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合集下载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B.横波C.面波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塑料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快跑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

A.头部B.腹部C.胸部0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B.房屋C.悬挂物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B.开阔地C.广告牌下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B.湿毛巾C.纸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传播谣言B.听信谣言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B.胸部C.双手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

A.使劲跑B.蹲在地上C.叫喊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10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B.桌子底下C.窗子边16.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

A.跳车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17.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18.室内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立即躲到桌子下B.立即关闭煤气C.立即到阳台上躲避19.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遇到地震。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减灾的主要目的是()。

A.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正确答案)B.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减灾工程;C.加强减灾科学研究。

2.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在哪个部门()A. 水利部B. 民政部(正确答案)C. 中国气象局3.人民防空的作用是防范和减轻空袭危机,保护()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

A. 国家财产B. 人民生命财产(正确答案)C. 人民生命4.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为()?A. 每年的5月10日B. 每年的5月11日C. 每年的5月12日(正确答案)D. 每年的5月13日5.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地震灾害(正确答案)C.火灾D.瘟疫6.下列选项中,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是()A、家中阳台、窗户安装的防盗护栏留有安全逃生门B、定期清除漏到、楼梯间堆积的杂物C、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D、将私家车停在消防车道上(正确答案)7.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和社会安全事件。

A、自然灾害、人为事故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答案)C、地震灾难、人为火灾、交通事故D、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故8.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和蓝色标志。

A、红色、橙色、黄色(正确答案)B、黑色、红色、黄色C、红色、白色、黄色D、黑色、橙色、白色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正确答案)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正确答案)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1.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停电、断水D、火灾(正确答案)12.当你遇到人员停止呼吸、心脏停跳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后及时送往医院。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专题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震中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震源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震中和震源是同一个概念- B. 震中是地震的能量释放点,震源是地震的发生地点- C.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能量释放点- D. 震中和震源都是指地震的发生地点答案:B2. 以下哪种地震波是最先到达地表的?- A. P波- B. S波- C. L波- D. R波答案:A3. 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 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B. 地震烈度越低,地震破坏越严重- C. 地震烈度和地震破坏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D. 地震烈度只用于描述地震的震源能量大小答案:A4. 下列哪种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A. 钢结构- B. 砖木结构- C. 混凝土结构- D. 轻钢结构答案:A5. 预防地震灾害的常用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地震监测预警- B. 建筑物抗震设防- C. 安全疏散演练- D.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E. 应急救援准备答案:A、B、C、D、E二、判断题1. 地震是由地球自身的运动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不同。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倒塌的建筑物通常是因为地震震源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地震发生后,人们应该立即躲进大型家具或桌子下方保护自己。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的区别。

答: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几度制。

地震烈度与地震的破坏情况有直接关系,烈度值越高,地震破坏越严重。

地震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采用地震矩震级或里氏震级。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跳楼逃生B. 躲在桌子或床下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站在窗户旁观望答案:B2. 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外,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靠近建筑物B. 靠近电线杆C. 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D. 立即跑向开阔地带答案:C3. 地震发生时,若在高层建筑内,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躲在卫生间等小空间B. 沿着楼梯快速下楼C. 用枕头保护头部D. 避免靠近玻璃窗答案:B4. 地震后,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B. 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次生灾害C. 立即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D. 等待救援,不采取任何行动答案:B5. 地震逃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保持冷静,有序撤离B. 使用楼梯,避免使用电梯C. 跟随人群盲目奔跑D. 寻找坚固的物体躲避答案:C二、判断题1.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

(正确)2.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逃生。

(错误)3. 地震时,应远离煤气管道、电线等危险设施。

(正确)4. 地震后,应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

(错误)5. 地震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

答:地震发生时的“三不原则”包括:不惊慌、不盲目逃生、不返回危险区域。

2. 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答:地震发生后,首先保持冷静,评估自身安全状况;其次,检查周围环境,避免次生灾害;然后,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自我保护,如用枕头保护头部;最后,如果可能,帮助周围的人进行自救互救。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发生地震,居民小王在地震发生时,立即打开窗户试图跳楼逃生。

