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历年试题简答题汇总
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
![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911e59b89680203d82557.png)
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为法学领域带来了根本变革2.法有哪些的基本特征3、法的产生有哪些共同规律4、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5、当代中国法学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6、法的规范性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7、如何理解法的作用的局限性8、学习法理学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9、我国法律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矛盾时应遵循哪些准则10、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大体上有哪几种11、法制一词大体上有哪三种含义12、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有哪些重要观点13、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14、简述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15、简述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16.划分部门法的原则17.法的适用的特点18、广义违法行为的概念及构成因素19、法律关系客体和分类20.科技进步为什么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21.法的执行的特点22、立法的特征23、简述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24、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2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27、权利本位法的特点28、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8、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9、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异同点30、法的价值的特征参考答案:1答: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科学地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分)其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制定出来的,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分)再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法将趋向于灭亡。
(2分)2答: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2分)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分)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2分)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分)3答:1、对人的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的人和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和事的调整。
(2分)2、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法理学简答题
![法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5a2c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7.png)
法理学简答题法理学简答题第一章法律特征一.简述法律的特征(一) 形式特征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1)行为关系是法律的调整对象2)法律的规范性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和认可1)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2)法律的国家性3)法律的普遍性3.以权利和义务为双向调整机制1)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2)法律的利导性4.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1)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法律的程序性(二) 实质特征1.法律是意志和规律的结合2.法律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3.从应然意义上讲,法律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二.形式特征为什么说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答:1)法律的要素以法律规范为主,而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是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
法律规范中的法律后果则是对权利义务的再分配。
2)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的,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
3)权利是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不管法律是怎样的法律,不管这种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还是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和义务总是被立法者所充分重视,也总是受到社会各成员关注。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特定,它明确地告诉人们该怎样行为,不该这样行为以及必须这样行为;人民呢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这样习惯难为,并遇见到习惯难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第二章法律历史一.简述法律历史规律(一)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1.跟随生产力发展进程渐变的规律.2.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3.与宗教、盗得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
4.法律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二)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1.不断发展的规律。
2.经济条件决定的规律。
3.历史类型更替与继承的规律。
4.依赖于革命或改革而发展的规律。
二.简述中西法律传统的差异1.在法律哲学与法律精神方面。
中国法的发展长期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儒家哲学。
西方法的发展则以西方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837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b.png)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和系统解释D.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答案:D5.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 主体、客体和内容B. 主体、客体和权利C. 主体、权利和义务D. 客体、权利和义务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包括:A.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D.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适用的统一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8. 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A. 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B. 强制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C. 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D. 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答案:B9. 法律效力的终止包括:A.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解释C. 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废止、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主体是: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所有机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以下特点: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可变性答案:ABC2.