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检测卷-4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AH= + 1.9 kJ-moF1,说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低B.已知H+(aq) + OH (aq)=H2O(l) A//=-57.4 kJ mol-1, 20 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吋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C・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F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AH= —890.3 kJ-mol-1D.将0.5 mol N2和1.5 mol出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比仗),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AH=—38.6kJ molT【解析】A项,题给反应吸热,故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C项,生成的H2O(g)不是稳定氧化物;D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N2和1.5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故无法判断的数值。

【答案】B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Z(g)+2W(g), 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1,则上述反应中〃的值是( )A. 1B. 2C. 3D. 4【解析】由题意知z?(W) = 2 LxTmin=^*^ mol-L_I-min_1,根据斤:2=e(Z) : c(W)知= 1 O【答案】A3.(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表示0 "〃〃〃〃〃〃〃〃•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和0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 ・CO 和0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I -状态III 表示CO 与O2反应的过程【解析】 A .状态1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m 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 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取O 2 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C=====高温 2CO 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H 2O(g)=====高温 CO +H 2 ⑩Al 与盐酸反应A .①②④⑥⑦⑧⑨B .②④⑥⑦⑧⑨C .①③④⑤⑥⑧⑩D .①②④⑧⑨【解析】 ③⑤两项变化均放出能量,ΔH <0。

【答案】 B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ΔH <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由C(s)+1/2O 2(g)===CO(g)的反应热为110.5 kJ·mol -1,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1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1 mol NaOH 分别和1 mol CH 3COOH 、1 mol HNO 3反应放出的热量:CH 3COOH<HNO 3【解析】 A 项,ΔH <0时表示反应为放热反应;B 项,CO(g)不是稳定的氧化物;C 项,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故与二者的能量有关;D 项,CH 3COOH 电离时吸热,故正确。

【答案】 D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B .已知2C(s)+2O 2(g)===2CO 2(g) ΔH =a ,2C(s)+O 2(g)===2CO(g) ΔH =b ,则a >bC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含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 .已知P (白磷,s)===P (红磷,s) ΔH <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解析】 氢气的燃烧热必须是生成液态水的过程所放出的热量,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吸热的,氢气的燃烧热小于241.8 kJ·mol -1,A 错误;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即a <b ,B 错误;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40.0 g 即1 mol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C 正确;P (白磷,s)===P (红磷,s)ΔH <0,所以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所以白磷不如红磷稳定,D 错误。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①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①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①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①Cu+2Ag+===Cu2++2Ag,反应既可以在原电池中实现,也可以在电解池中实现,其他条件相同时,二种装置中反应速率相同A.①①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①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 K闭合时,①中SO42-向c电极迁移D. K闭合一段时间后断开,①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3.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4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在pH>6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在pH>14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4.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5.下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逐渐溶解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锌为正极,铜为负极6.下列关于金属的防护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使用的快餐杯表面有一层搪瓷,搪瓷层破损后仍能起到防止铁生锈的作用B.给铁件通入直流电,把铁件与电池负极相连接C.轮船在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钢铁制造的暖气管管道外常涂有一层较厚的沥青7.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8.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Z—,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H20. 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下图所示循环,那么不仅可以消除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汚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坏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CH4、NH)、CHjOH 兄0、CO2、N2太阳能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质能D.电能解析:从题图中可看岀:太阳能一>化学能一>热能。

答案:B2.下列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焰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解析: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若相反则是吸热反应,故A项错;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项错;C项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根据△//=生成物的恰■反应物的焙,可知,焙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项错。

答案:C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A//=-216 kJ-mof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则2£,=£2C」01 kPa 时,2H2(g)+O2(g) ----- 2H2O(1) A//=-571.6 kJ-mof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 mol"D.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解析:A项正确,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因为分子变成原子要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2&>E2;C项错高温误,出的燃烧热是1 mol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D项错误,如C+CO2==2CO,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属于吸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 电化学基础 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  电化学基础 测试题

