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五言诗名词解释
文人五言诗——文脉梳理
—在文脉解读中读懂诗歌
复习目标
1.背诵《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 行》三首经典文人五言诗,落实易错字默写。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诗歌“前牵后联”的品鉴 方式,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意象、手法、语言情感等 方面读懂诗歌。 3.体会特殊时代背景下,文人群体最本真的情感创作, 感悟人生离合悲欢。
柳酒伫草拟衣笛尽倚色把带长天长声余青危 烟 疏 渐之亭亭此浮挥残欢山楼光狂宽外涯外地云手,,横风残图终,,,一游自送夕今北细照一不古地古为子兹友阳宵蝶送郭细里醉悔道之道别意去人山别恋别,,,,,边角边,,,(外梦花(白望无对为,,,孤落萧李山寒(李水极言酒伊芳知芳蓬日萧白。。柳叔绕春谁当 消草交草万故班)永同东愁会歌得碧半碧里人马))城,凭,人连零连征情鸣。黯阑强憔天落天。。。黯意乐悴。。。。生还。晚一问天无风壶君际味拂浊此。。 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任务二:析手法
本诗最吸引你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举出有同样手法的 诗句并思考叠其词表的达表效达果效。果: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蒹葭苍苍,白有露音为霜乐。美所感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2露.形未晞象。性所,谓使伊所人写,意在象水之更湄加。生动形象。 蒹葭采采,白3露.渲未已染。氛所围谓,伊抒人情,性在强水之。—涘—。《诗经·蒹葭》
任务三:赏语言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请结合诗句从情感表达的曲与直、 雅与俗两方面分别进行赏析。
曲与直——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雅与俗——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以其质朴自然的语言、隽永清新的意境 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为以下诗句在原诗中找到对应,进 行赏析。
4.2《古诗十九首》与文人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与文人五言诗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以四言为主。
到了汉代,出现了五言诗,后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体式之一。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是在长期酝酿中逐步形成的。
对于它的起源,前人有不同的说法。
有的说起于西汉的枚乘,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徐陵《玉台新咏》等。
有的说起于李陵,如《文选》中有李陵诗三首,钟嵘的《诗品》于古诗以后,以李陵为第一家,并在自序中说五言诗起于李陵。
这些说法都有人提出过怀疑。
实际上,五言诗的出现应在东汉末、建安时代。
那么,五言诗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呢?虽然西汉时代没有成熟的五言诗,但还是有五言为主的作品诗,只是酝酿时期,在形式上还不够完备。
如李延年《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其中有一句不是五言,这是早期五言诗的体式。
到了东汉,纯粹的五言诗出现了。
现存文人五言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咏的是缇萦救父的故事,但钟嵘《诗品》评价说“质木无文”,缺乏文采。
班固之后,出现了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郦炎的《见志诗》,赵壹的《疾邪诗》,蔡邕的《翠鸟诗》,蔡琰的《悲愤诗》等。
《古诗十九首》大约也在就出现在此时。
所以,我们可以说西汉是五言诗的酝酿期,班固、张衡时代是五言的成立期,建安前后是五言诗的成熟期。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它是一组无名氏的作品,产生在东汉未年。
内容上大都是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充满感伤情调,艺术上以抒情为主。
《文选》在“杂诗”类下收录时标示“古诗十九首”,后人沿用这种名称,于是成为固定的说法。
刘勰《文心雕龙》的《明诗》篇对古诗十九首予以高度评价:“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chao)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我们分析其中的几首作品。
《重重行重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中国古代文学——五言诗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学——五言诗的起源现存有主名的东汉文人五言寺,数量虽然不多,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
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远在四言诗盛行时代,五言诗即已萌芽。
例如《诗经》中的《行露》、《北山》等篇已有半章或全章都是五言形式,但这不过是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一些五言诗句而已,当然不能算五言诗。
到了春秋末期,楚国民歌出现了《孺子歌》那样的形式(《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更晚又出现秦始皇时的《长城歌》的形式,虽然都是连句用韵,韵密而调促,而前者还带有语助词,但已经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雏形。
及至西汉,五言的歌谣谚语越来越多,其中如成帝时童谣:“邪径败良田,谗口害善人,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巅。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汉书?五行志》)这种隔句用韵的形式,音节比较舒缓协调,是五言歌谣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自汉武帝以后,这种形式的五言歌谣,大量地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
它们有不少的新颖故事,相当成熟的艺术技巧,逐渐吸引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
