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能的利用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高效清洁的风能利用在我国能源的格局中占有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风、风能、太阳辐射、能源……
一、概述
风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而形成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公元前数世纪我国人民就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舂米和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发展。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7 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
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还难以到达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季风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如冬季季风在华北长达六个月、在东北长达七个月,东南季风则遍及我国东半部。全国风力资源的总储量为每年的 1.6×106 MW,近期可开发的约为1.6×105 MW,内蒙古、青海、黑龙江、甘肃等省风能储量居我国前列,年平均风速大于3m/s的天数在200天以上。我国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末是各种木结构的布篷式风车,1959年公江苏省就有木风车20多万台,到60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风力提水机。70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高效清洁的风能利用在我国能源的格局中占有应有的地位。
二、风况
2.1风的起源
大气的流动也像水流一样是从压力高处往压力低处流动,太阳能则是形成太气压差的原因。由于地球表面各处温度和气压的变化,气流就会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运动,把热量从热带向两极输送,因此形成不同方向的风,并伴随不同的气象变化。从全球尺度来看,大气中的气流是巨大的能量传输介质,地球的自转会进一步促进了大气中的半永久性
的行星尺度环流的形成。地球各处的地形地貌也会影响风的形成。
2.2 风的变化
风向和风速是两个描述风的重要参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是从北方吹来的就称为北风。风速是表示风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所经过的距离。风向和风速这两个参数都是在变化的。
风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每日的变化和季节变化。通常一天之中,风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周期性的。如地面上夜间风弱,白天风强;高空中正相反,是夜里风强,白天风弱。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也发生变化,使地球上存在季节性的温差。因此风向和风的强度也会发生季节性的变化。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风的季节性变化情况是:春季最强,冬季次之,夏季最弱。当然也有部分地区例外,如有的沿海地区,夏季季风最强,春季季风最弱。风随高度的变化,从空气运动的角度,通常将不同高度的大气层分为三个区域。离地面2m以内的区域称为底层;2~100m的区域称为下部摩擦层,底层与下部摩擦层总称为地面境界层;从100~1000m的区段称为上部摩擦层,上述三区域总称为摩擦层(也称大气境界层)。摩擦层之上是自由大气。地面境界层内空气流动受涡流、粘性、地面植物及建筑物等的影响,风向基本不变,但离地面越高处风速越大。
风的随机性变化,风速是变动部位的平均风速,如果用自动记录仪来记录风速,就会发现是不断变化的。通常自然风是一种平均风速与瞬间变动的紊流相重合的风。紊乱气流所产生的瞬时高峰风速也叫阵风风速。
2.3风力的等级
风力等级,世界气象组织将风力分为13个等级。
风能是空气所产生的动能。风不仅含有的能量很大,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它可使山岩发生侵蚀,造成沙漠,还可在地面输送水分的工作,水汽主要是由强大的空气流输送的,从而影响气候,造成雨季和旱季。,风中含有的能量,比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控制的能量高得多。全世界每年燃烧煤炭得到的能量,还不到风力在同一时间内所提供给人类的能量的1%。可见,风能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之一。
2.4 风能的特点和风能的密度
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既有其明显的优点,又有其突出的局限性。风能的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四个优点。风能的三个弱点:一、能量密度低;二、不稳定;三、地区差异大
三、风能资源
3.1 风的全球资源及分布
风的全球资源及分布。风的全球分布,在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之间,空气在赤道区受热而上升,又不断地被来
自北方和南方的较强冷空气所补充,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哈德利环流。在地球表面,这意味着冷风刮向赤道。而来自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的空气又非常干燥,并且向东运动,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这些纬度比赤道低得多。在这些纬度上有许多沙漠区,例如撒哈拉沙漠。北纬30度到70度之间、南纬30度到70度是西风盛行区。这些风形成波形环流,向南(或北)输送冷空气,向北(或南)输送暧空气。这种类型称作罗斯比环流;风的全球资源估评,1981年,世界气象组织主持绘制了一份世界范围的风资源图。该图给出了不同区域的平均风速和平均风能密度。但由于风速会随季节、高度、地形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因些风的资源量只是一个推算估评。根据世界范围的风能资源图估计,地球陆地表面 1.07×108km2中27%的面积年平均风速高于5m/s(距地面10m处)。
3.2 中国的风能资源
中国的风能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的密度平均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1.6×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我国国家气象局对我国风能采用三级指标体系。第一级区划指标:主要考虑有效风能密度的大小和全年有效累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