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的应用进展
骨转移癌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定 位图像通 过扫 描 仪或 网 络传 输 系 统输 入 到伽 玛 刀治 疗 计 划系统, 在杂 早 蚤 工作站上, 用憎 遭 早 鄄 栽 责 泽 怨 怨 规划 系统, 对患者 体 表、 预选靶点、 敏感 组织 等结 构进 行三 维图 像重 建显 示, 根 据病变大小 和部位选用 不同大 小的 准直 器, 用缘 园 豫 等剂 量 曲线覆盖 整个 靶区, 单 次 周边 剂 量给 予 苑 援 缘耀 员 园郧 赠 , 周 边 总剂量控 制在 猿 园郧 赠 , 分割 猿耀 源 次, 员 周内完 成。 员 援 猿 摇疗 效评定 标 准摇 采 用简 明疼 痛 调查 表 (月 孕 陨 ) 在 治疗 前 后进行评 估。完全 缓解: 疼 痛完 全消 失并 维持 猿 个 月以 上, 止痛 药完全停 用; 部 分缓解: 疼痛 程度 减轻�员级差, 止 痛 药明显 减少 ; 无 效: 疼 痛 程度 减 轻 约 员级 差 或 不 变或 进 展。 员 援 源 摇随 访方 式摇 大 部 分来 院 复查 , 少部 分 通过 电 话 方式 了 解疼痛症 状的变化。 圆 摇结果 圆 援 员 摇随 访结 果摇 全 部 患者 追 踪随 访 至死 亡, 随 访 时 间最 长者 圆 园 个 月, 中位随 诊时 间 员 猿个 月。死 因主 要为 多 发转 移 导致的全 身衰竭。 圆 援 圆 摇生 存质量 及临 床 疗效 摇员 缘 远例患 者 在伽 玛刀 治 疗后 有员 缘 猿 例收到明 显效果, 其中 圆 圆 例 在第 员次 治疗 后 ( 治疗 开 始后第 员 天) 疼 痛 就有 所 缓 解, 员 园 缘例 在第 圆次 治疗 后 ( 治疗开 始后第 圆 耀 猿天) 疼 痛开 始缓 解, 员 缘 例 在 第 猿次治 疗后 ( 治 疗开始后第 源 天) 起效, 员 员 例在第 源次治疗结 束后 ( 治疗开 始后第 缘 耀 远 天) 症状 开始 显效, 猿例无 效。员 缘 远 例 患 者治疗后 疼 痛症 状 完全 缓 解 员 员 园例 (苑 园 援 缘 员 豫) 、 部 分缓 解源 猿 例 (圆 苑 援 缘 远 豫) , 猿 例 无效, 总 有效 率 怨 愿 援 园 愿 豫。放 射治 疗 结束后随 访时间 圆耀 圆 园个月。 生存 时间 圆 耀 圆 园 个 月, 中 位 缓解时 间 员 圆援 远个月 。治 疗后 患 者的 运 葬 则 灶 燥 枣 泽 噪 赠 评 分增 高员 园 耀 猿 园分。所有患 者包 括生 存期 超 过 员 愿 个 月的 患 者, 未 发现有放 射性脊髓损 伤的神经症 状与体征。 圆 援 猿 摇不 良反应摇大 部分 患者 主要 表现 为轻 微的 胃肠 道症 状, 食 欲下降及食 纳减少, 上述症 状在治疗结 束后 圆 周左 右 好 转。部分患 者第 员 次治疗 后会 出现 暂时 的疼 痛加 剧 (又 称 “闪烁” 现象) , 用地塞米松 员 园皂 早 静滴 员 次辕 凿 , 持续 员 耀 圆凿 后 可缓解。 猿 摇讨论 骨转移癌痛 是许多恶性 肿瘤患者在 病程的中 晚期可能 遇 到的问题 。骨转移 癌的 治疗 原则 是缓 解疼 痛, 防治 病理 性 骨折, 改善 生活 质 量, 延 长 生存 期。 放 射治 疗 是 骨转 移 癌 痛的主要 治疗手段之 一。常规放 射治疗在骨 转移癌痛 的 止 痛治疗 方 面 没 有 经 典 的 时 间 原剂 量 分 割 模 式, 匀 葬 则 贼 泽 藻 造 造 等
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的应用进展

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的应用进展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设备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设备比较,治疗时的剂量分布有一定优势。
Tsai 等比较了射波刀(CyberKnife,CK)与调强照射的剂量分布,无论是脊髓还是食管、心脏的高剂量区面积CK 均小于调强照射。
Dutta等报道与调强照射相比CK 对脑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Atalar 等报道,与传统设备相比,CK 具有更紧密的等剂量线,边缘更加锐利。
CK 的这些特点,使传统概念中为串联器官的脊髓病变,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并联器官,在脊髓横截面上细分出肿瘤及受压的脊髓,通过CK 锐利的剂量线分布,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脊髓。
因此,CK 是治疗脊髓病变的理想设备。
SBRT 作为骨转移的初次治疗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007 年Ryu 等报道177 例椎体转移,单次照射8~18 Gy(Novalis),脊髓体积定义为靶区上下6 mm,中位随访6.4 个月(0.5~49 个月),1 年生存率49%;治疗部位的脊髓体积平均(5.9±2.2)ml,10%脊髓体积的受照剂量(9.8±1.5)Gy,超过80%处方剂量的脊髓体积为(0.07± 0.10) ml;86 例生存超过1 年的患者中有1 例出现放疗相关的脊髓损伤。
天津Wang 等 2014 年报道62 例椎体转移患者(73 个病灶)CK 治疗,其中12 例(13 个病灶)既往接受了放疗,随访至少12 个月或至死亡;未接受放疗者:20~48 Gy/1~5 次;中位剂量49.6 Gy10/2(31.25~74.8);接受过放疗者:21~38 Gy,1~5次;46.9 Gy10/2 (29.8~66);29 例(46.7% )生存,随访1 个月时,56 例(93.3%)疼痛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
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肝转移癌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肝转移癌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尚晨星1,杨怡萍2Researchprogressandapplicationstatusin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fortreat mentoflivermetastasesSHANGChenxing1,YANGYiping21Xi'anMedicalUniversityGraduateSchool,ShaanxiXi'an710068,China;2ShaanxiProvincialCancerHospital,ShaanxiXi'an710061,China.【Abstract】Theliverisacommonpartofmostsolidmalignanttumormetastasis,andthestudyconfirmsthatforpa tientswithcombinedtumorlivermetastasis,inadditiontoactivelytreatingtheoriginallesions,localtreatmentoflivermetastasiscancercanalsoimprovethesurvivalpotentialofpatients.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BRT)asanoninva sivemethodoflocaltreatmentoftumors,withhighbioequivalentdose(BED),mildnormaltissueresponse,shorttreatmenttimeandotheradvantages.Existingresearchhasaccumulatedsomeresearchevidenceintheapplicationofpopulation,doseandsegmentation,clinicalefficacy,safetyandsoon.However,thereisstillalackofuniformconclu sionsandstandards,andneedtocarryoutmoreextensive,in-depthprospectivestudiestofurtherverifyandoptimizetheexistingtreatmentstrategies.ThispaperwillintroducethecurrentapplicationofSBRTintreatmentoflivermetas tasiscancer,andexplorethevalueanddevelopmentdirectionof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s】livermetastaticcarcinoma,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therapyModernOncology2021,29(07):1280-1284【指示性摘要】肝脏是大多数实体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研究证实,对于合并肿瘤肝转移的患者,除积极针对原发病灶进行综合治疗外,对肝转移癌进行局部治疗亦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潜能。
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综 述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刘志冰综述,朱锡旭审校 [摘要] 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是脊柱转移,在癌症患者中,发生脊柱转移占40%。
