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监测布点原则
噪声监测要点
噪声监测方案主要有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方案、交通噪声24h连续监测、声屏障衰减效果监测方案、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
案例考试涉及到的噪声监测方案主要是噪声敏感建筑物现状监测方案,后面三个监测方案可以参考查阅《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公路》(HJ552/2010)第6.5.3条。
监测方案=监测因子+监测布点+监测时间与频次。
1、监测因子:一般为Ld(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Ln(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有突发噪声或偶发噪声时夜间需同时测量Lmax(最大A声级)【Lmax必须写上前面的限定词语】2、监测布点方案:一般规定是可选择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别忘记“以上”俩字)。
(PS:背景值监测点位布设原则请查看“”)3、监测时间及频次:对敏感建筑物的环境噪声监测应在周围环境噪声源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根据噪声源的运行工况,分昼、夜两个时段连续进行。
根据环境噪声源的特性,可优化测量时段。
分为固定声源、交通噪声源(流动声源)。
(1)固定声源的影响。
监测时间: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如昼间测量1min得到Ld,夜间测量1min得到Ln。
非稳态噪声测量整个工作时间(或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
监测频次:一般为不少于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2次,即每天昼间监测1次,夜间监测1次。
(2)交通噪声源(流动声源)监测时间:对于道路交通,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20min等效声级Leq。
对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1h等效声级Leq,若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的运行车次密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20min。
监测频次:一般为不少于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2次,即每天昼间监测1次,夜间监测1次。
噪声测定方法
噪声测定方法环境噪声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为城市噪声管理、治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一.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长期监测和城市环境中扰民噪声源的调查测试等。
基本测量仪器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
仪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检查电池电压,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前后灵敏度不大于2dB,如有条件,可使用录音机、记录器等。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点: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测量: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除外),声级计应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保持传声器清洁。
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声级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
传声器离地面高1.2米。
放在车内的,要求传声器伸出车外一定距离,尽量避免车体反射的影响,与地面距离仍保持1.2米左右。
如固定在车顶上要加以注明,手持声级计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米以上。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
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5:00时,随地区和季节不同,上述时间可稍作更改。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受影响者的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1米,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噪声影响敏感处。
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应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无法避免时应背向反射体,应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
测点附近有什么固定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时,应加以说明。
按上述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2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周围声学环境,如主要噪声来源等。
环境监测站点布局规范
环境监测站点布局规范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环境状况的了解和决策的制定。
其中,环境监测站点的合理布局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全面的关键环节。
一、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站点的布局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理的布局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不同的区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污染源和环境问题,如果监测站点分布不均或存在盲区,就可能导致对某些重要区域的环境状况了解不足,从而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站点设置不合理,比如过于靠近污染源或者受到局部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监测到的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
再者,科学的布局能够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各个监测站点数据的分析,相关部门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因素1、污染源分布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是决定监测站点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工业集中区、交通枢纽、垃圾处理场等主要污染源附近,需要设置更多的监测站点,以密切关注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情况。
2、人口密度和活动区域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城市中心、居民区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也需要有足够的监测站点来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3、地形和气象条件地形和气象条件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
