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合集下载

实验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名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器材:50mL烧杯(2个)、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药匙、胶头滴管、漏斗、滤纸(与漏斗配套) 、铁架台(附大小合适的铁圈)、蒸馏水(盛在烧杯中,贴标签)、粗盐、酒精灯、蒸发皿、试管架、废液缸(贴有标签)、试管刷、抹布、火柴、坩埚钳、石棉网实验步骤:(一)溶解1、用量筒量取10毫升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2、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倒入上述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二)过滤1、折叠滤纸。

2、用适量水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3、安装过滤装置。

4、过滤。

(三)蒸发1、安装蒸发装置。

2、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4、洗涤并整理仪器。

实验说明:1、用剩的粗盐倒入指定容器中。

2、注意安全。

评定细则(一)溶解序号评定细则1天平调零、调平2在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两张大小相同的纸3正确将游码调至2刻度4向左盘缓慢加粗盐至天平平衡,再倒入烧杯5打开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6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7倾倒至接近刻度8用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至刻度9将量好的水倒入装有粗盐的烧杯,搅拌10 整理仪器说明:1、倾倒液体超过规定量,可以重做一次。

2、读取液体体积数,误差为+0.2毫升。

(二)过滤序号评定细则1正确折叠滤纸,并放在漏斗上2用适量水将滤纸润湿3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4把过滤器放在铁圈上5调节高度6漏斗下端紧靠烧瓶内壁7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8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9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0整理仪器(三)蒸发序号评定细则1将酒精灯放在铁圈下方。

2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

3调节高度。

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5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6蒸发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7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正确熄灭酒精灯。

8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9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10 收拾整理仪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与反思)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滤、蒸发、结晶等实验操作技能的综合学习。

学生对于亲自动手做实验、探究实验等非常感兴趣,但要注意的就是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往往只动手做实验,而对于归纳总结出实验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等较困难,所以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参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物品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每件物品。

(2)感受化学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教具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等,【导入新课】在课题1中我们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步骤,现在,让我们走进实验室来亲身体验一下粗盐提纯的步骤。

请同学们按教材P87~P88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与实验。

让学生讨论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归纳所需要仪器及实验步骤?过滤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蒸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课件展示】【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教材P88 [问题与交流]【交流回答】1. 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因为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2. 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性、结晶性,这样提纯的盐不是纯净物,里面含有MgCl2或CaCl2 杂质。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骤的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等技能,知道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注意事项。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基础实验。

实验目的旨在引导同学们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学习蒸发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操作技能,提升科学素养。

【夯实基础】1.实验仪器:酒精灯、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2.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3.实验步骤:(1)溶解:用量筒量取约10 mL水倒入烧杯中。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余的粗盐。

注意事项:①粗盐具有吸湿性,为防止天平的托盘受污染,因此在称量时必须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或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

②量取l0mL蒸馏水,应选用10mL规格的量筒,溶解时选用50mL 规格的烧杯。

(2)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注意事项:①过滤时必须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②过滤时,先让上层澄清液体过滤,然后再将混有大量沉淀的液体倒入漏斗,并用蒸馏水将烧杯洗净,洗涤液必须倒入漏斗中洗涤滤渣,最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滤渣2~3次。

③如果两次过滤仍然浑浊,应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经改正后再次过滤。

(3)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注意事项:①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②不要立即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4)计算产率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食盐转移到滤纸上,称量其质量,把称量后的食盐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然后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的产率=精盐的质量溶解粗盐的质量×100%。