传统放疗在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中一直居主导地位,随着综合治疗措施的日趋完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问题渐渐引起重视。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中就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发展及常用设备、适应证、临床应用效果、剂量分割模式及安全性等方面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脊柱转移瘤;射波刀;伽马刀 [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99(2013)09-0993-04基金项目:南京军区医药科研卫生项目(10MA098)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放射治疗科[刘志冰(医学硕士研究生)、朱锡旭]通讯作者:朱锡旭,E-mail:zhuxixu@hotmail.comRecentprogressinthemedicaltreatmentof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forSpinalmetastasesLIUZhi-bingreviewing,ZHUXi-xuchecking(DepartmentofRadiotherapy,SchoolofMedicine,NanjingUniversity/NanjingGeneralHospitalofNanjingMilitaryRegion,PLA,Nanjing210002,Jiangsu,China) [Abstract] Spinalmetastasesarearelativelycommonmanifestationinadvancedcancerpatients.Itisestimatedthatnearly40%ofcancerpatientswilldevelopspinalmetastases.Low-doseconventionalradiotherapyhaslongbeenthemainstayoftreatment.Withnewdevelopmentsofsystemictherapies,patientssurvivelongerthanbefore.Recurrenceislikelytobemorefrequentandcatchesmoreattention.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hasemergedasanewtreatmentoptioninthemultidisciplinarymanagementofspinalmetastases.ThisreviewaddressesthecurrentstatusofSBRTforspinalmetastaseswithrespecttoitshistoryandapparatus,clinicaloutcomes,inclusionandexclusioncriteria,targetdelineationandprescribeddoseandthesafetyofthistechnique. [Keywords] 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pinalmetastases;Cyberknife;Gammaknife0 引 言 在因肿瘤去世的患者中,骨转移的发生率可达50%~70%,其中以脊柱转移最为多见,达40%之多。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概念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概念从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学家LarsLeksell首次提出“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概念,到1967年完成首例伽玛刀治疗,放疗科真正应用于临床已有30余年,期间治疗了数百万患者,使之避免了直接手术的痛苦。
1975年,我国就引进了第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开始了以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主要放射源的阶段,放疗技术发展开始不断跨越常规,各种最新设备:射波刀、TOMO刀【关键词94】的出现,步入“精确放疗”阶段。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肿瘤人数180万,应有130万恶性肿瘤病人需进行放疗。
大约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放疗,约有40%的肿瘤可以用放疗根治。
但实际情况是仅收治了28.3万人,而余下的100万失去放疗的机会。
为治疗肿瘤而诞生的放疗演绎到今天,已走过进百年历史,历经初级放疗时代、常规放疗时代和现代放疗时代。
长达50年的常规放疗时代,好比“小米加步枪”时代。
常规放疗的“误杀无辜”和化疗的“玉石俱焚”一样,令很多患者心有余悸。
直到现在,不少患者还抱着“宁愿等死,也不遭罪”的心理拒绝放疗和化疗。
其实,近年来,现代放疗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很多肿瘤治疗的首选。
现在的放疗设备已能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指哪打哪,在击毁癌肿时不会误伤正常组织。
因此在手术不能治愈的肿瘤,放疗有可能做到,而手术能治愈的肿瘤,放疗可能做得更好,创伤更小,生活质量更高。
放疗科设备也是几经更迭,从几代γ刀的研制,到X刀、60Co远程治疗机的出现,直到直线加速器的创新,这些改变适应着不同患者复杂病情的治疗需求。
进入90年代,随着影像技术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涌现了众多最新技术,其中尤以集调强放疗(IMRT)、影像引导放疗(IGRT)、剂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DGRT)于一体的TOMO最为亮眼,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之一,在肿瘤治疗史上具有革命性里程碑的意义,开辟了放疗科的新篇章。
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空军总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夏廷毅就曾形象得将癌症治疗比作一场战争,古代战场的冷兵器面对恐怖分子(癌细胞)束手无策时,TOMO等现代放疗设备可以通过集中火力,通过高剂量少分次的治疗模式,将可能四处逃窜的敌人(癌细胞转移扩散)封锁在包围圈中,防止其卷土冲来。
肺癌骨转移最佳放疗时间是多久,能控制吗

肺癌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人群是40岁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尤其是男性。
一般发现就属于晚期了,治疗难度较大,它的转移是肺癌治疗中常见的问题。
当肺癌转移到骨骼时,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那么肺癌骨转移最佳放疗时间是多久,能控制吗?肺癌骨转移的最佳放疗时间肺癌骨转移的最佳放疗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如果肺癌骨转移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放疗应该尽早进行。
早期的放疗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如果肺癌骨转移没有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放疗可以推迟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放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而且肿瘤的生长速度可能较慢,不需要立即进行放疗。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最佳的放疗时间。
放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控制效果放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来减少肿瘤的负荷,从而减轻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放疗的控制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和放疗的剂量和频率。
一般来说,放疗需要进行多次,每次间隔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疲劳、恶心、呕吐、皮肤炎症、口腔炎症、脱发等。
为了减少这些副作用,患者需要采取措施,如保持良好的营养和水分摄入,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中医从患者整体出发,把扶正元气放在首位,注重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控制病情,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转移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草药,药性较为温和,副作用小,几乎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新的伤害,且适用范围较广,即使是年龄较大、体质偏弱的患者也同样可以适用。
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袁希福老中医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学术理论,在实际的诊治过程中,抓住癌症患者的关键病机“虚、瘀、毒”,结合恶性肿瘤不同的治疗阶段,灵活运用扶正和祛邪的策略,兼顾患者局部(肿瘤)和整体(身体状态),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改善预后,降低癌症复发转移风险,提高远期疗效的目的。
