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书》镜头剧情细细品评
结合影片试论《情书》的三种情感交织
结合影片试论《情书》的情感交织——通过细节分析三种情感中文0801 陆镜伊 3081002029《情书》,一部唯美到极致的爱情电影,北海道的茫茫雪野,舒缓的钢琴声,温情绵绵的色彩。
三种美好感情的交织,像似一壶清茶,入口,清香沁人心脾,面带微笑,不言而喻,这种情感很好地熔铸在各个细节里,并且通过特写、推镜头、蒙太奇等手法演绎得惟妙惟肖。
一、浓郁的爱情虽然男主角藤井树在电影现代式中没有出现,只出现在女主角的回忆片断中,但是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在细节中读出渡边博子和男藤井树之间曾经浓郁的爱情,永远不能消逝,这种类似蒙太奇的手法使得画面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朦胧感。
影片开头的一幕就让我为渡边博子看似无语的举动而折服:在参加男友藤井树逝世两周年祭奠后,博子偶然在男友的中学纪念册上发现了男友以前的地址,情急之下,博子偷偷地将地址记在了自己的手腕上,尝试着寄一封信过去,虽然博子也无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种举动根本就是自欺欺人,所以当藤井树(男)的母亲端着点心回到客厅的一刹那,博子迅速捋下了衣袖,不想让人看到她这种难以理解的举动,可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看似疯狂,实则是博子爱到深处的情不自禁,是对逝去爱人深深的思念和爱恋。
虽然,我们对藤井树(男)曾经的一句“你相信一见钟情吗”的可信度不知有多少,但是,目睹着博子因对爱人思念至极而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谁都会为之动容。
一部用在普通不过的书信串联起来的《情书》成为了《情书》最大的催泪弹,咋无数封你来我往的书信中,有一段话让人听了不禁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博子在信里写到:我不知道他现在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不过就算现在,我也时常会想起他。
不知他是否在某个地方过得还好。
从头至尾,博子都只字不提“藤井树已死”,因为在她心里,自己的爱人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还是生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哪天奇迹出现,日思夜想的爱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也许很多人在面对戛然而止的爱恋时都会有这样深深的无法言传的痴心妄想,但就在这一份不能实现的念想中,我们感悟到了博子与藤井树(男)之间浓郁的爱情。
电影《情书》的结构和镜头赏析
电影《情书》的结构和镜头赏析摘要:《情书》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唯美含蓄的爱情故事。
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的结构和镜头分析来探讨隐含在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情书;结构;镜头一、影片内容《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周年祭日上看到了他中学时的地址,便给天国的他寄了一封情书,想不到却收到一名藤井树小姐的回信。
两个人因此展开书信往来,渐渐发觉了一段中学时期的美好爱情,唯美、含蓄、感而不伤的初恋。
而同时,博子小姐也要必须忘记过去,重新面对新的情感,需要死去的藤井树给她加油。
影片其实是在讲述两个故事,一个是博子怀念死去的未婚夫藤井树,又要面对善良的老师的追求,她处于失去爱和被爱的矛盾境地,只好借助死去的未婚夫来寄托哀思;另一个故事是讲述的中学时期的暗恋,通过一场书信的误会,渐渐发觉了同名男女生之间的爱情,这个暗恋是在影片最后才揭示出来的,死去的藤井树因为暗恋才爱上了博子小姐。
影片成功地让一个演员扮演两个角色,而这两个角色是揭示影片主题的关键。
通过成年女藤井树和博子小姐长得相似,表现了中学时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暗恋。
这一点女藤井树一直不知道,直到影片结束在一本书才找到了证据。
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亚洲获得广泛成功,与影片中的青春、暗恋主题很有关系,会让观众对中学时代产生美好的回忆。
影片中所有的情感和事件都掩藏在暗恋的背后,显得格外美丽。
而中学的种种描写和人物青春的刻画,把这种暗恋推到了成年的爱情之中。
而优美的书信语言,更为影片里的爱情增添了几分含蓄和唯美,其中又带有几分的伤感情绪把暗恋描写的超凡动人。
二、影片结构电影的结构是根据麦茨的大组合段分类及其关系的阐释,可以看出《情书》一片大体上采用的是时序列性交替叙事组合段。
它表现两个或三个事件序列,在每一系列中时间关系均为连续的,但在几个当成整体的系列之间其时间关系是同时性的(形象的交替相当于事件的同时性)。
《情书》结构比较复杂,就是由两条线索来贯穿整部影片。
《情书》电影观后感
《情书》电影观后感《情书》可称之为我在电影院首次观赏的具备严格意义的爱情影片。
它夸张的设定引人入胜而不狗血,凄清动人,精准地描绘出了初高中时期懵懵懂懂的爱恋。
茫茫雪原之上,一位清秀女子身着一袭黑衣静卧于雪地,给人以凄美感。
镜头伊始呈现的这一画面,着实让观众们惊叹不已。
伴随着村庄、雪地以及渐行渐远的女子,一个构图考究的长镜头,悄然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与传统爱情片不同的是,该片叙事别具一格,分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已故男主角的未婚妻,对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几近癫狂,却又逐步学会释怀;另一方面,已故男主角高中时代的暗恋对象,神经大条的她因与男主角同名,常遭同学过分的恶作剧。
当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往事重现,她最终发现,被翻开的书页背后,隐藏着纯真的爱恋,也由此学会了如何去爱。
这两个女子长相相似,却从未谋面,一个误会将她们牵连在一起,却又屡次错失彼此,其中悬念迭起,希区柯克变焦镜头的运用,更让人错以为这是一部灵异影片,如此悬念设置,既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又丰富了叙事的维度。
摄影方面,除了上述镜头,还有诸多经典场景。
例如,阳光倾洒入室时空气中弥漫的灰尘颗粒感,随风飘舞的被阳光映照的纱帘,以及读书的男孩,每一个雪景镜头都美不胜收。
经介绍方知,该片的摄影师是日本知名的筱田升,今后我会多多观赏他的作品。
最令我感动的是诸多微小细节,比如女孩等待时玩着凉棚杆子的动作,十分真实,好多孩子乃至像我这样的成年人都曾有过这个习惯。
此外,那种暗恋的状态,与彼时年龄相得益彰,极具代入感。
自行车设计、借书卡设计别出心裁,雪地抢救时爷爷记录的精准时间,“无需行走,全力奔跑”的雪山喊话以及片末谜底的揭晓,这两处情感爆发一弛一张,极有分寸,值得反复品味。
爱是一种映射,恋人是自我的映射,如今的恋人或许就是过去恋人的映射。
所以,爱为何物并不重要,爱是不讲逻辑的,爱就足够了。
不过,切勿陷入执念,要学会去爱,也要学会放手。
对爱情本身而言,爱能超越生死,跨越时空,的确是一个经典而又神奇的主题。
《情书》电影影评
《情书》电影影评渡边博子与藤井树,犹如树叶的正面与反面,脉络相同,却只有一面能沐浴阳光。
博子注定是藤井树的背面,虽然她们相似,故事也由她开启,但真正的主角是那个与藤井树同名的女孩。
