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说课稿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诗韵》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需要大家猜一下,一句诗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打一地名答案是洛阳,所以,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洛阳诗韵》。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七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洛阳诗韵》是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写景抒情散文为主,为我国当代女作家叶文玲写的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作者怀着对洛阳笃诚的崇拜和偏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对这个九朝古都特殊的况味,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挚爱的深情。对此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提炼美、表达美,激发学生对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朗诵课文,理清文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了解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及摹写训练,培养学生把握作者先果后因的基本思路和文章总分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其中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理清课文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体味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之情。教学难点为理解作者选取典型素材表现洛阳诗韵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脉络。
四、说学情
我所教授的是16对口的三个班级,这三个班级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的事物。但能力水平偏低。对语文通用能力的认知也较粗浅,阅读习惯不好,语感不强,尤其不爱读美文。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其在静心阅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感受诗性语言的美;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借鉴作者情感表达的特点,通过模仿内化的自己表达需求,提高表达能力表达,使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更有感染力和逻辑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主要运用情景导入法、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师精讲重点难点,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按需整合散文教学内容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学习资源平台,使课堂教学能够基于学生障碍点自然生成,打造富有活力的“生成性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学法:
学生通过诵读法和圈点勾画法整体感知课文,抓关键句段,把握文章思路,通过讨论法和探究法完成能力目标。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本: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的女作家叶文玲在河南工作24年,发出了“中原忆,最忆是洛阳”的感慨。是什么让作家对九朝古都洛阳如痴如醉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抒情散文《洛阳诗韵》。(板书课题作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和化用的句子设疑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作文开头写作渗透。
二、走进文本:
1、文题解读:诗韵——诗一般的韵味。
师说:洛阳这样一座魅力四射的历史古城,历来受到众多文坛大咖们的青睐。有关洛阳的名句很多,如:“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先”——欧阳修。诗句总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走进作者:叶文玲,现代女作家,长期(24年)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
3、简介洛阳:洛阳,因位于洛河之阳而得名,曾历经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做多、历史最长的都城,累计建都历史达1500年之久,号称“九朝古都”,“九”虚指多。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展示有关洛阳的诗句和作家生平,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三、研习文本:
1、诵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同学试读),同学在听读的时候,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然后作一交流。
2、学习生字词:
课件展示:(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明白词义)
璀璨笑靥馈赠邙山龛
笃诚贬谪氤氲谙熟棹
才俊辈出姹紫嫣红摄人心魂浅笑盈盈(“读读说说”字词小游戏环节进行测试)
指名诵读,集体诵读。(熟读文本,便于理解课文)
3、初读文本,初味诗韵。
⑴、参阅“课文导读”,了解文章梗概。
⑵、再读文本,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①思考:本文哪些部分、从哪几个不同的侧面摹写作为文化遗产“特殊况味”的洛阳?
明确:课文第6—15自然段。从“古、美、绝、奇”四个侧面集中摹写灿烂悠久文化遗产的洛阳。
关键性语句:洛阳古,她有……/ 洛阳美,她有……/
洛阳绝,她有……/ 洛阳奇,更因她有……
②、那么第1—5自然段写什么?
明确:抒写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
③、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如何?
明确:前后两部分是总分、前果后因的关系。
4、再读文本,再品诗韵。
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①第一部分作者的感受具体是什么?
明确:十分偏爱与笃诚的崇拜。
②、作者偏爱和崇拜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层是“机遇和亲缘”,深层是“特殊的况味”。
⑵、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①、第6自然段在文中结构的作用是什么?和下文的关系如何?
明确:过渡段,和下文是总分的关系(总领下文)。即第6自然段相对于下文是总述,下文各段是分述。
②、课文第7—15自然段可分为几个层次?并找出每一个层次的中心句。
明确:重章复沓,从四个不同侧面展示洛阳辉煌的历史画卷(分说),各层的中心句分别是“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此环节采取诵读法、鉴赏法和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自主研习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四、探究文本:
快速浏览文本,探究下列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
问:作者为什么用“最忆”一词?
答:点出洛阳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
问:哪个字最能浓缩了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之情?
明确:“醉”
问: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对洛阳的浓烈的喜爱之情。
2、分别找出第2、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说出彼此的不同。
明确:第2自然段“洛阳是璀璨的一颗”,这是暗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洛阳是“璀璨的一颗明珠”,突出它是黄河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代表。突出了洛阳在黄河沿岸城市中重要的地理位置;第3自然段“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这是明喻,写出了洛阳的雄浑和动人。
3、问:如何理解“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
答:洛阳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4、根据上下文,文中“特殊的况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璀璨明珠、历史沉积、文化遗产、文情诗意、才俊辈出。
5、作者在写“洛阳古”的时候,为什么说“白马寺这个‘第一’叫我感到真切实在”?
明确:因为白马寺是“中国佛教之源”,是名副其实的“第一”。
石塑白马有什么象征意义?(文化使者)
⑵语言品评:“白马寺门口那匹粗拙的石塑白马,便是文化使者的象征;……”
(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了外来文化随着白马由域外“走”进了洛阳,加深了洛阳的文化味)
学法点拨:抓取关键语句是品读文章的要诀。
(1)任选“美、绝、奇”其中一部分自由朗读,同桌间相互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