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实验(近3年汇编)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综合测试及答案解析(历年高考)
A . t 1B . t 2C . t 3D . t42.(2013•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 ,AB=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上述过程中(则上述过程中()A . 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B . 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C . 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μmgaD .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2013•山东)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 .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 .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动能的增加C .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机械能的增加D .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4.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可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专题复习 综合测试及答案解析(历年高考)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天津二模)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h B.l.5h C.2h D.2.5h 5.(2014•上海)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 )A.B.C.D.6.(2014•海南)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A.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的动能B.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7.(2014•广东广东高考高考)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8.(2014•岳阳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轻弹簧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从小球接触弹簧到被弹起离开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法中正确的是( )A.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B.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立方体和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inθC.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D.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10.(2014•杨浦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形状不同,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没入同样深度,这时两容器的水面相平齐,如果将金属块缓慢提升一段相同的位移,最后都停留在水面的上方,不计水的阻力,则(的阻力,则()A.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B.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C.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D.做功多少无法比较做功多少无法比较11.(2014•徐汇区一模)如图,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A.小球接触弹簧后的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小球接触弹簧后的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上升过程中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上升过程中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上升过程中小球上升过程中小球动能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减小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减小D.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mg(H+x)9.(2014•宜昌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Q一长为L的轻杆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O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P和Q的质量相等,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受到轻微扰动后P倒向右侧并推动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断增大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减小后增大断增大 B.不断减小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12.(2014•徐汇区二模)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的外力F;经过4t0,撤去B物体的外力F.两物体运动的v﹣t关两物体( )系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 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 13.(2014•徐汇区二模)如图,两个小球分别被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 )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A.速度B.角速度械能速度 D.机械能速度 C.加速度14.(2014•潍坊模拟)如图所示,足够长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a通过平行于斜面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均静止且a刚好不受斜面摩擦力作用.现对b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高度过程中( )使a、b做加速运动,则在b下降h高度过程中(A.a的加速度为B.a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C.绳的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a机械能的增加机械能的增加D.F对b做的功与摩擦力对a做的功之和等于a、b动能的增加的增加15.(2014•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A、的光滑圆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B之间用一长为R的轻杆相连.开始时A在圆环的最高点,现将A、B静止释放,则(静止释放,则( )A .B 球从开始运动至到达圆环最低点的过程中,杆对B 球所做的总功为零球所做的总功为零B . A 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零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零C . B 球可以运动到圆环的最高点球可以运动到圆环的最高点D . 在A 、B 运动的过程中,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2014•上海二模)如图,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质量为3kg 的物块B 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 的物块A 放在B 上.先向下压A ,然后释放,A 、B 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分离,分离后A 又上升了0.2m 到达最高点,此时B 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则从A 、B 分离到A 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为做的功为 _________ J ,弹簧回到原长时B 的速度大小为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m/s .(g=10m/s 2)17.(2014•浦东新区二模)长为L 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 的小球,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地面上的O 点,斜靠在质量为M 的正方体上,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忽略一切摩擦,现撤去外力,使杆向右倾倒,当正方体和小球刚脱离瞬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小球速度大小为v ,此时正方体M 的速度大小为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小球m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18.(2014•临沂模拟)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可测量重力加速度.有两组同学分别利用下面甲、乙两种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乙图中的M 为可恢复簧片,M 与触头接触,开始实验时需要手动敲击M 断开电路,使电磁铁失去磁性释放第一个小球,当前一个小球撞击M 时后一个小球被释放.时后一个小球被释放.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__ A .两种实验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两种实验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B .甲实验利用的是公式△x=gT 2;乙实验利用的是公式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h=gt 2,所以都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直尺测量距离,所以都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直尺测量距离C .甲实验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乙实验应在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D .