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合集下载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科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意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快,知识更新快,科学教师应该具有发展的眼光,既要继承传统,更要推陈出新。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实践告诉我们,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始。

因此,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创新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教科版六上《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中,当我拿起一张“无字”白纸放在酒精灯上晃动,不一会,白纸便慢慢地显出字来,提问:“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为什么白纸会显出字来?”“这张白纸是普通的纸吗?”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也就会产生了要去解决这些疑问的欲望,而这种探索欲望就会使学生发挥其创造意识和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亲历发现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

如在教学教科版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时,教师提供材料:一杯水、一杯食用油和筷子,让学生自己设计出鉴别水和食用油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好的程序。

学生通过利用自己的感官(眼睛、鼻子、舌头、手)来观察,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验的 , 别人 又是怎样做 实验 的 , 别人 的实
验过程跟 自己的有什么不 同 ,让学生在 质疑 的过程 中寻找正确 的答案 ,最 后达 到一致的意见。这样的教学过程 , 调动了

创设 教学 情境 , 发 学 激
生的仓 新意识 0
所谓情境 ,就是情感 与环境 的和谐 统一 , 自然 而然 地 、 移默化地影 响学 会 潜 生 的心灵 ,使 学生情感 的内部心理条件 得 到激发 , 促使环 境与学生 的 自我 共鸣 。
标 新立 异, 而有 的却是错 误 的, 只要 学 但
生是从 一个全新 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 , 探求
新意识。例如讲“ 磁铁性质 ” 一课 时 , 我在
课前将一块磁铁 固定在木制小黑 板的背
常重要 的 ,创新 能力 的培养应该渗透 到
课 内和课外 , 在课 内教学和课外 活动 中,
答 案, 教师都应 给予鼓励 。
四、 展创新 活 动 , 开 发展 创
新 能 力
长期的科学课教 学活动 ,使我深深 地体会 到 ,学生创新 能力 的发展不仅需 要 教师精心设计课 堂教学 ,还需要 有 1 7 1 的 、有计划地组织学 生开展课外研究 活
了蒸汽机 , 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 可见 , 好奇 心是小 学生 主动 地进行 创造 思维 ,
2 1. ( 0 03 总第 6 0期)
王淑敏
小学科学课是 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的 主要阵地 ,小学 生的好奇心 和求 知欲又 是培养学生创 造性 活动 的原 动力 ,所 以 作为一名科学课 教师 ,在教学过 程 中通 过挖掘教材蕴涵 的创造 因素 ,研 究和探 究学生创新意识 和创造能力培养 的方法 和途径 , 对学 生创新意识 的启 蒙 、 创造能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

科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学生天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播放视频或者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科学课的教学策略需要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科学实践活动,例如带学生去野外观察、进行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推理,从而增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是一门创新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创新性的实验活动或者讨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精神、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科学教学策略的选用对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教师课前备课,课堂环节设计、教学方式选择等方面,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师课前备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具以及教学方法。

教师应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选择符合课程内容的教材和教具。

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课堂环节设计(一)学生探究环节学生探究环节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发现、探究问题,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制定合适的探究问题,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探索问题,并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生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开展课程探究活动,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二)教师引导环节教师引导环节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课题的内容,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概括和理论化。

教师应该提出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思考,从而树立科学探究的信心。

(三)交流讨论环节交流讨论环节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交流方式,如口头表达、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经验,互相借鉴,通过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浅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运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热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所谓“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前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研究才形成的。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就是人的创造性。

小学科学正担负着它的启蒙任务,通过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周围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和联系,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进步的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华民族要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通过四年级上册科学书中的《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科学知识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动物生物等知识无所不有,这就决定了科学课的课前准备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1、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即把科学课的性质,由原来的“知识性”学科改变为“教育性”学科,科学课的任务由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识”改为“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热空气和冷空气》这一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这将为认识风的成因打下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目前,小学科学课程虽然加入了实验的内容,但是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价值,在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方面都有待提升。

因此,科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通过创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雪科学实验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引言在我国当下的教育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也越来越多。

