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

导管相关性血 栓的治疗措施
2. 拔管时血栓会脱落吗?
拔管的时机选择上,多认为在接受一段时 间抗凝治疗之后再拔管有利于血栓的稳定, 从而降低拔管时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风 险。
尽管缺乏临床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专家 共识》建议在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急性 期抗凝治疗 2 周后再考虑拔除导管更为安 全。
目前公认的拔管指证有关性血流感染。
对于血栓已经完全消融,且无其他持续存 在的高危因素,VTE 风险分级已下降至低 危的患者,是否必须将抗凝延长至拔管后 三个月,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来明确。
导管相关性血 栓的治疗措施
4. 需要常规溶栓治疗吗?
对于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并 不是一种推荐的处理方式。
经导管溶栓用于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目 前仅有少数文献报道。除非患者急性血栓 形成。
导管相关性血 栓的治疗措施
3. 抗凝治疗要多久?
目前指南建议:
对于拔除导管者,抗凝治疗一般建议到拔 除导管后三个月;
对于保留导管者,建议在保留导管期间一 直使用。
必须说明的是,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疗程 是基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经验而进 行的推导,缺乏直接相关研究。导管相关 血栓的治疗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提供高 质量的证据。
5. 臂围测量
确诊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栓 后,应严密观察记录患肢肿 胀消退情况、测量臂围,观 察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运动、 尺动脉及桡动脉搏动。 2016 版美国静脉治疗指南中 指出:当临床症状要求评估 水肿和可能的深静脉血栓存 在时应测量上臂围,在肘窝 上方 10 cm 的位置进行测量。
6. 心理护理
(症状出现短于 14 天)症状极为严重 (例如表现出上腔静脉综合征)且经评估 后出血风险较低,否则不推荐常规采用溶 栓治疗。
1例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尤 其是肺 栓 塞 , 严 密 观 察 患 者有 无 突发 性 心 悸 、 应 气促 、 吸 困难 、 痛 、 血等 症 状 , 旦 出现 应 立 呼 胸 咳 一 即抢 救 。 () 2 观察 患 者 意 识 、 L对 光 反 射 、 无 瞳孑 、 有 呕吐及有无颅 内出血 。() 3 观察肢体皮肤的颜 色、 温度 和足 背 动脉搏 动情 况 。( ) 防 出血 : 免 身 4预 避
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告之患者经过积极2008年4月26日拔除置管遵医嘱给予尿激酶溶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血栓能够消退以减少患者栓及华法林钠克赛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
・
4 ・ 8
临床护理杂志 2 0 年 1 08 2月第 7卷第 6 期
1 PC 例 I C置 管后 并发 静脉 血栓的护理
梁
关键词
技术 。但在使用中, 应注意观察 置管臂围 , 发现异 常及 时处 理 。
参 考 文 献
于解除痉挛和建立侧支循环[ 。 2 ]
22 病情 观 察
1 骆小京 , 康继红 , 白志荣 , 经外 周静脉 穿刺植 入 中心静脉 导 等.
管在 NI U 的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 ,9 9 3 ( ) 2 2 C J. 1 9 ,4 4 :3 .
理 ,0 4 1 ( ) 1 0 2 0 ,2 3 :8 .
3 宋林萍 , 刘志英 , 郝秋莲. 三向瓣 膜式 中心静脉导管在癌症患者
合肥
化疗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 0 ,0 1 :0 J. 2 3 脱 落
() 1做好 患者 的 心理护 理 ,向患 者及 家 属讲 明
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 的原因, 告之患者经过积极 的对症 治疗 和 护 理 后 血 栓 能 够 消退 ,以减 少 患 者 的焦虑与紧张。( ) 2 在进行各项 护理操作时 , 动作 要 稳 、 、 、 , 患 者提 出 的问题 要 耐心 解答 。 准 轻 快 对
PICC相关静脉血栓护理【最新版】

1.该患者发生血栓的原因? 2.血栓的处理是否合理,为什么?