请分析小王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的逃生方法。

答:小王的行为是错误的。

地震发生时,跳楼逃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正确的逃生方法应该是: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物体躲避,如桌子或床下;如果可能,用枕头等物品保护头部;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2024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2024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2024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一、选择题1、地震来了,使人感到上下颠动的是A、横波B、纵波C、面波D、体波答案:B2、我国有 23 条地震带,其中不在地震带上的是 A、西藏B、四川C、湖南D、福建答案:C3、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了怎么办?()A、马上往楼下跑B、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C、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答案:C4、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o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答案:C5、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答案:A6、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是o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台湾地震带答案:AB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A、土坯墙B、砖石结构C、砖混结构D、框架结构答案:D8、地震灾害五要素较地震三要素多了()A、震级和人员伤亡B、震级和财产损失C、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D、地点和震级答案:C9、()年四川茂县叠溪 7.5 级地震,大规模的ft崩使叠溪古城全部被毁,还在岷江上形成了数个地震湖。

A、1920B、1933C、1976答案:B10、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不动答案:B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B、错答案:B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C、房倒屋塌答案:C13、天然地震中,占 7%的是 A、构造地震B、火ft地震C、陷落地震答案:B1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答案:A15、地震避灾时应面向窗户。

A、对B、错答案:B16、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场地条件答案:ABCD17、地震的三要素是A、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
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
- 答案: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烈度是什么意思?
- 答案:地震的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

3. 什么是地震的震级?
- 答案:地震的震级是描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4.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地震破坏性灾害。

- 答案:地震破坏性灾害包括房屋倒塌、地面崩塌、火灾、洪涝等。

5. 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 答案: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寻找避难点,避免靠近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物品。

试题二
1. 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御为辅、综合治理。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

- 答案:常见的防震减灾措施包括加固建筑物、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地震演练等。

3. 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 答案: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
的防震能力标准。

4. 请说明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答案:地震应急预案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
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什么?
- 答案: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三防”是指抗震防灾、防火防灾和防洪防灾。

以上是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希望通过这份文档,能够增加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地震是地球(C)物质运动的结果。

A、地壳B、地幔C、内部2、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3、一般情况下,(B)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1-3 级B、3-4、5 级C、4、5-6 级4、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由(A)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5、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C)倍。

A、 10B、20C、306、地震三要素是(C ) oA、震中、烈度、震级B、震源、震中、震级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7、地震的(C)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级8、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C、预防为主,综合整治9、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0。

A、防震减灾日B、地震纪念日C、国际减灾日10、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时间是(0A、2007年5月1日B、2008年5月1日C、2009年5月1日11、新修订《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施行时间是(C )A、2008 年1 月1 日B、2010 年1 月1 日C、2013 年 1 月1日12、《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当(C)重点设防。

A、等于B、小于C、不低于13、(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14、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B)为“防灾减灾日”。

A、4月22日B、5月12日C、10月10日15、汶川地震发生在(B)断裂带A、祁连山B、龙门山C、鲜水河16、我国处于(A)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2024年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2024年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共120题)1、在地震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你认为下列错误的做法是()oA、不乱加搬动B、保持脊柱安定C、使用软担架运送正确答案:C2、为什么要进行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oA、提供科学的抗震设防标准,按规范搞好抗震设防设计,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B、防止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从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C、让建筑物实用美观。

正确答案:A3、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以上才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级B、3级C、4级D、5级正确答案:B4、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5天B、一个月C、二个月D、三个月正确答案:D5、临震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5天B、8天C、10天D、15天正确答案:C6、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是()oA、火灾B、瘟疫C、泥石流D、海啸和核泄漏正确答案:D7、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属于(类型。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正确答案:A8、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地方。

A、旧沙滩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D、古河道上正确答案:B9、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o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D、洪水灾害正确答案:C10、楼房避震应该()。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忱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D、乘电梯下楼正确答案:C11、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B、纸C、折成三折八层打湿后的毛巾D、手正确答案:C12、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B、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C、1999年台湾7.6级地震D、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正确答案:D13、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ptx

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ptx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3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 34、2008年5月120,(八)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A.四川汶川 B.四川芦山 C.青海玉树 D.四川雅安
D.跳楼 .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上行走。(B)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无大型车辆行驶的机动车道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D) A.视情况而定人数 B.允许3名以上 C.没有数量限制 D.不得超过2名 .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C) A.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B.在车上等候救援
A、一致 B、不一致 24、预防森林火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不在林、牧区吸烟和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 B.不在林、牧区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 C.严禁私自烧荒或焚烧秸秆 D.在林牧区生活用火中产生 25、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安全,有些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不能放入微波炉的食物是: (八) A鸡蛋 B.鸡肉 C.蘑菇 26、建筑物高度超过(C)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50
D.西安 38、我省是哪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D) 1982 1992 2000 2003 39、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八) A.松褐天牛 B.光肩星天牛 C.青杨天牛 D.小蠹虫 40、由于吸烟不慎引起森林火灾,这个过程中吸烟属于(C) A.天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放火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 C.火灾D.瘟疫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D.跳入水中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八)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2023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2023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1一、单选题1、防震措施分两大类,分别是工程防震和__A___。