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公民个人D. 法人答案:ABCD3.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的确定依据包括:A. 制定机关的级别B. 制定时间的先后C. 规范内容的重要性D. 规范适用范围的广泛性答案:AC4.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B. 法律适用的合理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BCD5.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1b8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d.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效果C. 法律的本质和功能D. 法律的解释方法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适用于所有个体B.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C. 法律内容具有普遍性D. 法律形式具有普遍性3.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目的D. 法律后果4. 法律效力的来源主要是:A. 社会公认B. 国家强制力C. 道德约束D. 个人信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A. 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B. 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C. 法律关系是平等的D. 法律关系具有规范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2. 阐述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张某在公共场合故意损坏了李某的私人物品,根据法律,张某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2. 某公司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罚款,该公司认为罚款过高,提出申诉。
请分析该公司可能采取的法律途径及其可能的结果。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2. 论述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C4. B5. C二、简答题1.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制定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规范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其约束力。
法律规范通常具有明确性,而道德规范则较为抽象,不易界定。
2. 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包括:普遍性原则,即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平等性原则,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定性原则,即法律具有明确性,使人们能够预见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三、案例分析题1. 张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李某的损失,可能还包括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具体取决于损坏物品的价值和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04c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0.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规范D. 法律现象答案:D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的三大基本特征?()。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变动性答案:D3. 法的效力来源于()。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道德约束D. 法律传统答案:B4. 法的解释方法中,以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进行解释的方法称为()。
A. 系统解释B. 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C5. 法的适用原则中,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
A. 合法性原则B. 适当性原则C. 平等原则D. 公正原则答案:C6. 关于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B. 法律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C. 法律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D. 法律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答案:A7. 法的制定过程中,具有最高立法权的机构是()。
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8. 法的效力层级中,下列哪个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9. 法的实施过程中,负责监督法律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 行政机关B. 司法机关C. 立法机关D. 检察机关答案:B10. 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法与()的关系最为密切。
A. 经济B. 政治C. 文化D. 社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的规范性作用主要包括()。
A. 指导作用B. 评价作用C. 强制作用D. 预防作用答案:ABD2. 法的效力层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BCD3. 法的解释主体主要包括()。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学术机构答案:ABC4. 法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适当性原则C. 公正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ABCD5. 法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1be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1.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B. 法律的普遍原理和基本原则C. 法律的制定过程D. 法律的实施效果答案:B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什么?A. 法律在所有国家都适用B. 法律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C.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的规则D. 法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答案:C3. 法律的规范性表现在哪些方面?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法律的正义性是指什么?A. 法律的公平性B. 法律的合理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什么?A. 法律内容的固定不变B. 法律的长期有效性C. 法律的连续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法律的功能。
答案:法律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和预测功能。
规范功能是指法律为社会成员提供行为准则;保障功能是指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功能是指法律通过教育和引导人们遵守法律;预测功能是指法律使人们能够预见到法律行为的后果。
7.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答案:法律效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法定程序;二是法律必须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三是法律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遵守。
8. 法律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规范性、强制性、平等性和可预测性。
规范性是指法律关系建立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强制性是指法律关系中的义务必须履行;平等性是指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平等;可预测性是指法律关系能够预见其法律后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法律与道德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规范,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而道德是社会成员内心认同的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自律来实现。
