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探索民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的新范式———读《汉藏民间叙事传
TIBETAN PLATEAU FORUM 探索民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的新范式———读《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李晓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民间叙事比较研究的传统由来已久。
据统计,一个民族所流传的故事通常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属于多民族性的、国际性的或世界性的。
[1]针对这样的情况,许多学者试着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比较研究的问题。
无论是跨越地域与国别的故事比较,还是跨越时代与族群的故事比较,前人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范式。
然而,比较文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我们因循经典化比较案例所开创的道路时,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开疆扩土,当为有志学者所孜孜以求。
林继富先生六十五万字的新书《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譹訛,收集大量汉藏民间故事,并以故事类型为研究视角,将民间叙事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这一跨民族叙事比较研究方法可谓匠心独运,而林继富先生的论证,也证实了这一研究范式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一、基于类型,比较异同汉藏文化同根同源,两者故事的相似与相异是必然的,也是鲜明的。
然将其对比研究,如不能选择确当的方法,便如俟河之清。
林继富先生的《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沿袭芬兰学者所开创的的历史地理学派(Historical-Geographic School )故事类型学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我决定以民间故事类型为切入点,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之间的交流关系及其交流效果”。
[2]而事实也证明,将这一研究范式运用于汉藏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可谓探骊得珠。
首先,在类型的选择上面,林继富先生基于收集的资料,加以判断,最后择定了27个故事类型,即汉藏“龙女报恩”型故事、汉藏“蛇郎”型故事、汉藏“青蛙丈夫”型故事、汉藏“灰姑娘”型故事、汉藏“无手少女”型故事、汉藏“天鹅处女”型故事、汉藏“百鸟衣”型故事、汉藏“三个橘仙”型故事、汉藏“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型故事、汉藏“求无名”型故事、汉藏“梦先生”型故事、汉藏“问三不问四”型故事、汉藏“宝石戒指”故事、汉藏“木鸟”型故事、汉藏“兔子”型故事、汉藏“猴子的心忘在家”型故事、汉藏“乌鸦背青蛙”型故事、汉藏“小鸡崽报仇”型故事、汉藏“猫狗结怨”型故事、汉藏“老鼠报恩”型故事、汉藏“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型故事、汉藏“人心不足蛇吞象”型故事、汉藏“中山狼”型故事、汉藏“怕漏”型故事、汉藏“超凡的好汉弟兄”型故事、汉藏“两朋友”型故事、汉藏“兄弟纠葛”型故事、汉藏“二母争子”型故事。
-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学士学位论文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姓名贾晓婷教育层次本科学号 1261001262465 省级电大陕西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榆林指导教师米正功教学点靖边写作提纲题目: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中心论点: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的情结写作结构提纲第一部分:引论,交待写作内容第二部分:本论,结合作品具体分析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一 . 高平的西藏情结二. 高平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第三部分:结论,总结全文,点名论点目录一.目录----------------------------------------1 二.摘要----------------------------------------2 三.关键词--------------------------------------3 四.绪论----------------------------------------4 五.正文--------------------------------------2-8 (一)高平的西藏情结-------------------------2(二)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3-81.对题材的借鉴-----------------------------32.对意象的借鉴--------------------------4--53.对艺术手法的借鉴-------------------------64.对叙事方式的借鉴-------------------------75.语言-------------------------------------8 六.结论-----------------------------------------8 七.注释-----------------------------------------9 八.参考文献-------------------------------------10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摘要] 高平的叙事诗多以他在西藏的生活经历为创作来源,倾注了对西藏的所有情感。
炎帝故里美如画大美高平万象新作文
炎帝故里美如画大美高平万象新作文炎帝故里美如画大美高平万象新作文导语:文化是一个城市创新发展的灵魂。