A、非工程防震B、桥梁防震C、道路防震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是__A___。

A、12322B、12315C、123123、地震波主要分为横波和__C___。

A、列夫波B、瑞利波C、纵波4、地震三要素是指地震发生时间、地震发生地点和__C_。

A、地震发生经度B、地震发生纬度C、地震震级5、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内的称为C。

A、远震B、近震C、地方震6、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C。

A、震中距B、震中C、震源深度7、2023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C上。

A、祁连山地震带B、喜马拉雅山地震带C、南北地震带8、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我国B发明。

A、司南B、张衡C、蔡伦9、我国第一个地震台是A。

A、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B、上海佘山地震台C、重庆市南温泉地震台10、重庆市建成最早的地震台是A。

A、重庆市地震台B、荣昌地震台C、渝北统景地震台11、区县纷纷成立地震应急救援队,目前我市共有B支应急救援队,16支志愿者服务队。

A、16B、38C、4012、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我们称为A。

A、主震B、前震C、余震13、主震前发生的地震称为B。

A、次震B、前震C、余震14、主震后发生的地震称为C。

A、次震C、余震15、下列那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最多A。

A、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地震B、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地震C、2023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16、2023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最主要的次生灾害是C。

A、火山B、火灾C、核泄漏和核辐射17、重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C。

A、1854年南川地震B、1855年彭水地震C、1856年小南海地震18、地震时,家庭避震正确的做法是B。

A、迅速跑下高楼B、关掉水、电、气C、乘坐电梯逃生19、平房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是C。

B、窗户边C、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20、在操场上遇上地震,可以原地蹲下,首先保护C。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为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我们特别策划了这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以下是本次竞赛的题目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自然灾害?- A. 地震- B. 台风- C. 交通事故- D. 洪水答案:C. 交通事故2. 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 综合治理、防控结合- D. 以人为本、应急处置答案: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 下列哪个措施不能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害?- A.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B. 定期进行地震演习- C. 拆除老旧的建筑物- D.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答案:D.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4. 在火灾发生时,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保持冷静,迅速撤离- B. 尽量携带贵重物品- C. 使用湿布堵住口鼻,降低吸入有毒烟雾的风险- D. 拨打火警电话119答案:B. 尽量携带贵重物品二、判断题1. 防灾减灾工作仅仅是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

(错误)2. 台风来临前,应将门窗紧闭,以免风力将室内物品吹散。

(错误)3. 洪水来临,应迅速向高处转移,避免被洪水淹没。

(正确)4. 地震发生时,若身处高楼层,乘电梯下楼是明智的选择。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答案: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预防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抗灾能力,开展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等。

2. 请列举三种减轻地震损害的措施。

答案:减轻地震损害的措施包括: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定期进行地震演习,拆除老旧的建筑物,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等。

通过本次竞赛,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满分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满分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满分答案一、选择题2、近年来发生在我市最大级地震为1574年庆元()级地震。

A 4.4 级B、5.5 级C、6.6 级D、7.7 级3、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4、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5、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6、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7、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亲身经历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向别人介绍地震发生时逃生的办法,你认为他说的哪句话是错误的()A、“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B “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手,左手反握右臂”C “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D “闭上眼,用嘴呼吸”9、(),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 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C 1975年7月28日D 1976年7月28 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一、选择题1、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 外部B 地壳C 地幔D 内部答案:D解析: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

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地壳等部分组成,内部的能量积累和释放导致了地壳的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2、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多次,一般情况下,()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 2 级B 3 级C 4 级D 5 级答案:B解析:一般 3 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3 级以下的地震通常人们难以察觉。

3、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B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 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D 印度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答案:A解析: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安全通道B 跳楼C 乘坐电梯D 从窗户抓绳下滑答案:A解析:地震发生后,不能乘坐电梯,也不能跳楼或者从窗户抓绳下滑,应该走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5、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