博子对藤井树的爱,深沉而持久。
即便他已离世多年,博子仍会为他哭泣、嫉妒、惶恐。
“我向那个现在是公路的收信地址寄了信,居然收到了回信。
”博子笑着举起信封,“如果说真的很像的话,那就,那就,绝对不能原谅!”她哭着说,“他从来没有和我求过婚。
”无奈低头的她,心中满是伤痛。
我们无从知晓博子与藤井树的全部故事,只能从她的只言片语中感受那份爱、思念与无奈。
她不是故事的中心,却更让人心生怜悯。
或许,这就是博子的魅力所在她的天真与痛苦。
藤井树,故事的伊始与终章。
那青涩懵懂的爱,如同一朵未及绽放的花蕾,深埋在心底。
它曾隐藏在值日生的教室、自行车停车处的恶作剧中,也沉睡在图书馆的借书卡里。
青春的色彩,淡淡的粉色,悄然蔓延,又迅速凋零,我们往往尚未察觉,它便已消逝。
在一封封书信的往来中,那抹粉色再次绽放。
回忆如藤蔓般爬上心头,却又高不可攀。
藤井树对爱的感知略显迟钝,或许是因为爱情对她来说过于朦胧。
但从回忆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少女心中那若有若无的悸动。
回忆,是忘却的一种形式。
藤井树留下的故事,暧昧而悸动,充满着粉色的回忆。
操场上那个脚伤未愈仍坚持跑步的男孩,图书室里在每一张借书卡上写下自己名字的少年,以及最后一次见面时的他……藤井树是个天然呆的女生,对爱情不够敏感,直到故事的最后一刻,她才读懂了书中那幅素描画的意义,明白了那段岁月里的点滴对另一个藤井树而言是多么珍贵,也明白了自己被爱。
藤井树对博子的爱,或许可以说是自私的。
因为从一开始,这份爱就注定是博子的一厢情愿。
在故事中,博子始终是一个配角,是藤井树生命中的过客。
而藤井树的故事,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回忆。
影片的结尾,博子将藤井的信全部寄出,意味着她放下了过去,开始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一定会笑得很灿烂。
情书 影评
情书影评
《情书》是一部令人陶醉的浪漫电影,它讲述了一对分离的恋人通过写情书来
传达彼此的情感。
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电影的剧情非常感人。
两个主人公在分别的日子里通过情书传递着彼此
的思念和爱意,这种纯粹的情感交流让人感动不已。
特别是当他们在电影的结尾终于相见时,我不禁为他们的爱情喝彩。
这种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让我深受感动。
其次,电影的画面和音乐也让人印象深刻。
导演运用了许多美丽的画面和动人
的音乐来营造浪漫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爱情的海洋中。
尤其是电影中的插曲《Only Hope》和《Dare You to Move》,更是让人为之动容。
最后,电影中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男主角和女主角都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得
十分到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情。
他们的表演让人忍不住为他们的命运捏一把汗,为他们的爱情祈祷。
总的来说,《情书》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它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它告诉我们,爱情是需要坚持和付出的,只有用心去感受和传递爱,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情书 影评
情书影评《电影情书》影评《电影情书》是一部我深深被感动的电影,它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人物形象,给我带来了许多感触和共鸣。
首先,这部电影以一封封真挚的情书为线索,讲述了两位年轻人之间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这种跨越时空的爱情让我感到震撼,因为它展现了爱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即使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无法阻挡两颗相爱的心。
这让我相信,爱情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真实而又鲜活。
男主角韩佳音和女主角林真真都是那种平凡而又温暖的人,他们的爱情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而是那种平凡而又真实的。
他们的爱情没有太多的浪漫和戏剧性,却充满了真挚和坚持。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我们总是期待着一些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略了身边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感情。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给了我一个启示,让我明白了爱情并不一定要有太多的华丽和浪漫,真实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电影的情节安排也非常巧妙。
通过情书的形式,导演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串联起来,让观众在情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悲伤。
我觉得这种情节安排非常贴切,因为情书是一种表达爱情的方式,它能够将人们的心灵连接在一起。
电影中的情书不仅仅是男女主角之间的交流工具,更是一种心灵的纽带,让他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电影情书》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电影。
它以其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感触和共鸣。
它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它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了爱情并不一定要有太多的浪漫和戏剧性,真实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感情。
电影情书赏析
电影情书赏析白色温情电影《情书》是日本新锐导演岩井俊二的经典代表作。
整部影片就像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小诗抒写了一部极具东方文艺气质的回忆录。
影评的主要内容是:少女渡边博子因为思念两年前亡故的未婚夫偶尔获得一个地址便抑制不住思念给他寄去了一封问候信不料却有了回音。
喜出望外的博子一打听回信人跟她长得一模一样是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而且跟他的未婚夫同名同姓更巧的是两个藤井树还是同班同学。
于是这两位少女开始了频繁的联系从而开启了另一段爱的尘封往事。
一、酸涩的回忆意外的收获回忆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或是幸福的或是酸涩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记忆。
《情书》以唯美的镜头和真诚的视角含情脉脉地展现了两段单纯的感情。