他们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试行模仿起来,于是就有了文人的五言诗。
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
新的形式是适应于新的内容的。
汉初的四言诗本是继承《诗经》三百篇的形式,后来四言诗不能表达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作者才不得不突破旧形式,采用民歌的新形式来代替它。
所以东汉初年便出现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东汉末年,由于社会的大动荡,一些接近民间的文士忧生念乱,愈来愈感觉四言的旧形式不能适应,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就大量产生,而且艺术技巧日益成熟。
钟嵘在《诗品序》里说过,四言寺“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因为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具体地说,五言句所包含的词和音节可以比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所以在表达上确实更灵活更方便些。
三、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
• • • • • • • • • • • •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 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 汉代乐府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 乐府民歌采自民间,是群众性、社会性的创 作。现存的乐府民歌大都是东汉时期的作品。
•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 俗,知薄厚云。”-《汉书·艺文志》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 ①乐府民歌描写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 如《妇病行》: • 写一个妇人久病不起,临终前再三嘱咐丈夫要好好养育孩 子,不要打骂他们。可她死后,孩子们无衣无食。父亲出 外乞讨。回到家,见小孩子不懂得母亲已经去世,还一个 劲地哭着要母亲抱。这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生活,又是充 满苦难与辛酸的生活,读之催人泪下。
(三)汉代文人诗与《古诗十九首》
• ②艺术特色: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受到极高评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文心雕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抒发感 情真切动人,毫不矫饰地表达充盈在诗人内心世界中的迷惘、痛苦、 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这就使作品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其次, 这些作品是深受乐府民歌影响的文人创作,语言既自然朴素,又高度 洗练、富于概括力,语短情长、余味无穷。如《庭中有奇树》,通过 一位妇女折花寄远的细节,表达离人相思之情。全诗平白如话,并无 奇字险句,但通过女主人公伫立花下,香满衣衫的形象,充分表达了 她的一往深情。再次,《古诗十九首》擅长通过借景寄托来抒发感情。 如《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写人间男女的离别相思之情, 全诗只是写景而愁绪流溢,情景交融,委婉缠绵。 《古诗十九首》作 为汉代五言诗的代表性作品,在形式、题材、风格、表现技巧等多方 面,都对后代的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五言诗的发展上占有关键 性的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五言诗的起源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国古代文学——五言诗的起源,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国古代文学——五言诗的起源现存有主名的东汉文人五言寺,数量虽然不多,但大体上可以看出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下面是的我们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
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远在四言诗盛行时代,五言诗即已萌芽。
例如《诗经》中的《行露》、《北山》等篇已有半章或全章都是五言形式,但这不过是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一些五言诗句而已,当然不能算五言诗。
到了春秋末期,楚国民歌出现了《孺子歌》那样的形式(《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更晚又出现秦始皇时的《长城歌》的形式,虽然都是连句用韵,韵密而调促,而前者还带有语助词,但已经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雏形。
及至西汉,五言的歌谣谚语越来越多,其中如成帝时童谣:“邪径败良田,谗口害善人,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巅。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汉书?五行志》)这种隔句用韵的形式,音节比较舒缓协调,是五言歌谣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自汉武帝以后,这种形式的五言歌谣,大量地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
它们有不少的新颖故事,相当成熟的艺术技巧,逐渐吸引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
他们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试行模仿起来,于是就有了文人的五言诗。
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
新的形式是适应于新的内容的。
汉初的四言诗本是继承《诗经》三百篇的形式,后来四言诗不能表达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作者才不得不突破旧形式,采用民歌的新形式来代替它。