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和关键,且学科不同,其核心素养能力也各不相同。

小学科学学科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的热爱,有利于小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小学阶段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创新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创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成为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所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新课标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本身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要能够最大限度在课堂中开展活动实践,充分体现科学学科的特征,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进行一定的示范,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的步骤。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设定好的实验,让学生真正接触实验室、实验器材。

最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对实验改进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蜡烛的变化》时,笔者在实验中准备了火柴、镊子、白糖、橡皮泥海油面粉和纸,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蜡烛燃烧和加热分别可能产生的现象,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体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



激 发 学 习兴 趣
兴趣是学 习的内驱力 , 教 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 学生求知欲 的 教学方案 , 创设教学情境 , 运用直观教学 , 利 用形 象生动的语言 , 有
效地 激发学 习兴趣 , 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好奇是 创新 意识的萌 芽,
好奇心是推动学 习的动力 , 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 心, 就 能主动地 去 钻研 ; 这种好奇心如果不培养和扶持 , 就会逐渐衰退 。因此 , 当学生 在好 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 种古怪 的问题 时 。 作为教师 , 应该给予鼓 励, 而 不是置之不理 , 同时要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 问题找 出答案。如 教学 《 电磁铁的磁力》 一课时 , 老师 提出问题 : 电磁铁 的磁 力大小与 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在好奇 心的驱使 下大胆想象 。 并设计 出实验方 案。 然后进行实验 , 根据实验现象找 出实验 结论。如果学生 的实验 效果不明显 , 老师切不可否定学生 的猜想 。 而 应帮助学生找 出实验
解各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பைடு நூலகம்
四、 改 进 教 学 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 内容的不同 . 选择不同的教 学方法 。目前在小
学科学 的教 学中 。 教学内容基本可 以分为 两类 : ~类是以科学知识 为主要 内容 ,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 中, 培 养探 究能力和科学 的情 感、 态度 、 价值观 ; 一类是以科学方法为主要 内容 , 学习科学探究 中
定的结论 。 例如, 学 习磁 铁的性质时 , 首先耍让学 生通过 实验的
方法了解哪 些物体能被 磁铁吸 引 、 哪 些物体不能被 磁铁吸 引的事 实; 然后让学 生将物体 分类 , 能够 被磁铁吸 g I 的分 为一类 ; 不能被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小学生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作者:黄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1期摘要: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

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探究性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43-02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

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的知识,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一、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科学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教与学方式交流、思维交流的过程。

创设一种师与生、生与生心理交融、民主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是促进学生创新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有利保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表达和交流,对表达和交流缺少应有的重视,常常只是走个过场,得出了结论,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节课的探究学习也告一段落。

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传统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单边性、模式性活动较多,让学生积极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多边性、主动性活动较少,课堂活动总是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

素质教育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这样一来课堂不再单是教师主宰着学生的活动。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引入有趣的问题、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验等方式来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也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发现科学规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享探究成果等方式,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强烈的情感投入。

可以通过感性的讲解,引入一些故事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讲解、实验、故事、游戏等方式来展开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位的知识输入,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学习种子的发芽过程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植物成长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科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实际材料等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科学的影子,从而使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认同感。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相互合作、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等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开发及应用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开发及应用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开发及应用【摘要】小学科学实验课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分析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和特点,探讨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设计原则和内容开发方法,最后总结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应用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参考,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开发、应用、重要性、特点、设计原则、内容开发、应用方法、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科学实验课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科学实验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实验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实验课的设计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课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实验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课的形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更加乐于探索、发现和学习科学。

三、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课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然而,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更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呢?本文将谈及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实地观察探究,交流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贯穿课程的教育活动科学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限于课堂内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贯穿课程的教育活动,如科学实验、科学观察和科学陈述等活动,这样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强调互动性和探究性课堂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性,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科学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自然风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体现个性化视角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较为明显,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体现个性化视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知识和实践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

五、注重评估反思教学总是需要评估和反思的,小学科学课堂亦是如此。

教师应该组织课堂评估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从而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错误性。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课程的教育活动,强调互动性和探究性,体现个性化视角,注重评估反思,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积极思考,达到学科知识掌握与技能培养的目标。