光阴的深处我们依旧在那些泛黄的褪色旧照片上看到了少年人曾经执着的心意感动着那份绵延不绝的暗恋情愫。
在这部关于回忆的电影里导演对线索的成功把握超越了时空界限再现了曾经发生在两个少年人身上的故事。
女藤井树在一遍遍的回忆之中记录下了她和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代的点点滴滴这些在当时看来备显尴尬的琐碎回忆加深了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了解重新审视了过去的经历为自己曾经遗落的宝贵财富找到了心灵的居所。
博子在这段回忆当中认清了自己竟然是男友初恋对象的一个替代品。
在不懈的认证和伤口的愈合过程中慢慢剥离了对男友念念不忘的眷恋在沉痛的缅怀和刻骨的思念里逐渐摆脱记忆里男藤井树的影子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秋叶。
当女树最后看到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有“藤井树”名字并画有自己肖像的卡片时不禁眼泪盈眶她敲下了描述这段情景的文字却终究没有发出去因为这个时候她明白这是完完全全属于她的记忆了。
一个原本想占有更多的回忆却通过记忆得到了忘却的解脱;一个似乎懵懵懂懂早已忘却却在回忆中收获了最珍贵的记忆。
二、微凉的暗恋静谧的温情爱情总是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暗恋却又属于一份最特别的情谊一种幸福的寂寞情怀。
这种微妙的感情如同冬日里洒落的雪花一样微凉静谧经不起碰触。
《情书》电影影评
《情书》电影影评平凡的男女,小小的城市,没有波澜的日子,深沉的季节,缓缓诉说着一个柔软的故事,这种感觉美妙至极。
影片伊始,我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了《触不到的恋人》。
同样是借助信件作为线索,二者传递的却是不同的情感。
《触不到的恋人》讲述了两人之间的隔空爱恋,而《情书》则展现了一段未被拾起的青涩初恋。
相较之下,《情书》更加真实,也更能触动我心。
渡边博子对男友的思念若即若离,一封本无意收到的回信,却意外地触动了她心中那根敏感的弦。
随之引出的,是无尽的伤感与绵绵的思念。
这份本就渺茫的希望,很快便破灭了,然而渡边博子的思念却愈发深沉。
她从藤井树那里,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男友,也慢慢拼凑起那段被尘封的青涩回忆。
与此同时,藤井树也通过回忆,重新体验了那纯真而甜美的时光。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两个女人以不同的心态审视着自己的情感,她们执着而认真,却并未因此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
她们上班、下班,与朋友和家人相处,平静而有序地度过每一天。
那些思念如同轨道一般,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影片中仅呈现了男友与藤井树国中时代的生活片段。
那时的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但似乎又无事可做。
男孩时常惹女孩生气,对她不理不睬。
他很害羞,始终未能亲口表达自己的爱意,只是在借书卡上一遍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而在他看来,那也是女孩的名字。
男孩似乎有些懦弱,但他却曾为了女孩挺身而出;他不积极参加活动,但却带着伤腿参加赛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其他人却对此付之一笑。
如今,男孩已经离去,只留下一封未被送达的情书,将那份初恋拙劣地装订成册。
“他在女孩面前总是不够坦率。
”男孩成年后的朋友这样评价他。
这或许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吧,正如博子心中所想。
“两个小时里我们都没有说话,最后我还是说了‘我们结婚吧?’,他说‘好。
’”他们的爱情或许平静如水,或许波澜不惊。
两人都不急于表达爱意,只是让一切顺其自然。
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让人错过彼此,但也能避免残酷的结局。
这也是我所钟爱的感情模式。
情书电影影评集合5篇
情书电影影评集合5篇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开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动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用于模拟通过录制或编程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情书电影影评5篇, 供大家参考选择。
情书电影影评5篇情书电影影评篇1电影《情书》的影评分析范文东方式的电影构思——由日本影片《情书》引发的思索近年来,被日本电影评论界称为“日本新电影的旗手”的岩井俊二引起世人瞩目。
特殊是11015年他的爱情影片《情书》,不仅在日本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且获得了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好评。
在同年的横滨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了年度最正确导演和最正确影片两项大奖。
影片《情书》的魅力何在?岩井俊二自己说他只不过是在影片中参加了很多个人化的东西。
所谓“个人化”,我以为既是他的个人艺术风格,也是民族心理、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东方式的电影艺术构思。
本文拟从《情书》的构造方式、情感表达和人生感情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细密的蒙太奇构造在世界各国的许很多多爱情影片中,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故事早已司空见惯,形形色色。
有的直率倾情,有的明争暗斗,有的成人之美,有的夺人所爱,或悲或喜,亦悲亦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故事尽管千差万别,各不一样,但其中的共同点是:铺陈人物情感开展改变的历程。
然而,岩井俊二的《情书》却独辟蹊径,在众多爱情影片中脱颖而出。
其实,严格地说,《情书》算不上爱情片,因为影片中三个男女主子公都没有真正相爱过,所谓“情书”也不是其中一对男女主子公互诉衷肠的书信,而是通过两个女孩之间的通信唤起回忆的媒介。
那么,《情书》用什么打动了不同国界的千百万观众呢?这正是岩井俊二东方式电影构思的隐私所在。
《情书》的叙事文本很简洁: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中学生藤井树深深地暗恋着与自己同姓同名的女孩藤井树。
尽管他这种纯真的感情很剧烈、很执着,但却始终不曾向她表明过,只在一些微乎其微的细微环节中以恶作剧的形式透露出一丝丝内心的隐秘。
情书 影评
情书影评
《电影情书》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两个在不同国家之间相隔千里的情侣,通过写情书来维系彼此的感情。
这部电影深刻地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跨越时空的坚定。
首先,影片的剧情非常感人。
两个主人公在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年代,通过情书来传递彼此的爱意,这种纯粹的感情交流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往往忽略了情感的真挚和深度。
