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自行车教案
![五年级科学自行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8bc2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8.png)
五年级科学自行车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科学自行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掌握自行车的正确骑行姿势和基本操作技巧。
3. 理解自行车的原理和运动规律。
4. 培养学生对自行车安全的意识和正确的交通规则。
教学重点:1. 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自行车的正确骑行姿势和基本操作技巧。
3. 自行车的原理和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自行车的原理和运动规律。
2. 培养学生对自行车安全的意识和正确的交通规则。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自行车模型或图片。
3. 视频资源(关于自行车的原理和运动规律)。
4. 安全教育小册子或海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行车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行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二、知识讲解与展示(15分钟)1. 使用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展示自行车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辨认各个部分。
3. 通过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自行车的原理和运动规律。
三、操作演示与实践(20分钟)1. 向学生演示自行车的正确骑行姿势和基本操作技巧。
2. 让学生分组进行自行车操作实践,互相观察和指导。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功能、正确骑行姿势和基本操作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行车能够行驶?自行车的运动规律是什么?五、安全教育与交通规则(10分钟)1. 分发安全教育小册子或海报,向学生介绍自行车的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
2. 强调学生在骑行时应注意的事项和遵守的规则。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并写一篇关于自行车的小作文。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自行车维修和保养的实践活动。
2. 组织学生进行自行车骑行比赛,加强对自行车操作技巧的训练。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价。
2. 学生完成的小作文评价。
体育教案:熟悉自行车
![体育教案:熟悉自行车](https://img.taocdn.com/s3/m/b93f83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5.png)
体育教案:熟悉自行车引言自行车是一种上下班、旅游、运动等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
想要更好地运用自行车,必须了解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和其使用方法。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熟悉自行车的构造并提高自行车的驾驶技能。
一、自行车的构造自行车分为车架、前叉、车轮、刹车、变器、链条、踏板等部件。
具体构造如下:1、车架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分为含有高管的男式车架和无高管的女式车架。
车架由多个管组成,主要是为其他零部件提供支撑和连接。
2、前叉前叉是连接车把和车轮的结构,分为直叉和弯叉。
直叉支持车头,而弯叉支撑前轮。
3、车轮车轮是自行车的一个关键部件,由轮毂、轮辐和车胎组成。
其中,轮毂是承载轮辐和车胎的部件,轮辐支撑车轮,车胎是承载自行车和骑车者身体的部件。
4、刹车刹车有两种类型:手刹和脚刹。
手刹和脚刹都是控制自行车速度的机构,但操作方式有所不同。
手刹通过车把上的手柄控制,而脚刹是通过踏板控制。
5、变速器变速器是自行车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在改变自行车速度和旋转力矩的同时,提高自行车的性能。
目前,变速系统主要是链条变速和内后轮变速。
6、链条链条是自行车的心脏,连接变速器和车轮,引导自行车进行自行车运动。
一些链条通过消除摩擦来减轻自行车负担,提供快速、平稳和低成本的驾驶感觉。
7、踏板踏板让骑行成为可能。
通过踏板,骑手可以用膝盖和腿肌肉两个部位来推动自行车前进。
骑车人的腿部力量可以通过踏板直接转化为动力。
二、自行车的使用方法及技巧1、骑车姿势骑行的正确姿势有利于提高骑行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需要调整好车座和车把的高度,使得腰部和膝盖保持一定的弯曲,手臂和小腿稳定在车身上,掌握好重心。
调整好车座及踏板与地面的距离,让骑者脚踩地时舒服。
2、转弯技巧在转弯时,注意力要集中在转弯方向上。
使用内外手法,即向外转弯时,手握方向盘内侧,向内拐时,握车把外侧。
同时,垂直于路面用力踏板可以帮助转弯。
3、降档加速在刹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或者直接向前加速。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自行车 |冀教版(7)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自行车 |冀教版(7)](https://img.taocdn.com/s3/m/fbadd87fa8114431b80dd802.png)
5 自行车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自行车的来历,能从实物中分别找出自行车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四部分2、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种简单机械构成。
3、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4、小组合作写出对自行车某一部分研究的研究报告。
学情分析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小学生大多骑过或接触过,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非常浓厚,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探究,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发现和探究系行车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机械原理在自行车中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重点难点1、分析自行车的某一部分是由哪种简单机械构成。
2、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导入】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想在我们班做一个小调查,你们喜欢骑自行车吗?谁会骑自行车呢?学生回答。
老师:哇,这么多的同学会骑自行车。
你会在什么时候骑自行车呢?学生:上学骑去同学家玩走亲戚……老师:看来自行车不仅是同学们的最爱,还与大家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那你们知道最初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自行车又是谁发明的吗?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幻灯片出示自行车的发明人德莱斯及发明过程)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德莱斯。
他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
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
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
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2、此后的几十年中,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发明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自行车,如: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等。
认识各种类型的自行车。
【导入】认识机器其实在生活中为了方便,人们常常会把一些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机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4455d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e.png)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认识自行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链条、齿轮等。
2. 自行车的功能:代步、运动、休闲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讨论,描述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1. 绘制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功能的短文。
