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一、物料的危险性分析年产10万吨高速铁路配件项目涉及主要物料为:主要原料有生铁、废钢、焦炭、球化剂、铁合金(硅铁、锰铁、铬铁、钼铁等),制芯造型原料有石英擦洗砂、普通石英砂、煤粉、澎润土、冷芯盒树脂、砂芯涂料,清理及喷涂使用钢丸、EPC涂料等,其他辅助物料有耐火材料、天然气、压缩空气、水,中间产物为铁水,产品为铸件,电炉冶炼过程中还产生部分煤气。
其中天然气、煤气、压缩空气等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其他物料均未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所有物料均为列入《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及《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补充和修正表》。
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1)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加热,熔炼炉操作失误、明火外跑失控,可导致火灾的发生。
(2)生产过程中高温物料铁水、炽热的焦炭撒落,遇可燃物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3)若电炉无地漏保护装置,由于炉衬损坏而造成铁水穿炉等危险事件,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4)热处理炉、烤包器使用天然气作为热源,天燃气设备、设施泄露,天然气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5)热处理炉、烤包器等若未设置相关安全附件,未设置熄火保护装置、自动点火装置、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点火作业或熄火后再次点火时,炉膛或容器内存在爆炸危险环境,可发生炉膛爆炸或容器内爆炸。
(6)造型工段使用树脂、涂料等可燃/易燃品,虽然使用量较少,但是其泄漏后在空气中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7)造型制芯需进行干燥,若干燥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泄漏、燃烧不充分、回火等,有发生爆炸火灾的可能。
(8)焦炭、煤粉尘等可燃粉尘在电气设备、设备转动部位等已发热的部位聚集,遇高温、火源等可发生火灾事故。
(9)熔炼产生的煤气泄露,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10)生产装置系统中的天然气、煤气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设备、管线等的选型、制造、设计、安装缺陷,腐蚀穿孔,会发生天然气、煤气泄露,遇明火、火花可造成火灾、爆炸。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始终存在。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并详细阐述危险物品识别、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艺过程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危害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事故案例分析、专家评审以及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危险物品识别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品。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危险物品进行识别,了解其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方式。
例如,某些化学物品可能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需严格控制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2.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劳动保护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工作场所还需遵守相关劳动保护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3.工艺过程危害识别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反应、热能利用等方面。
例如,某些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同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热能也可能导致烫伤等危害,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材料疲劳、软件漏洞等方面。
例如,某些设备设施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或故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外,设备设施还需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如防雷、防电等。
5.职业健康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化学物质摄入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粉尘等呼吸系统疾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员工还需遵守相关职业健康法规,如佩戴防护用品等。
6.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污染源等方面。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码头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一、装卸火种危险有害特性分析码头装卸火种相关特性参数如表3-1所示。
1、可燃性该码头水上加油种类为0#柴油,火灾危险性属于丙A类。
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该码头装卸的动植物油火灾危险性较低,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火灾。
但在条件具备时,在特定条件下,如泄漏的动植物油在低洼处寄存时间长,遇下级高温积热或遇明火等条件,仍存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2、易爆炸柴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爆炸下限较低,遇明火、高热、电火花、静电极易燃烧、爆炸。
3、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荷油品在流动、晃动、过滤、喷射等情况下,由于静电荷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消失速度,从而会生产静电荷聚积。
码头作业货种在运输过程中有产生和积聚静电荷的倾向。
4、环境危害根据《经一九七八年议定书修订的一九七三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公约)》(国际海事组织2004年修正案),该码头装卸的动植物油和0#柴油均属于Y类海洋污染物。
若发生严重意外泄漏,将会对码头附近水域造成环境污染。
5、易流淌、扩散该码头装卸动植物油和0#柴油均难溶于谁,当其液体泄漏到码头面或水面后易向四周流淌、蔓延,扩大危害的区域。
6、热膨胀对管道的损坏油品本身的热膨胀系数通常较大,因此,当油品纬度升高时,其体积膨胀较快,若输油后管道未及时排空,又无泄压装置,便会导致容器和管件损坏,引起油品泄漏。
另一方面,当温度降低时,油品的体积会收缩,容器内会出现负压,若缺少防护设施(如呼吸阀等),易导致容器变形损坏。
设备的腐蚀作用较为明显,若防腐措施不落实或效果不佳,在投产一个时期后,码头区域易发生腐蚀穿孔及漏油等事故。
7、易凝固该码头装卸的棕榈油在常温下为凝固态,因此,棕榈油装卸作业不能在常温下进行,需要伴热。
在伴热出现故障时,有可能造成凝管事故,造成对管道的损坏。
二、总体布置与周边环境1 总体布置上海航道物流有限公司朱家浜码头与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罐区整体上按功能分区布置。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是识别和预测危险事件和事故发生的根本步骤。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评估某个工艺、设备或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简要介绍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1、危险源识别:首先需要确定危险源,也就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或场所。
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风险识别:通过对危险源分析,得出对环境和个人的潜在风险。
