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萧萧与影片对比
电影
电影《湘女潇潇》与原著《萧萧》的赏析及观后感在高中就学习过沈从文的《边城》,对他笔下那民风淳朴,却又封建礼教的湘西小城印象极为深刻。
在我心中,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无法理解的小镇,人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谄媚陷害,可能使我们感到唯一残酷的就是封建礼法对人性的桎梏与摧残。
《萧萧》的写作背景正是这样的文化寻根的乡土悲情。
萧萧12岁嫁到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她是懵懂的天真的亦是对苦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乐观。
6年之后,她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她听到人们讲镇上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她亦希望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
后来萧萧与长工花狗相爱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按照族规,男方要被打断双腿女方要被沉潭。
胆怯的花狗惧怕惩罚不辞而别,而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于事,于是萧萧也想逃走,收拾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
但没有动身,就被家里人发觉了。
对萧萧的惩罚措施,依法倒是十分严厉:“沉潭”或“发卖”,伯父不忍将萧萧沉潭,而发卖也找不到人家,萧萧就又住下了,丈夫与她还是象姐弟一般。
家人依旧对她好,住到生了个儿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
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终于因为家人的迷信和儿子的出生,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故事的最后,潇潇也按照乡俗,为她十岁的儿子娶了一个大媳妇。
《湘女潇潇》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他没有更改原文,没有加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的情节,反而增加几处故事是从侧面来表达改编者对原著的理解,这是多么精妙的手法啊!电影讲究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原著中并没有十分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高潮,也没有激烈的矛盾的冲突。
但是在电影的表达中显然不能这样,编剧为作品加入很多有血有肉的场景。
电影一开始萧萧在被抬到夫家时,竟在半路上想要上厕所,这是多么有趣的行为。
它一方面体现出她的紧张,另一方面体现萧萧的天真无邪,她也许那时还不知道这一去究竟意味着什么。
影像与中国文学
电影与文学作品欣赏原著《萧萧》与电影《湘女潇潇》观后感田园牧歌背后的爱与美——电影《湘女潇潇》与原著《萧萧》观后感《萧萧》是沈从文于一九二九年著的一篇小说,描绘的是在美丽的湘西为背景下的少女的命运。
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历程。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萧萧从小失去父母。
在她12岁时就坐上了花轿,伴着出嫁的唢呐,在村民的簇拥下嫁给了一个只有三岁的男童。
拜堂的场面看上去实在有点滑稽,还没有完全断奶的新郎明显被眼前热闹的场景吓慌了神,哭喊着要妈妈,而豆蔻年华的新娘看着眼前自己未来的丈夫的形状不禁失笑。
最后婆家无奈,只好绑了一只鸡代替哭闹不止的新郎才勉强完成了拜堂的仪式。
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荒唐的婚礼下展开的。
在观众们开始为年轻的媳妇的未来而感到悲哀时,情节却又向着一个缓和,宁静的方向发展。
萧萧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孩子,也恰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她不懂得为自己的身世感到悲哀。
她懂得只是一个孩童般的快乐,唯一和平常女孩儿不同的是就是身边多了个‚弟弟‛。
‚她每天应作的事是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去玩,到溪边去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摘南瓜花或狗尾草戴到小丈夫头上,或者亲嘴,一面说,‚弟弟,哪,再来。
‛在那肮脏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孩子于是便笑了。
‛——小说《萧萧》这是小说中对萧萧出嫁后的一段描写,没有怨言,没有感伤,有的只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这一切在电影中,被一幅幅美丽的湘西的画卷所展现。
少数名族别致的小寨子错落地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朴实的村民驮着木柴行走在回家的田垄上。
种田的庄子里闻得到草料的香,听得到山歌在唱,农人们的生活是勤苦而狭隘的,但却又有质朴的生机。
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使人无尽向往。
作为小说,《萧萧》是与众不同的。
它的着重点不在于冲突、矛盾以及应之而生的蒙昧的村民的批判,它描写人性,态度宽和——这里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感受,这种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种固有的藩篱,带给人新的启示。
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研究
不 同的语义效果 。
[ 关键词 ] 电影《 湘女萧萧 》 ; 小说《 萧萧》 ; 改编; 对 比研究
第 l 4 卷第 6 期 2 0 1 4年 1 1 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V o L N 1 4 N O . 6 O V 2 O 1 4
电影 《 湘女萧萧 》 与小说《 萧萧 》 的对 比研究
鲍静旗 岳凯华
( 1 , 2 .湖南 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要] 在 电影《 湘女萧萧》 中, 导演谢飞对小说《 萧萧》 的改编是一次个性化解读 , 既解读 过去又