所以东汉初年便出现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东汉末年,由于社会的大动荡,一些接近民间的文士忧生念乱,愈来愈感觉四言的旧形式不能适应,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就大量产生,而且艺术技巧日益成熟。
第四章汉代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七出
本为残酷教条,内 则这条更始毫无人 性。在这些封建教 条的条条框框之下, 妇女动辄得咎,处 于一种被压迫、被 奴役的地位。它是 封建社会吃人的本 质。兰芝悲剧的根 源就在于此。
社会意义: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兰芝与 焦仲卿的婚姻悲剧,以血的 事实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 家长的罪恶,揭露了封建婚 姻关系、封建家庭关系的本 质:“父母之命,媒约之 言”。妇女在婚姻上无保障, 受压迫、奴役。同时,作品 热烈的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 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 封建恶势力的叛逆精神。寄 托了青年男女对不愉的爱情、 幸福的婚姻的热烈向往,作 品具有强烈的民主性。
二、五言诗的起源和特点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 他的诗歌形式一样,都是起源于民间,五言诗萌 芽可上溯到《诗经》时代,在三百篇中有五言的 句子。
《沧浪》(战国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五言句式虽然出现很早,但真正作 为一种诗体,为文人所拟作,并达到成 熟阶段却在东汉时期,完整的五言诗首 先在汉代名民歌出现。如《陌上桑》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 芜》等。在乐府民歌影响下,文人创作 的五言诗也出现了。最早的是班固的 《咏史》,接着有张衡的《同声歌》, 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刺世嫉邪 诗》,辛延年的《羽村郎》
后人把乐府机关所写的诗叫“乐府诗”, 简称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名称,有自 己的特点: (1)入乐,即谱上曲子可以演唱。 (2)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出现的第三次高 峰(一次:诗经;二次:楚辞),现实主义 精神和《诗经-国风》中一脉相承。楚辞是浪 漫主义。
汉乐府的思想内容:
乐府现实主义精神: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即:有感于喜怒哀乐,因此 而抒发。 乐府机关职能:采集民歌谣,谱写 歌曲,训练乐工。 乐府作用、目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提供统治阶级各种需要。如:祭祀、 朝会、军旅等。也可了解民间意愿, “观风俗,知厚薄”,以达到巩固封 建统治的目的。乐府机关客观上起到 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集中记 录、流传。
古代文化常识之五言诗的起源
古代文化常识之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个字构成的诗。
一起来看看古诗起源,仅供大家参考!谢谢!1、一般认为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所写的《咏史》。
此后,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疾邪诗》蔡邕的《翠鸟》等都是较早的文人五言诗。
2、《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3、《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编的《文选》4、《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的桓帝、灵帝之世,当是这一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所写。
5、先秦两汉时期,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阶段依次是《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
魏晋南北朝文学基础: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
2、西晋末年,在世族清淡玄理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玄言诗,其内容是抽象枯燥的玄理,只不过徒具诗的形式而已。
3、梁陈两代,帝王和世族的生产更加腐朽,精神也更为空虚,他们不再满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要寻求强烈的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
4、“宫体诗”之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宫体诗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其中也有一些类似文字游戏的咏物诗。
宫体诗产生并盛行于梁、陈时期。
5、东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玄言——山水——宫体的变化过程。
6、南北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有:山水诗的兴起,拓展了诗歌题材;新体诗对古代诗歌的格律化奠定了基础;鲍照发展了七言诗,在题材和诗歌形式上都有开创;文学理论多有建树,出现了《文心雕龙》《诗品》这样的理论著作;骈文及小说都是新的开创;萧统编选了我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等。
7、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一、建安文学基础:1、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
他诗歌创作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
论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及影响
论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及影响
韩末文人五言诗的形成与影响
韩末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乱象、文化昌盛与紧张共存的特殊时期,其中文人的文学活动也较为活跃。
由于陆羽“洞房”的兴起,丰富了宋代五言古诗形式。
文人以五言诗为主,表达了他们心中的革命思想,也得到了人们的赞同。
