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合集下载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身心灵平衡的关系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身心灵平衡的关系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身心灵平衡的关系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这一观点对于人的身心灵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身心灵平衡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顺应自然的规律。

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对于身心灵平衡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了与自然的联系,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加。

而庄子的观点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来实现身心灵的平衡。

其次,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强调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追求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焦虑困扰,导致心灵的不平衡。

而庄子的观点提醒我们要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摆脱外界的干扰,从而实现身心灵的平衡。

这需要我们培养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学会放下功利心态,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此外,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强调身心的统一。

他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了身体和心灵的统一,只注重物质层面的追求,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加剧。

而庄子的观点提醒我们要重视身体和心灵的平衡,通过身体的健康来促进心灵的平静,通过心灵的平静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这需要我们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注重修养心灵,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实现身心灵的平衡。

最后,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陷入追求物质利益、竞争压力等问题中,导致身心健康的失衡。

庄子的观点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来实现身心灵的平衡;要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摆脱外界的干扰,从而实现身心灵的平衡;要重视身体和心灵的统一,通过身体的健康来促进心灵的平静,通过心灵的平静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这些观点对于当代社会中身心健康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阅读训练及答案

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系。

庄子的《养生主》不仅牵涉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还寄寓了庄子对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天人观念的生成是宇宙论乃至于人生论的基础,天人关系理论构成了道家学派哲学思辨中的重要部分。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经体现出相当清晰的天人逻辑关系。

郭象注《庄子》时提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

这就是说,庄子对“天”这一概念的使用首先是自然意义上的,表明天与客观物质世界紧密相关,是自然事物的总称。

在《养生主》中,庄子充分肯定了天人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应当给予区别:“‘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

’”可见,庄子在此对天与人做出了明确划分,天人相分于是构成了庄子养生学说的逻辑起点。

在庄子看来,天人之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

不仅如此,天是人的存在根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人的因素。

此处,天与人之别集中体现为自然天成与人事造作之别。

“天与”“人与”一句的关键逻辑在于,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将天与人并列而谈,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因素。

回答者则进一步在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认为人事与天道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反映于人身的结果其实仍然是天之作用,展现出庄子天人相分的基本观点。

概言之,庄子对天人之间差异性的强调,既是想以此确立起天人相分的基本逻辑,也是为论证天相对于人的优先性做理论上的说明与奠基。

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在养生思想中进一步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

在《养生主》中,这套实践准则集中体现在“庖丁解牛”的著名寓言中。

“庖丁解牛”表面上是庄子对解牛技艺的阐述,实则意在触及身处复杂万象中的人调适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

经由“解牛”意象的隐喻,可以清晰看到庄子将作为实践活动的“技”与“道”联系起来,寻求二者的相通之处,“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庄子的_天人合一_思想探析

庄子的_天人合一_思想探析

第16卷第2期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16No.2 2007年6月 Journal of L incang Teachers’College Jun.2007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析3张阳成(湖州中学,浙江 湖州 313000)摘 要:天人合一思想在庄子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我们的许多研究并没有根据上下文来深入讨论,而往往是望文生义,以至产生了许多误解。

基于此,文章对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实质以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期读者能对其有比较正确的把握。

关键词:庄子;天人合一;自然 一、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天人合一”这一命题首先见于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①这里主要是指人性与天合一。

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先秦就已经非常流行。

庄子在《大宗师》中有言曰:“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在庄子看来,不管人们的认识如何,天和人始终是合一的,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便是“真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里的“与天为徒”就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庄子提倡天人合一的直接缘由在于当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暴政横行,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

但除此之外还有更深的理论渊源,即道家对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的崇尚以及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思想。

道家崇尚原始社会的生活,如《庄子・马蹄》所言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庄子・盗跖篇》也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麇鹿共处。

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这是道家崇尚的生活,因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符合老庄的人生哲学理想,以前有不少学者据此推论以老庄为首的道家为复古主义者,鼓吹历史倒退。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庄子》中,他提出了天人合一观,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本文将从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和谐共生的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庄子的天人合一观是他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而不是随意破坏自然。

庄子通过倡导人们追求自然之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庄子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