期 。这一 时期 , 以谢 飞 为 代表 的 中 国第 四代 导
演, “ 在主体的苏醒 , 感性 的张扬 与历史 的诗化 中, 将中国电影的道德处境 , 民族形象和家国梦
想整 合起 来 ” 。 - z 导 演 谢 飞 立 足 于 当 时 的 时 代 语境 , 根据 自己的创 作 意 图 , 在主题的表达、 表 现 手 法 的运 用 等方 面 进行 了合 理 取舍 与创 作 ,
影 不仅仅 是娱 乐 , 也并非 与社 会进 程无 关 , 它正 是再 现社 会进 程 的变化 和反 复指 引这 种变 化 的
一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具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
本文以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为例,探讨在抒情性意境下,小说与电影在还原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萧萧》是由作家魏晋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湖南大约近代历史背景为基础,讲述了一个湘女家族兴衰的故事。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细腻的叙述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抒情的意境之中。
小说中代表湘女家族的萧萧一家,他们秉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说以独特的方式还原了湘女家族的历史,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湘女家族抒情性意境的美好。
改编电影《湘女萧萧》在保留小说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影视手法对故事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呈现。
电影中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将小说中丰富的抒情意境转化为了影像的形式。
电影将湘女家族的故事搬上了银幕,通过对画面的渲染和音乐的配乐,进一步强调了抒情性意境的表现。
电影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更加浓郁的情感氛围中。
小说和电影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小说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对事件和情节的描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小说以文字的力量还原了湘女家族的历史,并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抒情性意境的独特理解。
而电影则更注重影像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
通过对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电影将抒情性意境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尽管小说和电影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小说作为改编电影的原著,为电影提供了故事的骨架和情感的灵魂。
电影则通过影像的形式,将小说中的抒情性意境延伸和发展。
《湘女潇潇》与原著的关系及观后感
《湘女潇潇》与原著的关系及观后感逃不出的人生桎梏——《湘女潇潇》与原著的赏析及观后感在学年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我们在《影响与中国文学》课上已经观摩了不少的中国电影和他们各自的原著。
我看到过“林家铺子”的兴衰荣辱,感叹旧社会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阶级压迫;我也在“早春二月”和萧剑秋一起在石桥上徘徊、踌躇与痛苦、迷茫;我还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体味浪漫爱情中的冷峻现实。
但是如果说,这八周中令我的心灵震撼的还要说是沈从文的《萧萧》以及由它改编而来的谢飞导演的处女作《湘女潇潇》。
在高中就学习过沈从文的《边城》,对他笔下那民风淳朴,却又封建礼教的湘西小城印象极为深刻。
在我心中,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无法理解的小镇,人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谄媚陷害,可能使我们感到唯一残酷的只是那祖宗礼法。
正像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写到的那样,他所描写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的‘爱’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萧萧》的写作背景正是这样的文化寻根的乡土悲情。
年仅12岁的小姑娘潇潇被嫁到了这个湘西小镇,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可是森严的礼教没给这个小姑娘反抗的机会,甚至是适应的时间。
不过当了妻子的潇潇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人总是会长大的,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思想成熟的程度已经远远的赶不上了身体发育的速度,“萧萧十五岁时已高如成人,心却还是糊胡涂涂的心”。
已经被婆婆缠上胸布的萧萧对家中劳力花狗产生了一种不能称为爱情的爱慕。
两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终究“干了坏事”。
可是现实总是比浪漫的来得慢,但却来得那么汹涌澎湃。
怀孕的萧萧不知所措,她痛苦,她挣扎,花狗不负责任的出走更是让这道德谴责全部都附加在柔弱的小小肩上。
“萧萧拉着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
”不读“子曰”的伯父终究还是不愿将她沉潭,但也残酷的选择了第二天解决方法“嫁人做‘二路亲’了”。
小说与电影《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