第二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摩擦力、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等。
2. 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作业:1. 绘制自行车运动原理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能量转化的短文。
第三章: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发明:最早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2. 自行车的发展:从传统自行车到智能自行车。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自行车的发展趋势。
3. 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市场上的自行车种类。
作业:1. 绘制自行车发展历程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发展的短文。
第四章:自行车的使用与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车的基本维护技能。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起步、骑行、停车等。
2. 自行车的基本维护技能:充气、补胎、调整刹车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维护技能。
2. 学生分组讨论,学会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基本维护技能。
五年级下册科学 21 自行车 第一课时 教案 冀人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 21 自行车 第一课时 教案 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3339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2.png)
--山地车、赛车、电动车、折叠自行车、旅游车。
活动1:寻找自行车上
的简单机械
观察自行车,找一找有
哪些简单机械。
交流:
与同学交流自己找到的
简单机械。
1、自行车上的杠杆
1)车后座的载物夹
2)手动机械车铃
3)车把上的闸把
2、自行车上的轮轴
1)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
轮。
2)自行车手把和前叉轴
3)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
3、自行车上的斜面
1)自行车上的螺丝钉是一个斜面。
2)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利用斜面原
理。
当堂训练人们根据需要对()进行组合,发明了各种复杂的机器。
当堂检测()是一种设计合理、广泛应用的机器。
板书设计
自行车杠杆、轮轴、斜面
课后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自行车 》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自行车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3156127284b73f2425033.png)
3、活动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在研究报告的书写上。课上完成不了的部分就延续到课后完成。
4.课上一定要做好安全提示的工作。研究过程中旋转的车轮要让学生注意安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自行车
教学目标:
1、能按照图纸说明、制作齿轮装置;能设计各种实验方式发现齿轮传动的情况,并准确记录在记录表中;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推测出齿轮传动的规律。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2、能够比较默契地与其他同学完成研究齿轮传动原理的研究;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分析自行车的结构
活动目标:
1、活动中能从实物中分别找出自行车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2、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种简单机械构成。
3、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4.能对自行车的某一部分进行有计划的研究。
实施过程:
1、导入,设计分析玩具机器的四个组成部分的教学。教学中使用玩具机器的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边观察边区分各部分,使此活动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3、能描述齿轮传动的规律;能举例说出传动的类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机器的含义。
4、能描述几种机器工作时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2、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材料准备:
自行车一辆。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机器的组成部分即活动1制定研究计划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自行车研究的交流汇报内容及活动2,安排拓展活动。
小学科学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自行车》教案
![小学科学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自行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d1c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6.png)
小学科学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自行车》教案自行车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它不仅能带给人们便捷的出行方式,还能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质量。
而在小学科学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第21课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自行车的构造、使用和保养,并学会如何安全地骑行。
第一部分:自行车的构造自行车的构造主要由底座、前叉、后分叉、车把、车铃、扳手和后储物篮等零部件组成。
底座是自行车的基础,它由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够承受骑行的重量。
前叉和后分叉是连接车轮和底座的部分,它们也是支撑整个自行车的关键部件。
车把是骑行时的操作杆,它能够控制车辆的方向。
车铃则可以用来发出声音,提醒其他交通参与者注意自行车的存在。
扳手是用来调整自行车的各个部件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自行车的良好状态。
后储物篮则是用来携带物品的部件,我们可以放置书包或购物袋等物品。
第二部分:自行车的使用为了更好地使用自行车,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骑行技巧和安全知识。
首先,要确保选择合适尺寸的自行车,骑行时能够自如地掌握车把。
接着,需要调整座位的高度,保证脚能够轻松接触到地面。
在骑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平衡,双手握住车把,保持身体放松并用力踩踏脚踏板。
同时,要时刻关注周围的交通情况,提前预判和避让其他车辆。
当我们需要停车时,可以采用向左或向右转动车把来减速或停下。
第三部分:自行车的保养为了确保自行车的正常使用,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查。
首先,要保持车轮的充气状态,确保它们的气压适当。
充气时要使用气泵,并注意掌握适当的气压数值。
其次,要定期检查和润滑链条,确保它的运转顺畅。
链条上有油脂时,要用软布擦拭干净,然后再滴上适量的链条油。
另外,要检查和调整刹车器和变速器的工作情况,确保它们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最后,要注意车灯和反光镜的使用,确保夜间骑行时的安全性。
在使用自行车时,我们还需要遵守一些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首先,要佩戴安全头盔,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车道,遵守交通信号和标志,确保骑行安全。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下第21课《自行车》教案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下第21课《自行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9a8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a.png)
第21课《自行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自行车某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2.能说出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四部分组成。
3.能描述齿轮的作用和齿轮传动的规律。
科学探究1.能根据自行车的结构和用途,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根据任务需要制订探究自行车不同部分作用的计划。
3.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
4.能用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5.能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得出结论。