【实战演练】1.(2019·江苏·苏州)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解析: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A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操作错误;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B图所示操作错误;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图所示操作正确;蒸发操作应在蒸发皿中进行,D图所示操作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 pH 为 7(除去步骤③、④中过量的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⑦蒸发水分,得到精制盐。 注意:BaCl2 在 Na2CO3 之前加入,让 Na2CO3 既除 CaCl2 又除多余的 BaCl2, 以防引入新杂质。
易错点:①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②提纯: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提纯后必须恢复到原状且不能引入新杂 质,具体要求是:不增、不减、简便、安全、试剂易得、效果最好。 易混点:经溶解、过滤后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然后蒸发 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而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如 Ca2+、Mg2+、SO24-等)无 法分离,因而得到的食盐不属于纯净物。
A 食盐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FeCl2 溶液 CuCl2
Fe
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
C CaCl2 溶液 HCl
D
N2
O2
Ca(OH)2 Cu
加入过量 Ca(OH)2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Cu 粉
5.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多加水,让精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 4 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实验活动 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除去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的 CaCl2、MgCl2、Na2SO4 的步骤 ①将除去不溶性杂质后的盐进行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 SO24-; ③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Mg2+; ④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 Ca2+(同时除去步骤②中过量的氯化钡); ⑤过滤;
10.经溶解、过滤后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而其中的可溶 性杂质(如 Ca2+、Mg2+、SO24-等)如何除去?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除去 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宋心琦“粗盐提纯”是一个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新发布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推荐的必做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只相当于原来的“粗盐提纯”实验的前半部(可能和考虑到目前有些学校实验设备较差和学生实验操作熟练程度较低的实际情况有关)。

如果只要求除去难溶性杂质,而不要求得到纯“盐”,可以选择的体系很多,只要组合中同时包含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就可以入选,未必一定要用粗盐。

当实验条件具备时,我认为还是完成粗盐提纯实验的全过程为好,因为通过实验可以学到更多的化学。

原理简介:粗盐提纯实验的物质体系为同时混有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此处的杂质并非一定指废弃物,系针对纯粹氯化钠而言)的固体氯化钠。

实验目的在于依据氯化钠和杂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别使之分离并获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虽然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都以溶解度差别为依据,但是前者基于可溶和难溶;后者基于温度对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远低于粗盐中所含可溶性杂质(如钙、镁、钾、铁等的氯化物;硫酸盐及硝酸盐等)所体现的差别,二者并不相同。

为了简便实用,通常采用两次分离操作。

难溶性杂质的分离采用简单的过滤分离法方案[此外还有离心分离法、抽滤分离法、倾析(decantation)法、以及类似于化工厂常用的压滤法(filterpress)可供选择],易溶性杂质的分离则采用结晶分离法方案来完成。

第一次过滤除去的是粒径大于滤纸孔的难溶性杂质,而不是溶于水中的分子和离子(也包括能够穿过滤纸孔的胶体微粒)。

水并不是唯一可用的溶剂,对目标物质和杂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才是选择的依据。

第二次过滤是为了把滤液蒸发后得到的氯化钠晶体和残余的母液中分离出来。

结晶法分离基于在同一温度下,溶液中所含物质到达饱和浓度的先后次序的不同。

以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不同为依据的体系,只有少数的特例,其中以氯化钠最为典型。

当溶液中氯化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可溶性物质时,过程则更容易控制。

以至于工艺条件相当粗放的海水晒盐法已经成为海盐生产的主要途径。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引言粗盐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盐,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粗盐中常常会含有一些难溶性杂质,如沙子、泥土等。

这些杂质不仅会影响粗盐的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1. 水洗法水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粗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 - 搅拌粗盐和水,使杂质悬浮在水中; - 将悬浮液静置一段时间,使杂质沉淀; - 将悬浮液中的杂质倒掉,保留沉淀下来的粗盐;-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水中不再有明显的杂质。

2.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准备一个过滤器,如滤纸或滤网; - 将粗盐放入过滤器中; - 缓慢倒入清水,并让水从过滤器中流出; -水会将难溶性杂质带出过滤器,而保留下来的是相对纯净的粗盐。

3. 离心法离心法是一种通过离心作用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制备成悬浮液; - 将悬浮液放入离心管中; -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选择适当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 离心机的离心力会使杂质沉淀到离心管的底部; - 倒掉上层液体,保留底部的粗盐。

4. 煮沸法煮沸法是一种通过煮沸使难溶性杂质析出和沉淀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粗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 加热水至沸腾状态; - 沸腾过程会使水蒸发,导致溶解度下降,从而使难溶性杂质析出和沉淀; - 关闭火源,静置一段时间,使杂质完全沉淀; - 将上层清液倒掉,保留底部的粗盐。

