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 盆部、会阴
盆部及会阴局部解剖学
![盆部及会阴局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096cc70b76c66137ee0619a6.png)
1.盆底肌和盆筋膜的配布特点。
盆底肌包括肛提肌和尾骨肌。
肛提肌:起于耻骨后面和坐骨棘之间的肛提肌腱弓。
止于会阴中心腱、直肠壁、尾骨和肛尾韧带。
分为前列腺提肌或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髂尾肌。
尾骨肌:位于肛提肌后方,起与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骶骨下部的侧缘。
盆筋膜分为盆壁筋膜和盆脏筋膜。
盆壁筋膜:覆盖在盆腔前、后和两侧壁内面以及梨状肌、闭孔内肌表面的筋膜,向下至盆底与盆膈上筋膜相续。
覆盖闭孔内肌的称为闭孔筋膜,.此外还有梨状筋膜和骶前筋膜。
闭孔筋膜上部附着于骨盆入口缘,在此与髂筋膜相延续;中部在耻骨联合后方坐骨棘之间增厚形成盆筋膜腱弓(肛提肌腱弓),为肛提肌的起点之一;下部为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
骶前筋膜位于骶骨前面,向上附于第3、4骶椎,向下与直肠筋膜相续。
盆脏筋膜:是包绕在盆腔脏器和血管、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的总称,其中包绕在脏器周围的叫脏器筋膜,它们形成囊或鞘,包绕在一些容积经常变化的器官(如膀胱、直肠)周围的筋膜比较薄而疏松,而包绕在体积较恒定的器官(如前列腺)周围者则坚韧厚实。
盆脏筋膜在有些局部增厚,附着于邻近的骨面,叫做韧带,它们起着支持和固定脏器位置的作用。
2.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布。
髂内动脉:髂内动脉为盆部的动脉主干,分支到盆壁和盆腔各脏器。
壁支:闭孔动脉——穿过闭孔→大腿内侧肌群。
臀上动脉——穿梨状肌上孔→臀部。
臀下动脉——穿梨状肌下孔→臀部。
髂腰动脉——至髂腰肌等。
骶外侧动脉——至肛提肌、梨状肌等。
脏支:膀胱上、下动脉→膀胱、前列腺(阴道)子宫动脉——是较大的分支,在子宫颈外侧2厘米处,跨过输尿管的前上方并与之交叉,分支→子宫、输卵管、阴道上部。
直肠下动脉→至直肠下部。
阴部内动脉—穿梨状肌下孔→坐骨小孔→坐骨直肠窝,分布于肛门、外生殖器、会阴。
3.直肠和肛管内腔结构特点。
肛管是直肠管腔的延续,肛管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段。
其上与直肠结构相似。
4.膀胱、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位置和毗邻。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3ce4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b.png)
内侧壁:
肛提肌 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 闭孔内肌 及其筋膜
内容:
会阴部血管神经 分支: ① 肛血管神经 ② 会阴血管神经 ③阴茎(蒂)血管神经
坐骨直肠窝内 有大量脂肪组织, 感染时容易形成肛 周脓肿或肛瘘。
(二)尿生殖区 (尿生殖三角)
通过结构: 男性:尿道 女性:尿道 阴道
1.男性尿生殖区的筋膜
(1)浅筋膜 与腹壁浅筋膜相
续,分浅、深二层, 浅层脂肪组织较少。 深层呈膜状,称会阴 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浅筋膜的附着:
前续腹壁浅筋膜的膜 性层、阴囊肉膜及阴 茎浅筋膜,两侧附于 耻骨弓和坐骨结节, 后与尿生殖膈上下筋 膜相愈合。
( 2)深筋膜
分浅、深二层: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从盆膈至肛门, 长约3 ~ 4 cm。
齿状线上下结构的比较:
组织 动脉 静脉 淋巴
神经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粘膜
皮肤
直肠上下动脉
肛动脉
肠系膜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
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
是肛管下端的环 形平滑肌增厚形成, 有协助排便的作用, 对控制排便的作用不 大。外形:为一对长来自 圆形的囊状腺体, 表面凹凸不平。
