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摘要】一个人要想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儿

童来说,他们缺少来自父亲或者母亲的关爱,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本

文首先分析了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然后针对如何加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

理辅导工作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04-01

前言:单亲家庭的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要比普通儿童经历更多的磨难,在心理上也会承受一些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如果单亲家庭儿童在成长的过

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教师或者家长的及时疏导,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缺陷。因此,加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

单亲家庭的儿童长期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在性格上比

较敏感、脆弱。与普通家庭的儿童相比,他们成熟的要更早,但是,他们这种成熟状态是一

种不健康的成熟状态。比如,他们在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常常很固执、片面,他们害怕与别人

相处,而且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因为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这些儿童的

性格常常比较封闭、自卑,还有一些儿童会表现出叛逆甚至扭曲的心理,做出一些违法乱纪

的事情,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单亲家庭的儿童会有一种父母背叛自己的意识,他们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1]。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在遇到委屈的事情时无人诉说,于是他们在自己的主观世界理构建了一个自我世界,他们常常需要通过游戏或者其他对身心

发展不利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逐渐形成消沉的心态。另外,单亲家庭儿童常常处

于一种不安和焦虑的状态中,他们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家庭,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的思想意识也会变得不健全。同时,单亲家庭儿童往往缺少安全感,他们具有更加丰富

却孤独的内心世界。

二、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

(一)在班级生活中抚慰伤痕

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班级内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单亲

家庭的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应该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消除单亲家庭

儿童与同学之间的隔阂,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同伴的关爱

对于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为这些学生创造更多与同学

交流的机会[2]。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忘掉生活中的不愉快。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单

亲家庭儿童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篮球比赛,让他们通过与

同学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单亲家庭儿童在心灵上得到慰藉。

(二)在教师的关爱里淡化创伤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来说,他

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健全的爱,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温暖学生的内心。在

学生的眼里,教师和父母一样,都是自己的长辈,他们在内心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单亲家庭儿童的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3]。当学生遇到问

题时,教师要及时的为他们进行排解和疏导,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尊重和关爱,使他们能够快速的

从孤单和伤痛中恢复过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

的进步,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长

处的平台,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班级内的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互相之间团结友爱,不能对单亲家庭的同学有嘲笑或者戏弄的行为,使单亲家庭儿童感受到

来自班集体的温暖,回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制度

沙溪“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制度 近年来,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品德缺陷或学习困难、患有身体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构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群体。近年来我校通过“爱心妈妈”、“大手牵小手”等帮扶助学活动的开展,帮助了部分特殊学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本学期,为了进一步健全帮扶助学活动体系,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校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帮扶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帮扶对象: 因身体疾病、心理与情绪原因、道德品质、学习或家庭经济方面等原因导致的在社会处境上、心理与情绪控制上、学习程度上出现适应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 二、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特点: 1、因身体疾病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需要有专业医院或特教专家认定): (1)视力障碍学生: 视力障碍儿童简称视障儿童。他们由于视力损伤或缺陷,影响着正常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2)听力障碍学生: 听力障碍儿童简称听障儿童。由于他们听力损伤或缺陷,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我们帮助解决一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智力障碍学生: 智力障碍儿童简称智障学生。他们由于智力损伤或智力发展缓慢,影响着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 (4)脑瘫(肢体残疾)学生: 脑瘫(肢体残疾)儿童简称脑瘫学生和肢残学生。他们由于大脑神经损伤

或肢体残疾,影响着正常的行走和学习生活。 (5)自闭症学生: 孤独症学生也称自闭症学生。他们由于大脑神经损伤,严重存在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这类儿童的确认要有专业医院或心理测量技术专业人员认定。 (6)多动症学生: 多动症学生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或注意缺陷障 碍学生。这类学生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 2、因品德、心理、学习等方面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此类特殊学生又称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拥有正常的智商,但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一般的问题学生不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1)纪律问题学生。 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严重小说小动,易和老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学习成绩问题不大,品德方面也没有大问题。 (2)品德问题学生。 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品德方面。如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劫钱,小偷小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联系,离家出走,不孝敬父母等。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 (3)心理问题学生。 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外向的有纪律问题,内向的不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多数不好。品德方面并无劣迹,有些问题貌似品德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10篇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一 (1)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二 (4)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三 (6)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四 (8)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五 (10)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六 (11)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七 (13)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八 (15)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九 (16)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十 (17) 中小学教师扶贫帮扶学生记录一 我校积极响应鄂城区教育局的帮扶号召,及时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帮扶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深刻领会帮扶的精神,在执行教育局帮扶要求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无论是对贫困生、学困生还是留守儿童,我们的口号是“不落下一个孩子”。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方法,现将本次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悟精神,成立帮扶小组。 为使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不流于形式,我校召开了多次的办公会,教师会,认真领悟、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帮扶工作落实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工作中去,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并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地抓好这项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胡胜利校长亲任组长,刘双富任副组长,全体教职工为成员,这样的构成,足可以保障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针对实际,制定计划、措施。 针对学校的实际,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分别制定切实有效的学困