目录
CO NTENTS
1
充分认识
2
规范治疗
3
积极预防
PART 01 充分认识
一 充分认识--概念
血栓的定义:血栓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形成的小块。 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 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 的红细胞组成。
✓应用相对简单、方便,但价格昂贵
二 规范治疗--药物治疗
正确使用药物 --溶栓药物
尿激酶
• 无需做皮试
• 静脉推注(首次 剂量4千U/kg) ,30min内
• 持续静滴48~ 72h(维持剂量为 60~120万U/d)
• 必要时持续5~ 7d
链激酶
• 静脉滴注 • 过敏反应多,需
做皮试。 • 严重高血压慎用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我院2014年1-6月PICC门诊置管量及相关血栓发生量
置管量 血栓
一 充分认识--概念
据报道,与PICC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 在长期留置PICC的癌症患者中:
使用静脉造影的 血栓发病率 27%-66%
有明显临床症状的 血栓发病率 0.3%-28%
一 充分认识--概念
PICC可导致静脉阻塞、狭窄和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是PICC较常见的并发症。 原因: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 状态,恶性肿瘤。 时间:置管后两周内为血栓高发时间。
一 充分认识--概念
2013.7.1-2014.7.1间,我院肿瘤科PICC总置管量为706例,发生有明显症状 的血栓10例,占1.4%。
肿瘤患者置入PICC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 ] 陈 卓婷 . 雪珠 . 脏 介 入 治 疗 并 发 急 性 心 包 填 塞 的抢 救 配 合 1 莫 心 与 护 理 [] 齐 齐 哈尔 医学 院 学 报 ,0 72 (0 :2 —2。 J. 20 ,8 1 )9 394
( 稿 日期 : O 0 0 - 7 收 2 1 —5 0 )
记 录抽 出液 体量 、 质 、 色 。在 配 合抢 救 的 同 时 , 性 颜
做 好外科 手术 准 备 , 为抢 救 病 人 生命 赢 得 时 间 。如 症 状无 明显缓解 或加 重 , 及时通 知 主管医生 . 要 与外 科 医生 联系 , 及早进 行外科 手术治 疗 。 2 4 停 用抗凝 药物 由于 患者 在 介 入治 疗 中全 身 . 肝 素化 , 一旦 出现心 包填塞 , 应停 用肝 素钠等 抗凝药
2 6 心包穿 刺 引流管 的护理 .
穿 刺成功 后 , 留置导
内压增 高及 已凝血 的心 脏破 V再 次 出血 , 防心 包 I 预
填塞 的加重[ 。同时 配合 医生 行 心包 穿刺 放 液 , 迅 速解 除心包填 塞 症状 , 改善 血 液 动力 学 。穿 刺 时 密 切注意 患者 神志 、 面色 、 率 、 律 、 压及血 氧饱 和 心 心 血 度 的变 化 , 常询 问有无不 适 , 作及 时处理 。准确 经 并
胞 组织 、 血栓 、 微 脂肪 颗粒等 都可 能随 引流血被 回输
肿 瘤 患者 置入 P C I C后 并 发 深 静脉 血栓 的护 理
曾令 秀 黄 文碧 姜 应 梅
( 义 医 学 院 附属 医 院 肿瘤 三 病 区 , 州 遵 义 5 3 0 ) 遵 贵 60 3 关键词 PC IC 静 脉 血 栓 肿 瘤 患 者 化疗 护 理
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措施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6.05.190.0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这是由外周 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 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由于它不限制患者的日常 活动,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能够安 全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留置时间长,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血 管,避免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是肿瘤化疗 患者长期简短输液的首选方法。在我科发生一例置管后3天发 生静脉血栓,现报道如下。
林溶栓治疗,预防血栓脱落,继续给予头孢美唑钠预防性抗 感染治疗。4月6日,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红肿明显减轻,皮 温降低,有轻压痛,无渗出。测量臂围29 cm。细菌培养结果 示:无细菌生长。复查左上肢彩超示无明显改善,继续给予 尿激酶溶栓治疗等,余治疗不变。
左上肢
穿刺点
臂围 红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皮温
日期
分泌物 雪茄 压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6 年 8 月第 1 卷第 5 期
190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Vol.1, No.5, Aug. 2016
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措施
陈金凤,马艳霞,王伟超 (解放军第260医院颈胸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41)
左上肢日期臂围红肿穿刺点皮温分泌物雪茄压痛201633028无无无无正常201633128无无有无正常20164128无无有无正常20164228无无有穿刺点上方有正常20164329明显无有不能耐受正常20164430明显少量淡红色无不能耐受高20164531逐渐减轻少量淡红色无能耐受高20164629明显减轻无无能耐受降低3讨论31病情观察1穿刺点
PICC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PICC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静脉输液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间歇式输液及5天以上的连续输液。
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及导管在血管内的异物特性,PICC在临床应用中仍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虽发生率低,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0.3%-2%[1]。
一旦形成,则处理较为棘手,有并发肺脑栓塞进而危及生命的风险,导致治疗中断,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给病人造成了身心两方面的痛苦。
因此,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十分重要。
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因各种病因接受PICC患者216例,发生相关静脉血栓4例。
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61岁。
4例患者均为晚期肿瘤患者,其中肺癌、胃癌、结肠癌、鼻咽癌各一例。
置管静脉选择贵要静脉3例,头静脉1例,留置时间20天-7个月,置管长度45-52cm。
1例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拔除导管,其余3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继续使用。