高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大美高平的,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
【炎帝故里美如画大美高平万象新作文】高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从首阳山(即羊头山)发现的旧石器考证,远古时期高平就有人类定居。
在这方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炎帝曾经尝百草、种五谷、教农耕,实现了从游牧民族到农耕文明的重大转折。
据《蚩尤传》记载:“蚩尤产乱,出羊水,登九,以伐空桑”,羊水即为羊头山之水,相传炎帝神农于此得佳谷,始教农耕播种。
境内现存敬奉炎帝寺庙30多处,其中羊头山上有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遗址,山下有炎帝中庙、炎帝行宫、炎帝陵等遗迹。
这些遗迹表明,这里曾经是炎帝尝百草、种五谷,首开农耕文明先河的圣土。
境内西北还有一座发鸠山,据《山海经》记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名精卫,相传炎帝少女游海溺死,化为鸟,常取西山之木石填海,每夕常闻风雨声,明月不辍。
”可见,“精卫填海”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鸠山暮雨”也成为高平旧八景之一。
在这方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奠定了大秦一统中国的基础。
据《史记》记载:“秦昭王四十六年,秦军攻赵,廉颇为将,筑垒坚守,秦使左庶长王攻韩国,取上党,屡屡不能得手。
四十七年七月,秦相应候行千金于赵使反间计,赵王迁怒廉颇坚壁不战,而以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的赵括为将击秦。
秦阴使白起为上将军。
白起以25000奇兵绝赵军粮道。
至九月,赵卒四十六日不得食,终于投降。
白起怨上党民众顺韩不归秦,乃坑杀赵国降卒45万人,只放归240人归赵。
”时至今日,虽然悲凉而雄浑的古战场已被田园诗般的新气象所取代,但历史遗迹尚存。
当代藏族文学中传统文体的文化内涵——以“歌谣”和“叙事伦理”为例
中文核 心期 刊
2 0 1 3年第 2期
No . 2 . 20 1 3
J . N O R T H W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F O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S c i e n c e )
一
史实践和文化演变的生成物 , 由此而表征着一个时代和民族的某种审美精神 、 文化心理乃至哲学观念 的
变迁和演化。比如 , 一种文体在某个 民族的文学 中可能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所使用 , 经过长时间的积
累, 这种文体必然会成为一种文化容器 , 积淀起人们的观念 、 意识 , 并进而对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想意识 产生 影 响。 它 可能 蕴藏着 一个 民族 的 民情 、 民性 和 民族精 神 , 包 含着 一个 民族 久而形 成 的人生 观念 、 情 感 模式 、 心理图式 、 价值取向等。再 比如 , 某个特定 的时代 , 文学上新 的文体形式的出现也可能预示着思想 领域 、 哲学 范 畴 、 审美 取 向正发 生着 巨大 的裂变 。西方 的文艺 复兴 时期和 中 国的五 四文学革 命 时期都 是 这样的典型时代 。 我们可 以明显地感受到那时的文学形式 的突破与转变 , 其实就是思想观念、 审美取 向、
会蕴含某种文化 内涵或集体无意识。从小处说 , 任何一个作家的文体选择都包含着一定的写作意图, 都 隐含着一定 的文化背景 , 它绝不是作家随心所欲 的结果 , 而是作家发现世界 、 解读世界 、 建构存在意义的 种表现和努力 。 往大里说 , 任何一种文体的延续 、 转变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形式的演化 , 它可能是历
藏族文学
●基本主题是宣扬佛教的人生观、解脱观, 基本主题是宣扬佛教的人生观、解脱观, 通过描写多灾多难的现实生活, 通过描写多灾多难的现实生活,描绘不生不 灭的佛教极乐世界,来规劝世人弃恶从善, 灭的佛教极乐世界,来规劝世人弃恶从善, 抛弃现世的荣华富贵,消灭贪嗔痴, 抛弃现世的荣华富贵,消灭贪嗔痴,皈依佛 以图得到解脱。 法,以图得到解脱。
●《玛尼全集》、《柱下遗教》、《五部遗 玛尼全集》 柱下遗教》 掘藏宝库》 莲花遗教》 教》、《掘藏宝库》、《莲花遗教》等。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佛教对藏族文学的影响
●佛教渗透到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藏族人 佛教渗透到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
民的道德标准、心理状态、 民的道德标准、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无不与佛 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反映藏族社会生活的文 学创造,当然也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 学创造,当然也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表现在作 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等各方面, 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等各方面, 几乎都涂抹上了厚厚的宗教色彩。 几乎都涂抹上了厚厚的宗教色彩。
●印度
檀丁 大约生活在七世纪
《诗镜》
●《诗镜》共分三章,包括定义、对定义的 诗镜》共分三章,包括定义、 解释和诗例,都以诗的形式写出, 解释和诗例,都以诗的形式写出,共656首。 首 ●第一章:叙述文章的体裁(105首) 第一章:叙述文章的体裁( 首 第二章:说明修辞方面的“意义修饰” 第二章:说明修辞方面的“意义修饰” (365首) 首 第三章:说明修辞方面的“文词修饰” 第三章:说明修辞方面的“文词修饰”、 “隐 语修饰” 写作缺点” 语修饰”和“写作缺点”(186首) 首
●在佛经中有一类“本生经”,是释迦牟尼 在佛经中有一类“本生经” 向弟子们讲述他前世曾为国王、婆罗门、 向弟子们讲述他前世曾为国王、婆罗门、商 女人乃至动物等行善、积德、 人、女人乃至动物等行善、积德、修行的故 阐明佛教济世度人的教义, 事,阐明佛教济世度人的教义,介绍释迦牟 尼经历了难行能行、 尼经历了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大无畏进取 精神和而后证得佛果的全部过程。 精神和而后证得佛果的全部过程。后由其弟 子们记录整理汇集而成。 子们记录整理汇集而成。
