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心理学-第五章人际吸引
02
认知过程与人际吸
引
认知过程对人际吸引影响
认知过程定义
认知过程是指个体接收、处理、储存 和应用信息的内部心理活动,包括知 觉、记忆、思维等。
认知过程对人际吸引 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过程对于个体对 他人形成印象和产生吸引力具有重要 作用。通过认知过程,个体能够对他 人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评 估,并形成相应的印象。这些印象会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和情感,从而 决定是否愿意与他人建立进一步的关 系。
情感共鸣
当两个人经历相似的情感 时,他们会感到彼此之间 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共 鸣有助于增强人际吸引。
情感调节与人际吸引
情感调节
人们会努力调节自己的情感以适应社 交环境,有效的情感调节有助于增强 人际吸引。
情感抑制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抑制自己的情 感表达以避免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 适度的情感抑制有助于维护人际关系 。
05
人际吸引原则及技
巧
真诚、尊重、信任原则
1 2 3
真诚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只 有真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尊重
尊重他人意味着重视他人的价值和感受,不轻易 评判或贬低他人。在交往中,应尊重对方的观点 、感受和隐私。
信任
信任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有助于建立深厚的友谊 和合作关系。在交往中,应给予对方信任,同时 也要努力赢得对方的信任。
互补性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被与自己 性格、兴趣等方面互补的人所吸 引,互补性有助于形成更全面的
关系。
非言语沟通与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方式,包括姿势、 表情、动作等,能够传达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目光接触
第三讲之二 人际吸引力
朋友(周华健演唱)
这些年 一个人 风也过 雨也走 有过泪 有过错 还记得坚持甚麽 真爱过 才会懂 会寂寞 会回首 总有梦 总有你 在心中 朋友 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 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朋友 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 你会懂 还有伤 还有痛 还要走 还有我 嗨 呀 朋友 一生一起走 一句话 一辈子 朋友 不曾孤单过 还有伤 还有痛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生情一杯酒 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要走还有我
• 盯着手表 • 坐立不安 • 摆弄头发或其他,如: 衣角、饰品、手机 • 摇头晃脑 • 凝视 • 其他
6.个性特征的吸引
• 能力、性格、品德等个性特征是构成人际吸引的 重要因素。 • 心理学家奥尔伯特研究发现: • (1)内在属性:情感稳定、乐观开朗、有涵养、 幽默、礼貌等; • (2)形体特点:体魄、服装、仪表(异性尤其 如此) • (3)个人表现出的特殊行为:新奇和令人喜欢 的动作 • (4)个人的角色地位:引起他人的爱慕与尊敬
练习
• 找两个同学互相赞美对方(包括外表、 装扮、气质或能力等方面) • 如何赞美别人? 真诚地微笑接纳别人 真正拥有爱心 勇敢地说出赞美之词
如果争论无法避免,要注意: 自我提醒
1.争辩要有意义 争辩的问题是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事情? 争论的目的是更好地工作和学习,还是为了个人意 气和私利,保全面子? 2.争论要有气量 是否做到了彼此尊重人格,尊重事实和真理? 是否采取商榷地方式,平等说理,对事不对人? 是否避免语言咄咄逼人?
自信训练
1.随机两个互不认识的同学互相注视对方 的眼睛30秒,很肯定的看对方,不要躲闪 2.请同学写下自己的优点(至少一点) 喜欢自己哪些事情或特点?对什么有把握
我就是最棒的
培养自信从每天做起
第二部分 人际吸引
第二部分人际吸引一、何谓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以情感为主导的对他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态度,是个人对他人给予的肯定性评价的倾向。
•是以情感为主导的,有无感情投入是判断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人际吸引是对他人作肯定性评价的倾向二、人为什么要相互吸引1.人类的亲和动机2.为了克服寂寞埃克森(1954)麦克亚当斯(1980):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亲密需求,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亲和需求,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亲密:1.了解对对方有很多个人的、甚至是秘密的了解。
彼此共享经历、爱好、感情等各种信息。
2.关心彼此相互关心,对对方有对其他人更多的感情3.依赖双方生活彼此交错,相互需要和影响,这种影响是经常的、强烈的、多元的、持久的。
4.互动双方表现出高度的互动性,意味着双方承认对方生活的融合、意识到是“我们”而不仅仅是“我”和“他”5.信任相信对方会尊重和善待自己,不会带来伤害,当信任消失时,人们经常会猜疑,从而破坏关系中的坦诚和依赖6.承诺亲密关系的双方对关系的认真承诺,期望关系永远持续,他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物力去实现这个目标亲和需求( 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不同焦虑情况下人们的选择•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低度焦虑时,人们更愿意独自等待社会比较理论•人们所以愿意和别人亲近,是为了将自己的感觉、处境与其他人相互比较,通过他人提供的信息确定自己情绪、行为反应的合适程度•人们喜欢和他人在一起,是因为他人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社会交换理论——关系中的经济学•人们会尽力寻求并维系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爱德华,1969《作为社会交换的家庭行为》•关系双方都是理性的,希望将自己的资源与对方互换,以期获得最大回报。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结果=酬赏-成本福尔,1974亲和的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寂寞(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第四章人际吸引
(二)合理地接近他人(tārén),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精品资料
(三)管理(guǎnlǐ)好自己的第一印象 1. 第一印象50%以上内容与外表有关,体态、气质、神情、 衣着等。 2. 约40%的内容与声音,语调、语气、语速、节奏等。
精品资料
(四)人际魅力中的 天时、地利、人和 1.天时:患难见真情,雪中送炭 2.地利:环境、场合(chǎng hé) 3.人和:针对不同的人采取的不同策略
3、联结原则 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
在一起的人。
精品资料
(三)社会关系(shèhuìguān xi)的四种模式
1、费斯克模式(móshì)
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
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
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
第四章 人际(rén jì)吸引
人际吸引(xīyǐn),是人际关系中最关键 的核心问题。
精品资料