2.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2.1 PICC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是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之一。
[2]肿瘤细胞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还能够激活人体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干扰血管内皮,通过作用于外周的单核细胞和血小板广泛激活多种细胞机制促进凝血。
肿瘤患者急性应激状态和组织坏死导致的炎症反应、异常的蛋白代谢所产生副蛋白也是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因素之一。
[3]2.2 抗肿瘤治疗所致的促凝因素。
手术造成的应激状态、活动限制造成血液瘀滞;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尤其是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影响相关凝血因子水平;化疗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癌症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
[4]与锁骨下淋巴结放射治疗有关:原因可能为放疗导致组织黏膜及血管内皮受损,使血流速度缓慢,血小板易在局部停留并黏附导致血栓形成。
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射液4m  ̄人5 0 L ] %葡萄糖 注射液50 L 脉滴注 ,1 d ] 0m 静 次/;适 当使用利 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 。治疗 时抬 高患肢 ,卧床休息 ,每 日 测量 并记录
患肢周 径 ,并与健侧肢体 比较 。
1 . 3结果
均5. 。其 中胃癌8 ,直肠癌2 ,乳腺癌7例 ,肝癌 1 ,胰腺癌 8岁 2 例 例 8 例
管发生导 管阻 塞和 深静脉 血栓 形成 惠者的 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结果 对 并发导 管阻 塞的 5 患者及 时给予 导管 内溶栓 治疗 , 例再 通 , 例 4 效 果较 好 。2例上肢 深静脉 血栓 形 成患 者给 予及 时抗 凝 、溶栓 等综合 治疗 及护理 ,1 例早期 再通 ,2例均 未发生 肺栓 塞。结 论 肿 瘤 患者 行
PC 化疗过 程 中,其 发生导 管堵 塞和 上肢 深静脉 血栓 形成 与 惠者 自身原 因及护 理有 关 。通过 对 管道 堵 塞患者 的 溶栓通 管护 理及血 栓 患者 IC
的抗凝 溶栓 等综合 治疗护理 ,保 证 了管道和血 管 的再通 ,使 患者治疗得 以顺利进行 ,减轻 了患者 的经济 负担 和 痛苦 。
5 IC 管堵塞的 患者4 经溶栓治疗 后再通 ,I 失败予以拔 例PC 导 例 N 管 。2 例上肢 深静脉血栓 形成患者经拔 出导管及 溶栓和抗凝等 治疗后
1  ̄4后 ,肢体肿胀、疼痛逐渐缓解。彩超检查 1 0 1d - 例提示血栓消失 ,i N
血栓变化不大 ,但未见血栓蔓延。2 N均未 发生肺栓塞和出血并发症 。 2讨 论 14 年 ,Vrhw 出静脉壁损 伤 、血 流缓慢和血液 高凝状态是 96 i o提 c 造成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三大要 素 ,导 管阻塞和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核 心原 因均为血栓形成 ,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如下三点 :① 肿瘤患者血液 呈高凝状态 ,手术和化疗常导致患者 长期 卧床而活动减少 ,血液流动 缓慢 ,甚至出现血液 淤滞 ,易 引起导 管堵塞和深静 脉血栓形成 。② l PC 导 管的机械性刺 激 、化疗 药物 的应用 以及不规 范操 作使血 管内 IC 皮损伤 ,留置 的导 管作 为体内异物不利于血液 回流 , 引起局部血管 常 反应性炎症 ,也有利于血栓 形成 ,易引起导 管堵塞和深静脉血栓形 l
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胡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PICC置管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8,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
结果: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静脉血栓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PICC置管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0)06-0139-02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到达患者近心脏大静脉位置,可有效避免静脉与药物直接接触,缓解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能够保护患者静脉血管组织,预防静脉炎等并发症[1]。
PICC置管通常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组织,插管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适用于肿瘤等需多次输液治疗的患者。
PICC置管患者长期卧床,置管侧手臂活动受限,极易引发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PICC置管安全[2]。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96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段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研究样本数量共计96例,全部患者均为PICC置管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48),研究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42~75岁,年龄均值(50.69±5.63)岁,其中贵要静脉29例,肘正中静脉11例,头臂静脉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4~75岁,年龄均值为(50.64±5.85)岁,其中贵要静脉30例,肘正中静脉11例,头臂静脉7例,常规资料(年龄、性别、置管部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经皮周围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用于长期输液、输血、药物输注等治疗的中心静脉通路。
然而,PICC 置管后可能会并发静脉血栓,这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以下将介绍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1.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过去的病史、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等。