浅析当代藏族文学的文化走向
浅析当代藏族文学的文化走向作者:南才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将围绕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方式进行分析,概述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阶段以及特征表现,并从多方面探讨藏族文学的文化走向,为深入剖析藏族文化精髓提供鲜明的方向指引。
关键词:当代藏族文学;作家;走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56-01一、简述藏族文学的存在形态(一)文学形态的整体风格从藏族文学的当代发展形态来看,尤其是体现出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不同形态,在继承藏族传统文学的基础上,从各种渠道吸取文学创作的力量,其中,早期小说作家群体对民族特色的探索、乡土文学作家群体的文化个性、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对民族神秘文化的探险、青年作家群体在新世纪前后悄然崛起等成为了当代藏族文学的主流,在藏族文学的文化引领上,创造出风格各异、品质不同的文学作品,直接体现出作家的生活体验或者感悟,也包括有有民间艺术的综合,各种原始情感、想象的积累,形成了藏族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丰富藏族文学注入了文学涵养。
(二)佛教文学的意识流表现从藏族文学的当代意识来看,其中还蕴藏着一定的藏族佛教文化,佛教文学的创作主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高僧大德、达观贵族的思想体现,在佛教文学的熏陶下成为了当代藏族文学的发源。
因此,在佛教文学的形态表现中,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都能有一种佛教故事、典故以及预言式的传奇色彩,象征性、虚构性、原始性的表现形态成为了当代藏族文学的主要表现形态。
尤其是民间藏族文学的发展,在以口头流传形式发展起来,蕴藏着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概括藏族文学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显示(一)发展阶段的准确分析从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来看,主要是从两个阶段进行解读。
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阶段,在这一发展历程中,藏族文学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的背景下,藏族文学的主题以及体裁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其中,流行的通俗的新民歌,以及通俗易懂的民间诗歌,高原散文的别样风采,都展示出文学发展的春天。
2021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的多重功能研究范文3
2021白马藏族民间故事的多重功能研究范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发展的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与其历史背景、生态环境的复杂性,造就了繁荣的多民族口头文学,并富有多彩的文化内涵。
民间故事是口头文学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文化产物,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列奥·洛文塔尔(Leo Lowenthal,1900-1993)认为大众文化“是人们在满足生理和物质的生存之外,还要解决生命中那段睡觉和工作之余的时光如何度过的问题。
而大众文化的三个导向性的能指则是‘消遣’( distrac-tion)、‘逃避’( escape)和‘虚构的情感’( borrowedemotions)”.①对作为大众文化的民间故事的功能研究面而言,着名小说家王蒙曾说: “故事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故事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具有审美的功能;二是故事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和传递知识经验的功能。
”②本文将白马藏族民间故事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能指具体化,以下内容将从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三个层面探讨民间故事的多重功能。
一、社会功能 (一)强化族群自我认同 白马藏族民间故事是在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中,由白马人创作、讲述与传承的口头文学,它不仅反映了该族群最直接、本真的生存感悟,还维系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强化族群成员的自我认同,下面将通过两个不同的创世神话故事来加以论证。
白马藏族系列创世神话中的《洪水故事》讲到: “有一年,出现了一次大地震,山石垮塌,洪水泛滥,人也几乎被灭绝了。
洪水暴发的时候,有两姐弟正在杀牛,眼看着洪水铺天盖地地滚来,姐弟两个赶紧钻进了整剥下来的牛皮套中,用麻绳把四个脚和脖子牢牢地栓起。
洪水越涨越高,把牛皮囊托起来,在水面上没有目标地漂浮着,就这样漂了七天七夜。
当洪水淹没大地的时候,一直涨齐天,中间没有缝隙,所以鸟儿、牛羊、骏马、蚂蚁、竹鼠等都不能存身,而山上的树木、杂草也都全部死了。
藏族民风民俗作文三篇
藏族民风民俗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藏族民风民俗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女,西藏以其博大、宽广、神圣养育了勤劳善良的藏民。
藏民以他们特有的文化快乐的以自己的方式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
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
顾名思义,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盐三种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