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是不安全的。

A 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B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C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D 撤离到开阔地带答案:A解析:狭窄的胡同可能会有建筑物倒塌等危险,不是避震的安全场所。

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 去楼道C 原地不动D 跳楼答案:A解析:在家里避震时,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

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先保护头B 先保护胸部C 先保护双手D 先保护双脚答案:A解析: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在避震“自救瞬间”应先保护头。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时间是。

A、1998年1月1日B、1998年3月1日C、2009年5月1日D、 2002年1月1日2、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时候。

A、商周时代B、秦朝C、汉朝 D、魏晋时期3、“国际减轻灾害十年”是指A、1980-1990B、1985-1995C、1990-2000D、1995-20054、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D、《中国减灾规划》5、1998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从1998年开始执行,至哪一年结束?A、2008年B、2010年C、2018年D、2020年6、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中国地震局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工作。

A 、乡镇以上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地震工作管理机构 C、市级以上计划部门 D、当地地震专家7、根据国家和地方编委明确的部门职责,有权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A、建设部门B、地震部门C、规划部门D、水利部门8、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哪个部门?A、民政部B、水利部C、中国气象局D、地震局9、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A、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B、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减灾工程C、加强减灾科学研究D、宣传防灾减灾知识10、防震减灾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A)相结合的方针。

A、防御与救助B、预报与监测C、救援与救助D、防御与监测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D)A、当地地震部门B、省地震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12、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必须经省或者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并按项目管理权限由相应的( B )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抗震设防依据。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的成因?A. 地壳运动B. 地壳断裂C. 陨石撞击D. 地球自转答案:D. 地球自转2. 地震波分为几种?A. 纵波和横波B. 表面波和体波C. 纵波、横波和表面波D. 三种以上答案:C. 纵波、横波和表面波3.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一回事吗?A. 是B. 不是C. 预警是预报的一部分D. 预报是预警的一部分答案:B. 不是4. 以下哪个不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A. 提高建筑抗震标准B. 加强地震监测C.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D. 随意堆放物品答案:D. 随意堆放物品二、判断题1. 地震无法预测,因此开展地震预警工作无意义。

()答案:×(错误)2. 地震发生时,躲在桌子下面是最安全的避难方式。

()答案:√(正确)3.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该立即进行,不顾一切地救出被困人员。

()答案:×(错误)4.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的居民应该立即跳楼逃生。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的区别。

答案: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的速度差异,尽快向人们发出警报,使人们有时间采取措施减轻地震灾害。

而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对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进行预测,目前科学界还没有找到准确预测地震的方法。

2.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答案: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避免靠近玻璃、门窗等易碎物品;如果在室外,应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品,尽量到开阔的地方避难。

3. 请简述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其次根据灾情制定救援计划,合理分配救援力量;在救援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专业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灾害;注意被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救援过程中给予关爱和支持;对于重伤员,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2、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A、乡镇B、森林C、城市D、偏僻的农村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4、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公里以内的地震?A、50公里B、100公里C、300公里D、500公里5、约占全球发生地震总数7%的是属于哪一类地震?()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6、破坏性地震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

请问:当您发现被救人员无自主呼吸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就地实施人工呼吸;B、在原地等待他人帮助;C、到别处找其他人帮忙;D、等待专业医务人员。

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请选择。

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2008年12月27日D、2008年10月27日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孤立型地震:没有前震,余震小而少,且与主震震级相差悬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能过主震一次性释放的。

b.双震:在一个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两个时间、地点、大小相近的地震释放。

c.震群型地震:一个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由几个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没有明显的“boss”。

几次地震(震群)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序列的80%以上。

d、以上都是正确的。

9.在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发现明显的地震临震异常,情况紧急的,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在()内发布地震临震预报,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a,72小时b,48小时c,12小时d,6小时10.大地震的预警时间,即人感觉到震动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是()。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我国地震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答: (1)地震监测;(2)地震预报;(3)震害防御;(4)地震应急;(5)地震救灾与重建.2。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中国地震局是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是辖区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地、县地震局(办)是辖区基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3. 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什么?答: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14号)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5. 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答: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

6。

我国第一个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宣传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时间?答:甘肃省临泽县.1995年,甘肃省委和省地震局根据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指示,在张掖行署的指导下由临泽县委和县政府实施的。

7。

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答:(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指挥;(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作用。

8. 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答:1988年。

9.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答: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

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

10。

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答: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

11。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12. 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地震时因为恐慌而失去理智是最大的危险,很多伤亡并非地震而是恐慌造成的。