对于高龄、长期卧床、肿瘤患者等血栓风险较高的患者,需更加重视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2.提供合理的水分和营养支持:保持患者充分水分摄入,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合理计算和提供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同时注意防治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3.定期监测血液凝血功能:护士应根据医嘱,定期进行相关的血液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4.定期观察和评估静脉置管部位:护士应定期观察和评估患者PICC置管部位的情况,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漏液或渗血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换药、加强局部清洁等。
5.遵循标准的静脉置管操作流程:护士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注意消毒、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6.应用抗凝药物:对于高血栓风险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护士应掌握抗凝药物的使用原则,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保证抗凝效果的科学有效。
7.鼓励活动和床上肌肉运动:护士应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和床上肌肉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8.教育患者及家属: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醒患者注意症状的变化,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表现,及时寻求医生的治疗。
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论文

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摘要: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肿瘤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输注化疗药物,使血管严重损伤,而沿着血管走向,形成一条条黑色的疤痕,而且长久的多次穿刺.更加大了血管的穿刺难度,同时化疗药物的特殊刺激性,使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以防穿刺点的渗漏,造成皮肤和肌肉血管的溃烂坏死,也避免了反复对病人穿刺,picc管安全、可靠,且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picc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62-0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操作简单,危险性低,临床广泛用于中长期(5 d~1年)需要的静脉输液患者[1],其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效果。
1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1.1严格掌握picc适应证和禁忌证:①乳腺癌患者手术侧的肢体、上腔静脉综合征及上腔静脉系统有静脉血栓的患者禁忌行picc。
②患者血小板(plt)>300×109 pl时,尽量避免行picc置管。
1.2减少行picc置管过程中对血管内膜的损伤:①尽可能选择贵要静脉置管,因其管径粗,静脉瓣少。
不宜选择头静脉,因头静脉走向凹凸不平,容易出现导管送入困难,致导管不到位而引起并发症。
资料显示,picc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中,头静脉占57%,贵要静脉占14%。
②娴熟、过硬的置管技术,避免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及粗暴送管所致血管内膜损伤。
1.3选择血管时,尽量选择较粗、直、充盈好的血管,可减轻导管在血管中产生的涡流作用,避免血栓形成;穿刺前应用肝素盐水完全浸泡并预冲洗导管,现已证明肝素能被血管内皮吸附,促进血液流动性,预防血栓形成[2];穿刺时应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
一例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上腔静脉滤器并保留导管患者的护理

1 病 例 介 绍
该 患者 男 , 5 9岁 , 结 肠 癌 治疗 后 进 展 , 2 0 1 4年 7 月 1 4 日因 便 秘 伴 里 急 后 重 于 外 院 就 诊 , 7月 2 4 日行 腹 腔镜下 左半结肠 切除术 , 术 后 病 检 示 降 结 肠 中分 化
管, 后 定 期 复 查 。2 0 1 5年 1 2月 1 8日患者 复 查 P E T 示: 腹、 盆腔、 腹膜腔及肠 壁多发结 节 , 代谢 异常增 高 , 考虑 为恶性转移性病 变 , 2 0 1 5年 1 2 月2 3 日在 B超 引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b o s i s , UE D VT) 形 成 后 肺 栓 塞 发
Sup e r i o r v e na c a va f i l t e r ; Nu r s i n g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R5 4 3 .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O I : 1 0 . 1 6 8 2 1 / j . c n k i . h s j x . 2 0 1 6 . 2 4 . 0 3 6
导下行 改 良赛定格 P I C C置 管术 , 于左肘 上 贵要静 脉 置入一 巴德三 向瓣 膜式 4 F r P I C C, 置人长 度为体 内 4 6
c m、 外露 4 c m, X线 胸 片导 管 尖端 位 置 位 于 T h 8 , 置 管 过 程顺 利 。1 2月 2 4 日开 始 行 F O L F I RI 化 疗 2周 期, 过 程顺 利 。2 0 1 6年 1月 1 9 日患 者 行 常 规 维 护 时 自述 颈 部 偶 感 疼 痛 , 当即行 B超检 查 , 显 示 患 者 左 侧
最新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最新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深静脉血栓是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以下是最新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的相关内容:1.高凝状态:肿瘤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抗癌治疗等原因,往往具有高凝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2.血管损伤:置管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损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暴露,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3.异物刺激:静脉内插管会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介质可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静脉回流障碍:置管后,管腔内径较大,可造成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内血流减慢,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在护理上,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监测病人病情:定期检查病人血液凝血指标,如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等,早期发现异常指标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定期更换管道:定期更换或修复管道,及时发现存在漏血、局部浮肿、红斑等问题,避免血管损伤和感染,减少静脉血栓的可能。