其次,法律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而道德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7cd2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7.png)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规范C. 法律现象D. 法律思想答案:C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信仰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信力C. 法律自身的合理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A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所有以上5.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以上答案:D6.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主体B. 客体C. 权利和义务D. 所有以上答案:D7.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人效力D. 所有以上答案:D8.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稳定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所有以上答案:D9. 法律的制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B. 审议C. 通过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哪些?A. 法律监督B. 法律制裁C. 法律教育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些属于法理学的研究范围?A. 法律的本质B. 法律的功能C. 法律的效力D. 法律的解释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以下哪些?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所有以上答案:ABCD3. 法律解释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哪些?A. 明确法律条文的含义B. 适应社会变迁C. 统一法律适用D. 所有以上答案:ABCD4. 法律推理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确保法律适用的一致性B. 促进法律的合理发展C. 解决法律冲突D. 所有以上答案:ABCD5.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所有以上答案:ABCD6.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强制性B. 普遍性C. 优先性D. 所有以上答案:ABCD7. 法律的基本原则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指导法律制定B. 指导法律适用C. 指导法律解释D. 所有以上答案:ABCD8. 法律制定的程序包括以下哪些?A. 提案B. 审议C. 表决D. 所有以上答案:ABCD9. 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执行B. 法律遵守C. 法律监督D. 所有以上答案:ABCD10. 法律的效力终止的原因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适用期限届满D. 所有以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于法律原则。
法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d4a1e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9.png)
法理学自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法律的本质B. 法律的效力C. 法律的适用D. 法律的制定答案:A2.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D. 法律主体、法律客体和法律行为答案:D3.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答案:D4.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适用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执行5.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答案:D6.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
A. 法律优先B. 法律平等C. 法律公正D. 法律优先、法律平等和法律公正答案:D8. 法律效力的终止情形包括()。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修改答案:D9.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
B. 双向的C. 非对等的D. 对等的答案:B10.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包括()。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法律现象B. 法律关系C. 法律规范D. 法律制度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
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答案:ABC3. 法律解释的原则包括()。
A.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B. 法律解释的合理性C. 法律解释的明确性D.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明确性答案:ABC4. 法律适用的程序包括()。
A. 立案B. 调查C. 审理D. 判决答案:ABCD5. 法律效力的分类包括()。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1867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7.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B. 法律的本质和功能C.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D.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2. 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在于:A. 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B. 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C. 法律规范具有稳定性D. 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性3.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原则?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合法性原则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个人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5.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强制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法性6.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A. 文义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逻辑解释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连续性原则8. 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通常包括:A. 法律的生效时间B. 法律的失效时间C. 法律的溯及力D. 所有以上选项9.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A. 权利和义务B. 行为和结果C. 责任和后果D. 规范和事实10. 法律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A. 法律具有强制性B. 法律具有普遍性C. 法律具有稳定性D. 法律具有指导性答案:1-5 B A D D C;6 D;7 B;8 D;9 A;10 A。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法律的功能。
答案:法律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指导功能、保障功能和教育功能。
规范功能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行为的合法性与非法性;指导功能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标准;保障功能是指法律通过强制力保障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教育功能是指法律通过规范和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2. 简述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
答案:法律效力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的普遍性原则、法律的优先性原则、法律的一致性原则和法律的稳定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是指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优先性原则是指在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法律具有优先适用的地位;一致性原则是指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应当保持一致,避免相互矛盾;稳定性原则是指法律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频繁变动。
法理学简答题
![法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a81cc0b4daa58da1114a7f.png)