将相对界别的危险与定义的风险等级相对应,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因素分析:对危险源和环境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如工作流程、人员能力等。
确定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管理风险。
4、风险控制:根据风险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检查,了解设备和工艺中的特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
有时候,一些危险因素不会被发现,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现场检查。
2、事故记录分析:通过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记录,找出事故的一些因素和规律,加以避免。
3、专家意见: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估与特定危险源有关的潜在风险。
4、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找出一些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于快速和准确评估潜在危险。
危险危害因素的准确辨识和分析对于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上述方法仅是汇总,实际操作时需要多方面考虑,建立严谨的管理体系,发现隐患并及时进行处理。
3-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某些固态化学物质一旦点燃将迅速燃烧,例如 镁,一旦燃烧将很难熄灭;某些固体对摩擦、撞击 特别敏感,如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当受外来撞 击或摩擦时,很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故对该类物品 进行操作时,要轻拿轻放,切忌摔、碰、拖、拉、 抛、掷等;某些固态物质在常温或稍高温度下即能 发生自燃,如白磷若露置空气中可很快燃烧,因此 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要加强对该类物品的管理 ,这对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1.1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GB/T13861-92),分为6大类,37个小类。6大类 为: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类;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类; •行为性危险、有害பைடு நூலகம்素—5类;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4类。
因此,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 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体系,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 61C°的都归类为易(可)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变化而变化。例如,乙醇水溶 液中乙醇含量为80%、40%、20%、5%时,其闪点分别为 19℃、26.75℃、36.75℃、62℃。当含量在3%时,没有闪燃 现象。 两种易燃液体的混合物的闪点,一般在这两种液体闪点之 间,并低于这两种物质闪点的平均值。 某些固体,如樟脑和萘,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 因此也有闪点。 闭杯法测定的是饱和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而开杯法蒸气 与空气自由接触,所以闭杯法闪点测定值一般要比开杯法 低几度。基于以上原因,开杯法测定值比闭杯法更接近实 际情况。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指的是潜在的危害人类健康、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引起伤害、疾病、意外事故等不良后果。
对于不同的行业、环境和工作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各不相同,但是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估,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步。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为了确定一个工作场所或环境中潜在的危害,能够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安全:识别可能造成伤害、事故或其他危险的因素,如开放式设备、悬挂物品、旋转或移动设备、刀具、有害化学物质等。
(2)人机界面:机器设备的运作、布局、灯光、噪声、振动等对人体的危害、压力及不适等,包括可见的设备和潜在的设备。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食物和水源等,确定这些因素可以避免员工在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或环境。
(4)其他因素:如火灾、电击、危化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2.危险、有害因素评估危险、有害因素评估是基于所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并通过科学、系统、定量的方法,评估其对人员健康、环境以及财产安全的潜在危害程度。
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估过程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且要使用可靠的评估工具。
(2)评估应考虑不同的情况和潜在的后果,对风险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3)评估结果应该根据工作场所或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必须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便确定适当的处置和控制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控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管控,降低其潜在影响。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项:(1)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采取永久性的措施来消除这些因素,如更换危险的设备、更改工作方式等。
(2)控制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操作控制等方式来减少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影响。
对于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应使用可替代材料来取代有毒物质。
(3)个人保护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装备、安全培训和监督管理,确保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装备和在工作中保护自己。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矿欧阳学文山危险源汇总目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1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51.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辨识与分析61.2职业危害71.3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72物质危险性72.1爆炸物质的危险性82.2爆炸后产生的危险、有害物质82.3粉尘112.4 H2S危险、有害性辨识与分析113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123.1爆破事故133.2冒顶片帮153.3采空区大面积崩塌163.4地表移动及塌陷173.5水灾173.6中毒窒息183.7车辆运输伤害183.8压力容器爆炸193.9电伤害193.10机械伤害203.11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213.12火灾223.13溜井堵塞和跑矿223.14滑坡、坍塌、泥石流233.15自然灾害234 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245 行为性诱导因素266主要危险、有害区域分析286.1井下采掘区域分析286.2 爆破材料库区分析286.3 废石场分析286.4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区域汇总表297重大危险源辨识30安全对策措施311自然危害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312对断裂构造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333安全技术方面对策措施334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对策措施545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5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矿山采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不安全因素,即危险源。