提取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先将鲜奶加温煮熟,晾冷后倒入圆形木桶中,桶中装有与内口径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竖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圆盘,打酥油者紧握本柄上下捣动使圆盘在鲜奶中来回撞击,直到油水分离。
这个过程就叫做“打酥油”。
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
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现在,手摇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
喝酥油茶时还有一套喝茶的规矩。
客人坐好后,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将酥油茶斟上。
倒茶前将茶壶轻轻晃荡数下,意将壶里的茶搅均匀。
饮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干,且不能发出响声。
主人对客人的茶碗总是添的满满的,以表示礼貌。
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摆着不要动,等告别时,一饮而尽,这样才符合当地饮茶习惯。
酥油茶营养非常丰富,喝后还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爱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一种家制酒。
青稞酒制作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稍加降温后加进酒曲,装进木桶或淘罐加封发酵3——4天后,在加一定比例的清水,几天后便成了清爽可口的青稞酒。
每当亲戚、朋友团聚或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给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无名指沾少许弹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后小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后满杯喝干。
介绍家乡高平
介绍家乡高平
我来自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
高平市地处太行山脉南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有壶口瀑布、太行大峡谷、红山文化遗址等众多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了自然风光,高平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是中原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之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高平县城内的云冈寺是晋南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高平的民间艺术也非常有特色,如高平花鼓、高平灯会等都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高平市还是一个非常安全和宜居的城市。
这里治安良好,人民生活幸福。
同时,高平市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成为了山西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总之,高平是一个值得一游的美丽小城市。
如果您有机会到山西旅游,一定不要错过来到高平市欣赏她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
- 1 -。
藏式文学西藏的传统文学与诗歌之旅
藏式文学西藏的传统文学与诗歌之旅藏式文学:西藏的传统文学与诗歌之旅西藏是中国最神奇的地方之一,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区。
藏式文学作为西藏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本文将带您踏上一段关于西藏传统文学与诗歌的旅程,了解藏族人民丰富多样的文学传统。
一、藏式文学:开启西藏的文化宝库藏式文学是西藏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至今。
作为西藏的宝贵文化财富,藏式文学涵盖了许多形式,包括史诗、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宗教经典等。
藏式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
藏民族深深地热爱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他们通过丰富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
同时,藏民族还借助丰富多样的寓言和民间传说,传递着他们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二、西藏的传统文学:历久弥新的史诗西藏的传统文学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西藏史诗。
西藏史诗是藏族人民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西藏史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宪章,记录着西藏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另一类是英雄史诗,以讲述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
西藏史诗通常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特定的旋律和韵律赋予作品独特的美感。