结论通过水洗法、过滤法、离心法和煮沸法这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干净的容器和纯净水,以确保去除杂质的效果。

此外,使用不同的方法时,还应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和所需时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报告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报告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去除杂质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难溶性杂质,如石榴石、石英、矽、碳等。

去除这些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有研磨、重力分选、浸泡、过滤等。

三、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粗盐样品放入研磨器中,加入一小块研磨玻璃片,研磨20分钟。

2.将研磨后的盐样倒入均匀的水中,加热搅拌,使溶解度达到饱和。

3.将溶液静置,观察是否有沉淀物生成。

4.使用漏斗和滤纸装置进行过滤,将溶液过滤掉。

5.将过滤后的沉淀物用水洗涤,去除残留的盐分。

6.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得到净化后的盐样。

7.使用显微镜观察净化后的盐样,记录并分析观察结果。

8.重复上述步骤2-7,使用不同重力分选和过滤条件,比较不同条件对去除杂质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观察到使用研磨器对粗盐进行研磨后,溶液中产生了较多的沉淀物。

2.过滤沉淀物时,使用较小的滤纸孔径可以有效去除较大粒径的杂质。

3.样品经过多次重力分选和过滤,杂质含量减少,精制度得到提高。

五、实验讨论:1.实验中的研磨时间对杂质去除的效果有影响,长时间研磨可能导致部分盐晶体溶解。

2.温度对粗盐的溶解度也有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溶解度,增加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

3.研磨器的选择和操作方式也会影响杂质的去除效果,过于剧烈的研磨可能导致杂质重新附着在盐晶体表面,减少去除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掌握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实验中我们发现研磨、重力分选和过滤是较为有效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在实验中进行多次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制度。

七、实验建议:1.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杂质去除方法,如分级筛选、电磁分选等,探索更有效的去除方式。

2.对不同粗盐样品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不同杂质组成和含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杂质去除流程。

注:以上所述只是一份简单的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实际实验中可能还需要补充详细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粗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添加剂,其也源于大海中的海洋钠盐。

近年来,由于政府对海水盐度的管控,原料价值明显提高,但是其中也带有一些难溶性杂质。

一般来讲,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它们会严重影响食盐的质量和口感。

因此,控制和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是目前粗盐加工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粉碎法、筛选法、离心法、溶解法和浓缩法等。

其中,粉碎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粉碎法是指采用机械设备将粗盐粉碎到比较小的粒度,以提高粗盐和杂质的分离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粒度分布均匀,但是机械设备的选择及使用要求高,使用的成本比较高。

筛选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筛选机将粗盐和杂质分离,从而除去粗盐中的杂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但是筛分效率不够理想,不利于除去更多的杂质。

离心法是另外一种常用的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它利用不同大小的粗盐和杂质材料在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被迫分离,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率很高,但是精度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质清除的结果。

溶解法是使用溶剂将粒度较小的难溶性杂质溶解,从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有效除去杂质,但是需要大量的溶剂,使用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且污染环境,影响经济效益。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就是浓缩法。

这种方法是将粗盐浓缩,使其中的杂质随水份被抽离,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该方法操作简单,过程中不涉及其他任何溶剂,不污染环境,可以有效除去粗盐中的杂质,但是对密度、温度等有着较高要求,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当前常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有粉碎法、筛选法、离心法、溶解法和浓缩法等。