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1.能对自行车的结构及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实验结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活动结论。
3.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分析自行车某一部分的作用。
4.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科技进步和人类的需求是自行车等复杂机械发展的动力。
【教师准备】自行车、电动玩具小车、记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制作齿轮的材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前半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后半部分和“应用与拓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1.导入:大家猜一个谜语吧。
“小毛驴,真轻巧,不喝油来不吃草,光有骨架没有毛,有人骑它它就跑。
”自行车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简单环保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问: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机械吗?(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引导:自行车利用了很多的简单机械,比如车闸利用了杠杆原理,可以使我们刹车的时候更加轻松,那么自行车上还有哪些简单机械呢?(出示教材第63页的自行车的图例)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对自行车进行观察。
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小组内要分工明确,边观察边交流,并将找出的简单机械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_22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22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4580be11a37f111f1855b89.png)
《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动手中探究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能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干预大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综合运用了简单机械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及简单的机械原理。
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自行车的图片、视频资料)、实验记录表。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收集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小毛驴真轻巧,不喝油来不吃草,光有骨架没有毛,有人骑它它就跑。
”它是什么?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喜欢使用它。
2.出示自行车的概念: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
现在很多同学上学,也都骑自行车,同学们对自行车也非常熟悉,那么关于自行车,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学生交流。
预设:①我想了解自行车是怎样跑起来的。
②我想了解自行车有哪些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都有什么作用。
③我想了解自行车的部件应用了哪些简单的机械。
④我想了解自行车是谁发明的?……教师:对于自行车,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真不少呢,那么自行车中究竟包含哪些科学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行车的王国进行探究吧。
(板书课题:自行车的科学)二、教学过程(一)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课件出示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图)教师:自行车最早出现在法国。
1791年的自行车木头无驱动无转向1818年的自行车可以转向无驱动1871年的自行车有转向有驱动,前轮大后轮小,骑行难道高。
1888年的自行车实心轮胎改为充气轮胎,骑行比较舒服。
5.21自行车(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5.21自行车(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f2b4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1.png)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五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2年5月21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培养细致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b.学生可以参观自行车制造厂或自行车展览,了解自行车的生产过程和设计理念,加深对自行车行业的认识。
c.学生可以组织或参加自行车俱乐部活动,如自行车骑行、自行车维修工作坊等,提高自行车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d.学生可以进行自行车改造或创新设计,如制作一个自行车灯具、自行车储物袋等,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行车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a.《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了解自行车的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自行车结构与维修》:提供自行车各部分的详细介绍和维护保养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保养和维修方法。
③自行车的种类和特点
词:
④链条、轮胎、刹车等自行车零部件
句:
⑤自行车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2.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重点知识点:
①自行车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②自行车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③自行车骑行技巧和安全知识
词:
④骑行、变速、制动等自行车操作术语
句:
⑤自行车运动的益处和挑战
3.板书设计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精编版
![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f0efbdb52acfc789ebc9f0.png)
2020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精编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教学目标】1.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动手中探究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能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干预大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综合运用了简单机械的原理;了解新型材料在自行车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及简单的机械原理。
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自行车的图片、视频资料)、实验记录表。
轻便车、山地车、电力自行车、变速车、折叠自行车各一辆。
螺丝刀、钳子、锤子、扳手若干。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收集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自行车比赛,想看吗?(想!)2.教师播放自行车比赛视频资料,学生观赏。
3.教师:看到这场比赛你有什么感受?4.学生交流。
预设:①这场比赛真激烈呀!②想不到自行车能骑这么快!③选手们的车技真好呀!④想不到自行车骑起来这么灵便?……5.教师:关于自行车,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6.学生交流。
预设:①我想了解自行车是怎样跑起来的。
②我想了解自行车有哪些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都有什么作用。
③我想了解自行车的部件应用了哪些简单的机械。
④我想了解自行车是谁发明的?……7.教师:对于自行车,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真不少呢,那么自行车中究竟包含哪些科学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行车的王国进行探究吧。