《电影情书》让观众重新思考了爱情的真谛,让我们对爱情产生了更深的共鸣。
其次,影片的表现手法也非常出色。
导演通过精致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演绎,将两个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恋和思念,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
这种情感共鸣让观众不仅仅是看电影,更是在经历一段真实的感情。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配乐的选择非常贴合剧情,旋律优美动人,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更加沉浸在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
音乐和画面的完美结合,让整部电影更加动人心弦。
总的来说,《电影情书》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爱情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共鸣。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
禁会思考自己的感情生活,重新审视爱情的真谛。
这种影响力是其他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爱情电影的观众。
《情书》影评
《情书》影评
《情书》是一部令人深深陶醉的电影,它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共鸣点让我心潮澎湃。
导演以细腻的手法展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让观众沉浸在其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和情感的真实。
首先,电影通过精心构建的剧情和情节,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期待的世界。
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错过,让人不禁为他们的遭遇感到心疼。
每一次的相遇和分离都让人屏息以待,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与他们一同经历着爱情的喜怒哀乐。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令人难以忘怀。
男主角通过写信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笔触充满了温柔和深情,每一封信都如同一首动人的诗歌,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女主角则以她的坚强和执着打动了观众,她不畏艰辛,不顾一切地追寻自己的爱情。
这些角色的刻画让人们看到了爱情的真实和美好。
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音乐的旋律与剧情相得益彰,每一首歌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尤其是那首《情书》,它的旋律简单却又充满力量,每一句歌词都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最后,电影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它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勇敢地去追寻和珍惜。
同时,电影也让我明白了爱情的珍贵和脆弱,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呵护。
总的来说,《情书》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共鸣点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它不仅给我带来了感动和震撼,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
深刻的理解。
无论是观众还是电影评论家,都会被这部电影所深深吸引,为其所展现的爱情故事所倾倒。
情书 影评
情书影评《电影情书》影评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有幸观看了《电影情书》这部令人陶醉的电影。
这部电影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还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首先,我要赞扬电影中的演员们的出色表演。
他们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男女主角的扮演者,他们的演技让我仿佛看到了真实的爱情故事在眼前上演。
他们的眼神、微笑和动作都传递着深深的情感,让我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心痛。
其次,电影中的剧情设计也非常出色。
故事以一封情书为线索展开,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错呈现,让观众在情感的起伏中不断思考。
每一个情节都紧扣着爱情的主题,让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电影中关于爱情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浪漫和甜蜜,更深入地探索了爱情的复杂性和无法预料的变化。
这种真实而深刻的描绘让我感到震撼,也引发了我对于爱情的思考。
此外,电影的配乐和摄影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
每一首配乐都与情节紧密相连,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摄影师的镜头运用也非常出色,通过细腻的画面和光影的变化,将电影中的情感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电影制作团队的用心和专业。
最后,我要说,《电影情书》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触和共鸣。
它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探索。
它让我思考了爱情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爱情中的痛苦和坚持。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让我明白了珍惜和坦诚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电影《电影情书》以其出色的演员表演、精心设计的剧情、感人的配乐和精美的摄影,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关于爱情和生活的珍贵经历。
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成为经典,持久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电影情书观后心得