不同的方法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操作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从而保证食盐的质量,优化经济效益。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8_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8_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粗盐(中含有)
可溶性杂质
2+
2+
Ca Mg
2-
SO4
不溶性杂质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
Ca 2+
加Na2CO3
可溶性杂质 Mg2+
加NaOH
生成沉淀
过滤
2-
SO4
加BaCl2
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习题、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下面是是某同学设计的,用粗盐提取氯化钠的流程图。
三靠:烧杯口靠玻璃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滤纸破损
加快过滤速率和防止液滴飞溅
3.蒸发
①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 酒精灯、玻璃棒
②玻璃棒的作用:防止液体由于受热不 均,造成液滴飞溅
③注意:待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固体时,停 止加热
粗盐提纯中:溶解、过滤、蒸发操作都用到了 玻璃棒,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加2N入a的O试H剂+MB是gCl盐2 =酸Mg(,OH)2↓+2NaCl ;
目 (的 4)是蒸发除结去晶时Na用O到H玻和璃N棒a2的C作O用3 是
; 。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残留物飞溅
1.25g
3.75g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步骤: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④计算产率
1 、溶解 [称量(左物右码)]
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
①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烧杯、 滤纸、玻璃棒
②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③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二、NaCl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杂质
1.NaCl溶液中含有MgCl2和CaCl2 (1)除去Mg2+:加入过量NaOH溶液
MgCl2+2NaOH=2NaCl+Mg(OH)2↓
OH-
Ca2+
Mg2+
Cl- Na+
Mg2
+
OH-
OH-
OHCa2+ Cl- Na+
(2)除去Ca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CaCl2+Na2CO3=2NaCl+CaCO3↓ C- O32
一、NaCl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杂质
1.NaCl溶液中含有Na2SO4
SO42-——Ba2+
BaCl2+Na2SO4=2NaCl+BaSO4↓
2.NaCl溶液中含有CaCl2
Ca2+——CO32-
CaCl2+Na2CO3=2NaCl+CaCO3↓
3.NaCl溶液中含有MgCl2
Mg2+——OH-
MgCl2+2NaOH=2NaCl+Mg(OH)2↓
生成,则NaOH过量。
②若盐酸过量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盐酸具有挥发性,在蒸发过程中会直接挥发掉,对纯度无 影响。
2.NaCl溶液中含有Na2SO4和CaCl2
Na2SO4和CaCl2同时存在时,应先除Na2SO4再除CaCl2
NaCl
Na2SO4 CaCl2
过量 BaCl2
过滤
BaSO4
NaCl
① 加速溶解
② 引流

③ 使受热均匀
④ 转移固体

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过滤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过滤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3.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和结果,找出不足之处,提高实验技能。
2.引导学生总结粗盐提纯的步骤和过滤操作的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3.通过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粗盐提纯的实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存在。
2.通过讲述实际生活中的粗盐提纯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3.创设实验操作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过滤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同时,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强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引言粗盐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盐,但它可能含有一些难溶性杂质,如杂质颗粒、泥土、石头等。

这些难溶性杂质不仅影响了盐的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一:水洗法原理水洗法是最常见的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溶解杂质颗粒表面的结合力,在水的作用下使其与盐颗粒分离,从而实现去除。

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容器,将粗盐倒入容器中。

2.加入大量的清水,保证盐完全被覆盖。

3.搅拌盐水溶液,使杂质与盐颗粒分离。

4.静置一段时间,使沉淀物沉降至容器底部。

5.将上层的清水慢慢倒掉,保留下沉淀物较少的盐水。

6.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清水中不再有沉淀物。

优缺点•优点:水洗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和药剂。

•缺点:清洗时间较长,只能去除较大颗粒的杂质,对于微小颗粒的难溶性杂质效果较差。

方法二:筛网法原理筛网法是通过使用筛网,利用杂质颗粒的粒径差异,将杂质从粗盐中筛除的方法。

筛网的孔径决定了能够穿过的颗粒大小,从而实现去除杂质的目的。

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筛网,孔径大小根据需要去除的杂质粒径决定。

2.将粗盐放入筛网上方,用手或其他工具轻轻晃动筛网。

3.杂质颗粒会被筛孔阻挡,留在筛网上方,而盐颗粒则通过筛孔落下。

优缺点•优点:筛网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去除较大颗粒的杂质。

•缺点:只能去除颗粒较大的杂质,对于微小颗粒的难溶性杂质效果不佳。

方法三:沉淀法原理沉淀法是利用杂质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差异,通过静置杂质与盐水溶液发生自由沉降的过程,使杂质从粗盐中分离出来。

