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因此,从教育理念、知识构成、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教师有没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这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初中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程的改革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教师在新课程中要树立真确的教育观念,勇于接受新的思想,积极探索,摈弃落后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回归主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思想决定行为,观念决定方式,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每次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约束,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教学观念斗争的结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改变,课堂教学就很难有起色,教学观念一转变,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绝不能搞“一刀切”,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师生间互动,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和内涵(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由“蜡烛”向“果树”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以人的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并不是去教教科书,而是怎样用教科书去教,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

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三、教师要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自由的翱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教会他们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和快乐成才。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使有特殊才华的学生有更多、更快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有困难、家有困难的学生有更多、更细的关爱,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友情,同时受到鼓励、感化、召唤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四、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

教育家巴班斯基说:“积极的情绪会造成情绪的高涨,会强化人们的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一是要大力倡导不唯书、不唯师的教风和学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二是要坚持以成功激励学生,不能以失败刺激学生,教师,三是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以真诚的心态和言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评价学生要重在表扬和激励,“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当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信任,就能不断产生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新课改形势下,学生的学习空间不仅是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

个领域,引领学生到公园,到工厂,到乡间,到名川大山游览,从乡村到城市,从喧嚣的街头到寂静的图书馆,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到虚拟的网络空间,都成为学生实践的大课堂,新课程为师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新教材成就学生的梦想,成就教师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将新课改进行到底,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在不断的努力与追求中,共同成长,一起走向成功。(作者单位:梅河口市进化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