这两个实验装置均可以用来验证.这两个实验装置均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图丙是用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后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次点,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③用乙实验装置做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200m ,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5.0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小球的质量m 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 .弹簧的压缩量△x E .弹簧原长l 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 ,得E k = _________ .(3)图(b )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 ﹣△x 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 不变,m 增加,s ﹣△x 图线的斜率会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 不变,h 增加,s ﹣△x 图线的斜率会图线的斜率会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 )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 的表达式可知,E p 与△x 的 _________ 次方成正比.20.(2013•福建)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 点,T 端系一质量m=1.0kg 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 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 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地面上的D 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已知绳长L=1.0m ,B 点离地高度H=1.0m ,A 、B 两点的高度差h=0.5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空气影响,求:不计空气影响,求:(1)地面上DC 两点间的距离s ;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21.(2012•广东)图(a )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 质量均为m ,水平面上PQ 段长为l ,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 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 紧靠滑杆(AB 间距大于2r ).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做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 )所示.A 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共12小题) 19.(2014•山东模拟)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 )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 与小球抛出时的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动能E k 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_________(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v0,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E.(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ω的取值范围,及t1与ω的关系式.(3)如果AB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到P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求ω的取值范围,及E与ω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22.(2009•安徽)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R1=2.0m、R2=1.4m.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叠.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L应是多少;应是多少;(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R3应满足的条件;的距离.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A的距离.23.(2008•天津)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 A=lkg的物块A与质量m B=2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 P=49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C.取g=l0m/s2,求的大小;(1)绳拉断后B的速度V B的大小;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24.(2008•山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力质点)以v a=5m/s的水平初速度由c点弹出,从b点进入轨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点水平抛出.小物体勺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ab段长L=1.5m,数字“0”的半径R=0.2m,小物体质量m=0.01kg,g=10m/s2.求:.求:(1)小物体从P 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2)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25.(2007•重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不用完全相同的轻绳将N 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 ,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 (k <1).将1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球碰撞,2号球再与3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的伸长,g 取10m/s 22) (1)设与n+1号球碰撞前,n 号球的速度为v n,求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号球碰撞后的速度.(2)若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 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k (16h 小于绳长)问k 值为多少?值为多少?26.(2007•天津)天津)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 相切,BC 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 处恰好没有滑出.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倍,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7.(2014•浙江模拟)如图所示,AB 是高h 1=0.6m 、倾角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斜面下端是与桌面相切的一小段圆弧,且紧靠桌子边缘.桌面距地面的高度h 2=1.8m .一个质量为m=1.0kg 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运动到斜面底端B 时沿水平方向离开斜面,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已知小滑块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2m/s ,g=10m/s 2,sin37°sin37°=0.6=0.6,cos37°cos37°=0.8=0.8,不计空气阻力.求:,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小滑块落地点C 与B 点的水平距离x ; (3)小滑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28.(2014•浙江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O 点固定长度为l 的轻细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斜面r 的倾角为α.现把轻绳拉成水平线HH′上,然后给小球一沿斜面向下且与轻绳垂直的初速度v 0.若小球能保持在斜面内作圆周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试求:.试求: (1)倾角α的值应在什么范围?的值应在什么范围? (2)若把细线换成一轻质细杆,倾角α的范围又如何?的范围又如何?29.(2014•盐城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两物块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 ,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 、B 速度分别为υ1、υ2. (1)求物块A 加速度为零时,物块B 的加速度;的加速度; (2)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块B 移动的距离;移动的距离;(3)试分析: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块速度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试分析: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块速度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0.(2014• (填“甲”、“乙”、“丙”或“丁”) 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请将下列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请将下列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 _________ (填选项前字母)(填选项前字母) A .释放纸带.释放纸带 B 接通电源接通电源 C 取下纸带取下纸带 D 切断电源切断电源 ③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连续打出的三个点A 、B 、C ,如图所示.