第4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图1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n(Na+) B.n(Cl-) C.c(OH-) D.c(H+) 2.某科研小组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进行如下电解实验,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池中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CH3OH-6e-+8OH-=CO32-+6H2OB.甲池中消耗560mLO2(标准状况下),理上乙池Ag电极增重3.2g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丙池右侧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2H2O+2e-=Mg(OH)2↓+H2↑3.将含有0.4mol Cu(N03)2和0.3 mol KCl 的水溶液 1 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 0.1 mol Cu ,此时要将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溶液一样,可加入一定量的()A.CuCl2 B.CuO C.Cu(OH)2 D.CuCO34.对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比较,合理的是()A.负极反应不同B.正极反应相同C.析氢腐蚀更普遍D.都是电化学腐蚀5.铜锌原电池(如图,盐桥中含KCl)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Cu2++2e–=Cu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6.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解硫酸铜溶液,有一个电极为Al,其它三个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方向:电极Ⅳ→→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2+ 8.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B.轮船水线下的船体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速率增大D.镀锌铁比较耐用9.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10.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利用反应 Zn+Cu2+= Zn2++ Cu 设计成原电池。

则该电池的负极、正极和电解质溶液选择合理的是()A.Zn、 Cu、 ZnSO4 B. Cu、 Zn、 ZnCl 2C.Cu、 Zn、 CuCl2 D. Zn、 Cu、 CuSO42.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2Fe3++2I -2Fe2++I 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为证明反应的发生,可取甲中溶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在甲中溶入FeCl 2固体时,甲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D.此反应正反应方向若为放热,电流计读数为零时,降低温度后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3.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电解质溶液都是 CuSO4 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Ⅳ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 Cu- 2e-=Cu2+4.已知海水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Na+、 Mg2+、 Cl -、Br-,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为锌棒, K置于 M,可减缓铁的腐蚀,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H2↑B.X 为锌棒, K置于 M,外电路电流方向是从 X到铁C.X 为碳棒, K置于 N,可减缓铁的腐蚀,利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X 为碳棒, K置于 N,在 X电极周围首先失电子的是 Cl-5.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CO32- +2H2O H2CO3+2OH-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 Fe-2e-= Fe2+C.以 Na2S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 Cu2+:Cu2++S2-=CuS↓D.向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两极溶液中滴加酚酞,阴极变红:2H2O+2e-==H2↑+2OH-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测试(100分) word答案版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测试(100分) word答案版

选修4 第四章测试(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Al3++3e-===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答案 C.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电池是以胶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一次电池B.二次电池能连续不断地使用是因为含有的活性物质可以再生C.氢气、甲醇、烃、肼、氨等液体或气体都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D.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电池称为高能电池答案 B3、如图是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答案 C4、铜板上铁铆钉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C.此过程中Fe、Cu均被腐蚀D.此过程中电流从Fe流向Cu答案 B5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氯化钠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答案 B6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由B极向A极移动B.电池放电反应为4Li+O2+2H2O===4LiOHC.B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电解液a可以为氯化锂溶液答案 B7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4e-===2H2O+O2↑,②中正极:Zn-2e-===Zn2+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答案 B8、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H2↑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e-===Ag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答案 C9、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将H2S通人FeCl3溶液中,过滤后将反应液加入电解槽中电解(如下图所示),电解后的溶液还可以循环利用。

该方法可用于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得到的沉淀可能是FeS和SB.若有0.20 mol的电子转移,一定能得到2.24 L的氢气C.可以用Fe与外接电源的a极相连D.与a极相连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3.某同学组装了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材料Ⅰ~Ⅳ均为石墨,闭合K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方向:电极Ⅳ→Ⅰ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C.电极Ⅲ发生还原反应D.电极Ⅳ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4.25 ℃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a=bB. a>bC.c(A-)=c(Na+)D.c(A-)<c(Na+)5.如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

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 mol电子通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 g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D极附近先变红D.乙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6.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C.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H 2(g)+Br2(g)2HBr(g),已知加入1 mol H2和2 mol Br2达到平衡后,生成x mol HBr,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的H2、Br2、HBr分别为a、b、c(均不为0)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含量都不变,以下推断正确的是()①a、b、c应满足的关系是4a+c=2b②平衡时HBr为x mol③a、b、c应满足的关系是a+b=c④平衡时HBr为x molA.①B.①②C.①④D.②③8.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完整版)人教高中化学选修4测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高中化学选修4测试卷(含答案)

