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讲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讲解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及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及土地制度的演变【知识梳理】一、农耕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农业的起源)(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农耕逐渐取代采集(2)农作物:北方旱地(黄河流域)——粟、麦;南方水田(长江流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4)生产工具: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5)特点:①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②生产力水平低下;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影响:①使人们生活开始走向定居;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时期(2)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农经济(规模),自然经济(属性)。
(3)生产工具的发展①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直辕犁)。
②汉朝:发明犁壁、藕犁(直辕犁);铁犁牛耕广泛推广,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隋唐: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步犁就是使用畜力的曲辕犁)(2)耕作方式的发展①商周:集体农耕(即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工具太简陋,单个家庭难以完成稼穑)。
②春秋战国:出现个体农耕(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延续到三大改造时期。
(3)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①春秋:芍陂(楚国,淮河流域)②战国:都江堰(秦,长江流域)、郑国渠(秦,黄河流域)③秦朝:灵渠(解决军粮运输问题,广西,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④汉朝:a.汉武帝时修建了漕渠、白渠及大规模治理黄河;b.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c.西域(今新疆)修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坎儿井。
⑤灌溉工具:三国时曹魏的马钧改制的翻车(人力);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水力)。
二、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时期2.形式:自耕农经济(主体);佃农经济;均田农户经济。
(中等及以上的地主自留土地的生产属于小规模集体生产;小地主生产也属于小农经济)3.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讲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课件
1、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新石器革命”(指 新石器时代农牧业的产生)的意义胜过“蒸汽 革命”,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农牧业的出现对生产力的推动远远超过 蒸汽机对生产力的推动 B.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前提 C.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的转型 D.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解析:因为没有农牧业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的转型,就不会有文明社会的产生发 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第1讲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第1课 第2课)
考纲要求: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
考纲解读: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 小农经济等概念准确 经济的基本特点。 掌握
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 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 哪些呢?
与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主要内容比较
政治发展史 古代政治制度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 中 革命 国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建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西 希腊民主、罗马法、 方 欧美代议制 马克思主义 与社’制度的建立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经济成长史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南北 隋唐 宋朝 明清
牛 农 耕 耕
思考: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变化:
刀耕火种 (“火耕”—原始社会) 石器锄耕 (“耒耕”—原始社会) 青铜农具 (少量使用—商周时期) 铁犁牛耕 (主要耕作方式)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第25页,共122页。
• 训练4、(2011年11月滨州期中22题)宋代范正敏《逐斋 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
株者,探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 建 • A.棉花种植与纺织日益扩大
• B.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 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第26页,共122页。
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一)手工业的成就——3、陶瓷业: 陶器: 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成就,彩陶、黑陶、白陶等
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
制度
第1页,共122页。
一、【新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备考方略
(1)本课时应重点把握:中国农业
知道古代中国 耕作方式的演变、生产工具的改进、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对古代自耕农经济的评价、土地制度
的演变过程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 A.①②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28页,共122页。
• 训练2、(2011年11月沧州市质检15题)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分别 是我国四个地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其 制作技术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距今最近的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考点清单]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地域特色: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生产工具的进步⎩⎪⎨⎪⎧刀耕火种:最初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工具。
铁犁牛耕⎩⎪⎨⎪⎧①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③唐代发明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如翻车、筒车等。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西汉 也建成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治理黄河: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3特色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4.耕作方式的进步⎩⎪⎨⎪⎧大规模简单协作:商周时期,生产力落后,多采用此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个体农耕⎩⎪⎨⎪⎧ 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影响:调动了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比较稳定;分工 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整体把握古代中国农业易混易错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这里的“足”并不是“富足”的意思,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史论共识(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古代中国的农业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以精耕细作为基本特点。
土地私有是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历代土地兼并严重。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的演变错误! 知识图解 三大土地制度变迁2.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错误!易混易错西周井田制下的“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或耜耕)3、生产工具:石器﹑耒耜﹑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少量使用)4、生产技术:灌溉施肥治虫除草培土5、主要农作物:到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已具备6、生活方式:从迁徙走向定居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生产工具:①战国:铁犁;②西汉:赵过推广耦犁;犁壁耧车——播种工具;③隋唐:江东地区曲辕犁(标志着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4、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5、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后一年两熟(或三熟),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6、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7、灌溉工具: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代的水力高转筒车(适合丘陵山地灌溉)、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4、原因: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5、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自给自足、精耕细作6、弱点:①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心理状态.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7、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8、历程:春秋战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消失四、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农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2)依材料一、二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为生产、生活单位 , 农业和家
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分散性
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闭性
③ 简单落后 的小生产模式:经营规模小, 落后性
生产条件简陋,缺乏抵御能力,但 在
脆弱性
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合作探究
2、小农经济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l)自身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分散性。 (2)赋税、徭役沉重 (3)土地兼并严重 (4)自然灾害频繁 (5)战乱等
合作探究
2、小农经济
材料一: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土 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 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春秋战国开始, 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 这种男耕女织,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 耕经济的主体。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 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 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 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材料三: 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 统治政策,使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代:高转筒 车;明清:风力水车
