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剖析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管道布置与定位的设计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管道布置与定位的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f821d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管道布置与定位的设计要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多样化的管线需求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管理能力而建设的一种地下综合通道工程。
管道布置与定位是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地下管道布置、管道定位、管道间距和管道分区等方面论述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对管道布置与定位的设计要求。
1. 地下管道布置地下管道布置是指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如何合理布置各种管道。
首先,根据不同管道的功能和作用,分别确定各个管道的布置位置。
例如,自来水管道应优先布置在居民区,电缆管道应优先布置在商业区等。
其次,要充分考虑地下管道与地铁、地下车库等地下结构的相互关系,避免冲突和干扰。
最后,要考虑管道的交通便利性,尽量减少管道的弯曲和转角,提高管道的通行能力。
2. 管道定位管道定位是指确定管道在综合管廊中具体的位置和方向。
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管道的定位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尽量减少管道的交叉,避免不同管道之间的干扰和冲突。
其次,要根据不同管道的特点确定其最佳的定位深度,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考虑管道的维护和检修便利性,合理设置进出口和检修口,方便对管道进行维护和修理。
3. 管道间距管道间距是指同一条综合管廊中不同管道之间的距离。
合理的管道间距设计有助于减少管道之间的干扰和冲突,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管道间距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根据管道的直径、材质和功能等特点确定合适的管道间距。
一般来说,大直径、重要功能的管道间距可以相对大一些。
其次,要考虑管道的维护和检修便利性,合理设置间距,方便对管道进行维护和修理。
4. 管道分区管道分区是指根据城市综合管廊的不同功能,将管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合理的管道分区设计有助于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管道分区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根据管道的功能和特点确定合适的分区方式和范围。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93cf4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b.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要求一、引言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项目,旨在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城市地下的各类管线设施。
本文将就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技术规范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详细阐述与说明。
二、设计要求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管线需求、地质条件等因素,确保管廊的功能完备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管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3. 设计方案应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减少地面管线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4. 管廊的布局应科学合理,满足运维人员的工作需求,并且方便进行日常的巡检和维护。
5.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管廊的通风与排烟,保证室内空气的良好质量。
三、结构设计要求1. 城市综合管廊的结构应具备防水、抗震、耐久等功能,确保施工后长期稳定运营。
2. 结构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不影响城市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
3. 管廊的防水层和隔音层的设计要求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并进行适当的保护,以防止日常使用中的损坏。
4. 管廊内的支撑、通风和照明设施应科学合理,确保施工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
5. 管廊的入口和出口应设有防火门和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人员。
四、施工要求1. 管廊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土质勘测和地下管线的调查,以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现场监测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施工完工后,应进行验收和质量评估,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完善。
五、管理要求1.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廊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2. 管廊的运营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运维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设计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6439d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1.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设计要求在城市建设中,综合管廊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集成了各种公用管线的地下空间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地下空间错综复杂的问题。
为确保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并明确其中的设计要求。
一、综合管廊工程的基本概述在设计综合管廊工程时,需首先了解其基本概述。
综合管廊工程通常包括的内容有: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通信系统、燃气系统等。
设计时需要对每个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
二、设计要求之市政排水系统在设计综合管廊工程的市政排水系统时,需要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1. 排水管网的合理布局:将雨水排水系统与污水排水系统分开设计,并进行合理布局,以保证排水效率和便捷性。
2. 排水系统的容量计算:准确计算各个区域的水量,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排水能力。
3. 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根据地下环境、土壤特性以及所排放的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施工。
三、设计要求之供电系统在设计综合管廊工程的供电系统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确保供电系统具备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以满足综合管廊工程各个系统的用电需求。
2. 电缆布置与保护:合理布置电缆线路,避免干扰和互相干扰。
同时,在保护方面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3. 供电设备的选用:根据电气负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电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四、设计要求之供气系统在设计综合管廊工程的供气系统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供气管道的布置:合理布置供气管道,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气体需求,并且便于维护和管理。
2. 气体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供气管道的气体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气体泄漏和火灾等事故发生。