2014-2015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平行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18×3=54分)1.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 -57.3 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稀硝酸;③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 )A.ΔH1>ΔH2>ΔH3B.ΔH1>ΔH3>ΔH2C.ΔH1=ΔH2>ΔH3D.ΔH1<ΔH2<ΔH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H<0,当v(SO2)= 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ΔH<0,ΔS>0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ΔH>0,ΔS>0的反应任何条件都是非自发反应;C.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1P4(g)+10Cl2(g)=4PCl5(g) ΔH= 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由此计算Cl-Cl 键的键能D.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和NaHCO3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2c(OH−)-2c(H+)=3c(H2CO3)+c(HCO3-)-c(CO32−)3.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①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 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 h;水的离子积为K w;则三者关系为:K a·K h=K w②反应2A (s) + B (g)=2C (g) + D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③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存在下列关系c(Na+)+c(H+)=c(OH-)+c(HCO3-)+2c(CO32-)④pH=2的盐酸和pH=1的醋酸,c(H+)之比为2∶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1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一.选择题: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据能暈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暈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暈C.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牛4.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lmol 共 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暈。

已知H-H 键的键能为436kJ/mob CI-CI 键的键能为 243kJ/mol,H-CI 键的键能为431kJ/moL 则 H 2(g)+CI 2(g)=2HCI(g)的反应热(A H )等于5. 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C.反应物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AH 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AH 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AH 不相同D. 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3. 已知 25°C 、lOlkPa 条件下:4AI(S )+3O 2 (g) == 2AI 2O 3 (s) A H = -2834.9 kJ-moK 1 4AI ⑸+2O 3(g)== 2AI 2O 3(S ) AH = -3119.91 kJ mol 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02比6能暈低, 由。

2变。

3为吸热反应B. 等质量的。

2比能量低, 由。

2变O3为放热反应C. 。

3比稳定,由。

2变。

3 为吸热反应D. 。

2比。

3稳定,由。

2变。

3为放热反应 A. -183 kJ/mol B. 183 kJ/molC.・862 kJ/molD. 862 kJ/mol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物暈的多少D.反应的快慢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已知lOl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牛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1)C8H18 (I) + 25/202 (g) = 8CO2 (g) +9H2O (I);A H = +5518kJ/mol(2)C8H I8 (I) + 25/202 (g) = 8CO2 (g) +9H2O (I);AH =・5518kJ/mol③J (aq) +0H' (aq) = H20 (I); A H = -57.3kJ/mol(4)l/2H2SO4(aq) + NaOH(aq) =l/2Na2SO4(aq) + H2O(I); A H = +57.3kJ/mol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7.据人民网2002年9月4日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 亠TiO.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2H2O^=2H2 ?+O2 T O有下列儿种说法:①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②氢气是一级能源;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④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

(2021年整理)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

(2021年整理)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模块考试高二学年第二模块(学段)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

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

加热 B。

加压 C.加负催化剂 D。

加大反应物浓度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3、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A.H2O(l) H2O(g) B.CO2(g) CO2(s)C.NaOH(aq)+HCl(aq) = NaCl(aq)+H2O D.NH3(g)+HCl(g)=NH4Cl(s)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7、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测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测试题第四章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过程通电后才能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全部2.下列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四种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Ⅰ中锌是正极B.电池Ⅱ是一次性电池C.电池Ⅲ工作时,氢气发生还原反应D.电池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3.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4.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片刻后甲池中c(SO2-4)增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5.铁镍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的负极为Ni2O3,正极为FeB.电池的电解液可能是碱性溶液,也可能是酸性溶液C.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Ni2O3+3H2O+2e-===2Ni(OH)2+2OH-D.电池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6.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

