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石钟山记》赏析
《石钟山记》赏析《石钟山记》赏析《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石钟山记》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翻译《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
《石钟山记》《登泰山记》情景默写及答案
《石钟山记》和《登泰山记》情景默写及答案《石钟山记》1、《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怀疑郦道元说法的理由:,更何况是大石呢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怀疑李渤说法的理由:,。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发现“噌吰如钟鼓不绝”声音的由来是:,,,。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发现“窾坎镗鞳之声”的由来是:,。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5、《石钟山记》一文中,作者实地探访石钟山命名的经历,有了深刻的感悟,并用反问语气说出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登泰山记》1、《登泰山记》一文中,交代古长城的位置的两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由泰山南麓开始攀登,行至一半,,,于是登到了泰山之巅。
越中岭,复循西谷3、《登泰山记》一文中,,是古人所说的天门,,,极难行走。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4、《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登上泰山之巅欣赏到宏阔、美丽的雪景:,。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5、《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登上泰山之巅,在落日余晖中俯瞰泰安城的所见的美景:,。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6、《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与友人于五鼓便等待日出,此时,,不一会儿就依稀看见了的山,不久就看见了日出前天边云彩的异变,。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7、《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见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色,,。
而此时回望日观以西山峰,在日光的照映下,,异彩纷呈。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水经》①云:“彭蠡②之口有石钟山焉③。
”郦元④以为下临⑤深潭,微风鼓⑥浪,水石相⑦搏⑧,声如洪钟。
是说⑨也,人常⑩疑之。
今(11)以钟磬(12)置水中,虽(13)大风浪不能鸣(14)也,而况(15)石乎!至唐李渤(16)始访(17)其遗踪(18),得双石于潭上,扣(19)而聆(20)之,南声函胡(21),北音清越(22),桴(23)止响腾(24),余韵(25)徐(26)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27)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28),所在(29)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30),何哉?元丰七年(31六)月丁丑(32),余自齐安(33)舟行(34)适(35)临汝(36),而长子迈将赴(37)饶之德兴(38)尉(39),送之至湖口(40),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41)焉(42),余固(43)笑而不信也。
至莫(44)夜月明,(45)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46)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47)欲搏(48)人;而山上栖鹘(49),闻人声亦惊起,磔磔(50)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51)者,或曰此鹳鹤(52)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53),噌吰(54)如钟鼓(55)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56)山下皆石穴罅(57),不知其浅深(58),微波入焉(59),涵淡(60)澎湃(61)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62)口,有大石当中流(63),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64)吞吐,有窾坎(65)镗鞳(66)之声,与向(67)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68)焉(69)。
因笑谓迈曰:“汝识(69)之乎?噌吰者,周景王(71)之无射(72)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73)之歌钟(74)也。
古之人不余欺(75)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77)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77)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78)终(79)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80)能知;而渔工(81)水师(82)虽知而不能言(83)。
石钟山记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石钟山记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石钟山记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钟山记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钟山记宋代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讲义 第12课《石钟山记》(解析版)
第12课 石钟山记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落实文中的文言字词,顺畅翻译课文 结合背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主题。
【作者简介】千古第一文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
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象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
苏轼亦善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北宋四大家”;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世称苏东坡、苏仙,“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探寻背景】苏轼一生饱受政治磨难。
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目标导航知识精讲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
12《石钟山记》(共与情感:《石钟山记》(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
近
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石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
钟
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
山
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
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
山相得益彰。
走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
近
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教材中的考点:游记中的理趣和情趣
12.石钟山记
王安石
《石钟山记》
-----游记中的理趣和情感
《石钟山记》中的理趣
壹 知人论世
了解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山人。北 宋文学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与辛弃疾齐名称“苏辛” , 开创豪放派词风;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苏东坡全集》。
思考:试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 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 闻人声亦惊起,磔zhé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 此鹳g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如钟鼓 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 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之声,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之乎?噌吰者, 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知识点
一、解释加点词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 风鼓( 激荡,掀动 )浪,水石相搏( 击,拍 ),声如洪钟( 大钟 )。是 说( 这种说法 )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置水中,虽( 即使 )大风 浪不能鸣( 使……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清脆悠扬 ),桴止响腾 (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 慢慢地 )歇。自 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 更加 )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 在皆是( 这样 )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答案: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何哉?