简答题1.法学研究的大体方式:第一,标准分析法;第二,社会实证方式;第三,价值分析方式。
2.法学研究的具体方式:①社会调查的方式②历史考察的方式③经济分析的方式④比较分析的方式⑤语义说明的方式。
3.学习法律面对的三个现象:一是法律,即标准本身,二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状态,三是人们对法律的期望(即法的价值)。
4.法律方式:熟悉标准、事实和价值的方式。
5.法理学的任务:一是为部门法学提供给用与实践方面的指导,帮忙分析和论证部门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或疑难案件;二是回应社会制度建构和法治实践;三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丰硕进展奉献法学思想。
6.学习法理学的意义:第一,法理学有助于咱们树立法学的世界观。
第二,法理学是形成法律角色的思维方式的基础。
第三,法理学仍是学习和把握各部门法律知识的钥匙。
第四,法理学还能够为弥补法律漏洞提供依据。
7.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区别:①行政权运行时具有主动性,而司法权那么具有被动性。
②行政权在它面临的各类社会矛盾眼前,其态度具有鲜明的偏向性,而司法权那么具有中立性。
③行政权更注重权利结果的实质性,但司法权更注重权利进程的形式性④行政权在进展与转变的社会形式中具有应变性,而司法权具有稳固性⑤而行政权具有可转授性,司法权具有专属性。
⑥行政权主体职业的非法律性,司法权主体职业的法律性。
⑦行政权效劳的非终极性且价值取向具有效率优先性,司法权效劳的终极性且价值取向具有公平优先性。
⑧行政权运行方式的非交涉性且治理关系存在官僚层级式的服从性,司法权运行方式的交涉性且治理关系上那么是非服从性的权利。
8.司法独立的职业保障:①经济保障制度⑴高薪制⑵薪金不得减少制⑶优厚的退休金制度②身份保障制度⑴任期制与终身制⑵关于法官的调动⑶严格操纵的辞退制度③高标准的法官选任制度⑴法官的任职资格⑵法官的选拔方式④严格操纵的惩戒制度⑤其他保障制度:法官的司法宽免权、法官对其因履行职责所获知的秘密享有免征权等。
9.法律程序对司法权的约束作用要紧体此刻哪些方面:第一,法律程序是限制审判权的重要机制。
法理学简答题
![法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0b531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a.png)
法理学简答题1.1.法学研究方法通常包括哪三个层次?1.2.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学方法论的区别。
1.3.简述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
2.1.简述奥斯丁在法学方面的两个突出贡献。
2.2.简述奥斯丁的主要观点、方法和影响。
2.3.如何认知法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性和开放性。
2.4.如何认知法理学对法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具备的广泛指导意义。
2.5.简述近代以来主要的法理学流派思潮。
2.6.详述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的关联。
3.1.详述法就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有的社会规范。
3.2.详述法就是广泛的、明晰的和确实的社会规范。
3.3.详述法的要素的四种模式。
3.4.详述法律规则的分类。
3.5.简述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主要区别。
4.1.简述法的价值的三种含义。
4.2.详述法的价值同法的功能,法的促进作用的区别。
4.3.为什么观点的秩序价值、利益价值和正义价值就是法的更基本的价值。
4.4.简述法律秩序的特征。
4.5.法应怎样调节和处置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呢?4.6.简述正义的基本属性和本质。
4.7.详述法、正义、法律正义的个性、差异。
4.8.正义转变为法律正义依赖于哪两个因素?5.1.详述法的促进作用的特质及其意义。
5.2.详述法的调整功能的含义。
5.3.详述法的促进作用的重大意义。
5.4.为什么观点的促进作用就是存有限度的?6.1.详述奴隶制法的特征。
6.2.详述封建制法的特征。
6.3.为什么说罗马法是民法法系的主要支柱?6.4.简述民法法系的含义和范围。
6.5.详述普通法法系的含义、范围和支柱。
6.6.详述法的承继的主要内容。
6.7.详述法的移殖的必然性、必要性。
6.8.详述法的移殖的效果。
6.9.详述法的移殖的类型。
7.1.详述“社会”的含义。
7.2.详述法对社会的调控。
7.3.详述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机制。
7.4.详述法和政策的区别。
7.5.详述法和道德的区别。
7.6.详述法和宗教的联系。
7.7.简述法和宗教的区别。
法理学简答题全
![法理学简答题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235e304028915f814dc209.png)
简述法的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社会开展和法律的开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法的移植具有必然性。
2、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决定了法律的移植的必要性。
3、法制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和途径,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而法的移植是法制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
4、法的移植是对外开放的应有内容在法的渊源转变为法的过程中,其价值实现的根本情形有哪些?1、自觉性。
是在理解和认知法的渊源价值及其实现的根本理念、知识和方式的前提下,自觉地发现、整合和实现渊源价值,从而实现预期的法或法制度。
2、自发型。
是盲目地、被动地在某种动因的促动下,消极地实现某些法的渊源价值,形成了某种法或法律制度。
简述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1、法律责任针对的特定的主体;法律义务针对的是一切社会主体2、法律责任通常具有惩罚性;法律义务一般不具有制裁性3、法律责任的产生是以法律义务为前提,没有主题队义务的违反就不会产生法律责任简述法律传统与传统法律的关系?法律传统是有传统法律开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法律文化和精神,它与传统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传统法律是法律传统得以孕育和形成的母体。
传统法律是作为一种法律状态,即是一种制度标准体系,也表现为一定的法律观念。
作为制度标准体系的传统法律只能在其生长的社会中发挥作用,一旦传统社会解体,它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而传统法律制度中蕴含的精神或文化,那么可以与后世的法律制度相结合,成为现代法律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
怎样理解法律责任的竞会?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同一行为同时符合不同法律责任间的冲突。
特点:1、数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2、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3、改行为符合两个或连个以上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4、数个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现代法治的主要标志有哪些?1、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各个根本方面或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
法理学简答题23道
![法理学简答题23道](https://img.taocdn.com/s3/m/b708f350f01dc281e53af0d6.png)
(3)可控性。首先,法律行为都是有规律的。法律规范是依据对行为规律的认识而对行为实施控制的;其次,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可间接受到法律规范的控制。
(4)价值性。第一,法律行为是基于行为人对其意义的评价而作出的;第二,法律行为是由行为人的需要所推动或引发的;第三,法律行为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与改造关系,是主体为了实现其利益而做出的行为;第四,法律行为有社会价值。可用好坏、善恶等范畴进行评价。
(2)法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运行规律,表现在法律概念和法律技术前后有联系。由于反映市场经济的法律原则有共同性;反映现代民主政治的法律原则有共同性;处理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有共同性。所以新法对旧法可以有选择性。
6、法的效力等级和其确定原则?
“法的效力等级”也称“法的效力层次”。是指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同渊源形式的法规在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其确定原则如下:
(2)它是一个世界性、民族性的概念。其(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重要,法制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不相同,所以其法律制度也不相同。法制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3)它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由于各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过程、实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只要是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法律制度转变,就是法制现代化的建程。
2、原始社会与现实社会调控方式的区别?