板书课题:自行车的科学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教师:同学们,你骑过哪些自行车?(学生交流)你还认识哪些自行车?(学生交流并展示课前收集的自行车图片,互相欣赏。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自行车》教案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自行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7b27dd43323968001c927f.png)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自行车》教课设计教课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能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2.能独立解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二、过程与方法举例说出传动的种类,用自己的话说出机器的含义。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能与其余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解析。
教课要点认识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构成的。
教课难点能初步解析各种机器的构成部分。
教课方法察见解,实验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自行车的图片,板书课件,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依据需要对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发了然各种复杂的机器。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这些机器综合了多种简单机械的长处,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组合机械吗?能不可以开动大脑想想呢?二、新课学习1.出示一个玩具机器,指引学生观察认识它的四个构成部分。
学生谈论,回答。
老师总结:开关 ----控制部分、电动机----- 动力部分、轮子 ----- 工作部分、齿轮箱---- 传动部分。
2.出示一辆自行车,让学生找出自行车的四个构成部分,谈论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的?学生谈论,老师指名回答。
老师总结:自行车的控制部分是车把和车闸,是由杠杆和轮轴构成的;传动部分是链条,工作部分是车轮;动力部分是脚蹬踏板。
3.分小组分别研究自行车的不一样部分,完成研究报告。
小组谈论,报告。
4.出示拖沓机的构成部分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拖沓机的主要构成部分。
小组交流:拖沓机的主要构成部分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指名报告谈论后的内容。
老师总结:拖沓机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控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构成。
简单机械:操作部分:杠杆、轮轴。
工作部分:轮子。
传动部分:皮带、齿轮。
动力部分:杠杆、轮轴、斜面、齿轮等。
《自行车的科学导学案》
![《自行车的科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80ab2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e.png)
《自行车的科学》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和原理;
2. 掌握自行车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和骑行技巧;
4. 培养对自行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自行车的安全认识。
二、导学内容:
1. 自行车的历史:自行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2. 自行车的结构:车架、车轮、齿轮、刹车系统等部件;
3. 自行车的原理:动力传递、平衡保持、转弯控制等基本原理;
4. 自行车的骑行技巧:上下车、起步、转弯、刹车等技巧;
5. 自行车的安全:安全装备、交通规则、骑行注意事项等。
三、导学过程:
1. 开篇导入:通过展示一段自行车的历史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自行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学环节:分组讨论自行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及其特点;
3. 实践体验:组装自行车模型或进行自行车维修操作,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部件功能;
4.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测量自行车的速度、力的传递等现象,探讨自行车的基本原理;
5. 情景模拟:设置自行车骑行场景,让学生练习骑行技巧,提高操作技能;
6. 安全教育:介绍自行车的安全装备和交通规则,强调骑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认识。
四、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不仅了解了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和原理,还掌握了自行车的结构和骑行技巧,培养了对自行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行车的安全认识,学会了如何安全骑行。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骑自行车,享受骑行带来的快乐和健康!愿大家都能成为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二十一课《自行车》教案-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十一课《自行车》教案-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697f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f.png)
第二十一课《自行车》教案-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构造有什么部分,并能够能够简单的介绍自行车的构造;2.能够简单的介绍自行车的使用方法;3.了解自行车的发明、演变历史及作用;4.能够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二、教学内容:第二十一课《自行车》三、教学重点:1.了解自行车的构造有什么部分;2.能够简单的介绍自行车的使用方法;3.了解自行车的发明、演变历史及作用。
四、教学难点:1.了解自行车的发明、演变历史及作用;2.能够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问答式教学法;3.小组活动探究法。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自行车实物。
七、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一些齐总的自行车知识,激发学生对于自行车的猜想和想法。
2.学习新课(20分钟)(1)自行车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并向学生展示自行车实物,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性的认识自行车,并搭配课件展示自行车的使用方法。
(2)自行车的发明、演变历史及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区自行车的发明历史及演变,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行车的作用,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巩固练习(15分钟)(1)问答形式的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搭配PPT进行辅助。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个自行车,包括自行车名称、自行车的颜色、自行车的使用场景等,并向大家发表自己的想法。
4.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习题或作业,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重点介绍了自行车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历史发展,并通过让学生自由发挥和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了较好的授课效果。
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训练,全方位的教育学生。
六三青岛五下《22.自行车的科学》
![六三青岛五下《22.自行车的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c1ab58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c.png)
杠杆
刹车把手
斜面
螺丝钉
齿轮
前齿轮、后齿轮
轮轴
踏板
弹性
坐垫
摩擦力
外轮胎、刹车片
……
……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练1.自行车的车轮使用辐条是为了减轻自行车的重量。()
2.自行车的驱动轮改成前轮,则会省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架上涂漆为了减少摩擦力 B.车把套上有花纹最主要是为了美观 C.前闸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
课外探究 调查自行车的种类及特点。
22.自行车的科学
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喜欢使用它。 讲一讲自行车的发展史。
小组讨论,自行车有哪几部分构成?