电影情书观后心得题目:电影情书观后心得《情书》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日本电影,由岩井俊二执导,主演为中谷美纪和豪森·克鲁泽。
这部电影以情书为主题展开了一段跨越两地的爱情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主人公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情书》的观后体验。
一、故事情节《情书》的情节是穿越时空,具有一定的悬念性和可读性。
电影讲述一个名为“福田信子”的女孩和一个叫“池田阳一”的男孩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两人因为一封情书而相识,并因信而相爱。
但是,她们的感情也因信而止,因为她发现自己喜欢的对象并不是那个曾与她书信往来的阳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田信子和池田阳一都长大了,两人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消失。
直到某一天,信子成了一名已婚妇女,而阳一却在一场事故中去世了。
信子收到了来自一位不知名的人的情书,这封情书让她重新怀疑自己的人生和爱情观,也让她对失去的阳一重新产生了思念和感触。
二、主人公形象在《情书》中,福田信子是一个极具感性和理性的女孩。
她的感性来自于她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她的理性来自于她清晰而坚定的思维和态度。
信子的作品饱含着她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和追求,她对生命和艺术的敏感和热情让人感到她的美丽和脆弱。
她的理性和态度表现在她对感情的坚持和拒绝,她清晰的认识和态度令人钦佩。
与信子相比,池田阳一是一个具有“日本男子汉”形象的男孩。
阳一是一个开朗、阳光、有担当的人,他的热爱和冒险精神被信子所喜欢。
虽然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但阳一所表现出来的内在魅力和外在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三、表现手法在《情书》中,岩井俊二使用了许多梦幻般的手法和视觉美感。
例如,电影中的画面呈现了模糊和美丽,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文艺气息。
另外,岩井俊二也成功地运用了穿越和时空的元素,令故事更具有神奇性和悬念。
此外,电影中对信和书的描绘也极为细腻和温暖,这使得观众更容易被情感所打动。
同时,电影还通过信和书的象征性,表现出对生命和世界的哲学思考。
情书 影评
情书影评
《情书》是一部充满浪漫情感的电影,它讲述了两个年轻人之
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情故事。
导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出色的
演员表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温馨和感动的世界。
首先,影片的情节设计非常吸引人。
两位主人公通过写情书的
方式交流,他们的爱情在纸上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给人一种神奇而
又美好的感觉。
这种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同时
也让观众对爱情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其次,影片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男主角和女主角在片中的
表现都非常自然和真挚,他们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纯粹和美好。
观众在电影中仿佛能够感受到两
位主人公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共鸣让人难以忘怀。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电影中的插曲旋律优美动听,配合着情节的发展,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温馨。
音乐和情节
的结合,为整部电影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
加投入。
总的来说,《情书》是一部充满温馨和感动的电影,它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无论是情感的表达还是演员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不仅带给观众温暖的感受,也让人对爱情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也适合情侣一起观看,相信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共鸣和感动。
情书情感镜头分析
《情书》情感与镜头分析
《情书》告诉我们:一部电影对一个人可以产生的影响会很大,甚至潜移默化的,习惯也因之改变。
而那些改变,毫无疑问都源自那些经历。
镜头里最直观的则是清新自然地色彩之美,女藤井树开始回忆中学时光的第一幕,一个向后拉的镜头,画面由窗外的雪变成飘飞的粉色樱花,由蓝白的冷色调转换成微黄的暖色调。
再比如身着橘色毛衣的博子在雪山里,橘色和青色的对比充满视觉冲击。
少女藤井树身着黑衣黑鞋,结束了父亲的葬礼,从雪坡上滑下,轻盈婉转,驻足,雪地上一只冰封的蜻蜓。
又是黑与白的组合,生命的主题在这里升华。
忆起扫墓的经历,清明时节,纷纷的雨,纸钱的火在坟前一次次熄灭,又一次次重燃,最终燃成雨中烈火。
于是觉得,生命就当如雨中烈火,烈火如歌。
然而,看到《情书》里的这一幕,又不由得思考,也许生命当如冰封的蜻蜓呢,若是结束在芳华正茂,也就定格了永恒的美丽。
又或许并不矛盾,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我说,生如雨中烈火,死如冰封蜻蜓。
电影《情书》的结构和镜头赏析
电影《情书》的结构和镜头赏析摘要:《情书》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唯美含蓄的爱情故事。
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的结构和镜头分析来探讨隐含在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情书;结构;镜头一、影片内容《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周年祭日上看到了他中学时的地址,便给天国的他寄了一封情书,想不到却收到一名藤井树小姐的回信。
两个人因此展开书信往来,渐渐发觉了一段中学时期的美好爱情,唯美、含蓄、感而不伤的初恋。
而同时,博子小姐也要必须忘记过去,重新面对新的情感,需要死去的藤井树给她加油。
影片其实是在讲述两个故事,一个是博子怀念死去的未婚夫藤井树,又要面对善良的老师的追求,她处于失去爱和被爱的矛盾境地,只好借助死去的未婚夫来寄托哀思;另一个故事是讲述的中学时期的暗恋,通过一场书信的误会,渐渐发觉了同名男女生之间的爱情,这个暗恋是在影片最后才揭示出来的,死去的藤井树因为暗恋才爱上了博子小姐。
影片成功地让一个演员扮演两个角色,而这两个角色是揭示影片主题的关键。
通过成年女藤井树和博子小姐长得相似,表现了中学时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暗恋。
这一点女藤井树一直不知道,直到影片结束在一本书才找到了证据。