测出起始点O 到A 点的距离为s o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s 1,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s 2,根据前述条件,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根据前述条件,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 _________ ,即验证了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 ). ④下列叙述的实验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下列叙述的实验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_________A .该实验中不用天平测重锤的质量,则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实验中不用天平测重锤的质量,则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B .该实验选取的纸带,测量发现所打的第一和第二点间的距离为1.7mm ,表明打点计时器打第一点时重锤的速度不为零不为零C .为了计算方便,本实验中选取一条理想纸带,然后通过对纸带的测量、分析,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再代入表达式:mgh=mv 2进行验证进行验证D .本实验中,实验操作非常规范.数据处理足够精确,实验结果一定是mgh 略大于mv 2,不可能出现mv 2略大于mgh 的情况.的情况.厦门一模)关于验证厦门一模)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某同学安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释放纸带前瞬间,其中最合理的操作是如图中的其中最合理的操作是如图中的 _________A . 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B . 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C . 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μmgaD .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天津二模)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动能最大(最大( )A . t 1B .t 2 C . t 3 D . t 4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 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如何变化,再分析动能如何变化,确定什么时刻动能最大.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如何变化,再分析动能如何变化,确定什么时刻动能最大. 解答: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在0∽t 1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在t 1∽t 2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在t 2∽t 3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在t 3∽t 4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t 4时刻速度为零.时刻速度为零. 则t 2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选B .点评: 动能是状态量,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根据受力情况来分析运动情况确定速度的变化,再分析动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 2.(2013•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 ,AB=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上述过程中(则上述过程中( )。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揭示了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化和守恒,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运动、力学以及自然界中许多现象提供了基础。
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的运动与其动能之间关系的定律。
它表达了物体的动能与物体所受的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其所做的功。
换句话说,动能是由于外力对物体做功而产生的。
这个定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简而言之,动能定理说明了物体的动能是由于作用力对其做功而产生的。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一个物体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运动时,它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理解为能量在系统内部的转化与平衡关系。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动能定理可以用来推导和解释机械能守恒定律。
根据动能定理,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增加。
而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物体的动能增加时,它的势能会减少,反之亦然。
这表明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且保持了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其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分析和计算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和能量转化。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来计算一个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或者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个摆锤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这些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并且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总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它们对于理解和解释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
动能定理 守恒 实验
实验五:验证动能定理实验W合= ∆E k2—∆E k1目的:验证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时,动能的增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
原理: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时,动能定理可表述为F合s= mv22- mv12。
只要实验测得F合s 和m(v22-v12)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动能定理被验证。
F合可以由F合=ma求得。
例题:如图是验证动能定理的装置,除图示器材外,还有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天平和细沙.①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②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③图丙是滑块(质量为M)在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条件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用题中的字母表示)解析①刻度尺(2分)②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平衡摩擦力.(每空2分)③mg x AB=12M(x B2-x A24T2)(4分)1.(2008广东)(13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1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
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
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上打下一列点,;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图12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3)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做负功。
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学生实验(16个)
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学生实验(16个)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学生实验(16个)(不同地区可自选挑选)考纲要求:实验与探究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4: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7: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9: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10: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1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实验12: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1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14: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1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实验命题趋势分析(一)考情分析:通过往年高考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实验专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常用的基本物理实验仪器、物理分组实验、重要演示实验。
考查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二)考向走势: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核的基础内容。