精囊
位置: 位于膀胱底后
方及输精管壶腹的 外侧。其排泄管与 输精管壶腹的末端 汇合成射精管。
5.女性盆腔生殖器官
有: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1)卵巢ovary
位置:
位于盆腔侧 壁的卵巢窝(髂 内、外动脉之间 的夹角)。
卵巢的韧带:
功能解剖学 盆部和会阴
![功能解剖学 盆部和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559bd8343968011ca30091b4.png)
盆部和会阴盆部和会阴位于躯干的下部,以骨盆为支架。
盆部由盆壁、盆底和盆腔内的脏器组成。
盆 腔向上经骨盆上口与腹腔相通,向下借盆膈与会阴相邻。
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 全部软组织。
骨性标志及体表投影 从腹前正中线下端向外,依次可触得耻骨联合上缘、耻骨嵴、耻骨结 节、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髂嵴。
在后方,可触得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和骶角。
左、右骶 角之间是骶管裂孔 sacral hiatus,骶角为骶管麻醉穿刺的标志。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通过第四 腰椎棘突。
两侧髂后上棘连线平第二骶椎棘突。
第一节 盆 部【解剖方法】1.检查盆部腹膜及其形成的结构 腹膜从腹前壁向下覆盖膀胱上壁、侧壁和后壁的一部 分。
向后在男性覆盖输精管壶腹及精囊上端;在女性则覆盖子宫大部分、输卵管、卵巢以及 阴道后壁的最上部,然后皆反折至直肠,覆盖直肠中1/3 的前面及直肠上 1/3 的前面和两侧, 向上与腹后壁腹膜相续。
男性腹膜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形成膀胱直肠陷凹;女性则在膀胱与子宫间形成膀胱子宫 陷凹,在子宫与直肠间形成直肠子宫陷凹(又称 Douglas 窝),以手指探查该窝的深度。
腹膜在子宫的前、后面反折,并且向两侧伸延至盆侧壁,形成双层的腹膜皱襞,称子宫 阔韧带(图 235,6)。
阔韧带上缘游离,内含输卵管,韧带的基底宽阔,与盆底前后的腹膜续 连,卵巢位于阔韧带后面,以卵巢系膜与阔韧带后层相连。
观察腹膜从骨盆上口髂总动脉的分叉处延伸至卵巢上端形成的卵巢悬韧带(又称骨盆漏 斗韧带)(图 235)。
韧带内有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并有卵巢动、静脉经过,韧带的后内侧与输 尿管邻近,待后解剖时予以注意这种关系。
将子宫底、体往前推,显示有腹膜皱襞自子宫颈呈弓形向后,绕过直肠两侧至骶骨前面,称 直肠子宫襞,内藏子宫骶韧带(图 237)。
把子宫复位,再检查由子宫角向前至腹环进腹股沟管的子宫圆韧带。
2.探查盆腔的脏器 在女性盆部,将腹膜自盆壁往内翻至直肠及子宫外侧,然后修洁由 腹后壁下行的输尿管,往下追踪至膀胱,沿途可见它循盆壁、卵巢后缘转向前内行经阔韧带 下方,在距子宫颈外侧约 2cm处,有子宫动脉跨过其前上方(图 235)。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1798893186bceb18e8bb34.png)
大骨盆 小骨盆
二、盆部肌
1、闭孔内肌: 2、梨状肌:
梨状肌上孔 梨状肌下孔
三、盆底肌与盆膈
(一)肛提肌 1、耻骨直肠肌 2、耻尾肌 3、髂尾肌 4、前列腺提肌或 耻骨阴道肌
(二)尾骨肌
四、盆筋膜
(一)盆壁筋膜 1、骶前筋膜 2、梨状肌筋膜 3、闭孔筋膜
肛提肌腱弓 4、耻骨前列腺韧带 5、耻骨膀胱韧带 6、盆膈上、下筋膜
第五章 盆部和会阴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及分区 (一)盆部
骨盆 盆壁肌 盆腔 盆底肌
(二)、会阴 1、广义会阴:
前角:耻骨联合下缘
后角:尾骨尖
呈菱形 两侧角:坐骨结节
前外侧边:坐骨支、耻骨下支
后外侧边:骶结节韧带
分区: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2、狭义会阴
外生殖器和肛门 之间的软组织。
第二节 盆部
(三)神经
1、闭孔神经 2、骶交感干 3、盆内脏神经 4、上腹下丛 5、骶丛 6、下腹下丛(盆丛) 7、尾丛
七、盆腔脏器
(一)盆腔脏器的位 置安排
(二)盆腔腹膜的配 部
(三)盆腔脏器
1、直肠
(1)、毗邻关系
①、前方为生殖器,