94例骨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

【 关键词 】 骨转移 ; 三维适形放疗
中图分类号 R7 3 0 . 5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4 — 0 1 1 9 一 O 2
骨转移是 临床常见 的转移癌 ,患 者表现经 常为骨痛 、血 钙 升 高 ,重者发 生病理性骨折 ,造成截瘫 ,影响脊髓 等重要 器官 功能 。笔者对 2 0 0 9 — 2 0 1 1年于本 院确诊为 骨转移 的患者行 三维 适形放疗后 的临床资料进行 【 百 1 顾性分析。现总结 如下 。
骨髓抑 制 I Ⅱ级 3 8 例( 4 0 . 4 %1 ,主要 为 白细胞减少 。以上 不
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 。 恶性双
输入治疗计划系统 。根据患者影像 学资料及 C T图像评估 患者病 3 讨 论 磷 酸盐 、全身 性核素治疗 。其 中放疗作 为其 主要 治疗方法 ,公 G T V外放 1 c m为 C T V,C T V外 放 0 . 5 c m为 P r r v。T P S 计划 系统 认 的疗 效有止痛 ” 】 、减少骨相关事件 的发 生率 ,控制疾病进展 。 评估肿 瘤照射 区及 正常组织 受照体积及 剂量大小 ,优 化剂量分 放疗 的机制 主要为 :抑 制或杀死肿瘤 细胞 ,使胶 原蛋 白合成增 布 。剂量分 割方式 : 3 G y / 次 ,5次 , 周 ,总剂 量 3 O G v 。医科达 加 ,大量 血管纤维基质促进成骨 细胞 生长 l 。普通 放疗 以方便 、
本组患者共 9 4例 , 其 中男 3 9例 ,女 5 5例 ,年龄 2 7 ~ 7 5岁 ,
中位 年龄 5 3岁。非 小 细胞 肺癌 3 6例 ,乳腺 癌 2 6例 ,前 列腺 放 疗前 K P S评 分 ,4 O分 5例 ,5 0分 2 1例 ,6 0分 2 7例 , 癌1 5例 ,宫颈 癌 1 0例 ,鼻 咽癌 7例 。原发癌 经病理 确诊 ,且 7 0分 1 7例 ,8 0分 2 4例 。放疗结束 时 K P S评分 : 4 0分 3例 ,5 O S P E C T、C T 、MR I 等影 像学检查 证实 存在骨转 移灶 。转 移部 位 分 1 5例 ,6 0分 2 3例 ,7 0分 2 7例 ,8 0分 1 5例 ,9 0分 1 1 例。 主要 为脊椎 、肋 骨 、骨盆等 均伴有相应 部位 的疼痛 。重度 骨 生活质 量改善 情况 :显效 3 9 例 ,有效 5 0例 ,无效 5例 ,总有 痛 5例 ,中度 6 4例 ,轻度 1 0例。K P S评分 ≥ 4 0分 ,预计 生存 效率 9 4 . 7 %。 期> 3个月。治疗 前后检查血象 、肝 肾功 、E C G。 2 - 3 放疗 副反应
骨转移肿瘤治疗进展

PET-CT
• PE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为91.2%,特异 性81.0%,准确性为88.8%, • 同机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80.9%,特 异性76.2%,准确性79.8%。 • PET-CT融合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 94.1%,特异性90.5%,准确性为93.2%。
骨肿瘤的活检切取活检-是最准确、
MRI
• 对仅存在于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高 的灵敏度,能准确显示侵犯部位、范围及 周围软组织情况,并可以多平面成像,有 助于探寻其他较易行穿刺活检部位的转移 灶。 • 早期骨转移最敏感。 • MRI敏感性 100%, • CT敏感性 62.9% • X线敏感性 48.1%。
全身骨显像-骨转移率约88 %,其中疼痛完全缓解率59%,部分缓解及轻 度缓解率29%。 脊椎、股骨等负重部分骨转移并发病理性、 压缩性骨折的危险约30%,脊椎骨转移压缩性 骨折可导致脊髓压迫及截瘫,病人一旦出现该 并发病,其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生存时间明显 缩短。及时负重部位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射 治疗,可减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大多数骨转移病人,即使是晚期癌症病人, 都可能耐受局部姑息性放射治疗。
成骨性转移
在前列腺癌和15%乳腺癌病人中常见。 具体机制不详。 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 2)、成纤维细 胞生长因子(FGF3)、纤维蛋白溶酶原激 活物、骨形成蛋白(BMP3)、甲状旁腺素 相关蛋白(PTH-rP)、内皮素-1有关。
诊断
骨生化标记物
尿的标志物包括钙 (Ca/Cr)、羟脯氨酸、氨基 末端肽(NTX/Cr)、羧基末端肽(Ctx/Cr)、吡啶 啉(PYD/Cr)、脱氧吡啶啉(DPD/Cr); 来自血清代表骨重吸收的标志物为氨基末端肽 (S-NTX)、羧基末端肽(S-Ctx)、RANKL/OPG, 代表骨形成的血清标志物为骨碱性磷酸酶 (BALP)、骨钙素、C-端1型前胶原(PICP)、N端1型前胶原(PINP)。
骨转移癌研究现状和进展

骨转移癌研究现状和进展骨是癌症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骨转移也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1]。
其中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骨转移病人约占73%[2、3],恶性肿瘤细胞在骨组织形成骨转移时,发生骨的破坏。
骨转移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进行性骨痛、病理性骨折、功能障碍、脊索及神经根受压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4]。
目前骨转移的主要评估手段是影像学的方法,如X线、CT、MRI和ECT。
西医学治疗骨转移癌主要采用化疗、放疗、镇痛药物、骨改良药(BMA)、内分泌治疗、手术、热疗等治疗手段,各有优劣。
中医则采用辨证论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综合各学科的优势,对骨转移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肿瘤的转移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环节包括肿瘤细胞间失去黏附能力、肿瘤细胞对基底组织的侵袭和进入特定组织的归巢能力;肿瘤细胞还通过对骨微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成骨性和破骨性骨损伤。
目前肿瘤骨转移的的机制尚未明确,但与这些因素有关。
1、骨微环境的变化促进转移发生。
原发灶癌细胞生长相对较缓慢,而一旦转移到骨,黏附到骨髓内皮细胞,就会加速生长,骨微环境可以提供适合瘤细胞生存、生长的因子。
有些学者提出了“恶性循环(vicious cycle)”和“骨拟态(osteommi icry)”[5]的观点。
以前列腺癌为例,前者是指转移的前列腺癌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作为主要刺激溶骨反应的重要因子,另外瘤细胞分泌的IL-6、TNF、M-CSF等也增加细胞表面核转录因子κB受体启动子配体(RNAKL)的表达,进而作用于溶骨细胞前体细胞,诱导溶骨反应的发生和骨质吸收。
而骨质吸收过程中伴有TGF-β、IGF、骨形态形成蛋白等的释放,反过来刺激PTHrP的分泌增加,并刺激肿瘤生长。
后者是指进入骨组织的前列腺癌细胞,因在脱离雄激素的作用下能继续生长,瘤细胞进入骨骼后,在细胞因子的调节下,瘤细胞和骨基质中均表达RANKL和骨保护素,且显著上升。
肺癌骨转移诊治的研究进展

肺癌骨转移诊治的研究进展宋小莲综述 白冲审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433[摘要] 肺癌骨转移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因此须尽早诊断和恰当处理。
骨转移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X 线平片、CT 、M R I 、ECT 、PET 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各有不同;新近的基因芯片技术对肿瘤微转移灶进行早期诊断,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分析还有助于更好了解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寻找有效措施早期清除微转移灶。
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治疗。
外科手术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局部压迫及骨折,放疗则为止痛的有效措施。