所谓社会调控方式即治理国家的手段或方略。治国方略都是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由其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德治和法治是两种最主要的社会调控手段。原始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道德对于血缘群体的凝聚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原始社会以氏族习惯(德治)作为社会调控方式。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实社会,法律在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远远超过了道德。故现实社会以法律作为社会调控方式。这就是德治与法治的区别。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区别在于,德治就是人治,法治是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表现。法治是众人之治,而人治是一人或少数人之治;法治是依据普遍规则实现的治理,人治是将人的任性置于首位。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82c0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f.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B.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C. 法律的本质和作用D. 法律的解释和应用答案:C2.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原则B. 自由原则C. 效率原则D. 正义原则答案:C3. 法律的效力来源于什么?A. 社会习俗B. 国家强制力C. 个人信仰D. 道德规范答案:B4.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主体B. 法律行为C. 法律后果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文字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经验解释答案:D6. 法律的分类中,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A. 物权法B. 合同法C. 刑法D. 婚姻法答案:C7. 法律适用的原则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优先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法律效力的层次结构中,最高级别的法律是什么?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9.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授权性规范B. 禁止性规范C. 义务性规范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法律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律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规范社会行为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障公民权利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BC12.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13.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一致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BC14.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机关B. 企业法人C. 自然人D. 社会团体答案:ABCD15. 法律适用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适用的平等原则B. 法律适用的优先原则C. 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原则答案: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be52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f.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什么方面的学科?A. 法律的起源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效力D. 法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答案:D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对什么具有普遍的约束力?A. 特定的人B. 特定的地区C. 特定的时间D. 所有人答案:D3.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法律事实答案:D4. 法律关系是由哪三要素构成的?A. 主体、客体、内容B. 权利、义务、责任C. 法律、规范、行为D. 权利、义务、法律答案:A5.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遵守答案:A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A.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B. 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D. 系统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答案:A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A8. 法律冲突解决的原则是什么?A. 法律的优先性B. 法律的统一性C. 法律的适用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B9. 法律效力的终止通常由什么原因引起?A. 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B10. 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什么原则?A. 民主原则B. 法治原则C. 公平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法律的效力?A. 法律的制定程序B. 法律的内容C. 法律的适用D. 法律的解释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哪些?A. 强制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禁止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A.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 法人的权利和义务C. 国家的权利和义务D. 所有上述权利和义务答案:ABCD4.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什么?A. 明确法律含义B. 解决法律冲突C. 指导法律适用D. 促进法律发展答案:ABCD5.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c232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02.png)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制度B. 法律现象C. 法律规范D. 法律思想答案:B2. 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道德为基础D.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合理性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强制性答案:C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C.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D.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解决法律冲突B. 明确法律含义C. 预测法律效果D. 指导法律实践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道德推理答案:D7.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B.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D. 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答案:A8.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原则答案:D9. 法律的分类中,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依据是()。
A.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B. 法律的效力范围C. 法律的制定机关D. 法律的适用对象答案:A10. 法律效力的终止方式不包括()。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宣布失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公正原则C. 法律效益原则D. 法律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12.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3. 法律效力的层次包括()。
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答案:ABC14. 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法理学简答题
![法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cd2d4f551810a6f424866c.png)
法理学简答题法硕考研法理学简答题大汇总(一)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学本质的学说。
答: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以往法学的根本区别,主要有下列几点:①以往法学中,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甚至说法是决定经济的;有的虽也承认法与经济有关,但否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②以往法学在不同形式上否认法的阶级性,甚至认为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③以往法学也承认实在法是国家制定的,但由于他们往往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的,把国家制定的法律说成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法学分析了社会阶级的关系,认为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它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
④剥削阶级法学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法并不是超历史的,既不是永恒存在,也不是永久不变的。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
当法存在的时代,它又随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政权性质的变迁而变迁。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的消亡,法也将趋于消亡。
2、法的基本特征。
答:(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3、简述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答:(1)法的起源是从自发到自觉、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的过程(2)法的起源是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3)法的起源是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4、简述资本主义法的特点。