例如,山谷、盆地等地形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积聚,而风向和风速则会影响污染物的传播方向和速度。
因此,在这些特殊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区域,需要合理调整监测站点的布局。
4、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工业区等,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
因此,监测站点的布局应根据功能区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
三、环境监测站点布局的原则1、代表性原则监测站点应能够代表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特征。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⒉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
⑴将整个城市建成区按网格法划分成多个 等大的正方形网格,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 100 个。 ⑵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 个监测点位。 ⑶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4.0 m。
⒊ 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的 监测内容、点位设置、监测频次、测量时 间、评价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为监测与 评价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所开展的城市声 环境常规监测。乡村地区声环境监测可参 照执行。
二﹑定 义
⒈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也称例行监测,是指为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保护部门所开展的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 声环境监测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分别简称:区域 监测、道路交通监测和功能区监测)。
⒋ 区域监测的结果与评价
⑴计算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
⑵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按表1 进行评价。
四﹑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
⒈ 道路交通监测的目的
①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 ②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的 关系及变化规律; ③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 化趋势。
⒉道路交通监测的点位设置
⑴选点原则:
①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交通噪声排 放特征。 ②能反映不同道路特点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③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巨大、特大 城市≥100 个;大城市≥80 个;中等城市≥50 个;小城市≥20 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 多条相近的道路。
⑵ 测点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
距离大于50 m,路段不足100 m 的选路段中点, 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20 cm 处,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6.0 m。测点 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传声器指向被测 声源。
噪声监测布点原则
噪声监测布点原则
噪声监测布点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代表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所或区域,能够反映该地区噪声污染的整体情况。
通常应考虑噪声源的类型、数量、分布、运行时间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2. 均匀分布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均匀分布在监测区域内,以反映该区域的整体噪声水平。
通常应考虑监测区域的大小、形状、地形和噪声源的分布等因素,选取均匀分布的监测点。
3. 公正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在公共场所或公共区域,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通常应选取在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或区域的监测点。
4. 稳定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稳定的场所或区域,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通常应选取在不受外界干扰、噪声源不易变化的场所或区域的监测点。
5. 安全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安全的场所或区域,以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和监测设备的安全。
通常应选取在交通不拥挤、周围环境清洁、安全的场所或区域的监测点。
总之,噪声监测布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综合考虑以上原则,选取科学合理的监测点,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噪声监测中的布点问题及措施分析
噪声监测 中的布点 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 军 权旭 日 ( 彬 县 环境 监 测 站 陕西咸 阳
7 1 3 5 0 0 )
噪声监测对 象明确后 , 噪声源的位置在 高处或者是对边界外 的
高处作用较大时 , 边界周边高度是否存在 噪声 的敏感点应予 以确 认。如果收到噪声影 响高处存在噪声 的敏感点 , 需要根据影 响高
2噪声监 测 中的难点 问题
在监测布点方 面 , 布点应 该是在法定 的厂界 内 1 米, 并且 高 度为 1 . 2 米 以上噪声影响位置 ; 厂界和居 民楼是垂直相连 的, 监测
噪声 的仲裁监测对于监测数据要求很高 ,要具有代表性 、 精 布点 应 该 是 门 窗外 1 米处。 密性 和准确性 。为 了使噪声监测结 果真实可靠 , 对监测 人员 的技 此外 , 背景噪声测量 值的重新修订 : 测量值 和真实值 的差值 术 要 求 也 很 高 。规 定 明 确 指 出 , 在 进 行 测 量 前 后 都 要对 声 级 校准 不大于 3 d B ( A ) 时, 应改变环境条件重新测量。 器进行校准 , 并 且 测 量 仪 器所 显 示 的数 值 偏 差 应 该 小 于 0 . 5 d B , 如 3 . 2名 词 解 释 的 修订 果超 出 0 . 5 d B测 量结果视为无效 , 在进行 现场测量 时 , 为 了避免 法定厂界 、 噪声敏感处和背景噪声应该进行重新修订 , 例如 : 由于环境复杂性 与多变性 的影响 , 监测布点 的选择就非常重要 。 背景 噪声 : 被测单位停 止生产作业 , 并 且 监 测 是 在 法 定 的 厂 界 范 现阶段 , 产生 噪声 的主要来源就是 工业 企业 , 对于工业企业 围内 1 米处测定噪声值 。 来说 , 噪声 的污染 范围 比较小 , 但是 由于工业 企业生产性质 的不 同, 环境的不 同, 监测难度也会有所不 同。 现就我国现行 的噪声排 放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做 以下总结 : 噪声监测 具有实践性 , 监测技术人 员的要求也很 高 , 监测人 2 . 1噪声 敏 感 点 的 布 点 和 同步 测 量 员是 持证 上岗 , 在现 场监测 中进行科学 的布点 , 并且严格 修正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如何布点