主要结构:齿轮、链条。
观察比较这些齿轮与自 行车中的齿轮有哪些相 同和不同之处?
有的齿轮是相互咬合在一起的,有的是用 链条连接在一起的。
齿轮的工作原理: 链轮由动轮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组成。 齿轮上制有特殊齿形的齿. 工作原理是依靠轮齿与链节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变快 。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 慢 。
想一想
测量一下,转动自行车的大齿轮一圈, 回带动后轮小齿轮转动多少圈?转动小齿轮
多少圈,才会使大齿轮转一圈?
小组讨论:
变速自行车是如何实现变速的?面对哪些路 况需要变速?如何正确变速?
自行车上有哪些简单机械,小组讨论。
简单机械及力的应用 部位(或部件)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教案(2)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b34a90630975f46526d3e16a.png)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教案(2)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
5.自行车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常见的机器由哪几部分构成。
3.能设计并制作一架简单的机器。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几课教过的几种机械: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二、新授
1.分析一种复杂的机械出示挂图。
自行车的三个部分:刹车:杠杆。
龙头:轮轴。
脚踏:轮轴。
2.机器的四个部分
出示自行车挂图
工作部分:转动的车轮。
动力部分:它靠什么力量转动。
传动部分:是通过什么把动力部分的能量传到工作部分的。
操纵部分:是通过什么来操作自行车的运转的。
小结:完整机械有四个部分。
选择自行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3.认识动力机和传动部分
蒸气机:通过燃烧煤产生热蒸气,再变成动力。
内燃机:燃烧油料产生动力。
皮带传动:通过皮带把相距较远的两轮连起来。
链条:通过链条把相距较远的两轮连起来。
齿轮:通过啮合的齿轮来传动。
4.巩固
分析洗衣机、机械表、缝纫机的四个部分。
找出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作业:
1.找出生活中常见机器的组成部分,分析各部分中简单机械的作用。
2.制作一个机械模型---我的机器。
板书设计: 5.自行车动力部分
机器传动部分
工作部分控制部分。
自行车-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自行车-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a31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c.png)
自行车-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2.能够掌握骑自行车的基本技能;3.培养兴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1.车架:由前下管、后下管、前上管等部分组成,支撑车身上其他部件。
2.车轮:由轮胎、轮辐、轮轴等部分组成,提供车辆行驶的动力和平稳性。
3.鞍座:供骑行者坐在上面,有调节高度的功能。
4.踏板:供骑行者脚踩,带动后轮转动。
5.链条:连接踏板和后轮齿轮,将人力转化为动力。
6.刹车:使车辆停下或减速。
7.转向管:连接前轮和车架,使车辆转向。
8.手柄:带动前轮转动,控制转向。
2.2 骑自行车的基本技能1.熟练掌握上车和下车的技巧;2.先练习平地行驶,掌握平衡和姿势;3.练习转弯和刹车,掌握控制技巧;4.练习上坡和下坡,掌握应变能力。
三、教学流程3.1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1)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种类的自行车,并初步探究其构造和原理。
(2)讲解讲解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和作用,并进行实物演示。
(3)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卸自行车,并组装。
3.2 骑自行车的基本技能(1)上车和下车技巧讲解上车和下车的技巧,并进行动作演示。
(2)平地行驶让学生试着骑行平地,通过多次实践操作,掌握平衡和姿势。
(3)练习转弯和刹车引导学生掌握转弯和刹车的技巧,并进行多次实践操作。
(4)上坡和下坡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上坡和下坡的应变技巧,并进行多次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1.实物拆卸和组装比赛2.自行车骑行技能考核五、教学体会自行车作为一种基本的交通工具,能够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同时也是体育锻炼的好方式。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自行车的构造、原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对自行车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自行车骑行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更加安全、自如地骑行自行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自行车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教学目标】
1.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动手中探究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能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
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干预大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综合运用了简单机械的原理;了解新型材料在自行车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及简单的机械原理。
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自行车的图片、视频资料)、实验记录表。
轻便车、山地车、电力自行车、变速车、折叠自行车各一辆。
螺丝刀、钳子、锤子、扳手若干。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收集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自行车比赛,想看吗?(想!)
