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新编《新课程改革》多项选择汇总120题(含答案)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D)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BD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BCD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7.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8.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9.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10.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11.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12.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1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1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15.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6.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7.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8.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9.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20.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21.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多项选择(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22、____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含城区教师招聘)及答案【提分必备】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含城区教师招聘)及答案【提分必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632年出版的(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一门独立的科。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教育学》 D.《新教育大纲》1.A【答案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著作中。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劝学篇》2.C【答案解析】:《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3.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 )气质类型。
B.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3.C【答案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4.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4.A【答案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
5.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5.C【答案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6.A【答案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7.“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都是( )的观点。
2017年聊城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汇编)
2017年聊城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汇编) 1. 【判断题】尽管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江南博哥)与价值观”目标,但这并不否定“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重要性。
相反,“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在三维目标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参考解析:略。
2. 【判断题】在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的视野中,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变革方案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参考解析: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设计好的课程计划是可以变动的,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在这种课程实施取向视野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
3. 【判断题】公元606年开始的科举考试,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笔试的教育评价方式,但其历史作用却是消极的。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这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的笔试教育评价方式,作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不能完全说其历史作用是消极的。
4. 【判断题】理解书本知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参考解析:理解书本知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从感知具体的事物开始。
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很多感性经验,则不必再运用直观教具了。
否则浪费时间,影响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
5. 【判断题】隐性课程虽然与显性课程相伴而生,但它对显性课程教育效力的影响却往往是消极的。
(易错)()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隐性课程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6. 【判断题】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塾,由一位先生教几名甚至几十名孩子在一块读书,可以看作是班级授课的雏形。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制度汇编(试行)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项制度汇编(试行)同江市第一中学2007年11月22日目录1、同江一中新课程实施工作方案------------------ 22、同江一中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123、同江一中学生选课指导方案---------------------164、同江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195、同江一中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管理制度-------------276、同江一中校本教研实施方案---------------------297、同江一中新课程教学常规-----------------------328、同江一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389、同江一中模块修习评价方案---------------------4010、同江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4411、同江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50同江市第一中学新课程实施工作方案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部署和要求,为了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教育“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从我校实际出发,构建体现我校“民族、俄语、文科”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素质教育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求真务实的原则。
要充分认识学校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以民族振兴和学生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贯彻“以校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困难,不等不靠,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课程方案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努力为新课程实施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
教学法试题汇编.doc
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2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3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研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7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8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9讨论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搓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10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彖的一种方法。
1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屮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2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3板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屮,根据教学的需要要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14评价方法:是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釆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5纸笔测验:是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起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16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2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
新课程改革真题及答案 7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C.第四次教育革命D.第五次教育革命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A.合作学习B.探究和觉察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商量3.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楚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
A.计算机技术B.文字C.纸张D.印刷术4.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两种方法。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即〔〕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6.在交流与商量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认的评价和商量,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商量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商量形式是指〔〕A.头脑风暴B.论辩C.合作性商量D.异步商量〔如BBS、电子邮件商量等〕7.综合实践课主要包含〔〕几局部。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效劳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8.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C.题头图和备注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9.在执教《美国南北X》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X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的油画、X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方法。
新版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新版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是关于新版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C. 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D. 改变学校的教学方法答案:B2. 新版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答案:A3. 新版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什么?A. 增加学科知识的量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提高学生的听写水平D.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答案:B4. 新版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A. 只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知识B. 只要求学生发展一两种能力C.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多种能力D. 只要求学生学会应试技巧答案:C5. 新版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A. 只要求教师传授知识B. 只要求教师掌握一种教学方法C. 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只要求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答案:C二、填空题1. 新版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_____________人才。