3. 气体压力和流量: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气体压力和流量,并在设计时考虑峰值负荷和稳定负荷的需求。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https://img.taocdn.com/s3/m/5b815912cf84b9d528ea7af6.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强制标准2008-06-1103:41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通知根居国家计委《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2]第490号文附件二)的要求,由我部组织制订的《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89-98,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我部负责管理,由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年12月7日目录1总则2地下敷设一般规定直埋敷设综合管沟敷设3架空敷设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内容1总则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合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问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地下敷设一般规定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室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e9e03b941ea76e58fa04d6.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总则1.0.1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2.1 一般规定2.1.1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2.1.3.1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 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3.4 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7971d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d.png)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的应用现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的发展历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的未来展望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管线设计的智能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环保:注重环保理念,采用低碳、节能的技术和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标准化:制定更加完善的综合管线设计规范,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发展。 集成化:将多种专业管线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设计,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综合管线设计的原则
确保安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线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确保管线在使用 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经济合理:设计时应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尽可能降低管线的建设和维护 成本。
协调统一: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线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确保各管线之间相 互配合、协调工作。
灵活可变:设计时应考虑管线的可变性,以便在未来的建设和改造中能够 方便地进行调整和修改。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的前景展望
智能化技术的应 用:随着科技的 进步,智能化技 术将在综合管线 设计规范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提高设计效 率和精度。
绿色环保理念: 随着社会对环保 的重视,综合管 线设计规范将更 加注重绿色环保 理念,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标准化和模块化: 未来综合管线设 计规范将更加注 重标准化和模块 化,提高设计效 率,降低成本。
管线的分类与定义
管线的分类:根据用途、材质、压力等级等因素对管线进行分类。
管线的定义:管线是指将液体、气体等介质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 个地方的结构物,包括管道、管束、管组等。
管线的功能:输送介质、支撑结构、保护设施等。
管线的标准: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领域,管线有不同的标准和规范,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是其中之一。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0afbe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城市综合管廊是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设施,通过将各类管线集中在同一通道内,提供了更加高效、节约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为了确保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布置具有规范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布置规范的一些要求。
一、工程设计与布置原则1. 综合利用原则: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类管线的需求,在确保相互协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2.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表荷载等因素,确保管廊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 灵活性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管线的新增、改造等需求,并预留适当的空间和通道,以便进行后期维护和更新。
二、工程设计要求1. 设计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环境、地质和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管廊尺寸:根据管道的类型和数量,确定管廊的宽度、高度和通道数量,并确保足够的空间用于维护和检修作业。
3. 管廊布局:根据不同管道的特点和功能,合理布置管廊内的管线,确保各类管道之间的安全距离。
4. 排水系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管廊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管道,以及防汛设施的设置。
5. 通风系统设计:在管廊内部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管廊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减轻管廊内的温度和湿度。
三、工程布置要求1. 空间布置:按照设计方案,合理安排各类管道的布置,确保管廊内的管线减少交叉干扰,方便维护和管理。
2. 安全出口: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标志标识:在管廊内设置清晰的标志标识,包括通道编号、管道种类、维护联系方式等,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4. 视觉美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管廊的外观美观性,可以使用艺术装饰、绿化覆盖等方式,使管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工程施工与验收1. 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城市管线综合设计探讨
![城市管线综合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df1bef0c8d376eeaeaa31d4.png)
第3 9卷 第 1 7期 2 0 1 3年 6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 CHI T EC T URE
Vo 1 . 3 9 No . 1 7
J u n . 2 0 1 3
・7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1 7 — 0 0 0 7 — 0 2
关键词 : 管位 布置 , 竖 向设计 , 预 留过路 管
中图分类号 : T U 9 9 0 . 3 文献标 识码 : A
随着城市的发展 , 在城市道路 下敷设地下 管线 的种 类越来 越 因此 , 并非每条路上或全线都有 , 因此 , 通 常布置在 外侧 。对 于新 多, 受道路地下 空间的限制 , 各种平面管位 冲突 , 高程上 相互交 叉 规划 的城市 , 通常还 会 预留一定 的 管位 , 为 以后 不 可预见 的情 况