下面将从教学策略的选择、学生参与程度和兴趣激发、形成性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激发。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些有趣的实验或观察任务,让他们动手操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教育。

形成性评价是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学科考试、作业分析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对学科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反馈。

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创新能力质疑想象耐心与自信实践创新,并不专指小发明、小创造,如果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显然是从狭义上理解了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就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给学生插上创造性思维的翅膀,让其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知识的蓝天中,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独立思维品质。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

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和解释、得出的结论、想出的方法、做出的东西,不是听别人说的,从书本看的,向别人学的,照别人做的,而是他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的,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就应看作是创新,因为从他的生活范围来说,这些问题、思想、方法、东西是新颖的,从未有过的;无论这些问题、思想、方法、东西是否在世界上早已有过,多么简单平凡、幼稚可笑,甚至荒谬,都应看作是创新、都应得到尊重和鼓励。

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我在课堂中常常是这样设计:模式一: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模式二:你想研究什么?模式三:你准备研究什么?模式四:请你(你组)来交流研究的发现。

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纸》一课时,当教学进入汇报产生的疑问这一环节时,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竟然提出了“宣纸与报纸比谁的吸水性能强?”、“牛皮纸与信纸比谁更光滑?”、“牛皮纸与硬纸板比谁的承重能力强?”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3个。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科学作为小学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他们的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呢?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有关物体的浮力时,可以通过设计小型实验来展示浮力的原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来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如水的汽化与凝结、生活中的磁铁现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从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他们学会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关生活实践的任务,如生活中的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协作完成科学实验或探究课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协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小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和创新的意识。

在教学有关光的反射与折射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想法,鼓励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并分享成果。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小 学科 学 是 义务 教 育 的一 门重 要 的基 础 学 科 。小 学科 学 的 教 间 , 自主 选 择 实 验 的 内 容 , 自主 控 制 实 验 的难 度 , 自主调 剂 实 验 的
学 是实施素 质教育的关键环 节 , 教学 中 , 教 师结合学生实 际 , 把 握 时 间 。 如 擅 长 实 验操 作 的 , 则进 行 相 关 实 验 活 动 ; 擅长科技制作的 ,

课堂“ 民主化” 。 促 进 学 生 建 立 自主 探 究 能 力
新课 标 明确 指 出 : “ 学 生 是 科 学 学 习 的 主体 .探究 是科 学 学 习 善 于 观 察 , 观察 到 了不 善 于 提 炼 罢 了 。 如 果 教 师 能 鼓 励 学 生 勤 于观
的 目标 , 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的建 立 , 要 在 自主 探 察 ,培 养 学 生 善 于 提炼 ,那 学生 一定 能设 计 出适 合 自己研 究 的课 究 能 力 建 立 的基 础上 , 通过“ 民 主化 ” 课堂 , 促 进 学 生全 面 、 持续 、 和 题 。如 适 时 举 行 “ 异想天开” 活动 , 经常让学生述说生活中遇到的 、
宽松环境 , 因 为 他 们 明 确 了 这 种结 论 是 假 设 的 , 所 以就 会 积 极 地 进 能 力 。总 之 , 科 学 即生 活 , 教 师 只有 将 科 学 教 学 与生 活 紧密 联 系起 行发散思维 , 毫 无 顾 忌 地 发 表 自己 的 看 法 。 这 就 鼓 励 了学 生 的创 新 来 . 学 生体 验一 个 科 学 的生 活 世 界 . 才 能 够 在 一 种 互 动 与 发展 的氛 意识。 如 教学 《 电产生热》 一课时 , 要 求 学 生 用 一 根 铁 丝 把 一 节 电 池 围 中想 学 、 乐学 、 学会 、 会学 , 学生才会更加热爱科学 、 创新学习 , 真 的 正 负 极 连 接起 来 , 并摸一摸铁丝 , 手 有 什 么感 觉 ? 这 个 实 验 本 身 正 做 学 习的 主 人 。 效 果 不 明显 , 可 是 有 的 学 生 的 效 果 却 很 突 出—— 手 很 烫 , 原 来 他 是 3 . 开 展 科 学 专题 探 究 活动 . 培 养 学 生 的探 究能 力 用 了三节电池。 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 , 但 恰 恰 由于 这 一 个 不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法与学法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法与学法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法与学法
小学科学教学是学校和老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把握好小学科学
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下面介绍小学科学课的教法与学法:
一、小学科学课的教法
1、采用问卷调查法。