答案:创新型2. 新版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
答案:学生3. 新版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思维4. 新版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综合5. 新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版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答:新版课程改革是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
新版课程改革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新版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有哪些要求?答:新版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项练习: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试题各题型专题练习含答案(全面)
专项练习: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各题针对性专项练习(含答案)本试题优选近年各地区教师招聘考编试题汇编而成,包含高中英语新课标中的重点知识。
适用于教师考编招聘,教师遴选业务考试。
目录:专项练习: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选择题含答案(35道题)专项练习: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填空题含答案(35道题)专项练习: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判断题含答案(23道题)专题:2017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选择题(35道题)精选各地区教师招聘考编试题汇集而成1.高中英语每个模块学习时间约为___学时,修完一个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获得___学分。
(A)A、 36 ;2B、 28; 2C、 32; 4D、36;42.学业水平考试以《课程标准》中的________目标作为考试的基本要求。
(C)A、8级B、9级C、7级D、6级3.高一年级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抓好初高中衔接;坚持(C),实施分层次教学”。
A、以生为本B、教材为本C、低重心运行D、高标准要求4. 每个年级都要制订_______教学规划,要在开学时制定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具体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并做到计划上墙。
(B)A、每日B、三年C、学期D、学年5. ______________和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深化,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
(A)A、英语课外活动B、英语角C、课外阅读D、英语竞赛6、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要满足个性的发展需要,高中英语课程就必须具有(B )A. 可读性B.可选择性C.可规划性D.可发展性7、不属于任务型语言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D)A.脚手架原则B.在做中学C.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D.抛锚原则 18、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的基本单元是(B )A. 话题B.模块C.功能D.课文8、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科学发展观D、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9、学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上,而忽略那些非重要的内容和与目标无关且有干扰的活动,这种学习策略叫( A )A. 选择性注意策略B.注意集中策略C.心理倾向策略D.关注策略10、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C)A. 有主次之分B.有先后顺序之分C.同等重要D.有重要性差异11、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2014.贵州凯里】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2.【2014.山东济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教学观念是( )。
A.重视知识传授B.重视能力培养√C.重视发展D.重视创新解析: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重视能力培养。
3.【2015.河南洛阳】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应做到( )。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解析:解析:“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4.【2015.河南新乡】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 )。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解析:解析: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5.【2012.福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C.专业化的教师观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解析: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
2020教师专题资料教育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编1练习)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改革带来了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方面。
A.探究式教学
B.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C.教材选择自主化
D.教师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2.下列属于探究学习的特征的有( )。
A.主动性
B.开放性
C.创造性
D.问题性
3.下列符合当代“教学”的新观念的是( )。
D.及时干预,向学生澄清最佳方案
15.新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而重视学生发展,体现了其实现( )的变革。
A.评价主体
B.评价指标
C.评价功能
D.评价方法
16.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
程性。
A.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
B.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C.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A.生活课
B.活动课
C.品德课
D.综合课(程)
9.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10.当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以( )课程为主。
A.综合
B.分科
C.实践
D.理论
11.下面哪一观点符合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观?( )。
刘老师班级开展的课外活动,基本上都是与学习有关的主题,如成语接龙比赛、速算比赛、 历史知识竞赛、背诵化学元素表等。在教研活动中,刘老师的选题基本上集中在如何使用多媒体, 实现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进程控制等话题上。
请以三维课程目标、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刘老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
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
F
5、目前对教材的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6、过去的备课写教案在新课程中称为教学设计。
F
7、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越多越好越新越好。
F
8、教学设计实际是一种教师的行为研究。
F
9、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T
10、个别教学也叫做个别化教学。
F
11、作为教学形式的学生自学,就是完全意义上学生的任意学和自己学。
F
12、教学方式包括:教师和学生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T
13、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是相对立的。
F
14、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教学目标。
T
15、新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F
16、电化教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根本总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起辅助作用。
F
17、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F
18、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以综合课取代分科课程。
F
19、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条好经验。
F
20、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摒弃过去过于注重的终结性评价。
F
三、简答
1、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当代强调课程综合化的原因何在?
答:课程的综合化,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新知识观适课程综合化的理论来源;2)社会的新发展、新问题要求课程走向综合化;3)学生的认知发展也需要课程的综合化。
3、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1)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并体现到实际行动中;2)其次,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时,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3)再次,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增强合作意识,实行专业之间各学科教师的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4、简要说明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答:发展性评价有其丰富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使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多样化的要求;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
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一转向多向;7)关注发展过程。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意义?
答:(1)更新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绝不仅是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手段,它将导致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甚至教育体制的革命。
在这诸多变化中,教学观念是重中之重。
主要表现为:打破传统的师生主从关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2)变革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双向、多向、异步、同步传输等众多特点。
把它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有利于教师实践因材施教、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3)补充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可说是日新月异,信息流动更新速度很快,这可以弥补固定课程的不足。
(4)扩大教学规模。
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的学校围墙不复存在,使教育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
(5)形成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师生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使师生交流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而使教学产生显著的功效。
四、论述
6、广义的课程资源开发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答:①从校内到校外——关注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利用;②从实验验证到实验探究——关注开放实验室和“随手取材”的探究性实验室建设;③从课本到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关注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④从物到人——关注教师、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
联系实际说明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7、联系实际说明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新课程p5-7)
答:1)由专制走向民主;2)由封闭走向开放;3)由专家走向教师;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