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患者查对制度1. 患者身份确认(1)手术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
腕带上的姓名与患者陈述一致。
(2)手腕带信息应与入院记录单、手术通知单上完全吻合,方可接入手术间。
(3)无佩戴手腕带或手腕带信息与入院记录单、手术通知单上不吻合的,须与病区进一步沟通。
(4)小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危急重症患者及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的患者,必须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陈述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必须由陪同医护人员陈述患者身份。
2. 查对内容及方法(1)患者入室时,查对患者入院记录单的姓名、住院号、科室与手腕带信息是否一致,查对科室、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房号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
(2)查对医嘱,核实带入物品,如影像资料、药品是否齐全,查看血型单,并由接患者者在手术通知单右上角签患者名。
(3)查对手术时间是否与手术通知单或手术室安排的时间一致(手术台序),如有疑问应及时核实。
3. 静脉穿刺前(1)患者静脉穿刺前,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带入的物品、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查对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传染病筛查结果及血型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知会主刀医生并做好交接班。
(2)手术开始前执行(time-out)程序,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确保手术安全。
三、手术物品查对制度1. 清点内容(1)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
(2)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
(3)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2. 清点方法(1)清点时,两名护士对台上每一件物品应唱点两遍,准确记录,特别注意特殊器械、物品。
(2)清点过程中,如有物品缺失或数量不对,应立即暂停手术,查找原因,确保患者安全。
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一、1、接病人时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手术患者时,应与病房护士一起查对。
2、查对内容:手腕带(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过敏史)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禁食禁水、术前用药、去除金属物品、更换手术衣裤、手术部位皮肤准备)、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择期手术需核对患者的知情同意书与手术切口标志。
二、手术人员手术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手术护士)要根据“手术安全核对单”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
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患者的手术前讨论与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2)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及检验报告、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术前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4)手术前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合格齐全。
(5)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6)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步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
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患者、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在手术、麻醉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7)凡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腹腔前、术后核对纱布、纱垫、缝针、器械的数目,以及缝合前是否与术前相符。
(8)术中标本应由洗手护士及手术者核对后,与病理
检验单一起送检。
(9)术后护送患者到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一、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要做到“三查七对”,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对手术患者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六查:到病区接患者时查、患者入手术间时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切开皮肤前查、关闭体腔时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等。
三、接病人时查对1、术晨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病人登记本,核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间及手术时间。
2、手术当日根据手术时间到病房接病人与病区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共同核对病人病历、首饰等并查看皮肤情况,双方认可后在患者术前交接登记本上签名。
3、护士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应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查配血报告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正确无误等待手术。
四、手术查对1、手术前核对无菌包外3M胶带灭菌标志合格,包内灭菌指示卡合格,手术器械配备齐全,方可进入手术。
2、、核对患者、病历及身份识别腕带,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3、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
4、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检查包装、灭菌有效期等。
、5、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共同查对所用器械、敷料及缝针等,数目准确无误并签字。
6、用药查对(1)、按医嘱及时用药。
用药前三查七对,用后立即通知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瓶装大液体使用前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浑浊、絮状物等,袋装液体查包装有无渗漏。
(2)各种用药后空安瓿暂时保留,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丢弃。
7、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8、一般情况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患者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复述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详细记录,保留抢救过程中使用药品的包装及安瓶,并在手术医生离开手术室前补开医嘱,执行人签名。
五、送病人时查对1、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共同将病人送回病房。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五不执行制度”
五不执行:口头医嘱不执行(抢救时除外);医嘱不完全不执行;医嘱清不执行;用药时间剂量不准不执行;药品无医嘱不执行。
2.手术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医嘱,与医生核对用药后方可执行,保留药瓶,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字后方可将药瓶丢弃。
3.使用抢救药及毒麻药应两人核对。
毒麻药瓶应保留,使用有登记、有时间、有签字。
4.每日必须备齐次日手术患者所用的特殊器械、仪器、药品及手术用物。
5.护士接患者时要与本科护士共同核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病历、患者禁食情况等,并在手术护理检查单上双签名。
6.手术前必须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
