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去郊游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6和7,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学会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计数,以及运用数字6和7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数字6和7,理解其含义,并进行简单的计数。

2. 通过实践情景,培养幼儿运用数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和计数。

难点: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以及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小礼物、郊游主题的挂图。

学具:铅笔、画纸、水彩笔、数字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带领幼儿去郊游为主题,展示郊游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郊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数字问题。

2. 数字6和7的认识(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和7。

(2)教师通过计数器演示数字6和7的计数过程,让幼儿跟随操作。

(3)幼儿分组进行数字6和7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运用数字6和7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小明的篮子里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例题2:小红的气球有7个,她送给了小明3个,还剩下几个?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书写。

2.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一数,你家有几口人?用数字表示。

(2)拿走3个,还剩下几个?2. 答案:(1)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5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在生活中寻找数字6和7的物品,进行认识和计数。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教案课题: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在给定区域内数一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学生能在游戏和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正确理解“在给定区域内数一数”的概念。

2. 学生能通过游戏和活动实践,巩固对该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大幅度地图或区域布置2. 数字卡片3. 游戏道具(如小动物模型)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问答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如何用数字来表达物体的数量呢?学生:学了数数,用数字数物体的数量。

教师: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上节课有关系。

告诉我,你们最近有没有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学生:我们去郊游了!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游戏,跟大家一起去郊游。

在郊游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在给定的区域内数一数。

大家准备好了吗?2. 游戏开始:教师在教室中布置一个大幅度地图或区域,在地图上放置一些小动物模型,并使用数字卡片捏在小动物模型旁边。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大家看一看这个地图,地图上有很多小动物。

我会给你们每个人发一个数字卡片,你们需要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来找到对应数量的小动物。

学生:好!3. 游戏过程:教师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并逐一提示学生。

教师:数字1,你们能找到并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吗?学生:(找到对应数量的小动物,数一数)一只。

教师:非常好!请把数字1卡片放在旁边,并记下你们找到了一只小动物。

教师依次提示其他数字,并引导学生数一数对应数量的小动物。

4. 游戏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刚才的游戏过程。

教师:学生们,我们刚才玩了一个有关于数一数的游戏,你们觉得有什么收获呢?学生:我学会了在给定区域内数一数。

教师:非常好!还有其他的收获吗?学生:学会了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师:好棒!通过这个游戏,你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合作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去郊游”的相关数学问题。

主要围绕如何使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比较、分类等,解决在郊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比较、分类等。

2. 培养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比较、分类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郊游图片、数字卡片、水果卡片、比较尺、计算器等。

学具:铅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数量比较教师拿出两组不同数量的水果卡片,让幼儿观察并回答哪组水果多,哪组水果少。

(2)分类教师将不同种类的水果卡片混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将这些水果按照种类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数量比较和分类的练习,每组完成后,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去郊游2. 内容:数量比较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用比较的方法记录下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2)将家里的玩具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并告诉家长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只要幼儿能正确使用比较的方法即可。

(2)答案不唯一,只要幼儿能说明分类的理由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去郊游”为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教材章节的选取上,应注重数学概念的逻辑性,确保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使幼儿易于接受。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郊游”一节。

通过描述孩子们在郊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3. 使幼儿掌握10以内的数字,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数字的含义,能够将数字与实际物体数量相对应。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等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卡片、郊游场景图、磁性教具等。

2.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水果卡片、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郊游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物体和人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请幼儿观察场景图中的水果,找出数量相同的水果,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

(2)请幼儿用数字卡片,将场景图中的水果数量进行匹配。

3. 随堂练习(1)分发水果卡片,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类。

(2)请幼儿用数字卡片表示各种水果的数量,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2)拓展: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郊游场景,并用数字表示场景中的物体数量。

六、板书设计1. 《郊游》2. 内容:数字110,水果卡片,郊游场景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水果,用数字表示各种水果的数量,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答案示例:苹果:3个香蕉:5根葡萄:8串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郊游场景,让幼儿掌握了数字与数量的关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更多的数字,拓展到20以内的数字。