生、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计划和措施,要求所有的教师结合学校的整体计划措施再制定各班级的计划措施,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旨在让帮扶工作更深入,更具体。 三、结合要求,开展活动。 1、建立贫困生档案。开学初,我校便逐班调查贫困生的信息,在各班级上报的基础上,进行核对、比较,摸清了每个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监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等)建立了贫困生档案。 2、跟踪帮扶,做实事,做好事。结合贫困生不同特点,我校设计了不同的帮扶表格,要求帮扶教师进行跟踪的帮扶,落实每次帮扶的内容、形式,及时反馈出帮扶的效果并及时填写帮扶的记录,要求做一件事就要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就要把这件事做好,要卓有成效。 3、号召教师资助贫困生。作为教师,应该身体力行。我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正常的品行、学习帮扶的同时,还号召全体教师向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进行资助。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融融的关爱,从而以崭新的姿态和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4、号召学生帮助贫困生。现在的孩子往往有比较的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会远离群体而变得孤僻,不合群。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号召全体学生伸出友谊之手,主动和这些

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成绩、品 德行为都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班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帮助单亲 家庭孩子走出困境,使他们顺利成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一、单亲家庭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 为使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必须从分析其心理特点入手。 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在思想、心理、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孤独、自卑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新鲜 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精神。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封闭退缩, 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情绪苦闷。他们的这种退缩往往出于自卑和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是百事通,是万能者, 是了不起的人。而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没有这种优越感,因而产生自 卑感。生活的不顺导致他们上课时情绪很难调动起来,反应也没有其他同学强烈,课后言语 较少,极少参与同学们的活动,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失落感很强。 2.疑虑、敏感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褒贬不理不睬,但对涉及自身的一些 问题又相当敏感,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爱说谎话,有时又表现得自尊心特强,受不了外界 的任何意外刺激,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尊重关爱。在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 况下,情绪波动明显,对自己灰心失望,无精打采,心情抑郁,严重的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或行为。 3.逆反心理和反向行为 有的单亲家庭学生因为觉得父母离异很不光彩,再加上受到同学的歧视,就会慢慢地对父母、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尤其是当重新组合的家庭里有偏心的现象出现时,就会产生更大的逆 反心理,比如不愿同父母谈话,执意不听父母的忠言劝告,一味地与父母对着干,甚至产生 对父母的报复心。有时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有些同学把不满压抑在自己的心头,但压抑过久,超过了心理承受的临界点时,反而会 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最安静的时候突然大叫,或搞恶作剧作 弄他人,或在活动中过分显示自己,想以此吸引他人的注意,存在严重的人格裂变倾向。 二、采取的教育策略 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单亲家庭幼儿的特点,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选择适合学 生特点的方法进行教育,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1.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进行教育 如同治病,教师如同医生。好的医生治病应是一人一方,而不是千人一方。因而在摸清学生 家庭背景详实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因人制宜的办法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达到教育 效果的关键。孤僻、冷漠型的孩子大多处在单亲离异家庭,我们应该视之为子女,当他们的 父母亲,从学习、生活上主动关心爱护他们,充当他们家庭的一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用 和风细雨的工作方法,滋润他们的心田。还要从他们父母身上着手,通过家访,端正其父母 对待孩子的态度,说明不论后父后母都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都有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教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摘要】一个人要想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儿 童来说,他们缺少来自父亲或者母亲的关爱,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本 文首先分析了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然后针对如何加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 理辅导工作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04-01 前言:单亲家庭的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要比普通儿童经历更多的磨难,在心理上也会承受一些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如果单亲家庭儿童在成长的过 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教师或者家长的及时疏导,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缺陷。因此,加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 单亲家庭的儿童长期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在性格上比 较敏感、脆弱。与普通家庭的儿童相比,他们成熟的要更早,但是,他们这种成熟状态是一 种不健康的成熟状态。比如,他们在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常常很固执、片面,他们害怕与别人 相处,而且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因为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这些儿童的 性格常常比较封闭、自卑,还有一些儿童会表现出叛逆甚至扭曲的心理,做出一些违法乱纪 的事情,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单亲家庭的儿童会有一种父母背叛自己的意识,他们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1]。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在遇到委屈的事情时无人诉说,于是他们在自己的主观世界理构建了一个自我世界,他们常常需要通过游戏或者其他对身心 发展不利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逐渐形成消沉的心态。另外,单亲家庭儿童常常处 于一种不安和焦虑的状态中,他们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家庭,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的思想意识也会变得不健全。同时,单亲家庭儿童往往缺少安全感,他们具有更加丰富 却孤独的内心世界。 二、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 (一)在班级生活中抚慰伤痕 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班级内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单亲 家庭的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应该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消除单亲家庭 儿童与同学之间的隔阂,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同伴的关爱 对于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为这些学生创造更多与同学 交流的机会[2]。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忘掉生活中的不愉快。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单 亲家庭儿童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篮球比赛,让他们通过与 同学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单亲家庭儿童在心灵上得到慰藉。 (二)在教师的关爱里淡化创伤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来说,他 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健全的爱,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温暖学生的内心。在 学生的眼里,教师和父母一样,都是自己的长辈,他们在内心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单亲家庭儿童的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3]。当学生遇到问 题时,教师要及时的为他们进行排解和疏导,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尊重和关爱,使他们能够快速的 从孤单和伤痛中恢复过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 的进步,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长 处的平台,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班级内的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互相之间团结友爱,不能对单亲家庭的同学有嘲笑或者戏弄的行为,使单亲家庭儿童感受到 来自班集体的温暖,回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特殊家庭----留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留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一个有父母之爱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可是现在许多父母都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对自己的孩子往往疏于教育再加上老人无法替代父母的教育,甚至老人过于溺爱而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很差,自制力缺乏,留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少母亲的关爱,父亲的呵护。这些孩子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有人曾说过: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农村的教育问题。我班就用一个既是留守又是单亲的孩子,针对该生这种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家访,从他爷爷奶奶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的特殊。于是我会经常把他在校的表现如实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引导家长经常通过电话和孩子多交流。 一、基本情况: 刘欣磊同学,男,14岁,留守加单亲,是个学困生,父亲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了该学生存在的问题: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不来从不请假,理由家中没手机。日常行为习惯欠佳。他学习基础较差,很少说话,从不与学生交流。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