小说与电影《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边城》是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在文学界和影视界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在《边城》的文学与影视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看,《边城》的小说和电影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的时间轴和视角展现故事的发展。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汉子与美铃之间的纠葛,叙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和个人成长的故事。
而电影则更加注重于通过形象的表达方式传递情感和情节,通过镜头语言、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和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小说和电影也有着各自独到的方法。
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思维描写,深入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
而电影则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镜头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线索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此外,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边城》的小说和电影也各有亮点。
小说中,作者沈从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夸张等,以情景描写和对话展现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关系。
而电影则主要通过画面的构图和配乐来传达情感和情节,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来营造氛围和表达主题。
另外,小说和电影的受众也有所不同。
《边城》的小说作为文学作品,更多地面向有阅读兴趣和文学修养的读者,通过文字的表达传递情感和思想。
而电影则更具视觉冲击力,能够更直观地表达情感和情节,吸引广大观众的关注。
尽管小说和电影在表现形式、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价值。
小说能够通过文字的表达更加准确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电影则通过形象的表达更直观地传递情感和情节,给观众带来更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综上所述,《边城》的小说和电影在文学与影视的比较中各有特点和魅力。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们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呈现了边疆地区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
湘女潇潇与小说的对比分析
俗话说的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电影都是生活里来的灵感,只是把某些部分夸张了而已,还有的是生活的浓缩。
除了生活的灵感,名著也是电影的很大来源。
比如我们所看到的沈从文的小说《萧萧》到电影《湘女潇潇》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首先我觉得《湘女萧萧》拍的真是很令人深省,在那个时代,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很悲哀。
我是先看的改编自《萧萧》的电影《湘女萧萧》,后看的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力。
那唯美的湘西风景,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韵,无时无刻不在涤荡着我的心灵。
将一篇短篇小说改成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在情节、表现手法上有诸多差异;加之内涵也有变化,所以改动更甚。
看到影片《湘女萧萧》开头那段字幕:“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
自然想及沈从文先生的宣言:“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然而,这一座供着人性的理想小庙,在著名导演谢飞的摄影机下,少了一份意境的纯粹和空灵,却多了一份人生的沉重和无奈。
《萧萧》所写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故事。
萧萧作为童养媳出嫁时才十二岁,可她的“丈夫”还是个没有断奶的孩子,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抱着自己的“丈夫”到村前椰树下去玩,到溪边去耍,晚上哄着“丈夫”睡觉。
她就这样在平淡的日子中渐渐发育成长,十二岁时萧萧被比她大十多岁的长工花狗用山歌唱开了心扉,因而情不自禁地受引诱而失身怀孕,犯下了伤风败俗的过错,面临着被“沉潭”或“出卖”的严厉惩罚。
萧萧曾向花狗建议双双私奔,花狗却独自走了,奇迹的是由于公婆的求情没有受到家族“规矩”的严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凭借着她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将来的好的劳动力,萧萧终于有了自由,这就是湘西人实实在在的活法。
在封建礼教与自然人性之间,湘西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存在着,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负,萧萧母子被劳动者的善良本性和功利主义接受了下来,但是这种接受是不自觉的。
《萧萧》与《湘女潇潇》之对比分析
《萧萧》与《湘女潇潇》之对比分析沈从文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乡间味道,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于是在这样基调下我们看到《萧萧》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故事。
而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正是改编自沈从文的小说《萧萧》,并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命运。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著不一样的情节。