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原理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长度和电路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出题最频繁的知识点。
2020--2022年三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2022年三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2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Р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Р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
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用水平拉力将Q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Q恰好能保持静止。
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剪断轻绳,Р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A.μmgk B.2μmgk C.4μmgk D.6μmgk2.(2分)我国多次成功使用“冷发射”技术发射长征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
如图所示,发射仓内的高压气体先将火箭竖直向上推出,火箭速度接近零时再点火飞向太空。
从火箭开始运动到点火的过程中()A.火箭的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B.高压气体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火箭的动能C.高压气体对火箭推力的冲量等于火箭动量的增加量D.高压气体的推力和空气阻力对火箭做功之和等于火箭动能的增加量3.(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
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到b处起跳,c点为a、b之间的最低点,a、c两处的高度差为h。
要求运动员经过一点时对滑雪板的压力不大于自身所受重力的k倍,运动过程中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并忽略所有阻力,则c点处这一段圆弧雪道的半径不应小于()A.ℎk+1B.ℎk C.2ℎk D.2ℎk−14.(2分)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
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
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5.(2分)水上乐园有一末段水平的滑梯,人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后落入水中。
专题12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专题12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动能定理(5年4考)2024年高考福建卷:先后两次从高处斜向上抛出同一物体;2022年1月浙江选考:滑块在几段不同的轨道上运动;2022年福建高考:一物块以初速度0v自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回到斜面底端。
1.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重要规律,也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考查的方式主要表现在:结合实际情景;结合图像等。
2.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结合体育运动、结合图像等。
3.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贯穿于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高考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考查在力学中主要有:计算损失的机械能,摩擦生热等。
考点2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5年4考)2022年全国理综甲卷第14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2022年全国理综乙卷第16题: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2022新高考江苏卷:滑雪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圆弧滑道起跳,选择正确的图像。
考点3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年4考)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上的左端以速度v0开始运动。
2024年1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从水平地面上位置1被踢出,足球运动过程受到空气阻力。
考点01动能和动能定理1..(2024年高考福建卷)先后两次从高为 1.4m OH =高处斜向上抛出质量为0.2kg m =同一物体落于12Q Q 、,测得128.4m,9.8m OQ OQ ==,两轨迹交于P 点,两条轨迹最高点等高且距水平地面高为3.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4B.第一次过P 点比第二次机械能少1.3JC.落地瞬间,第一次,第二次动能之比为72:85D.第二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瞬间速度方向夹角比第一次大【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第一次斜抛出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1=3.2m-1.4m=1.8m 逆向思维为平抛运动,可得h 1=2112gt 上,解得上升时间t 1上=0.6s 最高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 0=3.2m,由平抛运动规律,h 0=2112gt 下,解得下落时间t 1下=0.8s 第一次抛出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比值为t 1上׃t 1下=0.6׃0.8=3׃4,A 错误。
《走向高考》贾凤山5-4实验 探究动能定理 验证机械能守恒
源、导线、刻度尺、木板、钉子.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5章
机械能
实验步骤
考 点 体 验
1.按图组装好实验仪器,由于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
阻力,把木板略微倾斜,作为补偿. 2.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把橡皮筋拉伸一定长
度,理清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题 型 设 计
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 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
题 型 设 计
得的速度分别按W∝v2、W∝v3或W∝
„„算出相应的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功的值,实际测得的速度与哪一种最接近,它们之间就是 哪一种关系,也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通过W-v草
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很可能是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致,那么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
是第1次的2倍、3倍„„如果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的功记 为W,以后各次的功就是2W、3W„„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上页
下页
末页
第5章
机械能
考 点 体 验
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 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这样进行若干次测量,就得到若干
点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5章
机械能
考 点 体 验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h
真实的实验结论中:动能的增加量略小于势能的减少 量为什么呢? 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读数 等带来的误差 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 能的减少量,即机械能守恒
注 意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纸带与限位孔在同 事 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项 2、不需测重物的质量,但重物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
纸带上的头两个点间的距离应接近2mm。 (实际小于2mm)
问 题 3
1.如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 等于该段平均速度
x AC vB 2t
速度能不能用 v = 2gh (h为第一个点到测 量点的距离)或 v = gt 计算?
这种方法认为加速度为g ,由于各种摩擦阻力不可 避免,所以实际加速度必将小于g,故这种方法也 不能用。
3.平衡摩擦力:小车后连纸带,不挂细绳与重物。把 导轨后端抬高到一定高度,直到小车在斜面上匀速运 动为止.
4 .在小车上连上细绳挂上砝码 ( 要使小车的质量远大 于砝码的质量),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 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点 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并标记 使用的砝码质量. 5.重复步骤4,打2~3条纸带.
无需测量物体的质量
问 为便于计算下落过程最好取哪个点做为初位置? 题 起始点 2
h 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为计时起点0 (起始点的速 度应该为零,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第一个点 时纸带刚开始下落)。 1 2
gh = 2 v
对于实际获得的纸带,如何判定纸带上的第一个点 就是纸带刚开始下落时打下的点? 1 gt2 = 1×9.8×0.022m ≈2×10-3m = 2 mm x=2 2
数据处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解析版)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T -4T )目标2利用光电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5T -8T )目标3利用单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9T -12T )目标4利用竖直面内圆周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3T -16T )【特训典例】一、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小组让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如图2所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释放重锤的同时打出O 点)。