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书写潦草,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个人卫生极差。 3.思想方面:孤僻,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没有热情。 二个案原因分析 1 情感方面存在缺失。他的父亲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对一切都很冷漠。离开了父亲的关怀,又缺少母爱,他没有了安全感,对社会没有信任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没有父亲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易受创伤,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从而产生强烈的自暴自弃心理和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亲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他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上教育。而父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他只是以生活照顾为主。 3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家庭的的原因,最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和诱惑,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机制,不能切断这种诱惑,所以,会慢慢的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辅导策略与过程 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与他的父亲取得联系,让他勤跟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要求他的父亲多抽一些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浅谈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时间:2011-10-12 11:57:10 来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者:仲秀红付辉 浅谈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仲秀红付辉 (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甘肃嘉峪关735100)单亲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变故形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目前学校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比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学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应引起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应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发展,了解他们的特点,并施以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顺利成长。 一、单亲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 第一,失落、自卑 这一点大多体现在女生和性格内向的男生身上。这些学生常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精神。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封闭退缩,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情绪苦闷。他们的这种退缩往往出于自卑和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了不起的人。而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没有这种优越感,同时,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件不光彩的事,因而产生自卑感。生活的不顺导致他们上课时情绪很难调动起来,反应也没有其他同学强烈,课后言语较少,极少参与同学们的活动,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失落感很强。 第二,疑虑、敏感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褒贬不理不睬,但对涉及自身的一些问题又相当敏感,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爱说谎话,有时又表现