三、藏族诗歌:情感的表达与传承除了史诗之外,藏族人民还擅长创作各类诗歌,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藏族诗歌通常以简洁明了、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传递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藏族诗歌可以分为许多类型,如爱情诗、自然诗、咏史诗等等。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着作者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展现出藏族人民独特的精神世界。
四、藏式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藏式文学不仅在西藏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研究。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许多机构和个人致力于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和宣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加强,藏式文学也在与其他地域的文学形式进行交流和融合。
藏族文学典籍简述
藏族文学典籍简述【摘要】青藏高原藏族文学的起源极早,上古的神话传说和后来的诗歌散文都以其及其深刻的思想,绚丽的文辞,严谨和谐的结构与韵律创造了高原文学的光辉开篇。
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杰出的创造,历代积累的文学典籍也是浩如烟海,满园奇葩。
熟悉藏族文学典籍文化的珍贵史料,是今天我们进行研究青藏高原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史料。
【关键词】藏族;文学;典籍;一、诗歌创作及其典籍青藏高原诗歌早在史前时期的口头创作中就产生了,它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早出现的。
根据《拉达克王系》记载,远在吐蕃王朝前的德晓勒王时期(约公元前二世纪),青藏高原地区就出现了“鲁”和“卓”(歌和舞),其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因为是劳动人民口头创造的诗歌,没有文字记载,在流传的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流传下来。
现仅存的个别歌谣保存在《敦煌石窟所发现的《藏史残卷》里面。
其中有二世纪时“二上”之一的止贡赞普被他的部下洛阿所杀,止贡赞普的长子布德贡杰收复故地,回到故地秦瓦大孜时所唱的一首歌,大概的意思就是赞美亲人杀掉敌人,修建王陵,报仇雪恨,安定家园。
歌中有对人物的刻画,也有对事迹的直接陈述,错落有致,是历史记载的第一首诗歌。
《藏史残卷》中还保留了六世纪末达日宁赛时期的诗歌,如译文:“人好呢马也好,昼在呢密林里。
夜在呢秦瓦城,是敌呢还是友?”①。
歌词对当时从苏毗国前来投靠藏王者的昼伏夜出,秘密行动的情况刻画得惟妙惟肖,在文字叙述形式上句子中间都有一个无意义的衬音“呢”,这种格律的诗歌和在敦煌故藏文卷子里发现的七至九世纪吐番时的三十首卜辞中的句式极为相近,如“银河呢中心固,星星呢怎会落,钉着呢金楔子。
紫铜呢作美饰,大地呢腾不起”。
这种现象与汉族古代楚辞中带“兮”的格式极为相似。
这可能是藏族诗歌中最为古老的诗歌,口头流传下来,以后书写成了文字,便记载下来。
它一没有受到佛教观点的影响,二没有受到印度格律诗的影响,文字古朴生动,描写形象,内容大多数都是歌颂蓝天大地,日月星辰,人情世故,很有文学趣味。
论诗歌的种类之二叙事诗
论叙事诗中国诗歌有抒情诗的传统,也有叙事诗的传统,不过相对抒情诗来说,叙事诗的传统比较薄弱。
但在其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为英雄歌谣。
它产生最早,属于民族的口头创作,用来歌颂人们所崇拜的英雄和他的功勋业绩。
《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等就是此种形态。
第二种形态为史诗,它是在古代英雄歌谣基础上经过集体编辑而最后形成的大型叙事诗,用来表现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我国汉诗中缺少这种形态,但在少数民族中却有此种叙事诗。
例如,在世代相传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长达一百五十万行,勘与世界著名的史诗媲美。
第三种形态为个人创作的叙事诗。
这种形式在我国出现较多,特别是到了现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古代有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进入现代以来有冯至的《蚕马)、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张志民的《死不着》、阮章竞的《漳河水》、乔林的《白兰花》、田间的《赶车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等等。
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主要是诗人创作的叙事诗。
那么,这类叙事诗有什么特点呢?别林斯基说:“叙事诗是关于当时已经完成的事件的客观的描写,是艺术家为我们选好最确当的观点,显示出一切方面,表现给我们看的一幅图画。
……叙事诗人躲藏在吸引我们去直观的事件底背后,是这样一个人物:没有他,我们就无法知道已经完成的事件;他甚至不常是一个暗中存在着的人物,他也容许自己发言,讲述自己,或至少对于他所描写的事件发抒意见。
”由此可见,叙事诗的审美构成有两个因素:事件和叙述人。
也就是说,叙事诗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是现实生活与诗人内心世界的统一,是事件与情感的统一。
一句话,叙事诗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双重性。
叙事诗与抒情诗不同。
如果说抒情诗是主观的内在的诗,那么,叙事诗则是客观的外在的诗。
抒情诗把外化为内,叙事诗把内付于外。
两者都是主客观的融合,但侧重点不同:一个抒写瞬间感受,一个描绘既成事件。
藏族民风民俗作文3篇
藏族民风民俗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藏族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藏族民风民俗作文1我们家有一把精美的藏刀,它是爸爸的一个朋友送给爸爸的,它是藏族的工艺品。
这把藏刀体呈银灰色,刀柄是有豹子的头、龙的脖子,鸟的翅膀和鹰的爪子组成的。
豹子头上的眼睛、牙齿都刻得栩栩如生。
龙的脖子上的`鳞片虽然很小,但很精美,一个挨一个排列的很整齐。
鸟的翅膀与众不同,它的翅膀上的骨头清晰可见,没有骨头的地方大约只有4毫米,表面非常平滑。
鹰的爪子不是很大,它的脚趾是勾着的,上面的斑纹也露了出来,它的指甲很锋利,让人觉得这个动物威风凛凛。