3.提供适当的抗凝药物:对高凝状态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4.给予局部药物治疗:可以在PICC置管的切口上使用抗感染药物,预防局部的感染,并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5.加强病人的康复护理:鼓励病人进行早期活动,帮助恢复静脉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的风险。
6.定期评估观察: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肿瘤负荷增加、病情恶化等,及时与治疗医师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总之,对于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肿瘤病人,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从监测病情到提供抗凝药物,以及加强康复护理和定期评估观察,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保障病人的安全。
一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一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至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护理措施及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科85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中有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经溶栓,抗凝治疗护理后,一周症状逐渐缓解。
结论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应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都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都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picc;血栓形成;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81-02picc置管术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防止化疗药物外渗,使化疗疗程得以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所以在肿瘤化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科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共置管8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117%,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乙状结肠腺癌术后,需行化疗,化疗前一天选择左贵要静脉成功置入picc管(美国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型号4fr 导管)。
置入后第二天未行化疗,患者出现左上肢肿胀疼痛,皮温高,左上肢麻痹,患肢臂围比健臂围大3cm。
行血管彩超检查示:左贵要静脉血栓形成。
2治疗21溶栓血栓形成发生在3天内使用生理盐水100ml+25万ü尿激酶静滴,连用5天。
22抗凝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übid皮下注射,连用一周。
23祛聚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qd,连用三周。
舒血宁注射液,用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点滴二周。
3护理方法31心理护理病人患有恶性肿瘤,若再次出现并发症,会导致思想负担加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我们要主动与病人沟通,详细讲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对此并发症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安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PICC常见并发症护理

PICC常见并发症护理PICC(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指将导管经过静脉穿刺直接插入到上体大静脉或心脏入口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
虽然PICC在临床应用中很常见,但其并发症仍然不可忽视。
以下将详细介绍PICC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首先,PICC常见的局部并发症包括插管点出血、出现血肿、导管脱出、局部感染等。
护理措施如下:1.插管前准备:在插管前,先检查插管部位是否有异常,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部位,进行相关抗菌处理。
2.插管操作:护士应具备熟练的PICC插管技术,插管时注意插管部位的消毒,确保无菌操作,避免导管被感染。
3.导管脱出处理:如果患者出现PICC导管脱出的情况,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用无菌敷料覆盖脱出口,保持通畅。
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局部感染处理:如果患者出现PICC插管部位局部感染,护士应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导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其次,PICC常见的系统性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上皮内皮化生、深静脉血栓、插管部位炎症等。
护理措施如下:1.导管堵塞处理:如果导管出现堵塞或阻塞,护士应使用导管内冲洗、推注或引流注射等方法进行处理,保持导管通畅。
2.上皮内皮化生处理:上皮内皮化生常发生在导管插管入口处,容易产生感染,造成并发症。
护士应注意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3.深静脉血栓处理:深静脉血栓是PICC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护士应通过合理的抗凝治疗,及时行肢体按摩、运动,避免血栓形成,并做好密切观察,发现早期症状及时处理。
4.插管部位炎症处理:如患者出现导管插入部位红肿、痛、渗液等炎症症状,护士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干净,给予抗感染治疗。