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发展变化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石器
青铜器
铁器
(春秋战国)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农业动力: 人力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第一单元1.2课
家庭农业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衣食租税(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农耕)
4.地位 5.历程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农业(2)传统农业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6.优势劣势
①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推动精耕细作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曲辕犁\犁评
一年两熟三熟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一、农业(2)传统农业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产生 商周 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以后 个体农耕
耕作方式变化
小农经济产生
2.条件 生产力的发 展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D
10.下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 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 A.西汉 B.东汉 C.北宋 D.元朝
B
D
► 6.“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倍于昔,
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 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 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 ►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3.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4.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手工业(1)发达的官营手工业---概况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达的原因 3、发展历程 国家权力的支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2.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课件
3.思考: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什么? 试答:
提示:(1)主观: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 弱;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严重阻碍
(2)客观: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本考点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必须充分重 个角度命题:一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演进,特别是西汉的耧车、唐朝的曲辕犁;二 溉工具的发明,特别是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三是小农经济的含义、形成条件 重心的南移也经常命题,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明确江南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时
深化拓展 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古 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是发展优质、高产、
3.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地归 国家 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小农经济(个体农耕) ①原因:铁农具和 牛耕 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 土地私有制 确立。 ②特点:以 一家一户 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 基本方式 。
3.要语背诵 (1)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 耕作方式。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 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古代中国的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铁犁牛耕为基本耕作方式,精耕细 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5)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 家财政收入导致租佃关系日趋普遍的。
一轮复习必修2第一单元考点一 农业与土地制度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高考考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寒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农抑商政策。
【备课建议】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地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是本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所在。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的国家。
距今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土地国有制1、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1)含义:一切土地属于。
国王把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同时向国王交纳贡赋。
和在贵族封地上耕种,土地呈方块形,形同“井”字。
(2)性质: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二)土地私有制1、原因:①根本原因——的发展——和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②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趋向瓦解;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
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④直接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不同程度上承认。
2、形成: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土地私有制(私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亩收税,承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废除,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类型①地主土地所有制——支配地位②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③封建土地国有制——如魏晋以来的均田等4、特点:土地兼并5、抑制兼并措施如北魏至唐朝前期的,明朝“一条鞭法”等。
三、小农经济1、背景:(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的变化。
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
(3)封建土地确立。
2、含义:小农经济,是以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方式),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2【第1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高考复习导航 2013年高考试题对此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考查。从题型上看,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有。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主干 知识,如重庆卷、海南卷、新课标全国卷Ⅱ等考查了古代发 达的农业;上海卷、福建卷、天津卷等考查了手工业的进步; 江苏卷、北京卷等考查了商业的发展;山东卷、浙江卷等考 查了古代的经济政策。
3.评价 (1)小农经济的农民,拥有一定的⑥________、农具或 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 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3)在封建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 ⑦________,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自我校对 ①集体劳作 ②牛耕 ③家庭 ④家庭手工业 ⑤商品交换 ⑥ 土地 ⑦徭役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考点梳理与解读 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1)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①________的国家。
2.农耕技术的进步 (1)原始农业: ①主要耕作方法:②________。 ②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2)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 ①农具:出现③________农具,只是少量使用。常用的工 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解读】 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贵族生活。
②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③评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3)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农作物种类: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②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④________。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⑤________和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 推广。 【解读】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有两种:刀耕火种、铁犁牛 耕。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Ⅱ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高考总复习· 历史◆
(3)小农经济发展的条件:
①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 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生产关系因素: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 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 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C.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 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 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基础知识整合 重点理论深化 高考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演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4.土地制度的沿革及其规律
(1)沿革:
①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 ②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 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③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 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基础知识整合 重点理论深化 高考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演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2.生产工具的革新
(1)刀耕火种:伐木焚烧,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 石 镰等翻土播种。
(2)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 ②西汉推广 耦犁 ,后又出现了 犁壁 ,此后牛耕得到广泛推
广。