矿山危险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大的能量,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失,而且同一作业场所可能有多种危险源存在,对这些危险源识别和控制又都比较困难。
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矿山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历来就很突出。
井下采掘工程可能引发主要危害为地面塌陷和暴雨冲毁废石场形成泥石流;井下采掘作业时可能出现围岩片帮、冒顶等灾害;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废水、废渣、噪声、振动等公害;可能因各种因素引发水害、火灾、爆炸等灾害及设备事故;选矿厂粉尘、废水、废渣、噪声、振动等公害。
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分析与对策措施
例:火力发电行业事故统计情况
1993年~2002年 某系统火电厂事故统计(按事故类别统计)
事故 类型 物理 爆炸 变压 器 火灾 电缆 着火 电弧 灼伤 触电 坍塌 化学 爆炸 物体 打击 起重 伤害 车辆 伤害 高处 坠落 窒息 其他 合计
发生 次数
12
5
4
4
3
3
2
2
2
2
1
1
7
48
比例 %
25.0
本次事故原因为事故点在锅炉房零米东墙侧 北端低压动力电缆 90 度转角穿墙处。该处部 分电缆出墙后呈悬吊状,在敷设时或投产后 很难避免受外力影响,造成应力处曲率过小, 绝缘损伤,加上该处由于设备运行引起的振 动较大,工作条件恶劣,逐步发展使个别电 缆形成短路。
案例二:1999年6月28日,某电厂室外电缆沟发生电 缆着火,将电缆沟内部分电缆烧损,造成 220kV 失 灵,保护电缆芯线短路,保护出口动作将 200kV 甲、 乙母线上的全部元件及运行中的3台机组全部跳闸, 致使发电厂与系统解列,最终导致全厂停电事故。 电缆着火原因是电缆沟内一条 220kV 动力直流电 缆存在着机械损伤或质量缺陷,运行中发生绝缘击 穿,短路拉弧并引燃周围电缆。另外,由于5号机组 厂用VB段的电缆沟与室外电缆沟交界处封堵不严, 室外电缆沟电缆着火的烟气在风的吹动下窜入VB段 母线室,造成室外开关柜内元件严重污染,绝缘大 大降低,甚至丧失,大部分需要更换或清洗。
素分析
3.1 火灾事故案例 1.电缆火灾事故 据全国电力系统的不完全统计,1986~1991年, 全国共发生电缆火灾事故64起,其中由外部火源引 燃的火灾有 45 次,占总数的 70.3% ;由电缆本身故 障引起的火灾有19次,占总数的29.7%。 在外界火源引起的火灾中,由于电缆积煤粉自燃 引起电缆火灾23次,占由外界火源引起火灾的一半 以上,油管道、轴瓦以及锅炉油枪等漏油引起电缆 火灾11次;电焊、气割金属熔渣引起电缆火灾3次; 制粉系统爆炸引起电缆火灾2次。 电缆本身故障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绝缘老化、 受潮,以及终端、接头爆炸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在工作场所给劳动者造成身体伤害、职业病等危害的一切物质、能量和环境因素。
包括机械安全、化学、物理、人因及生物等方面。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是防范职业伤害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识别。
1、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法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巡视检查,观察工作环境、设备和操作情况等,以及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职业健康检查法职业健康检查法是指通过对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工作环境、劳动条件、作业内容等,以及劳动者身体状况、职业病检查情况,从而了解工作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情况。
3、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是指通过请职业卫生、安全技术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通过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和识别。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具体步骤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般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了解工厂情况首先应了解工厂生产产品、生产工艺、员工数量、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情况。
并收集工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工程图纸、技术资料、安全生产卫生检测记录等材料。
2、现场查看在对工厂进行现场观察时,应对设备、场地、工艺流程、物料、维修和保养、固定设施、动力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3、调查问卷和访问通过调查问卷和访问员工,了解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看法和评价,掌握员工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估。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主要是对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对员工的危害程度。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评估可以运用理论评估或直观对比法。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划分
低风险:可接受风 险,无需采取措施
中等风险:需要采 取措施降低风险
高风险:需要立即 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极高风险:需要立 即停止作业,采取 紧急措施消除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消除风险:通过 改变生产工艺、 设备、材料等, 消除危险有害因
素
降低风险:通过 减少接触时间、 降低接触强度等, 降低危险有害因
素
危险源分类
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违章 作业等
设备因素:设备故障、设计 缺陷等
环境因素:恶劣天气、自然 灾害等
管理因素:安全管理不到位、 规章制度不完善等
典型危险有害因素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机械设备、电气设 备、辐射等
管理性危 险有害因 素:如安 全管理制 度、安全 培训、应 急救援等
01 06
风险监控与改进
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对 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A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流程,提 高风险管理水平
C
B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风 险得到有效控制
D
加强风险培训和教育,提高 员工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谢谢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目录
0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02. 风险评价 03. 风险管理
识别方法
现场调查法:通 过实地考察,了 解生产过程中的
危险有害因素
经验法:根据以 往的经验和案例, 识别危险有害因
素
安全检查表法: 使用预先编制的 安全检查表,对 生产过程进行系
统检查
事故树分析法: 通过分析事故发 生的原因和条件, 识别危险有害因
05
社会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社会治安、交通安 全、自然灾害等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化学品、有毒气体、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许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损失。