观点OPINIONS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如何布点?□本刊通讯员赵慧娟马立强对于一般的厂界环境达标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厂中厂”的情形,即一个工厂在另外一个工厂内;二是企业厂界毗邻的情形,即两厂紧邻,之间没有道路等生活区域。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等产生的、在厂界处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从这两个定义来看,环境噪声一定要有受体:生活环境。
反之,没有受体的声音不能称之为噪声。
例如,工厂外是一片无人生活的湖泊,则该厂界处的噪声不需要纳入达标考核。
生活环境指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区别于自然环境和生产作业环境。
比如,厂区内的环境属于生产作业环境,而厂区外的公共道路属于生活环境。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指出,噪声监测布点应遵循的原则有:“厂中厂”是否需要监测根据内部和外围排污单位协商确定;厂界紧邻另一排污单位的,在临近另一排污单位侧是否布点由排污单位协商确定。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建议,厂界共用的企业之间可通过“协商”解决,但其必要性值得商榷c不管是“厂中厂”还是厂界毗邻,两厂之间根本不存在“生活环境”,所以也不需要考核其环境噪声。
另外,双方“协商”的结果不知是否有足够的法律效力,是否可以清晰界定其环境责任。
此外,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都应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室外的固定设备,如冷却塔、风机、物料泵等,尽管企业能够做到从源头选择低噪声设备,但是因为达标考核的位置为设备外1米,除非采取封闭式的降噪措施,否则很难稳定达标。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1.引言城市声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实现城市声环境的自动监测和准确评估,制定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的内容。
2.总体要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布点技术规范的总体要求包括:保证监测点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提高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合理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保障监测结果的可信度;提高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能力。
3.监测点的布设原则3.1监测点的数量:根据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和面积大小,合理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以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充分性。
3.2监测点的选取:根据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监测点,确保监测点能够全面反映该区域的声环境水平。
监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交通情况、工业区域、住宅区、公共设施等因素。
3.3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功能区内,避免高密度或低密度的布局,确保监测点能够全面反映声环境情况。
4.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4.1监测设备选择:根据城市声环境功能区的特点和监测目的,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多参数同步监测。
4.2监测设备的安装: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与监测点的选取相适应。
监测设备应尽量避免与周围环境产生干扰,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设备应固定在稳固的地面或建筑物上,防止受到不必要的振动或其他外界干扰。
5.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5.1监测方法:根据城市声环境的特点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频谱分析、噪声等级评价、声音源定位等。
5.2监测技术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数字化监测设备和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声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和存储。
监测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的功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声环境。
6.监测结果的处理与评估6.1监测数据的处理:监测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集和记录,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噪声及振动监测方案与标准
30 30 35
40 45 50
30 35 40
注:
A类房间是指以睡眠为主目的,需要保
Hale Waihona Puke 证夜间安静的房间,包括住宅卧室、医 院病房、宾馆客房等。 B类房间是指主要在昼间使用,需要保 证思考与精神集中、正常讲话不被干扰 的房间,包括学校教室、会议室、办公 室、住宅中卧室以外的其他房间。
监测要求
B)受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影响 对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
河航道,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 度的1小时值,若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的运行车次密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 20min。 对于道路交通,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 运行密度的20min值。
监测要求
C) 受突发噪声的影响 以上监测对象夜间存在突发噪声的,应 同时测量同内的最大声级值。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 距墙壁或窗户1米处,距地面高度1.2米以上。 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墙面和其他反射面 至少1米,距窗约1.5米处,距地面1.2米-1.5 米高。
监测类型
环境噪声: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噪
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其它: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社 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建筑施工场 界噪声监测、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监 测等。