答案: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 是为什么呢?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答案: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臆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 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得不详细。
②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七年六月丁丑(这里指农历六月初九 ),余自齐 安舟行适( 往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饶 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 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余固( 本来 ) 笑而不信也。至暮夜( 晚上 )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 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 阴森的样子 )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鸟鸣声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内心惊恐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 吰( 形容钟鼓的声音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10《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4.焉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5.余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②余尤疑之(我,代词)6.得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7.搏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三)使动用法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此鹳鹤也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⑤此世所以不传也(二)省略句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②磔磔(于)云霄间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三)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四)定语后置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五)介词结构后置①得双石于潭上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③而大声发于水上六、一词多义: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此)4、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因笑谓迈曰(于是)七、重点词义:1、水石相搏(击、拍)2、桴止响腾(传播)3、余尤疑之(更加)4、所在皆是也(这样)5、适临汝(往)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寓意/主旨】《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10《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4.焉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5.余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②余尤疑之(我,代词)6.得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7.搏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三)使动用法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此鹳鹤也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⑤此世所以不传也(二)省略句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②磔磔(于)云霄间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三)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四)定语后置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五)介词结构后置①得双石于潭上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③而大声发于水上六、一词多义: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此)4、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因笑谓迈曰(于是)七、重点词义:1、水石相搏(击、拍)2、桴止响腾(传播)3、余尤疑之(更加)4、所在皆是也(这样)5、适临汝(往)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寓意/主旨】《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石钟山记关于实践的作文
石钟山记关于实践的作文
《实践出真知——从石钟山记说开去》
嘿呀,大家都知道那个《石钟山记》吧,它可真的是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啦!
就说我那次买西瓜的事儿吧。
那天,我特别想吃西瓜,就跑到水果摊前。
看着那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我有点犯难了,不知道该挑哪个好。
这时候老板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说这个甜那个好的。
我心想,光听他说可不行,我得自己实践实践。
我就开始拍拍这个,听听声音,又拍拍那个。
嘿,还真不一样呢!有的声音闷闷的,有的声音脆脆的。
我想起以前别人说声音清脆的可能会更甜,于是我就专挑那些声音听起来脆脆的西瓜。
回到家,切开一看,哇,果然很甜呢!这要是我光听老板说,随便拿一个,说不定就拿了个不甜的。
通过这次买西瓜的经历,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就像《石钟山记》里说的那样,很多事情啊,真的得自己去尝试、去实践,才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啊,以后不管遇到啥事儿,咱都不能光听别人说,得自己去动手、去体验,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呀!哈哈,实践可真是太重要啦!