将教学内容和日常实践融为一体,运用问卷来督
促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探究、摸索,使学生在
实践中感受和认识自然的奥妙;
2、实践活动教学法。

采用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活动互相融合的方法,使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有目视、有
动手、有体验的有效学习;
3、游戏式教学法。

在教学中,将游戏活动融入,让学生边认知边玩耍,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教学大融合法。

将小学科学课程与其它学科知识合理融合,让学生
在实践中体会到自然环境,培养学生正确感知以及怎样从有限的资源
合理分配的优势。

二、小学科学课的学法
1、积极参与。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知识的实际操作,利用实践,听
老师讲课,举一反三,让自己积累知识和技能;
2、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习理科的时候,要做到“认识已经知道的、学
习不知道的”的态度,有所期待,有所求索,勤加思考;
3、引导思维方式。

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方式和综合
分析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4、把生活和学习相结合。

将实际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学习。

总结而言,小学科学课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注重挖掘学生的独
特性和潜能;学习上要多思考,将科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从而收获
最大效果的学习。

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创新之我见

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创新之我见

语文课往往 是一成不 变的 朗读 课文 、 分析课 文 ; 老师 他 同学马上就举手给予评价 。 虽然 , 每位同学的发言都被限 问、 学生答 。语文课后 , 常听学生懒洋洋地说“ 没意思” 。其 定 了时 间, 但还有好多同学没能争取到发言机会。 一 听到下
实, 只要我们用心 , 也可 以让学生J 晾呼 : 妙哉 , 语文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中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 民主
理解 , 不 断培 养其 学习科学 知识 、 探索科学奥秘 的兴趣 与信 心 , 为
祖国的建设培养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
自由的学 习环境 , 这样才能使其尽快融人教学 中去 , 不断提高 自己
的学习效 率。 二、 把科学教学和 实践联系起来
[ 1 ] 刘绍江. 湖北省举行 小学科 学有效教学研讨会[ J ] . 探秘 : 科
学课 , 2 0 1 2 ( 2 ) .
[ 2 ] 赵 阳, 叶 宝生. 浅谈 小学科学 中的科 学史教 育[ J ] . 新课程研
究: 上 旬刊 , 2 0 1 1 ( 7 ) .
小学生具备较强的好奇心 以及求知欲望 ,教 师积极利用学生
课铃声响起来 , 这 些 同学 不 约 而 同 地发 出失 望 的 叹 息声 , 大
我的做法是加强语文创造性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 家纷纷意犹未尽地说 : “ 怎么这么快 ! ” 。 我趁机说 : “ 我们也 文 中学习 , 在快乐 中掌握语文知识 。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活动 做一回小说家 , 我和大家一起都来写写 , 如何?” 话刚说 完 ,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

小学科学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是探究,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体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

然而,农村学校的科学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课程认识不够、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校科学设备不齐全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实验、创新1.绪论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实验为主的研究活动是学生研究科学的主要途径。

然而,在农村学校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地域条件、师资力量等诸多问题的限制。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中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体会笔者在农村学校工作的两年中,发现农村学校科学课的开展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课程认识不够,忽视其他课程的教学。

其次,教师专业化程度低,需要提高。

最后,学校科学设备不齐全,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培训和设备更新方面下功夫,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创新为了创新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废旧材料等,开展创意实验活动。

2)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富有创意的实验活动。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学校实验条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这些创新策略,我们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学生的思维能力欠缺,参与率低,合作意识不够等。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生在科学学科中早期基础性的科学学习和体验探索。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即是以发现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引领探究、发散思维、创新设计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

小学生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好学探究的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科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授《天象》这一科目时,可以通过询问学生为什么夜晚看天上的星星比白天多等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夜晚和白天的区别,分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区别,进而学习关于月相、星座等相关的知识。

