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父母的心》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父母的心》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苏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牺牲,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增强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牺牲,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a. 父母在故事中展现了哪些品质?b. 子女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各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4. 分析与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牺牲。

(2)学生课后阅读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父母之爱的表现,感悟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努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父母之爱的表现,感悟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父母之爱的表现。

4.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父母之爱的伟大。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感悟文章。

2. 请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孝敬之事,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温馨的家庭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交流。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牺牲,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学会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父母的心》相关内容。

2. PPT课件。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导入新课《父母的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父母的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母的爱。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如何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强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起,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10. 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发言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父母心的理解和孝敬父母的行动。

2. 结合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家长的反馈,评估学生对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分享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

2. 开展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感恩之情。

《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父母的心》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育新中学语文组符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反复阅读中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至爱亲情,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和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1、理解用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现在,我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最崇拜的人是谁?师:看来大部分同学的最崇拜是明星,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份一个专家对日本、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请你对“英雄、明星、父母”三种类型的人进行主次排列。

调查结果:日本人把父母放在第一位,英雄其次,明星第三;美国人把英雄放在第一位,父母其次,明星第三;中国人把明星放在第一,英雄其次,父母第三。

同学们,中国学生把父母放在第三位,与大家的看法大致相同。

你们能联系自己的父母说说其中的原因吗?二、品读课文,反弹琵琶激疑(一)初读,理情节。

我以反弹琵琶的的手法,设疑1.师:初读课文,我觉得文中的这对父母真可恶,他们居然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货物一样的卖掉。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这对父母真的可恶吗?(二)二读,抓神态师:当老师读完第二遍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对父母“心狠”。

他们把三岁的小女儿送去姑且不论,单是每次送孩子时,总是“雄纠纠,气昂昂”的。

同学们,你们有同感吗?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结合文中关键的词语谈谈自己的看法。

(1)找出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神态的词语。

追问:由以上分析可见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传达出父母怎样的心情?(三)三读,析语言师:虽然这对父母“不可恶”、“不心狠”,但读了第三遍课文后,我觉得他们很“狡猾”,因为他们找了种种理由要回孩子。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父母的心》教学反思一《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这篇教学设计是我的教学过程的实录,课结束后,我做了如下反思:一、对整体设计的反思这份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能针对当今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体谅父母的现状,通过故事《一袋父母心》引导学生进入父母的内心世界,通过分析揣摩课文中父母的心理体会父母的不易,通过续写表达学生的愿望,通过观察日记《懂你》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的爱心和深切的期望,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既是教书,也是育人。

在这份设计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层层铺垫,循序渐进。

如导入中的复述故事为后面的复述课文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示范,导学过程中的每个问题也都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现与探究。

教师的话无需多说,答案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的学习也不会感到什么困难,并能在发现与探究中找到自信,学习的兴趣也会倍增。

备课时,有好多相关的故事都涌上心头,因为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可课堂时间有限,最后只好忍痛割爱,其他故事只得不了了之。

这或许是我的一大遗憾吧。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分析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引入情境——整体感知——探究情节特点——体会语言风格——拓展延伸,不难看出,这个过程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先学到的东西为基点,步步为营,不断加入新的内容,既注重思维训练,又注重语言表述。

从细节体现教学理念,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进步的赏识者,而教师的引导和赏识正好又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以课本为纲,又不局限于课本,将语文学习于生活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教育的目的也就很顺利地达到了。

另外,教学目标的出示我一直不赞成详尽地展示,很多时候,这会使不少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他们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套用教师提出的目标中的语言来答,无形中减少了思维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父母的心》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父母的心》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父母的心》这篇文章的主题普遍能够产生共鸣。他们在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时,表现出了深深的感激和感动。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发现,在写作技巧的掌握上,学生们还存在一些困难。如何运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绘来表达情感,这对于他们来说挑战较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学习了如何通过写作技巧表达对父母的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父母之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和言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写作技巧分析: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具体事例、生动描绘和情感表达等手法来展现父母之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
举例:文章中描述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如“日夜操劳,舍不得吃穿,只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句话展示了父母的无私奉献,是教学中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父母之爱,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是教学难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父母之爱的基本概念。父母之心是伟大而无私的,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文章中通过描述父母为子女所做的种种牺牲,展示了父母之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重点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父母之爱。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之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之爱。

2.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进入感恩的主题。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案例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心。

(2)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爱。

5. 总结提升:(1)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父母之爱。

6. 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2)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体会父母的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表达出对父母爱的感悟,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父母的心》。