2020年单亲学生帮扶工作计划

单亲学生帮扶工作计划 这些学生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家庭缺损,有的则是父亲或母亲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情感上产生着强烈的渴望,而这份渴望又往往得不到。家庭中只有父母中的一方,一人担任了两个人的角色。有的父(母)能胜任,有的父(母)则不能胜任。这样不完整的家庭,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良心理(1)自卑心。孩子因家庭缺少父母的一方,自感不如别人,疑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滋生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直接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2)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多半是因为受到别人的嘲笑、奚落而逐渐形成的。(3)补偿心理。这类家庭的孩子企图重新获得自己失去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要求周围的人给予自己更多的特别关照,他们更容易产生利己主义。面对有这样心理的学生,我便倾注更多的爱和关注,在学习、生活中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回自信,与人为善,懂得关心他人,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以促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从开始任教至今,我接触了几名单亲家庭学生,他们多数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一、了解特殊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俗话说“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材施教。通

过家访、调查、谈话等方式,我较全面地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也较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孩子大都有以下特点: 1、忧郁、自卑、多疑和缺乏信心。随着孩子的学习年龄增大,因外部的评价在个体内心的投射,有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形成过于自卑或骄傲自大的不健康心理。由于孩子幼小的心理不能承受沉重的打击,加上同学之间有意或无意的伤害,使这些孩子逐渐地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进行交往。自卑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夸大学习任务的难度,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做事轻言放弃,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失去希望;对于自大的学生往往错误估计学习难度,瞧不起别人,眼高手低。这样的学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怀疑一切,缺少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两种学生往往都难以跟老师或其它学生心理兼容,也难以达到自身最大的心理平衡。 2、妒忌、憎恨和逆反心理强烈。单亲的学生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所得到的均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在家庭中,由于单身父母常常心情不好,孩子容易成为父母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在学校里,单亲的学生容易成为同学奚落和嘲笑的对象,有的常常会受欺负。这样会造成单亲孩子的逆反心理、报复心理,使他们表现出妒忌、憎恨一切,甚至会造成对班级、学校的公共设施进行破坏,产生恶意捉弄或攻击行为 3、任性、放纵和缺少关爱。由于家庭的变故,离异的父母总觉得亏欠孩子,想更多地补偿孩子。长期如此,往往会产生溺爱和对

学困生辅导记录

六年级上学期学困生转化记录 "学困生":这些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由于他们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为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观念,以“一个不能少”为目标,强化学困生转化工作,狠抓工作落实,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育人环境, 以下是学生***同学转化记录: 主要措施 1.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等方面注重对***的关爱,“备课时必须对***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他当面辅导”。 2.对***及全班“微笑进课堂、尊重进课堂、民主进课堂、探究进课堂、合作进课堂、创新进课堂”。对***厌学,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3.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批改作业时,对***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效果: 1.***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2.***找出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了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 3.解决了他的厌学思想。 4.变成了一个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学生。 辅导对象:*** 情况简介: ***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 转化措施: 1、走近***,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 导案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种反传统的新潮思想使得离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已成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也是滋生问题学生的温床。 家是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容易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问题。因此,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基本资料 姓名:小L 性别:女年龄:15岁 外形特征:体型壮实,身高168cm,体重90kg,无生理缺陷,视力正常。爱好上网,逛街。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小L在小学三年级时经受家庭离异变故,经法院判定,随母亲生活。母亲40岁,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月收入1800左右,无其他经济来源。小L与父亲有强烈的敌对情绪,其父属无业人士,无经济来源,且有入狱经历,故无力支付每月的抚养费。 小L母亲因为工作性质,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且闲暇时间爱好麻将,忽视孩子心理成长,使得她心理叛逆,不服家长管束。她母亲为弥补离婚对女儿的愧疚心理,对其百般宠爱,缺乏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小L的舅舅也曾经是工读学校学生,进入社会后仍有不良行为,先后入狱多次。她因其舅舅,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并得到“庇护”,同学不敢招惹她,人称“金刚”。 2、受教育情况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正如上面所说的,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孩子大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会大大降低。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致观察,了解心理特征,把握教育契机 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家庭变化感受不一,但都是一个被迫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1)愤怒、痛苦阶段。父母离异初期,孩子表现为极度失望,想哭,心情烦躁,成绩下降,对朋友具有攻击性。 (2)盲目或麻木阶段。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做错事不感到羞愧,处于一种莫名的“亢进”状态。 (3)流动出走阶段。孩子往往行踪不定,到处乱走,最显著的特征是无论身在何处都处于上满弦的状态,这是一种近乎癫狂的时期,孩子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心理负担过重,如果在这阶段再遭受打击,将产生严重后果。 (4)终日忙碌,足不出户阶段。孩子常常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最害怕外界提到他父母离婚的事,精神很紧张。 (5)渴望、思索阶段。孩子渴望得到朋友,希望有人陪伴他战胜困难。同时,他们会设法了解父母离婚的原因,心理上趋于早熟。 (6)获得新生阶段。在经历了上述几个阶段以后,心理上得到了新的平衡,恢复了原来的兴趣,又重新有了生活目标。 父母离异,使得子女经历着痛苦、复杂、漫长的感情磨砺。在1~4阶段中,孩子需要关心、爱抚、帮助,在5~6阶段中,除了继续需要关心、爱抚外,还需要悉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困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情感特点,因“段”施教,把握最佳教育契机,把父母离异给他的心理、学习、品德、行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保证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及人身安全。 2.给予关爱和情感补偿,培养健康心理 “师者父母心”。教师要给单亲学生更多的爱抚,在衣、食、住、行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尽量补偿他们失去的亲情,使他们不受歧视和冷落而感到处处有温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消除其自卑感、孤独感;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并创设机会,让他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性格;激发单亲家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转移他们的抑郁情绪;细心发现他们的特长,加以积极引导,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当他们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追求目标,就会淡化消极情感,产生愉悦情绪,陶冶性情,获得健康发展。 3.树立信心,正视挫折,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单亲学生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生活的信心受挫。而信心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之一。对于单亲学生,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对生活、人生的信心。多给这些学生讲一些名人故事,如面临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材的爱迪生、高尔基,笑对挫折的毛泽东、周恩来,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单亲的学生,卓越人才的成长必先经过意志磨练的过程,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现实,正视挫折。通过一些专题活动,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从困难挫折中领会人生的真谛,培养他们奋发图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意志力。 4.亲近家长,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 学校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