法理学简答题
![法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05414c2e3f5727a5e96236.png)
简答题(很重要,一定要背!)1、简述原始社会习惯不同于法的主要特征?答:(1)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2)反映的意志不同(3)所形成的方式不同(4)所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5)生效的范围不同2、简述法的阶级本质的特点?(理解为主,并注意多选)答:(1)法体现由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意志(2)法的各种规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3)统治阶级意思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3、简述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答:一、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2)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3)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
二、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方面更重要)(1)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2)法也可能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3)法是协调和实现利益的有效手段4、简述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点?答:(1)反对封建特权(2)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主张契约自由(4)主张法治原则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2)为缓解阶级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3)打破公法与私法的界限(4)加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6、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理解为主,并注意填空)答:(1)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是社会主义法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2)社会主义法是在摧毁旧法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3)人民群众参加了社会主义法的创建是区别于剥削阶级的标志7、简述法与经济的关系?答: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状况归根结底决定着法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了法的社会本质法能够对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始终起到服务和保障的作用。
8、简述法与道德的主要区别?答:(1)形成的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2)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3)法与道德的前途不同。
9、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记住16字,理解后可正确发挥,千万别与原则混)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理学简答题
![法理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249a0aba1aa8114431d9fd.png)
法理学简答题(附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出现为法学领域带来了根本变革2.法有哪些的基本特征3、法的产生有哪些共同规律4、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5、当代中国法学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6、法的规范性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7、如何理解法的作用的局限性8、学习法理学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9、我国法律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矛盾时应遵循哪些准则10、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大体上有哪几种11、法制一词大体上有哪三种含义12、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有哪些重要观点13、当代中国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14、简述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15、简述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16.划分部门法的原则17.法的适用的特点18、广义违法行为的概念及构成因素19、法律关系客体和分类20.科技进步为什么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21.法的执行的特点22、立法的特征23、简述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相互作用24、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2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27、权利本位法的特点28、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8、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9、社会主义法与******政策的异同点30、法的价值的特征参考答案:1答: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科学地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分)其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制定出来的,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分)再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到了********社会,法将趋向于灭亡。
(2分)2答: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2分)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分)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2分)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分)3答:1、对人的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的人和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和事的调整。
(2分)2、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题:09.74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答:(1)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2)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3)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4)法是普遍的、明确的、肯定的社会规范;(5)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42.如何理解立法的科学原则?答: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立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问题。
(1)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有助于产生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
(2)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4)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更具有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
43.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答: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1)行为。
有行为才有责任,这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般原则。
引起法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包括直接侵害行为和间接侵害行为。
(2)心理状态。
是指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通称主观过错。
(3)损害事实。
即受到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财产和精神的损失和伤害。
损害必须具有确定性。
(4)因果关系。
要确定法律责任的存在及其限度,必须指明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为损害直接原因的行为要承担责任,而作为间接原因的行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
44.英国政治思想家戴雪对法治原则的概括包括哪几个方面?答:英国政治思想家戴雪对法治原则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法律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2)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由普通法院来审决;(3)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和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
09.441.简述法理学的构成要素。
答: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内容性、方法性、渊源性。
其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全面涵括形式,即在同一著作中较为完整的涵括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
(2)在各种单项的法理学专门著作中涵括法理学三大要素。
42.法对社会的调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法对社会的调控和调整也主要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控实现的。
法对利益的调控,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1)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利益冲突,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
(2)利用法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43.简述法定解释的含义与特征。
答:法定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和人员根据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对有关法或法律规定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解答或阐述。