因此,本文将介绍如何辩识危险、有害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辨识危险因素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我们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设备故障、高温、高压、射线等都属于物理危险因素。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在工作前必须确保设备没有故障;2.当有高温、高压、射线等危险因素存在时,一定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3.如果工作区域存在危险因素,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例如设置安全围栏、穿戴防护服等。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也是我们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有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性,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使用化学药品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化学药品的说明书,了解其危险性;2.在使用药品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并如实告知医生是否与药品有过敏史等病史;3.使用药品时必须注意用量和时间,避免因药物过量或长期使用造成危害。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也是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都属于生物危险因素。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接触动物、植物等生物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措施;2.经常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3.对于从事生物实验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
二、辨识有害因素除了上述的危险因素,还有一些有害因素也需要我们辨识和处理。
1. 精神压力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压力,可能会导致精神压力问题。
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2.尽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3.如果已经出现精神压力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2. 辐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辐射源,例如,电脑、手机等。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1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伤害的因素。
一般二者统称为危险因素。
所有的危险因素,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和有毒物质的泄漏、挥发的结果。
因此,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4.2 主要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易燃易爆物质,如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炔气、汽油、丙酮、油漆等。
4.2.1 原油主要特性如下:1、物理特性:原油多为黄褐色、棕色及黑色,物质系数M F为16,燃烧热为49935kJ/kg,可燃性系数N f为3,化学活泼性系数N r为0,毒性系数N h为1(查化学物质系数和特性表)。
2、毒性:原油遇热分解,释出有毒烟雾,蒸气中含有硫化氢气体,有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油蒸气有麻醉作用。
3、化学特性原油化学特性表从原油的理化性质分析来看,原油的闪点为-6.7℃,根据GB50183-2004《原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 3.1.1条规定,闪点为<28℃属于甲B类液体;因此原油为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同时具有毒性。
4.2.2天然气特性如下:1、物理特性:无色、有臭味易燃气体,分子量(M)40,相对密度0.45(空气=1)。
2、毒性:低浓度甲烷气对人基本无毒,但在其空气浓度高于20%以上时,可引起头晕、头痛、呼吸和心跳加快,如不及时脱离,可造成窒息中毒死亡。
由于天然气中含有少量的硫化氢,大量吸入可使人急性中毒,要加强防护,应引起高度重视。
3、化学特性天然气化学特性表从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分析来看,天然气的爆炸下限%(V/V):5,根据GB50183-2004《原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3.1.1条规定,爆炸下限<10%的气体属于甲类气体;因此天然气为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同时具有毒性。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前言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存在着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科学的识别和评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指对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类、评价的过程。
识别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生产、作业场所的勘察和分析生产、作业场所的勘察和分析可以通过目视、红外线、紫外线、热辐射、超声波等各种检测手段来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通过仪器采样检测技术,可以对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放射性因素进行检测,进而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型。
工作任务要素分析工作任务要素分析包括工作领域、劳动对象、工作内容、作业方式等因素。
通过分析作业过程,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别。
对过往的工作场所和生产作业现场进行经验总结,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此为基础进行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是指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区、分级、分项评价的过程,这是危险、有害因素管理工作的基础。
分区原则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区原则是将工作场所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针对性地管理、监测、评价。
分区原则应着眼于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如环境温度、湿度、气流、尘土等,以及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分级原则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级原则是根据危险度进行分级,以便施加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分级原则应着眼于危险、有害因素的性质、危害程度、作用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分项原则危险、有害因素的分项原则是指将危险、有害因素分成不同的子项进行评价,以便达到更加具体的管理和监测目的。
分项原则应着眼于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性质、来源、作用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进行辨识与分析。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与物质的性质相关的因素,如噪声、震动、辐射、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因素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例如,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害;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可能引发中暑等。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气体、液体、固体或尘埃。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包括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