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外电路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Z>W>Y B.Z>X>Y>WC.X>Y>Z>W D.Y>W>Z>X7.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2中,发生吸氧腐蚀C.图3中,燃烧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8.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浓硫酸稀释属于放热反应B.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C.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反应热均相同D. 已知C(s,石墨)= C(s,金刚石)ΔH=+ 1.5kJ·mo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S(s)+2K(s)====K2S(s)Δ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c kJ·mol−1则x为()A.3a+b﹣c B.c﹣3a﹣b C.a+b﹣c D.c﹣a﹣b3.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B.2 min内,v正(B)和v逆(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C.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D.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5. 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C.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6.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用排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收集氯气B. 配制和保存硫酸铁溶液常加入适量稀硫酸C.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溶液变澄清D. 对2 HI (g)H2 (g) + I2 (g)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颜色变深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SO3为电解质B. 一切钾盐、钠盐、硝酸盐都不发生水解C. 硫酸酸性强于醋酸,但CaCO3难溶于硫酸,可溶于醋酸D. pH=5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8.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 %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C.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m+n<p+qD.升温,A的转化率提高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C. 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D. 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10. 室温下,对于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氨水的浓度为1.0×10-3mol·L-1B. 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C. 加水稀释,溶液中c(NH4+)/c(NH3·H2O)变大D. 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pH=7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氯化亚铁溶液要得到氯化铁固体,必须在HCl的气流中蒸干B.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 mol/L的溶液中:Cl-,CO32-,NH4+,S2O32-可大量共存C.KH2PO4溶液呈酸性D.对于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大,其溶解度就越大12. 常温下,下列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c(OH-)>c(CH3COOH)>c(H+)B. 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C. 将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1·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一)+c(CH3COOH) = 2c(Na+)D. 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至中性:c(NH4+) = c(HCO3-)+c(CO3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硫酸,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B. 将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于水中:>1C. pH=9的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D. pH相等的①NH4NO3 ②(NH4)2SO4 ③NH4HSO4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为:①>②>③14.已知常温下K sp(AgCl)=1.6×10-10,K sp(AgI)=1.6×10-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AgCl在纯水中的K sp比在AgNO3溶液中的K sp大B. 向AgI与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几滴浓NaCl溶液,不变C. 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通入HCl,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D. 向AgCl与AgI等体积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硝酸银溶液,产生的AgCl沉淀少于AgI15.分别在下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L-1H2SO4溶液)中放置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快的是()。

(完整)化学选修4_第四章测试题

(完整)化学选修4_第四章测试题

(完整)化学选修4_第四章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选修4_第四章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选修4_第四章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化学4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3。

碱性电池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应用广泛。

锌锰碱性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H)2+Mn2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H2O+2e-=Mn2O3+2OH—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

5g4。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5。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

解析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解析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已知:CO(g)+2H 2(g)CH3OH(g) ΔH,反应过程中生成1 mol CH3OH(g)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曲线Ⅰ、Ⅱ分别表示无或有催化剂两种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ΔH变小B.ΔH=+91 kJ·mol-1C.生成1 mol CH3OH(l)时,ΔH值增大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故A错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放热,故B错误;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放出更多的热量,因反应热为负值,则ΔH减小,故C 错误;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B.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答案】A【解析】A项,为了使反应完全进行,酸或碱适当过量,故正确;B项,分次加入碱或酸,造成热量散失,中和热数值偏低,故错误;C项,中和热测定中酸和碱必须是强酸和强碱,弱酸弱碱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浓度是稀溶液,不是浓溶液,浓溶液遇水放出热量,故错误;D项,铜丝是热的导体,造成热量散失,故错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B.在稀溶液中,1 mol酸跟1 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D.在101 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故B错误;故选B。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练习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练习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 A、B、C可能分别为锌、铜、稀盐酸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 A极发生氧化反应2.现用Pt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发生:Cu2++2e-===Cu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 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D.整个电解过程中,不参与电极反应3.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由KCl饱和溶液制得的琼脂C.因为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被设计成原电池4.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 AgCl是还原产物5.用质量均为100 g的铜棒做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28 g,则阴极的质量为()A. 128 gB. 114 gC. 119 gD. 121.6 g6.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3)在宇宙飞船和其他航天器上经常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源,其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通入的氢气和氧气由孔隙中逸入,并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而放电。
①a电极是电源的________极;
②若该电池为飞行员提供了360kg的水,则电路中通过了________mol电子。
③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gH2O时,实际上产生了468.8kJ的电能,则该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是。(准确到0.01)(能量转化率是实际上释放的电能和理论上反应放出的热能的比率)
5.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
B.放电时,b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VO2++V2++2H+ VO2++V3++H2O
D.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O2+4e-=H2空题
16.(1)铅蓄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_________。
(2)由Mg、Al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的反应式________。当在电极上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电子数目为_____个(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7.甲烷、氧气、KOH溶液可构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按要求填写:
(1)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乙醇B. 蔗糖C. 硫酸D. 氢气答案:C2.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A. 22.4LB. 22.4mLC. 224LD. 2240mL答案:A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氨水B. 碳酸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A. 锂B. 钠C. 铝D. 氯答案:C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氢气B. 氯气C. 铁D. 硫酸铜答案:B二、填空题6.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水:________答案:H2O(2)二氧化碳:________答案:CO27.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答案:钠8.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答案:氯化钠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答案:Fe + 2HCl → FeCl2 + 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答案: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答案:减小三、简答题11. 说明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的同位素有氕、氘和氚。