城 市 管 线 综 合 设 计 探 讨
霍 立 娜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 天津 3 0 0 0 7 4 )
摘
要: 结合工程实际 , 对管线综合规; t l J S D 实施 中如何合理 的进行管线 管位 布置 、 管线 竖向设计 、 预 留过 路通道 等进行 了探讨 , 以
搞好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工作 , 促进城 市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65de0bb4daa58da0114a6f.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综合管沟敷设的一般规定1 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1)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2)不易开挖路面的路段。
(3)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4)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
(5)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6)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2 综合管沟内衣敷设电信电缆管线、低压配电电缆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
3 综合管沟内相互无干扰的工程管线可设置在管沟的同一个小室;相互有干扰的工程管线应分别设在关沟的不同小室。
电信电缆管线与高压输电电缆管线必须分开设置;给水管线与排水管线可在综合管沟一侧布置、排水管线应布置在综合管沟的底部。
4 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的辐射,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面,其覆土深度应根据道路施工、行车荷载和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敷设工程管线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其埋设深度应根据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我国是于1958年首先在北京敷设了综合管沟。
许多国家对综合管沟的设置原则作了一些规定:一、俄罗斯在下列情况下,敷设综合管沟:1.在拥有大量现状或规划地下管线的干道下面。
2.在改建地下工程设施很发达的城市干下面;3.需同时埋设给水管线、供热管线及大量电力电缆情况下;4.在没有余地专供埋设管线,特别是铺在刚性基础的干道下面时;5.在干道同铁路的交叉处。
二、日本在交通显著拥挤的道路上,地下管线施工将对道路交通产生严重干扰时,由建设部门指定建设综合管沟。
综合管沟建设可结合道路改造(按城市规划道路拓宽等)或地下铁路建设,城市高速路等大规模工程建设同时进行,近年来特别是京都内直属国道上不仅配合上述工程修建综合管沟,而且还单独修建综合管沟。
国外部分综合管沟断面图,见图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管道布线与管线敷设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管道布线与管线敷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20c6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3.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管道布线与管线敷设标准管道布线和管线敷设是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管道布线和管线敷设的质量和效果,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关于管道布线和管线敷设的标准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一、管道布线标准要求管道布线是指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进行管道系统的合理布置和设计。
根据技术规范,管道布线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管道安全布置。
根据不同管道的性质和用途,合理确定管道的布置位置,保证管道在城市综合管廊内的安全运行。
同时,应考虑到管道的防腐保温等要求。
2.管道布局合理。
要根据城市综合管廊的实际情况,结合管道系统的布置要求,合理安排管道的走向和分支,确保管道系统的全面连接和高效运行。
3.管道布线图的编制。
在进行管道布线设计前,应编制管道布线图。
图纸中需要清晰标注管道的走向、材质、直径等信息,并与其他管道系统进行协调。
4.管道布线的方案评估。
根据管道布线图,对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对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施工难度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管道布线方案。
二、管线敷设标准要求管线敷设是指将管道逐段敷设到预定位置并与其他管道系统连接的过程。
根据技术规范,管线敷设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管线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管线敷设前,需要对敷设区域进行勘察,包括地下管线、地质情况等的检测,确保敷设过程的顺利进行。
2.管线敷设的施工工艺。
根据具体管道材料和敷设长度,选择合适的敷设工艺和设备,确保管线敷设的稳定和质量。
3.管线敷设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管线敷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的沟槽开挖、填土、回填等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4.管线敷设后的检测与验收。
在管线敷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验收工作,包括对管道质量、敷设质量以及与其他管道系统的连接情况进行检验,确保敷设的合格性。
(完整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完整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f99b5566f1aff00bfd51e1d.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总则1.0.1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2.1一般规定2.1.1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2.1.3.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3.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62ccc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一、概述城市综合管廊是指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矛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而设计和建造的一种基础设施工程。
它通过将各类城市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等)集中布置于地下管廊中,使得城市管线的建设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二、设计原则1.综合性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应考虑各类管线需求,确保综合管廊能够容纳并运行各类管线设备。
2.安全性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在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管廊及其周围环境安全可靠。
3.可持续性原则:综合管廊的设计应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在设计综合管廊之前,应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明确所需容纳的各类管线及其布置要求。
2.管廊布置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管廊布置方案,包括各类管道的位置、布线方式以及布置深度等。
3.管廊尺寸设计:根据待容纳的管线尺寸和数量,设计出合适的管廊截面尺寸,满足管线的布置要求。
4.进出口设计:根据需要进出综合管廊的设备和人员,设计管廊的进出口位置和规模,保证进出管廊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5.防水、防火设计:对综合管廊进行防水、防火设计,确保管廊在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6.通风、排烟设计:设计合理的通风、排烟系统,保证综合管廊内空气的畅通和烟气的排放。
7.监控、管理系统设计:设计综合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对管廊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设计要求1.结构设计要求: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载管线设备和运行负荷的要求,确保其抗震、抗风、抗冻等性能良好。
2.材料选用要求:综合管廊的材料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材料的抗腐蚀、防水、防火等性能。