(1)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释放重锤,后接通电源B.实验时应选择体积和密度较小、下端有胶垫的重锤C.安装实验器材时,必须使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D.为准确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 ,可测量该点到O 点的距离h ,利用v =2gh 计算(2)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 A 、h B 、h C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f ,重物的质量为m 。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变化量DE k =。
(3)该小组通过多次实验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工作电压偏高B.由于有空气和摩擦阻力的存在C.重物质量测量得不准确D.重物释放时距打点计时器太远【答案】 C m (h C -h A )2f 28B【详解】(1)[1]A .为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锤,故A 错误;B .为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验时应选择体积小,密度较大、下端有胶垫的重锤,故B 错误;C.安装实验器材时,必须使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故C正确;D.为准确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不能利用v=2gh计算,应用速度的定义式计算,故D错误。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通过实验的手段验证这两个定律的正确性,不仅可以加深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来进一步探索这两个定律的应用和局限性。
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主要包括: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一个小球、一个起始线、一根细线、一个电子计时器、一个直尺。
三、实验步骤1. 在桌面上设置起始线,将小球放在起始线上。
2. 用细线将小球绑在电子计时器上方的支架上,小球的下垂高度为h。
3. 释放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小球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所用的时间t。
4.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三次,分别取不同的h值。
四、实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小球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所用时间t 与小球下垂高度h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1. 动能定理:mgh = (1/2)mV²其中,m为小球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小球的下垂高度,V为小球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的速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 (1/2)mV² + EL其中,EL为小球在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的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包括摩擦损失、空气阻力损失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利用上述两个公式来验证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首先,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可以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中机械能损失的大小,可以对实际应用中的机械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能量的损失和浪费。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出小球的速度V与下垂高度h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1.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合,验证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数据中机械能损失的大小与实验条件有关,包括桌面的光滑程度、空气的阻力等因素。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目录一.练经典---落实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练新题---品立意深处所蕴含的核心价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 的电梯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体,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 时,速度达到v ,则( ) A .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12mv 2B .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gHC .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12Mv 2+MgHD .合力对电梯做的功等于12Mv 2【答案】D【解析】: 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得:W F N -mgH =12mv 2,故W F N =mgH +12mv 2,A 、B 均错误;钢索拉力做的功W F 拉=(M +m )gH +12(M +m )v 2,C 错误;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对电梯做的功应等于电梯动能的变化12Mv 2,D 正确。
2.(2022·上海交大附中期中)一块木板水平放在某装置底部,装置从地面开始向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g 取10 m/s 2,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0~0.5 s 木板的机械能守恒B .0.5~1.0 s 木板的机械能守恒C .1.0~1.5 s 木板的机械能守恒D .0~1.5 s 木板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加 【答案】C【解析】: 0~0.5 s 木板加速上升,木板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大,木板的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 0.5~1.0 s 木板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B 错误;1.0~1.5 s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5-01.5-1.0m/s 2=10 m/s 2=g ,木板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C 正确,D 错误。
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有答案)
一、功与功率W=Flcosɑ P=Fvcosɑ例题1. 如图,一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A.mgLωB. 3 /2 mgLωC. 1/2 mgLωD. √3/6 mgLω答案:C例题2.(机车启动问题):一汽车的额定功率P0=6×104W,质量m=5×103kg,在水平直咱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0.5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保持加速度不变的时间;(2)汽车实际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此后汽车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解析:汽车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牵引力F和阻力恒定,随着速度增加,它的实际功率逐渐增大,直到F v等于额定功率为止;此后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牵引力等于阻力为止。
(1)设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牵引力为F,阻力为f,匀加速过程的最大为v t,有F-f=ma ①f=μmg ②P0=Fv t③由以上各式可求得,匀加速过程持续的时间(2)汽车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实际功率与时间的关系是P1=F v=m(μg+a)at(3)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将保持额定功率不变,随着速度的增加,牵引力减小,但只在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就做加速运动,只是加速度要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直到牵引力F=f,加速度为零,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练习:1.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0.2kg的物块,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小型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线牵引物块,使物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末达到额定功率,其v-t图线如图5-1-20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10m/s2,电动机与物块间的距离足够远.求(1)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大小;(2)电动机的额定功率;(3)物块在电动机牵引下,最终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解析 (1)由图知物块在匀加速阶段加速度大小:a==0.4m/s2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f=μmg设牵引力大小为F,则有:F-Ff=ma得F=0.28N(2)当v=0.8m/s时,电动机达到额定功率,则P=Fv=0.224W[来源:数理化网](3)物块达到最大速度vm时,此时物块所受的牵引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有F1=μmgP=F1vm解得vm=1.12m/s.答案 (1)0.28N (2)0.224W (3)1.12m/s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例题3.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AB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 是BCD的圆心,BOD在同一竖直线上。