他强调了人类应该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保持自然的本性,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欲望所迷惑。

庄子通过讲述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告诫人们要保持清心寡欲,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和权力,以免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此外,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也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了实践的指导。

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庄子的理念中,人类应该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保持自然的本性,不要过分干预自然的发展。

他主张人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然而,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思想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实践。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方式。

综上所述,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追求自然之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

然而,庄子的思想也需要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探索出一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方式。

庄子的主要文论思想

庄子的主要文论思想

庄子的主要文论思想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是古代中国哲学家,他是春秋时期思考非常深远的经典哲学家。

他秉承道家,老子的思想,对天地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深度的思想。

他的思想也被称为“庄子学说”,也有不少学者将其称为“庄子思想”。

在庄子的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些文论思想,因此,不妨从这几个思想来讨论庄子的文论思想。

首先是庄子的“说天说地”思想。

庄子认为,天地构成宇宙的基本单元,这两个大物,无论大小,互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天地,把自己融入其中。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将天地视为一体,而不是单独的两个实体,并且尊重它们,要尊重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具体表现为不违反“天道”,而是应当遵守“天道”,让天地永远统一。

其次,庄子的“自然法”思想。

庄子认为,自然是“法”,并且是“法”的普遍规律,所有存在都有着自然规律,因此,万物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叫做“自然法”。

庄子认为,人们要根据这种自然法进行行动,以符合自然的规律,从而使生活发生变化,人们应当调节社会秩序,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此外,庄子还提出了“感悟”思想。

庄子认为,人的智慧不仅表现在理性思维之中,更应该表现在感性思维上。

他主张要用心去体会万物,从而获取它们的真理。

庄子强调,在思考时,我们要用心去感悟,从而获得最终的解决方法,它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加靠近真理,而且可以使人们真正理解万物的真谛。

最后,庄子的“刚柔并济”思想。

庄子认为,“刚柔”以及“并济”是相互补充的,应该互相结合。

“刚柔”代表静态的状态,而“并济”代表动态的状态,应该建立完善的刚柔并济体系,使之成为完整而和谐的社会秩序,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持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庄子提出的文论思想可以归纳为“说天说地”、“自然法”、“感悟”以及“刚柔并济”。

庄子认为,尊重天地,遵守自然,感悟万物,以及建立完善的刚柔并济的社会秩序等,是他的文论思想的核心内容。

浅析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

浅析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

浅析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摘要]“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在先秦之前的奴隶社会已经发轫。

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关键词] 先秦天人之辩孟子荀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上, 天道与人道可以说是贯穿这一历史的两条主线:天道蕴含道的客体方面, 如宇宙的化生、世界的本原;人道蕴含道的主体方面, 如人的价值、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

若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对哲学的划分, “天”大致可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宇宙论( 广义) , “人”可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人生论。

从这一粗略的对应关系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哲学对认识论的讨论是贫乏的。

而对天人“天人”关系的争辩则是哲学史上一个长久不息的主题, 它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学时代”, 至魏晋玄学时期演变为“自然”与“名教”之争,宋明理学则用“天理”与“人欲”之争来阐释天与人的关系, 直到王夫之对这一问题做出系统总结。

方立天在其著作中将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归结为三类,他说: “天道与人道, 分属于自然与社会两个不同的领域。

中国古代有以天与人相合,有以天与人相分,亦有以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即既对待又统一。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 人民大学出版社)“天人”之辩虽然开始于春秋时期, 然而它在奴隶社会已经开始萌芽了, 这可以从远古的传说、原始宗教、文字记载中得到证明。

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一、诸子百家之前“天人”观念的演变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 上册) 中认为“天”有五义: “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的概念是在不断地变化、丰富的, 因而对天人关系的讨论也在不断地演变。

庄子:“真人论”,随物应变,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真人论”,随物应变,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真人论”,随物应变,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道家思想中,老子和庄子两人是道家的鼻祖人物,整个道家的思想都是从两个人的思想中延伸出来的智慧。

如果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从天地的角度去治世而治身,那么庄子的思想角度,更偏向于自身的逍遥和自身对于世界的感应。