(2)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幼儿园中班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小朋友园中班教案《去郊游》含反思【--中班主题教案】中班教案《去郊游》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乐于参加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欢乐,小朋友通过活动初步尝试有方案地使用币,感知币在生活中的用途,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去郊游》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小朋友通过活动初步尝试有方案地使用币,感知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小朋友乐于参加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欢乐。

3、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4、培育小朋友英勇、活泼的共性。

教学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小朋友通过拟定游玩方案、安排每个游玩项目所需的费用,感知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活动难点怎样依据每项游乐设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有限的游玩费用;活动预备1、学问阅历储备小朋友已经熟悉1元、2元、5元面额的币,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物质预备多媒体设备、PPT、不同面值的币(1元、2元、5元)、信封若干(白色、黄色)、小篮子、水彩笔若干、胸贴、嬉戏区标牌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师:孩子们,最近你们都在忙着排元旦节的节目,特别的辛苦。

今日,林老师打算要嘉奖你们,带你们去个好玩儿的地方,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日要去哪儿玩儿吧!二、观赏图片师:到国色天乡,我们可以玩哪些好玩的项目呢?一起来看看吧!1、播放图片,小朋友了解各项游玩项目状况;(1)老师播放图片(海豚跳),小朋友观看;师:这是什么项目?它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个别小朋友沟通。

师:还会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等着我们呢?它们分别需要多少钱?擦亮你的小眼睛,仔细看一看!播放图片3、4、5,小朋友自由说。

播放图片6。

(摩天轮:10元;旋转木马:8元;转转杯:7元;海豚跳:6元;)三、安排游玩费用师:这么多好玩的项目,你们想玩吗?可是我们要玩这些项目,需要什么呀?(钱)那钱从哪里来呢?(与小朋友谈谈前段时间手工义卖的状况)今日,林老师就给每个伴侣预备了一个白色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了你们义卖手工作品得到的钱。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1)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1)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为“郊游”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6和7,理解数字的含义,学会数数;通过郊游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数字6和7的读写和数数能力,理解其含义。

2. 培养幼儿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6和7的认识,数数能力的培养。

难点:数字6和7的理解,以及在生活情境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郊游图片、数数棒、磁性白板。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郊游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磁性白板展示数字6和7,讲解数字的含义,教幼儿读写和数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数数棒,让幼儿按照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2)组织幼儿进行“找出隐藏的数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郊游中使用数字6和7。

5. 情景实践(10分钟)模拟郊游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字6和7。

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书写,配以相应数量的物品图片。

2. 郊游活动中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郊游的画,标出数字6和7。

2. 答案:幼儿作品,正确标出数字6和7。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数数家里的物品,练习数字6和7的读写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情景实践。

4. 作业设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去郊游”主题。

通过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字110进行数数,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数字排序。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品质,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字110的排序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情景,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动物卡片、场景图、数字贴纸。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大家去郊游时,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物?”引导幼儿运用数字描述所见所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中数字的含义。

通过讲解例题,让幼儿学习数字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和动物卡片,让幼儿进行数字排序游戏。

同时,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字,用画纸、画笔等学具制作数字卡片。

完成后,各组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去郊游2. 内容:数字110排序: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动物卡片:① 小鸡② 小鸭③ 小猫④ 小狗⑤ 小兔场景图:展示郊游场景,标注数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数字110,给下列动物卡片排序。

① 小鸡② 小鸭③ 小猫④ 小狗⑤ 小兔2. 答案:①⑤②④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数字110的排序。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数学活动:去郊游

中班数学活动:去郊游

中班数学活动:去郊游活动简介本次中班数学活动的主题是去郊游。

通过参与郊游活动,孩子们将有机会运用数学知识,并通过实践探索与数学相关的概念和技能。

在郊游中,孩子们将与自然环境互动,观察和记录数学现象,并进行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