3.施工要求:综合管廊的施工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包括管道埋设、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4.运行管理要求: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确保管廊设备和管线的正常运行。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f71f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c.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一、引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是指对城市内各类地下管线进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电、供热、污水处理、通信网络等方面,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规范旨在制定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一般要求和规范,以确保城市工程管线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确定各类管线的布局,确保供应和服务的有效覆盖。
2. 安全运营:确保各类管线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安全规范,最大程度地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环境友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取合适的技术和措施,降低管线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资源优化:合理利用和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支持。
三、规划原则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将各类管线纳入综合规划范畴,便于全面统筹、协调布局和随需调整。
2. 适应性原则: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现有管线设施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合适的管线布局和容量规划。
3. 安全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和建设标准,确保管线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可靠。
4. 环境友好原则:在管线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降低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经济可行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四、规划内容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城市发展分析: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化趋势,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2. 管线布局规划:根据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确定各类管线的布局,包括主干线路和支线路的位置。
3. 管线容量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预测,确定各类管线的容量规划,确保供应和服务的有效覆盖。
4. 管线安全设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要求,对各类管线进行安全设计和管理,确保运营的安全可靠。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29d9bfaf1ffc4ffe47ace3.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总则1.0.1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2.1 一般规定2.1.1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2.1.3.1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 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3.4 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5b0c5d10242a8956bece4c3.png)
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探讨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对指导下一阶段各种管线详细设计工作有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的工程管线种类很多,主要有输水配水管道、雨污水排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热力管道、煤气管道以及其他管道等。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在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路由位置、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和地下综合管线的竖向控制等。
从经济技术的角度出发,大多数工程地下管线都采用直埋方式。
本文结合成都市天府新区工程实际,对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设计时如何布置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横断路由位置、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和对地下综合管线的竖向控制等提出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1.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工程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主要遵循《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各种管线专项规划及道路规划进行管线布置。
一般来说,由于城市道路交错复杂,为便有序的城市管理,大多数城市总体规划或市政设施管理技术指南中,会对道路不同方向上的管线位置作了相应的规定,以保证综合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成都市天府新区的各种地下综合管线的水平排序规定是以距建筑物远近决定,即各种管线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远及近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给水配水管、煤气管、雨水管、污水管、给水输水管,并严格执行“将地下管线布置于车行道范围以外”的要求;同时各种地下综合管线在道路布置方向上也作了具体规定,即污水管、通信管、燃气管位于道路东侧,雨水管、给水管、电力管位于道路西侧。
这两条规定为天府新区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后期城市管理提供了便利。
道路横断面形式对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有着直接影响,不同的道路横断面形式,综合管线横断面布置也不尽相同。
对于天府新区综合管线横断面设计,一般雨水和污水管线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其余管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绿联盟化带下。
一些区域性或市域性重要管线应尽量安排分开在道路两侧,以避免两种或以上的这类管线因靠得太近,当其中一条出现问题时,对其他区域性或市域性重要管线产生影响和危害而引发更大的事故。
管线综合规范
![管线综合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15b91b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7.png)
管线综合规范篇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更新时间:2004-8-301 总则1.0.1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2.1 一般规定2.1.1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2.1.3.1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 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c7db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0.png)
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综合管线设计规范是指为了确保综合管线建设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运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范。