比如在庄子思想中所说的真人,至人,圣人,神人,以及他的“逍遥游”“真人论”,都是从自身的一个角度讨论人有关于生与死,道与天,身与物等问题。

那么什么叫做“真人”呢?庄子认为,“真人”是一种悟道之人,真知就是一种悟道,感悟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物、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人中有天,物中有道。

人体现了天,物体现了道,天人合一,物道统一。

在庄子的“大宗师”中,就是以道为宗师,阐述道与人的影响,刻画了一个真人的形象,也是以这一种方式来论述道的起源,道的基本特征以及到存在的作用、影响,把道形象化的烘托以及烘托出来。

在大宗师第一篇章中,庄子说出了真人四相:一:真人忘怀于物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古时候的真人不以众凌寡,没有自恃成功,也没有图谋世事,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不后悔,赶上了机遇没有自鸣得意,像这样的人登上高处不颤抖,下到水里也不会沾湿,进到火里不觉热,只有智慧通达大道境界的人才能这样。

二:真人无情无欲,没有机心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时候的真人睡觉的时候不做梦,醒来不烦忧,饮食不求甘美,呼吸深沉绵长,真人气息通达脚跟,众人气息仅存于喉咙。

争辩理屈词穷的人,言语堵塞于喉咙之中,就像呕吐一样难受,嗜欲越深,天赋灵机越浅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小和尚问禅师:“悟道之后有什么不同?”禅师说:“悟道之后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小和尚问:“那有什么不同呢,我也是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呀。

庄子齐物论深度解析

庄子齐物论深度解析

庄子齐物论深度解析《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代表性作品,以描写一些形形色色的事物,表明它们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而且它们都存在于同一个宇宙之中。

这篇文章为大家深度解析《庄子·齐物论》。

1. 全文概述《齐物论》为章太炎《庄子注》所说:“本篇唯一所倡导之主要思想,为形而上学的所有论点之总结。

”也就是说,《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整个篇章表达了一个“齐物”的理念,即宇宙万物都是平等而平庸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 重点分析(1)“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通过这句话表明,天地与人并生,人和万物共通一气,有着奇妙的关联。

这种关联不是金刚钻到石头里,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贯通,构成了整个宇宙同体。

(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庄子认为,万物彼此没有区别,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因为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所以,在庄子看来,一物即万物,万物即一物。

(3)“指物而不论其用,则物皆平等。

”在庄子看来,每个事物都是平等的,而且没有名利之分。

只有人为给它们贴上了高低贵贱之类的标签,才形成了区别。

而这种标签并非是它们本质所具备的,所以说,指物而不论其用,则物皆平等。

(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唯恐滞于物而化为泥。

”庄子认为,天地之正就是“鬼谷子”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大道,人应该遵循这个大道,保持心灵的纯洁无染,不被物质所左右和消磨。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而不是恃力凭勇,寄希望于物质的积累。

(5)“物无非心,心无非物。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的心灵创造的。

因此,物无非心,心无非物。

人要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相信万物的表象。

3. 意义与价值《齐物论》的思想在当代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庄子倡导的“齐物”理念,提出了人和万物都是同一时空的体系,人需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事物,包容万物,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

其次,庄子提到了“指物而不论其用,则物皆平等”,这种“平等观”不仅适用于物质世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庄子的天人合一观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在《庄子》中,庄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观念对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相互依存。

庄子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行动的,它们不会违背自己的本性而去追求其他目的。

而人类社会则存在着各种欲望和功利,人们追求名利地位,违背了自己的本性,导致了内心的不安和社会的不和谐。

庄子认为,人应当回归到自然的本性,摆脱功利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

现代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首先,庄子的天人合一观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往往忽视了自然的价值,过度开采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庄子的观点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庄子的天人合一观提醒我们要回归本性,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外在的成功,但往往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精神的追求。

庄子认为,人应当回归到自己的本性,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庄子的天人合一观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平和的态度面对自然。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挑战。

庄子的观点告诉我们,人类应该保持谦逊和平和的态度面对自然,不要过于自负和傲慢,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力量和规律。