电影中的桥段是萧萧迫于风俗习惯,而选择在花轿中解手的场景,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也掩盖了原著中对于迎亲场景概述的遗憾。
其次就是萧萧和花狗偷尝禁果的片段。
“终于有一天,萧萧就这样给花狗把心窍子唱开,变成个妇人了”,只此一笔便足够,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读者自己。
在这一点上,小说逾越了光影的表述,用寥寥数字,直扣心扉。
电影对此则大作起文章,将男女主人公偷尝禁果的场景进行了渲染。
但必须承认的是电影中对湘西世界的刻画,无疑给沈从文的《萧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对于结局,二者也颇为不同。
小说最后写道: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成了全家中生产者一员了,,,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他六岁,,,这一天,萧萧刚坐月子不久,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轻描淡写几句就让人体会到悲剧的轮回不可抗拒,春夏秋冬不知味的周而复始。
而影片的结尾,萧萧一边张罗着给自己的儿子迎娶新的童养媳,一边被安排着晚上与自己小丈夫圆房,是为“双喜临门”。
而小丈夫从城里念完书回家,俨然一副接受了新思想、改造了旧灵魂的知识分子姿态。
他在路上偷听到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不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站在山坡上想寻找新生活。
我想这是影片与原著最大的不同了,沈从文先生是为了展示湘西人自然的状态,而谢飞导演改变后则有了很浓重的批判色彩,他要冲出来呐喊,冲出来回应“五四”精神,冲出来拯救人性的愚昧。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摘要】《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和电影《边城》的美学比较,从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描写、美学风格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小说与电影在美学表达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在表达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美学比较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作品的审美视野,提升对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美学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边城》这部作品。
【关键词】关键词:边城,小说,电影,美学比较,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描写,美学风格,主题表达,理解作品,表达方式特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边城》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小说,首次发表于1934年。
小说以云南省边境小城“汀洲”为背景,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冲突、爱恨情仇以及人性的复杂情感。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乡土小说的巅峰之作”。
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边城》于1997年上映,导演由王竞执导,投资方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该电影也在亚洲范围内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电影的上映使得“边城”这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也为小说的名声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
小说和电影的结合,使得《边城》这个作品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下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对《边城》小说和电影的美学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美学比较,可以丰富我们对文学和电影艺术的理解,也能够拓宽我们对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视野。
1.2 研究意义《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小说与电影在美学上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分别通过文字和影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因此比较它们在美学上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艺术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
《边城》小说与电影的美学比较《边城》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其情节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描述了小镇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
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其中最著名的一部是1947年由导演孔烈执导的黑白影片。
小说和电影均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下面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叙事结构小说的叙事结构非常复杂,分为前叙和后叙两部分,前叙主要是讲述了小叮当和赵四的恩怨,后叙则聚焦于泼墨图之间的纠葛。
同时,沈从文运用了大量的回忆手法和联想手法,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沈家庄的民风民俗以及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相比之下,电影剧情比较简单,主要聚焦于若干个家庭之间的争斗和日常生活,情节易于理解,适合广大观众欣赏。