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亚洲获得广泛成功,与影片中的青春、暗恋主题很有关系,会让观众对中学时代产生美好的回忆。
影片中所有的情感和事件都掩藏在暗恋的背后,显得格外美丽。
而中学的种种描写和人物青春的刻画,把这种暗恋推到了成年的爱情之中。
而优美的书信语言,更为影片里的爱情增添了几分含蓄和唯美,其中又带有几分的伤感情绪把暗恋描写的超凡动人。
二、影片结构电影的结构是根据麦茨的大组合段分类及其关系的阐释,可以看出《情书》一片大体上采用的是时序列性交替叙事组合段。
它表现两个或三个事件序列,在每一系列中时间关系均为连续的,但在几个当成整体的系列之间其时间关系是同时性的(形象的交替相当于事件的同时性)。
《情书》结构比较复杂,就是由两条线索来贯穿整部影片。
《情书》电影观后感心得
《情书》电影观后感心得电影《情书》是一部深情而又细腻的爱情片,它通过描绘一对年轻恋人之间的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性。
影片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出色的演员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在观后感中,我将对该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以及电影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首先,要谈到电影的故事情节。
《情书》讲述了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男主角叫做伊藤慧(石原聪美饰),他是一名大学生,文静而内向。
女主角名叫西川叶(奥木麻帆饰),她是一名热情而开朗的女生。
两人在大学中相遇,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通过书信,两人渐渐了解对方,彼此倾吐心声。
然而,他们在一次约会中发生了争执,之后再也没有联系。
多年之后,伊藤在收拾家中时,发现了当年他们的书信,他决定寻找叶,看看能否重新找回这段遗失的感情。
整个故事情节设计得很巧妙,通过时间的跨越和人物的成长,展现了爱情的坚持和变迁。
观影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张力,而且编剧在人物角色的刻画上也非常成功。
伊藤慧是一个文艺青年,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但却又迟疑不决。
他的内向性格和羞涩的性格,让他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与叶的机会。
叶则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她在情感上毫不保留,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种对比使得两个角色的碰撞更加生动,也更加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次,要谈到电影的情感表达。
《情书》以爱情为主题,它通过描绘两个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线,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妙。
在伊藤和叶的书信往来中,他们用文字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和渴望,让观众感受到了那种悸动和激情。
在他们的情感交流中,有喜悦和欢笑,也有苦痛和失落。
这些情感的表达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到了真实而又深刻的感受,激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电影还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让观众更加贴近人物的情感。
比如,伊藤每天都会在学校的邮筒里投入一封追逐叶的信,虽然知道叶可能永远不会看到,但他仍然坚持。
这种执着和坚持的精神,让观众为之动容。
情书电影经典镜头分析观后感(精选9篇)
情书电影经典镜头分析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情书电影经典镜头分析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情书电影经典镜头分析观后感篇1随着电影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也多了。
如今电影的题材可以说是各种各样,譬如有动作片电影、科幻类以及爱情类电影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们带来不少体验,而对于有意义的电影,观众们在看了之后,内心通常都有许多感慨以及反思。
随着520这么特殊的一天即将来临,一部好看的日本纯爱题材电影《情书》在大陆重映,不晓得朋友们都去看了吗?有啥感触?下面就是本人观后这部电影后的感想感受。
观看《情书》这部电影,细细地去品味其中的剧情,我们会发现此部影片里面的感情,无论是暗恋还是各种人物之间的感情,都能让人看了之后忍不住哭起来,跟随着故事情节一起悲伤,进而心情复杂。
而这部电影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其风格,美丽的雪景,黑白两种配色,让人移不开眼,加上配乐,整部电影渲染出一种唯美、凄清而伤感的气息,给我们这些观众的体验很不一样,从而内心的感触颇深,剧情中人物的情感引人深思。
在观看完《情书》,此电影中心的内容主要也就是讲述一封原本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国的情书,却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并且逐渐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却始终沉静的纯真单恋的爱情故事。
面对这部电影,我们其实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各个人物的感情世界是怎么样的,对于藤井树(女的)来说,如果她没有收到她高中同学藤井树(男的,二人同名)的恋人渡边博子的来信,这一生都不会知道藤井树对她的爱意。
那么也就有可能会错过一段其实可以有结果的姻缘,或者是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默默地在背后喜欢自己,不求回报,只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快乐,这是多么伟大而令人悲伤的举动,让观众们处于淡淡的悲伤中,久久挥之不去。
电影的剧终时,女主又看到了那张借书卡,也看到卡背面的自己,但是两人已经阴阳两隔,即使那人活着,也已是别人的丈夫。
情书 影评
情书影评《电影情书》影评电影情书,这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电影。
它以简单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首先,电影情书通过精心构建的剧情,让观众沉浸在两个主角之间的爱情之中。
男主角Henry和女主角Clare之间的爱情并非平凡,而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尽管Henry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自己在时间中的穿越,但他们依然坚持在一起。