力学实验(一):平抛运动实验、验证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
平抛实验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x vt = 0x v v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212h gt =y v gt =【例1】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⑴甲同学采用如图①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 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使A 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不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
⑵乙同学采用如图②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斜槽轨道M 、N ,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 、Q ,其中N 的末端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 、D 。
斜槽轨道M 到水平板的高度可调,但两轨道始终保持平行,因此小铁球P 、Q 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v 0总是相等的。
现将小铁球P 、Q 分别吸在电磁铁C 、D 上,然后同时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同时分别从轨道M 、N 的下端A 、B 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仅改变轨道M 的高度(两轨道仍然保持平行),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法拍摄到如图③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实际边长为L =2.5cm 。
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间隔时间T =______s 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 =______m/s 。
(取g =10m/s 2)【例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 轴和y 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来确定的<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交于曲线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 轴,两段y 轴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经常被用来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及其应用。
一、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在做功的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关系的定理。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W=ΔK,其中W表示物体受力做功的大小,ΔK表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这个定理的意义在于,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运动时,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例如,当一个物体被施加一个恒定的力F,沿直线方向移动了一个距离s,那么它所受到的功就是W=F×s,而它的动能的变化量ΔK 就是K2-K1=1/2mv2^2-1/2mv1^2。
那么根据动能定理,我们可以得到W=ΔK,即F×s=1/2mv2^2-1/2mv1^2。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动能的变化量。
二、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的性质。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只能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而不能增加或减少。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它们的总和表示为E=K+U,其中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动能不断增加,而势能则不断减少。
当它落到地面时,由于地面的阻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它的动能被完全消耗,而势能则被全部转化为热能。
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了验证。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蹬踏,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使自行车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则保证了这些能量会被充分利用,不会浪费掉。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物理学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两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秘籍06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抢分秘籍(原卷版)
秘籍06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和功能关系高考预测概率预测☆☆☆☆☆题型预测选择题、计算题☆☆☆☆☆考向预测动力学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试秘籍能量观点是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中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的考查分量比较重。
高考中,要灵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观点解决机械运动的实际问题。
1.从考点频率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是高频考点、必考点,所以必须完全掌握。
2.从题型角度看,可以是选择题、计算题其中小问,分值10分左右,着实不少!一、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知识中一个重要的定理,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
动能定理是利用状态量来描述过程量,因此应用动能定理来解题时,只需要考虑始末运动状态,无需关注运动过程中的细节变化,这样更为简捷。
1.适用条件(1)(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2.解题流程3.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3)动能是标量,动能定理是标量式,解题时不能分解动能.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在经典模型中的机械能守恒,可以分为单物体模型和多物体模型,考察形式一般是综合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结合动力学方法解决 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多运动过程问题,试题中通常出现难度较大的选择题和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命题情景新,密切联系实际,综合性强,突出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表达式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三、常见的功能关系 能量 功能关系表达式势能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W =E p1-E p2=-ΔE p 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静电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减少量分子力做功等于分子势能减少量一.动能定理与图像问题的结合1.解决图像问题的基本步骤(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像,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2.图像所围“面积”和图像斜率的含义核心素养提升二、经典模型中的机械能守恒1.解决多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注意点(1)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要注意判断物体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一般情况为: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注意寻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3)列机械能守恒方程时,一般选用ΔE k=-ΔE p或ΔE A=-ΔE B的形式.2.几种实际情景的分析(1)速率相等情景注意分析各个物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变化.(2)角速度相等情景①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并不总是沿杆的方向,杆能对物体做功,单个物体机械能不守恒.②由v=ωr知,v与r成正比.(3)某一方向分速度相等情景(关联速度情景)两物体速度的关联实质:沿绳(或沿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3.含弹簧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1).通过其他能量求弹性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列出方程,代入其他能量的数值求解.(2).对同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由弹簧的形变量决定,弹簧伸长量和压缩量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相等.(3).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弹簧的形变量或形变量的变化量有关.三、功能关系的理解1.