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9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9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巢;沙滩;偎依着;春风;花草;沙暖;鸳鸯; 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九曲黄河
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1.一;千;一;一;三千;九;一;两;一;千;万;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11 10:46:13; 用户:qgjyus er10 453;邮箱:q gjyus er10453.219 57750;学号 :21985461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
的赞
美之情。
7.《望天门山》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你能把这山势奇险、水势汹涌、孤帆破浪的景象描
绘出来吗?
8.课内阅读
潋滟







(1)将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

(3)写出下面的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潋滟:
亦:
奇:
相宜:

9.
绝句
(2)桃花潭水深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离离原上草,

枯荣。
(4)飞流直下
尺,疑是银河落
天。
(5)篱落疏疏
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6)
个黄鹂鸣翠柳,
行白鹭上青天。
(7)窗含西岭
秋雪,门泊东吴
里船。
第3页(共4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 9 课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 卷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断开;孤独;帆船; 2.此地;强壮;赤色;一些;化妆;亦步亦趋; 3.睛;晴;狐;
③指一地名。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9、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9、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9、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填空题1.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爸爸每天需要挑( )水浇花。

2.煤油灯要灭了,得挑( )一下灯芯才行。

3.他这种行为是挑( )拨离间。

2. 多彩的诗句。

(1)月( )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 )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3. 组词小火车开动了。

(一字组多词)促——()——()——()深——()——()——()遍——()——()——()4. 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上9、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填空题1.【答案】1.tiāo2.tiǎo3.tiǎo【考点】多音字辨析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略2.【答案】(1)黑(2)红(3)白黄【考点】诗词默写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略3.【答案】促进促使急促深红深深深入一遍遍地漫山遍野【考点】组词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略4.【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考点】理解句子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略。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第9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第9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1)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萧萧:
挑:
促织:篱落:。4.补充子内容。萧萧梧叶,
独在异乡

江上秋风

倍思亲。
知有儿童

兄弟

一灯明。
茱萸

第1页(共3页)
5.默写《夜书所见》和《秋思》两首古诗中的一首。
6.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描写的人有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9 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1)
二、标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i cù
shēn shuǐ
huí yì
měi féng
jiā rén
jiā bèi
yáo yuǎn
biàn dì
chā mǎn
yì kǒu tóng shēng
wú yè

2.组 词。






亿






遍地;语言;请问;桃树;识别;一篇; 3.冷落凄清的样子.;1.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
用肩担着. 2.挑的东西. 3.挖取. 4.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 5.选,拣.;蟋蟀
的别名.;篱笆.; 4.送寒声;为异客;动客情;每逢佳节;挑促织;遥知;登高处;夜深
篱落;遍插;少一人; 5.
; 6.宋;叶绍翁;梧叶;篱落;儿童;唐;王维;独在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第9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第9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时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2)二、标题
1.用“√”给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

促cùchù插chācā异yíyì
2.看拼音写词语。

cùzhī
xiāng féng
yáo yuǎn
shēn yè
huíyì
jiājié。

3.辨字组词。

挂异
佳导
倍亿
陪忆。

4.查字典。

5.补充诗句。

6.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7.古诗阅读。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古诗,诗中共写了、、、、、六种景物。

(2)哪句诗最能表现秋景?
A.远上寒山石径斜。

B.停车坐爱枫林晚。

C.霜叶红于二月花。

(3)你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吗?
8.不妨试试:
农历佳节习俗我知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时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2)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2.促织;相逢;遥远;深夜;回忆;佳节;3.挂上;异地;佳人;导入;加倍;亿万;陪同;回忆;4.;5.;6.知道兄弟登上高处插上茱萸作重阳节纪念时,已经少了一人来参加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7.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C;8.;。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6题;共82分)1. (2分)写出划线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异乡:________异客:________2. (3分)我能多组几个词。

情________遍________客________3.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吾——___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___离——________——________ 扁——________——________4. (10分)组词佳________ 倍________ 挽________ 忆________ 编________挂________ 培________ 晚________ 异________ 遍________5. (6分)我能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距离大;②久,时间长;③程度高;④颜色重。