综上所述,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对于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一朴素的哲学观点“天人观”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一方面主张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人相通乃至相类,天性乃至天形即是人性、人形,知人即可知天,知天即可知人。

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

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一致的。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主张天人相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也就是说天人各自有其职分,天人各具其道、各行其道。

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去精神。

但天人相分过于强调“不求知天”的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反对对自然规律做深入探索。

早期西方世界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也有专深的研究。

在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重要发展时期——希腊、罗马时代,形成了“自由”、“民主”的文化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曾出现类似中华民族那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如:赫拉克里特就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毕达哥拉斯则把天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们依赖宗教信仰,相信神的拯救等等与大自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整体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初探

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初探
中丧 失 了本 性 , 心 为 形 所 役 , 物 化 了 ; 们 应 当体 认 天 道 , 使 被 人 最终 超 越 现 实 , 实现 “ 遥 游 ” 达 到 “ 逍 , 天人 合



庄子的“ 天人合 一” 思想对于我们今 天仍 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标识码 : A
关键词 : 子 : 庄 天人 舍 一 ; 自然
( h ooh a D pr e t f i nvr t,N i , i gu 2 09 ) P ispi l eat n o n U i sy n J ns , 0 3 l c m N g ei g a 1
Ab ta t T e x ll n hp b t e n h a e n u n b ig s o e o h oe po lms i h a g i S pfo o h .He v n i sr c : h  ̄a o s i ew e e v n a d h ma n s i n fte c r rbe n Z u n z ’ l s p y i e i l ae n
atn ndhst enn eib i . hagi lvd hm nbi sadt ri l oy ee ̄ n enta yo dio co ,a a em aig fnvait Z unzb i e , u a n eog a bd vr g a u l r t i h o i t ly e e e g n h in o f r a rl fme n
Z u n z’ l h agisp ̄
p yhsmaymenn s hc a eme nn f aua e vn,a oh stem n n trles n dn tt i— h a n ait ,w ihhst aigo trl ae  ̄ h n h l a s h go auans ,a aB ̄ n f

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研究

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研究

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研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一、庄子的平衡观念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平衡观念。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外的平衡,即内心的平衡与外在世界的平衡。

内心的平衡体现在个体的心境、情感和思想上,而外在的平衡则体现在个体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关系上。

庄子通过对“道”的思考,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

他认为,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独特的存在和功能,人应该以谦逊的态度面对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只有在与自然的平衡中,人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此外,庄子还关注个体内部各个方面的平衡。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应该保持和谐的状态。

他认为,只有当身体、心灵和精神达到平衡,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庄子的和谐观念庄子对和谐的追求贯穿于他的思想体系中。

他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他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在相互作用中保持着和谐的状态。

他认为,人应该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界和社会进行互动,而不是以对抗的方式。

庄子提出了“大同”的理念,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包容和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他认为,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没有争斗和冲突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庄子还关注个体内部的和谐。

他认为,个体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应该保持和谐的状态。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身心的和谐。

三、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

首先,庄子的平衡与和谐思想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 ,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天人关系的经典命题。

天人关系,是哲人所必然要面对、要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其关键在于对“天'的理解。

在原始社会人的智慧尚未开化的阶段,华夏先民将“天视为有意志的神灵,原始巫术的基本意义就是进行天人之间的沟通,《易经》中所载伏羲发明八卦,其意图就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天人合一“的命题建立在天人相通的基础上。

发展到东周时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巫术的作用已经淡化,这时人们的关注重心已经由“天'转向人,“天'的神化色彩也开始消退,开始转向自然和人伦意义的一面。

孟子将“天'视为道德的本原,认为人的心性受之于天,尽心知性而可与天地相通达。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在此即用天赐的爵位来表示人的高尚道德。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所能达至的崇高境界。

在庄子那里,“天'指向自然的意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天人本来就是一体的,而天与人的分隔是人的文化造成的,所以庄子倡导“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从而可达天人相融的本然境界。

最早明确表述“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主张。

此后,“天人合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主要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由此并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天人关系”问题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

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的更彻底:“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常言道:如果做学问不讨论天人关系,那就不能叫做学问。