③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基础知识整合 重点理论深化 高考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演练
基础知识整合 重点理论深化 高考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演练
◆高考总复习· 历史◆
4.小农经济 (1)耕作方式从集体经济到个体农耕。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出现:春秋时期。 ②原因: 生产工具 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 私有土地 的出现, 小农经济产生。 ③特点:拥有部分土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农业,农 业与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 这种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④意义:一般情况下,自耕农能够勉强 自给自足 ,生活比 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民是 国家赋税徭役 的主要承担者。 ⑤弱点:小农经济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 换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统治者的压榨下容易破产,近代以后, 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海导航•点拨】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
【复习知识】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传说中“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的人物是:()A.有巢氏B.伏羲氏C、神农氏D.燧人氏2、中国农耕经济带,最早形成于:()A.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六畜”是指:()①猪②马③牛④羊⑤鸡⑥鸭⑦鹅⑧狗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⑧C.①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4、生肖纪年的出现反映了:()A.我国重视家畜养殖B.我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C.我国动物种类繁多D、我国古代农业文明5、商周时期,我国制造农具的重要材料不包括:()A.石B.木C.骨D、青铜6、我国古代牛力犁耕始于:()A.商朝后期B.西周中期C.春秋末期D、战国中期7、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①耒耜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使用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普遍推广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A、①②③④ B. ①③C. ②④D.①③④8、下列水利设施中对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是(1)都江堰(2)芍陂(3)郑国渠(4)白渠(5)漕渠A(1)(2)(3)(4)B(2)(3)(4)(5)C(1)(4)(5)D、(3)(4)(5)9、古代以水作为动力的农业灌溉工具是:()A.翻车B.水排C、筒车D.耧车10、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不包括:()A、水排B.翻车C.筒车D.桔槔11、关于坎尔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西域地区B.利用水平隧洞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暗渠工程C、既能排洪,又能灌溉D.由竖井、暗渠、明渠等几部分组成12、“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指的是哪项水利工程起的作用:()A.灵渠B.郑国渠C、都江堰D.白渠13、以下有关自耕农说法正确的是:()①出现于春秋时期②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③用简单协助方式进行农业生产④是生产和耕作技术进步以及私有土地出现的结果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A 、牛耕的出现B、牛耕的推广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15、我国古代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B、汉朝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朝时期1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均田制D.代田法17、从商周的井田制到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的形成反映了:()A.社会性质的变化B、土地所有制的变化C.贵族土地所有制的削弱D.分封制的瓦解18、宋朝初年实行的什么政策,使土地兼并更为激烈:()A、不抑兼并B.重农抑商C.租庸调制D.均田制19、以下说法不属于均田制的是:()A.从北魏沿用至隋唐B.有利于国家的税收C、所受田地可以买卖D.按年龄、性别受田20、不属于汉朝四大经济区的是:A.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山东C、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南D.山西21、以下不属于人口大量迁移的原因是:A.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B.北方战乱频繁政局不稳定C.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D、南方有较先进的生产工具22、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是在:A.南朝B.唐朝C.北宋D、南宋二、材料解析题:23、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2014高考历史大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14高考历史大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14试题库汇总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语言运用汇总
2014近义词汇总
2013高考阅读理解练习汇总
2013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2014阅总
2014成语测试汇总
2014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2014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汇总
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2014数学试题库汇总 2014数学一模试题汇总 2014数学必修知识网络汇总 2014数学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014调研数学课时作业汇总 2014数学基础试题汇总 2014高三数学假期复习汇总 2014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4高三数学基础训练汇总 2014数学精选试题解析汇总 2013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总 2013数学文科试题分类汇总 2014数学培优补弱练习汇总 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同学们,假期既是休闲、放松的时候,又是学习提高的佳期,善学的学生,总会合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下学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高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完成。
祝大家节日快乐!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农具和牛耕及其发展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战国普及。
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不断进步)●耕作技术:精耕细作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及原因: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许多私田出现;③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的危害:①税收减少;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形成:春秋战国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近代社会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经济思想:以农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古代中国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农耕经济起源有多中心的特点,但是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远古社会就形成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还具有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田水利的发展(1)从耒耜到铁农具: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犁耕技术的发展: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犁壁的发明使用使牛耕得以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翻车(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东汉时发明,曹魏马钧改进)、筒车(唐朝时发明,以水利为动力)等(4)水利设施和水利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西汉的漕渠、白渠都对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西汉时期开始在西域兴建的坎儿井突出说明了这一问题。
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东汉时王景治理黄河尤为著名。
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
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3、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专题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专题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及其发展:①原始社会时期: 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
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以家庭为单位个体耕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原始的集体耕作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春秋时期,私有土地和自耕农出现。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进行耕作。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进步,使妇女从农耕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家庭手工业,形成“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
3、精耕细作:第一,牛力耕田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
第二,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提高。
第三,水利工程的灌溉工具的出现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正努力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
第四,自耕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规模极小的私有经济。
在有限的土地上,靠精细的劳动增加产量,成为最基本的劳动要求。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⑴自给自足(足: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⑵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⑶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战乱和苛政、天灾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⑷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古代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结构:(1)奴隶社会: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区域经济二、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重难点讲解:知识点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采集”的对象主要是植物的果实。
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的生长规律。
为了能够更加稳定地获得生活所需的果实,人们逐渐由消极等待,逐步发展到自己主动地培植作物,于是原始农业产生了。
2、中国农业经济的地域差别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之一。
南方以水稻为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之一。
“南稻北麦”是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显著特征。
