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浮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原理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浮沉现象小游戏,引发学生对浮沉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课的内容。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条件,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4.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5.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实验现象–橡皮泥沉入水底–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浮沉条件–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浮力大于重力,物体浮起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2)(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2)(1)
教学过程
意图
2、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提问:如何能让橡皮泥由沉变浮?学生思考并猜测什么形状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探究,亲自动手,做出能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
3.学生汇报浮和沉的形状,思考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沉浮形状发生改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师生共同分析,引出排开的数据的重要性
媒体
手段
PPT、Excel
教学过程
意图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与学生一起复习:空瓶子在水中是浮的,加水后会变沉,瓶子的由浮变沉是重量发生了改变。
2.出示橡皮泥,学生猜想橡皮泥的沉浮,演示实验,提问橡皮泥有没有可能由沉变浮,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产生求知欲。
2.明确实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小组实验,测量橡皮泥四种形状的排开的水量。
4.分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5.解释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通过观察各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初步感受他们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就能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了。
作业
设计
联系生活,观察更多与本课有关的现象
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浮沉
船形、碗形、饺子······实心球、正方体······
排开的水量大排开的水量小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年级

姓名
学科
科学
教材版本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为物理学中的力与物理现象沉浮,是五年级下册科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初步了解自然界规律的必要知识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如下:•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到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设计,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主要原因是橡皮泥与水的比重不同,当橡皮泥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橡皮泥会浮在水面上,反之则会沉在水底。

2. 实验设计策划本节课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如下:•分组活动。

将课堂上的同学分为若干组,每个组员平均参与。

•实验前准备。

老师在课堂上将会提供给同学们一些橡皮泥和一些小石子,以及一些杯子、水花器等实验工具。

•实验设计。

同学们自由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将橡皮泥和小石子串接一起,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每个组都需要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保证全员参与。

•实验记录总结。

实验前后,同学们都需要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最后将这些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大家知道为什么有些东西能够浮在水面上,有些又会沉到水底下吗?2. 讲解理论知识老师介绍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同时让同学们了解水的密度和浮力等物理概念。

3. 实验操作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设计,老师在旁边引导和协助。

实验后,各组成员需要总结实验过程和分析实验结果。

4. 结束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展示出来,老师核对后,同学们开始总结本次实验对于知识的提升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加强。

四、教学心得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实验方式,让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实验方案,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积累和动手操作技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1课时(35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刻度被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引起排水量发生改变后,可能会改变其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难点:明确决定形状改变后沉浮状况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排开水量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1块橡皮泥(能在水中长久保持形状),装有200ml水的烧杯(外表面贴有纸质刻度线),1块干布,1支滴管,1只装有水的烧杯教师演示材料:同学生分组材料一样,再加3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用时:10分钟)师:前几节课,我们都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和它的材料、重量、体积之间关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容易沉;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师:很好,把影响沉浮的这几个因素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

除了材料、重量、体积外,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生:形状、是否空心、浸入的液体的种类……师:(投影呈现橡皮泥,4个装有200ml水的烧杯)师:这是一块长方体形状的橡皮泥,把它放入水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橡皮泥沉到烧杯底部去了。

师:还有什么变化吗?生:烧杯里的水面上升了。

师:(刻度按外表面的纸质刻度线上的更小的刻度读)老师在烧杯外贴的刻度线,每一小格代表1ml。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产生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橡皮泥的特性和用途。

2. 引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橡皮泥,让学生观察其质地和颜色。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橡皮泥在水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3. 让学生预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说明理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橡皮泥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活动:1. 准备实验材料:橡皮泥、水、容器。

2. 将橡皮泥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3. 让学生多次实验,记录不同条件下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橡皮泥沉浮的关键因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沉浮原理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探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沉浮的原理,如密度、浮力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解释。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橡皮泥船只、浮力计等。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教学目标: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3.用量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4.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橡皮泥、烧杯、自制刻度签、水、滴管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并提问:聪明的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学们都知道石子进入水中,水位会上升,这里从学生熟知的小故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浸入水中会排开一些水量,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提问:你们能不能像小乌鸦一样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呢?同学们信心百倍地说“能!”现在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活动一: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接着刚才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把橡皮泥捏成什么样是浮的,捏成什么样是沉的?学生先预测,然后动手捏一捏,放在水里试一试。

再将沉浮不同的橡皮泥从水中取出进行观察:沉浮不同的橡皮泥各有什么特点?大家发现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空心橡皮泥放入水中却可以浮在水面上,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因素对橡皮泥的沉浮产生了影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变量和不变量,学生分析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橡皮泥的重量没有改变,推测可能是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改变了。

