 莺——友情,灵芝——不老,鹤、龟——长寿, 松柏——健康,竹——君子,狮——避邪,麒麟、 凤——祥瑞 • 课堂提问:佛教寺院与道教宫观建筑及布局有何 相同与不同?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天官财神
护法神将
• 护法神将很多,多属于流传于民间而为道教所供奉的俗神,常见的有: • A、关帝——关帝圣君,关羽。以河南洛阳关林的关帝庙最著名,山 西运城解州的关帝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湖北当阳关林为三大关 林。 • 儒称武圣人,释称伽兰神(鼓楼),道称关帝圣君。唯一受到儒、释、 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 • B、王灵官——道教著名护法神将,,相传为宋朝道士王善。天将之 首,镇守山门 • 门神——汉代为神荼、郁垒;唐后为秦叔宝、尉迟敬德 • C、灶王——主管饮食之神,腊月二十三,灶君要上天表人罪状,民 间用饴糖祭祀,希粘其口,以免上天奏人恶事,除夕夜迎其下降。 • D、土地——道教村社的守护神,又叫社神,俗称土地公公,土地婆 婆。民间年年奉祀,以保四方清静,五谷丰登。 • E、城隍——城市守护神。旧时四五月间举行城隍会,抬城隍游行, 后随人扮的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以示惩恶扬善。
正一道
• 正一道——源于天师道,张陵四世孙张盛到江西 龙虎山传道,形成龙虎宗,尊张陵为“正一天 师”。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江西龙虎山 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 (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簶”。正一道的形 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 • 正一道集符簶派之大成,以行符簶为主要特征 (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主要经典 为《正一经》。组织较松散,道士可以娶妻生子, 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 严格。 • 目前,全国大部分宫观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 行于江南和台湾省。
道观的主要殿堂
• 1、山门殿 供青龙、白虎,相当于佛寺的金刚 力士 • 2、灵官殿 供王灵官(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陀), 四周常有四大元帅:马胜、温谅、赵公明、关羽, 相当于佛教的四大天王。 • 3、神殿 所供尊神各有不同,常见的有:三清 殿——三清;玉皇殿——玉皇大帝或四御;三官 殿——天地水三官 • 配殿常供: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关帝等。 • 此外,斗姆殿、藏经楼、鲁班殿、阎王殿、火神 殿、华佗殿、财神殿、药王殿等,供相关的神。
道教名观
后土皇地祗
• 执掌阴阳,生育 • 万物之灵,山河 • 之秀的女神
天官
地官
水官
神仙
• •

• • •
• • • •
道教崇奉的仙有天仙、地仙、人仙、神仙,队伍十分庞杂,最多见的有: A、真武大帝——北方之神,水神,着黑衣,持宝剑。雷祖,武曲星,著名 真武庙有:广州佛山祖庙和云南昆明太和宫 ,武当山为其祖庭。 (赵 玄朗) B、文昌帝君——梓潼星君,文曲星,主大贵,掌管功名禄位。四川梓潼七 曲山,梓潼大庙文昌宫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庭。 (张亚子) C、魁星——二十八宿中奎星,主管读书人的文运,赤发蓝面鬼,足踏鳌头, 一手执笔,一手拿斗。“魁”有首之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便是应度 高中的象征。 D、八仙——张果老(拍板)、韩湘子(笛子)、吕洞宾(宝剑)、汉钟离 (扇子)、何仙姑(荷花)、铁拐李(葫芦)、曹国舅(渔鼓)、蓝采和 (花篮),八位仙人各有所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E、妈祖——东南沿海,航海女神,称天妃、天后或天上圣母。我国三大妈 祖庙:福建湄州妈祖庙(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林默, 五代时闽王统军兵马使林愿的六女儿,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在福 建莆田湄州岛羽化升天) F、财神 文财神——陶朱公,相传为春秋时的范蠡 武财神——赵公元帅,赵公明。相传为青城山的鬼帅,被张天师降伏,改邪 归正,被封为“玄坛大将”,能预料商贾行情 G、东岳大帝——生死之神,本为泰山之神,是道教中最高阴神
全真道
• 全真道——亦称全真教,全真派,创始人王 (1112— 1170),号重阳子。咸阳人,出身豪门。终南山,“活 死人墓”。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 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提倡孝谨纯一,正心 诚意,全性以养真,注重清修内养,戒律严格。修行者必 须出家,不娶妻,不茹荤腥,继承了丹鼎派重内修的一些 传统。重内丹修炼,不尚符 ,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 • 全真七子:王重阳的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 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个弟子分别继承道统, 并自创门派,以邱处机开创的龙门派最兴盛。 • 邱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 人,曾应蒙古成吉思汗(元太祖)之诏,被封为邱神仙
关帝圣君
城隍
道观
• 道教宫观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 四部分组成。规模大的有山门、华表、幡 杆,华表外为凡界,华表内为仙界,入山 门即进入宫观范围。 • 中轴线上通常设三重殿:山门殿、灵官殿、 正殿。正殿两侧为配殿。中轴线两侧设东 西道院,建膳堂、寮房等。宫观绕以红墙, 内种松、柏、竹、银杏、梅花等花木
道教文化知识
陈晓红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 Pzhxiao_hong_chen@163.com
道教的形成
形成——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184),河北巨鹿人。他在东汉末年汉灵帝 时期(184年3月5日)发动黄巾起义。以后太平道被禁止,残余信 众大多融入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34—156),又叫张道陵,沛国人(江苏丰 县),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东汉顺帝时(汉安元年,142年), 到蜀中鹄鸣山(鹤鸣山,四川大邑)修行,创五斗米道,于青城山 传教。 • 得名:入教者必须交五斗米,故名。 • 因张陵用符水咒语为人驱鬼治病,故又称鬼道。 • 张陵——天师,张衡(子)——嗣师,张鲁(孙)——系师,合称 三师,因此五斗米道亦被称为天师道。 • 东汉末年,张盛到江西龙虎山,在张陵所筑玄坛旧址建坛传 符簶。天师道遂以龙虎山为基地,世代流传。
• • •
道教的崇拜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尊神 A、三清 道教供奉的最高尊神。 太清(右,东) 玉清(芙蓉冠,穿云霞紫袍) 上清(左,西)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原始天尊 灵宝天尊 B、四御 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诸神 北极大帝——掌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 南极天皇大帝——掌管南北极,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主持人间兵革之 事 后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山河之秀的女神 C、三官 早期道教的显要神灵 天官——赐福,正月十五 地官——赦罪,七月十五 三元日 三元大帝 水官——解厄,八月十五 D、日月五星 五曜 七曜 E、四方之神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