贫困生帮扶记录 (2)

贫困生帮扶记录 我班学生张婷玉家境困难,父亲早年在双羊精密工作导致夕肺丧失劳动能力。至今仍需定期洗肺。母亲靠给人打零工承担着家庭的重压,年收入不过一万,要抚养两个孩子,承担生活各项开销左支右绌。当我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后,一方面上报学校,申请免除该生一切学习费用,减轻她的家庭负担。 另一方面又在生活中关心帮助,给予物质上的鼓舞和精神上的呵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又动员班级学生结对子,交朋友,从心灵上驱除贫困对学生心灵上的打击,避免使学生陷入因贫穷而自卑的心态。一本一笔物虽少,一言一词语不多,但处处皆关心,物物皆有情,种种措施让张婷玉同学快乐健康地成长。

扶贫会议记录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吴昌龙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培养和教育不完整家庭的学生,帮助他摆脱和消除家庭结构不完整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让他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帮扶对象 贫困学生: 三、帮扶人 四、帮扶内容 1.思想上解惑 赵品博家境贫寒,父母离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缺少爱的。我要从情感上贴近他,学习上关心他,生活上帮助他,经常与他交流,掌握他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心中的困惑,给予他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了让他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我平时要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他谈心。 2.生活上资助 经常给他买学习用品。

单亲家庭帮扶计划

单亲家庭帮扶计划 单亲家庭帮扶计划这些学生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家庭缺损,有的则是父亲或母亲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情感上产生着强烈的渴望,而这份渴望又往往得不到。家庭中只有父母中的一方,一人担任了两个人的角色。有的父(母)能胜任,有的父(母)则不能胜任。这样不完整的家庭,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良心理(1)自卑心。孩子因家庭缺少父母的一方,自感不如别人,疑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滋生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直接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2)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多半是因为受到别人的嘲笑、奚落而逐渐形成的。(3)补偿心理。这类家庭的孩子企图重新获得自己失去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要求周围的人给予自己更多的特别关照,他们更容易产生利己主义。面对有这样心理的学生,我便倾注更多的爱和关注,在学习、生活中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回自信,与人为善,懂得关心他人,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以促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从开始任教至今,我接触了几名单亲家庭学生,他们多数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一、了解特殊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俗话说“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只有了解了