于是我循循善诱:如何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从而引出测量排开的水量这一实验方法,把课堂引向深入。

活动二: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精确的测量出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呢?这里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收集溢出的水;二是制作精细刻度签,看水位上升多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版

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2. 会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实验重难点:重点: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的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水槽,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块,记录表。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以“探究”为核心,努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实验”——“分析整理数据”——“获取探究结论”的全过程。

把课堂让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学会表述,学会如何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想法,这不仅仅是小组合作的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更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实验过程: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提出猜想:把一块实心额橡皮泥放入水里,它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呢?。

2.分组讨论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实验要求:(1).给盛好水的杯子测量好水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2). 准备四块质量相等的橡皮泥,依次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需实心)(3).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就测量一下杯中水的高度。

(4).说说自己的发现。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完成实验表格)。

(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合作、交流、争辩以后,开始做实验,合作状态下的学生思维显得特别活跃,他们仿佛能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课堂上他们合作得很好,想法也非常出色。

)3.小组展示汇报实验成果。

4.教师小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

因此,实心橡皮泥是沉在水中的。

教学总结:《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充分照顾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会表达,正确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橡皮泥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过橡皮泥制作的经历。

但是,对于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2.难点: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橡皮泥、不同密度的水、实验器材等。

2.教学课件: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密度的水,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橡皮泥在不同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因素。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橡皮泥的沉浮?如何进行实验验证?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影响橡皮泥沉浮因素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橡皮泥沉浮的另一个因素。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教学目标: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3.用量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4.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橡皮泥、烧杯、自制刻度签、水、滴管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并提问:聪明的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同学们都知道石子进入水中,水位会上升,这里从学生熟知的小故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浸入水中会排开一些水量,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提问:你们能不能像小乌鸦一样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呢?同学们信心百倍地说“能!”现在我们就遇到一个问题: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活动一: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接着刚才的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把橡皮泥捏成什么样是浮的,捏成什么样是沉的?学生先预测,然后动手捏一捏,放在水里试一试。

再将沉浮不同的橡皮泥从水中取出进行观察:沉浮不同的橡皮泥各有什么特点?大家发现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下沉,空心橡皮泥放入水中却可以浮在水面上,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因素对橡皮泥的沉浮产生了影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变量和不变量,学生分析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橡皮泥的重量没有改变,推测可能是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改变了。

于是我循循善诱:如何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从而引出测量排开的水量这一实验方法,把课堂引向深入。

活动二: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够精确的测量出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呢?这里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讨论,学生总结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收集溢出的水;二是制作精细刻度签,看水位上升多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2)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学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物体沉浮的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扶起来,以此探索其中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二、自主探学。

活动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学生活动: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2、模拟教材的图片内容,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讨论交流: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小实验:把橡皮泥放入盛有水的量杯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数就是橡皮泥的体积,来确定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

活动结论: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其质量没变,体积也没变,它的沉浮状态也不放生改变。

三、合作研学活动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提出问题: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们在水中都会下沉,如果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如做成船形方盒形等,能让它们浮在水面上吗?请同学们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然后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沉浮情况。

实验现象: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这里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

【教材说明】本课由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和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设一个动手操作实验,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的合作能力。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这个道理,学生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了。

这里要求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轮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2、过程与方法:用烧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分析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的原因。

【教学准备】水槽6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250ml烧杯6个,抹布6条(自备),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下前面两节课的内容,我们知道物体在水中有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哪两种状态?生:沉和浮。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4)(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4)(1)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设计者单位课时《沉和浮》单元第三课审核者单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测量排开的物体的体积。

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橡皮泥,水杯,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白板使用二次备课做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把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橡皮泥做成各种实心的形状都沉下去了?橡皮泥重量变了吗?体积变了吗?总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咱们试试看,改变橡皮泥形状,让它浮在水面上。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汇报(做成各种实心的形状橡皮泥都沉下去了)P1:展示课题,点击右边出现沉浮P2:点击图片P3:点击图片怎么做师生讨论,你有什么办法?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学生实验,检验P4:点击中间的四个方位出现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师生讨论:橡皮泥重量没有改变,改变的因素可能是浸入水中的体积了。

四张图片,再点击最下方出现问题做做看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就是指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师课件讲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测量排开的水量的方法,实验时注意(观察刻度时视线应与水面持平,排开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数减去原来的水量。

)并记录P5:点击左右出现2张图片,再点击150ML的位置出现图示,再点击下方出现排水量的计算方法。

亮一亮汇报记录结果。

思考题: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变量,进行实验观察。

三、教学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橡皮泥、容器、水、测量工具。

2. 实验场地:教室内的实验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橡皮泥制成的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特性。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橡皮泥能在水中沉浮?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密度、水的密度等因素对沉浮的影响。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橡皮泥沉浮的规律。