第四章 人际(rén jì)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形成机理 二、人际吸引的基本(jīb(hù xiāng)吸引
(1)亲和动机(dòngjī)(亲和需求、亲密需求) (2)为了克服寂寞
影响。 1. 外表(外貌式吸引)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与“爱美之心,人皆 有之” 晕轮效应 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长得漂亮 气质、风度、修养
精品资料
为什么外表(wàibiǎo)吸引如此重 要?
• 以进化的观点来说男人被赋予关注未来伴侣年轻、健康以及 美貌的繁衍意识。对于女人,生殖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对资源 的关注。
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 要的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 快感
什么样的异性更容易吸引你的注意力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什么样的异性更容易吸引你的注意力?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任课教师:小组成员:什么样的异性更容易吸引你?一、人际吸引是什么?1.1 人际吸引的概念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爱情、婚姻是人类在步入文明社会后的永恒话题,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在吸引他人的同时,也被他人吸引,爱情则是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界的经典课题。
作为成熟的个体,相爱的两个人为了占有和繁衍的需要,必然会步入婚姻,组成家庭。
爱情、婚姻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人与人之间持喜欢的积极态度或喜爱情感。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感觉﹑相互认识﹐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集中表现在人际吸引上。
人际吸引是在合群需要(见合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合群仅指愿意与他人在一起的倾向﹐并不涉及是否喜欢他人﹐更不涉及对他人品质的评价积极与否。
但合群是吸引的基础。
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恋情或爱情。
1.2 人际吸引的原则审美观原则外貌吸引力人们一般喜欢外貌美的人。
外貌美对于第一印象的形成尤其重要。
喜欢美的东西是一种自然倾向﹐尽管不同文化的人对美的标准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外貌美还可以产生一种光环效应(见人际知觉)﹐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良品质﹐而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
美的东西是好的﹐好的东西也被认为是美的。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认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
另外﹐看照片或影像﹐抽象地评价人﹐与同该人实际接触相比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互性原则相互性原则指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
一种满意的关系是双方的自我都受到支持的关系。
C.贝克曼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事先告诉甲小组成员﹐乙小组成员喜欢他们﹐那么在以后重新分组时甲小组成员愿意与乙小组成员分在一组。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
人际吸引是什么?心理学家这样说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产生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 进而相互接近而产生感情关系的过程, 是个体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本文首先介绍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主要因素,然后进一步阐述主我分享在人际吸引中的重要作用。
人际吸引理论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体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亲和或爱慕的现象。
根据程度不同,人际吸引又被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这三种程度。
心理学家对该领域的研究表明,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接近性、个人特质、互惠性以及相似性。
接近性人们往往比较喜欢他们能够密切接近的人。
首先是邻近的人可以在生活上彼此互相照顾;其次邻近的作用还表现在人们的积极性偏见 , 即对邻近的人怀着一种好感去交往 , 希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邻近导致熟悉,熟悉也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接近性使人们发现共情并交换回报,并且对相互交往产生预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距离”不再是单纯的物理距离,同时也和“功能距离”有关。
“功能距离”即人们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
[5]个人特征个人特征在人际吸引众常常起到重要作用。
个人特征可以被分为外在特征与人格魅力。
[2]正如黑格尔说:“心灵性的基本意蕴是通过外在现象的一切个别方面而完全体现出来的,例如:仪表、姿态、运动、面貌、四肢形状等等。
”外在魅力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初次交往中十分重要。
一个人的外在特征会影响别人对其的知觉和评价,进而影响别人与他(她)的互动。
一旦对一个人的某一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会倾向于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良好的外在特征之所以有吸引力,一方面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构成一种精神酬赏;另一方面会产生晕轮效应,即好的外貌会使别人以为这个人具有其他美好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人际吸引是由第一印象引发的自动效应,但紧接着是对陌生人的客观判断。
人际吸引
4
5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 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 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 良好的个性总是与良好的人际交往相伴 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 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 人的关系也越深刻
6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 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 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 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31
人际关系沟通的技巧
32
人际关系沟通的技巧
3、善于利用触摸和表情。 肢体动作和表情是无声的语言,是非常有 效的沟通方式,会听、会看、会触摸,沟 通就会逐渐走向成功。 研究证明:拥抱能有效减轻人的压力感, 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幼年缺乏拥抱的小 孩容易恐惧和不安。 合适的触摸能增加彼此的亲密感!