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高度较高的容器,将粗盐倒入容器中。

2.加入大量的清水,保证盐完全被覆盖。

3.搅拌盐水溶液,使杂质与盐颗粒分离。

4.停止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使沉淀物自由沉降。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任务二:去除可溶性杂质 将溶液Ⅰ按如下流程进行处理:
(1)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MggCCll22+2NaOHH===2NaCl++MMgg((OOHH))22↓。 (2)过滤后,所得滤渣的成分有 44((或或四四))种。 (3)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向向滤滤液液中中滴滴加加稀稀盐盐酸酸,,不不再再有有气气泡泡产产 生。
任务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Ⅱ注入蒸发皿 (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出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 9.4 g。
(C )
2.【教材情境素材改编】(苏州中考)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
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B)
A.溶解粗盐
B.过滤粗盐水
C.蒸发结晶
D.趁热取下蒸发皿
3.在粗盐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 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 D.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易错试题
5.(衡阳中考)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晶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CuO 粉末 木炭粉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Na2SO4 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 BaCl2
D
O2
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
(A )
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
9.【项目式探究】实验课上,老师指导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 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 MgCl2、CaCl2、Na2SO4 等杂质。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①溶解 ②过滤 三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③蒸发: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③蒸发
实践 :

(看看哪组最棒)
各小组同心协力,把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并完成学案。 (注意操作规范)
•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粗盐
精盐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思考1】 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 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要将粗盐初步提纯, 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 呢?
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主要是:过滤法
【思考2】
1.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 什么? 2.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粗盐溶液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什 么原因? • 1、滤纸破损。 • 2、过滤时,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 3、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粗盐初步提取后的"精盐"是我们的食用盐吗? 海水粗盐精盐食用盐
课堂练习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为 、 溶解 、 过滤 。 蒸发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三个步骤均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 分别是(填序号): (1)溶解时的作用是( ) A (2)过滤时的作用是( ) C (3)蒸发时的作用是( ) B A.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B.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C.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实验步骤 1、溶解: 用量筒量取约10 mL水倒入 烧杯中。称取3.0g盐,将粗盐 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 盐不再溶解为止。 现象和结果 粗盐溶液是 的液体。(填“浑 浊”或“澄清”) 结论 粗盐是 物,其 中含 等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2】要将粗盐初步提纯(即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 杂质─泥沙)应采用什么方法?主要有哪些步骤?
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主要是:过滤法
粗盐提纯主要步骤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4
【思考3】什么是蒸发?蒸发操作应该注意什么?
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蒸发操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 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以免烫坏实验台。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 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 去除
学习目标
1、了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 骤。 2、学习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 3、分析实验中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

【思考1】什么是粗盐?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氯化钠在自然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 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食盐。人们通 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 以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 氯化钠晶体─粗盐。
3 过滤 :过滤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4 蒸发:(是否需要把水全部蒸干再熄灭酒 精灯?)
5 称量
6 计算产率
在溶解 、 过滤、 蒸发中4次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分别 是什么?
溶解: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
过滤:引流
蒸发: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液滴飞溅 转移固体
某班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的部分场景
称量
过滤
溶解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 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思考4】粗盐提纯中:溶解、过滤、蒸发操作都 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三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引流
③蒸发: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的步骤: 1 称量(左物右码)
2 溶解
蒸发
小组讨论
1.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1)过滤时滤纸破损。 (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 过滤纸边缘。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产率低的原
因):
(1)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 率降低。 (2)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 (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 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 (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 溅,从而使产率降低。
• 3、蒸发:
• (1)在加热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

• (2)当液体接近蒸干,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
掉 , 以 避 免 固 体 因 受 热 而防迸 溅止出局来 。部过热液滴飞溅
大量晶体 • 4、计算产率 溶解粗盐ag,得到精盐bg,精盐产率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通过实验除去其中

第三步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课堂小结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1、溶解: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 加速粗盐溶解。
2、过滤:
(1)过滤操作要“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 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②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①漏斗下 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②用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 层滤纸处;③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 部。(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盛接 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 纸破损。
难溶性杂质。
A
B
C
(1)仪器B的名称是 漏斗
器是 F (填序号)。
玻 璃 棒
D
E
F
,在实验中用的最多的仪
(2)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 左 盘,蒸发时防止 液滴飞溅的操作是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3)在“活动与探究”中:
第一步 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加快粗盐溶解 ;
第二步 过滤 :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