例如,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如酸、碱、有机溶剂等,如果使用不当或泄露,可能导致化学烧伤、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与生物体相关的因素,如微生物、有害生物、毒素和过敏原等。
例如,在医院或实验室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可能传播疾病。
一些工作场所也可能存在虫子或昆虫,咬伤或叮咬工作人员,引起不适或传播疾病。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通常与人员行为、管理和操作相关。
这些因素包括不恰当的工作方法、缺乏培训、劳动强度过大、缺乏休息和疲劳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出错、失误或疏忽,造成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在辨识和分析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如环境评估、作业风险评估、树状图、事故和事件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全面了解和识别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便降低风险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完成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变工作环境、改进工作方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培训工作人员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持续控制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正确辨识和分析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了解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风险,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保证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前提之一,识别这些因素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并处理好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素,从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物理因素的识别物理因素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的与身体相关的能够作用在身体的外部力量,主要包括温度、噪声、震动、辐射、光照、气压、电磁辐射等。
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对于某些环境中辐射的情况,可以利用电离辐射剂量仪等直接测量分析;2.对于热、寒、噪声等因素进行评估,减轻影响,如合理利用隔音设备、穿戴防护服等;3.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暴露,如通过声级计、照度计、温度计等依据职业安全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分析。
二、化学因素的识别化学因素是指产生有害的固、液、气、蒸汽及有毒物质等化学体系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在进行有毒化学品工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有毒化学品的性质特征,掌握其危害程度和特征,以及应急措施等;2.适时地对生产加工用到的有毒化工品进行检测与评估;3.建立安全的化学作业预案,如穿着适合的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有毒化学品;4.要求工人在接触过有毒化学品和物料之后洗手和洗脸。
三、生物因素的识别生物因素是指昆虫、寄生虫、致病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对身体造成危害的因素。
对生物危害的识别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防范疾病的发生;2.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常规维护消毒,如对医院、饲养场采取消毒措施;3.对于高风险区进行特别监测,有必要的时候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四、人为因素的识别人为因素是指工作中的错误和疏忽、疲劳和紧张、心理压力和个体素质等因素对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是最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因此我们也需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人员管理模式,同时不断完善考勤、奖惩等管理制度。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1。
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
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3。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4。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方法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方法危险是指可能致人伤害的物质、条件或活动,危害是指危险造成的人身、财产和环境等影响。
在生产活动和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辨识和分析方法,识别和评估这些危险和危害因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是指识别潜在的、可能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本质和特点,比如危险物品、能量源、机械设备、高处作业、噪声、震动、化学品等因素。
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应该是全面而具体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实地勘查法:指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利用人的感觉、直觉等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和辨识。
2.问卷调查法:采用假定情形向运营方或作业人了解,并收集有关职业病、事故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
3.模拟法:通过对模型、图纸及人的行为进行模拟、试验,快速发现危险,避免由于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损失。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是指根据辨识结果,对各种危险危害因素的本质、范围和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使隐患更好地暴露出来,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1. 危险的识别分析:对所有危险进行识别,并对其发展过程及持续时间进行分析。
2. 危害的识别分析:对危险化为危害的条件、环境和物质等进行深入分析,确认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发生率、持续性以及程度,以便通过制定复合型预防策略来减少或消除危害。
三、危险危害因素的评价危险危害因素的评价是指通过量化或定性的方法,将危险危害因素的程度、发展速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评估。
危险危害因素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 对危险危害因素的量化评估:通过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测量、计算和记录,得出数据,从而评估危险危害因素的程度,以便更好地考虑危险危害的影响。
2. 对危险危害因素的定性评估:通过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影响,了解危险危害因素的组成、分布,以及其对人员、环境和财产所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更有效的防护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周边环境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1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夏季温度较高,增加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易引发人员中毒、中暑事故。
2.本项目靠近长江,存在洪涝的危险。