下面是一份关于综合管线设计规范的大致内容:一、设计基本原则1. 安全可靠:综合管线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保证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经济合理:综合管线设计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考虑,合理控制投资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环保可持续:综合管线设计应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二、设计范围和对象1. 综合管线设计包括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种管线系统的设计。
2. 设计对象包括城市建设、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等综合管线系统。
三、设计要求1. 管线布局:综合管线布局应合理,避免相互干扰和冲突。
2. 管线直径:管线直径应根据设计流量和运行压力确定,确保输送能力和安全性。
3. 材料选用:管线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特性。
4. 安全设施:综合管线设计应考虑安全设施的设置,包括阀门、消防设备、泄漏检测装置等。
5. 排水设计:综合管线排水设计应满足雨水和污水的排放要求,防止积水和污染。
6. 电力设计:综合管线电力设计应满足供电要求,确保安全可靠的供电。
7. 通信设计:综合管线通信设计应满足通信需求,包括电信、宽带网络等。
8. 燃气设计:综合管线燃气设计应符合燃气供应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四、设计流程1. 初步设计:进行勘测和数据收集,确定管线布局和参数。
2. 详细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结果,进行各个管线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管径计算、材料确定等。
3. 结构设计:综合管线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和建筑结构特点,进行结构设计和管线位置调整。
4. 施工图设计: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工艺和材料需求。
5. 施工监督:对综合管线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6. 竣工验收:对综合管线的竣工情况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关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点与难点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点与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df26e46294dd88d0d26b19.png)
关于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点与难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下市政管线数量的不断增加,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做好这样一个庞大而繁琐的系统性工程,充分发挥其在市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需要不断的探索创新。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要点一、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原则及内容1、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原则在满足各种管线最小水平净距的前提下,使管线尽量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避开机动车道以避免车辆荷载对管线造成破坏。
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应与项目进展情况相匹配,力求做到“同步设计”。
建设项目立项后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提前介入,开展相关设计工作,设计成果必须在施工图设计时编制完成。
从事市政管线综合设计的人员必须熟悉法律、法规、规范、规程以及专业工程管线的特殊要求,使管线综合设计做到有据可依。
进行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发生矛盾时,应该遵循: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考虑远期发展,并与各专业管线单位的专项规划相符。
2、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的内容编制市政工程管线综合的目的是在城市道路有限断面上对各类工程管线进行综合安排,统筹布局,避免各工程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的互相冲突与干扰,其主要设计内容: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间距与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市政管线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管线与市政景观的关系。
二、当前管线综合设计、施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管线无统一管理单位,管线施工管理法规执行不严格。
”拉链”路现象的产生是当前管线综合设计及施工管理不完善的表现形式之一,市政道路作为各管线的载体,合理布置管线成为市政道路设计及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充分调查研究后,根据近期和远期需求进行的合理布置才能避免”拉链”路的产生。
管线综合设计
![管线综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6244dd7f1922791688e87b.png)
1.1管线综合设计意义和实施细则1.1.1 管线综合设计意义一个好的管线综合可以合理地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与其相关建、构筑物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为各工程管线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尤其在一个新规划区,城市管线工程种类很多,各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管线综合能解决各种管线在空间安排上,在建设时间上配合的矛盾。
1.1.2 设计实施细则(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城市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城市工程管线均为地下敷设,为使城市环境美观以及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同时也是为保证城市设施及人身安全的需要。
(4)结合城市道路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5)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
(6)管道带的布置与道路红线平行,同一管线不自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7)减少管线与铁路、道路河流及其他干管的交叉,当管线与铁路成道交叉时应为正交,在困难情况下,其交叉不宜小于45°。
(8)工程管线受道路宽度、道路断面以及现状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垂直距离的规范要求时,调整规划道路断面或宽度。
(9)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10)整个规划区的道路管线位置排列应具有一定规律性。
(11)在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12)特殊需求时工程管线可采用综合管沟敷设。
(13)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通讯电缆、给水输水、燃气输气、雨污水排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
(14)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
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
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爆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252f104376baf1ffc4faddf.png)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总则1.0.1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2.1一般规定2.1.1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2.1.3.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3.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总则
1.0.1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
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的规定。
2地下敷设
2.1 —般规定
2.1.1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2.13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