男性为膀胱底、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和前列腺;
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其上部为间接关系,其 间隔有盆腹膜腔,下 部为直接关系,其间 隔有直肠膀胱隔或直 肠阴道隔。
②、后方
为直肠后隙,为疏松 结缔组织。
紧贴骶骨前,由正中 向外,有骶正中血管、 骶交感干、骶外侧血管、 骶丛和骶静脉丛。与直 肠紧密相贴下行的为直 肠上血管,也是直肠的 最主要血管,其分为二 支斜行并向前环绕直肠 至其两侧,并形成后索。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盆部、会阴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盆部、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26aa1a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d.png)
盆部的骨性构成
主要骨性结构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组成,其中髋骨包括髂骨、耻 骨和坐骨。
骨性结构特点
骶骨呈倒三角形,上端与第五腰椎相连,下端与尾骨相连; 尾骨呈三角形,上端与骶骨相连,下端游离;髋骨由髂骨、 耻骨和坐骨组成,左右两侧髋骨在耻骨联合处相连接。
盆部的壁与盆底
壁
盆部的壁由内、外、前、后四壁组成 。内壁是盆腔脏器的壁,外壁是骨盆 的壁。前壁是耻骨和耻骨联合,后壁 是骶骨和尾骨。
详细描述
会阴的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乏 力等全身症状。常见的会阴炎症性疾病包括毛囊炎、前庭大腺炎、阴道炎等。治疗会阴 炎症性疾病需要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同时保持局部
清洁干燥,避免刺激。
会阴的肿瘤性疾病
总结词
会阴的肿瘤性疾病是指发生在会阴部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会阴的肿瘤性疾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疼痛、肿胀、排尿困难等。 常见的会阴肿瘤性疾病包括前庭大腺囊肿、阴道囊肿、脂肪瘤等。治疗会阴肿瘤性疾病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大 小选择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或放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会阴的损伤性疾病
总结词
会阴的损伤性疾病是指会阴部受到外力作用 导致的损伤,包括撕裂伤、挤压伤等。
消化系统器官
直肠
位于盆腔后部,是消化管末段,主要功能是储存粪便和排泄粪便。
肛门
位于会阴部,是消化道与外界的开口,主要作用是排便和排气。
男性生殖系统器官
睾丸
位于阴囊内,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 素。
输精管
射精管
连接输精管和尿道,是精子排出的通 道。
局部解剖学 盆部会阴 崔卫刚
![局部解剖学 盆部会阴 崔卫刚](https://img.taocdn.com/s3/m/e0e04ecece2f0066f53322fd.png)
( 1)会阴浅隙(会阴浅袋):位于会阴浅筋膜和尿生 殖隔下筋膜之间。 内有:会阴浅横肌、阴茎脚和坐骨海绵体肌、尿道球和 尿道海绵体以及海绵体肌,还有会阴动脉和会阴神经。 与阴囊、阴茎和腹壁相通
(2)会阴深隙:是位于尿生殖隔上、下筋膜之间的密 闭间隙 内有:尿道膜部、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尿道球腺、 阴茎动脉及神经。 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与覆盖其上、下面的筋膜共同 构成尿生殖膈。
1.毗邻 后面:骶、尾骨、梨状肌,骶正 中血管、骶外侧血管、骶丛、骶 静脉丛、骶交感干等 侧面:直肠上、下血管、盆丛等
前面:男性邻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底、精囊、输精管壶 腹、前列腺、输尿管; 女性邻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颈、阴道后穹隆、直 肠阴道隔、阴道后壁
2.血管和淋巴