( )
2.在学校若遇地震,全校同学要按平时演练要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 )
3.地震发生时你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往外撤离,可迅速就近躲避在课桌、讲台下。

( )
4.教室在高层的,强震时因为时间来不及,可迅速分散到洗手间、小办公室等跨度小的房间,千万不能从楼上跳下。

( )
5.主震后一般有余震,同学们一定要懂得在两次地震的间隙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以防余震和火灾等并发灾害。

( )
6.地震发生时,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

不要刻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
7.地震时在山区的人员要警惕滚石、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

( )
8.地震发生时,你如果是在教室或家里,一定要立刻将所有的门打开,以免房门、大门变形卡死无法进出。

( )
9.避震要选择内墙墙根、墙角处等易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或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洗手间、储藏室去躲避。

( )
10.在街上遇到地震,要往人多的地方躲避,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 )
二、选择题。

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升
D、蔡伦
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4、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5.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 (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6.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 )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
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
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
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
7、每年( )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
B、5月12日
C、4月22日
D、6月5日
8、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9、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
A、最近的建筑物内
B、立交桥
C、空旷地蹲下
D、建筑物旁边
10、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 )
A、依靠鱼缸
B、依靠书柜
C、躲在床下或桌下
D、站在房中央
三、多项选择题
1.在滑坡易发区应注意房屋前后的什么变化?(BCD)
A.检查房屋前的庄稼是否茁壮
B.检查房屋地下室的墙上是否存在裂缝
C.观察房屋周围的电线杆是否有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现象
D.房屋附近的柏油马路是否变形
2.滑坡发生后,即使房屋整体上没有破坏,也必须检查哪几项
(ABD)
A.水电设备是否损坏
B.电线是否断裂
C.家具是否受潮
D.煤气管道是否完好
3.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
(ABC)
A.坡脚处泉、井水位或水量突变
B.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
C.坡脚处土体上隆
D.山坡上的草突然干枯
4.当山体崩滑时如何逃生
(ABD)
A.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B.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C.顺着滚石的方向往山下跑
D.来不及逃离时抱紧身边的大树
5.滑坡最易发生在什么期间
(ACD)
A.地震时
B.冬季
C.一场大雨过后或正处在连阴雨中
D.融雪期
6.水灾避难场所往往选择在大堤上,饮用清洁水十分困难,如何加以克服?(ABD)
A.喝矿泉水
B.河水加漂白粉,煮开了喝
C.河水加明矾
D.用净水器
1、生活中怎样注意防雷
雷鸣时,不宜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不宜在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附近久留;不宜逗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不宜躲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或孤立的大
树之下。

应尽快躲大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

行走时如遇雷雨且难以躲避,应立即双膝下蹲,双手抱膝。

雷暴发生时若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也应做好预防。

不宜在室外平台上活动。

不宜使用淋浴器。

要关紧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状雷。

彩电、音响、影碟机、电话等弱电设备不宜靠近外墙,雷电发生时不宜使用。

2、某地连降大雨,听天气预报,见河流涨水,觉得可能发生水灾,你如何准备
(1)准备一些漂浮物;(2)准备饮水、食品和药品;(3)准备一些保暖的衣物;(4)堵塞可能向房间进水的洞、缝隙。

3、地质灾害临灾应急处置措施有哪些。

当出现山体明显变形,即将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要采取以下紧急措施:立即撤离危险区;迅速发出信号、告诉周围人员撤离;马上向监测人、防灾责任人和当地政府报告;帮助其他人员撤离,阻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参与抢险救灾。

4、某山坡有发生滑坡的危险,居住在山坡下的你转移了。

后来滑坡真的发生了,你怎么做
(1)马上参与营救遇险者;(2)了解自家房屋与滑坡的距离,确认安全后,再回家检查情况。

5、被洪水围困时怎样求救?
在山丘区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砖混结构的住宅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

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不入睡等异常现象;房屋倾斜、开裂,树木出现东倒西歪(醉汉林)、马刀树等。

6、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时,怎样逃生?
面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突然发生,要保持冷静,首先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逃离险区。

具体来说,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时,滚石、坡体或泥石流都是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运动,所以应选择向左右两个方向逃离危险区,而不要选择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

如果身体正处于运动的滑坡体上,实在没有时间逃离滑体,可抱紧附近粗大的树木以求自保。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5 DBABC 6~10 ABACC 三、多项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