4类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
监测要求:以自然路段、站场、河段等
为基础,考虑交通运行特征和两侧噪声 敏感建筑物分布情况,划分典型路段。 在每个典型路段对应的 4 类区边界上或 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选择 1 个测 点进行噪声监测。测点应与站、场、码 头、岔路口、河流汇入口等相隔一定的 距离,避 开这些地点的噪声 干扰。
间隔有一定规律、单次持续时间较短、 强度较高的噪声,如排气噪声、货物装 卸噪声等。 偶发噪声:指偶然发生、发生时间和间 隔无规律、单次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 高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声、工程爆破噪 声等。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布点原则及注意事项探讨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78·2019年第05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9)05-0078-0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布点原则及注意事项探讨方军毅,唐雨佳(重庆市涪陵区生态环境监测站,重庆408000)摘要:针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布设、监测前的工作准备、测量中注意事项、背景噪声测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符合实际操作要求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厂界环境噪声;点位布设原则;注意事项;背景噪声测量中图分类号:X839.1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05.07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等产生的、在厂界处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噪声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环境噪声的监测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噪声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一般原则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污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噪声污染源是固定的,所发出的噪声具有稳定持续性特点;②多数污染源对厂界环境噪声的贡献值与距厂界的距离有关,噪声影响范围一般都在厂区内。
因此,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应根据工业企业噪声源位置、排放特性、周边环境和敏感点分布情况来布设,一般布设原则如下。
1.1厂界环境噪声受噪声源影响最大处布点根据噪声源声级及分布情况,在厂界可能受噪声源影响最大处布设监测点。
1.2与噪声敏感点影响对应可能受噪声源影响的敏感点(特别是学校、医院、疗养院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对应厂界距噪声敏感点最近处布设监测点。
1.3厂界四周布点工业企业噪声排放具有长期性,虽然有些厂界目前没有噪声敏感点(比如学校、医院、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但考虑到以后会有噪声敏感点出现,因此应在对应的厂界选择代表点位进行监测。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环境监测布点方法:
1. 根据噪声源的分布情况:选择监测点位时要考虑噪声源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尽可能选择靠近噪声源的位置,以准确监测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
2. 根据受噪声影响的区域:根据噪声的传播特性和影响范围,选择布置监测点位,可以利用地图和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定位。
3. 根据监测要求和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选择监测点位,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根据环境特征和人员活动情况: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和人员活动情况,选择布置监测点位,比如在居民区、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可能产生噪声的地方设置监测点。
5. 使用辐射法和流通法:根据声学理论和测量方法,利用辐射法或流通法进行声环境监测布点,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监测点位。
6. 重点监测和综合监测相结合:根据具体监测需求,结合重点监测和综合监测
的方法,选取不同位置的监测点位,以全面了解和评估声环境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声环境监测布点时,还需要考虑监测设备的布置和监测参数的选择,以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等因素,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一、引言噪声是由于机械设备、工艺流程、交通运输等活动所产生的声音,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为了控制和减少噪声的影响,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噪声监测技术规范,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二、监测范围噪声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设施、建筑工地等各类噪声源的监测。
三、监测设备噪声监测设备应具备以下功能:1. 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噪声水平和频谱特征。
2. 可以根据监测要求设置合适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
3. 具备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编制。
4. 可以自动校准和校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方法1. 监测点布设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监测点应当布设在噪声源附近的不同方向和不同高度。
布设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2. 监测时间监测应覆盖不同工作环节和时间段,以获取全面的噪声数据。
监测时间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噪声源的工作模式和活动情况。
3. 监测参数监测参数包括声级、频谱、持续时间等。
声级是评估噪声强度的重要指标,频谱可以揭示噪声的频率特征,持续时间可以用于评估噪声的暴露时间。
4.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保存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整理。
对于连续监测的数据,可以使用时间加权平均法计算噪声水平。
对于瞬态噪声,应记录其最大值。
同时,可以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噪声的特点和来源。
五、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监测目的和范围的说明。
2. 监测点布设图。