动脉 (1)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毗邻 (1)前面 底体前面:膀胱子宫陷凹、 膀胱上面 子宫颈阴道上部前面:膀胱 阴道隔、疏松结缔组织、膀 胱底 ( 2 )后面: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阴道隔、直肠 ( 3 )两侧:输卵管、子宫 阔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子 宫主韧带、子宫圆韧带、子 宫血管、输尿管
2.子宫的韧带 子宫阔韧带:在子宫两侧;双 层腹膜;防止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结缔组织、平滑 肌;行于子宫阔韧带内,保持 子宫前倾前屈位。 子宫主韧带:平滑肌和结缔组 织;防止下垂。
会阴 perineum 广义会阴:盆隔以下封闭骨 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呈菱形,其由尾骨尖、骶结 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 和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缘 围成。 前方为尿生殖区,后方为肛 区 狭义会阴:是指外生殖器与 肛管之间的软组织
第二节
一、骨盆整体观
盆 部
界线:由岬、骶骨翼、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 耻骨嵴和 耻 骨联合上缘
局部解剖 盆部与会阴 共34页
![局部解剖 盆部与会阴 共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8d0cd843866fb84ae45c8dcb.png)
一、骨盆
(一)构成
第一节 盆部
(二)分部 标志—界线 大骨盆Greater pelvis
(假骨盆 False pelvis)
小骨盆 Lesser pelvis
(真骨盆True pelvis)
二、盆壁肌
闭孔内肌(侧壁前份) 梨 状 肌(侧壁后份)
闭孔内肌
梨状肌
三、盆底肌
位置 --肛管两侧 形态 --底下尖上的楔形 内容 --大量脂肪组织 --阴部内血管与阴 部神经(阴部管内) 临床意义 --该窝是肛周脓肿的
好发部位
三、男性尿生殖区
(一) 浅、深筋膜
1.浅筋膜
①浅层:脂肪层
②深层:呈膜状, 阴
称为浅会阴筋膜或 茎
Colles筋膜,与腹前
浅 筋
外侧壁Scarpa筋膜、 膜
2. 肛直肠环★Anorectal ring
构成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浅、深部
•耻骨直肠肌
•直肠壁纵行肌层下部
--上述肌在直肠与肛管交
接处周围共同形成一强
大的肌环
深部
临床意义
--该环是括约肛门的重要 浅部
装置,若手术不慎切断,
将导致大便失禁
皮下部
3. 坐骨直肠(肛门)窝 Ischiorectal fossa (了解)
子宫圆韧带 Round ligament of uterus
子宫主韧带 Cardinal ligament of uterus 子宫主韧带
(四)卵巢 Ovary
1.位置 --小骨盆腔侧壁的卵巢窝内
2. 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
从卵巢上端连至小骨盆
腹膜皱襞(内含卵巢 血管、淋巴管、神经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 盆部、会阴
![局部解剖学第七章 盆部、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b1df1f17a2161479171128e3.png)
临床要点: 临床要点:
男性尿道球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浅袋, ⒈ 男性尿道球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浅袋, 由于会阴浅袋前端开放, 由于会阴浅袋前端开放,进而可扩展到阴 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和腹壁Scarpa筋膜下 囊肉膜、阴茎浅筋膜和腹壁Scarpa筋膜下。 Scarpa筋膜 而尿道膜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深袋, 而尿道膜部断裂,尿液渗入会阴深袋, 由于会阴深袋封闭,故不会扩散。 由于会阴深袋封闭,故不会扩散。 坐骨直肠窝内有大量脂肪, ⒉ 坐骨直肠窝内有大量脂肪,两侧感染可在 肛门后互相蔓延, 肛门后互相蔓延,易形成坐骨直肠窝的瘘 管或脓肿。 管或脓肿。