今天我们通过天人关系的学习,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宇宙观念,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即面向“人”,关注人的命运和处境,把伦理道德作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并且把道德观与世界观、认识论交织在一起,确立“人道”和“天道”的关系。

总体上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这个观点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是荀子。

荀子是先秦儒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哲学家,他虽然被认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儒,但是,很显然他和孔子、孟子不同,而且在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上地位都不是很高,常常被认为是儒家的歧出,也就是说是一个离经叛道者。

譬如说,在人性问题上,儒家的主流是主张人性善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同样在天人关系上,主流的儒家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但是荀子则主张天人相分的思想。

在历史上,荀子的思想曾经在文革时期得到重视,因为从哲学的党性原则,即唯物和唯心的角度来讲,荀子被划分在了唯物主义的阵营,而且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要讲的关于天人相分的观点。

(一)天人各有其职荀子认为,自然界(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

荀子说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

庄子天人合一

庄子天人合一

庄子:天人合一荀子曾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意思是说庄子轻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尽因自然,听天由命。

庄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倾向,他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人们“无以人灭天”,他在《大宗师》中说道:“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

”其实,庄子意在强调个人与自然世界、行为与自然本性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庄子的“无为”也并非真让人们什么都不做,更不是刻意地离世避俗,这从他自己的行为中也可看出。

庄子曾为“蒙漆园吏”,职务虽不高,但却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他对实际社会生活的参与,他在文中也流露出自己对生存状态的忧虑、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庄子在《刻意》中直接对“离世异俗”的“非世之人”提出批评:“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对于这个观点,明代学者陈于廷评价说:“庄子拯世,非忘世。

其为书,求入世,非求出世也。

”严复也说:“然而人间不可弃,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又不可不讲,故命曰人间世;一命一义,而寓诸不得已;故庄非出世之学。

”庄子还在《天道》中说道:“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可以推测,庄子的“无为”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为,是顺乎天、顺乎自然的行为,是“静而圣,动而亡,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天道》中还说:“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

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庄子劝为人臣者要有为,可见他的无为也不是对所有人都要推广的。

荀子自身支持的是“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对于荀子而言,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直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但一味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轻视自然,甚至妄想征服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由“天人”关系方面看,儒道二家虽然都讲“天人”,但儒家侧重于“人”的一极,庄子则侧重于“天”的一极。

浅析庄子眼中的“天”和“人”

浅析庄子眼中的“天”和“人”

204作者简介:闫开来(2000— ),男,汉族,陕西汉中人。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天”和“人”的思考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同的结论。

综观先秦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哲学, “天”和“人”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是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中,笔者将从庄子的观点出发,探讨“天”和“人”的相关内涵,以及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一、天在庄子眼中的“天”里,天的第一个意蕴是自然无雕饰,即万物自发的本原。

《齐物论》中写道:“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人簌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南郭子綦的话其实代表了庄子的观点,人籁和地籁都能够找到吹奏者,天籁则找不到或者说无法找到一个声音的来源(吹奏者),但是不能说没有吹奏者。

正如林希逸所说:“而不知一气之动,谁实使之”,“使其自己”,即万物当按照、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生存。

天的另一个意思则是无可避免,不能选择而不能不顺从。

《养生主》中有:“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右师生而只有一足,是天所为,右师无法自主选择,因此只能顺应这个结果。

后来,庄子又在文中提到“安时而处顺”,人的生死无法选择,如果因为死的问题哀哭太过,就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了。

这个意思与天“自然”的意思其实是杂糅在一起的,或者说是自然的引申意义,自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包含了不可选择的意思。

庄子的“天”还包含了一层“命”的意思,是一项不可逆的法则,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那个我们无法窥见的“始者”难道不正是天吗?天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一种主宰,能够对万物施加影响。