3.该项目位于地震带,多发生地震危害,对厂区造成有一定影响。
4.本项目的原料及成品中大多数对环境有影响,如果物料发生小量渗漏,长期积累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2.12周边环境危险因素辨识
2.1.厂区北面为荣丰河,如果防护不当,可能造成淹溺危害。
3.2.厂区东面为重庆斯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扩散过来,可能引发中毒的危害。
2.2厂区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企业由甲级设计单位重庆设计院有限公司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企业在建设过程按图施工,各装置之间的间距符合《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及《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但由于本项目涉及到多种有毒有害物料,生产过程涉及聚合反应,液体物料大部通过汽车输送,因此存在如下危险。
1、本项目邻苯二甲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聚氨酯粘合剂在储存、装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扩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对这些场所的人员及设施造成伤害。
2、本项目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毒性物质,且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剧毒品储罐如发生泄漏,形成的有毒易燃气团,扩
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可引起人员中毒及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本项目有多种物料由管道输送,如发生事故有可能通过管道扩散。
2.3场内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4主要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5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1)聚氨酯粘合剂甲、乙组分生产包括计量、混合、加热升温、搅拌、检验、稀释等环节,原料MDI、TDI都具有毒性,特别是TDI为剧毒品,若发生泄漏,会发生中毒事故。
(2)在在转运、加料过程中操作不慎,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使用的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剂、聚氨酯粘合剂属于易燃物质,一旦泄漏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
(4)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使用邻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为腐蚀品,在生产过程中,如设备缺陷,发生泄漏,易导致腐蚀和化学灼伤。
(5)该项目锅炉为燃气锅炉,使用的天然气如果发生泄漏,也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或人员中毒事故。
(6)化工胶粘剂生产过程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等危险有害因素。
2.6物料储存危险有害因素与分析
本项目仓储化学品:邻苯二甲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聚氨酯粘合剂、
公用工程:压缩氮气。
、
乙酸乙酯是易燃液体,若发生泄漏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罐区内进料泵、中转泵等高速运转设备,可能产生机械伤害的危险。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对本项目所涉及化学物质的危险类别进行辨识如下:
1、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压缩氮气属2.2类不燃气体。
2、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本项目甲苯二异氰酸酯涉及剧毒化学品。
4、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本项目不涉及第一、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5、根据《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本项目不涉及监控化学品。
6、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二苯甲烷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2.7共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7.1供配电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触电
供配电设备、设施在生产运行中由于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好;现场环境恶劣(高温、潮湿、腐蚀、振动)、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设计不合理、安装工艺不规范、各种电气安全净距离不够;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违章操作、保护失灵等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电击、电灼伤的触电危险。
(2)火灾、爆炸
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安装不当、外部火源移近、运行中正常的闭合与分断、不正常运行的过负荷、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接触不良等,均可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若防护不当,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
(3)雷击
室外变电站变配电装置、配线(缆)、构架、箱式配电站及电气室都有遭受雷击的可能。
中毒和窒息
该项目使用氮气,相关作业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处于泄漏区或影响区容易在密闭空间造成中毒和窒息。
2.7.2库房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项目库房主要包括原料库房和产品品库,其储存的危险物质主要有邻苯二甲酸酐、甲苯二异氰酸酯、乙酸乙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固化剂、聚氨酯粘合剂等。
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毒性物质,且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剧毒品,如果发生泄漏,可能导致人员急性中毒。
邻苯二甲酸酐具有腐蚀性,其泄漏易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腐蚀,对
操作人员还会造成化学灼伤或中毒。
乙酸乙酯、聚氨酯固化剂、聚氨酯粘合剂为易燃物质,大量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加强对库房的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包装破损泄漏而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加强出入库管理,防止在入库、出库过程中,造成装卸、搬运人员的机械伤害。
2.8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9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重大危险源的含义: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n/Qn≥1
式中:q1,q2,…,qn为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为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3)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对项目储存、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其辨识结果见表7.3-9。
表7.3-9 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一览表
通过对项目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该项目危险
化学品储存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10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
表3.2-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