怎么样,我的这个买西瓜的故事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这可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呢,真的让我对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呀!。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石钟山记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读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转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其长子苏迈赴饶州德兴任县尉,途径湖口,游石钟山,写下了这篇游记。
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进行探究,提出了不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观点。
作者不人云亦云、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文章分为三段。
第一段对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
郦道元认为得名于“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由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自然推出“是说也,人常疑之”,即郦道元的说法常常遭到后人的怀疑,由此引出“后人”之一的李渤的说法。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中学语文论文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陈建本文主要谈谈《石钟山记》一文在对石钟山的命名的考查时,苏轼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所以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和其他表现听觉的词。
汉语的拟声词自古就相当丰富,南北朝时文学理论家刘勰,对拟声词的作用的认识就非常之高,他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说到:“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故烁烁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早虫之韵。
”这是刘勰的关于拟声词的评价。
拟声词,也叫象声词、模声词、拟音词。
现代汉语中,拟声词是指模拟自然界客观存在物体的各种各样声音的一类词,包括人所发出的声音(除叹词外)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它的特点是以专门摹拟现实物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而自成系统,它的存在是以各种声音为基础的。
《诗经》使用拟声词的地方就有一百二十多处,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的诗篇有五十三篇之多,将近六分之一的比例。
然而其中尤以十五国风中数量里最多。
《诗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诗歌时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仔细听来有水声、虫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钟鼓之音等等,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神智。
可见《诗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的广泛,并且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石钟山记》一文中对石钟山的命名的考查时,苏轼就用了许多拟声词。
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带来了听觉的感官享受,水声、金铁之音、鸟鸣之音、钟鼓之音。
例如《石钟山记》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硿硿焉”,指硿然,即水激石声;硿硿即击金石声;钟硿硿焉,这里指硿硿地发出声响。
指用斧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
一下子把我们带入现场,似乎听到了撞击金石的声音。
苏轼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地点是“绝壁下”。
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
10《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石钟山记》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4.焉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5.余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②余尤疑之(我,代词)6.得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7.搏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③事不目见耳闻(目,亲眼;耳,亲耳)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三)使动用法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此鹳鹤也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⑤此世所以不传也(二)省略句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②磔磔(于)云霄间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三)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四)定语后置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五)介词结构后置①得双石于潭上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③而大声发于水上六、一词多义:1、而:扣而聆之(表顺接)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此)4、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因笑谓迈曰(于是)七、重点词义:1、水石相搏(击、拍)2、桴止响腾(传播)3、余尤疑之(更加)4、所在皆是也(这样)5、适临汝(往)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寓意/主旨】《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词法与句法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词法与句法知识点归纳词法: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之鸣。
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
名,命名。
例2.“枹止响腾”。
枹,用鼓槌敲击。
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
D.名词作状语:例1.:“目见耳闻”。
目,用目,耳,用耳。
例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介宾短语)”的意思,可以译为“乘舟”,但要注意,这样译并未准确表达“舟”作为状语的语法特点。
②古今异义:A.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象;今义,说明真实情况B.虽大风浪,虽,即使C.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就任D.将入港口,港口:河湾入口处E.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离地表较高的空间;天空里面F.余方心动欲还:心动:古义,心惊;今义,内心有所触动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例:心不在焉。
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例: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兼词,于之,在哪里。
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D.语气助词,啊,呀。
例:1于是余不叹焉。
2如乐作焉。
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
例:硿硿焉。
句法:①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者……也”式判断句)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把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
庄子,魏绛的谥号。