这些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材施教。通 过家访、调查、谈话等方式,我较全面地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也较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孩子大都有以下特点: 1、忧郁、自卑、多疑和缺乏信心。随着孩子的学习年龄增大,因外部的评价在个体内心的投射,有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形成过于自卑或骄傲自大的不健康心理。由于孩子幼小的心理不能承受沉重的打击,加上同学之间有意或无意的伤害,使这些孩子逐渐地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进行交往。自卑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夸大学习任务的难度,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做事轻言放弃,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失去希望;对于自大的学生往往错误估计学习难度,瞧不起别人,眼高手低。这样的学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怀疑一切,缺少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两种学生往往都难以跟老师或其它学生心理兼容,也难以达到自身最大的心理平衡。 2、妒忌、憎恨和逆反心理强烈。单亲的学生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所得到的均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在家庭中,由于单身父母常常心情不好,孩子容易成为父母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在学校里,单亲的学生容易成为同学奚落和嘲笑的对象,有的常常会受欺负。这样会造成单亲孩子的逆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沈荡中学姚培坤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学校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是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理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适时的和适度的心理辅导。 现在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树立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对人生和未来的追求和奋斗,以便使他们能健康成长,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 小H(请允许我隐去她的名字,用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称谓),女,16岁,独生子女,离异型家庭。个子瘦小,行为迟钝,智力反

应也很一般。上课不敢发言,作业质量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忧郁、胆小、孤僻,看不到她脸上的笑容,看不到她与同学交往,在班级中她没有要好的朋友。做任何事都显得信心不足。 在对她进行家访以后,了解到小H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居住。母亲有一男友同住,周末有父亲接去住,孩子的学习,生活主要有母亲来管。但事实上母亲没有很好地负起教育照顾孩子的任务。孩子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备忘录经常没人签名。多次跟她家长联络,均无回音。在备忘录上留言,也无法见到小H家长的踪影。后经多次催促小H,母亲才来了一张回条,声称工作忙,连孩子的晚饭也常常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关心她的学业了,没空到学校来联系。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造成小H性格和学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家庭。父母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家庭生活不稳定,学业上无人督促帮助,造成学业方面的问题成堆,学习成绩差,以至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奚落,导致小H不敢与同学交往,变得更加自卑,更加孤僻胆小。生活使她过早地尝到了艰辛,在生活中,她无意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无能的信念。 了解了小H的情况以后,我深深地震动了。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家庭,没有母亲关爱的女孩会怎样成长,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个失去自信的孩子将怎样面对她今后的人生。我对自己说,我一定

小学贫困生帮扶记录

小学贫困生帮扶记录 我校积极响应鄂城区教育局的帮扶号召,及时成立帮扶工作领 导小组,由校长任帮扶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深刻领会帮扶的精神,在执行教育局帮扶要求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无论 是对贫困生、学困生还是留守儿童,我们的口号是“不落下一个孩子”。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方法,现将本次帮扶 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悟精神,成立帮扶小组。 为使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不流于形式,我校召开了多次的办公会,教师会,认真领悟、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帮扶工作 落实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工作中去,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帮扶工作 的重要性,并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地抓好这项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胡胜利校长亲任组长,刘双富任副组

长,全体教职工为成员,这样的构成,足可以保障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针对实际,制定计划、措施。 针对学校的实际,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分别制定切实有效的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计划和措施,要求所有的教师结合学校的整体计划措施再制定各班级的计划措施,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旨在让帮扶工作更深入,更具体。 三、结合要求,开展活动。 1、建立贫困生档案。开学初,我校便逐班调查贫困生的信息,在各班级上报的基础上,进行核对、比较,摸清了每个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监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等)建立了贫困生档案。

2、跟踪帮扶,做实事,做好事。结合贫困生不同特点,我 校设计了不同的帮扶表格,要求帮扶教师进行跟踪的帮扶,落实每 次帮扶的内容、形式,及时反馈出帮扶的效果并及时填写帮扶的记录,要求做一件事就要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就要把这件事做好,要卓有成效。 3、号召教师资助贫困生。作为教师,应该身体力行。我校 在组织教师进行正常的品行、学习帮扶的同时,还号召全体教师向 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进行资助。让孩子们 感受到老师对他们融融的关爱,从而以崭新的姿态和心态面对自己 的学习与生活。 4、号召学生帮助贫困生。现在的孩子往往有比较的心理, 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会远离群体而变得孤僻,不合群。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号召全体学生伸出友谊之手,主 动和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做朋友,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不