3、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五谷”“六畜”历史上对“五谷”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稻、黍、稷、麦、菽(大豆),另一种是麻、黍、稷、麦、菽(大豆)。
现在,“五谷”一般是作为粮食的总称。
“六畜”通常是指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动物。
现在,也常常作为家畜的泛称。
★问题探究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何关系?探究提示:中国自夏、商、周三代就实行干支纪年法(将天干与地支相结合,用于纪年)。
古人将十二地支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相搭配,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
知识总结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总结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考点1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识主线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原始社会农业起源(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3)工具有石、木、骨器(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1.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答案小农经济。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材料中的豪人指的是谁?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 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4)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答案 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材料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答案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特点?答案 精耕细作。
从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 (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 明清(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高考资料点这里……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见资料P107归纳概括“耕作方式的演进” 灌溉工具:戽斗、翻车、南方的高转筒车
(2)耕作组织形式: 集体劳作 “千藕其耕” 《诗经》
个体农耕(男耕女织)
2、土地制度
(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特点:①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②井田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4)隋唐:隋朝大运河 (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
(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3.经营方式:以小农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耕织 结合。(小农经济) 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1、(15年天津)“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 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 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拓展阅读:生肖纪年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关系
中国古人用动物与农历纪年相配,以 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12 年为一轮回。生肖中的动物依次为鼠、牛、 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 猪,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 物。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知识结构】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试大纲对该专题考试范围的表述是: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二、手工业的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 禁”政策。
考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复习依据】 1.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考试大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结构: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及其地位(原始农业)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传 说中的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 模,并呈现出“南稻北粟”的地域差异。 3.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4.古代农业的地位:“无农不稳”,是最基本的经 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第1讲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第1课 第2课)
考纲要求:
课标要求: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
考纲解读: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等概念准确 掌握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 经济的基本特点。
水利灌溉
土地制度
明清
思考: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铁犁牛耕
(“火耕”—原始社会)
(“耒耕”—原始社会) (少量使用—商周时期) (主要耕作方式)
说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探究: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
经济结构:
(1)经济结构的概念: 即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也就是生产关
系的总和。 (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为辅的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
特点——农业发达、手工业先进、商业繁盛; 发展轨迹——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走向落后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 慢发展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西 希腊民主、罗马法、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发展
方 欧美代议制
和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与社’制度的建立 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文明史架构
1.经济思想、经济关系、经济制度
具 经济思想:重农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 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 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 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 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2、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 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 “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样的演变? • 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阶段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制度
早生1万年前 期农产力7千年前 业的商\周 发(西周)
石刀\石斧刀耕火集种
耒\耜 石
青铜\耒耜 石锄石犁
器 锄 耕
体 劳 作
传展春战 铁犁\牛耕
统
农汉
铁个
业 魏晋
犁体
南北
牛农
隋唐
耕耕
宋朝
• ★本考点近三年各地高考考查概况
年份 考点 题型 分值
考查特点
2011山 精耕细 选择题 4分 东卷 作
2011山 农业经 主观题 8分 东卷 济特征
2012广 牛耕的 选择题 4分 东卷 出现
2012浙 古代经 选择题 4分 江卷 济
2013全 古代土 选择题 4分 国Ⅱ卷 地制度
2013江 刀耕火 选择题 3分
体 表 现
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 经济制度: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福利国家制度
2.生产力状况、经济活动
具 生产力状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体 经济活动: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活动;世
表 现
界市场开辟、拓展、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 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苏联经济改革;经
济全球化
3.物质财富积累、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进步
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
(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 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 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 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现代化的进程。
(2)横向线索: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 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 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 从 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联系角度揭示人类文 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 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的问题?
1、改进:
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 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牵引。
2、认识: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苏
种到铁
犁牛耕
1、紧扣考纲和课 标要求,考查铁犁 牛耕、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封建土 地制度和农业经济 的特征等主干知识 2、选择题为主 3、均以图片或文 字材料为素材设题, 基础知识与材料解 读结合 4、概念的考查突 出
•★本考点内重难点突破与联系(对内搞活)
• 思考一 • 填时间轴表: • 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
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 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 哪些呢?
与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主要内容比较
政治发展史
经济成长史
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 中 革命 国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建设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 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 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 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 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 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1、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新石器革命”(指 新石器时代农牧业的产生)的意义胜过“蒸汽 革命”,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农牧业的出现对生产力的推动远远超过 蒸汽机对生产力的推动 B.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前提 C.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的转型 D.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解析:因为没有农牧业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的转型,就不会有文明社会的产生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