3. 监测结果的数据表格和图表。
4. 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5. 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引用。
6. 结论和建议。
六、质量控制噪声监测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监测设备和方法应符合国家认可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严格遵守监测规范和程序。
七、总结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是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应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噪声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标准化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下面是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监测范围和监测点布设1. 监测范围应该确定在噪声源产生的区域范围内,包括噪声源周围的环境以及受影响区域。
2. 监测点的布设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确定,一般需考虑环境的复杂性和影响噪声传播的因素,如地形、建筑物等。
二、监测仪器设备1. 监测仪器设备应具备相关的性能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灵敏度、频率响应等,并且应经过校准和检定。
2. 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应符合操作手册或生产厂家提供的要求。
三、监测工作的条件和要求1. 监测工作应在气象条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强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
2. 监测工作应在噪声源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避免因噪声源异常或故障导致监测结果失真。
3. 监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其他干扰源的影响,如避免附近有其他噪声源的干扰,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扰分析和处理。
四、监测参数和采样方法1. 监测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常见的参数包括噪声级、频率分布等。
2. 监测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包括时间间隔、采样时长等,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1. 监测数据应进行准确可靠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清理、去除异常值、计算噪声指标等。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六、监测报告编制和评审1. 监测报告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编制,包括监测目的、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结果等内容。
2. 监测报告应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确保监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以上是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噪声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达到保护环境和减少噪声污染的目的。
五、噪声监测技术
累计百分声级L10 、L50、 L90 昼夜等效声级Ldn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四、噪声监测术语
稳态噪声:≤3dB(A) 非稳态噪声:>3dB(A) 社会生活噪声:指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
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产生的 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适应区域
标 准 值 LWECPN(dB)
一类区域
≤ 70
二类区域
≤ 75
其中,一类区域:特殊住宅区;居住、文教区。
二类区域:除一类区域以外的生活区。
2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监测方法
测点选在敏感点户外平坦开阔的地方,传声器高于
地面1.2米、离开其他反射面1.0米以上。
每个点监测周期为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内的所有
工业企业噪声验收监测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工业企业噪声验收监测
厂界噪声布点原则
➢ 厂界处监测点具有代表性,两点间声级差不大于
3-5dBA,
➢ 在与噪声源相邻的厂界处布点, ➢ 在厂界外有噪声敏感点的一侧布点, ➢ 在对厂外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地方布点。
敏感点交通噪声监测
➢ 频次:4次/天,(白天2次,夜间2次)
20分钟/次,连续监测2天。
➢ 测试项目:LAeq、L10、L50、L90、Lmax、Lmin,
交通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
➢ 频次: 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连续监测2天。 ➢ 测试项目: LAeq、L10、L50、L90、Lmax、Lmin,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⒊道路交通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⑴ 昼间监测每年1 次,监测工作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 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⑵夜间监测每5年1 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3年监测,监 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⑶ 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监测应避开节 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⑷每个测点测量20 min 等效声级Leq,记录累积百分声级 L10、L50、L90、Lmax、Lmin 和标准偏差(SD),分 类(大型车、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
七﹑城市声环境监测报告
⑴概述:概略性描述监测工作概况以及声环 境监测结果。 ⑵区域声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 ⑶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 ⑷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 ⑸相关分析。 ⑹结论。
八﹑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⒈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⒉噪声监测的测量仪器精度、气象条件和采样方式等符合 要求。
⒊噪声测量仪器在每次测量前后应在现场用声校准器进行 声校准。
根据 GA 802,指车长大于等于6 m 或者乘坐人数大于等 于20 人的载客汽车,以及总质量大于等于12 t 的载货汽车 和挂车。
⒌中小型车