2.教师播放自行车比赛视频资料,学生观赏。
3.教师:看到这场比赛你有什么感受?
4.学生交流。
预设:
①这场比赛真激烈呀!
②想不到自行车能骑这么快!
③选手们的车技真好呀!
④想不到自行车骑起来这么灵便?
……
预设4. 学生发现自行车车身喷漆,车圈镀铬、锌等金属材料不仅能防锈,而且美观。
1.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车架涂漆是为了防锈美观。
)
2.教师引导:除了漆之外还有哪些地方有保护作用?(学生交流:链条、齿轮抹油等。
)
3.教师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反光镜、车铃、轮胎等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交流:为行驶安全设计。
)
此处,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自行车行驶安全教育。
3.教师小结:看来,自行车的设计,不但讲究科学美观,还要安全实用。
预设5. 学生发现自行车轮胎表面、橡胶紧套车等表面有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力。
1.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车轮设计成圆形,各转动部件加润滑油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理解是减小摩擦。
3.教师小结:设计师对自行车的设计非常科学,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少有害的摩擦。
(二)了解自行车的发展
教师:真是人多力量大!大家竟然从平平常常的自行车里发现了这么多的科学原理。
看来,你们都是爱观察、善动脑筋的好学生。
现在,让我们追溯历史,看看自行车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课前你们一定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
来,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吧!
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自行车发展史的图片、录像或文字资料。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动手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
我也搜集到一些资料,跟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好吗?
课件播放有关自行车发展的历史资料。
让学生观看之后谈感想,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热情。
教师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自行车的设计越来越科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
(三)创新设计:未来自行车
教师: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型交通工具及健身娱乐工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人骑自行车环游世界,宣传环保,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对于自行车的未来你有什么新的设想?比一比,看谁的创意最新颖!
(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创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
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拿起笔来,把你最满意的创新设计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最好。
学生设计完后,先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再选拔小组内创意好的上台前展示给大家看。
互相评价。
教师课件展示几款新型自行车,让学生欣赏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自行车有了哪方面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谁的表现最好?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言,在评价中发展自己。
)
2.教师总结概括:今天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共同探究,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知道了自行车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了解了自行车的发展史,,还创作了更科学的自行车,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呀!在以后的学习与探索中我们要更加努力,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自行车的种类及特点。
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写成专题论文呀!也可以将有价值的成果和资料制成自行车专题网页。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使用说明】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三大亮点:
1.教学具有目的性。
科学课教学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科学能力及科学习惯的培养。
我把这课分为四个小活动:认识自行车、探索自行车中藴含的科
学、感悟自行车的发展、改进自行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出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亲自动手、汇报交流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是“做”科学。
2有效组织与引导。
有研究表明:科学素养的形成规律和科学探究的意义告诉我们,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教”给的,不是“灌输”的,而是在成长中,在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最根本的和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形成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自行车简单机械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每组选一辆自行车,仔细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和疑问。
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引导他们去探索、讨论,通过学生亲身的体会,学生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生成了新的知识信息。
3.巧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大了课堂教育信息的流量。
丰富科学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是智力活动时间与一堂课时间之比,比值越大,意味着教学质量也就越高。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设计制作符合教学所需的多媒体课件,既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又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使用建议。
自行车不一定老师准备,可发动学生准备,类型会更多样化。
3.需破解的问题:本节课课堂容量大,为了节省时间,可否把改进自行车放到课下完成。
【相关链接】:优秀教案案例,教参、教育局网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