7.手术开始前由主治医生和巡回护士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
8.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缝合后经两人核对所使用的敷料和器械数,并登记、签名。
9.手术标本经检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登记、签名并送病理科。
10.手术使用的一切无菌物品,需查对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指示卡、灭菌效果指示剂,证明已达灭菌标准后方可使用,并将消毒指示卡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11.应严格按“手术护理记录单”要求执行清点制度,防止纱布、器械、缝针等遗物留在伤口内,造成不良后果。
12.手术巡回护士应正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13.术毕由巡回护士,将患者及所带物品一并送到病房,与本科护士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病历、诊断、手术名称、患者刀口敷料、皮肤情况等,并在手术护理检查单上双签字。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
1. 严格执行“手术病人入手术室流程”、“手术患者术前确认制度”、“手术部位术前标识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2. 接病人时、入手术间、麻醉前、手术实施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巡回护士、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应严格核对手术患者相关信息、正确执行“Time Out”核查及共同确认手术安全核查单相应内容并分别签名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 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应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制度”,正确、及时填写手术清点记录单。
4. 严格执行“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原则”。
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应对无菌包、无菌物品严格查对灭菌指示卡、灭菌指示胶带及完好性等,评价灭菌效果,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并将灭菌指示卡、灭菌指示胶带、体内植入物标识粘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相应栏内。
6. 术中输液、用药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双人核对。
7. 术中输血,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及术中输血制度,双人核对(三查九对)并签全名。
8. 严格执行各项交接流程。
9. 正确执行各种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定期及使用前后进行检查、登记。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手术室查对制度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手术室必须执行严格的查对制度。
以下是手术室的查对制度:一、患者查对制度1、手术患者身份确认手术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并且腕带上的姓名必须与患者陈述的姓名一致。
手腕带上的信息应与入院记录单和手术通知单上的信息完全一致,才能进入手术间。
如果患者没有佩戴手腕带或手腕带上的信息与入院记录单和手术通知单上的信息不一致,就必须与病区进一步沟通。
对于小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危急重症患者及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的患者,必须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陈述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必须由陪同医护人员陈述患者身份。
2、查对内容及方法在患者入室时,必须查对患者入院记录单的姓名、住院号、科室与手腕带信息是否一致,查对科室、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房号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
此外,还要查对医嘱,核实带入物品,如影像资料、药品是否齐全,查看血型单,并由接患者者在手术通知单右上角签患者名。
如果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知会主刀医生并做好交接班。
3、静脉穿刺前在患者静脉穿刺前,必须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带入的物品、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查对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传染病筛查结果及血型单。
如果发现问题,就必须及时知会主刀医生并做好交接班。
此外,在手术开始前还必须执行(time-out)安全核查制度。
4、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在手术开始前,必须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核对内容包括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设备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值入物、影像学资料等。
患者自述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科室等内容必须与患者病历和腕带信息一致。
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并签字确认。
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主持同,核对内容包括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麻醉关注点、物品灭菌仪器设备、围术期特殊备药、是否需要相关影像学资料)等。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
一、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应认真查对手术所需物品齐全、器械灭菌及仪器的性能等情况。
二、接病人时护工应与病房护士共同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标识。
三、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在实施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进行三方核查;手术切皮前亦应核查病人姓名、年龄、手术方式、部位等。
四、体腔及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合皮肤后核对器械、敷料的数目是否与手术前数目相符。
五、术前、术中用药、输血制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确认后执行,保留空安瓿备查,抗菌药应核对临时医嘱,查看皮试结果及过敏史。
六、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验。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1.病人查对制度(1)手术病人接入手术室后,由值班护士认真查对。
查对内容包括:按手术排班表核对手术间号、手术顺序、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术前禁食禁饮、手术前用药、备皮情况、手术部位(何侧)及术式、术前9项检查结果、血型、术前签字情况、病房带入物品、以及有无假牙、贵重物品等。
核对无误后再将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
(2)由手术间巡回护士第2次核对以上各项内容。
(3)麻醉及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核对以上各项内容。
2.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查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供血员编码、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及采血日期。
(2)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如病人出现输血反应(如寒战、荨麻疹等)及时报告医师。
(4)输血后的血袋保留至24h后再处理,以便查对。
3.给药查对制度(1)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a 三查:备药时查、给药时查、给药后查。
B 七对:对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有效期、床号、姓名。
(2)术中给药:要与下达医嘱的医师查对,并再与第二人查对后给药。
术前使用抗生素,必须有医嘱执行单,必须做皮试的药物须注明皮试结果。