之前的五言诗主要写抒发病情、情爱、国士诉聩,在韩末时期则出现了“民诗”,其中包括写抗阻强暴、纪念群雄们英勇事迹等内容,用以宣扬建立新社会民主理想,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精神,并为后世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再加上道士张骞“神宗五教”、贾谊“新义”等等,文人五言诗形式的演变也得到了大力的支持,更加注重诗句的表达力、节奏的连贯性和形式的鲜明。
这也给中国文人五言古诗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新兴的五言古诗成为当时文人创作的良好形式。
此外,文人五言古诗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其一,诗文传播了爱国本色,抗击暴政、宣扬民主,也激励了许多普通民众去斗争一个自由、民主的新社会;其二,其影响力也超越了时代,被广大老百姓爱戴,从而使古风文化得到保留及传承,被更多的中国后代所熟悉;最后,该书内容多义得山水有灵、苍穹有怀,让人能够得到无穷的感受。
可以说,文人五言古诗的形成与影响都是无可掩盖的,它不单改变了当时文人文学创作的形式,同时也影响了后人数百年来文学传统的发展,使该作品仍被广大民众传颂至今。
《古诗十九首》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1. 开篇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更是古代诗词的精华所在。
在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文学水平的高超,以及当时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围绕古诗十九首中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展开深入探讨,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古诗十九首的背景古诗十九首是由汉代司马相如所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十九首诗中,最早的文人五言诗被载入史册,成为古代诗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国家的忧虑,以及对爱情的倾诉和情感的抒发。
这些诗句流传千古,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
3. 文人五言诗的意义文人五言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以五个字为一句,以五句为一首,句与句之间往往通过平仄押韵来连接,形成优美的韵律和节奏。
这种形式在古代诗歌中被广泛运用,成为我国诗歌的经典形式之一。
文人五言诗以其自由、流畅、婉约的风格,深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最佳载体。
4. 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的魅力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所具有的魅力,首先在于其简洁而生动的表达方式。
作者用简短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展现出了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
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在形式上讲究音律和韵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悦耳的感受。
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栩栩如生,令人回味无穷。
5. 我对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的理解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使我深受启发。
在我看来,这些诗句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情感共鸣,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生活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这种古代诗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审美的享受,更是对人生、爱情、国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感悟。
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找到回应内心情感的媒介,以及对世界的思索和领悟。
6. 总结回顾古诗十九首中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作为古代诗歌的精华之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华丽的艺术表达,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探讨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我们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情感共鸣和心灵抚慰。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个体抒情与群体认同
个 人创 作逐 渐 过渡到 群体 性 的认 同, 完成 了诗体 的确 立。
关键词 五言诗 ; 汉代 ; 抒情; 咏史; 苏李诗 中图分 类号 : 0 .2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6— 4 1 2 1 )3— 0 1 0 I 72 2 A 10 2 9 (0 I 0 0 0 — 6 对汉代文人五言诗 的研究, 经常讨论 的一个 问 题, 是它究竟起源于何时。传统 的认识中, 由于李 陵 诗、 团扇诗 、 古诗十九首等五言诗的创作年代和作者 颇存争议 , 加之钟嵘《 诗品》 总序“ 东京二百载中, 惟 有 班 固《 咏史 》 质 木 无 文 ” P’ , …( 的说 法 , 固 的一 ” 班 首《 咏史》 被认作我 国诗歌史上第 一首完整 的文人 五言诗。这个观点 , 在近些年得到了学者们的有力 品上面, 一方面文献不足 , 一方面也并不符合诗歌发 展的实际。五言诗的发生与发展 , 是诗歌史的 自然 过渡 , 并没有确切 的时 日断限。对起源和真伪问题 的过多纠缠和顾虑 , 曾经阻碍了对汉代五言诗的更 多层面上的研究。在汉代 , 大部分 的诗歌并不与某
108 ) 00 3 ( 防灾科技 学院 人文社科 系, 北京 1 10 ; 0 6 1北京语言 大学 博 士后流动站 , 北京
摘
要
汉代文人五言诗是不入乐的诵诗, 它是诗歌发展 的自然产物, 不应将其起 源限定在一人一诗。
汉代文人五言诗以群体抒情为主, 这是形成它的整体风格 的一个特质, 以《 尤 古诗》 为代表。从班固《 咏史》
什么是五言律诗?