1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给出一个平衡反应的例子。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2(g) + 3H2(g) ⇌ 2NH3(g)。

四、计算题13. 计算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答案:1摩尔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

14. 已知硫酸铜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9.68g/mol,计算1摩尔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装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个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能量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铝和盐酸反应B.焦碳和二氧化碳共热C.石灰石的分解D.氢气还原氧化铜4.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 ·mol -1、1411.0 kJ ·mol -1和1366.8 kJ 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A .-44.2 kJ ·mol -1B .+44.2 kJ ·mol -1C .-330 kJ ·mol -1D .+330 kJ ·mol -1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kJ·mol -1B.CO 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 =2CO(g)+O 2(g)ΔH =+2×283.0 kJ·mol -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6.化学反应N 2+3H 2 = 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2(g)+3H2(g) = 2NH3(l);⊿H = 2(a —b —c)kJ·mol -1B .N 2(g)+3H 2(g) = 2NH 3(g) ;⊿H = 2(b —a )kJ·mol -1C .N 2(g)+H 2(g) = NH 3(l) ;⊿H = (b +c —a )kJ·mol -1 D .N 2(g)+H 2(g) =NH 3(g) ;⊿H = (a +b )kJ·mol -1 7.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选修四》检测卷-4说明: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S-32、Fe-56、Cu-64、Ag-1082.可能用到的数据lg2=0.3、lg3=0.5、lg5=0.7第Ⅰ卷选择题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1/2H2(g)+1/2Cl2(g)=HCl(g) ΔH=-92.3kJ/mol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kJ/molC.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D.CO(g)+1/2O2(g)=CO2(g) ΔH=-283kJ/mol2、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自发反应一定能实现 D.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3、下列各物质投入水中,因促进水的电离而使溶液呈碱性的是( )A.NaOHB.NH3C.CH3COONa D.NH4Cl4、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NaHCO3的电离:NaHCO3HCO3-+Na+ B.CH3COONH4的电离:CH3COONH4=NH4+ +CH3COO-C.Na2S的水解:S2-+2H2O H2S+2OH- D.FeCl3的水解:Fe3++3H2O Fe(OH)3↓+3H+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O2(g)=CO2(g) ΔH1=-393.5kJ/mol(2)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2=-870.3kJ/mol(3)H2(g)+1/2O2(g)=H2O(l) ΔH3=-285.8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ΔH为( )A.+488.3 kJ/molB.-488.3 kJ/molC.-244.15 kJ/molD.+244.15 kJ/mol6、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①V(N2)=0.3mol·L-1·min-1②V(NH3)=0.9mol·L-1·min-1③V(H2)=0.015mol·L-1·s-1 ④V(H2)=2.25mol·L-1·min-1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AlO2-、Br- B.H+、Fe2+、SO42-、NO3-C.K+、NH4+、CO32-、OH- D.Ca2+、Al3+、NO3-、Cl-8、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 A(s)+3B(g)=C(g)+2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体系的温度9、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Ag2O+Zn+H2O2Ag+Zn(OH)2,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B.Zn(OH)2 C.Ag2O D.Zn10、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1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为原来的二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7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少了D.x>y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Fe2+1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减小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1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c(H+)=0.1mol•L﹣1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0倍,pH<4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和碱时,HNO2的中和碱能力强④0.1mol•L﹣1HNO2溶液的pH=2⑤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A.①⑤B.②⑤C.③⑤D.③④15、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②①③④⑤⑥B.⑤④③①②⑥C.⑤④②①③⑥D.⑤③②④①⑥16、下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电极质量增加,b电极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符合这一情况的是表中的( )17、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18、有A,B,C,D四种金属。