二磷酸盐类、特别是第三代二磷酸盐类的开发,为中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此外,积极的支持对症治疗同样十分重要。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瘤;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 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05)06-0583-05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diagnosis and t herapy of lung cancer w it h bone m etast ases SONG X i -ao -lian,BAI Chong (D e p art m ent of R es p iratory,ChanghaiH osp ital ,S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 y ,Shanghai200433,China)[Ab stract] Bone m etastases i n advanced l ung cancer pati ents are co mmon and affec t t he life qua lity ser i ousl y .So ea rl y d i agno si s and appropriate treat m ents are i m po rtant .The m ethods o f d i agno si s i ncl ude X-ray ,CT,M R I ,ECT and PET ,wh i ch are d ifferent i n sensiti v ity and specificity .The gene m i croarray technique is anothe r advance for de tecti ng m -i c rome tastas i s .T he gene ana l ysis also can help understand i ng t he bio l og i ca l characteristi cs o f the pr i m ary t u m o r .T he trea-t m ent of bone m etastases in l ung cancer i s va ri ous ,i ncl uding system ic and l o ca l the rapeutic m eans .Su rgery is o ften used t o prev ent o r treat the com press i ons and bone fractures .R adi o the rapy is one of t he most e ffecti ve m ethods o f pa i n re lie.f D i phosphonate prov i des a new convenient and eff ec ti ve w ay o f all ev iati ve treat m ent .In addition ,supporti ve and sy m pto m a-t ic treat m ents shou l d be keep i n m ind .[K ey w ords] l ung cancer ; o sseous m e tastasis ; diagnose ; therapy第一作者简介:宋小莲,女,主治医师,硕士。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疗效分析(一)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疗效分析(一)【关键词】肿瘤转移【摘要】目的观察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疗效,探讨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对71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6MVX射线常规外照射放疗。
分为两组:一组常规剂量照射2.5Gy/16次,每周5次。
另一组常规剂量照射3Gy/10次,每周5次,总剂量30~40Gy。
结果全组病例有效率为92.96%(66/71),无效7.04%(5/71)。
1、2组的有效率各为92.31%(24/26),93.33%(42/45)。
两组间止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放射治疗对于骨转移癌的一种有效的对症治疗手段,止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肿瘤转移;放射治疗剂量;骨肿瘤;治疗结果Radiotherapyforpainreliefin71casesofcancerofbonemetastasicFANMing,ZHAOGuoqi,XUYi.TheFirstPeoples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8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ofradiationforthepainreliefinpatientswithbonemetastasis.Meth ods71caseswithbonemetastasisweredividedinto2groups:group1weretreatedwith2.5Gyper16fracti ons,5fractionsperweek;group2,3Gper10fractions,5fractionsperweek,respectively.ResultsTheovera llpainrelief(CR+PR+MR)ratewas92.96%.Thepainreliefratesin1,2groupswere92.31%(24/26),93.33%(42/45)respectively.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ConclusionLocalradiotherapy isaneffectivepainreliefmeasureforbonemetastasis.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d ifferentfractionationschemesforpainrelief.【Keywords】neoplasmmetastasis;radiotherapydosage;boneneoplasms;treatmentoutcome我院放疗科自2003~2006年共收治71例骨转移癌病人,放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5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10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采用普通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分析两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维持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疼痛复发率。
结果: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和普通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83.49%;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分别为治疗开始后(7.34±2.54)、(8.13±2.70)d;疼痛缓解维持时间分别为治疗结束后(8.39±4.67)、(6.89±3.90)个月;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6.43%、89.9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9%、43.12%;疼痛复发率分别为13.64%、31.51%。
两组在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维持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效果肯定,与普通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复发率低。
[Abstract]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Method:56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and Zoledronic Acid.Meanwhile,109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e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and Zoledronic Acid.The pain relieve rate,the pain relieve time,the pain relieve lasting time,the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rate,the incidence of untoward effect,and the pain recurrence rate 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In the group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the pain relieve rate,the pain relieve time,the pain relieve lasting time,the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rate,the incidence of untoward effect,and the pain recurrence rate were 91.07%,(7.34±2.54)days,(8.39±4.67)months,96.43%,26.79%,and 13.64%.These data were respectively 83.49%,(8.13±2.70)days,(6.89±3.90)months,89.91%,43.12%,and 31.51% in the group of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for the pain relieve rate,the pain relieve time,the pain relieve lasting time,and the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rate(P>0.05).Howev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the incidence of untoward effect and the pain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The incidence of untoward effect as well as the pain recurrence rate are lower,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Key words] Bone metastases;Zoledronic Acid;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骨转移癌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好发于脊柱、骨盆、长骨干骺端,临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高钙血症、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