这种无私的爱情让人动容,也让观众深思,爱情是否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电影情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Henry和Clare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经历了分离、失望和痛苦,但他们从未放弃。
他们的坚持和对彼此的深爱,给观众传递了一种希望和勇气。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情感,每一次相遇和分别都让人心疼,每一次重逢和团聚都让人欣喜。
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观众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共鸣点。
最后,电影情书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营造了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诗意,每一个镜头都仿佛是一幅画。
尤其是Henry和Clare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纯粹。
配乐也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柔和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让观众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故事中。
总的来说,《电影情书》是一部让人心动的电影。
它通过真挚的爱情故事,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它让我们思考爱情的真谛,思考时间和空间对爱情的影响。
它让我们相信,爱情可以超越一切,无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困难的挑战。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电影就像一本好书一样,可以重复地看很多遍,可以认真地仔细地分析和研究,而且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喜欢,每一次看都有会不同的感受和心情。
第一次看《情书》的时候还是高中,当时在贵港石羊塘市场附近的一个混乱拥挤的网吧看的,那个有点炎热的下午,阳光照进来,空气中充满了看得见的灰尘,有点痒,有点热,有点困,更有点烦躁,于是竟然连最基本的剧情也没看懂,看完也不知道影片说了什么东西,唯一记得的场景就是博子对着雪山大声喊着“你好吗,我很好”,还觉得女藤井树的毛衣样式很好看,很温暖。
第二次是前些日子,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偶然间就看着了,当时的心情也许比现在更加激动吧,当时的心情也比现在更加满怀想说的话吧。
今晚第三次看完,心中却仿佛无话可说,或者说有话说不出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应该写一些东西纪念一下的,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感情冲动,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情感共鸣,而且这是要作为自己以后有空回忆起来的印记,这更是一个珍贵的回忆吧,是值得珍惜和记忆的。
也许手写的会更好吧,清晰的字迹一笔笔写在淡黄色的便签上,写完再夹上一片枫叶,以后回想起来会更美吧。
那是当然的,那会增加了很多画面感,色彩感以及历史感,但是我的字很潦草,所以还是打字吧。
豆瓣和时光上的影评各有千秋,豆瓣更加纯洁,深刻,感性一些,而时光则是华美,有种光与影的交错的美感,那排版,设计,颜色,背景,图片都相当地精美,还有细细地评说。
对于我这个年纪,这个经历不多,感情不深,认识不深刻,思想不深沉的人来说,时光上的影评会好看好理解很多。
我喜欢的影评首先是可以从剧情,人物,故事,场景,镜头,剪切,哲学,音乐,历史,以及导演的审美观等方面综合地详细地分析一部影片,然后再写点自己的深刻感受,或者把自己的感情穿插其中,这种影评是我这个年纪所喜欢的,因为要喜欢一部电影,起码你得看得懂这部电影,理解这部电影。
豆瓣上的影评大都是个人单纯的感受,写得纯洁而深刻,但如果你不能理解电影,你就难以达到共鸣。
影片一开始博子安静地躺在雪地里,闭着眼,憋着气,仿佛她要假装进入死亡的状态,以此来达到能与死去的未婚夫共同呼吸,共同对话,进入同一个世界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幼稚到可爱的精神状态,可见博子对未婚夫的用情之深。
白色的雪无疑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这是无用细说的,在电影后文中,几乎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笼罩着这么一种白色纷繁的世界中。
博子在车中与未婚夫的妈妈对话,以及在未婚夫家中蛋糕,毕业照这些小事上,都显示出一种主动和被动性格的对比。
博子内敛含蓄,而妈妈则独立自主,勇敢自信。
而在紧接下来的剧情中,在混乱而小气的小樽市,邮差和女藤井树也是如此,邮差热情主动,而女藤井树则冷淡退避,那些可爱的神态可以一一表现。
邮差叫“啊树”的亲切有力,仿佛包含感情,而啊树则“”怎么啦的不耐烦和讨厌,明眼人谁都可以看得出邮差的心思。
看到混乱而小气的小樽市的街道,我想到的更多的是无关剧情的历史和政治,想到隐忍,小气,认真的日本国民性格,想到日本狭小的国土面积和众多的人口,想到火柴盒式的房子,“居则养其气”,可能就是因为狭小的空间让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满了小气,小气包含了认真,细腻和认真到要钻牛角尖的极端。
这在日本的教室也可以体现,教室的窗子总是乱七八糟,黑板和墙上同样如此,细细碎碎的东西相当多,这如果在小学,那会显得很可爱,但在高中和大学就显得琐碎和多余了。
剧情来到破旧斑驳的女藤井树的家,木头的房子,屋子里煮着药,有烟有雾的灰蒙蒙,女藤井树又带着口罩病恹恹的,头发蓬松凌乱,给人一种很老旧,腐化的感觉,整个色调虽然还淡淡的阳光,但从小缺乏安全感的我害怕这种场景,我害怕得病,虚弱和没力,但我并不害怕残酷和黑色的深沉,那只会让我压抑。
一家人共同聊着莫名其妙的信,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阿树还竟然因此烦躁得睡不着起来回信,真是琐碎到了极点。
博子的细腻和浪漫在这里又一次地体现,深深怀念地恋人的她竟然给死去的恋人写信,“你好吗,我很好”,这本来就是一封不可能收到的信,她自己也没有期盼能收到回信,只是作为一种心情的寄托,想问候一下在天国的他“你在异乡还好吗,我想念你,我在这边很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朋友陪伴,父母健在,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
写信,这么古老的一种传情方式,安静而含蓄,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适合表达她的思念。
收到信的博子眼神都有了光彩和亮光,洋溢着幸福和美满,说话和动作都欢快温馨起来了。
这边博子和秋山一起研究信,那边啊树(女)和同事也在一起研究,这真是细腻,更是琐碎和拖沓。
秋山刷了点小聪明知道了藤井树的真实身份,在古朴的酒馆里,穿上牛仔服的秋山,披着长发,点着香烟,喝着酒,帅得忧郁得就像是一个艺术家。
他大方,勇敢,热情,积极,有又仿佛一个冲动的大男子主义。
而在旁的博子仿佛永远都是深深地沉湎在过去的回忆中一直恢复不过来的样子,安静,内敛地不说话,或者在秋山的“敌人”二字伤害到她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最深处时她才激烈地反映,抗议。