刀鞘是这个动物的审理,上面有许多花纹。
弯弯曲曲的好像是一些草,凸出来一大片好像是一大块石头,上面画的就像一片草地和一大块石头。
尾巴好像是狮子的尾巴,上面刻得更细,密密麻麻的花纹占满了整个尾巴,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
从刀鞘里拿出刀,刀锋利无比,一面是刀刃,一面带有锯齿,刀片很干净,像擦过一样,把刀放进刀鞘里正合适。
这把藏刀,即代表了藏族人民的精心制造,也代表了爸爸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藏族民风民俗作文2今天我们去了藏族家里做客,我们去的是一个叫“黄哈达之家”的藏族家庭,因为他们家已经出了两代活佛了,所以只有他他们家可以给客人献黄色的哈达,因此他们才叫“黄哈达之家”。
我们进门后好多藏族的哥哥姐姐跟我们说:“扎西德勒!”我知道这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我们也回答说:“扎西德勒秀!”这是导游毛拉交给我们的,意思就是也祝你吉祥如意的意思。
打完了招呼,我们先用一些烟烤了一下手,之后用雪山上挑回来圣水洗了一下手,就走进屋里。
进屋一看,已经有好多游客坐在里面了,我们赶紧找地方坐下来。
不一会,具有藏族特色的食物就摆上桌了,有牦牛肉,炒青稞,酥油茶,青稞面,青稞饼,当然也少不了青稞酒了。
关于高平马村的文化作文
关于高平马村的文化作文嘿,听说你们想了解高平马村的文化?那我就来给你们讲讲吧!这个村子可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咱们来说说高平马村的历史。
这个村子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生活。
那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鱼为生,过着原始而简单的生活。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人们开始种植五谷杂粮,养殖家畜,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明了许多农具,如犁、耙、镰刀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所以,高平马村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说到高平马村的文化,当然少不了它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元宵节活动。
那天晚上,村里的人们会点亮灯笼,放烟花,舞龙舞狮,欢度佳节。
而在端午节,他们则会包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高平马村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比如说,他们的剪纸艺术就非常出名。
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而高平马村的剪纸艺术更是独具匠心,他们的剪纸作品既有传统的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堪称一绝。
这里还有许多其他民间艺术,如皮影戏、泥塑等,都是值得一看的好戏。
高平马村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
这里有一道叫“炒米糕”的特色小吃,是用糯米粉制成的糕点,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而另一道名叫“炖羊肉”的菜肴则是当地的招牌菜,选用上等的羊肉和各种中草药炖煮而成,既美味可口,又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所以,来到高平马村,可一定要尝尝这些地道的美食哦!我要说说高平马村的人。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他们勤劳朴实,淳朴善良。
无论是邻里之间还是亲朋好友之间,都有着浓厚的人情味。
这种淳朴的民风,正是高平马村文化的一大特色。
高平马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人情味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传承。
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你们更加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山西高平风俗作文900字
山西高平风俗作文900字今年暑假,我随父母一起来到山西省高平市老家。
这里有个古朴典雅、风景如画的小村庄——长寿村。
它是晋城境内目前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化遗存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浓郁的中原农耕文明,还能体会到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情。
我对于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所以对此行十分期待!终于盼来了晚上8:00整,全村人都涌向了那座神秘的“娘娘庙”,好奇心使我也想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走进大门,只见四周立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屋顶和梁椽都描绘着色彩斑斓的花纹,让人眼前不禁为之一亮;院子里种满了果树,我忍不住摘下一颗苹果咬了一口,顿时一股香甜直沁入心田,再嚼几下,清脆爽口,真叫人回味无穷啊!“娘娘庙”的最大看点就是供奉着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他们可是华夏儿女共同的骄傲呀!他们一个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美丽富饶的华夏大地;另一个则教育子孙后代要与大自然作斗争,注意环保。
两位圣贤分别坐落在院子正中央的神龛里,身边各放着一把太师椅,手拿毛笔正微笑地望着每一位前来拜谒的人们……礼仪隆重而热烈,客人们陆续赶往跪拜。
香烟袅袅升腾,充盈着殿堂,一缕缕青烟缓缓飘向天际,越飞越远,越飞越高,仿佛是神灵给人间带来了吉祥幸福。
恍惚中我似乎置身仙境,身旁人群络绎不绝,磕头祈祷者接踵而至,虔诚的面容如雕塑般肃穆而端庄。
一排排香炉前围绕着一条红线,火光映照在香客脸上,宛若红烛流泪。
突然,伴随着激昂的鼓乐声,祭奠仪式拉开帷幕,一位白须飘逸、手执拂尘的长者上台主持祭奠活动。
主祭人简短致辞过后,身穿道袍的道士登场了,他摇着铃铛,吹奏道曲,手中挥舞拂尘,嘴里念念有词,绕场三圈后收起拂尘……当众人翘首观望,却没有看见神像时,主祭人便说:“请诸位移步到前厅等候,神像将很快呈献给大家。