进一步讲,天是人不能窥视的主宰,天的主宰是在自然而然的。

所以圣人在面对是非问题的时候才会选择“照之于天”,因为圣人知晓将之寓诸庸常,是非则自分。

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解答

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解答

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解答中国古代哲人对天人关系那可是有着超有趣的解答呢。

咱先来说说儒家吧。

儒家觉得人呐,就应该积极地与天互动。

就好比天是一个大舞台,人就是舞台上的演员。

天给了你这个舞台,你就得好好演这出戏。

孔子一生奔波,到处传播他的学说,他为啥这么做呢?他就是觉得自己肩负着一种使命,这使命是天赋予的。

这就好像是老天爷给了你一个剧本,你得按照这个剧本来演,而且要演得精彩。

那怎么演精彩呢?儒家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得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把家庭管理好,然后有能力的话就去治理国家,让天下太平。

这就像是演员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把自己的角色演好,这样才能让整个舞台表演成功。

你要是天天啥也不干,就坐在那儿等天来照顾你,那能行吗?这就像演员在舞台上不表演,光等着观众来鼓掌,这不是做梦嘛。

道家对天人关系又有另一番看法。

道家觉得人就应该顺应天。

天就像一条大河,人是河里的鱼。

鱼得顺着河水的流向游,要是逆着游,那可就费劲了。

庄子逍遥游里说的大鹏鸟,它能飞那么高那么远,那也是顺应了天地之间的气息啊。

人要是总是违背自然规律,今天想把冬天变成夏天,明天想让黑夜变成白天,这不是自找麻烦吗?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这无为可不是啥都不干,而是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就像你种庄稼,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是自然规律,你要是冬天非要播种,那能有收成吗?肯定没有啊。

所以道家认为人要和天和谐相处,顺着天的意思来,这样才能活得自在逍遥。

再看看墨家。

墨家讲究兼爱非攻,他们眼里的天人关系就像是一群工匠和他们所遵循的设计图。

天就像是那张设计图,人就是工匠。

工匠得按照设计图来建造东西,人也得按照天的意志去做事。

不过墨家的天更强调一种公正和道德准则。

他们觉得人要是不遵循天的意志,就像工匠不按照设计图来建造,那建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墨家的人到处奔走,呼吁和平,制止战争,他们觉得这就是在遵循天的意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就好比工匠看到建筑出现问题,就得赶紧去修复,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符合设计图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张云天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

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

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

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

《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

”《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

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

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

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

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

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

”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

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

”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

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

”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

[1]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同,墨家突出强调了天的主体价值性,为“天”又萌上了一层巫术、宗教性的色彩。

为了找到兼爱理论的实现方法,墨子使民间的“鬼神”得以复权,最终导致了具有超越性、宗教性的人格主宰神“天”复权。

由于上位者很难实现兼爱论,所以墨家考虑了“天”的强制性手段,统治者必须知道“天意”,服从主宰神之“天”。

在围绕着“天”“鬼神”以上那样复杂的思想的状况中,道家开始登上了战国的思想界。

老子进一步推进孔子所开始的作为巫术、宗教性的“天”的规律化,同时在哲学性上改变了“天”的概念。

结果在“天”那里,作为巫术性的、宗教性的神的意识完全没有了,甚至“天命”也变成了世界万物存在、变化的必然性。

因此,老子彻底取消了天的宗教意义,他以道的最高范畴作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他说:“天法道,道法自然。

”既取消了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取消了天的意志。

不仅如此,老子还舍去了附在孔子等儒家之“天”的伦理、政治的意义,亦即作为“善”根源的意义,这就导致了道家“天人”分离论的产生。

这一理论中,“天”是与“人”相对的词语,它是道的性质之一。

二,庄子哲学中“天”的观念但在老子哲学中,“天”只是天地之天,还不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真正把天作为重要哲学概念来使用,并赋予天全新含义的是庄子,庄子哲学中的“天”具有两个新义:一是指自然界;二是指自然而然—天然。

天的第一个含义便是广大的自然界,这个意义上,天与人是相对立的,自然界外在于人类社会,具有自己存在变化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毫不相干。

所以《庄子·大宗师》说: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

”[2]首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问题。

庄子认为,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与大自然伟大的造化功能相比,人类实在显得太渺小了,自然所造就的一切是无以伦比的,人类的作为都可能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因此他强调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大宗师》上说:“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3]庄子提出天的第二个含义是自然而然,即天然。