18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以诚相待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 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很难有 朋友的。 4.要宽容谅解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相互谅解,就不 会导致敌意。
有容人的度量。能够容忍异己,欣赏与自己价值观不 同的人,这就是容人。 有容事的开明。
12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二、情绪失控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情绪隐藏 在交际过程中,是一种心灵的无声交谈 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则直 接会影响交际质量 情绪表达没有分寸同样也会影响交往
13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三、语言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人际交往中,最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 手段是语言。 由于历史的影响、地域的差异性和民族 传统的不同;语言必然存在差异,即各 地均有自己的方言。 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 表达方式对交际也有明显影响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课件
近因效应可以改变人们对之前交往的印象和评价,影响人际关系的 发展。
近因效应的适用范围
近因效应适用于交往时间较短、交往频率较高的人际关系,如短暂 的合作伙伴、临时工作小组等。
熟悉效 应
熟悉效应
01
指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或人会产生好感或亲近感。
熟悉效应的作用
02
熟悉效应可以促进人们对事物或人的认知和记忆,增加人们的
沟通技巧与人际吸引
有效沟通的定 义
01
有效沟通是指通过语言、非语言 和情感交流,在特定情境下实现 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传递, 并达成共识的过程。
02
有效沟通需要具备清晰的目标、 充分的准备、适当的语言和非语 言技巧、及时反馈和调整等要素。
倾听技巧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重要环节,需 要全神贯注地接收和理解对方的 信息,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总结词
热情的人通常充满活力和积极性,能 够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让人感到愉 悦和振奋,从而增强人际吸引。
详细描述
热情的人对生活和交往充满激情,总 是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给人以温暖 和关爱。他们的热情能够激发他人的 积极情绪,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智慧与人际吸引
总结词
智慧是人们在知识、见识和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具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给予他人以启发和指导,从而增强 人际吸引。
它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 是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
渠道的交往。
互动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人际关 系的紧密程度。
高频率互动的影响
01
02
03
增强熟悉感
频繁的互动有助于增加彼 此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从 而增强人际吸引。
深化关系
高频率的互动可以促进双 方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 的交流,从而深化人际关 系。
第10章 人际吸引与喜欢
2、接近性
接近效应(propinquity effect):
我们接近并与之交往最多的人往往最可能成 为我们的朋友与恋人。
例: 研究生住宿。 大学生活中最有可能与你成为好朋友的是同宿 舍的同学。
接近性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个体曝露的次数越多,
其他人就越可能对其 产生好感。
相关研究:
教室里沉默的女生获 得他人好感的评价越 少。
接近性 为什么熟悉性会促进好感呢? 能够提高再认 能够提高预测能力 能够提高主观感知到的相似性
互惠式的友好:“人们事实上只是在等待,某个有 吸引力的人做些让他们认为这个人喜欢他们的事 情”。
网络交往:长距离的时空接近效应。 言语本身不能预言吸引力的产生。
魁祸首。 不同角色分手体验:
终结者:受伤最少。
承担者:感觉非常糟糕,孤独、悲愤、抑郁,有躯体症状。 共谋者:居于中间水平。
爱情如同战争,开始易而终结难。 —— H.L.Mencken
谢 谢!