特征如下:(1)解释主体是法定有权解释的主体;(2)解释文本具有法的效力;(3)这种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4.简述中国学者对法治概念的理解。
答:中国学者对于法治概念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3)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4)法治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08.741.简述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
答: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法学体系中其他分支学科。
(2)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学领域中重要的、基本的、根本的主题。
(3)法理学还研究法、法的现象及同其他种种社会现象的关系。
(4)法理学对其他法学分支学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42.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是法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则中的几种行为模式的唯一内容,就是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规则中的几种行为模式不仅直接地分别规定着权利和义务的内容,还间接地分别包含着权利义务的内容。
(3)规则中的后果模式也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43.简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答:法律责任的构成即法律责任的归责条件,指构成法律责任所必备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2)心理状态;(3)损害事实;(4)因果关系。
44.简述我国社会法律监督体系的构成。
答:社会的法律监督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社会组织的监督;(2)公民的监督;(3)法律职业群体的监督;(4)社会舆论的监督;(5)执政党的监督。
08.441.简述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
答: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较多,主要有社会调查、历史考察、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
42.简述在法律理念上法律全球化对一国法制的影响。
答:理念层面:(1)法律价值观的转换。
(2)法律发展观的更新。
(3)法治理念的转变。
制度层面:(1)全球性立法主体的出现。
(2)各国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
43.简述法律职业与法律思维的关系。
答:(1)法律职业化伴随法律的理性化而成熟;(2)法律职业化使其从业者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44.简述法律传统的社会功能。
答:(1)文化传承功能:为人类社会法律文明的不断演进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社会整合与控制功能:自身同一性、连续性及历时性整合;明显的控制功能。
(3)精神凝聚功能:保持血统或文化上的联系,获得一种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07.741.简述历史上法治论者和人治论者在争论中的三个重大分歧。
答:历史上关于法治和人治的争论,主要指以下三次。
(1)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人治论者认为国家主要应由具有高尚道德的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来进行治理。
法治论者则认为主要应由掌握国家权力的人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实际上指刑法)来治理。
(2)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主要依靠一般性的法律规则,还是依靠针对具体情况的具体指引?人治论强调具体指引,法治论强调一般性规则。
(3)在政治制度上应实行民主还是专制?人治论者主张君主制、君主专制或寡头政治,法治论者主张民主、共和政体(包括君主立宪)。
封建专制时提出的政治思想和纲领。
42.为什么科技进步必然需要法制的保护?答:(1)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加以确认;(2)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整;(3)参加国际科技经济的竞争与合作需要法律的保障;(4)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可能造成的社会危机需要法律加以防治。
43.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实质推理?答:实质推理。
是一种高层次的推理,即它并不是指推理形式是否正确,而是关系到这种推理的实质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
一般地说,在疑难案件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实质推理:(1)法律规定的内容模糊;(2)法律出现漏洞;(3)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4)出现“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44.简要说明国家赔偿责任有哪些特点?答:①产生国家赔偿责任的原因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不法侵害行为。
②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国家。
因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以国家名义、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
③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两部分。
07.441.简要说明法律溯及力在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的情况。
答:(1)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以及刑事法律原则上不溯及既往。
(2)在刑事法律方面各国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3)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具有溯及力,即“有利”原则。
42.简要叙述立法的意义。
答:(1)它是国家意志形成和表达的必要途径和方式。
(2)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必须利用立法手段,来确认那些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3)立法者利用立法手段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
(4)立法还有指导未来的预测功能。
(5)立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前提条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活动。
43.为什么法离不开国家?答:(1)法的制定、认可、变动和实施,离不开国家;(2)法的性质、作用和特点都与国家直接相关联;(3)法的形式和法律制度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44.简要说明中国法律监督的实质。
答:(1)我国法律监督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
(2)法律监督的指导原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法律监督的核心是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对国家机关之间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活动进行。
06.741.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答:(1)社会主义立法直接确认和保障人权;(2)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直接维护和保障人权;(3)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得以实现的环境发生作用,由此间接地保障人权。
(4)参加国际人权条约,维护和保障人权。
42.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含义和意义。
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对一国全部现行法律进行整理使之形成系统的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的目的在于:(1)便于法律的实施。
使法律条理清晰、分类合理、安排得当和查找方便。
(2)维护和促进国家法制的统一,建立一个和谐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有利于国家的立法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便于发现立法中的问题和缺陷,为法制健全提供根据和目标。
43.我国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阐明法律实施中产生的疑义,即表明立法精神。
(2)适应社会发展,赋予法律规定以新的含义。
(3)解决法条冲突及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
44.简要回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含义。
答:(1)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作为依据,而不能以主观臆想作为依据。
(2)以法律为准绳,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06.441.为什么国家离不开法?答:(1)法为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地位所必需;(2)法为组织国家机构、确立国家体制所必需;(3)法为实现国家职能所必需。
(4)法为制约国家政权活动所必需。
(5)法为巩固和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
42.简要回答“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答: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维护和保障立法科学性的重要原则。
按照这一原则,在立法中我们应该做到:(1)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2)必须从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和可能出发;(3)搞好调查研究是正确立法的基础。
43.简述一个完整的法律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
答:(1)法律监督的主体即指由谁来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法律监督的客体即谁被监督。
(3)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监督客体行为的合法性有关的所有问题。
(4)法律监督的权利与权力即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的权利和权力。
(5)法律监督的规则,包括法律监督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
44.简要回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意义。
答:(1)是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4)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05.441.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