”话音刚落,数百名衣着鲜艳的演员迈着矫健的步伐从神台左侧鱼贯而出,迅速奔向了戏台。
她们表演的节目是《跑驴》,其中扮演李三娘的演员虽然个头不高,但身材窈窕,颇有韵味。
浅析藏族文学作品的人文性
浅析藏族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作者:多杰仁青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6期摘要:藏族历代的文学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人文精神,其中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然而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极少接触到藏族文学作品,但其作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藏族文学最先起源于民间,民间的诗歌历史悠久,不断传承与演变,在此过程中汉族文化及佛教文化也对藏族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藏族的文学作品能最透彻及深刻地反映藏族的历史、藏族的文化,使整个藏族文学作品染上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关键词:文学作品的语言及修辞手法传统藏族文化当代文学思潮我们要想了解藏族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应当首先从藏族文化开始了解。
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一千四百年的文化历史。
很早以前,藏族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音乐、舞蹈、文字。
藏族的宗教文化在五十六个民族中也尤为突出,信奉藏传的佛教———喇嘛。
更不能忽略的是形成藏族文化的地理环境,我国大部分的藏族同胞都身处在高原,那里气温较低,温差较大。
而什么是人文性呢?这里没有统一的答案,笔者认为,人文性或是人文精神指的是我国社会普遍现象中优秀的、先进的、积极的价值观。
以上因素无不在藏族文学中产生着作用,使得藏族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更加注重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对藏族文学作品的人文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藏族文学作品语言特色中的人文性语言是一部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然藏族文学作品也不例外。
文学语言是每个作家的符号,是他们诗意创作的特殊话语。
藏族文学作品语言指向的是内里的文学世界,而非外化的客观世界,是作家们将现实世界的客观事实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结合,从而真实表达作者内心世界及人文精神的一种带有美感的语言。
语言内容上追求价值的人本化,将藏族文学精神从外在的、书面的向内在的、人性的、民主的方面转化。
将广大读者带入到藏族文学的作品当中去感受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怀,感受藏民族的生活及文化。
西藏民间文学幼儿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西藏民间文学幼儿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发布时间:2021-07-15T10:54:11.1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8期作者:范祖洋[导读] 近年来民族地区课程开发热潮盛行,但开发内容多从宏观展开范祖洋西藏大学摘要:近年来民族地区课程开发热潮盛行,但开发内容多从宏观展开,缺少具体领域的开发构想。
本文主要从西藏民间文学出发,分析其中可以用于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部分,并结合实际,分别从开发目标、内容、形式、原则、模式和流程方面展开构想,旨在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建议。
关键词:西藏民间文学;课程开发随着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由少到多、由表及里,正不断受重视并呈现繁荣景象。
但现有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宏观视角下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建设、地区非物质文化在课程开发中的理论建构,缺乏对某一地区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开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西藏民间文学的价值作为依据,并结合实际分析地方课程与其相结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探索西藏民间文学在地方课程开发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原则、模式及流程,并给出应用实例,为地方课程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二、研究内容(一)西藏民间文学与课程的相关性分析一方面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存在消失消亡的危险,将西藏民间文学引入课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将西藏民间文学引入课程,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学的理解体验和反思,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西藏民间文学引入地方课程的可能性分析1.理论层面的可能性。
主要分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为西藏民间文学进入地方课程提供的可能性。
多元文化整合理论提出多民族国家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教育应让学生开发适合其智能发展的多样化课程。