什么是五言律诗?概念: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诗体简介: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
律诗发源于南朝,从南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演变而来,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对于唐代人来说,五言律诗是从五言古诗中脱胎出来的新诗体,它继承了五古的句有定字和隔句压韵的原则,并且借鉴了骈体文的声律和对偶原则,有多方面的发展:1、每首八句;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3、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4、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
发展历史:五律从五古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骚体诗)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说到底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其发源都是诗歌。
初唐五律已经完全成熟。
特别是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总结了南朝以来新体诗的成就,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最后完成了“回忌声病,维句准篇”的任务,在创作中使五律正式定型。
《全唐诗》收宋之问诗三卷198首,沈佺期诗三卷156首,绝大部分是律诗。
胡应麟:“五言律体,兆自梁陈。
唐初四子,靡缛相矜,时或拙涩,未堪正始。
神龙以还,卓然成调。
”五律定型于初唐,沈宋之外,王绩、苏味道、“初唐四杰”、杜审言、陈子昂、李峤、张说等人颇有佳作。
第四章-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
3、主要艺术特色 1)长于抒情。 2)广泛的运用比兴手法。 3)语短情长。 钟嵘: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回车驾言迈》、《青青陵上柏》、 《生年不满百》、《今日良宵会》写 写人生无常和及时行乐。
《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 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 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写知 音难遇和世态炎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 衆星何歴歴。白露霑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 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良無盤石固, 虛名復何益。
2、张衡《同声歌》,新婚女子的自述, 语言典丽。
3、秦嘉《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 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4、酈炎《见志诗》;赵壹《疾邪诗》; 蔡邕的《翠鸟诗》。
5、《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 言诗的最高成就。
六、《古诗十九首》
1、名称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的十九首 五言诗。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 在一起,收入《文选》而题为《古诗十 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第四章 汉乐府民歌 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的名称和职能 乐府本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魏晋之
后,人们把乐府采集、创作和演唱的诗 歌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一种诗体 的名称。 汉代乐府机关有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 人创作和负责演唱等职能。
浅析文人五言诗产生的原因
浅析文人五言诗产生的原因我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
《诗经》是四言诗,但其中已有五言诗的萌芽,出现了半章或全章五言形式的诗篇。
《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形式的限制。
创造了三、四言到七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
春秋末期出现了成篇的五言歌谣,汉代将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
到东汉时开始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关于五言诗的产生时间,自古以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多矣,夏歌曰‘郁陶乎予心’。
楚谣曰‘名余曰正则’。
虽诗未全,然无言之滥觞也。
逮汉李陵,始著无言之目矣。
”意思说《诗经》、《楚辞》是五言诗之源头。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李陵诗所存目现已少见。
但见,也是后人的伪作。
钟嵘的时代可能有其遗诗。
近人逯钦立先生认为:“近世之论无言者,率举一时之谣,一人之作,以定此体裁之肇始。
夫新体之起,非一人所创,亦非一短时间所能成。
”据此标准,他认为五言诗体发生于汉武帝时。
他说:“然则五言诗发生及成立,究各断为何时乎?钦立窃谓自西汉武帝至东汉章帝之时应定为此一体裁之发生期。
自东汉章帝自献帝建安以前应定为此一体裁之成立期。
”历来论五言诗体发生问题者,当以逯先生此说最为断绝,也比较切近事实。
明胡应麟说:“四言不能不变而五言,古风不能不变而近体,势也,亦时也。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也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中自出新意,故循而作他体。
以自解顺,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哀者,皆由于次。
”这种看法更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
他们把五言诗的产生都归于“势”和“时”,显得比较笼统,让人不易理解。
那么,我不揣浅陋,从音乐环境和政治思想环境两方面来作一浅析,以求方家之指正。
一、文人五言诗产生的音乐环境诗与乐的关系,其可谓是渊源流长。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
《艳歌行》、《悲歌》
6
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01
东门行
02
东门行,不顾归。
03
来入门,怅欲悲。
04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05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06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07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08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鲜明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