另外,PICC还可能导致穿刺部位的神经或淋巴管损伤、气胸、气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措施如下:1.神经或淋巴管损伤处理:护士在插管过程中应准确判别血管与神经的位置,避免损伤。
PICC置管术后引起上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编辑/ 杜苏利
PC I C置管术后引起上肢静脉血栓 的护理体会
李 渡
( 北省 黄 石 市 爱 康 医院 质 量 中 心 , 北 黄 石 45 0 ) 湖 湖 3 00
经外周静脉置人 中心静脉 导管(mc是 由外周静 脉穿刺置 管 , p ) 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 脉的深 静脉穿刺技术『 IC l C _ 。P 是 一种新 的静 脉输液技 术 , 它在肘 部静脉穿 刺 , 导管 末端放 置于 中
是 否存在 的重要手段 , 比普通平片有不 可比拟 的优越性 。所以 , 相 笔
近肺 门区呈结节者而被误诊为肺肿瘤 的 2例[1 5, . 抗结核 治疗后 随访 6
2 3年病变未见明显改变 。 —
3 讨 论
31 病因与罹患肺结核 的因素 糖 尿病 , . 除了糖代谢紊乱外 , 常使肝 脏受损 , 抗体水平减低 , 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糠尿病患者发生肺结 核 的机会 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2 3 , — 倍 高血糖状态是影响肺结 核病灶 吸收好转 的重要原因这一 , 在应用胰 岛素之前 且于不规律应 用抗结 核药或产生耐药性是糖尿病 的主要死 因,随着医疗卫生事 业发展 , 糖 尿病并 发肺结核的死亡率有所下降 , 但仍是 糖尿病 的主要 死亡原
例, 胸腔积液 、 胸膜肥厚 并部分钙化 4例 ; 生于上 叶前 段 、 发 中叶或
因糖尿病病人 肺部患肺结核高于非糖尿病病人 , 肺部 x线 检查 虽可作为常规检查 , 但其对播散及活动病变 、 空洞闭合情况 、 扩的 支 检 出率 明显低于 C 检查 。 T 螺旋 C T扫描特别是 H C 扫描是体检糖 RT 尿病 、 结核病变是否有活动性 、 空洞是否 闭合 、 支气管播散 ( 树芽 征 )
一例肿瘤病人PICC置管并发对侧上肢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

诊 为右 肺下 动脉栓 塞 。现将 对此 例患 者的观 察及 护 理报 告 如下 。
1 病例 介 绍
气, 行肺 动脉造 影检 查 , 示 右下 肺动 脉栓塞 。请 血管 外科 会 诊 , 考 虑患 者小细 胞肺 癌脑 转移 1 年余 , 且体
质差 , 放 置滤器 危 险 性较 大 , 风 险较 高 , 建 议 继续 抗 凝 治疗 , 将低分子肝 素钙加至 8 2 0 0 U每 1 2 h一 次, 皮 下注 射 , 于 1周后 加 用华 法 林 2 . 5 mg每 天 1 次, 根据 I N R( 国 际标 准 化 比值 ) 调整华法令用量 , 使之保 持在 2 ~3之 间 。密 切观察 病情 变化 , 加强 各 项 护理 措施 , 未再 出现 胸 闷 、 憋气 , 左上 肢疼 痛 、 肿 胀
我 院于 2 0 1 1年 7月 收治 一 例 小 细胞 肺 癌 合 并 脑转
移一 年余 , 来 院化 疗 的患 者 。患 者 入 院后 给 予 右侧 贵要 静 脉置入 P I C C 导 管进 行 化 疗 , 患 者 入 院第 1 O
天, 左上 肢肿胀 及 胸 闷 、 憋气 明显 , 行肺 动脉 造影 , 确
于 7月 4日再 次 入 院 。 入 院 后 因 出现 Ⅲ 度 骨 髓 抑
显充盈 缺损 , 左 上肢静 脉彩 超示 : 左侧 贵要 静脉血 流
畅通 。继 续 口服 华 法林 2 . 5 mg每 天 一 次 、 肠 溶 阿
司 匹林 0 . 1每 天一次 。患 者 出院后 又多次 入院行 化
经外 周静 脉 中 央静 脉 置 管
静 脉血 栓
护 理
Ve n o u s t h r o mb u s Nu r s i n g
PICC置管并发症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

PICC置管并发症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一)原因1.导管因素:留置导管尖端对静脉壁的刺激,导管直径过粗,头端置人位置过浅,留置时间过长。
2.疾病和用药因素: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化疗药物引起血管壁硬化和血管内皮损伤。
3.老年病人血细胞老化,变形能力差,聚集性强,易促进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
(二)预防1.首先,在操作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放松心情,防止由于患者过度紧张而使血管痉挛,造成穿刺后送管困难,为防止一状况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局麻下操作,减轻穿刺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增加置管的成功率。
2.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应使用无粉手套,如是滑石粉的手套,一定要冲净滑石粉,操作中动作轻柔,手套尽量不要直接接触管壁。
3.在穿刺及送导管时,要使患者上肢尽量外展和身体呈90°,导管头到达患者肩部时,嘱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90°,并将下颌贴近肩部,以避免误入颈静脉。
而其要求护理作时动作要轻柔,穿刺时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给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防止血栓形成。
4.PICC置管后应指导患者:(1)注意冬季保暖,插管侧肢体不要过度活动致导管随肢体运动增加对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但可以加强插管侧手部活动,促进穿刺上肢的血液回流,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
(2)加强对插管患者的巡视,提醒患者避免压迫插管侧肢体。
(3)嘱患者在置管侧肢体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三)处理方法如果疑似血栓形成,应立即进行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与血管外科联系,可先不急于拔管,在血管外科,可利用PICC 管将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栓子处,边溶栓边拔管,溶栓期间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1.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并讲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治疗心中有数,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损 ;外 周 凝 四项 示 :PTf凝 血 酶原 时 间 )I2.2 S、APr『rr(活 化 部 分 弈的态度 、和 善的语 寿、良 的服 务; 力昕 能及的情 况 F满 足
凝血 活 酶 叫 )38.3S、FIB(纤 维 蛋 白 原 )7.55 ,L、 F'I’(凝 m1酶 时 患 q 删御心理 的合 要求 ;为患 符创 造舒适 、安 静 的诊疗环
管和 导管 留置期问 PICC卡}】荚的 J}发症也越来 越受 到医护人员 2 2 1d后患 者置 管侧皮 肤温度恢 复正常 【 肢疼 痛 、肿胀 感
的重视 .其 中静脉 栓 仪给患卉增加 r痛苦和经济负担 ,甚 至 消失 ,复 _杏 血管 彩超 提示 :右 侧肱 静 脉局部 管擘 增厚 ,范 约
出现皮 肤发红 、皮温 升高而于 2012年 6月 9口人院。人院时护 进食 些粗纤维食 品,保持 大便通畅 ,以免腹压增加导致 导管内