在庄子看来,如果“人”指的是人所做的各种作为,亦者人为、人工之意,那么“天”作为其对立的概念,便指的是没有人的各种作为,亦即没有人为、人工之意。

《养生主》记载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 “是何人也?恶乎介一也?天与?其人也?”答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秋水》篇明确提出: “何谓天、何谓人”?答曰: “牛马四足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在此,天不是客观存在的实有之总名,而是自然与天然的含义。

天与人的对立便表现为天然与人为的对立, 所以《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得在乎天。

”在天是天然这一含义的基础上,庄子认为天然、自然具有决定人与万物的不可抗拒的作用,人与万物皆由天生。

《德充符》记载惠子问:“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答曰: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为之人?”庄子认为人所以为人,完全是自然造化的结果,而不是由道德决定的。

三,庄子哲学中的“天人相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天人”分离理论,在老子将儒家赋予“天”伦理、政治消除以后,庄子进一步对“天”与“人”相反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他认为天无为无情,没有人格意志,天决定万物的一切作用都是自然而然的,天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必然性的力量,既不是神的意志,也不是事物的内在规律,而是一种抽象的自然而然的必然性。

人们要服从各个必然性,首先要做到“天人相分”,做到明天人之辩,然后人才能正确认识到这种必然性,顺应自然。

为此,庄子首先对于儒家赋予“天”伦理、政治价值进行了批判,然后指明了天人关系,最后提出了“天人相分”。

自孔子以后,儒家试图赋予“天”以政治、伦理色彩,将它与人类社会的背后运动息息相关,成为一种关乎伦理与政治的规律,同时受到“人心“和行为的影响。

如《孟子·公孟》中记载“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贵不说。

”《尽心上》上写道“尽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新,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通过由心到性再到天这样的类推模式,儒家从实践角度出发,把“天”当做一种与人息息相关、并受人心影响的规律来谈论,将“天”与“人”通过伦理、道德紧密地连接到了一起。

庄子试图斩断“天”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还源“天”与“人”原本的自然关系,为此他站在“天”的立场去否定“人”的行为,主要对儒家的“仁义”与“忠孝”进行了集中的批判。

如《庄子·大宗师》记载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惟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

彼何罪焉。

”[4]在文中将父母下的命令与“阴阳”为代表的“天”的下命令作比较,表现了对于父母之命“孝”的轻视。

同时,在《德充符》说: “圣人不谋,恶用知?不研,恶用腥?无表,恶用德?不货,恶用商?此四者,天窝也。

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表现了对于儒家礼治的否定。

最后,庄子站在人内在德“天”之“性”的立场上,将“仁义”、“礼乐”等儒家、政治,看做只是损坏“性”的“人”来把握。

如《庄子·马蹄》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恶乎值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

素朴而民惟性得矣。

及至圣人,蹩蹩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故淳朴不残,孰为牲樽。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性情不离,案用礼乐。

五色不乱,孰为文采。

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5]在伦理、政治价值方面完成了对于儒家“天人关系”的批判关系后,庄子提出了自己“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在《知北游》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劳然,莫不人焉。

”《大宗师》上说: “畸人者,畸于人而伴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小人也。

”和其他事物一样,不过是自然所生的万物中的一物,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尊严,就必然损害了其他事物。

庄子提出了天与人的对立关系,赞叹自然之美好,悲悯人类之渺小,强调人要保持自己的天性,反对干预自然。

在自然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人不应该以有目的的活动去对抗自然命运,不要以人为破坏自然界。

人具有自己的天性,应该以自己天性顺从自然的一切,一切仁义道德都是对人天性的摧残。

四,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合一”1“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发展“天人合一”这一命题首先见于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这里主要是指人性与天合一。

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先秦就已经非常流行。

老子继承了《易经》的阴阳观念,比较早的表达了以“天人相协”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道德经》中写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他指出了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即在道、天、地、人四大之中,人只是其中之一。

但同时,这四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

同时,老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还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他认为,自然之天不偏私,让人与万物自然生长。

由于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员,因此,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就应该是顺应自然,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庄子在《大宗师》中有言日:“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