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罗彪(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放疗病区,百色533000)【关键词】鼻咽癌;骨转移;放疗;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D0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5.024鼻咽癌的局部复发(18%耀30%)[|]和远处转移 (21豫耀29%)[2]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骨 转移是鼻咽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仅综合 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骨转移的发生 率就高达75豫[3耀5]。
其多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疼痛 等明显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症状,且由骨转移 引起鼻咽癌患者死亡的相关风险明显增加。
发生骨 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多为溶骨性骨破坏,常导致截瘫、四肢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事件发 生,其治疗以放疗、化疗、靶向药物、骨修复剂及止痛 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
在骨转移局部治疗中放疗是 重要的治疗手段,而远处转移中单纯骨转移的鼻咽 癌患者预后较好。
因此探讨针对其积极有效的治疗 措施很有必要,现就放疗在鼻咽癌骨转移中的临床 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骨转移中的应用剂量及分割方式为控制鼻咽癌的骨转移灶、减少骨相关事件(骨 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瘫痪)的发生,通常采用 局部外照射的放疗方式。
目前对于鼻咽癌骨转移的 放疗剂量及分割方式主要有2种:一是照射剂量为4 耀15 G y/次的单次分割照射(其中应用最多的为8 G y/次[6]冤,二是不同疗程不同剂量的多次分割照 射(20G y/5次、24G y/6次、30G y/10次和 40G y/ 20次冤。
目前局部外照射的分割方式尚无统一标 准。
多数学者认为,这两种局部外照射在控制转移 灶和缓解临床症状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近来越来越多的荟萃分析肯定了单次分 割照射及多次分割照射在缓解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方 面均取得较好的疗效[7]。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进展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进展【摘要】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引起的进行性骨痛、骨关节功能障碍、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
对于单发的骨转移可用局部放疗的方法,而多发的骨转移可用局部放疗、放射性核素、双膦酸盐等联合治疗。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可导致骨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骨痛、骨关节功能障碍、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利用放射治疗控制骨转移灶并减轻症状,缓解疼痛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1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治疗原理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核素内照射等。
外照射缓解疼痛的作用原理可能是射线对骨组织的细胞毒作用,影响神经末梢去极化过程,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疼痛介质的分泌。
射线还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生长,使病灶缩小,减轻骨膜和骨髓腔的压力,缓解疼痛。
同时射线还能使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血管纤维基质产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新骨形成,有利于维持骨结构。
核素内照射是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组织间置入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使骨转移部位出现高度选择性的放射性核素浓聚,利用核素不断发射射线对转移灶进行照射,杀死肿瘤细胞,使骨转移病灶缩小或消失。
2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方法2.1 外照射外照射能控制肿瘤对骨的破坏,较快地缓解疼痛,减少对止痛药的依赖和需要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首选。
常用局部单野、两野对穿、三野照射及调强放疗(IMRT)技术。
常规分割每次2 Gy,5次/周,总剂量30~60 Gy;中分割每次3~4 Gy,3~5次/周,总剂量30~40 Gy;低分割每次4 Gy,2次/周,总剂量20~28 Gy;大分割30~36 Gy/10~12次/2~2.5周,国外学者常用分次方式为8 Gy单次照射或多分次30 Gy/10次、20 Gy/5次照射。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7-08T11:13:42.2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作者:张正文1,史志敏2,卢志娟1,佟玲1,李超1,许昌韶1[导读] 特别容易出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骨痛,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生活质量大大降低,造成患者身心巨大的痛苦[1]。
张正文1,史志敏2,卢志娟1,佟玲1,李超1,许昌韶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放疗科 215000 2苏州科技城医院 215000【摘要】目的对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局部三维适形放疗,每次2.0Gy,5次/周,DT:40Gy/20次。
同时静脉滴注双磷酸盐,每28d 为1次,连续2次以上。
结果治疗后,止痛治疗效果中,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44/46)。
所有治疗有效患者止痛起效于放疗后5d内,疼痛得到缓解的持续时间可达9-23周,中位时间大约在16周。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超过2级的晚期放射性损伤。
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对骨转移癌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骨转移疼痛,且未见严重晚期放射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双膦酸盐;骨转移癌;临床效果骨常成为恶性肿瘤转移的部位,特别容易出现,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骨痛,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生活质量大大降低,造成患者身心巨大的痛苦[1]。
缓解骨痛并减少对止痛药物的依赖应该成为骨转移癌治疗的根本。
常见的骨转移癌治疗有:局部放射性治疗、双磷酸盐、放射性核素治疗、全身化疗等[2]。
近年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其具有使用剂量均匀,且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的特点。
为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对骨转移癌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肺癌骨转移怎么办?智慧精准放疗联合肿瘤热疗“重拳出击”!