二、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场景展示、实际观测等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直接感性地感受知识的本质和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授《传声和传感》这一科目时,可以将场景放到生活中的麻子姑奶奶面对窗外,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小偷来抢自己家的东西。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原理、作用和应用,并进一步展开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三、游戏化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策略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内容,通过游戏参与来实现学习的目的。

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尝试、挑战,迎接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尝试不断重复和总结归纳,使学生在愉悦状态中完成知识的获取、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机械运动原理》这一科目时,可以设计一款模拟机械运动的小游戏,通过操控小机器人完成关卡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游戏模拟的方式来学习机械运动原理、运动规律和应用等相关知识。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摘要:关键词:一、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能体现逻辑思维的科学课,最明显的是《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

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

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

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

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

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能浮的那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

学生说盆里的水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

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

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

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

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

像这样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很顺。

这个过程是个推理的过程、证实的过程、质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本质都隐含在这个“是不是盐水?”的活动当中。

二、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科学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从事科学课教学已经好多年了,在教学中自己经过反思、揣摩,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新世纪的课堂教学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小学科学课堂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求知欲滋长旺盛,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有创造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发展个性的思维
心理学认为:“想”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思维形式。

学会了想,丰富了想的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这一“想”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1.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思考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大胆猜想。

让学生多想,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实验边想、要从多方面想、多角度大胆的想,鼓励学生敢想、想得新、想得奇、想得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给学生表达的空间。

表达是思考结果的表现,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言越积极说明思考的越多。

即使说错了,在正面指导后,鼓励学生敢于发言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同一种物体,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三角形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是正常的,这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到共识的,而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3.给学生动手的空间。

小学生充满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

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感受其特点;玩一玩,感受其中奥秘;做一做,提高了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

二、学会观察,敢于提出问题
观察是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想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
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问题,尤其是发现或提出新奇的问题。

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的。

教师利用精心准备的教具,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例如“滑轮组”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滑轮组,然后做实验。

了解滑轮组的构造及滑轮组的作用。

每个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克的重物需要多大的力?请学生猜想。

能发现什么?实验后,全班3个小组将数据汇报之后。

教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发现什么规律啦?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提出了问题。

有的说:我发现了滑轮组可以省力;有的说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有的说滑轮组可以省一半的力;有的说滑轮组可以省三分之二的力。

总结后,又有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再增加定滑轮和动滑轮是不是更省力呀,……”。

通过这个实验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也鼓励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凸显出它的优点,从动听的声音与美丽的图像合理地结合,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
习活动中往往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充分利用媒体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如学习浮力这个内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学生对浮力现象容易理解,但对浮力的实质理解则是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播放一段剪辑的有关潜水艇的视频。

学生对军事武器都非常感兴趣,通过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的讲解和我国现在潜水艇的技术介绍,从而学生对浮力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利用熟悉的植物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科学课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生动、新颖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植物的叶》一课,让学生把自己熟悉的植物的叶子准备好,带到课堂上进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看看叶的形状,认识叶是由叶柄、叶脉、叶片组成的。

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对物体的仔细观察,才能领略到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奥秘之所在。

只要学生处处多留意观察,自然就能从中掌握某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学生观察后,语言的组织表达不够准确。

要改进观察教学方案,首先要改变教师心中标准的答案。

要指导学生对物体有顺序的观察,用自己的话全面描述观察对象的各种特征。

例如,豆角的茎是怎样缠着杆上的?用手比划一下,从哪一边往哪一边缠?是不是像弹簧那样缠?一边看一边说,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走进自然,实地观察,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标准,是要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动植物的一些特性,并不是要达到很专业的语言论述,是在激发孩子的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例如,《蚂蚁》一课的教学,首先带领学生到校园找到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

再仔细观察蚂蚁,学生就很快发现蚂蚁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头上有触角,胸上长有六只脚。

从中也了解到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研究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用语言叙述出来。

出示图片:松树、狗尾草、凤仙花、蒲公英、小草、仙人掌等植物。

另外出示实物,让他们看看和摸一摸,并说出这些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共同特征。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方法的理解。

学生将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总之,科学课是释放学生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的学科,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的能力。

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