活动目标1.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孩子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具体环境中。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让他们能够发现和记录数学变化和规律。

3.促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4.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活动准备在进行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下:1.选择合适的郊游地点:选择一个安全、环境优美且丰富多样的郊游地点,能为孩子们提供各种与数学相关的观察和探索机会。

2.编写活动大纲:根据郊游地点和目标,编写一个详细的活动大纲,包括所需材料、活动流程和相关数学概念。

3.准备相关材料:根据活动大纲准备所需的材料,如测量工具、记录表格、游戏道具等。

4.组织小组:将孩子们分成小组,以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与互助。

活动内容活动1:自然探索在郊游中,孩子们将有机会观察和记录数学现象,如:•观察自然中的形状和图案。

•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练习测量和比较长短。

•计算步数或时间,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活动2:团队游戏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团队游戏,如:•数字寻宝:孩子们将分成小组,根据提示找到指定的数字,并完成相应的数学任务。

•数学迷宫:小组按照给定的规则,在迷宫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并回答相应的数学题目。

活动3:数学手工在活动结束前,孩子们将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数学手工制作,如:•棋盘游戏:孩子们将用自然材料制作一个小棋盘,并设计自己的棋子进行数学游戏。

•数学拼图:孩子们可以使用自然材料制作数学拼图,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郊游活动,孩子们在实践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篇1活动目标:1、学习6以内的序数,会用序数表达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2、感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序数,能看图卡将小动物送到指定位置,尝试按序数要求玩“乘火车”的游戏。

3、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及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6以内的序数活动难点:感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序数活动准备:1、活动PPT;2、火箭、秋千、摩天轮图片各若干张;动物操作卡片若干;3、火车票若干,红箭头一个(绑在小椅子上),事先搭好的小火车3列。

活动过程:一、去郊游——创设情景引出序数(出示前三只小动物)师: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山羊老师要带他们起去郊游了,看看都有谁去郊游了呢?第一个来的是谁?接着来的是谁呀?然后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出示第1、第2、第3的图卡)(出示后三只小动物)师:又有谁过来了呢?他们是第几个来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出示第4、第5、第6的图卡)二、排排队——情景贯穿感知序数1、师:山羊老师举起小旗,1、2、3排队咯,看看谁排在第一?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小旗开始)谁排在第二?袋鼠排第二,那接着呢?谁能和老师一样用完整的话说一说?2、师:山羊老师换了个地方举起小旗,看看袋鼠排在第几个呀?小猫排在第几个呀?3、小结:我们只要看好小旗,小旗边上的就是第一个,然后往下数,就可以找到队伍里的小动物了。

4、师:咦,山羊老师收起了小旗,现在谁是第一个了呀?(小狗)你是什么看的?(看箭头方向)(箭头和小旗都告诉我们小狗是第一个)5、师:现在没有小旗,只有箭头,现在你能告诉我,谁排第一个了呀?6、小结:在没有小旗的情况下,我们只要看好箭头方向,找到第一个,然后沿着箭头方向往下数,也能数出小动物们排在队伍的第几个。

中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 (2)

中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 (2)

中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去郊游》中班游戏:去郊游目标: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郊游所需的准备工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准备:- 图片或物品,代表郊游所需的准备工作:食物、水、遮阳帽、毛巾、防晒霜、防蚊液等。

- 模拟郊游场景的道具:毯子、小帐篷等。

- 基础知识介绍:郊游的定义、目的以及准备工作。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郊游的定义和目的,引发学生对郊游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出示图片或物品,代表郊游所需的准备工作。

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了解郊游的准备工作。

3. 游戏一:“准备行李”- 将游戏道具放在教室的一角,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 教师喊出一个准备物品的名字,每个小组中的一名学生运送该物品至指定地点。