功的正负与能量增减的对应关系(1)物体动能的增加与减少要看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2)势能的增加与减少要看对应的作用力(如重力、弹簧弹力、静电力等)做负功还是做正功.(3)机械能的增加与减少要看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2)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是负值,差值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部分,也就是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3)说明: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首先确定初、末状态,分清有几种形式的能在变化,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2)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3)ΔE减=ΔE增.核心素养提升一、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载人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载人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sin 37°=0.6,cos 37°=0.8).则( )A .动摩擦因数μ=67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gh 7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 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例2、(多选)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带有孔的小球,小球套在固定的竖直光滑杆上,小球位于图中的A 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向下运动,经过与A 点关于B 点对称的C 点后,小球能运动到最低点D 点,OB 垂直于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其最大加速度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gB .小球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可能增大C .小球运动到C 点时,重力对其做功的功率最大D .小球在D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最大三、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例3、如图所示,一弹射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台面上的固定弹射器、竖直圆轨道(在最低点E 分别与水平轨道EO 和EA 相连)、高度h 可调的斜轨道AB 组成.游戏时滑块从O 点弹出,经过圆轨道并滑上斜轨道.全程不脱离轨道且恰好停在B 端则视为游戏成功.已知圆轨道半径r =0.1 m ,OE 长L 1=0.2 m ,AC 长L 2=0.4 m ,圆轨道和AE 光滑,滑块与AB 、OE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块质量m =2 g 且可视为质点,弹射时从静止释放且弹簧的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滑块动能.忽略空气阻力,各部分平滑连接.求:(1)滑块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F 时的速度v F 大小;(2)当h =0.1 m 且游戏成功时,滑块经过E 点对圆轨道的压力F N 大小及弹簧的弹性势能E p0;(3)要使游戏成功,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与高度h 之间满足的关系.一、小球与弹簧接触问题,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例4、(2023·重庆·统考二模)如图甲,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弹簧上方0x 处静止下落。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数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报告数据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无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E1=E2,其中E1是物体在初始状态下的机械能,E2是物体在最终状态下的机械能。
实验材料和装置:1.一根光滑的斜面2.一个小车3.一个万能计时器4.一组标尺5.一组测量重量的天平实验步骤:1.将斜面倾斜固定在实验台上,并调整斜面的角度,使其形成一个合适的斜度。
2.在斜面上放置一个小车,并确保小车能够顺利地滑下斜面。
3.使用万能计时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t。
4.使用标尺测量小车滑下斜面的高度h。
5.使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m。
实验数据记录:斜面的角度:30°时间t:3.5秒高度h:1.2米质量m:0.5千克实验结果计算:首先计算小车滑下斜面的平均速度v,公式为:v=h/t v=1.2/3.5≈0.343m/s然后计算小车的动能E1,公式为:E1=0.5*m*v^2E1=0.5*0.5*(0.343)^2≈0.058J接下来计算小车在底端的势能E2,公式为:E2=m*g*h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E2=0.5*9.8*1.2≈5.88J最后比较E1和E2的值:E1≈0.058JE2≈5.88J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得出结论:小车在滑下斜面的过程中,动能E1和势能E2的数值不相等,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成立。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中存在能量损失,例如摩擦力的作用导致机械能的损失。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守恒即12m v 2A +mgh A =12m v 2B +mgh B上式亦可写成12m v 2B -12m v 2A =mgh A -mghB .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1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12m v 2A =mgh ,即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 点的瞬时速度.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导线两根. 四、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2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 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 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 v 2n =mgh n 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略小于或接近2 mm 的纸带.(2)用12m v 2B -12m v 2A =mg Δ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TS S v n n n 211-++=五、数据处理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代入mgh n 和12m 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mgh n和12m v 2n 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A 、B 测出h AB ,算出mgh AB .(2)算出12m v 2B-12m v 2A 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若mgh AB =12m v 2B -12m v 2A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 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如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即ΔE k <ΔE p ,这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办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2.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七、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要稳定的固定在铁架台上,打点计时器平面与纸带限位孔调整在竖直方向,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3.实验中,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待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4.测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打点测起,并且各点对应的下落高度要一次测量完.5.速度不能用v n =gt n 或v n =2gh n 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 ,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 n =gt n 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 ,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 n =12gt 2n 或h n =v 2n2g 计算得到.6.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 s 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 m ,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两年 2 mm 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 t =0.02 s.7.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 8.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 .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 .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 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 1与v 2(v 1< v 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答案:(1)天平,刻度尺 质量 平衡摩擦力(3)21222121Mv Mv mgL -=9.(09·安徽·21. Ⅲ )(6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师,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 、……;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 出小车的速度、、、……; (3)作出草图;(4)分析图像。