珲查体 :患者神志清 楚,精神菱 .痛 苦貌 ,NRS评分 3 4分 ,呼吸 m液的匣流 ,减少附鼙 血栓 的形成 。
平 稳 ,双 肺呼 吸 音清 ,未 闻 及 T湿 罗 音 一 心青低 饨 ,律 齐 ,心 率 75 3 2 心 理护 理 肿 瘤 患 者 列 疾 病 的恐 惧 和 时 化疗 良反 的
可能危及生命 本科 1例乳腺癌患 者 PICC置管 后第 5次化 22ram IIl1‘流通畅 ,未 见明 显 团 }趄反射 ;外 周凝 血 四项 提 示:PT
疗 问隙期发生上吱静 脉姐栓 ,经过抗凝 、抗炎 、祛聚 、改 善微循环 (凝 咀酶 原 时 问 )12.1S、APTT(活化 部分 凝 活 酶 时 问 )38.OS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73
文献 标 识 码 :B
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

管后血管 腔相对变 窄等 因素使 血液淤滞 , 血 流缓慢 , 红细胞 、 血
小 板 易 发 生 聚 集 形 成 血 栓 。本 组 5例 病 人 均 为 晚 期 肿 瘤 , [ 例 1 ] 血栓发生在行空肠造 瘘手 术 卧床期 间 , [ 例 2 ] 血 栓 发 生 在 置 管后因心房颤动发作 而绝对 卧床 期 间, [ 例 3 ] 血 栓 发 生 在 消 化
聚集 , 血 小 板 的 聚集 以 及 肿 瘤 细 胞 释 放 的 促 凝 因子 导 致 血 液 凝
形 成 是 最 严 重 的并 发 症 , 甚 至 出 现 肺 栓 塞 危 及 生 命 ] 。近 年 来 ,
肿瘤病人 P I C C相关 性 上 肢 静 脉 血 栓 的形 成 已 成 为 医 护 人 员 关
P I C C相 关上 肢 静 脉 血栓 形成 的风 险 因 素 , 进 行 全 程 的护 理 干预 , 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关键词 : 肿瘤 ; 上肢 静 脉 血栓 ; 经 外 周 静 脉 置 入 中心 静 脉 导 管 ; 风险评估 ; 护 理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4 . 0 1 . 0 3 1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4 ) 0 1 — 0 0 5 2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静脉输液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间歇式输液及5天以上的连续输液。
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及导管在血管内的异物特性,PICC在临床应用中仍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虽发生率低,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0.3%-2%[1]。
一旦形成,则处理较为棘手,有并发肺脑栓塞进而危及生命的风险,导致治疗中断,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给病人造成了身心两方面的痛苦。
因此,预防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十分重要。
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因各种病因接受PICC患者216例,发生相关静脉血栓4例。
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61岁。
4例患者均为晚期肿瘤患者,其中肺癌、胃癌、结肠癌、鼻咽癌各一例。
置管静脉选择贵要静脉3例,头静脉1例,留置时间20天-7个月,置管长度45-52cm。
1例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拔除导管,其余3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继续使用。
2.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2.1 PICC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是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之一。
[2]肿瘤细胞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还能够激活人体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干扰血管内皮,通过作用于外周的单核细胞和血小板广泛激活多种细胞机制促进凝血。
肿瘤患者急性应激状态和组织坏死导致的炎症反应、异常的蛋白代谢所产生副蛋白也是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因素之一。
[3]2.2 抗肿瘤治疗所致的促凝因素。
手术造成的应激状态、活动限制造成血液瘀滞;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药物尤其是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影响相关凝血因子水平;化疗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癌症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
[4]与锁骨下淋巴结放射治疗有关:原因可能为放疗导致组织黏膜及血管内皮受损,使血流速度缓慢,血小板易在局部停留并黏附导致血栓形成。
2.3 PICC所致的促凝因素。
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在PICC置管时,静脉穿刺或将导管送入的过程中以及双上肢日常的活动,导管对血管的刺激频率增加都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
血中纤维蛋白和血小板逐渐沉积在导管表面也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4 血液瘀滞。
肿瘤患者化疗后均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疲乏无力以及手术创伤等,患者自主活动时间减少,卧床休息时间增加,可造成血液流动缓慢;同时,患者行PICC后,置管侧上肢随意性的自主活动受限制,使其血液流动缓慢,致血液瘀滞。
2.5 PICC导管前端未到达上腔静脉。
锁骨下静脉血流量1500ml/min,上腔静脉2500ml/min。
导管放置部位在周围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若位于中心静脉血栓发生率则为21%。
[5]因此PICC导管前端未到达上腔静脉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
3.PICC置管后上肢血栓的判定3.1 症状与体征置管一侧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和活动受限,严重者影响睡眠,常以上肢肿胀最早出现,从手指到上臂延及整个上肢,疼痛可与肿胀同时出现,或仅表现为酸胀,活动上肢时加剧。
3.2 血管彩超据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肢静脉血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3%。
[6]血栓可为完全性和非完全性,PICC患者中多发性静脉血栓多为完全性血栓,而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多为不完全性。
完全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超表现:静脉管径增宽,静脉管腔内充满低回声光团,低回声光团包绕PICC管,管腔不能压闭,无血流显示,血流频谱未能测及,远端静脉血流速度降低。