这时,秋山立即变得伤感忧郁些,悲伤地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博子终究是一个内心细腻敏感而又善良单纯的女孩,终于被说服着去了小樽市。
她们的关系一直就是这样,一个积极主动,而另一个被动回应,秋山在主动中又有嫉妒的情绪的作祟,想向博子倾注满腔爱意和热情,但是博子的态度却让他不敢全力放手去爱。
博子则又是思想陷在过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但身体终归还是在现实世界,对于秋山的热情示爱总是仿佛需要但更抗拒,两人都是这么矛盾,关系总是这么微妙。
但秋山总归是一个正常人,犯不着跟一个死去的人吃醋,况且那人还是自己的死党好朋友,给予了博子很大的包容。
曾几何时,从小的我就梦想着有一套灰白色牛仔服,看起来潇洒又沧桑,坚强而又有忧郁的流浪的艺术情怀,但终究是一个梦想,到今日也没有实现,或者说已经不想去实现。
自己还是太怀旧了,这些年来,新的歌基本没听,新的电影基本没看,弄得自己也深沉忧郁起来,仿佛老了好几岁,从来就没有展现过青春朝气蓬勃的气象,没有展现过阳光灿烂的笑容和斗志昂扬自信满满的意气风发,我还是一个年轻人,我是怎么啦?在漫天雪白的小樽市,热情大方或者说不解风情,木头一样的秋山安排了一切,在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又成了博子,细腻敏感,害怕未知的未来,害怕主动,害怕承担,变成一个深深地缺乏安全感的人,等着一个人来照顾,来关心,来安排一切,处理一切,我要做的就是等待和随从。
秋山的行为无疑让我也感到在寒冷的小樽市里的一点温暖。
在如此一个陌生的寒冷的城市,真的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啊树(女)的爷爷给我印象并不太好,从一开始在地里蹲着耕种的姿态到跑来开门的神态,矮小的身子,一把眼镜,日本式的胡子,还有那个仿佛是无时无刻的极其难看的马步,一切都透露着猥琐的神情,让我想到淫荡的龟仙人,想到那个恶心的日本AV,想到日本国民性的不好的一面,冲动,极端,动作夸张得幼稚和小气。
当然,这是我的一厢情愿的感觉,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还很宁愿这是错误的,我也不希望日本人这样,更不希望自己看到这样的场景和情况。
啊树的姑父和妈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导演对死亡的故意的淡化,姑父不记得大舅子什么时候去世,而在博子未婚夫的家中,藤井树(男)的妈妈也说“看到这张照片,树的形象仿佛就模糊了起来”。
也是是因为“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博子对秋山说的,所以导演可以淡化死亡给人带来的沉痛和悲哀,这样使得影片的基调就相对温和一些,积极一些。
死亡在日本的哲学中从来就是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日本的自杀率一直排名世界前列也是因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这个命题。
这种问题仿佛他们全国民都深入人心一般,青少年就已经很深刻地去理解生存的意义了。
这与我们身处正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下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我最记得的是一个青年女生的生存观和价值观“让生命像樱花一样在最灿烂的时候凋落”,她选择了在生命最美好最灿烂的,一生中用黄金锻造的青春时代,在这豆蔻年华,青春萌动的时刻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认为要保持完美,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经历年长之后成熟现实的肮脏和世俗。
在日本的歌曲中,经常有很多仿佛来自生命和灵魂深处的声音,悲怆得让人不敢倾听,因为那会使人陷入深深地寂静和死亡的情绪中。
在现实中,日本歌曲经常会用A小调,这会使歌曲哀婉,忧伤和悲凉。
但是尽管有这种倾向,但是日本人会有两个极端,虽然会经常陷入悲观的情绪,但是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你一点也用不着害怕和怀疑他们承受艰难的能力,他们会在困难面前默默忍受,极端地忍受到仿佛没有半点痛苦,仿佛就算世界末日来临也不动声色,也不去寻求倾诉和发泄,这其实是很不好的。
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经常面临地震,火山以及飓风,狭小的国土面积,拥挤的人口,资源的匮乏............你真的压根不用去怀疑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的承受能力甚至达到有点变态的地步,比如军国主义中的自残,比如武士道中的忍者。
日本就是如此奇怪的一个国家,民族性在两个极端间来回震荡,自信与自负,狂妄与卑微,我总有一种感觉,日本就像是一个超级国家的试金石,谁能让日本真心地心悦诚服,让日本真正地谦虚卑微下来去学习,那么这个国家就是超级大国。
比如现在的美国,比如以前中国的唐朝。
高速公路上秋山的“打搅了”又一次显示了细腻。
而博子的小心翼翼和静静站在藤井树(男)曾经的家的门口,仿佛在怀念什么,好像又要沉溺到过去的回忆当中,更显细腻。
藤井树(男)的家门口写了信,含蓄内敛的博子还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和自己恋人同名同姓的人,在回去的路上,博子再一次展现了她的深深的怀念和用情之深“我希望他很健康,也在工作”,她的希望虽然简单却是那么令人感动,即使不在一个世界了,她仍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能过得到,仍惦记着他过得好不好,心里面也默默地想着只要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这样就已经很好了,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在剧情发展到此时,电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博子和藤井树(女)在街上相遇,博子叫了藤井树,但藤井树回头却不知道是谁叫了他,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镜头,仿佛是一种命运中的巧合。
从情景中看到,博子一直低着头,应该没有看到树,但她却突然叫住了藤井小姐。
这是导演在思想上暗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命运般牵扯不断,虽然显得奇怪,但是却很有意思,很有创意;另外在剧情上可以用这个场景让博子看见藤井树(女)的真实相貌,为她接下来的剧情确定自己和藤井树(女)真的长得很像,然后去恋人的家去查毕业照的照片,并怀疑恋人对自己一见钟情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和恋人的初恋情人长得很像做铺垫。
这时镜头中出现了人群,人群是岩井俊二很喜欢用的场景,在《爱的捆绑》中男女主角在人群中激励忘情拥吻,《四月物语》中女主角骑着单车经过成群的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就像吴宇森很喜欢用飞翔的白鸽一样,这是导演的一种偏好吧。
人群并没有太多的寓意,更多地只是一种衬托突出的作用,而在《情书》里,人群也就是想让藤井树(女)淹没在拥挤的人潮中,使得她回头没看到博子更加自然(因为人群也把博子包围了),也让她转身离去不显得那么单薄,而显得更加自然,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