如果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___。
A .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 、……。
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
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 、3W 、……。
B .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
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1v 2v 3v W v -W v -W v -v W 2v W 3v W v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III 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
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速度,而不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17.(09·广东物理·15)(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
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
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图12(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 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
表格中△E3=__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表1 数据记录表次数M/kg|v22-v21| /(m/s)2△E/J F/N W/J123△E3W345答案:(1)①小车、砝码②然后释放小车③减少砝码(2)解析:(1)略;(2)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可得△E3=;观察F-W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W=F/2=;(3)在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如图所示13.(08年广东卷)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5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Δv2=v2-v20),212221vvmE-=∆E∆W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是.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测量点S/cm r/(m·s-1)ABCDE答案:(1)②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断开开关(2)5.06 0.49 (3)钩砝的重力小车受摩擦阻力(4)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小车的质量1.(08年全国卷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
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③物块B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②或①③;(2)①③;(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子”等等。
解析:(1)通过连结在一起的A、B两物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既验证系统的势能变化与动能变化是否相等,A、B连结在一起,A下降的距离一定等于B上升的距离;A、B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的,故不需要测量绳子的长度和B上升的距离及时间。
(2)如果绳子质量不能忽略,则A、B组成的系统势能将有一部分转化为绳子的动能,从而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带来误差;若物块摇摆,则两物体的速度有差别,为计算系统的动能带来误差;绳子长度和两个物块质量差应相当。
(3)多次取平均值可减少测量误差,绳子伸长量尽量小,可减少测量的高度的准确度。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点评】此题为一验证性实验题。
要求根据物理规律选择需要测定的物理量,运用实验方法判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掌握各种试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08年江苏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
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用H、h表示).(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h(10-1m)s2 (10-1m2)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 (填“小于”或“大于”)理论值.(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答案:(1)4Hh(2)见图(3)小于(4)摩擦,转动(回答任一即可)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离开轨道时速度为gh 2,由平抛运动知识可求得时间为gH2,可得Hh vt s 4==. (2)依次描点,连线,注意不要画成折线。
(3)从图中看,同一h 下的s 2值,理论值明显大于实际值,而在同一高度H 下的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由水平速率决定,可见实际水平速率小于理论速率。
(4)由于客观上,轨道与小球间存在摩擦,机械能减小,因此会导致实际值比理论值小。
小球的转动也需要能量维持,而机械能守恒中没有考虑重力势能转化成转动能的这一部分,也会导致实际速率明显小于“理论”速率(这一点,可能不少同学会考虑不到)。
3.(广东省2009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物理试卷)(1)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 、C (用来连接弹簧测量力计)。
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①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
(选填“变”或“不变”)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 ,频率为f 的交流电源上,从 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 、B 、C 、D 、E ,测出A 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 0,点AC 间的距离为S 1,点CE 间的距离为2S ,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①起始点O 到打下C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 P =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 K = 。
②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 。
打点 计时器纸带夹子 重物答案:(1)①不变 ②B (2)①②2214S S f - ,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或纸带与其它部分的阻力或摩擦阻力)。
12.(东北师大附中2008年高三“三年磨一剑”第二次摸底考试)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 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 .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 .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 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 (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的数值.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 、B 、C 、D 、E ,测出A 距起始点O 的距离为s 0,点AC 间的距离为s 1,点CE 间的距离为s 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 ,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_________.(3)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 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32)(),(222110fs s m s s mg ++As 2s 1B C D Es 0O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答案:(1)BCD (2)4)(212fssa-=(3)重锤的质量m ,]4)([212fssgm--或()221201()[]32s s fm gs s+-+(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①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 P=,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 K=;②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答案:(1)①不变②C (2)①01()mg s s+,2212()32m s s f+②2214s sf-,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或纸带与其它部分的阻力或摩擦阻力)16.(08-09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兴化市高三物理期中调研考试)(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__ _ ___ b. _ _ ___.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 =50g ).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a .平衡摩擦力b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②Tx x 232∆+∆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2)图象略 作为外力的砂桶质量偏大17.(重庆市2008届直属重点中学第2次联考)如图5-1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查的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m/s2,测的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