三、生殖器
⒈ 男、女性生殖器衍生的比较
四、盆筋膜
与腹内筋膜相续,覆盖盆壁内表面。 壁层 — 与腹内筋膜相续,覆盖盆壁内表面。 骶前筋膜 梨状肌筋膜 闭孔筋膜 盆膈上筋膜 包绕脏器表面形成筋膜鞘、 脏层 — 包绕脏器表面形成筋膜鞘、筋膜隔 及韧带。 及韧带。 前列腺鞘、膀胱筋膜、 前列腺鞘、膀胱筋膜、直肠筋膜 直肠膀胱隔( 直肠阴道隔) 直肠膀胱隔(女,直肠阴道隔) 子宫主韧带、 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
第二节
肛门三角) 一、肛 区(肛门三角)
会
阴
有肛管和坐骨直肠窝。 有肛管和坐骨直肠窝。 ⒈ 肛 管: 长约4cm,终于肛门。 长约4cm,终于肛门。 肛门内括约肌— ⑴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壁内环形肌增厚而 成,不随意肌,协助排便 不随意肌, 肛门外括约肌— ⑵ 肛门外括约肌— 环绕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 横纹肌,分为3部分: 横纹肌,分为3部分: 皮下部;浅部;深部。 皮下部;浅部;深部。
二、尿生殖三角
筋膜: ⒈ 筋膜: 会阴浅筋膜,又称Colle筋膜, Colle筋膜 ⑴ 浅筋膜 — 称会阴浅筋膜,又称Colle筋膜,脂 肪少,呈膜状。 肪少,呈膜状。 前→ 接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Scarpa筋膜。 接阴囊肉膜、阴茎浅筋膜、Scarpa筋膜 筋膜。 在坐骨结节联线上,与尿生殖膈上、 后→ 在坐骨结节联线上,与尿生殖膈上、下 筋膜及会阴中心腱愈着。 筋膜及会阴中心腱愈着。 两侧→ 附于耻骨弓、坐骨结节。 两侧→ 附于耻骨弓、坐骨结节。
盆部、会阴
![盆部、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bdc06465f5335a8102d220f7.png)
返回
会阴浅隙
位居浅会阴筋膜 与尿生殖膈下筋 膜之间,此间隙 向前上方开放, 并与阴囊肉膜下 间隙、阴茎浅筋 膜下间隙相续, 浅隙内有会阴浅 横肌、阴茎脚、 坐骨海绵体肌球 海绵体肌、阴部 神经、血管。
返回
会阴深隙
位居尿生殖 膈上、下筋 膜之间,此 间隙封闭。 深隙内有尿 道球腺、尿 道膜部、尿 道括约肌、 会阴深横肌、 阴部神经、 血管。
返回图片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时在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中点穿刺,刺 向坐骨棘即可。
返回 下图
上图 返回
尿生殖区
一、男性尿生殖区的结构: (一)会阴筋膜: 内容
(二)会阴浅隙(会阴浅袋): 内容
(三)会阴深隙: 内容 (四)尿生殖膈: 内容
文字 (五)会阴中心腱:
二、女性尿生殖区的结构:
文字
(一)会阴浅隙内的结构:
返回
1.阴部内动脉:发自髂内A前干—坐骨小孔—窝外侧壁上阴部 管(Alcock管)前行。 管内发出—肛动脉 阴部管前端,阴部内A分为会阴A和阴茎(阴 蒂)A。
2.阴部内静脉:与动脉伴行。
3.阴部神经:发自骶丛→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坐骨小孔→ 阴部管。 管内分支为肛N—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肛管下端、肛周皮 肤;主干至阴部管前端分为会阴N和阴茎(阴蒂)背N。
失禁。
返回 图片
返回
位居肛管两侧,呈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腔隙。
内侧壁:上部—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它们的盆膈下筋膜 下部—肛门外括约肌
外侧壁:上部—闭孔内肌、深会阴筋膜
下部—坐骨结节内侧面 前壁:尿生殖膈、会阴浅横肌 后壁:臀大肌下份及其筋膜、骶结节韧带
内容物:坐骨直肠窝脂体、血管、神经。
返回图片
子宫(uterus)
局部解剖学 盆部、会阴
![局部解剖学 盆部、会阴](https://img.taocdn.com/s3/m/1a81b827ed630b1c59eeb570.png)
4.男性盆腔生殖器官
有:
前列腺
输精管盆部
精囊
(1)前列腺prostate
位置:位于膀胱
与尿生殖膈之间,
包绕尿道的起始
部。
前列腺形态:
上端宽大称前列
腺底,下端尖细
称前列腺尖,底
与尖之间的部分 称前列腺体。
前列腺体的
后面正中有一纵 形前列腺沟。近
大。