但是与小说不同的是,在电影中对于一些角色的刻画不够丰富,而这些角色在小说中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比如小说中的黑鸟和子玉,他们的生死事件在小说中非常重要,但在电影中却没有像小说那样被重点呈现。
二、情感表达小说中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深刻,尤其是对于爱恨情仇的描写,让人深入感受到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爱情主题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对小镇上的男女感情和婚姻观念的描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伦理风俗和人性弱点。
沈从文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非常出色,让读者很容易勾勒出每个人物的形象,同时又有很多隐晦的暗示和讽刺之处。
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则相对来说单纯,情节紧凑,表现方式比较直观。
虽然电影中对于细节的刻画不够细致,但是对于主要人物的刻画还是颇为深刻的。
比如男主角小叮当的演绎,虽然在小说中人物性格非常复杂,但是电影中演员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也能够表达出其内心的矛盾和体现出其人物性格的较为丰富的一面。
三、美学特点小说和电影在美学特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小说更加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其中包括对于语言的运用、对于风景描写的要求等等。
整个小说有一种沉静、深沉、内敛的美感,既不浮华也不尖锐。
影像与中国文学作业
电影《湘女潇潇》与小说《萧萧》的对比鉴赏——运输学院商务1001 庞洪10254018 谢飞导演的《湘女潇潇》改编自沈从文的《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大片的乡间绿色隐喻自然生命,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的人生命运。
我在看了电影《湘女潇潇》之后又忍不住看了原著《萧萧》,这是在我看了电影和小说之后对两者的对比以及一些感想。
《湘女潇潇》中一位尚还懵懂无知的少女竟然即将成为人妻,让人吃惊。
出嫁当天,由于路途遥远,途中坐在轿子中的萧萧不禁要求停轿就地方便,惹得众多轿夫大笑不已也让她的伯父甚为难堪。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忍不住跟着大家一起笑,看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这一幕,充分反映了主人公萧萧的未经世事,为后面揭露当时社会丑陋的婚姻恶习等做好了铺垫!《萧萧》称不上沈从文的抗鼎之作,却依然震撼人心。
剧中女主人萧萧苦难多劫的遭遇和《边城》中的翠翠虽不尽相同,却都是20世纪初湘西妇女悲苦命运的人生写照。
萧萧爱生活、爱自由、追求自己喜欢的男人。
为此,她用逃跑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但最终没逃出魔掌,被族人抓回。
体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个人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特别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人,自从萧萧嫁到小丈夫家时就注定了她作为童养媳的悲惨命运。
1.萧萧,小小年纪就被卖做童养媳,成人之后压抑着的天性在男丁花狗那里找到喷涌的出口。
沈从文的短片小说对此情节只是一笔带过“终于有一天,萧萧被家里的长工花狗唱山歌唱开了心窍,成为了妇人”,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
但是电影不同,不能太过含蓄,需强化矛盾冲突。
影片中婆婆给萧萧缠上裹胸布,被花狗窥见,产生爱慕,在水磨坊里,花狗和萧萧赤裸相对,哗哗的水声既是花狗为了掩饰而特意选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主人公内心中激扬澎湃却又负疚自责的矛盾情感。
边城 小说与电影的对比分析(1)
小结
沈从文用淡淡的笔调,向人们诉说一个纯美 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凌子风则用电影把小说的 含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实在是中国传统表现手法 的典范。人们在闭塞而又美丽的小城里过着宁静而 纯朴的生活,一切都看似平淡,宁静的小河、沉寂 的大山,简单的生活、浓厚的民俗,平静之中却散 发着无穷的韵味。 在影片营造的淡淡的氛围中,在画外音的陪衬 下,世俗朴素的人情自然真切地流露,各种人物之 间不同的情感交触,不加雕饰的感情,最能打动人 的心。
这场景在电影与小说中的换序并没 有影响故事人物对故事的表达与串联, 也没有对原著做大的修改或场景,人物 动作,语言的变动,反而起到了让观众 对主角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义的作用,所 以我们认为这一场景换序在电影中是成 功的。
Video Clip 4 (48秒)
5.关于白塔
• 影片一开始有许多关于 白塔的镜头,突出了白 塔的象征意义。但小说 最后突出描写的白塔重 修的情节,影片却没有 提及。 • 白塔作为小说的一种精 神象征,它的重建代表 着新希望的出现,而影 片减去重修的情节,比 小说更具有悲剧色彩。
Video Clip 2(32秒)
3。剥豆子
电影中爷孙俩正在剥 豆子,此时爷爷向翠 翠说有人来家里说媒, 试探翠翠的态度。翠 翠既害羞又激动,手 里的豆子一下子都滚 到了水里。
小组讨论成果:电影添加这一 镜头,更形象表现出了翠翠的 懵懂,既害怕又渴望爱情的复 杂心境。
小中并没有相关的 描写。
Video Clip 3 (2分49秒)
电影:影片用浪漫主义手法展示出民国初 年湘西小山村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风 光,具有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影片一 方面挖掘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情伦理,另 一方面又揭示了封建落后的愚昧思想对人 的束缚和造成的悲剧。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一.关于萧萧沈从文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乡间味道,不论《边城》,还是《萧萧》。
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于是在这样基调下我们得以看到《萧萧》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故事。