歌钟,古乐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声”。
但是,联系上下文和苏轼这时说话的口气来看,这个句子最好还是译成“刚才那水面上发出的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响起来时的那种乐器声音一样啊”。
②此所以不传也。
(“……也”式判断句)所以:复音虚词。
相当于“……的原因”。
传:流传,传布,传说。
单独看,这个句子就是“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
《石钟山记》文言现象
《石钟山记》文言现象《石钟山记》文言现象一、通假字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叩,敲击.⑶至莫夜月明:莫=暮,晚上.⑷汝识之乎:识=志,记住二、古今异义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往,到。
今:适合,舒服。
2、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
今:天空中。
3、自以为得其实古:两个词连用。
其,那,指示代词。
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一个词。
义为“实质上”。
三、词类活用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四、一词多义自自以为得之矣(自己。
代词)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
介词)焉崆崆焉(相当于“然”。
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搏水石相搏(击,打。
动词)森然欲搏人(抓,扑。
动词)莫至莫夜月明(通“暮”,名词)故莫能知(不。
否定性副词)得得双石于潭上(发现,找到。
动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
助动词)鼓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
名词)微风鼓浪(拍。
名词作动词)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
副词)始舍于其址(当初。
副词)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
代词)所在皆是也(这样。
代词)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
动词)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动词)五、特殊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使用拟声词的地方就有一百二十多处,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的诗篇有五十三篇之多,将近六分之一的比例。然而其中尤以十五国风中数量里最多。《诗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诗歌时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仔细听来有水声、虫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钟鼓之音等等,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神智。可见《诗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的广泛,并且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钟山记》一文对石钟山的命名的考查时,苏轼就用了许多拟声词。
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带来了听觉的感官享受,水声、金铁之音、鸟鸣之音、钟鼓之音。例如《石钟山记》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硿硿焉”,指硿然,即水激石声;硿硿即击金石声;钟硿硿焉,这里指硿硿地发出声响。指用斧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一下子把我们带入现场,似乎听到了撞击金石的声音。
而接下来苏轼用“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的“噌吰”来形容钟鼓声,这种用法也不是苏轼的开创,汉朝司马相如在《长门赋》中写的:“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但也没有止于苏轼。清代赵翼在他的《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中写到:“噌吰无射钟,嘹喨蕤宾铁。”清代黄景仁《退潭舟夜雷雨》诗曰:“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接着苏轼又写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周景王,东周第十二代君王。据《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四年(前521)铸成无射钟。无射,本为音律名,我国古代十二音律之一,因其钟之声合乎无射的音律,故名。此钟霸气,敲起来声势惊人,雄厚优美。“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魏庄子,名绛,晋国大夫,卒谥庄子。据《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给魏绛。歌钟,即编钟,十六枚为一肆,即一套,依音调高低编排,悬在一个架上,用以演奏乐曲。引经据典,肯定此二者皆为钟声。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 作者:
———————————————————————————————— 日期: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中学语文论文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 陈 建
本文主要谈谈《石钟山记》一文在对石钟山的命名的考查时,苏轼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所以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和其他表现听觉的词。
至此苏轼通过这些拟声词的描述,写实地考察石钟山的情景,把实地考查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来由展现了出来。终于弄明白了山名石钟的真相,为下文转入议论、阐发主题铺垫。而我们读到此耳际似乎仍然还有金铁之音、鸟鸣之音、钟鼓之音。
可以说《诗经》中的善于运用拟声词,对苏轼,对后来的文学家们都有着一定的影响,看看它写水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音guō,)。(《卫风·硕人》)施罟嚄嚄,鳣鲔发发(音bō)。(《卫风·硕人》)二之日凿水冲冲(音chōng),三之日纳于凌阴。(《豳风·七月》)写钟鼓等乐器之音:简兮简兮,方将万舞。(《邶风·简兮》简:即简简,鼓声;一说,和大貌。)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邶风·击鼓》)伐鼓渊渊,振旅阗阗。(《小雅·采芑》)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小雅·钟鼓》)鼓钟喈喈,鼓瑟湝湝。(《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小雅·鼓钟》)聎鼓渊渊,嘒嘒管声。(《商颂·那》)再看《诗经》对玉器、金铁之音的描写:将翱将翔,佩玉将将。(《郑风·有女同车》)约軝(音qí)错衡,八鸾玱玱。(《小雅·采芑》)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小雅·庭燎》)君子至上,鸾声将将。(《小雅·庭燎》)八鸾鸧鸧(音qiáng),以假以享。(商颂·烈祖))其旗淠淠(音pèi),鸾声嘒嘒。(《商颂·采菽》)如此丰富的拟声词,带给人无限的感官享受。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神智。
汉语的拟声词自古就相当丰富,南北朝时文学理论家刘勰,对拟声词的作用的认识就非常之高,他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说到:“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烁烁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早虫之韵。”这是刘勰的关于拟声词的评价。
苏轼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地点是“绝壁下”。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磔磔”拟声词,它有多个意思:爆竹声,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元旦上·燃爆竹》写到“颍滨《除日》诗云:‘楚人重岁时,爆竹鸣磔磔。’”棋子声,宋代黄机《传言玉女·次岳总干韵》词:“纹楸玉子,磔磔敲春昼。”琴声。,苏轼《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鸟鸣声,宋代陆游《露坐》诗:“磔磔禽移树,芒芒月堕空。”清代黄景仁《鹊踏枝·鹧鸪》词:“只许隔花啼磔磔,啼时又惹天如墨。”很显然《石钟山记》一文用的是鸟鸣声,“磔磔”这一拟声词,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鹳鹤的声音,渲染了绝壁下的阴森恐怖,写出了苏轼在探明石钟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