4
起兴(引子)——被逐(开端)——自杀(高潮)——化鸟(结局)
3
曲折的情节
6
以幻想形式结尾。
01
汉代文人五言诗
02
班固《咏史》,写缇萦救父,语言质朴。
03
张衡《同声歌》,新婚女子的自述,语言典丽。
04
秦嘉《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D
语言生动朴素。
四、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中国诗歌一开始,抒情诗就占有压倒的优势。《诗经》中仅有少数几篇不成熟的叙事作品,楚辞也以抒情为主。到了汉乐府民歌出现,虽不足以改变抒情诗占主流的局面,但却能够宣告叙事诗的正式成立。
大多采用第三人称,表达人物事件显得自由灵活。 结构方面,常常是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来表现。如《东门行》只是写丈夫拔剑欲行、妻子苦苦相劝的场面。《艳歌行》只写女主人为游子缝衣、男主人倚门斜视的片断。
诗词名词解释(诗部)
诗词名词解释(诗部)转:登书山的博客原文地址:【转】诗词名词解释(诗部)作者:【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盛行于春秋以前。
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部集《诗经》之中。
东汉以后,五七言诗兴起,此诗体渐趋衰落,唐以后四言诗则少见。
【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
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
此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抒情成份较浓,富于浪漫气息。
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
【乐府】诗体名。
乐府原是音乐官署,汉武帝(刘彻)时始建,掌管朝会游行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来把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魏晋及其以后的诗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宋元以后的词、曲,因为是入乐的,有时也称为乐府。
【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
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
汉代题用“行”者较多,如《陇西行》、《妇病行》等。
南北朝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琅琊王歌》等。
文人拟乐府的作品,诗题也常标以“歌”、“行”。
“歌”、“行”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的《怨歌行》。
“歌”、“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
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
歌行体的诗,题目并不一定都标上“歌行”的字样。
【古风】诗体名,即“古体诗”、“古诗”。
风,即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而引申出来的。
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古风”作诗题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
与古体诗相对称,产生较早。
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杂言等形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
五言绝句是什么意思
五言绝句是什么意思第一篇:五言绝句是一种传统的诗歌形式,每句诗由五个字组成,且一般只有四句。
五言绝句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个人经历,又具有优美的艺术效果。
它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清晰的韵律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五言绝句中,诗人虽然字数有限,但却要表达出自己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因此,五言绝句在写作过程中要精准地把握词语的意义和运用,同时要注重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为达到完美的效果,许多诗人会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力求在有限的字数和词汇表达中,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在五言绝句的用词方面,要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
这就要求作者在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精准、得体,避免使用过于流俗的语言和炫技的句子。
同时,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要求诗句的音韵流畅,平仄抑扬有度,节奏自然流畅。
总之,五言绝句是一种传统的诗歌形式,它不仅具有优美的艺术效果,而且可以清楚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精准地运用词汇和语言,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把握,力求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第二篇:五言绝句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由五个字组成的每句诗情感深沉、表达简洁、优美流畅,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代表。
五言绝句通常以形意相生的方式,运用丰富的意象、感觉和思想来表达诗人的真情实感。
五言绝句的精髓在于“寓意深刻,抒情婉约”。
在作品表现意境时,借助感性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诗人深深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无论是表达人物形象、自然景色、还是表现情感,都需要精准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才能表现出诗歌的真正的韵味和深度。
同时,五言绝句要求言简意赅,要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在用词方面,五言绝句要求言简意赅、精准运用词汇。
同时,韵律和节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要求诗句的音韵流畅,平仄抑扬有度,节奏自然流畅。
诗人可以通过反复地推敲和修改,尽可能地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五言绝句是一种精炼的诗歌形式,它特别强调言简意赅和韵律抑扬。
五言诗的特点
五言诗的特点五言诗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诗歌形式,它几千年来一直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成为中国诗歌的主流形式。