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
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
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
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
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
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
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
此后,他们常常幽会。
不久,萧萧怀孕了。
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
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
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
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
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
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发卖”的悲惨境地。
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
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
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
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而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正是改编自沈从文的这篇《萧萧》,并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命运。
《潇潇》与《湘水潇潇》差异
《潇潇》与《湘女潇潇》在影响与中国文学的课堂上老师播放了《湘女潇潇》,此片是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故事讲的是: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
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
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
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
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
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
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
此后,他们常常幽会。
不久,萧萧怀孕了。
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
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
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
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
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
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发卖”的悲惨境地。
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
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
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
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虽说是由《萧萧》改编,但是其内容和小说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影片中,体会到更多的是萧萧的害怕与无奈,害怕与花狗的感情,害怕被人发现,害怕未知的世界,无奈老旧的体制,无奈丈夫的幼小,无奈村里的习俗,似乎这里的萧萧早已有了成年人的思想,成年人的感情。
反观小说中,沈从文先生用萧萧的结局更多的是表现了民风的淳朴和善良,还有萧萧的出轨并非有情,实属意外,对于那些情爱,她不懂,对于贞操,她也不懂,这样一个自然的孩子,只不过是生长在了古旧的村落中,因而才有了险些被陈塘的命运,而最终,萧萧仍是在婆婆的包容下住在了丈夫家里,而且生下了一个儿子。
浅谈《萧萧》与《湘女萧萧》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萧萧》与《湘女萧萧》——明朗又沉痛的湘西牧歌我是先看的改编自《萧萧》的电影《湘女萧萧》,后看的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力。
那唯美的湘西风景,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韵,无时无刻不在涤荡着我的心灵。
以美写悲,这或许就是沈老这篇小说吧。
因而这份美更加衬托出萧萧的悲剧色彩。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以各自独有的特点给观众/读者解说内涵。
具体而言,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从声、光、图各个方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
而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湘女萧萧》在改编过程中也没有完全依照原著,这就使得电影与原著在表达意义与内涵上也有了较大的区别。
无论是看原著还是电影,都很是为萧萧惋惜。
出场就奠定了悲伤的基调。
然而在后续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萧萧她不为这婚姻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几次降霜落雪,几次清明谷雨,萧萧长大了。
这些电影原著没有太大差别。
只瞥见——好一副纯美的湘西生活图,好一曲明朗的湘西牧歌。
电影与小说的主要不同在于主题内涵上。