A.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深。

________B.这里的河水很深。

________C.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①看到;②会面,会见;③见解,对于事物的看法。

D.他很有远见。

________E.夜书所见。

________F.领导接见了我们。

________6. (4分)选字填空。

生声①爸爸来晚了,爷爷很________气。

②王艺歌说话的________音真好听。

乡相③我的家________是个美丽的地方。

④遇到困难,我们要互________帮助。

7. (8分)用下列汉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

俊骏峻竣①虽然形势极其________,但工程还是要按时________。

②终于成功了,他兴奋地跨上________,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乡下________的小阿妹。

篇翩③这是________描写蝴蝶的文章,花丛间________起舞的蝴蝶十分惹人喜爱。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9古诗两首_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9古诗两首_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9古诗两首2019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我会写我能把字写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根据拼音写词语cù jìn biàn dì jiā bèi jì yì我会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异.客()另外的;别的有分别;不同的2.挑.促织()捉把东西放在肩上我会写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会读浏览下文,回答成绩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保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爱好。

1.写出下方词语的反义词高大 ( ) 热闹 ( )2.填空。

这段话是按 ________ 按次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 ________ ,北面有个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 ____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__ 。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 _____ 句到第 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3 .读句子,想一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 1%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令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令人沉醉。

………………………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小学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9.古诗两首同步阅读(含答案解析)

小学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9.古诗两首同步阅读(含答案解析)

【精品】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9.古诗两首同步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词曲鉴赏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书所见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书”是___________的意思,“所见”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作者见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写的是作者的想象。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8.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

9.这首诗中泊舟的地点是___________
10.“对”的意思是()①正确②对着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①孤寂忧愁②喜爱夜色
参考答案
1.叶绍翁
2.写下看到的东西
3.梧桐树叶、秋风、灯火
4.唐王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5.别的,其他的。

加倍
6.九月初九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
7.最后两句
【解析】
8.秋天夜晚
9.枫桥
10.②
11.①
【解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

2古诗两首1.我会拼,我会写。

bìyùcáichūjiǎndāo yǒngliǔ〔〕〔〕〔〕〔〕guāngjǐngdōngfēng wànzǐqiānhóng〔〕〔〕〔〕2.选字填空。

咏泳歌( ) 游( ) ( )唱裁栽( )花 ( )剪 ( )种3.比一比,再组词。

滨〔〕妆〔〕闲〔〕缤〔〕壮〔〕闭〔〕永〔〕裁〔〕柴〔〕咏〔〕载〔〕紫〔〕4.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胜日寻芳泗水滨。

()A.好日子。

B.胜利的日子。

2〕无边光景一时新。

()A.时光。

B.风光景物。

3〕等闲识得东风面。

()A.随意。

B.等到闲时。

4〕万条垂下绿丝绦。

()A.一万条。

B.泛指柳树枝条多。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咏柳?和?春日?都是描写季的景象的。

〔2〕?咏柳?一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前两句把翠绿的新叶比作,把柳枝比作,“万条〞写出了。

〔3〕“胜日寻芳泗水滨〞,出自古诗? ?。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浏览,看到的。

该诗中,诗句的意思是“一时之间,无限风光映入眼帘〞。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边飞一边唱:“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小草钻出了地面,它们挺直胸,昂起头,向四面张望着:“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小河里,一朵小浪花冲出薄薄的冰层,一跳一跳,着急地嚷道;“哦?春天来啦?春天在哪儿呀?〞桃树、梨树、杏树上,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张开了笑脸,你问我,我问你:“听说了吗?春天已经来啦?春天在哪儿呢?〞太阳公公出来了,大家一齐问:“太阳公公,您早啊!请您告诉我们,春天在哪儿呀?〞太阳公公笑了,他说:“美丽的孩子们,春天就是你们,你们就代表春天哪!〞大家听了,快活地欢呼起来:“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美丽的春天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美丽的春天!〞〔1〕给多音字组词。