帮扶困难学生活动总结

帮扶困难学生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经济困难、单亲、留守并迫切需要资助的学生。由全体学校党员干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具体活动由学校组织进行,学校党员干部自愿扶助,扶助名单由学校统一安排计划。 本次活动首先通过大走访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其次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各位党员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帮扶困难学生活动总结 [篇2]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年一班马超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帮助他摆脱家庭经济条件带来的心理影响,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对贫困生的帮扶活动。现作工作总结如下: 为贫困生捐款捐物,做“知心妈妈”。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帮扶,并力争使帮扶对象品学兼

优,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让贫困生走出家庭贫困的阴影。由于学生的特殊家庭背景,无经济来源。劳动力欠缺,因此生活中,会有自卑心理。做为老师我能从情感上真正地贴近孩子,经常与孩子交流谈心,有的放矢地化解孩子心中的困惑,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动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生活上给予帮助,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学生平时的生活费用很低,不能满足最低的生活需要,我为孩子捐物、买课外书籍、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帮助他渡过难关,让他不因为缺少学习用品而落下成绩,使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在学习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成绩不如人意。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补讲课堂中孩子们没掌握的知识,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让学生不落下学习上的任何环节。并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告诫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大量的工作,在学校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帮扶的贫困生精神焕发,学习刻苦,意志刚毅。对自己的前

贫困学生帮扶总结

篇一:贫困生帮扶总结 旭东小学2011—2012学年度贫困生帮扶总结 为了 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保证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培养和教育 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和消除家庭条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发展, 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对贫困生的帮扶活动。 一、 加强组织领导小组。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政教处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监督落实各班贫困生 资助及教育工作。 二、 建立贫困学生档案。摸清贫困生及贫困生家庭的基本信息,了解贫困原因,方便教师在平时工 作中给予恰当帮扶。 三、 学校领导带领老师开展一对多个贫困生的帮扶活动:为贫困生捐款捐物,做“知心妈妈(爸 爸)”。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确保每位老师选择恰当对象进行帮扶,此项工作 中途不间断,并力争使帮扶对象品学兼优,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 通过多种途径,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1、培 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让贫困生走出家庭贫困的阴影。 鉴于 这类学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劳力欠缺,有的 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会缺少家庭的关爱,生活中,学习上偶尔会有自卑心理。因此老师们都 能从情感上真正地贴近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 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老师不断帮助他们克服 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 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要求全体 教师平时都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集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使得孩子们能在学校健康成长。 2、生 活上给予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后顾之忧。 贫困 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学校组织老师们为这些孩子们 捐物、买课外书籍、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不因为缺少学习用 品而落下成绩,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在 学习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有一 部分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为后进生补讲课堂中 孩子们没掌握的知识,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让他们不落下学习上的任何环节。并培养他们自 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教育他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告诫他们,只有这样才能 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何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离婚家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2013年年底,我们对本校10个教学班397名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3名学生父母离异。离异家庭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3%以上。 我校地处农村,部分家长素质较低、观念落后,离异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学校和社会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往往关注不够,导致这些孩子部分性格张扬;部分比较孤僻,不合群;遇事紧张、自卑感强;学习缺乏信心等,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是摆在我们的一道难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 一、多夸奖鼓励,少批评指责。心理学表明,当人们在得到夸奖和鼓励时,就能得到一种愉快舒畅的情绪体验,从而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鼓励,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并能激发进取心。学生的自尊心就像幼芽那样稚嫩,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比一般的学生更为复杂和敏感。老师和同学的某种疏远、冷落或嫌弃,都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暴自弃;相反,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抑或一句美言都能够使他们产生自信,打消他们的自卑感,昂扬他们低落的情绪。 二、用爱心抚慰创伤。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

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家庭中难以得到完整的爱,因此,在对他们的教育中,若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没有被抛弃、遗忘。此时,老师的关爱无异于一剂良药,会让他们内心冰冷的世界感受到初春般的温暖,让他们知道时刻有人在关心自己,在爱护自己,这样,他们心灵的创痛就会减轻许多。 三、加强心理疏导,健全人格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际教育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首先引导他们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并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健全人格。其次,教育他们积极接纳自我,不能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消极对待。要学会寻找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不断进步;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四、搭桥铺路,重拾温暖。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在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就是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教师就是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因此,在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中,学校必须经常与学生的抚养者取得联系。家访,能使教师、家长及时发现学生在学校、家庭的各方面表现,以便双方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在重视对学生教育的同时,还应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在各方面关心子女,时时处处给孩子以热情、慈爱,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弥补离异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创伤,使他们重新回到温暖、健康的家庭生活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