6.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橡皮泥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如盐水、酒精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探讨如何更好地控制变量,提高实验效果。

3.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强调橡皮泥沉浮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橡皮泥沉浮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结论总结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橡皮泥沉浮原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用水适量,避免水溅出造成滑倒。

2. 使用测量工具时,小心操作,避免划伤。

3. 橡皮泥要捏成适当大小,以免放入水中造成堵塞容器的情况。

4.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遵守实验纪律。

八、课程拓展:1. 邀请物理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浮力原理。

2. 组织学生参观船舶博物馆,了解船舶浮沉的原理。

3. 开展橡皮泥创意制作比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材简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节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学生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把它们依次放入水中都会沉入水底。

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变,但体积有没有变,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工具测出体积数据。

再把橡皮泥放入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学生通过做出尽可能多的形状,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思考它们的共同之处?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橡皮泥重量没有变,是什么变化使橡皮泥浮起来的?第三部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比较沉和浮的状态下各自排开的水量,发现:沉的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排开的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原来的水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学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大大增加轮船排开水的体积。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或者美术课上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学生一般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但为什么能改变,怎样改变,还不是很了解,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科学探究目标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20200108090254)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20200108090254)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二)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0个【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钢块放入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猜想: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实验验证,体现过程实验一: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2、思考与发现: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实验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小组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并演示: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节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学生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把它们依次放入水中都会沉入水底。

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变,但体积有没有变,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工具测出体积数据。

再把橡皮泥放入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学生通过做出尽可能多的形状,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思考它们的共同之处?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橡皮泥重量没有变,是什么变化使橡皮泥浮起来的?
第三部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比较沉和浮的状态下各自排开的水量,发现:沉的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排开的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原来的水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学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大大增加轮船排开水的体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或者美术课上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学生一般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但为什么能改变,怎样改变,还不是很了解,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科学探究目标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物体沉浮状态在造船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量杯、橡皮泥若干、记录表等各12份等。

教师准备:量杯一个、橡皮泥、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泥、水、量杯]
1.出示一杯水和一块实心的橡皮泥。

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出示橡皮泥)老师这里有一块实心的橡皮泥,如果把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学生猜测)(预设:沉。


2. 演示橡皮泥放入水中的沉浮情况。

现在,我就把这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预设:橡皮泥沉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了。


3. 提问:同一块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揭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板书)
二、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预设17分钟)
[材料准备:橡皮泥、水、量杯]
活动一: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 引导学生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板书)。

提问: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预设:重量没有变)
2. 提问:怎样做才能知道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变化?
(预设: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量杯。


(1)在量杯中装入200毫升水。

(2)测出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再减去量杯原来的刻度。

(3)怎样让数据更精确呢?
注意: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量杯中液体的凹液面相平。

3.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相同重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一。

出示实验步骤及要求:
(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

(2)准备四块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分别做成四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板书)。

(3)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

观察记录好水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束,将材料整理好,准备交流。

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1
5.交流: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量杯中的水面都上升了。


活动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 提问:一块实心橡皮泥放在水中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
(预设: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等。

)(板书)
2. 学生相互合作,完成能浮在水面的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沉浮实验。

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杯子中水的高度变化,也记录在表格中。

出示实验要求:
(1)往量杯里加入200毫升水。

(2)准备三块相同质量橡皮泥,做成三种能浮在水面不同的形状。

(3)将做好的橡皮泥,往量杯中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

记录放入后杯中水的量。

(4)观察时,要轻声交流;实验结束,将材料整理好,准备交流。

橡皮泥能浮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记录表2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记录纸]
1.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沉和浮的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杯子中水上升的高度也不同。


2. 认识:排开的水量
讲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板书)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3. 指导学生补充完成两张实验记录表
完成实验记录表1和2的空白列,添加“排开的水量”并计算出几种形状的排开的水量的数据。

4.提问:对比两张表格上面的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

)(板书)
5.总结: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板书)
四、拓展:为什么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预设5分钟)
1.提问: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
(预设:就是因为排开的水量很大。


2.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这个怎样做呢?
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利用本课知识解答,并为下一课做铺垫。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形状沉浮排开的水量
实心沉小
空心浮大
船形浮大
橡皮泥的沉浮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作业设计】
1. 把物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它排开的水量,钢铁制造的轮船能够在水中浮起来,这是因为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比钢铁本身的体积要大。

2.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C.不变
3、右图中三个球的体积是相同的,
它们排开水的体积说法错误的是( B
A.A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小
B.C球比B球排开水的体积要大
C.C球和B球排开水的体积一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