- 时间限制每个小组只能运送一次,看哪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最短。

4. 图片展示:出示郊游场景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并讨论郊游的场景与活动。

5. 游戏二:“搭建营地”-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块毯子和一座小帐篷。

- 每个小组需要利用这些道具,在指定区域搭建起自己的“营地”。

- 时间限制,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搭建。

6. 结语:总结游戏过程中的合作意义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互相帮助、合作。

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郊游的准备工作,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游戏了解了郊游所需的准备工作和场景。

- 游戏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 学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游戏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法:- 难点:中班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分心或不愿合作。

- 解决方法: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改进措施:- 增加游戏难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添加更多复杂的任务和要求,提高游戏的挑战性。

- 结合实际情境,将游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的意义和应用。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郊游”一节。

通过描述孩子们在郊游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数量比较、图形识别和分类等基本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比较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能够识别并分类常见图形。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量比较、图形识别和分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郊游场景图片、数字卡片、图形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图形卡片、磁性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郊游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数量比较:通过比较郊游队伍中男孩和女孩的数量,引导学生学习数量比较。

(2)图形识别与分类: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识别并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练习。

(2)发放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图形识别和分类练习。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展示郊游场景图片。

2. 右侧分别列出数量比较、图形识别和分类的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两组水果的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卡片。

(2)找出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分类。

2. 答案:(1)根据实际情况画出相应数量的水果卡片。

(2)将生活中的图形分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随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数量比较和图形分类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024年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郊游”一节。

通过讲述郊游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概念、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数概念的形成,空间观念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计算器、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图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郊游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在郊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解题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在郊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分享解题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郊游活动中的数学问题2. 10以内加减法运算3. 数概念、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列举郊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减法运算解决。

完成练习本上的数学题目。

2.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数学问题,共同解决。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实际操作中巩固数学知识。

2024年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数学活动《郊游》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乐园》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郊游”一节。

通过描述孩子们在郊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引导幼儿认识和掌握简单的数、量、形等基本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数字正确地描述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用数字正确描述5以内的数量。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图片、磁铁、故事书《郊游》。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书《郊游》,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提问:“故事里有多少个孩子去郊游?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解答。

示例1:有3个孩子要坐船过河,船只能载2个人,他们应该怎么过河?示例2:有5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完成12个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拓展活动:让幼儿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郊游场景,并标出数字。

六、板书设计1. 郊游2. 内容:数字15三个孩子过河问题五个苹果分给四个小朋友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第1、2题。

第1题:数一数,下面的图片中有几个小动物?第2题:小明的篮子里有5个橘子,他要分给3个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橘子?2. 答案:第1题:图片中有4只小动物。

第2题:每人可以得到1个橘子,还剩2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发现部分幼儿对数量概念的理解仍需加强,以后教学中要注重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郊游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中班数学去郊游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去郊游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去郊游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 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数学概念:比较大小、分类;数学活动:数数、排序、找不同、配对。

三、教学准备:1. 郊游场地的选择:选择一个适合幼儿郊游的地方,如公园、动物园等;2. 教学资源的准备:数字卡片、颜色卡片、水果、动物卡片等;3. 校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活动一:数数比大小(1)师生共同前往郊游场地,观察途中的景物,可以让幼儿数数红绿灯、路牌等,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幼儿集体游戏,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比如,让幼儿找到一个大的树、一个小的石头等,通过比较大小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活动二:分类游戏(1)让幼儿观察周围的景物,将它们按颜色进行分类。

例如,让幼儿找到红色的花、绿色的草等,并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观察能力;(2)在游戏中可以通过让幼儿找到属于同一类的事物,例如找到动物、找到水果等,来巩固幼儿的分类观察能力。

3. 活动三:找不同(1)带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特征和不同之处。

例如,可以让幼儿观察动物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找出它们的不同;(2)在动物园中,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找出不同的动物、找出不同的树木等,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发现能力。

4. 活动四:配对游戏(1)在郊游活动中,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相同的图案,但是颜色不同。