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B.D>A>B>CC.D>B>A>CD.B>A>D>C19、25℃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与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 )A.1010∶1B.5×109∶1C.108∶1D.1∶120、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0.2QB.0.1QC.5QD.10Q21、室温下,pH =13的NaOH 溶液与pH =2的H 2SO 4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pH =12,则NaOH 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2B.9:2C.2:11D.2:922、在100mLH 2SO 4和CuSO 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做电极电解,两极上均收集到2.24L 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原混合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 ・L -1B.2mol ・L -1C.3mol ・L -1D.4mol ・L -1 2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A 和2 mol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小于a%的是( )A.1molB 和1molCB.2molA 、1molB 和1molHe(不参加反应)C.2molCD.2molA 、2molB 和3molC24.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0.1mol·L -1 HCOOH 溶液中:c(HCOO -)+c(OH -)=c(H +) B.0.1mol·L -1 NH 4Cl 溶液中:c(NH 4+)+c(NH 3•H 2O)=c(Cl -)C.0.1mol·L -1NaHCO 3溶液中:c(Na +)+c(H +)+c(H 2CO 3)=c(HCO 3-)+c(CO 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 3COONa 和弱酸CH 3COOH 混合后的溶液中:c(CH 3COO -)–c(CH 3COOH)=2c(H +)- 2c(OH -)25.如图,将纯Fe 棒和石墨棒插入1L 饱和NaCl 溶液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接负极,N 接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L(标准状况)时,生成1 mol NaOHB.M 接负极,N 接正极,在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C 电极周围溶液变红C.M 接负极,N 接正极,若把烧杯中溶液换成1 L CuSO 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D.M 接电源正极,N 接电源负极,将C 电极换成Cu 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 4 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第Ⅱ卷 非选择题26、已知某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CH 3OCH 3)•c(H 2O)/c 2(CH 3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00℃,K =32;500℃,K =44。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反应的△H 0。

(3)已知在密闭容器中,测得某时刻各组分的浓度如右下表:①此时温度400℃,则某时刻v 正 (填<、>或=,下同)v 逆。

②如左上图,若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该温度下平衡态甲醇物质的量n 为纵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象的位置是图中 点,比较图中B 、D 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 B v D ,理由是 。

(4)一定条件下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压缩容器的体积 d.增加水蒸气的浓度 e.及时分离出产物27、I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 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分别进行编号为①、②、③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 HA 物质的量浓度(mol ·L -1) NaOH 物质的量浓度(mol ·L -1) 混合溶液的pH ① 0.1 0.1 pH =9物质 CH 3OH(g) CH 3OCH 3(g) H 2O(g) 浓度/(mol •L -1)0.540.680.68Tn(1)根据①组实验情况,分析混合溶液的pH=9的原因是(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在该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填序号字母)________。

A.c(Na+)+c(H+)=c(OH-)+c(A-)B.c(Na+)=c(HA)+c(A-)C.c(HA)+c(H+)=c(OH-)D.c(Na+)+c(H+)=c(OH-)+c(A-)+c(HA)(2)②组情况表明,c 0.2mol·L-1(选填“>”、“<”或“=”),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 c(Na+)(选填“>”、“<”或“=”)(3)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 NaA的水解程度(选填“>”、“<”或“=”),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