根据 GA 802,指车长小于6 m 且乘坐人数小于20 人的载 客汽车,总质量小于12 t 的载货汽车和挂车,以及摩托车。
三﹑区域声环境监测
⒈ 区域监测的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为监测与 评价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所开展的城市声 环境常规监测。乡村地区声环境监测可参 照执行。
二﹑定 义
⒈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也称例行监测,是指为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保护部门所开展的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 声环境监测和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分别简称:区域 监测、道路交通监测和功能区监测)。
⒋道路交通监测的结果与评价
噪声检测中的布点浅析
噪声检测中的布点浅析引言: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因此,对噪声的监测和处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1、噪声监测需要注意的问题1.1、环境噪声监测在进行环境噪声监测的时候,相应城市区域的环境噪声普查及经过功能区划分之后的功能区噪声的监测,虽然相应的监测点都是事先确定好的,但是因为《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规范,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不能重视声级计传声器的指向性及周围环境的声学环境,那么相应的监测结果就会偏离真正的声压级,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测量偏差。
例如周围的人的干扰。
通常来说在确定监测点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建筑物的影响,也就是要在距离高大的建筑物3.5米以上设置监测点,可是在设置监测点的时候通常都会忽略人的干扰。
1.2、在进行设备噪声监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工业企业的设备噪声监测,相关的行业部门对所属部分相应的设备已经有了详细的噪声监测的方法,只要监测人员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检测就可以了,但是还有很多设备没有这方面的监测规定。
一般情况下,监测人员都会站在距离设备1米的地方所测量出的最大声级来表示,或在相应的监测报告当中划出距离设备1米远处的几个监测点的位置,同时报出各个监测点的声压级,将其当做相应设备的声级值,相似的处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相应设备的真正声级值,更不能满足相应设备所有单位的所需资料。
实际上,现在评价相应机器设备的噪声值,通常提供的都是相应设备的最大声级值。
如果是直径大于0.5米的设备,通常要先测量设备的最大声级值,之后在确定设备的噪声。
测量时距离设备1米,将声级计传声器水平的指向设备,绕着设备测量一周,测量出来的最大值就是相应设备的最大声级值,之后再在距离设备1米远处均匀地设置几个监测点,通常8个测点就可以了。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暂行)为提高声环境质量监测水平,推进噪声自动监测进程,满足环保系统建设实施噪声自动监测的需要,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实施噪声自动监测的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结果评价、数据报送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声环境质量监测中各城市所开展的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
道路交通噪声实施噪声自动监测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2。
1 原始数据以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设定的最小测量时段测得的数据,是其它各时段统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
(该数据根据使用仪器功能的不同,可以是瞬时声级或等效声级、频谱、气象数据等。
)2。
2 有效采集率原始有效采集率(Activity,简称Act)是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有效数据的次数与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次数之比的百分数:式中:n—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有效数据的次数;N—在监测时段内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次数。
统计有效采集率是在统计时段内参与统计的各分量有效采集率之和与理论上应参与统计分量的个数之比:式中:Act i—在统计时段内各分量的有效采集率;N—在统计时段内理论上应参与统计分量的个数。
2.3 等效声级等效连续声级的简称,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当采用A声级测量时,用L Aeq表示(简写为L eq),单位dB(A).,T2。
3.1 连续积分等效声级当采用连续积分方法测量时,等效声级表示为:式中:L i-t时刻的瞬时声级,单位:dB,(下同);T—规定的测量时间,单位:秒,(下同)。
2.3.2 等间隔采样时的等效声级大部分仪器均采用等间隔采样的方法进行噪声测量,此时可用下式表示等效声级:式中:N—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的采样次数;L i—单次采样的瞬时声级或等效声级.2.3.3 考虑有效采集率的等效声级在噪声自动监测时,因仪器、通信故障和气象环境等影响有效数据采集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应考虑数据的有效采集率来计算等效声级:式中:L eq为总时段的等效声级;L i为分时段的等效声级;Act为总时段的有效数据采集率;Act i为分时段的有效数据采集率;N为分时段的的个数,即理想情况下应参与计算的L i的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监测布点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代表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所或区域,能够反映该地区噪声污染的整体情况。
通常应考虑噪声源的类型、数量、分布、运行时间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2. 均匀分布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均匀分布在监测区域内,以反映该区域的整体噪声水平。
通常应考虑监测区域的大小、形状、地形和噪声源的分布等因素,选取均匀分布的监测点。
3. 公正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在公共场所或公共区域,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通常应选取在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或区域的监测点。
4. 稳定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稳定的场所或区域,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通常应选取在不受外界干扰、噪声源不易变化的场所或区域的监测点。
5. 安全性原则:噪声监测点应该选取安全的场所或区域,以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和监测设备的安全。
通常应选取在交通不拥挤、周围环境清洁、安全的场所或区域的监测点。
总之,噪声监测布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综合考虑以上原则,选取科学合理的监测点,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