据调查,约有30%—4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而骨转移一旦发生,就会很高几率出现骨相关事件(SRE),造成诸如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脊柱压迫等严重后果。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精准肿瘤中心邓翠娴副院长表示: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如不加以正确治疗,1年生存率仅为40%—50%肺癌为何会骨转移?近年来,肺癌治疗在精准医学领域取得佳绩,让更多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但活得越久,癌症局部和远处转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其中骨骼是肺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
骨转移的定义是“ 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骨组织引起的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遍布全身的骨骼,对人体起着支持和保护作用,同时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
但也正是这些“ 四通八达” 的血道,为癌细胞提供了扩散的便利,创造了转移的条件。
骨转移的有哪些症状骨转移是“悄悄地”进行的,早期转移灶比较少、比较小,症状不多、或没有,所以从症状判断有没有骨转移,开始几乎不可能。
但在骨转移瘤在骨骼内逐步增大的过程中,身体还是会为我们发出一些信号。
疼痛是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原因是肿瘤对骨膜的刺激破坏。
通常,疼痛位置比较固定,一般局限于发生转移的部位,比如肋骨转移,会有明确的压痛点,有时会有呼吸痛,椎体转移会引起脖子痛、背痛、腰痛等,叩击头顶部会引起相应椎体震动痛。
晚期的骨转移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乏力、消瘦、低热、抑郁等表现,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限,甚至连生存都受到威胁。
骨转移的治疗方法1、化疗化疗就是使用各种抗肿瘤化学药物,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发挥作用。
由于口服及静脉输液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药物化疗通常是以静脉输液或口服给药进行治疗,但静脉化疗毒副作用相对较大,许多患者难以耐受。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疗效好、副作用少的动脉灌注化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从股动脉或肱动脉将一根细而软的导管,在导丝的指引下,超选择至病灶的供血(营养)动脉,直接插入到肿瘤内部,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输注到肿瘤内,提高了肿瘤区域内化疗药物的浓度,通过淋巴引流杀灭转移部位的癌细胞,而且还避免了静脉要先流经全身才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肿瘤的弊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117例疗效观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117例疗效观察宋长龙;罗泽民;林文;吴宏;林萍;杨享贤;阴胤;张军;李友勇【期刊名称】《广东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28)6【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治疗系统治疗117例骨转移癌痛患者.根据转移灶GTV的大小PTV外放1~2 cm,采用伽玛治疗计划系统优化后进行治疗.用45%~6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单次周边剂量给予3~5Gy,周边总剂量控制在30~35Gy,分割6~10次,2周内完成治疗.结果 117例中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79例(67.5%),部分缓解30例(25.7%).总有效率为93.2%.治疗后随访时间1~20个月,疼痛的中位缓解时间为治疗后1~2周.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治疗时间短,止痛起效快,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总页数】2页(P671-672)【作者】宋长龙;罗泽民;林文;吴宏;林萍;杨享贤;阴胤;张军;李友勇【作者单位】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相关文献】1.癌痛方涂搽治疗骨转移癌痛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汪妍2.应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J],3.唑来膦酸联合调强放疗对luminal A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的疗效观察 [J], 赵恩洪4.度洛西汀联合羟考酮缓释片、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的疗效观察 [J], 曾媛;孙建海5.骨转移癌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J], 吴彩珍;黄润生;钱伟;安有明;毛树权;房景玉;王佳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转移癌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骨转移癌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吴彩珍;黄润生;钱伟;安有明;毛树权;房景玉;王佳薇【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年(卷),期】2010(0)4【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156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用5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7.5~10Gy,周边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