五言诗也被称为古五言,其形式是每句诗为五个字,共四句,每句之间有脉络相连,合起来可以表达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
五言诗最大的特点是以简短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容,给读者以强烈而深刻的视觉效果。
五言诗以语言简短,却又朴素细腻的特点,以及其蕴含的高度概括能力,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表达方式的重要形式。
五言诗的主题既可以是社会话题,如政治、历史、伦理等;也可以是人生哲学和心灵感悟,如悲欢离合、草木生长、变化的多样性等。
无论是什么样的主题,能够在极短的空间里精准地表达出笔者的想法,都足以表明五言诗的强大语言功能。
五言诗把文字紧凑地表达出情感,又不拘泥于它,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有一种沉静而深刻的感受。
五言诗也着重表达了抒发感情的手法,介于散文与歌赋之间,把紧凑的文字和感情纠缠在一起,而这正是它最独特的文学特征。
五言诗也有着独特的诗句节奏,它的句号是由平仄、声调组成的,遵循七言古诗的“一押一抑”规律,使整首诗的声音有了节奏感,更显示出五言诗的气魄和韵律。
五言诗的意象也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它的主题也是用意象表达出来的,这些意象可以用于箴言、警句、社会批判或者其他形式的思想言论。
五言诗有能力用层层深入、简洁有力、因果定论的文字,表达出抽象的思想,这正是它被称之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原因。
五言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象征性,五言诗的诗句虽短,但笔者藉由其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这种文字如此细腻而又深刻,让读者一窥作者的心眼。
五言古典诗歌,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令人敬仰的艺术形式,它以简短的语言,表达朴素而深刻的思想,蕴含深邃的意象,展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复杂而抒发的情感,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五言诗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文人五言诗
1.1 文人五言诗的定义
文人五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个字为一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共二十字。
作为一种经典的文人创作形式,文人五言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2 文人五言诗的特点
文人五言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字数固定:每首文人五言诗都由20个字组成,每句由5个字组成,字数固
定,使得诗歌更加规范和统一。
2.语言简练:文人五言诗追求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通过有限的字数展现丰富
的意境和感情。
3.韵律工整:文人五言诗中每句都遵循平仄相间,平平仄仄平的韵律要求,使
诗歌更具韵味和音乐性。
4.感情表达:文人五言诗注重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作者的思
想和感受。
5.意境丰富:文人五言诗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丰富的意境,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
二、文人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
2.1 文人五言诗的起源
文人五言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
最早期的五言诗源于民歌,民歌是古代百姓在生活中创作的一种歌谣形式,其结构较为简单,字数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人渐渐开始关注并采用这种简洁而朴实的诗歌形式,从而形成了文人五言诗。
文人五言诗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唐代的文人五言诗大多以表现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为主题,善于利用意象和修辞手法,以达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效果。
唐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艺术
3.1 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文人五言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意义而备受赞赏。
在有限的字数内,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形象、比喻、修辞等手法,创造出深刻、细腻的意境。
这种意境不仅仅是作者的个人感受,还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3.2 艺术手法的运用
文人五言诗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如比喻、夸张、转喻、拟人等,这些手法让诗歌更加生动鲜活。
同时,文人五言诗还注重平仄和韵律的处理,通过对字音的把握和运用,使诗歌更具韵味和美感。
3.3 诗人的情感表达
文人五言诗的诗人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诗人的情感表达不仅仅是自我感受的宣泄,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和关怀。
四、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与传承
4.1 文人五言诗的影响
文人五言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人五言诗的韵律和表达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一种经典之作。
文人五言诗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后世文人的创作中。
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然而,文人五言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仍然受到当代文人的喜爱和探索。
一些当代诗人继承和发扬了文人五言诗的创作传统,通过对诗歌表达和意境创造的探索,使文人五言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结语
文人五言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它以精炼、简练的表达方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在后世的传承中,文人五言诗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诗歌创作的经典之作。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文人五言诗在当代文学中绽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