(3)常见静脉给药时注意事项a 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时,严禁使用。
b 静脉输注溶液内加入药品时,要标明药名、剂量。
c 输血同时不能给钙剂,以防凝血。
给钾时不能直接从静脉推入。
糖尿病患者给胰岛素时,要严格计量。
抗生素最好加入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
d 同时输注有协同作用的药物时要注意观察,用过的空安瓿应保留至手术结束方可丢弃,以备查对。
e 应用加压输血器时,特别注意液体不可全部滴完,以防大量气体进入,形成气栓。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
1、手术室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五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等)
2、手术护士检查手术器械准备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患者摆放体位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3、手术前需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用药、配血报告等。
4、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检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
5、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确认手术前后所有器械及物品相符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异物滞留于体腔内。
6、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病理标本的送检符合程序。
手术室查对制度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手术室查对制度1、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要做到‘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根据手术通知单接患者,应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防止接错患者。
3、手术前,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查对。
4、手术前检查无菌包内外的高压指示胶带和无菌指示卡变色是否符合无菌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功能完好。
5、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在术前与关闭体腔及缝合皮肤前,认真清点各类敷料,器械,巡回护士准确填写手术物品清点单。
6、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麻醉药品,毒性药品须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使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口头医嘱执行前后均须复述一遍,用过的空安瓶保留至术后,以便核查。
7、输血时须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共同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各项内容,血液质量,患者姓名,性别,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单报告相符后方可输入,并妥善保存输血袋至少一天,以备核查。
8、手术取下的标本,术者填写病理送检单。
手术室人员核对并妥善保管,填写记录本,防止遗失,由患者家属送往上级医院病理科。
9、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详细检查患者的皮肤,输液,输血情况,确定患者的送往地点(病区或复苏室),并详细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10、手术人员与麻醉医师一起将患者送回,并和病房护士严格交接,待检查完毕无误后,方可离开。
麻醉科岗位责任制度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医院手术护理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护理查对制度(1)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需要进行安全核查。
(2)核查人员资质要求: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
手术医师是指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
(3)手术室与病房之间要建立交接制度,并严格按照手术管理制度的要求,以《手术患者交接班单》进行逐项交接。
(4)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5)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核查,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 姓名、年龄)、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仪器设备、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核对过程中主动邀请患者共同参与。
(6)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核查,手术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核查患者身份《 姓名、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术前抗生素使用,并确认风险预警、备血情况、手术物品、仪器设备、影像学资料。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巡回护士依照《《手术清点记录单》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如有疑问,不得开始手术。
(7)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巡回护士主持核查,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 姓名、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植入物、各种管路,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8)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同时巡回护士在《手术清点记录单》上签名。
(9)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10)安全核查参与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核查信息应口头回答指令者《对”或《错”,确认信息不能用《默认”、点头或摇头、打手势等方式代替。
(11)核查过程中任何人对任何一点信息有任何疑问,应立即当场提出疑问,所有人员再重新确认信息。
手术室查对制度
手术室查对制度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手术室查对制度一、手术病人交接,查对制度:接病人核对的内容:手术室护士拿原始手术通知单接病人,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化验单、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询问病人禁食、禁水情况,嘱病人取下假牙及饰物,将病人交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再核对以上信息,手术部位、手术医生。
麻醉医师再核实。
二、与手术科室交接:凡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病人,手术科室应认真填写手术病人病情交接记录单,手术室护士应按规定严格逐项核对,再由本台手术护士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三、与麻醉恢复室交接:由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一同将病人送入麻醉恢复室,与麻醉室护士进行交接班,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包括:1、病人一般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术中特殊情况等。
2、病人皮肤情况。
3、药品,血液制品等。
4、病人携带之特殊物品,如:衣服,假牙,金属及贵重物品等。
经双方确认无误后,认真填写手术病人的病情,交接记录单,并双方签名。
四、与ICU交接:由麻醉医师与手术巡回护士一同将病人送入ICU病房,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包括:(一)病人一般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术中情况等。
(二)病人皮肤情况。
(三)药品、血液制品等。
(四)病人携带之特殊物品,如衣物,假牙,金属及贵重物品等。
经双方确认无误后,认真填写手术病人一般情况交接记录单,并双方签名。
手术查对制度中六查