例如,可以准备一些相同形状的动物卡片,但是颜色不同。

让幼儿根据形状将卡片进行配对;(2)还可以利用幼儿周围的环境,例如,找到相同形状的花、找到相同颜色的鸟等,进行配对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这次郊游活动中的数学教学,让幼儿在观察和发现中实践数学,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同时,通过比较大小、分类、找不同和配对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

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

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标题:中班数学教案——去郊游一、前言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数学思维、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实的数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乐趣。

本教案旨在为中班幼儿设计一次与数学有关的郊游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乐趣。

2. 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提升幼儿对空间、形状和数量的理解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选择合适的郊游地点,如公园、动物园等。

2. 准备幼儿数学实践所需的道具、工具和材料,如计数卡片、拼图、几何图形等。

3. 将幼儿分组,确保每组有一位成人带领。

四、教学活动1. 数一数:在郊游开始前,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计数卡片。

带领幼儿们数一数有多少名参与郊游的同学,通过数数了解有多少个人,同时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

2. 寻找形状:在郊游途中,教师可以给幼儿们提供一张形状卡片,要求他们找到周围环境中与卡片上形状相符合的物体。

例如,如果卡片上是个方形,幼儿就要找出周围有方形的物体。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形状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 数数树叶:在公园内,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树叶,让他们数数有多少片树叶。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几何图形将树叶分组,比如圆形的树叶和三角形的树叶。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数量和几何图形的理解能力。

4. 估计与统计:在动物园里,教师为幼儿们设计一个游戏。

首先,教师选取一类动物,例如猴子,让幼儿们估计动物园中有多少只猴子。

然后,带领他们去观察和统计猴子的数量,并与之前的估计进行对比。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数量的理解,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和统计思维。

五、活动总结在郊游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围坐一起,总结一下这次郊游中的数学活动。

2024年去郊游中班数学教案

2024年去郊游中班数学教案

2024年去郊游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2024年去郊游”主题活动。

通过描述一次郊游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基本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郊游活动中涉及的时间、数量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的认识、数量的比较。

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计算器、郊游图片、数字卡片等。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郊游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我们什么时候去郊游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时钟模型,讲解时间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读取时间。

教师举例讲解数量比较,如:“我们准备了一些食物,哪一组数量最多?哪一组数量最少?”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用计算器计算每组准备的食物数量,并进行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用画纸、画笔等学具,绘制郊游场景,标注时间、数量等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2024年去郊游2. 时间认识:小时、分钟3. 数量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绘制一幅郊游场景,标注时间、数量等信息。

回答问题:你们组准备的食物数量是多少?与其他组相比,是多是少?2. 答案:作业题目一:根据学生绘制场景,正确标注时间、数量等信息。

作业题目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幼儿园中班数学一起去郊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一起去郊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一起去郊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实物、图片等感性认识与数学符号的对应关系;•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感受、参与等方式认识数学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够描述、比较和分类简单的事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数的方法和概念;•学生掌握简单的集合的概念,能区分和分类不同集合中的元素;•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口算;•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与形式内容本次教学将选择郊游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 1. 郊游地点的选择:幼儿园附近的公园或者自然风景区; 2. 郊游备忘录的制作: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集合的元素分类,并进行集合制作; 3. 郊游中的数学游戏:比如通过寻宝游戏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口算; 4. 自然界中的数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形式本次教学将采用郊游的形式进行。

教师将组织学生和家长前往郊游地点,在郊游中对学生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还将结合家长的参与,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和引导。

教学流程第一步:准备1.教师准备好郊游地点,并根据地点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2.教师与家长沟通,以确保学生安全;3.班级分为小组,每组评选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组员,完成集合制作材料的准备。

第二步:出发1.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前往郊游地点;2.教师排队,分批按组进入儿童乐园;3.学生和家长合作,帮助学生掌握幼儿乐园的文化、安全及使用规则。