结果 1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10例(70.51%)、部分缓解43例(27.56%),总有效率为98.08%。
治疗后随访时间2~20个月,疼痛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2.6个月。
结论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满意,治疗时间短,止痛起效快,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总页数】3页(P589-591)【关键词】立体定向;骨转移癌;癌痛;体部伽玛刀;大剂量少分次【作者】吴彩珍;黄润生;钱伟;安有明;毛树权;房景玉;王佳薇【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17医院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相关文献】1.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临床疗效 [J], 谭峰;高金玲;曹斌;张富伟;周显俊2.阿帕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研究 [J], 赵凤;敖睿;谢可;田伟;曾铭;夏健龄;胡洪林;刘浩;何阳科;朱学强;梁良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117例疗效观察 [J], 宋长龙;罗泽民;林文;吴宏;林萍;杨享贤;阴胤;张军;李友勇4.应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J],5.骨转移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止痛疗效 [J], 费振乐;吕光明;郝文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侯宇;杨毅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13(021)012
【摘要】恶性肿瘤在病程中约有50%可发生骨转移,尤其以前列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多见.姑息性放射治疗通常以局部外照射的方式实现.本文从骨转移的照射剂量与剂量分割方式、复发病例的再程放疗、多发骨转移的放疗及下肢骨和骨盆承重骨转移的放疗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总结治疗现状、观点分歧并探寻研究进展.【总页数】3页(P2872-2874)
【作者】侯宇;杨毅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云南昆明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云南昆明65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R730.55
【相关文献】
1.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J],
2.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J], 韦燕
3.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J], 罗杨坤;谭燕;文浩
4.促骨形成和抗骨吸收剂联合治疗骨转移癌效果分析 [J], 李凯;梁彦;陈鹏
5.^(89)srcl_2核素内放射治疗骨转移癌及骨疼痛临床观察 [J], 赵开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转移立体定向放疗的应用进展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设备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设备比较,治疗时的剂量分布有一定优势。
Tsai等比较了射波刀(CyberKnife,CK)与调强照射的剂量分布,无论是脊髓还是食管、心脏的高剂量区面积CK均小于调强照射。
Dutta等报道与调强照射相比CK 对脑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Atalar等报道,与传统设备相比,CK具有更紧密的等剂量线,边缘更加锐利。
CK的这些特点,使传统概念中为串联器官的脊髓病变,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并联器官,在脊髓横截面上细分出肿瘤及受压的脊髓,通过CK锐利的剂量线分布,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脊髓。
因此,CK是治疗脊髓病变的理想设备。
SBRT作为骨转移的初次治疗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007 年Ryu 等报道177 例椎体转移,单次照射8~18 Gy(Novalis),脊髓体积定义为靶区上下6 mm,中位随访6.4个月(0.5~49 个月),1年生存率49%;治疗部位的脊髓体积平均(5.9±2.2)ml,10%脊髓体积的受照剂量(9.8±1.5)Gy,超过80%处方剂量的脊髓体积为(0.07±0.10)ml;86例生存超过1年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放疗相关的脊髓损伤。
天津Wang等2014年报道62例椎体转移患者(73个病灶)CK治疗,其中12例(13个病灶)既往接受了放疗,随访至少12个月或至死亡;未接受放疗者:20~48 Gy/1~5次;中位剂量49.6 Gy10/2(31.25~74.8);接受过放疗者:21~38 Gy,1~5次;46.9 Gy10/2 (29.8~66);29 例(46.7% )生存,随访1 个月时,56例(93.3%)疼痛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
17例(28.3%)在治疗第1次后即有疼痛的缓解;2例放疗后5个月及9个月时复发;未照射者中位脊髓及硬膜囊最大生物等效剂量(nBED):68.6 Gy2/2 (8.3~154.5) 及83.5 Gy2/2(10.5~180.5);再照射者中位脊髓及硬膜囊最大nBED:58.6 Gy2/2 (17.7~140)及70.5 Gy2/2 (21.7~141.3);随访期间未出现放射性脊髓病变。
在既往进行放疗的患者中有5例30 Gy/10次,3例40 Gy/20 次,4例38 Gy/19 次。
Schipani 等报道124 例椎体转移患者(165 病变),18 Gy/单次照射,脊髓限量:肿瘤外上下6 mm 范围脊髓的10% 受量<10Gy,中位随访7 个月(1~50 个月),症状缓解及局控114 例(92%);急性损伤:颈椎照射者1 级口腔黏膜炎11/11 (100%),无2~4 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中位肿瘤体积43.2 cc (5.3~175.4 cc),90%肿瘤接受的剂量是中位19 Gy (17~19.8 Gy);中位脊髓最大剂量13.8 Gy (5.4~21 Gy);0.35 cc (Dsc0.35)的剂量8.9 Gy (2.6~11.4 Gy);接受10 Gy (Vsc10)的体积是0.33 cc(0~1.6 cc)。