《湘女萧萧》诞生于80世纪文化热潮中,有强烈的批评封建的意味,暗含对乡土中国的愚昧和古老文明的哀败和哀叹。
而沈老的小说,它的着重点不在于矛盾冲突以及随之产生的高潮,它描写人性,态度宽和善良,笔致从容,情节舒缓,细节丰富而微妙,对人物充满同情之心,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感受。
在情节上,电影以磨坊为线索,第一个镜头就是磨坊,它承载着湘西的风土人情,也是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
而在小说中则没有磨坊。
萧萧随在同村做工的年轻人花狗、哑巴和祖父一起上城的情节小说中没有。
在小说中“女学生”是虚写,并没有正式出场。
而在电影中表现了萧萧上城时看到“女学生”。
花狗在前几次引诱萧萧没成功时,为自己的做工身份,及因此而找不到媳妇的愤怒在小说中没有表现。
但在电影中有一段花狗在晚上气愤的游水这一幕。
《萧萧》与《湘女潇潇》
希腊小庙——《萧萧》与《湘女潇潇》之对比分析“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在沈从文的文学辞典中,人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沈从文在作品中矢志不渝地歌咏人性美,展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文学事业就是在建筑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
“我只造希腊小庙,这庙供奉的是人性”,影片还未开场,这简化过的沈从文创作主旨的字幕即出现在屏幕上,似乎宣告了导演将忠实于小说宣扬人性的主题。
然而将原文仅七千余字的《萧萧》,改编成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改编时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肯定成为必须,这也必将带来与原作内容的某些差异。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作不一样的情节。
影片《湘女萧萧》的开头便是出嫁的场景,花轿抬到半路,萧萧就喊“四伯,我要撒尿”,因“没到婆家不能开轿门”的风俗,径直就在轿内解决了。
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我想谢飞导演也是想用一些自己的手法,夸张地表现以萧萧为代表的乡村人的自然、真诚、纯朴、善良,但也不排除野蛮、愚昧、保守、落后,二者交织着,而这正是沈从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原作中并没有这样场面的描述,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更加有效地表现了湘西世界的纯美的人性。
其次就是萧萧和花狗偷尝禁果的片段。
“终于有一天,萧萧就这样给花狗把心窍子唱开,变成个妇人了”,原著对性事的描写简约、含蓄。
电影对此则大作起文章,将男女主人公性爱场景进行了渲染。
一次在磨坊避雨时,脱下湿衣服,拿走裹胸的布,被花狗撞个正着,之后就是他们激情的释放。
我认为萧萧解开胸布还有一层隐藏的意思,那就是对封建思想的摒弃,萧萧的“不贞”是自然、健康的人性对有悖人性的传统习俗的抗争。
而影片中对环境的渲染,雨水的冲撞与倾泻、石磨的轮转与齿合、高梁的茂盛与葱绿,轻性事动作的直接描绘,重自然意境的营造,亦能把握沈从文一贯的风味。
影像与中国文学 之 萧萧
影像与中国文学----《萧萧》与《湘女萧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
”然而,美丽中是令人忧愁的。
《萧萧》是沈从文于一九二九年著的一篇小说,描绘的是在美丽的湘西为背景下的少女的命运。
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历程。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萧萧从小失去父母。
在她12岁时就坐上了花轿,伴着出嫁的唢呐,在村民的簇拥下嫁给了一个只有三岁的男童。
拜堂的场面看上去实在有点滑稽,还没有完全断奶的新郎明显被眼前热闹的场景吓慌了神,哭喊着要妈妈,而豆蔻年华的新娘看着眼前自己未来的丈夫的形状不禁失笑。
最后婆家无奈,只好绑了一只鸡代替哭闹不止的新郎才勉强完成了拜堂的仪式。
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荒唐的婚礼下展开的。
在观众们开始为年轻的媳妇的未来而感到悲哀时,情节却又向着一个缓和,宁静的方向发展。
萧萧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女孩子,也恰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她不懂得为自己的身世感到悲哀。
她懂得只是一个孩童般的快乐,唯一和平常女孩儿不同的是就是身边多了个“弟弟”。
“她每天应作的事是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去玩,到溪边去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摘南瓜花或狗尾草戴到小丈夫头上,或者亲嘴,一面说,“弟弟,哪,再来。
”在那肮脏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孩子于是便笑了。
”——小说《萧萧》然而电影是改编了的,比如花狗引诱萧萧那段,书上是说花狗给萧萧唱那些使人脸红的歌引诱的她,而电影上的一天下大雨萧萧躲雨换衣服时花狗也恰好进来躲雨,看到了萧萧正换衣服就引诱了她做那事。
还比如电影上有巧秀娘沉潭那段,书上就没有。
这是小说中对萧萧出嫁后的一段描写,没有怨言,没有感伤,有的只是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这一切在电影中,被一幅幅美丽的湘西的画卷所展现。
萧萧写作手法
萧萧写作手法
小说《萧萧》写作手法如下:
1. 现实主义描绘:以湘西农村生活为背景,运用了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来展现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环境以及童养媳萧萧的生活境遇,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2. 散文化叙事:《萧萧》虽然属于短篇小说,但其叙述方式却具有散文化的特征,不注重复杂的情节设计,而是通过一系列平淡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片段串联起故事,强调人物心理变化和日常生活细节。
3. 对比艺术手法:作品通过展示萧萧命运的不同阶段,暗含着新旧思想、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对比。
同时,通过对萧萧和其他人物性格及命运的对比,突显了乡村社会习俗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