第三步:集合制作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组长分配组员,完成集合制作;2.向学生讲解不同集合的元素分类,让学生自己制作属于自己的集合;3.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第四步:数学游戏1.教师利用自然景观或幼儿乐园游戏设施进行数学游戏;2.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口算;3.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

第五步:聚合1.学生集中展示自己制作的集合,并讲解其中的分类原则;2.指导学生归纳数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反思。

2024年去郊游中班数学教案

2024年去郊游中班数学教案

2024年去郊游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2024年去郊游》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概念、序数词的使用以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时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时、分。

2. 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序数词的使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排序。

3.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时间概念的理解,序数词的使用,加减运算的运用。

难点:将时间概念与序数词、加减运算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图片、卡片。

学具:学生用时钟、图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2024年去郊游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时间概念(10分钟)教师出示时钟模型,讲解时钟的构造,引导学生认识时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

3. 教学序数词(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顺序,学习序数词,并进行排序练习。

4. 教学加减运算(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时钟拨动、序数词排序和加减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间概念:时、分2. 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3. 加减运算: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画出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并运用序数词进行描述。

2. 答案:学生完成时间表,描述作息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概念、序数词和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时间概念3. 教学加减运算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描述2024年去郊游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一起去郊游》(2篇)

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一起去郊游》(2篇)

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一起去郊游》活动目标: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

2、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对人物进行点数,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教具:课件幼儿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重点: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

难点: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

活动过程:一、在游戏场景中进行点数(一)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兰,看看小兰在干什么?(根据小兰眼睛上蒙着的布条说出大家在玩捉迷藏)演示11、看看小兰的朋友们躲在哪儿了?(大树后1个、房子里3个、草丛里2个)2、演示2:(1)、引导幼儿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确定人数。

(2)、幼儿找到一个,在这个人躲藏的地方画个圈——作为标记。

、引导幼儿先数目测数群再接着数。

)小结:先数大树后面和草丛里的小朋友,(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再接着数房子里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二)一共找到6个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结:人物(东西)多的时候或者看不清楚的时候,可以一边数一边做一个标记,这样就不会多数,也不会漏数了。

还可以先数一部分再接着数,这样也不会数错了。

观察重点:幼儿数数的能力和形式(目测、点数、接着数),知道标记的作用。

二、利用线索对人物进行点数(一)今天小兰跟好朋友一起去郊游,他们先来到游乐场里,看看他们在玩什么?1、演示3(出示一堆摆放杂乱的鞋子)玩这个游戏是要脱鞋子的呢?你知道是什么游戏吗?2、只有这些鞋子,你能数出有几个小朋友在里面玩吗?(乱七八糟,数不清楚怎么办?把相同的鞋子整理好对对齐)3、把这些鞋子对对齐,看看找对了吗?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双鞋?猜猜有几个人?4、两只鞋子为什么只数“1”?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

以后脱好的鞋子要记得对对好放整齐哦。

(二)看看,小兰和好朋友到底在玩什么?是6个人吗?你们真厉害,(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光看鞋子也能知道有几个人。

演示4(海洋球场景)观察要点:知道一双鞋子对应一个人,尝试一双一双数鞋子。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去郊游》 (2)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去郊游》 (2)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去郊游》活动名称:去郊游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3. 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准备:1. 准备游戏场地,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的适合游戏的地方;2. 准备一张地图,标注出郊游的路线和景点;3. 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道具,如小雨伞、摄像机、太阳帽等。

活动过程:1. 导入: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昨天的活动,引导他们回想在郊游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 游戏规则的介绍:告诉孩子们,今天他们要去郊游,但是路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他们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一起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将会分配一张地图,上面有标注出路线和景点。

他们需要按照地图上的指示,找到隐藏在景点附近的小道具,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帮助解答问题。

3. 分组和分配任务: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教师或家长带领。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地图和一些小道具,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相同数量的道具。

4. 游戏进行:小组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前往景点,并在找到小道具后停下来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所有的问题和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难度和进度。

5. 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鼓励孩子们对游戏进行评价,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表达能力。

