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讲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一) 讲义(考点+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一)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基本思路

2.基本步骤

3.解题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4.常用方法

(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时,则采用正交分解法。类型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典例1】如图甲所示,滑沙运动时,沙板相对沙地的速度大小会影响沙地对沙板的动摩擦因数。假设滑沙者的速度超过8 m/s时,滑沙板与沙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5变为μ2=0.25。如图乙所示,一滑沙者从倾角θ=37°的坡顶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滑至坡底

B (B 处为一平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地面,最后停在

C 处。已知沙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μ3=0.4,AB 坡长L =20.5 m ,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滑沙者到B 处时的速度大小;

(2)滑沙者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3)滑沙者在AB 段与BC 段运动的时间之比。

解析 (1)滑沙者在斜面上刚开始运动时速度较小,

设经过t 1时间下滑速度达到8 m/s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1mg cos θ=ma 1解得a 1=2 m/s 2

所以t 1=v a 1=4 s 下滑的距离为x 1=12a 1t 21=16 m

接下来下滑时的加速度a 2=g sin θ-μ2g cos θ=4 m/s 2

下滑到B 点时,有v 2B -v 2=2a 2(L -x 1) 解得v B =10 m/s 。

(2)滑沙者在水平地面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a 3=μ3g =4 m/s 2

所以能滑行的最远距离x 2=v 2B 2a 3

=12.5 m 。 (3)滑沙者速度从8 m/s 增大到10 m/s 所用时间t 2=v B -v a 2

=0.5 s 在斜面上滑行的总时间T 1=t 1+t 2=4.5 s ,

在水平地面上减速的时间T 2=v B a 3=2.5 s 所以时间之比T 1T 2

=95。 答案 (1)10 m/s (2)12.5 m (3)9∶5

类型2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典例2】我国第五代制空战机歼-20具备高隐身性、高机动能力,为防止极速提速过程中飞行员因缺氧晕厥,歼-20新型的抗荷服能帮助飞行员承受最大9倍重力加速度。假设某次垂直飞行测试实验中,歼-20以50 m/s 的初速度离地,开始竖直向上飞行。该飞机在10 s 内匀加速到3 060 km/h ,匀速飞行一段时间后

到达最大飞行高度18.1 km 。假设加速阶段所受阻力恒为重力的15。已知该歼-20

战机质量为20 t ,g 取10 m/s 2,忽略战机因油耗等导致的质量变化。

图9

(1)请计算说明在加速阶段飞行员是否晕厥;

(2)求本次飞行测试中歼-20战机匀速飞行的时间;

(3)该次测试中,求在加速阶段歼-20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大小。解析(1)3 060 km/h=850 m/s

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Δv

Δt=80 m/s

2

因为a<9g,因此飞行员不会晕厥。

(2)在匀加速阶段,飞机上升的高度为x=v0t+1

2at

2=4 500 m

所以匀速上升的时间为t′=h-x

v=

18 100-4 500

850s=16 s。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g=ma

代入数据解得F=1.84×106 N。

答案(1)不会,计算过程见解析(2)16 s(3)1.84×106 N

二、瞬时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a,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力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致。当物体所受合力发生突变时,加速度也随着发生突变,而物体运动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

2.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橡皮条)的区别

(1)轻绳和轻杆:轻绳或轻杆断开后,原有的弹力将突变为0。

(2)轻弹簧和橡皮条:当轻弹簧和橡皮条两端与其他物体连接时,轻弹簧或橡皮条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两种模型

加速度与合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抓住“两关键”,遵循“四步骤”

(1)分析瞬时加速度的“两个关键”

①明确绳或线类、弹簧或橡皮条类模型的特点。

②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2)“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原来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二步:分析物体在突变时的受力情况。

第三步: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第四步:求出瞬时加速度,并讨论其合理性。

.两个易混问题

(1)图甲、乙中小球m1、m2原来均静止,现如果均从图中A处剪

断,则剪断绳子瞬间图甲中的轻质弹簧的弹力来不及变化;图乙

中的下段绳子的拉力变为0。

(2)由(1)的分析可以得出:绳的弹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典例3】如图,A、B、C三个小球质量均为m,A、B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轻质细线连在一起,B、C之间用轻弹簧拴接,整个系统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上面的细线剪断,则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B、

C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分别是(重力加速度为g)()

A.1.5g,1.5g,0

B.g,2g,0

C.g,g,g

D.g,g,0

答案A解析剪断细线前,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A上面的细线的

拉力为3mg,A、B之间细线的拉力为2mg,轻弹簧的拉力为mg。在剪断A上面的细线的瞬间,轻弹簧中拉力不变,小球C所受合力为零,所以C的加速度为零;A、B小球被细线拴在一起,整体受到二者重力和轻弹簧向下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2ma,解得a=1.5g,选项A正确。

【典例4】如图所示,A球质量为B球质量的3倍,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