2. 相关歌曲《感恩的心》。

3. 讨论话题: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4. 案例分析材料:课文中的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总结提升,课后作业布置。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八上《父母的心》 (一)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八上《父母的心》 (一)

父母的心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父母的心》教案及反思

《父母的心》教案及反思

《父母的心》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深沉。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关爱父母、尊敬父母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的爱。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父母对你们的爱有多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课文——《父母的心》。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a.课文讲述了哪一件事?b.课文中的父母是如何关爱子女的?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三、品析课文1.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针对学生的朗读,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父母的心》,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训练,如:写一篇关于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交流、讨论。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1.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2.阅读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文章,进行摘抄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1.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未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少,未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3.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细节,例如:“同学们,当小女儿问父母为什么那么辛苦工作,父母的回答是什么?这表现了父母怎样的心情?”2.感受父母的爱: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对话,例如:“请两位同学一组,一位扮演父母,一位扮演小女儿,模拟一下他们之间的对话。

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父母的心》教案设计执教者:李明伟执教班级;镇江市第十中学八(1)班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2. 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之中也隐含着淡淡的哀愁3. 体会小说语言意味深长的特色,激发学生想象力4. 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教学过程:一. 导入以一则故事导入新课二. 研读课文(一).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速读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体现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要把孩子送给贵妇人?仅仅是因为穷吗?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什么?3.三次把孩子要回来的理由是什么?4.文中除了那一对父母与贵妇人的对话可以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拳拳爱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相关语句(三).小结三.拓展延伸1.这篇小说不仅很感人,而且文章中很多地方读完之后值得我们回味、思考,甚至会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

(1)文中三次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借那一对夫妻的口讲的很清楚,第一次决定把大儿子送给贵妇人的时候人物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斗争,什么样的对话?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他们商量的过程写出来。

(2)文末“那一家六口又终于团聚了。

”这一喜剧性的结尾让我们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你能想象一下他们团聚时的场面吗?2.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很爱我们,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学父母对我们的爱时总习惯于直接抒情,往往写出来让人觉得不真实,不能感动人。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往往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

你能联系实际,用一些细节方面的描写写一个最能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的小片段吗?我们能为我们的父母做些什么呢?四.以学生集体背诵孟郊的《游子吟》结束课文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二」《父母的心》教案学习目标:1、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2、能联系生活,对文章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树立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增进对家庭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如何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

(2)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父母的爱。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的爱。

(2)教师总结:强调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珍惜家庭时光,孝敬父母。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结合自己的家庭经历,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整理成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情感体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父母的心》,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家庭经历,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树立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培养创新思维。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母的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分析父母的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发现课文的新意。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父母的爱的伟大。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父母的爱。

(2)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关爱父母。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课文《父母的心》。

2.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中的第五篇课文。

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这单元选了《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这些课文都是某个人物对另一人物的爱,惟有这篇是介绍整个家庭浓浓的父母对子女的深爱,情感较完整。

这篇小小说情节短小但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父母的形象也在其中得以升华。

为学生更为全面的感悟亲情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父母的爱已经很淡漠,视为当然,有着较为严重的自私心理,不知感恩,所以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犹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通过阅读体会字里行间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爱。

方法与过程: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探究,重点揣摩人物心理,深刻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意,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爱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难点:体会文中表现的浓浓的爱意、淡淡的哀愁。

教材分析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中的第五篇课文。

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单元选了《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这些课文都是某个人物对另一人物的爱,惟有这篇是介绍整个家庭浓浓的父母对子女的深爱,情感较完整。

这篇小小说情节短小但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父母的形象也在其中得以升华。

为学生更为全面的感悟亲情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父母的爱已经很淡漠,视为当然,有着较为严重的自私心理,不知感恩,所以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犹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通过阅读体会字里行间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爱。

方法与过程: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探究,重点揣摩人物心理,深刻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意,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爱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难点:体会文中表现的浓浓的爱意、淡淡的哀愁。

教材分析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中的第五篇课文。

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这单元选了《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这些课文都是某个人物对另一人物的爱,惟有这篇是介绍整个家庭浓浓的父母对子女的深爱,情感较完整。

这篇小小说情节短小但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父母的形象也在其中得以升华。

为学生更为全面的感悟亲情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父母的爱已经很淡漠,视为当然,有着较为严重的自私心理,不知感恩,所以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犹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通过阅读体会字里行间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爱。

方法与过程: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探究,重点揣摩人物心理,深刻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意,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爱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难点:体会文中表现的浓浓的爱意、淡淡的哀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