对相似性效应的解释
首先,相似性通常是有回报的; 其次,认知失调理论。对于重要问题上和我们意见不 一致的人,我们容易做出负性的推论。 再次,受到现实的限制。
3、互补
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状态。
一般而言,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 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之间。 例如,支配型的男性和服从型的女性能很好的相处, 爱唠叨的女性嫁给少言的男性容易安宁。
神秘感和与想象对象交往。
2、相似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例: 大学生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地域背景,以及有相似态度和相似价值观的 人容易成为朋友。 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他们更愿意在组内选择朋友。 观点和人格:对问题的看法 人际风格:一些人把社会看的很复杂,一些人反之 兴趣和经验 其他
人际的吸引
人际吸引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喜爱、相互需要,依赖就是人际吸引。
人类一个最基本的需要——合群。
对多数人来说,合群的倾向,即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是很强烈的。
从婴幼儿时期起,合群的需要就开始出现了。
这时的孩子同一个或更多的成人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关系。
这种依恋关系被称作孩子的第一次恋爱。
定义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喜欢、相互需要,依赖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人际吸引表现形式人际吸引儿童对成年人的依恋关系婴幼儿会依恋于那些与他们打交道最多、最亲切的人。
这个人通常是母亲,也可以是其他的人。
依恋指的是孩子对某一个或几个成人的出现产生积极的反应。
他们在被成人接受时感到愉快,当感到恐惧时就去寻找这个成人。
依恋关系一般是双向的,孩子不但依恋成人,成人也离不开孩子。
依恋对儿童的作用提供安全感。
当儿童感到害怕时,或者处在一个阻生的环境里时,需要安慰和支持,一个自己所熟悉、信赖的成人在这种情景里就可以使儿童感到安全。
提供信息。
儿童对世界是充满问题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般都可以从所依恋的成人那里得到。
同时,父母的语言、以及非言语行为往往都可以为儿童的行为提供指导。
如看到一个奇怪的虫子,孩子一般要先看看成人的反应,如果成人表示害怕,他也不会去摸,如果成人对他笑笑,他也许会拿虫子。
所有的儿童对照顾他们的成人都会产生依恋,然而成人的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依恋关系。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通过一种称为"陌生环境"的实验发现了3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
父母经常在孩子身边,并且对孩子的需要给以满足。
这种孩子如果被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自己玩,在父母暂时离开又回来后,会去寻找父母的爱护、亲近,然后继续玩耍。
躲避型。
这种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没有反应甚至排斥孩子。
在上述情景中,当父母从外面回来后,孩子会躲避或者故意不理瞎父母,见到他们也会转过身子走到别处去玩。
人际吸引(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一种肯定形式。
人际吸引按其强度由低 到高分三个层次:
生活中人们愿意与 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交往双方人际间彼此吸引的过程。 亲密的人际关系取决于双方的意愿, 否则建立不起良好人际关系 。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1、接近性与喜欢
接近性指人们由空间上接 近 而产生的人际吸引。在交往 初期作用明显。
突出自己,挑前面位子坐
1) 敢为人先;敢上人前; 2)敢于把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放大自己在众人眼中的比例, 3)增强反复出现率,强化作用!
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3、相似与喜欢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们在年龄、性别、职业、兴趣、态度、信
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类似。其中态度越相似越 容易产生吸引。
原因:
仪表吸引主要指人的 容貌、形体吸引。包 括五官端正、四肢匀称、肤色健康、体魄健壮 等。
仪表吸引——女性的躯体自信
“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有推荐力” ——亚里士多德
对自己身体及外貌的评价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出个 人对自己的评价及自信、自 卑的程度。
形体美可以弥补长相的不足
不雅的风度为个人魅力减分
• 爱需要包容、理解、体谅。会用建设 性的方式去解决冲突。沟通是非常有 效的方式。
“爱情诚信公约”
1.双方要对彼此信任、真诚,原则上不能欺骗对方,善意的谎言除外。
2.心里喜欢对方时,就要大声说出来;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也要告诉对 方。
3.遇见一方有事,或者电话没电要事先通知另外一方,以免对方担心, 看到手机上有未接电话应该马上回复。
拒绝爱的能力
————你会拒绝他人的爱吗
• 你是博爱还是对爱一概避而远之? • 拒绝爱时你够果断吗? • 拒绝爱时你够智慧吗?
人际吸引人际关系
1) 敢为人先;敢上人前; 2)敢于把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放大自己在众人眼中的比例, 3)增强反复出现率,强化作用!