[7]4.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4.1 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条件、心理承受能力、肢体活动情况及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在习惯性卧位侧上肢置管。
操作前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4.2 置管前建立患者监测档案,内容为姓名、日期、肿瘤及分期、置入长度、臂围、导管末端位置、置管前血管情况、生化检测结果等。
4.3 置管时应根据置管的上肢静脉粗细选择PICC导管,静脉内径与PICC导管外径之比≥2:1。
置管过程中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过度紧张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收缩,造成穿刺或送管失败。
操作者应为专业人员,避免反复穿刺和反复退管、送管,尽量均匀、缓慢送入导管,最大限度降低血管内膜损伤程度,前进时如遇阻力,可采取先退出少许导管,适当调整手臂方向后再送管,或者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管,置入导管后应立即行X线摄片确认导管尖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位置不当时应及时调整或重置。
4.4 置管后,抬高患肢20-30°,以促使静脉回流,注意患肢保暖,嘱患者置管侧肢体适当活动,如置管侧手臂做握拳运动,15min/次,3次/d。
常规置管后24h开始热毛巾湿敷置管侧上臂20-30min/次,3次/d,连续敷3天。
尽量避免置管侧手臂受压,严禁在手臂穿刺处近心端测血压、扎止血带,告知患者不可长时间取置管侧卧位,以免引起血液流动缓慢。
监测血小板、血凝等,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定期测量患者双侧上臂围,并做好记录。
如置管侧上肢肿胀,应及时行血管彩超检查,以排除深静脉血栓。
5.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护理5.1按传统处理方法: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一旦确诊首选拔管,同时配合抗凝溶栓治疗。
但是2008年美国胸科医生协会的实践指南指出: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可以在抗凝治疗的同时继续保留并使用导管,不建议拔除功能良好且有使用需求的静脉导管。
[8]本组除1例患者强烈要求拔除导管给予拔除外其余3例均在抗凝治疗的同时继续保留并使用导管直至疗程结束。
对于上肢静脉血栓的溶栓、抗凝治疗目前没有具体的规范。
我科3例病人无溶栓或抗凝治疗禁忌症,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2次/d,共注射10d;尿激酶25万u加入50ml生理盐水,以10ml/h的速度从患肢前臂浅静脉输入,1次/d,注射3-7d。
5.2 溶栓后的观察及护理5.2.1 溶栓后应告之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尤其是注射部位、口腔黏膜、牙龈,观察有无血尿、黑便、女性阴道出血、注射部位青紫或血肿等,按医嘱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血管彩超,以利及时调整用药。
告之患者刷牙时使用软毛刷、动作轻柔,防止跌倒,忌抓挠皮肤,局部皮肤有出血点时,及时告之医生。
5.2.2 促进静脉回流。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密切观察病人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每日测量患肢臂围并记录,以观察对比患肢消肿情况,以了解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疗效。
告知患者适宜的患肢活动以减轻肢体肿胀,促进静脉回流的必要性,可以让患者多做用力握拳的动作,但禁忌按摩和热敷,避免栓子脱落。
5.2.3心理护理。
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及心理诱导,减少患者恐惧,消除焦虑等不良心理倾向,稳定病人情绪。
在进行各项治疗与护理时,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5.2.4 肺栓塞的观察。
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剧烈胸痛、突然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甚至休克,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处理。
6.小结PICC置管后出现上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护士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护理的关键是预防,PICC置管前要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条件、心理承受能力、肢体活动情况及生活习惯,选择与静脉内径相匹配的型号的PICC导管。
置管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操作者技术要娴熟,最大限度降低血管内膜损伤程度。
置管后要认真细致的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置管侧手臂正确的活动和观察。
此外,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应早发现,一旦形成上肢静脉血栓护士要会判定,可以借助血管彩超来确诊,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延长PICC留置时间,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1] 朱明炜,崔红元,奚桓,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防治.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3):160-163.[2] Falanga A.Tumor cell prothrombotic properties[J].Hae-mostasis,2001,31 Supp1 1:S1-4.[3] 邢雷,张翔,孔令泉,等.乳腺癌患者携带 PICC化疗同时并发导管败血症和上肢静脉血栓的诊治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5):490-492.[4] Donati MB,Falanga A.Pathogenetic mechanisms of thrombosis in malignancy[J].Acta Haematol,2001,106(1/2):18-24.[5] 陈锦,仲莉.PICC置管导管回折腋静脉1例[J].创伤外科杂志,200 2,14(增刊):24.[6] 潘晓东,冉德森.彩超对上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探讨[J].首都医药,2007, (10):30.[7] 区文财,柳建华,谢艳林,等.彩超评价经上肢静脉 PICC术后上肢肿胀的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9):1409-1410.[8] Kearon C,Kahn SR,Agnelli G,et al.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d Based Clinical Practic Guidelines(8th Edition)[J].Chest,2008,133(6 Suppl):454S-5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