活动延伸:1. 带孩子们经过郊游路线,实地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进一步认识大自然中的生物和景物。

2. 组织孩子们画一张自己理想中的郊游地图,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利用一些音乐或动作游戏,让孩子们在郊游过程中更加活跃和快乐。

教育意义: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幼儿可以在游戏中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大自然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去郊游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序数,会用序数表达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2.感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序数,能看图卡将小动物送到指定位置,尝试按序数要求玩“乘火车”的游戏。

3.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及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6以内的序数
活动难点:
感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序数
活动准备:
1.活动PPT;
2.火箭、秋千、摩天轮图片各若干张;动物操作卡片若干;
3.火车票若干,红箭头一个(绑在小椅子上),事先搭好的小火车3列。

活动过程:
一、去郊游——创设情景引出序数。

(出示前三只小动物)师: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山羊老师要带他们起去郊游了,看看都有谁去郊游了呢?第一个来的是谁?接着来的是谁呀?然后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出示第1、第2、第3的图卡)
(出示后三只小动物)师:又有谁过来了呢?他们是第几个来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出示第4、第5、第6的图卡)
二、排排队——情景贯穿感知序数。

1.师:山羊老师举起小旗,1.
2.3排队咯,看看谁排在第一?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小旗开始)谁排在第二?袋鼠排第二,那接着呢?谁能和老师一样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2.师:山羊老师换了个地方举起小旗,看看袋鼠排在第几个呀?小猫排在第几个呀?
3.小结:我们只要看好小旗,小旗边上的就是第一个,然后往下数,就可以找到队伍里的小动物了。

4.师:咦,山羊老师收起了小旗,现在谁是第一个了呀?(小狗)你是什么看的?(看箭头方向)(箭头和小旗都告诉我们小狗是第一个)
5.师:现在没有小旗,只有箭头,现在你能告诉我,谁排第一个了呀?
6.小结:在没有小旗的情况下,我们只要看好箭头方向,找到第一个,然后沿着箭头方向往下数,也能数出小动物们排在队伍的第几个。

三、坐火车——个别尝试匹配序数。

1.师:他们排好队,出发咯!小动物们来到了火车站准备去坐火车了,首先找到第一节车厢在哪里,火车头的后面这一节车厢开始,往后面数。

看,小袋鼠拿着火车票来了,看看它应该坐在哪一节车厢里呀?谁来帮帮它?
2.个别练习:请小朋友来帮忙,根据小动物的车票,找到车厢。

四、草地上——改变形式巩固序数。

师:小动物们乘着火车来到草地上,看看谁是第一个呀?你是怎么知道的?(从没有箭头的那里,沿着箭头方向往下数)接下去的小猴是第几个呀?……
五、游乐场——幼儿操作掌握序数。

师:它们坐着火车又来到了游乐场里,看看游乐场里有哪些游乐项目呀?(火箭、摩天轮和秋千),小动物们拿着票去玩咯!这是小
狗的游戏票,小狗应该要去玩哪一个项目呀?(摩天轮)摩天轮上的哪一个呢?(第3个)哪一个才是第3个呢?(讲解)
师:请你根据小动物边上的数字,帮小动物送到相应的火箭、摩天轮和秋千里。

六、乘火车——拓展迁移体验序数。

师:小动物们郊游玩得真开心,我们也乘上火车一起去玩一玩吧,请大家转过身来,和我面对面。

看看,这里有几列火车呀?哪一列是第一列?你是怎么知道的?接下来一列是第几列呢?然后再看看自己身上的标记,你是乘第几列火车的呀?请乘第一列火车的小朋友举举手,(请一个孩子示范)老师这里有火车票,请你拿一张火车票,看看你是乘哪一节火车厢的?数一数火车厢,赶紧乘到火车里去吧!
幼儿根据身上贴着的数字提示以及自己的火车票去坐火车,乘好火车,跟着音乐开火车离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