鲁迅传统与藏族作家阿来的创作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鲁迅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影响研究”(2007A408)作者简介:丁颖(1975-),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鲁迅研究;邵洋洋(1979-),辽宁招远人,大连民族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丁颖,邵洋洋(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大连民族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没有一个作家能象鲁迅那样持续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坛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
他在文化批判和历史思考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丰富性,在文学表现和艺术想象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先锋性,在人文关怀和社会救赎方面昭示出巨大的超越性。
“回到鲁迅去”不仅是一种研究角度、研究范式的开辟,更是与鲁迅传统的“遭遇”和“对话”。
鲁迅精神的当代回响是一个精神事件,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隐喻。
反映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经验”在优秀作家身上引起的精神共鸣和思想顿悟。
无庸置疑,作为当代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藏族作家阿来的出现,是民族文学的重要收获,也是“两种语言间流浪”的艺术馈赠,更是坚持本色创作、遵从艺术规律、转易多师的必然。
尽管作家曾经直言:“如果一个作家把另一个作家作为终生偶像,那么他自己就不可能成为大作家……我不会只喜欢某一个大师,我也不是大师,我可能某一阶段喜欢某一类东西。
”但在艺术观念、文学理想和创作实践等方面,鲁迅和阿来之间的暗合关系则是客观存在的。
对鲁迅,阿来有其特立独行的阅读体验和心灵感悟:“我喜欢鲁迅的《故事新编》更甚于他的《阿 Q 正传》和《狂人日记》,我认为他的‘故事新编’体现了一种对已有故事的重现观察及其独特的复述能力,这是对已有故事往无限可能的方向发展进行了一个有力的探索。
”探索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性深刻关注着苦难生存中的芸芸众生,执着于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打破既定的成规,与庸俗世界采取不合作的人生姿态,挣扎于历史与惯性间的绝大苦闷与孤独,使生逢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位智者在某些层面上获得了精神上的同构和遇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姓名贾晓婷教育层次本科学号 1261001262465 省级电大陕西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榆林
指导教师米正功教学点靖边
写作提纲
题目: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中心论点: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的情结
写作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引论,交待写作内容
第二部分:本论,结合作品具体分析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一 . 高平的西藏情结
二. 高平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第三部分:结论,总结全文,点名论点
目录
一.目录----------------------------------------1
二.摘要----------------------------------------2
三.关键词--------------------------------------3
四.绪论----------------------------------------4
五.正文--------------------------------------2-8
高平的西藏情结-------------------------2
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3-8
1. 对题材的借鉴-----------------------------3
2. 对意象的借鉴--------------------------4--5
3. 对艺术手法的借鉴-------------------------6
4. 对叙事方式的借鉴-------------------------7
5. 语言-------------------------------------8
六.结论-----------------------------------------8
七.注释-----------------------------------------9
八.参考文献-------------------------------------10
浅谈高平的叙事诗与藏族民间文学
高平的叙事诗多以他在西藏的生活经历为创作来源,倾注了对西藏的所有情感。
叙事诗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受到藏族民间文学的影响,但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所创新。
藏族民间文学资源中的民歌、传说及民歌中的意象、叙事方式等方面对其叙事诗《大雪纷飞》、《紫丁香》和《古堡》影响非常明显。
高平,叙事诗,西藏,民间文学
绪论
叙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由于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是一个极不发达的诗歌品类,所以学术界对其研究也就比较薄弱。
虽然现代叙事诗在实践和理论建构上有了可喜的进展,但对于叙事诗的相关研究仍然相当冷寂。
就高平的叙事诗而言,八九
十年代的国内学者对其研究甚多,但近几十年来,又有点冷清。
基于叙事诗是诗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者从中汲取精华,为诗学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