4. 第三人称叙述: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使得读者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整个故事的脉络,同时也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体会萧萧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5. 象征与意象:沈从文在描述自然景物时,常常融入象征性意象,如田园风光既代表着淳朴的乡土情怀,也暗示着主人公无法逃脱的命运轮回。
6. 语言特点:全文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充满诗意,使用地方方言词汇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本更具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萧萧》在写作手法上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即借助于对湘西地区生活的忠实记录和深刻洞察,展现了人物命运背后更广阔的社会内涵和人性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小说《萧萧》与电影《湘女萧萧》对比赏析
看到影片《湘女萧萧》开头那段字幕:“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
自然想及沈从文先生的宣言:“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然而,这一座供着人性的理想小庙,在著名导演谢飞的摄影机下,少了一份意境的纯粹和空灵,却多了一份人生的沉重和无奈。
《萧萧》所写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故事。
萧萧作为童养媳出嫁时才十二岁,可她的“丈夫”还是个没有断奶的孩子,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抱着自己的“丈夫”到村前椰树下去玩,到溪边去耍,晚上哄着“丈夫”睡觉。
她就这样在平淡的日子中渐渐发育成长,十二岁时萧萧被比她大十多岁的长工花狗用山歌唱开了心扉,胡里糊涂地受引诱而失身怀孕,犯下了伤风败俗的过错,面临着被“沉潭”或“出卖”的严厉惩罚。
萧萧曾向花狗建议双双到城里“去自由”,可胆小的花狗却逃避了,他把所有的痛苦煎熬留给萧萧一个人承受。
萧萧并没有受到家族“规矩”的严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凭借着她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将来的好的劳动力,萧萧终于有了自由,这就是湘西人实实在在的活法。
在封建礼教与自然人性之间,湘西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存在着,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负,萧萧母子被劳动者的善良本性和功利主义接受了下来,但是这种接受是不自觉的。
时间可以抚慰伤口的创痛,却无法改变生活中的病“规矩”。
未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小说最后写到: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十岁了,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看牛、割草,成为家里的一个劳动者了,这儿子名叫牛儿。
牛儿十二岁时也结了亲,媳妇年长他六岁,唤呐吹到村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这一天,萧萧抱着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这就是萧萧所生活着的那个很有特色也很现实的乡村,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卑微地活着,一代又一代。
十七年前,萧萧接受的是这种生活,十七年后的今天,她的大儿子一一牛儿到该娶“媳妇”的年龄,接受的仍将是这样的生活。
电影《湘女萧萧》则把女性作为一个更独立的个体,电影中萧萧和花狗第一次发生关系以后,萧萧主动地找花狗,把萧萧被动的态度变为了主动。
电影《湘女萧萧》在改编的再创造过程中也遗失了原作中某些精彩的部分。
小说《萧萧》在对人物心态的审美观照上,艺术手法确有一定的超前性。
这种超前性,突出地表现在对萧萧的梦境的生动描绘上。
小说中关于萧萧梦境的描写,展示了人物心灵的秘密和追求,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层次,它也为转化为视觉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看过小说《萧萧》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到,小说对“女学生”的描绘占有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其意不仅在于展示乡民们对“女学生”近乎古怪而荒唐可笑的反应和看法,而且也含蓄地透射出了萧萧心灵世界中的另一个层面:“女学生”的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环绕着、锁闭着萧萧的民俗社会环境的世界。
正是有这极重要的一笔及其所传达出的含蓄的意味,丰富了萧萧的精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使萧萧的性格立体化了。
但可惜的是,这段丰富主人公性格的描写却被导演忽视了。
虽然影片也专门展现了萧萧在镇上赶集时追看女学生,但导演似乎还没明确地意识到这其中的深刻意蕴,也就没能通过电影手段把这一层意味传达给观众,因此不能不说小说的改编在此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结尾部分和小说《萧萧》有着截然不同表述。
小说中,小丈夫最终和萧萧结了婚(圆房),而电影的指向却是丈夫春官变成了一个新潮的学生,不能接受萧萧。
我们姑且不论影片这种结局是否有意识地宣扬了什么,但萧萧的人性被扭曲这个基本事实却是不容否认的。
由此,人物命运夹杂在封建道德和正统风俗中无可逃脱,悲哀和怜悯的结局
已经深刻地控诉着人性的扭曲。
所以如果说沈从文对萧萧命运的描述是一抹山水画,他想要的是空灵和混沌的原始;那么在谢飞的电影视界中,萧萧的命运就如同一幅油画,是中国社会特定时代思潮对于旧世界的解剖和理性描摹。
不管怎么说,电影《湘女萧萧》对原著还是采取了尊重的态度,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使得《湘女萧萧》在深层次的本质上与沈先生的宗旨有些背离,但是对于那些喜爱《萧萧》的人来说,影片已经将萧萧这个人物刻画的十分逼真,是一部难得的沈氏系列影片中的精品。
带着对湘西文化的好奇和向往的观众也可以在影片中找到沈从文先生那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