骨gǔ〔〕着zhe〔〕gū〔〕zháo〔〕〔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6题;共80分)1. (2分)根据意思默写出诗句。

在遥远的家乡,亲人们正在登高望远,他们每人都头插茱萸,只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2. (3分)我能多组几个词。

情________遍________客________3. (6分)我能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距离大;②久,时间长;③程度高;④颜色重。

A.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深。

________B.这里的河水很深。

________C.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①看到;②会面,会见;③见解,对于事物的看法。

D.他很有远见。

________E.夜书所见。

________F.领导接见了我们。

________4. (4分)看拼音写字词。

yìxiāng zhūyúměi féng jiā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8分)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________ 。

梧:________。

客情:________。

意思 ________。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________。

为异客:________。

佳节:________。

意思________。

6.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故________而________所________边________圆________敌________面________听________运________员________7. (8分)加偏旁再组词原 --________、________ 者 --________、________次 --________、________ 太 --________、________8. (3分)我会选(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写序号)浅:①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小;②颜色淡薄;③程度不深。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 )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 )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6题;共97分)1. (6分)我能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距离大;②久,时间长;③程度高;④颜色重。

A.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深。

________B.这里的河水很深。

________C.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①看到;②会面,会见;③见解,对于事物的看法。

D.他很有远见。

________E.夜书所见。

________F.领导接见了我们。

________2. (2分)根据意思默写出诗句。

在遥远的家乡,亲人们正在登高望远,他们每人都头插茱萸,只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3. (8分)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________ 。

梧:________。

客情:________。

意思 ________。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________。

为异客:________。

佳节:________。

意思________。

4. (10分)给形近字组词梧________ 寒________ 挑________ 异________ 倍________悟________ 塞________ 桃________ 导________ 陪________5. (1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一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这句诗是________。

6. (8分)用所给的字换个偏旁再组词。

弧________ ________ 阻________ ________ 热________ ________ 饪________ ________7. (8分)比一比,再组词。

月________ 鸟________ 果________ 林________目________ 马________ 里________ 从________8. (8分)多音字组词脏zāng________ zàng________把bǎ________bà________闷mēn________mèn________的 de________ dí________9. (2分)读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古诗两首练习卷.doc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古诗两首练习卷.doc

试卷第
1 页共 1 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古诗两首练习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1 . 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的最漂亮。

qiū fēnɡ xi āo xi āo k è r én
y ì xi āng xi ōn ɡ d ì zh ū y ú
2 .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3 . 我会填。

1.“遥”字共有
画,第四画是。

2.“篱”字的读音是,部首是,是一个结构的字。

4 . 给正确说法后的笑脸涂上颜色。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

2.《夜书所见》中的“本”指“书本”,“见”是“看到的”意思。

3.“促织”指蟋蟀,有名蛐蛐儿。

5 . 1.这首诗描述的是
(季节)夜晚见到的的情景。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评卷人
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47分)
1. (8分)读拼音,写词语。

jiù fútú sūjiā jiéjiǔ ji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ù tònɡdú zìyì xiānɡxiōn g d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看拼音写字词。

yìxiāng zhūyúměi féng jiā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读一读,填一填。

每féng_______假期,我总要回到乡下老家去住几天,那里虽有些yáo_______远,但却有我的表xiōng dì_______、表姐妹,还有和我一块玩耍过的小伙伴。

他们只要一听说我来了,就会jí_______时赶到奶奶家,围着我问长问短,在那里住上几天,会耳wén_______目睹许多趣事。

4. (3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_______的诗,其中“_______”一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表现了_______的情感。

5. (1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一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这句诗是_______。

6. (6分)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挑:_______。

②促织:_______。

③篱落:_______。

④登高:_______。

⑤茱萸:_______。

8. (5分)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
9. (10分)理解诗句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 (1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①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②回,乡音③无改鬓毛④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①偶书:随便写的诗。

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

②老大:年纪大了。

③乡音:家乡的口音。

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1)结合注释,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少_______(shǎo shào) 相_______(xiānɡ xiànɡ)
(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47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7-1、
8-1、
9-1、
9-2、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1、
11-2、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