2012 年Gill 等报道CK 治疗20 例单发椎体转移,ECOG 0~1,数个转移病变,既往椎体无放疗,处方剂量30~35 Gy/5次,脊髓最大剂量30 Gy/5次,食管40 Gy/5次;生存患者中位随访34个月(25~40个月);1年局控率80%、2年73%;总生存(OS)为80% 、75%;有5例局部复发(肉瘤4例,NSCLC1例):靶区内2例,靶区外3例(精确的遗漏);多数患者是转移致死,1例死于局部复发脊髓最大剂量:(26.4±5.1)Gy,食管(29.1±8.9)Gy;食管最大剂量>35 Gy的患者出现了1~2级急性吞咽困难;未出现脊髓毒性。
Wang 等 2012 年报道149 例(166个病变)脊柱转移,椎体稳定,无脊髓压迫,SBRT治疗27~30 Gy/3次,隔日。
(66 Gy2/2),脊髓的剂量0.1 cc<10 Gy;评估用主要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及MD安德森症状量表(MD AndersonSymptom Inventory,MDASI),中位随访15.9个月(9.5~30.3个月);无疼痛患者:疗前39/149 (26% )、疗后6个月时55/102(54%) ,P<0.0001;基线治疗后4周疼痛缓解最明显:基线(3.4±2.9)vs.(2.1±2.4),P=0.00076;疗后6个月强吗啡用量减少:基线43/149(28.9%)vs.20/100(20.0%),P=0.011;用MDASI 评估,疗后6个月疼痛明显减轻(P=0.000 03);6项MDASI生活项目综合评分明显下降(P=0.006 6);少数非神经系统3级不良反应:恶心(1),呕吐(1),腹泻(1),疲乏(1),吞咽困难(1),颈部疼痛(1),出汗(1);疼痛相关的舌水肿及牙关紧闭(2),非心源性胸痛(3),无4级毒性;SBRT后1年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0.5% (72.9%~86.1%),2年72.4% (63.1% ~79.7% )。
Ryu等报道44例1~3个椎体转移的患者,疼痛评分NumericalRating Pain Scale(NRPS)≥5,4例颈椎,21例胸椎,19例腰椎。
中位疼痛评分为7分,接受16 Gy/1次;脊髓限量<10 Gy(靶区上下5~6 mm 的脊髓10%的体积或脊髓体积<0.35 cc),无4~5级不良反应,1例颈部疼痛(3级),其他均为1~2级。
这些报道对脊髓的限制剂量各有不同,Wang等的报道中,既往未照射者中位脊髓及硬膜囊最大nBED:68.6 Gy2/2 (8.3~154.5)及83.5 Gy2/2 (10.5~180.5),再次照射者中位脊髓及硬膜囊最大nBED:58.6 Gy2/2(17.7~140) 及70.5Gy2/2 (21.7~141.3);Schipani报道单次照射时,中位脊髓最大剂量13.8 Gy (5.4~21 Gy),0.35 cc(Dsc0.35) 的剂量8.9 Gy (2.6~11.4 Gy)。
Gill 等的报道中脊髓最大限制剂量为30 Gy/5次。
Wang的报道中脊髓的限制剂量为0.1 cc<10Gy/1 次。
SBRT作为骨转移的再照射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Chang等2009年报道129例(167个灶)骨转移患者,94%疼痛,9例活动障碍,12例无症状;32%(53/129)既往进行过放疗;用CK 16~39 Gy,1~5次,照射剂量与肿瘤病理及肿瘤体积无关;随访6个月,可评价的有108个病灶;疼痛明显缓解的有98个病灶(91%);肿瘤缩小或稳定的有75/83,未发现有照射损伤。
2011年Garg等报道59例(63个病变),用SBRT再放疗,30 Gy/5次,或27 Gy/3次,隔日;脊髓限量:10 Gy/5次或9Gy/3次;既往脊髓受量<45 Gy;平均随访17.6个月;1年局控率及1年生存率均为76%;进展的肿瘤中:13/16(81%)在靠近脊髓的5 mm内,其中6例出现脊髓压迫;不良反应为1~2级的疲劳,2例出现中重度放射性损伤,腰丛神经病变,不能独立行走,但无疼痛。
Mantel等对椎体转移病变再照射进行了综述,疼痛控制率较高,神经损伤情况少见。
韩国Sohn等2012年对肿瘤椎体转移的放疗进行了综述。
肿瘤患者的椎体转移发生率30%~50%,传统放疗一般用1~2个射野,由于脊髓的剂量限制,剂量较低。
近年来,采用新的放疗设备及照射方式,在保证脊髓受量安全的前提下,经1~5次照射,可使转移病灶达到较高的生物剂量,并使既往进行过放疗病灶复发后的再放疗成为可能。
Sahgal 等椎体转移的治疗分为了4类:①既往未经放疗者的初治放疗;②既往经过放疗者的再次放疗;③术后残留病灶的放疗;④上述3种情况的混合出现的患者。
SBRT的疗效:无论既往是否进行过放疗,SBRT 的止痛效果为85%~100%,疼痛常在照射后数天内缓解。
Ryu等报道49例患者中1年的疼痛控制率为84%;Gerszten等报道疼痛缓解率为86% (290/336),与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乳腺癌为96%,黑色素瘤96%,肾癌94%,肺癌93%。
Gibbs等报道的症状缓解或消失的占84%。
Haley等报道SBRT与传统放疗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局部控制率约90%。
Degen等报道58个病灶的局控率为95%,平均随访350 d。
Chang等报道74个病灶1年无进展率为84%。
Gerszten等报道中位随访21个月500例椎体转移影像学肿瘤控制率为88%~90%,与原发肿瘤类型相关,乳腺癌100%,肺癌100%,肾癌87%,黑色素瘤75%。
既往放疗过的椎体转移病灶:SBRT常用于既往传统方法放疗过或术前的治疗。
这些病灶常有较高的脊髓受照剂量,不宜用传统放疗再次治疗。
SBRT常用于传统方法不能再放疗或不宜手术的患者。
Choi等报道SBRT用于再照射的局控率为6个月时87%、12个月时81%。
Gerszten等报道影像学控制率为88%,其中69%的患者既往进行过放疗。
Chang等报道用分次SBRT治疗,1年肿瘤无进展率为84%,其中56%为再照射。
初治策略:随着治疗数据的积累,SBRT 逐渐成为椎体转移初治的手段,特别是用于数个多发转移的患者。
与数年前SBRT用于颅内肿瘤的情况相似。
无症状转移灶,用SBRT治疗可避免病变加重后再进行大范围照射损伤神经系统或出现骨髓抑制,有利于进一步的全身治疗。
Gagnon等报道18对乳癌椎体转移患者,进行配对研究,结果SBRT与传统放疗比较疗效与毒性相似。
Haley等报道从减轻疼痛的效果来说,SBRT与传统外照射相似。
SBRT作为初治手段时,肿瘤影像学长期控制率在乳腺癌、肺癌及肾癌椎体转移均为90%,在黑色素瘤为75%。
Sheehan 等报道初治患者SBRT有效率100%。
Ryu等报道的剂量爬升研究中,用SBRT进行49例椎体转移患者的初治,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术后的辅助放疗:手术可以将椎体肿瘤切除快速解除脊髓压迫。
必要时术后可用SBRT照射残存肿瘤,以减少再手术及手术并发症。
另外,某些病例的“前半椎体次全切除重建”可用“后减压及内固定加SBRT照射前半椎体肿瘤”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