手术查对制度中六查手术查对制度是医院为了保障患者医疗安全而设立的一种制度,主要是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核查和监护。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实施了六项手术查对制度,包括:术前特殊检查、手术申请审批、手术安全核查、麻醉质管、手术部位标记和手术物品核对,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1、术前特殊检查:术前特殊检查是为了进行手术前的身体检查,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例如,对于一些老年人、身体虚弱、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特殊检查和评估。
同时,对于某些手术,由于其特殊性质,也需要进行预先的特殊检查,如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2、手术申请审批:手术申请审批是指医院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进行审核,并确定手术是否需要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评估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和手术情况等因素做出决策。
同时,医院也需要考虑每个手术的成本、风险和效果,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3、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安全核查是指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手术相关信息进行认证、核实和评估,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的风险和不良影响。
手术安全核查是手术前的必要程序,也是医制手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手术安全核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病人个人信息核对、术前诊断确认、麻醉人员和手术医生的身份确认、术后醒觉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预防等。
4、麻醉质管:麻醉质管是指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麻醉进行全程监护和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麻醉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危险的操作,在手术中麻醉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状态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措施。
5、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是指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部位标记,以避免手术中操作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影响。
手术部位标记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手术错位、混淆等情况,从而防止因手术操作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医务人员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核对,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准确性。
手术室查对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手术确认:手术团队在手术开始前会进行手术确认,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以避免手术错误和患者混淆。
2.手术标记:手术部位会在手术前进行标记,以确保手术在正确的部位进行。
3.手术核对清单:医务人员会使用手术核对清单,核对手术所需的设备、器械和药物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手术时间核对:手术团队会核对手术的预定时间和实际执行时间,以确保手术的及时进行。
5.药品核对:手术团队会核对使用的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和有效期等,避免使用错误的药品或剂量。
6.手术器械核对:手术器械会在使用前进行核对,确保器械完整、无损坏,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
7.手术结束核对:手术结束时,医务人员会核对手术过程的记录、手术物品的清点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以确认手术的完成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质量。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科别、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及血型、术前用药、药物过敏实验结果等。
3、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娥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并做好手术护理记录。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标本送检时,应对标本容器上的标签与病检单上所填写各项进行核查,无误后方可送检并登记。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1、六查十二对: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八、供应室查对制度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
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手术室一般工作制度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
2.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医教科或护理部批准,并应有固定地点。
3.各科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日上午10点半以前送手术通知单,急诊抢救手术,可先口头通知,后补手术通知单。
4.手术按手术通知单时间进行,必须准时到位,不得随意更改。
特殊情况与护士联系。
5.术前30分钟接病人,随带病历,并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及药敏试验、术前用药。
病员入室后,巡回护士应复查一遍,注意病人手术部位清洁范围,首饰、假牙、手表不得带入手术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查对制度
手术查对制度,是指在进行手术前,通过多次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等关键信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一项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误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手术查对制度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核对其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确保手术对象的正确性。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以及与此次手术相关的信息等方式进行。
其次,核对手术部位。
手术部位是手术前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之一,核对手术部位的目的是避免手术操作发生错误。
医务人员应与患者核对手术部位,并与其身体标志进行比对,确保手术部位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借助标志物的绘制,如术前在患者身体标记手术部位。
最后,核对手术项目。
手术项目是指手术所涉及的具体操作内容,包括手术切口、手术方式、手术用具、取出物等。
医务人员应与患者以及手术室的其他人员核对手术项目,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手术查对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降低手术操作的风险和错误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其次,手术查对制度可以促进医疗团队的合作与沟通,确保每个操作环节
的无误。
此外,手术查对制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然而,手术查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和马虎现象可能会导致核对过程的不完善。
其次,时间压力和医疗资源的紧张也可能影响手术查对制度的落实。
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升其责任感和工作意识。
总之,手术查对制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等关键信息,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参与并了解手术查对制度,以充分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