肛门外括约肌(为骨骼肌):
分三部: 皮下部 浅部
深部
肛门直肠环:
由肛门内括约肌、肠壁的纵形 肌、肛门外括约肌浅部、深部以及
耻骨直肠肌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
强大肌环,对肛门起重要的括约作
用。
2.坐骨直肠窝 位置 :
肛门与坐骨 结节之间的锥形
间隙。
坐骨直肠窝周界:
前界:尿生殖膈后缘
后界:臀大肌下缘
直肠前面的毗邻:
男性: 膀胱底 精囊 输精管壶腹 前列腺 直肠膀胱陷凹 输尿管盆部
直肠前面的毗邻:
女性: 子宫颈
阴道后穹
阴道后壁 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的动脉:
(1)直肠上动脉
(2)直肠下动脉
(3)骶正中动脉
直肠的静脉:
与同名动脉
伴行。
直肠的淋巴引流:
直肠上段的淋巴 管沿直肠上血管注入
肠系膜下淋巴结。
沿盆腔侧壁
下行,发出壁支
和脏支。
壁支主要分
布于臀部肌肉、
髋关节、大腿内
侧群肌和股后部 皮肤。脏支主要 分布于盆腔脏器 和外生殖器。
(1)壁支
主要有: 1)臀上动脉
2)臀下动脉
3)闭孔动脉
(2)脏支
手术局部解剖学[第七章盆部与会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手术局部解剖学[第七章盆部与会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e5001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0.png)
第七章盆部与会阴(一)直肠直肠位于盆腔后部,上端于第3骶椎平面接乙状结肠,向下穿盆膈延续为肛管。
直肠后面与骶骨、尾骨和梨状肌邻接,两侧与盆丛、直肠上血管、直肠下血管及肛提肌等相邻。
直肠前方的毗邻关系男性和女性不同:男性与膀胱底、精囊、输精管壶腹、前列腺及输尿管相邻,女性与子宫颈和阴道相邻。
腹膜腔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的凹陷称直肠子宫陷凹,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直肠子宫陷凹与阴道穹后部紧密相邻,该陷凹有积液时,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引流或穿刺、切开直肠前壁进行引流.在直肠子宫陷凹底以下,直肠借直肠阴道隔与阴道后壁相邻.直肠癌根治术基本手术步骤为:①左下腹旁正中切口。
②腹内探查有无癌浸润。
③游离乙状结肠.④游离直肠后方.⑤分离直肠前方。
⑥切断直肠侧韧带。
⑦创面处理。
(二)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前部,空虚时上界约与骨盆上口相当。
膀胱体的上面有腹膜覆盖,下外侧面紧贴耻骨后隙的疏松结缔组织、肛提肌和闭孔内肌。
男性膀胱底后方与直肠、输精管壶腹和精囊相邻,膀胱颈下方接前列腺。
女性膀胱底后方与子宫颈和阴道相邻,膀胱颈下方接尿生殖膈。
膀胱充盈时,膀胱尖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这时腹前壁折向膀胱的腹膜也随之上移,膀胱的下外侧面直接与腹前壁相贴.临床上常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在耻骨联合上缘之上进行膀胱穿刺或做手术切口,可避免伤及腹膜。
(三)前列腺前列腺位于膀胱颈和尿生殖膈之间。
前列腺底的前份有尿道穿入,后份有左、右射精管穿人。
前列腺尖两侧有前列腺提肌绕过,尿道从尖部穿出。
前列腺体的前面有耻骨前列腺韧带,连接前列腺鞘与耻骨;后面借直肠膀胱隔与直肠壶腹相邻。
(四)输卵管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长8~12cm,由内侧向外侧分为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和输卵管漏斗四部.输部管峡是子宫底外侧短而细直的一段,为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炎症可能导致此部管腔堵塞.输卵管的外侧端是呈漏斗状膨大的输卵管漏斗,有输卵管腹腔口通向腹膜腔。
(五)子宫子宫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其前面隔膀胱子宫陷凹与膀胱上面相邻.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前方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相邻。