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3、相似与喜欢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们在年龄、性别、职业、兴趣、态度、信
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类似。其中态度越相似越 容易产生吸引。
原因:
仪表吸引主要指人的 容貌、形体吸引。包 括五官端正、四肢匀称、肤色健康、体魄健壮 等。
仪表吸引——女性的躯体自信
“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有推荐力” ——亚里士多德
对自己身体及外貌的评价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出个 人对自己的评价及自信、自 卑的程度。
形体美可以弥补长相的不足
不雅的风度为个人魅力减分
共同参加同样社会活动, 增加沟通的机会;
容易对一些问题产生较 强共鸣获得更多的肯定和奖赏。
互补性吸引
若交往双方在需要、能力、 气质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与 对对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 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更多发生在交情深厚的朋友 特别是异性朋友、恋人、夫妻 之间。
4、个人特质与喜欢
1)、仪表吸引
如何自爱?
第一,尊重自己的感情 第二,爱自己,有效利用 “积极的错 觉”。 第三,爱自己一定要会照顾自己
“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 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 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 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 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 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 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 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爱要不要表达?
• 你是天上的乌鸦飞啊飞 • 我是地上的土狗追呀追
傻帽一 对
女孩如何表达爱?
含蓄的表达 直接的表达 更多……..
人际吸引
际吸引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什么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1、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
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
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
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
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
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2、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3、互补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4、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
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
5、才能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
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才能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
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6、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际吸引
影响因素2——能力
• 结论: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增加一 层
——犯错误效应(pratfall effect) • 原因:“平常人” 拉近了心理距离 • 性别差异---男性更喜欢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 性;女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
相似 VS 互补?
• 封闭的场环境 vs 开放的场环境 • “物以类聚”? • “异性相吸”?
人际吸引理论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 人们并非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价值,而是要考虑 到公平性,即与人际关系中的伙伴相比,双方体验到 的贡献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这时的人际 关系是稳定和愉快的。 • 纵向比较:社会交换理论 • 横向比较: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双方贡献的成 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当 • 公平的关系最快乐、最稳定 • 不公平——过度受损、过度受益——重建公平
影响因素4——互惠式的好感
•
•
结论:相信对方喜欢自己的人也更容易表现得招 人喜欢 之所以对某些人产生好感,因为他们也喜欢我们, 尽管我们可能并不相似 ——互惠式的好感
影响因素5——外表的吸引力
研究八:外表的第一印象对人际交往有多大影响? (Walster, Aronson, Abrahams & Rottman, 1996) 关键词:明尼苏达大学 新生 舞会 人格、性向 评 价
影响因素first——时空接近性
研究一:我们会跟谁成为朋友?(Festinger, Schachter & Beck, 1950) 实验:已婚学生夫妇宿舍,入住前互不熟悉,随机安排。 一段时间后,要求各住户列出在整个住区中最好的 三位朋友。 结果: 1. 65%的朋友是住在同一栋建筑里的; 2. 41%的人和隔壁的邻居成为了亲密朋友,22%的人和 隔壁两三家的人成为朋友,只有10%的人和宿舍另 一端的住户成为朋友; 3. 1号和5号更可能拥有住在楼上的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一种与他人进行互动的力量,它综合了个体的年龄、收入、来源、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也是一种影响周围人的能力。
通常,人们会被彼此的外观、态度和个性所吸引,这种吸引被称为人际吸引力。
吸引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拓宽社会视野,掌握机会和发展新的友谊。
人际吸引力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自觉性和无意识性的影响,它来自个体对彼此的非语言表达——行为、表情和态度。
人们又容易受到“外观”,“活力”和“个性”的影响,有时这些影响可以比具体话语更有力。
因此,一个人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吸引力,他不仅要具有语言上的交流技巧,而且要掌握“技巧”——微笑、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来建立与他人的良好联系。
人际吸引在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并使多种形式的社会关系协调有序的发展。
它也有助于改善团体的凝聚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凝聚力,提高团队的效率和成效。
另外,如果它是正面的,它还可以缓解紧张和社会矛盾,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内在价值;如果它是负面的,它会影响人们的日常交往。
人际吸引力的重要性只增不减,因为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人际吸引力,而且很少考虑它。
因此,首先,大家应尊重彼此在社交交往中的安全及尊严:对权利、尊重和公正表现出敬意;其次,大家还要做好自我营造,在跟他人交往时给别人以正面的影响,以及一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第三,仔细观察自己跟他人交往时的状态,注意非语言表达的方式,比如表情、动作和眼神,直观地感受彼此之间的情感表达;最后,我们应该保持快乐的外表,积极乐观,在交往中给人以信心和希望。
人际吸引是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正确处理矛盾,获得更多社会上有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