3.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
3.3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
3.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2.1.4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叉口处交叉。
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2.1.4.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2.1.4.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2.1.4.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2.1.4.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2.2 直埋敷设
221 严寒或寒冷地区给水、排水、燃气等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
覆土深度;热力、电信、电力电缆等工程管线以及严寒或寒冷地区以外的地区的工程
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面承受荷载的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 2.2.1的规定。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 表2.2.1
注:10kv以上直埋电力电缆管线的覆土深度不应小于 1.0m
2.2.2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电信电缆、给水输水、燃气输气、污雨水排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
2.2.3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
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
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
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224 工程管线在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和埋设深度确定,其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
当燃气管线可在建筑物两侧中任一侧引入均满足要求时,燃气管线应布置在管线较少的一侧。
2.2.5 沿城市道路规划的工程管线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其主干线应靠近分支管线
多的一侧,工程管线不易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30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线和燃气配气管线;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
2.2.6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直埋敷设。
2.2.7沿铁路、公路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铁路、公路线路平行。
当工程管线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布置;受条件限制,可倾斜交叉布置,其最小交叉交易大于30o。
2.2.8河底敷设的工程管线应选择在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按不妨碍河道的整治和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
当在河道下面敷设工程管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2.8.1在一至五级航道下面敷设,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2m以下;
2.2.8.2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应在河底设计高程1m以下;
2.2.8.3当在灌溉渠道下面敷设,应在渠底设计高程0.5m以下。
2.2.9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 2.2.9的规定。
当
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
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表229
注:*见表3.0.9。
2.2.10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并折算成水平净距后与表2.2.9的数值比较,采用其较大值。
L=(H-h)/tgb +a/2 ( 2.2.10)
式中L---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m);
H---管线敷设深度(m);
h---建(构)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m);
a---开挖管沟宽度(m);
b---土壤内摩擦角(° )。
2.2.11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力管线、热力管
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2.2.12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 2.2.12的规定。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表2.2.12
注:大于35KV直埋电力电缆与热力管线最小垂直净距应为 1.00m。
2.3 综合管沟敷设
2.3.1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
2.3.1.1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231.2不易开挖路面的路段。
231.3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231.4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
2.3.1.5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2.3.1.6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2.3.2综合管沟内衣敷设电信电缆管线、低压配电电缆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
2.3.3综合管沟内相互无干扰的工程管线可设置在管沟的同一个小室;相互有干扰
的工程管线应分别设在关沟的不同小室。
电信电缆管线与高压输电电缆管线必须分开设置;给水管线与排水管线可在综合管沟一侧布置、排水管线应布置在综合管沟的底部。
2.3.4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的辐射,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下面,其覆土深度应根据道
路施工、行车荷载和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敷设工程管线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其埋设深度应根据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的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3架空敷设
3.0.1城市规划区内沿围墙、河堤、建(构)筑物墙壁等不影响城市景观地段架空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工程管线通过地段的城市详细规划相结合。
3.0.2 沿城市道路架空敷设的工程管线,其位置应根据规划道路的横断面确定,并应保障交通畅通、居民的安全以及工程管线的正常运行
3.0.3架空线线杆宜设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不大于1m的位置;有分车带的道路,架空线线杆宜布置在分车带内。
3.0.4电力架空杆线与电信架空杆线宜分别架设在道路两侧,且与同类地下电缆位于同侧。
3.0.5 同一性质的工程管线宜合杆架设。
3.0.6 架空热力管线不应与架空输电线、电气化铁路的馈电线交叉敷设。
当必须交
叉时,应米取保护措施。
3.0.7工程管线跨越河流时,宜采用管道桥或利用交通桥梁进行架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0.7.1可燃、易燃工程管线不宜利用交通桥梁跨越河流。
3.0.7.2工程管线利用桥梁跨越河流时,其规划设计应与桥梁设计相结合。
3.0.8架空管线与建(构)筑物等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 3.0.8的规定。
3.0.9 架空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 3.0.9的规定。
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表3.0.8
架空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表3.0.9
注:横跨道路或与无轨电车馈电线平行的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m
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不可的正面用词采用“必须”。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